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zyyao 发表于 2013-7-20 19:45:14

1#“姚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2007年公安部最新统计),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零四万六千余,”
   五百零四万六千余——数据来源?

姚孝中 发表于 2013-7-20 21:25:18

好资料,学习了。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7:14:37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7-21 09:45 编辑

回复 21# pszyyao




搜搜问问
   http://wenwen.soso.com/z/q61140123.htm





中华姓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64b1bf0100e610.html



万家姓
http://www.10000xing.cn/x101/2008files/20090724115413511.html





百家姓



http://tools.2345.com/baijx/432.htm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7:21:50

回复 21# pszyyao


               广东佛山趙国清据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064、..姚姓:..42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比例0.35%”。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7:27:38

回复 24# 南阳姚文书


          姚姓的迁移流转在舜的时侯即已开始,舜的晚年即在南方度过,舜的儿子义均原居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县)又名虞均,舜帝大约八十三岁时将帝位禅让给禹之后,禹将虞均封于商(今陕西商县),这便是舜帝后人迁徙的开始,这也是社会的发展私有财产出现之后,为了一己或本氏族的利益而排挤舜的氏族,将其从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林茂草封的中原排挤到土地脊薄人口稀少的秦巴山地。

       夏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权,对舜的后裔更是排斥,迫使他们离乡背井至边疆等偏远地带,现有迹可寻者,一是北迁幽燕抵达黑龙江朝鲜乃至西伯利亚等地;一是追随义均西迁至陕西甘肃一带和当地羌族生活在一起,一是跟随舜迁往湖南入永州一带者继续南下迁至广东中东部定居,或经广西直到越南北部一带。自此以后,姚姓后裔分散遍布中华大地。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7:29:45

回复 25# 南阳姚文书


                商朝末年,舜的三十三代孙阏父在周任陶正,技艺精湛,得到周文王赏识,将自己的长女嫁给阏父的长子妫满为妻,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为陈地候爵,建都宛丘(今河南省准阳县),是为陈胡公,此后这支姚姓的后裔以封地为姓便改姓陈了,自妫满始是为宛丘派。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7:32:15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7-21 07:35 编辑

回复 26# 南阳姚文书

         第四十五世完,完为陈大夫,因故逃到齐国,任齐国工正,改姓田,居今山东临淄地区,是为临淄派;
    第六十七世渊,因父延年坐罪自刎而死,渊逃至吴兴改姓妫,卜居云溪之崖,是为吴兴派入始祖;
    第六十九世平,汉冀州刺史,复姓姚,为吴兴姚姓起家之祖;
    第七十四世敷,东汉时武骑常侍,居吴兴武康,是为吴兴武康分派
    第七十六世逢,字得仁,官获羌校尉,为赤亭羌人之祖,是为南安郡之祖;
    第八十五世纲.仕北魏,徙家河南陕州,是为武康派分陕州派之祖
    第八十六世僧垣,官隋仪同三司,进爵北绛郡公,为武康派;
    第八十六世宣业,纲之子,南朝梁之征东大将军,封吴兴郡公,为武康派;
    第九十一世孝孙,官关壶令,为宣业公五世孙,其子孙皆为陕州派,彝.异.奕.安.冯.算等皆为陕州派;
    第九十一世昌洹.昌沛.昌源.昌润.昌齐等皆属武康派;
    第九十一世竹表,是为武康派之光州分派;
    第九十四世伸,原名仲,因雷同而异为伸,官博士,因避乱而家会稽藐桥,子孙皆为会稽分派;
    第九十五代登.助.昂为会稽分派;
             雍述.雍绍为崇德分派.
    第九十五世正雅.由高安迁安成桃溪.定为萍乡南坑宗人之始祖;
    第九十六世松.迁会稽山阴令,其的孙为山阴派;
            天明居莆福韶溪,其子孙为韶溪派;
            泷迁鄢城,其子孙为鄢城派;
            添授.为增垣公名下慈溪派;
    第九十七世文彬,为莆吐霓坡派;
            文琰.徙居潮洲,为潮洲派;
    第一百零一世利仁.为福建泉州永舂派;
    第一百零二世朝圭.徙闽中漳州,其子孙即为漳州派;
    第一百零三世宗之.
    第一百零四世榘,宋参军,徙中沁,其子孙为中沁派
                楶.家于潮阳.其子孙为潮阳派;
                棻.是隆莆公的曾祖父,徒于湖南常德府;
    第一百零八世隆莆,元时为吉州仓使.致仕流寓于安城城东(安成即今之吉安)
    第一百一十四世嘉继,为隆莆公六世孙,清初携二子凤、凰迁入萍乡湘东姚家洲,是姚家洲文明堂之始祖。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7:43:22

回复 27# 南阳姚文书


         纵观史书记载,上古时期,舜与义均两代人就迁居过五个地方,涉及四省。至于他们的家族子孙后代,在几千年之中,四处迁徙就不可避免。汉晋以前迁徙的主要趋势是由北向南。到了隋唐时期南方姚姓成为一大旺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姚璹,姚崇两宰相的祖辈因入唐为官,均由浙江武康,分别迁居陕西长安和河南陕州、洛阳,后又有分支迁于华州与光州。

         浙江吴兴郡,是汉代经学家姚平南迁归宗之地,其孙汉青州太守姚恢因避莽乱,避居吴兴武康,再度发展。六朝时期姚氏出现不少官员,如姚信,姚郢,姚宣业,姚察。隋朝建立后,姚察入隋为官,这家人也随之迁居陕西。到了唐宋时期,姚思廉后代姚天明迁福建,后又迁广东与江西。到了明清时期,在安徽桐城,又出现了姚氏一支显赫家族,从顺治至嘉庆,代代出进士。以姚鼐为代表成为文学世家,在桐城独树一帜。同时,浙江吴兴又有一位姚文田,嘉庆时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姚氏家族还有三支值得一提,一是以姚弋仲为代表的甘肃赤亭姚氏家族,东晋时期祖孙三代开创了后秦基业,建都长安,执政30多年。另一支是以姚平仲为代表的北宋时期五原人。世代为将,守戍西关,忠勇善战,抗金卫国,屡建功勋。在辽宁也有一支姚姓,是五代时姚汉英至此发展而成,其后有辽国宰相姚景行,元代名臣姚枢,文学大师姚燧。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7:49:37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7-21 07:53 编辑

回复 28# 南阳姚文书


   潮汕姚姓来源一说(姚国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6379b0100b3a2.html   






姚姓,是中华民族人数颇多的一个姓氏,也是潮汕主要姓氏之一。宋代出版的姓氏小百科全书《百家姓》中指明“姚吴兴”明确指出姚姓起源于三国时期江吴地区。
    东晋年间,已有江吴姚姓士族迁居福建。北宋年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移,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其后,潮汕经济、文化更趋繁荣,陶瓷、木雕、石刻、发饰品等行业应运而生,土城、湘子桥、韩祠、文庙、金山、西湖等工程促进商贸发展。自宋代定居闽江流域的姚姓,由闽中,闽南进入粤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促地潮汕地区的产业、贸易,蔚为大族。
    潮阳的井都,揭阳的地都、渔湖,地处练江榕江腹地,宜渔宜耕,鱼粮物产丰阜,是潮汕姚姓定居地,至今人文荟萃。明嘉靖42年(1563年),澄海县治后,少数姚姓迁入澄海。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汕姚姓保持着吴越、江淮文化儒雅、纤细清丽的特点,溶入潮汕文化,在文化、教育、商业、贸易乃至政治等领域中崭露头角,显露才能,作用日益重要。20世纪50至70年代,先后出现了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著名超声电子专家姚锦钟等知名人士,在文化、科技事业上各据一绝。至今,背倚桑浦山、面临榕江的揭阳地都,沿有“大瑶村”,有如潮汕先民迁移历史的化石,诉说沧桑。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7-21 08:07:06

回复 23# 南阳姚文书

姚永利(河南省南阳市)、姚天龙(山西省阳泉市):
姚姓历史分布    http://bjx.zg05.com/fenbu/101.html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姚姓的迁徙分布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