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1-22 10:30:56

“万春堂”寻亲还在继续。。。

       十月二十号,lemoll宗亲发来寻祖帖子,希望寻找失散了两百多年的老家,他的祖籍是南昌,字派是“继武定公卿”,我查阅了家谱,已经确认了他是南昌斗门中房。我另外发了一个帖子,在“特大喜讯”之中。
       lemoll和我的交谈中,还希望查找他的堂亲,安徽龙岗姚公德家的情况,他提供的线索是姚公德的先辈也是开药铺的,堂号“万春堂”。
      南昌姚卿芳、姚卿堂、姚卿宸也非常关心这些帖子,积极寻找有关线索,又有一些关于“万春堂”的故事浮出水面。。。

pszyyao 发表于 2020-7-9 18:06:39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1-27 09:55
回复 5# 姚绍弦




江苏徐州利国镇,姚世浚开的药铺叫万春堂。

姚建平:我们安徽天长这一支姚姓人数不是很多."是我家祖辈在安徽天长县龙岗东街开的药店名,。家里的堂号"静远堂",我祖父在我父亲7(岁时因病去世,所以父辈们对"万春堂"的来历知道的很少。我的长辈姚公德今年80岁,他家在我们天长的铜城镇,离我老家龙岗15里路,他的祖辈开药店,药号记不清了,只记的堂号也是''静远堂".我们安徽天长这一支姚姓人数不是很多.

    盐城南岸分支是从1785年盛华公在南岸打出“万全堂”的旗号,此后代代有人行医,上了盐城人物志的有卿权、绍仁、绍德、绍智,其中绍德成就最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了高校《中医学》的编著,还是《江苏中医杂志》的常务编委,生前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馆长,参与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创建。可喜的是,这个家族90年出生的奉正,91年出生的奉阳双双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他们的老祖宗盛华公算起,奉阳、奉正正好是第十代传人,科班出身,说明姚氏中医后继有人。

    从斗门团门楼房中在起汉的行传中,发现起汉随父客寓直隶濮阳县,在大桑树集南街路西开设“万春堂”药铺。起汉生于民国十一年,余未祥。南昌十四届修谱是民国十八年,所幸的是起汉的后代也在濮阳,他是万幸的,他家族一直与斗门有联系,所以他的后代就收录在斗门的门楼房中。1 H( IF$ q+ F6 P1 h. I9 S
       从起汉上查六代,发现其祖继美公在清乾隆时到了盐城,当时的盐城归淮安府管辖,这个时候,“万春堂”的招牌立在了盐城,继美公有四个儿子,只有武数公后人留在了南昌,武书公后人在濮阳,尚有武礼、武射的后人仅可以查到定远、定道,之后便与祖籍地南昌没有联系了。

    南昌姚氏至今有二十多个分支在外省,多以以医生为职业。



姚尚明 发表于 2012-11-22 13:06:46

南昌姚氏客外族人所开的药铺堂号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4497&fromuid=1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1-22 13:24:46

回复 2# 姚尚明


    谢谢关注!知道了,江苏徐州利国,姚世浚开的药铺叫万春堂。

姚孝中 发表于 2012-11-22 15:29:15

万春堂
江苏徐州利国镇
姚世浚所开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1-23 10:57:5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1-23 11:01 编辑

回复 4# 姚孝中                                    
                        邯郸也有“万春堂”
      
    南昌姚卿堂给我提供了资料,斗山有个姚武信,大约在清朝前期从南昌来到河北邯郸,行医为生,开设了‘万春堂’,邻居程氏,也是江西人,曾经二次返回江西,将武信后裔的按家谱命名带回江西,一直延续到‘七七事变’,之后与南昌家乡失去了联系。
    武信生有三子:定清,定洁,定河,还有二个女儿。定字辈精诚团结,建有五个大院,颇有大家风范,在县城名显一时。家里原来带出了‘文武定公卿’的谱号,续上了‘诗书保圣贤,忠孝贞嘉国,万古传留名’。
    十分巧合,提供这个资料给姚卿堂的宗亲也叫姚公德。安徽天长县龙岗镇也有一个姚公德,他们开的堂号也叫“万春堂”,难道他们是同一个人?据我查阅了南昌族谱,居然有十几个姚公德,他们会有什么关联吧?请知道的宗亲提供有关资料。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1-27 09:55:2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1-27 10:16 编辑

回复 5# 姚绍弦


      我们已经知道,“万春堂”是个药铺号,南昌有,安徽有,江苏徐州有,现在又冒出了河北邯郸有,看起来南昌姚氏行医卖药早就有连锁店的概念了。
      归纳起来看,南昌外出行医的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说明这个家族内部是非常团结的,互通有无,毫不保留。我查阅全国的许多中医世家的资料,像南昌这样的代代有名医,人数之多,涉及地域之广,历史之悠久,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中医可以说是南昌姚氏之魂。
      寻根溯源,1165年--1173年江南名医姚谷清,号称“云谷道人”,他是有记录的,从灵源来到南昌行医的第一人。有一天他在行医途中,乘木排到南昌去,经过赣江一片水面比较舒缓的地方,半夜里传来了鸡叫声,因荒芜人烟感到奇怪,于是在江边插了一根竹子,许愿回来如果竹子活了,就可以在这里定居,结果灵验,遂从灵源迁居此地,这就是姚湾。
      从姚谷清再往上溯源,我手头上找不到历史资料,往上查看谱系也比较简单,不便妄自臆想。可以肯定的是,从姚谷清往上的几百年,灵源姚氏是一个有文化传承的家族,是毫无疑义的。姚谷清至今近九百年,有近三十代人行医,真正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医世家。
      斗门的发祖叫姚澄,他出生的前后几十年正值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瑞州战乱,他随祖父到姚湾避难,祖父叫姚居敬,素有大志,乡绅荐于朝。居敬“以时不可仕,坚辞不起”,于是隐居在姚湾。如今南昌姚氏以斗门最为著名,外出的分支也几乎是斗门的后裔。他们仅仅在姚湾避难了八十年,为了感恩,从宋朝开始,每每家族聚会,他们都遵姚湾为老大,表示感恩之情。酒席座上,庙堂活动姚湾排位第一,八百多年来,从没有忘记得到过姚湾的恩惠,使每位知道历史的人心生感动。这是舜帝忠孝文化活教材,活样板。南昌姚氏成为本地区最有传统最有影响的家族之一。
       据斗门姚卿宸回忆,姚澄也是一位医生,相貌堂堂,是个标准的美男子。祖辈传说,姚澄是挑着中药担子,悬着葫芦,做了斗门佘家的上门女婿,为了纪念姚澄的功德,传承了中医的家庭,都将葫芦作为吉祥物,挂在家中,成了传家之宝。斗门原来是佘家、杨家的聚居地,几百年之后,方圆十几公里都成了姚家的土地,佘家、杨家后人不知所去,直到解放以前几千人居住的姚家也没有几户人家种地,多从事于与中医、中药有关的职业或从商。土地也都是租给外姓人种。家族里流传一句话“外出赚钱,回来买田。”这成了南昌姚氏的传统。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1-28 10:14:1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1-28 11:17 编辑

回复 6#姚绍弦
                                                   关注盐城“万春堂”
   
       南昌姚氏家谱记载,从明末清初开始,整个家族在江苏盐城的人,每个字辈都有上百人,可是截止到现在回归南昌姚氏大家庭的盐城宗亲也仅百人左右,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一定是有不少族人遗失在盐城的历史长河之中。这引起了我对盐城姚氏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盐城南岸分支是从1785年盛华公在南岸打出“万全堂”的旗号,此后代代有人行医,上了盐城人物志的有卿权、绍仁、绍德、绍智,其中绍德成就最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与了高校《中医学》的编著,还是《江苏中医杂志》的常务编委,生前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馆长,参与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创建。可喜的是,这个家族90年出生的奉正,91年出生的奉阳双双考取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他们的老祖宗盛华公算起,奉阳、奉正正好是第十代传人,科班出身,说明姚氏中医后继有人。
      我在翻阅外出分支家谱时,没有发现“万春堂”的旗号,我向姚卿堂提出疑问,问“万春堂”与“万全堂”有关系吗?姚卿堂说,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所谓有关系是指南昌家族里“万”字号打头的堂号很多,他们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谓没有关系,是他们之间他们各自经营各自为战,地域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利于各自经营和生存。
      姚卿堂的一席话给了我许多提示,我从盐城的分支中没有找到“万春堂”的堂号,无意中从斗门团门楼房中在起汉的行传中,发现起汉随父客寓直隶濮阳县,在大桑树集南街路西开设“万春堂”药铺。起汉生于民国十一年,余未祥。南昌十四届修谱是民国十八年,所幸的是起汉的后代也在濮阳,他是万幸的,他家族一直与斗门有联系,所以他的后代就收录在斗门的门楼房中。
      但非常有意义的是,我从起汉上查六代,发现其祖继美公在清乾隆时到了盐城,当时的盐城归淮安府管辖,这个时候,“万春堂”的招牌立在了盐城,继美公有四个儿子,只有武数公后人留在了南昌,武书公后人在濮阳,尚有武礼、武射的后人仅可以查到定远、定道,之后便与祖籍地南昌没有联系了。这样的现象在南昌的谱系中还有许多。所以凡是在盐城附近,如果祖上有行医传统的或是听说祖先来自江西的姚氏宗亲,来南昌寻根问祖成功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如果听说过“万春堂”堂号的后人,来江西问祖的宗亲,则十有八九能找到根的。
   
   

姚建平 发表于 2012-12-6 21:29:05

"万春堂"是我家祖辈在安徽 天长 龙岗东街开的药店名,家里的堂号"静远堂".我祖父在我父亲7
岁时因病去世的,所以父辈们对"万春堂"的来历知道的很少.看了绍弦宗亲的帖子,开了眼界,收获了许多知识,谢谢姚网.

姚建平 发表于 2012-12-6 21:46:01

我的长辈姚公德今年80岁,他家在我们天长的铜城镇,离我老家龙岗15里路,他的祖辈开药店,药号记不清了,只记的堂号也是''静远堂".我们安徽天长这一支姚姓人数不是很多.

姚绍弦 发表于 2012-12-11 10:38:41

回复 9# 姚建平


    "万春堂”里有秘方
      清朝中叶,斗山村姚文宣只身来到河北邯郸,开设了“万春堂”药店,历尽艰辛,第二代人努力拼搏,第三人发愤图强,终于在邯郸市购地建房,建有前三院后两院连成五院的大房子,颇有大家风范,一直到“七七事变”前,邯郸商会成立,“万春堂”主人被选为副会长。可见,姚家人在当地商界的影响力。
      姚家医术在邯郸先以治疗伤寒而闻名遐迩,患者多赠“济世救人”的牌匾,东北军将领马占山将军曾到姚家“万春堂”治病,病体痊愈。痊愈后赠与“堪称良医”的牌匾。事实上“万春堂”在邯郸打响名声是因为自己祖传的秘方“疟疾丸”。当时疟疾盛行,方圆百里都有患者,口口相传,前来“万春堂”求医问药,由于药方神效,逐年销量大增,给姚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祖传的“脚气粉”也深受老百姓的好评。
      我向斗山姚卿堂询问,“万春堂”里是否都有祖传秘方。回答是肯定的。姚卿堂说,南昌姚氏外出行医都很多,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有的是因为战乱出去的,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但大部分还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到各地行医,家里人之间也有所交流,既保持各地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些验方互相交流,形成了一个网络。尤其难得是,道地的药材也会交流,这样就保证了药效和姚家的声誉。当然,医术与配方一般是不外传的,外出行医形成了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旦立下足来,几代人就会长期以医生为职业,口口相传,积累了名声,生意就会越来越旺。所以南昌姚氏至今有二十多个分支在外省,就不难理解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万春堂”寻亲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