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zyyao 发表于 2023-6-24 08:19:24

宋代姚家将(姚宝-姚兕姚麟)确实不是南安姚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6-24 17:38 编辑



宋代姚家将(姚宝-姚兕姚麟)确实不是南安姚

【转发】完颜宗岳,甘肃静宁县姚氏将门的兴衰,2020-04-11
https://mp.weixin.qq.com/s/_P1mZoyQ7J1QCbQnVvbazA

   甘肃省静宁县,宋代叫陇干城,隶属于德顺军管辖,是宋朝对抗西夏的桥头堡垒和军事重地。也就是那个时候,静宁县出现了一个五世为将、驰骋于宋夏疆场、活跃于军政要地的显赫家族——[宋]姚家将(姚福—姚宝—姚兕、姚麟—姚雄、姚古、姚师闵— 姚平仲、姚友仲)
   姚氏将门的祖籍在五原(今宁夏固原),其奠基人和开创者是姚福(《老学庵笔记》载为“姚福进”,今从《长编》)。按照苏颂撰《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载:姚福本是五原豪民,家境殷实,精于骑射,羌戎畏服,人称“姚硬弓”。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曹玮知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听闻姚福之名,于是加以重用,授予四寨民兵巡检的职务。姚福不辱使命,自募子弟兵千余人,大城陇干,在六盘山西拓境四十里,修建姚家堡,加以防守。姚家由此成为陇干人。


【尧曰:由此看来,姚福或姚福进确实不是南安姚。
   宋代姚家将五代人:姚福→姚宝→姚兕、姚麟→姚雄、姚古、姚师闵→姚平仲、姚友仲
   姚雄、姚古是姚兕的儿子。姚师闵是姚麟的儿子。姚平仲、姚友仲是姚古的儿子。】


宋代姚家将第四代人物姚师闵——姚麟的儿子
   姚师闵是姚氏将门第四代人物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位。姚师闵是姚麟的儿子,早年跟随其父四处征战,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率兵出界讨夏,因功迁一官。此后,姚师闵经过不断努力,逐步得以升迁,至元符二年(1099年)三月,姚师闵已是熙河第一将,左骐骥使(第36级武阶)。崇宁元年(1102年),姚师闵知会州。崇宁三年(1104年),兰州张诫随高永年出征湟鄯,宋朝调姚师闵权知兰州,防护边界。不久,姚师闵又跟随童贯出征湟鄯地区,收降郎家族等。姚师闵知兰州数年,死于任上。



宋代姚家将兴衰
    姚氏将门第一代的姚福得曹玮赏识而起为将领,将家族由“豪民”身份转化为国家军事体系中的一员,完成由“民”向“将”的转变。
    第二代的姚宝在“武”的基础上,获得了“文”的修养,文武兼备,故而实现了“武将”向“武官”的进化。
    第三代的姚兕、姚麟,是姚氏将门巅峰时期的代表,它们将姚氏将门由低级武官发展为高级武官,而且取得了武官梦寐以求的禁军“管军”职位。
    第四代的姚雄,继续了姚氏将门的辉煌,而姚古、姚师闵已很难继续家族的事业。      第五代的姚平仲、姚友仲更是不堪一击。
    姚氏将门因抵抗西夏而崛起,却因抵抗女真而瓦解,其面对西夏的百战百胜,和面对女真的一触即溃,令人深思。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4 10:07:2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6-25 16:31 编辑

完颜宗岳,甘肃静宁县姚氏将门的兴衰,2020-04-11
https://mp.weixin.qq.com/s/_P1mZoyQ7J1QCbQnVvbazA


   甘肃省静宁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宝地。这里在宋代叫陇干城,隶属于德顺军管辖,是宋朝对抗西夏的桥头堡垒和军事重地。也就是那个时候,静宁县出现了一个五世为将、驰骋于宋夏疆场、活跃于军政要地的显赫家族——姚氏将门。   
一、姚氏将门的形成及初露头角   
姚氏将门的祖籍在五原(今宁夏固原),其奠基人和开创者是姚福(《老学庵笔记》载为“姚福进”,今从《长编》)。按照苏颂撰《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载:姚福本是五原豪民,家境殷实,精于骑射,羌戎畏服,人称“姚硬弓”。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曹玮知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听闻姚福之名,于是加以重用,授予四寨民兵巡检的职务。姚福不辱使命,自募子弟兵千余人,大城陇干,在六盘山西拓境四十里,修建姚家堡,加以防守。姚家由此成为陇干人。


   姚 福   

   姚福将姚氏将门纳入国家军事防御体系中,为此后家族子弟继续为国效忠创造了前提条件。姚福的儿子姚宝,继任父职为四寨民兵巡检,继续防卫陇干一带地土。姚宝不仅继承了其父的军事特长,长于骑射,翘勇材武;更重要的是他好学知书,具备了“儒将”应有的素养。因而受到文臣士大夫赏识,得到宋仁宗的召见,被授予左侍禁、陇干都巡检的职务。“左侍禁”是宋朝六十级武阶中的第四十七级,属于正九品武官,虽为武官中品阶最低的职位,不过为此后姚氏将门的晋升打开了窗口。
   姚 宝   
   姚宝在边大小三十余战,每次身先士卒,不畏生死,以马革裹尸为志。康定元年(1040年),元昊攻渭州(今甘肃平凉),途经陇干,姚宝坚壁清野,使敌无所获,又伏兵要隘,断夏兵归路,大获全胜,俘敌无数。姚宝不仅对俘虏未加屠戮,而且以恩信抚之,释放归夏,由是深得羌戎之心。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进攻镇戎,泾原经略使王沿急派大将葛怀敏救援,姚宝亦随军出征,当宋军行至定川寨附近时,被元昊十万夏军包围,葛怀敏、姚宝等殊死搏斗十余日,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姚宝死后,为奖励其殉国之功,朝廷对其子弟大加推恩,姚宝之子姚兕为右班殿直(50级),姚麟为三班借职(52级)。不过,姚兕、姚麟年纪尚幼,难以继续父业,姚氏将门由此陷入沉默。   
二、姚氏将门的复兴及职业巅峰       姚兕、姚麟兄弟为报父仇,从小勤学苦练,经过二十多年的卧薪尝胆,练就了一身本事,姚兕“力学兵法,老不废书”,姚麟“沈毅持重,兼有材武”,时人并称为“二姚”。宋神宗继位后,宋朝确立了积极进取的拓边政策,在西北沿边不断用兵,这为长大成人的姚氏兄弟施展抱负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姚 兕   
   姚兕崭露头角是在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当时姚兕为内殿承制,驻守庆州荔原堡(今甘肃华池县南梁乡),西夏大举入侵,周边堡寨多被围,姚兕占据险要,布置疑兵,出奇制胜,迫使敌退。此后,姚兕又参与平定庆州兵变、收复河州踏白城、征讨交趾叛乱的战役,累官至皇城使(第15级)、雅州刺史、泾原路钤辖。       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姚兕以正旦副使的身份,跟随李清臣使团出使辽国。元祐二年(1087年)六月,西蕃名将鬼章侵占洮州(今甘肃临潭),游师雄派姚兕和种谊攻打鬼章。姚兕率兵攻破六逋宗城,斩敌一千五百人,乘胜控制黄河浮桥,切断鬼章退路,为种谊擒获鬼章、收复洮州城扫除了障碍,累官四方馆使、通州团练使,鄜延路总管,成为声名 显赫的高级武官。元祐七年(1092年)十月后,姚兕消失于史册,大概就在此时病逝。
    姚 麟   
   姚麟崭露头角是熙宁七年(1074年)六月。这年姚麟跟随王韶打败西蕃名将鬼章,收复河州踏白城(今甘肃临夏西),因功升为皇城使。熙宁八年(1075年)八月和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姚麟先后两次以生辰副使的身份出使辽国。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西夏右厢统军仁多㖫丁侵犯定西城(今甘肃定西),泾原经略使卢秉急调姚麟驰援。姚麟奉命进驻静边寨(今甘肃静宁南),切断了仁多㖫丁的退路,夏兵大乱,主将星多㖫丁死于阵。      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中央禁军管军空阙,朝臣推荐姚麟出任,姚麟于是被授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百万禁军最高统帅之一。此后姚麟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元符三年(1101年),宋徽宗继位,加姚麟为殿前都指挥使、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司空,达到武臣职位的最顶点。此后姚麟消失于史册,大概就在此时病逝。
   姚 雄   
   姚兕之子姚雄是姚氏将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姚雄,字毅夫,资函沈勇,十八岁随父征战,在荔原堡之战中,亲统精兵奔突,迫使夏军撤退。姚雄随父参加征讨交趾、泸州蛮的战役,与彭孙败杀西夏统军仁多㖫丁,又策应章楶进筑平夏城,收复会州,打通泾原和熙河边面,战功赫赫。    元符二年(1099年),王赡发起湟鄯之役,姚雄被调往河州,与苗履统领秦凤兵马鏖战青唐、邈川等地,筑安乡、宁洮、安陇、宁川、安川五城,因功为引进使、复州防御使、知熙州。崇宁四年(1105年),姚雄被提拔为熙河经略使,又转为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康武军节度使等职。政和元年(1111年)十二月,姚雄以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吴兴郡公而致仕。   
三、姚氏将门的衰落及鏖战金军          姚雄死后,姚氏将门的领袖是姚古。姚古是姚兕的次子,姚雄弟弟。其首次崭露头角是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的静边寨之战。此战,他的叔叔姚麟、兄长姚雄都参与其中,战后被晋升为供备库副使、兼门通事舍人。绍圣四年(1097年),泾原经略使章楶进筑平夏城,姚古英勇斗敌,因功拜西上门使、威州刺史。元符二年(1099年)七月,宋朝为沟通泾原、熙河两路边面,派遣姚古统兵在德顺军(今宁夏隆德)、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以通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兴仁镇)的途中筑堡三座,并与折可适进筑会州城(今甘肃靖远),因功知德顺军,权管勾镇戎军,兼沿边安抚司公事。
   姚 古   
政和四年(1114年),姚古知庆州,为环庆经略使。政和七年(1117年)九月,姚古率兵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北打败夏军,筑城藏底河畔,赐名威德军。姚古帅环庆七年,功绩卓著。宣和五年(1123年),徙知熙州,为熙河兰廓路经略使。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围攻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宋钦宗急调陕西军入援京师。姚古与种师中、种师道、折彦质、折可求等率领的陕西兵二十万赶至汴京勤王,迫使金军退却。      不久,金军再次侵宋,西路统帅粘罕(完颜宗翰)攻占河东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宋朝以姚古为河东制置使,种师中副之,前往应敌。由于姚家将和种家将同为关西大族,双方争权夺利,矛盾重重,故而在河东各自为战,不相应援,结果导致宋军大败,种师中战死,姚古获罪,被贬至广州。
   姚师闵   
   姚师闵是姚氏将门第四代人物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位。姚师闵是姚麟的儿子,早年跟随其父四处征战,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率兵出界讨夏,因功迁一官。此后,姚师闵经过不断努力,逐步得以升迁,至元符二年(1099年)三月,姚师闵已是熙河第一将,左骐骥使(第36级武阶)。崇宁元年(1102年),姚师闵知会州。崇宁三年(1104年),兰州张诫随高永年出征湟鄯,宋朝调姚师闵权知兰州,防护边界。不久,姚师闵又跟随童贯出征湟鄯地区,收降郎家族等。姚师闵知兰州数年,死于任上。
   姚平仲   
   姚氏将门的第五代人物有姚古之子姚平仲、姚友仲。姚平仲,字希晏,政和七年(1117年)九月,姚平仲随父与夏战于藏底河,斩获甚多,夏兵无法招架。童贯宣抚熙河后,召见姚平仲,姚平仲不愿附之,虽遭童贯压制,而关中百姓呼之“小太尉”。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据睦州(今浙江淳安)发动起义,姚平仲跟随童贯前往平叛,战功为最,童贯不仅未给于赏赐,而且取消了其面见皇帝的机会。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包围汴京,姚平仲与种师道率先赶至京师勤王。宋军全面溃败后,姚平仲纵骡亡命,逃抵邓州(今河南邓州),后隐居大面山,得石穴以居。直到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1165-1189年)方才出山,年已八十有余。姚友仲和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大战于汴京四壁,最后被郭京害死于宣化门。
    姚友仲      
   姚氏将门第一代的姚福得曹玮赏识而起为将领,将家族由“豪民”身份转化为国家军事体系中的一员,完成由“民”向“将”的转变。第二代的姚宝在“武”的基础上,获得了“文”的修养,文武兼备,故而实现了“武将”向“武官”的进化。第三代的姚兕、姚麟,是姚氏将门巅峰时期的代表,它们将姚氏将门由低级武官发展为高级武官,而且取得了武官梦寐以求的禁军“管军”职位。第四代的姚雄,继续了姚氏将门的辉煌,而姚古、姚师闵已很难继续家族的事业,第五代的姚平仲、姚友仲更是不堪一击。姚氏将门因抵抗西夏而崛起,却因抵抗女真而瓦解,其面对西夏的百战百胜,和面对女真的一触即溃,令人深思。

https://mp.weixin.qq.com/mp/qrcode?scene=10000004&size=102&__biz=MzUyNjc3Mzc2Ng==&mid=2247483848&idx=1&sn=485b3df9341d3118d8fb8417d1b05552&send_time=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姚道荣 发表于 2023-6-24 11:04:13

好资料学习。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4 17:27:45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4 10:07
甘肃省静宁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宝地。这里在宋代叫陇干城,隶属于德顺军管辖,是宋 ...




       今天在姚网第三次发帖说“宋代姚家将确实不是南安姚”。
       再次发《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以便加深对“兄弟二姚(姚兕姚麟)”的了解
   


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
(见:四库全书 苏魏公文集 卷五四——苏颂 撰《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


皇城使雅州剌史姚君兕,与其弟西上阁门使英州剌史麟,既葬其先府君三十有五年矣,会天子熙宁十年冬十一月亲郊肆赦,推恩在廷,得以追贲先世如故事,於是列上府君前此所赠官,加赠某卫大将军制书始下。
伯仲相语曰:著令三品得立碑墓左,我先人以忠义死於国事,关陇莫不称其大节。虽壮年凶阏不克终其功名,而吾兄弟幸得承绪余班朝列,蒙国厚恩,漏及泉壤者数四矣。然而丘墓未表神道,不严非所以旌功烈而崇孝思,乃状其阀阅丐铭史氏。时予适与英州同使临潢,每接绪谈及先世,得详其本未,遂揭辞於螭石云。将军讳宝字某,家世五原人,父讳某少,以武健称其,挽强中远,盖有绝於人者,故乡里皆以硬弓目之,羌戎与相遇輙惴慄不敢校。景德元年曹武穆公讳玮守镇戎,知其可任,召与语曰:“若知六盘山西良田万顷,久陷虏疆,若能以力开拓归中原,则世为边圉将,不亦善乎?”於是,发私财募五原弟子千余人,大城陇干遂辟其西境四十里,筑垒其傍,土人谓之“姚氏堡”,曹公嘉之。为四寨民兵巡检渐完,使南牧、隆消河,有劳闻於朝廷,未推赏而卒。关陇之人咸谓功显名晦,必将有后繁衍之泽,其在将军。   将军好学知书,长於骑射,以翘勇继父任,前后降党留先羌,破烟景云等,番部功力居最,守将连章荐其材武,仁宗皇帝召对便殿擢左侍禁陇干都巡检。时元昊负固西师,连年不解,将军独乘一障,志期自效。康定元年春,贼欲由东沿州乘夜色寇边,掠近山居民,将军其要领,阴募死士,至期伏隘路,纵贼入境,居民悉迁避他境。贼无所得,既归,伏发,鼓噪迎击斩馘首众,其获生口悉留不杀,亦不言功,由是边人叹服,而谓有阴德。前后大小三十余战,皆为先登,体被数十创而勇气不讋。亲友或勉之云:数以孤军当贼锋,万千一失利,饵敌何益,异时遇寇宜稍居后殿,以奇谋破虏,足以邀美利,不失为良将也。 将军以谓:被坚执锐者,望敌闻声,便当奋击,何暇自营顾虑而以躯命为计乎?苟不负国家,虽死寇雠,吾得其所矣。定川之战,泾原副帅葛公怀敏,与虏较者十余日,官军不利,将军同陷於贼。朝廷恻伤,优制赠某卫将军,厚恤其家,官诸弟子者几人。是役也,虽军帅失律,偏师不返,而杀略戎马,破荡区落,盖亦相当。自是,元昊势益窘矣,未几遂有纳降之请,则诸将死战功不为薄。呜呼,古所谓名将师者,或建殊功,或立奇节,或自致富贵,或不脱患祸,盖义之所在,不以胜败为重轻。若将军起疆陲、捍边圉,虽不能俘戎首、覆虏巢,以成其宿志,然躬当矢石,卒死虏境,顾其平日誓之志,是岂苟免以蹈不义耶。古人所谓:援枹鼓立於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者,其将军之谓乎?其后二子以才略相继取贵仕,七孙皆用战多补官,抑由忠义之训,贻谋来叶,卒如陇之人言云耳。   夫人同郡杜氏,实生三子,仲曰熙早卒,兕麟孟季也,累封寿安县太君,以熙宁八年二月,终於秦州季子官舍。其妇德家范,具於泾原帅 龙图阁直学士 王公才叔之誌焉。将军以庆历二年冬十月二十二日殁於阵,以明年闰九月某日葬於朝那县中安堡 陇络川之北峗社,夫人后亦合祔其圹。   铭曰:四序殊时,五方异土。霜秋气劲,崆峒人武。夏戎不庭,王师濯泾。有帅有士,作我长城。       在章圣世,武穆作帅。殆迁拊明,威肃遐裔。帅之爪牙,姚出良家。开斥土境,革戎为华。       仁宗伐叛,平阳血战。将军从之,卒同死难。我虽弃军,虏亦遁奔。帝念边戍,复许称蕃。       人道所贵,曰生与义。义苟有在,死复何愧。攘狄惟雄,尽节惟忠。世亦有人,继成显庸。       矫矫嗣子,能济其美。并收战多,偕取荣仕。天子亲郊,推恩在朝。再颁卹典,贲彼泉蒿。       朝那故里,泾水之涘。丘墳在焉,过者必止。陇人有言,姚为壮门。功名才武,父子弟昆。       定川之殿,众怀忿怨。视彼雠方,终期荡殄。请碑道旁,以警诸羌。忠义所激,人思奋扬。
——世 姚会姚波提供原始资料,福建晋江钱仓姚庆礼试断句,公元2022年11月岁次壬寅冬月;   广州姚钟尧编辑于2023-06-24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5 17:39:43




多年前,第一次论述宋代姚家将姚宝不是姚秦王室的姚宝,是因为发现台北姚昶(祖籍安徽繁昌三山)说宋代姚家将姚宝是南安姚。
这里是第三次说“宋代姚家将(姚宝-姚兕姚麟)确实不是南安姚”,是因为发现了完颜宗岳的《甘肃静宁县姚氏将门的兴衰》(2020-04-11,https://mp.weixin.qq.com/s/_P1mZoyQ7J1QCbQnVvbazA;全文见2#)全面介绍宋代姚家将姚福-姚宝-姚兕姚麟等5代将军。因此,再加上苏颂撰《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见4#)。






尧曰:姚弋仲是南安姚 ,而宋代姚家将(姚宝-姚兕姚麟)不是南安姚。
@川~姚波 




武康姚建国云:
墓志铭中姚辩是隋朝人,兄弟二姚(姚兕姚麟)北宋人。相差数百年
老爷子的意思是,宋姚家将一脉不能确定是南安姚。

@川~姚波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5 17:42:29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5 17:39
多年前,第一次论述宋代姚家将姚宝不是姚秦王室的姚宝,是因为发现台北姚昶(祖籍安徽繁昌三山)说 ...



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
作者:张波
原载:西北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张波,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A4MTk1OA==&mid=2650692161&idx=1&sn=7175310ddefbd72c5161f98533c79f2f&chksm=880b27c8bf7caedef194a0ef75efdfe6c1fd6729c94d24029dd47c22906dddece258c8471454&token=666143795&lang=zh_CN#rd

目录
第一章 姚兕、姚麟的身世背景11-19
第一节 “以挽强名于秦陇间”——二姚之祖11-15
第二节 “好学知书,长于骑射”——二姚之父15-16
第三节 “西北饶武夫”——强武之境16-19
第二章 姚兕、姚麟事迹考述19-31
第一节 受荫补,继武从军19-20
第二节 战沙场,显扬宋夏20-27
第三节 掌禁旅,步入庙堂27-31
第三章 姚氏将门的发展与北宋中后期武将家族的特点31-41
第一节 姚氏子弟继起为将31-33
第二节 影响姚氏家族发展的因素33-36
第三节 北宋中后期武将家族的特点——以姚氏、种氏为例36-41
结语41-43
参考文献43-47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5 17:52:01

pszyyao 发表于 2023-6-25 17:42
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
作者:张波
原载:西北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
作者:张波
原载:西北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A4MTk1OA==&mid=2650692161&idx=1&sn=7175310ddefbd72c5161f98533c79f2f&chksm=880b27c8bf7caedef194a0ef75efdfe6c1fd6729c94d24029dd47c22906dddece258c8471454&token=666143795&lang=zh_CN#rd

小部分摘录
      姚兕、姚麟兄弟二人起身于行伍之间,生逢宋夏战争,后皆以军功位至显达,是北宋中后期较有影响力的武将。对于姚氏兄弟,元朝史臣曾有如下评语:“姚氏世用武奋,兕与弟麟并有威名,关中号‘二姚’”①。从这句评语可以看出,元朝史臣认为姚兕与姚麟兄弟之所以“并有威名”,且在关中地区号为“二姚”,与其先世的“世用武奋”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欲探究姚兕、姚麟的功业,似当从二人的身世背景入手,以求追本溯源,更加贴近历史之真实。

   有关姚兕、姚麟先世的史料,留存至今的并不多,据笔者所见,最主要的要数苏颂应姚兕、姚麟兄弟所请,为兄弟二人之父姚宝所撰写的《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②。现以苏颂所撰写的神道碑为主,辅以其他散见之史料,对姚兕、姚麟兄弟二人先世的情况作一简单的梳理,并在梳理的过程中讨论姚氏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问题。

    第一节“以挽强名于秦陇间”——二姚之祖

    据《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记载,姚兕、姚麟兄弟“家世五原人”,其祖父“讳某,少以武健称,其挽强中远,盖有绝于人者,故乡里皆以硬弓目之。”关于姚兕、姚麟祖父的情况,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一段与之极其类似的记载:“姚福进者,兕、麟之祖也,德顺军人,以挽强名于秦陇间,至今西人谓其族为姚硬弓家。”③从这两段记载来看,《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并未写明姚兕、姚麟祖父的名字,《老学庵笔记》则明确写出其名为姚福进,对于其乡里的记载,二者也有所不同。关于五原与德顺军的关系,姑且在后面讨论,此处先来考察姚兕、姚麟祖父的名字。

      苏颂在撰写姚宝的神道碑时有一段很明确的话来叙说此碑的撰写缘起:时予适与英州同使临潢,每接绪谈,必及先世,因得详其本末,遂揭辞于螭石云。④
      这里所说的“英州”系指姚麟,苏颂撰写此碑时姚麟时为西上閤门使、英州刺史,故以英州代指姚麟。临潢是辽之上京,所谓“同使临潢”是指神宗熙宁十年(1077)八月己丑苏颂为辽主生辰国信使,而姚麟为副使,一同使辽之事①。显然,苏颂给我们透露出的信息是,两人在使辽的过程中时有攀谈,每次谈话姚麟“必及先世”,而苏颂也自信地声称,对于二姚的先世“详其本末”。如果真如苏颂所言“详其本末”,且相关信息得自于姚麟,苏颂是没有理由不知道二姚祖父之名的。如果苏颂不是因为出于尊敬而写下“讳某”二字,必然是因为姚麟也不知道其祖父的名字。这种情况虽然有违人情和常理,但未必不会发生,不过可疑的是,根据姚麟的系衔,我们不难推断出苏颂撰写此神道碑约在神宗元丰(1078-1085)年间,而陆游撰写《老学庵笔记》至早也应在孝示浮熙(1174-1189)末年②,其间前后相差近一百年,何以百年前作为姚氏子孙的姚麟不知其祖父之名,反倒是百年之后与姚氏家族并不相干的陆游却明确地写下了“姚福进”三字呢?

从陆游所记“至今西人谓其族为姚硬弓家”来看,陆游知晓二姚祖父的名字似乎是来自于“西人”。显然,在陆游生活的年代,“西人”所居之地早已沦为“虏境”,是金朝的统治范围,那么陆游是如何听到“西人”说辞的呢?结合陆游的履历,我们知道陆游曾在乾道五年(1169)被任命为夔州通判,并于次年到任,且在乾道八年被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为宣抚司干办公事,直至淳熙五年(1178)方离蜀东归③。据此,再结合南宋初年的政治形势,可以知道蜀地是陕西诸路溃兵的主要结集地之一,陆游很有可能是在蜀期间听到一些“西人”的讲述的。如果这一推论不误,那么陆游的记载便有相当的可信性。同时,也可说明二姚的这位“以武健称”的祖父不仅在世之时就知名于当地,甚至到南宋孝宗时期,亦有名于当时。可这样一来,反倒证明姚麟不可能不知道其祖父的名字,或者真如之前所论,苏颂之所以写下“讳某”二字是出于尊敬,其名有待二姚正式刻石之际再行刊布其上。
      以上通过对二姚祖父之名的考证,不仅能约略证明其祖父名为姚福进,还能据此看到姚福进至少在他所生活的年代至南宋孝宗时期一直都保持着一定的知名度,而这个知名度的获得,自然是来自于苏颂和陆游所记之“挽强中远,盖有绝于人者”、“以挽强名于秦陇间”,也就是说姚福进膂力惊人,能拉硬弓,在秦陇一带极其有名。

   下面我们来考察五原与德顺军的关系。五原,在今宁夏固原。德顺军,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建渭州笼竿城为德顺军”①﹔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载:“德顺军,旧笼竿城也”②;《元丰九域志》卷三德顺军条载:“庆历三年,以渭州陇竿城置军”③.《宋会要辑稿》载:“庆历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以渭州平凉县地笼竿城为德顺军”④;《宋史》载:“德顺军,同下州。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⑤。以上是几部史籍关于德顺军置军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德顺军是于庆历三年所置,而于何地设置,却出现“笼竿城”、“陇竿城”以及“陇干城”三种称谓,这几者之间有何区别呢﹖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是指同一个地方⑥。笔者认同前人的观点,无论是“笼竿城”、“陇竿城”还是“陇干城”,作为同音异体的地名,应当是指同一个地方,位于渭州。五原与德顺军都在今宁夏固原地区,陆游记姚福进为德顺军人是比较概括的记载,而苏颂记姚福进为五原人则是比较具体的记载。

       姚福进膂力惊人,能拉硬弓,在五原当地很有威名,“羌戎与相遇,輙惴憟不敢校。”⑦此处的“羌戎”,所指为何?宋太祖建立北宋王朝时,夏州李氏在党项羌中较有威望,李彝兴(原名李彝殷,避太祖父赵弘殷讳改“殷”为“兴”)为定难军节度使,掌控夏州地区。乾德五年(967),李彝兴卒,其子光睿(后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光”为“克”)继位。太平兴国三年(978),光睿卒,其子继筠立。太平兴国五年,李继筠卒,其弟李继捧立。这一时期内宋朝西部边界呈现相对稳定的局面,直到太平兴国七年李继捧率族人入朝,其族弟李继迁表示反对,开始公开反叛宋王朝,遂成为宋的西部边患。李继迁采取联辽反宋的策略,于雍熙三年(986)向契丹称臣,契丹授其为“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⑧,并将义成公主许给他。李继迁不断“侵盗边境”⑨,边民饱受战乱之苦。根据五原的位置及姚福进生活的时代推测,“羌戎”很可能是指李继迁所带领的反叛宋廷之夏州党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代姚家将(姚宝-姚兕姚麟)确实不是南安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