姚廷明 发表于 2019-11-20 13:01:19

11 告知信





凡是有祠堂且没有录入第一部祠堂画册的,如果愿意的话请按照下面的要求把信息通过微信提供给我就可以了,具体登记工作由我来完成。

1、祠堂名称:比如(姚氏大宗祠)(姚氏宗祠)(姚氏祠堂)(姚氏祖堂)(姚家老屋)包括年久失修的老祠堂,在建的祠堂,或者实际有祠堂功能的其它名称均可。
2、祠堂详细地址:省、市、县、镇、村的名称。
3、祠堂主事人(能当家的人)姓名、联系电话号码、微信号。

祠堂联系人很重要,他要负责以后的《祠堂简介》撰写、祠堂画册的订购,所以务请由能够代表祠堂说话的、熟悉微信操作的宗亲担任,否则以后的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9-11-21 09:39:10

   祠堂,祭祀,家谱,字辈,这是一套完整的家族寻根的体系,在忠,孝的礼仪要求下,各个家族即使散落天涯,也都能根据这个线索,找到自己的根,通过祠堂,能看到自己家族的丰满藤蔓,也会由衷的升腾起一种家族自豪感。
    通过祠堂,我们可能会发现,原来身边以为的陌生人,是自己的亲人。社会网络错综交织,我们的祖先用祠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清晰的脉络。
    祠堂不仅是血缘关系的维系空间,更是中国宗族政治的维系纽带,中国的封建制度能够延续下来,血缘政治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宗族的存在会让其中的成员在社会中拼搏付出的代价更少,同时也会让其中的成员为了宗族的利益而做出同社会相悖的行为,但是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因为血缘政治对社会提供的利益大于对于社会的危害,所以他能够延续下来,从古代社会来看,它是人们获得生态优势的有效解决方案。
    进入现代社会,生产资料极大丰富,个人能够相对容易的独自解决生存压力,并且人们之间沟通成本不断下降,人们从过去的身份社会,开始慢慢地向个人小家庭过渡,表亲之间联系减少,弱血缘关系越来越不受重视,过去由信仰、观念、道德层面支撑的情感关系越来越弱化,而祠堂最终成为了一种单纯的家族血缘联系的纽带。
    但宗祠不会因此而消失。毕竟,家族文化缩小了就是个人气质,放大了就是民族国家性格,而祠堂就是家族文化的支点所在。每一个姓氏,每一个家族,每一个祠堂,在中国的人文历史中,随着与文明匹配的发展规律,或沉潜,或起伏,或激进,或追溯,仍会不断演绎着风雨烟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 告知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