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4-3-11 23:10:06

姚广孝其人其事

翻看所有与定都峰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姚广孝。再继续翻看明初的历史,姚广孝这个名字出现的虽不多,但每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姚广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少年出家,后入仕途,与朱棣的相遇改变了他们俩和大明王朝的命运;中年时期,运筹于帷幄之中,为朱棣得天下,建北京城;晚年辞官不做,生活清苦,为自己前半生的杀戮寻求救赎,最终埋骨房山常乐寺村。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天文学家、史学家、玄学家,更是一个文学家,在京西潭柘寺后院隐居的期间,还做出了“岩峦幛开豁耳目,岚雾翠低濡衣襟。”的优美诗词。
少年姚广孝
  姚广孝(1335—1418),出生于元顺帝至元元年,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幼名天僖,字斯道,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他不愿意按照父亲的安排度过一生,一心想要走仕途之路。在元朝,入仕的途径较少,于是他在14岁时在家乡附近的妙智庵剃发做了和尚,法名道衍。虽然做了和尚,可做官的打算并没有泯灭,平时除研习佛理外,还研习兵法韬略。后来甚至跑去拜道士席应真作师父,学习阴阳术数之学。一次,姚广孝云游到嵩山寺挂单,碰巧遇上了元末著名的相面先生袁珙。袁珙说他是“异僧”,“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和元初辅佐世祖忽必烈统一华夏的名僧刘秉忠是一类人。姚广孝听后大喜,更坚定了入世建功的信念。
姚广孝与朱棣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大脚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为表示怀念,决定选拔有道高僧侍奉诸子,并辅弼诸王诵经祈福。姚广孝的朋友,当时已出任僧录司左善世的宗泐借机推荐了他。姚广孝到南京后见到燕王朱棣,言谈颇为投机、相见恨晚。朱棣被封为燕王,临去燕地前,大明朝第一军师刘伯温赠言“文靠姚广孝。”更坚定了朱棣求才若渴的心情。于是朱棣请父皇朱元璋指派姚广孝作为自己的近侍随臣和自己一起前往燕地,朱元璋同意了。于是姚广孝就随燕王朱棣一起来到北平府。
  姚广孝来到燕地后,并没有像其他随侍官员一样住进燕王府,而是到京西名寺潭柘寺后院的一间小屋过起了隐居生活,朱棣尊重姚广孝的决定,每当要请教或商讨问题的时候,朱棣总是亲自骑马前去拜访。一日天气晴好,姚广孝约燕王一起爬山,二人爬上牛心山顶,极目远眺,一派祥瑞奇景,朱棣心生感叹:“此乃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也!此峰之位,观景之妙,无二可代!”由此拉开了朱棣夺天下的序幕。这座山后来也因为传说是朱棣在迁都北京时想到定“日出之处为金銮殿址所在”而得名“定都峰”。
  永乐九年春分之日,天气晴好,姚广孝手执号旗,立于承天台上,定都峰、八角亭、庆寿寺的塔顶呈一条直线,日影东移,工匠们执绳随影而动,地铺黄毯,随从执标作记。以此为基准,定金銮殿址所在。
  在设计北京城的图样初始,姚广孝始终不满意自己的设计,正百思不得解时,遇佛祖化身樵夫借中的斧子巧施点化,姚广孝遂以潭柘寺的形制为基础,设计出了北京城的图样,也就有了我们常说的“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明史 姚广孝传》(卷一百四十五)指出,明成祖在北京起兵前曾在城内秘密练兵、私自打造兵器。
  朱棣自从太祖朱元璋死后,就有意取代自己的侄子坐上龙椅。要想推翻皇帝,就必须要经过战争,而战争的胜利往往取决于兵力和战斗力,于是朱棣开始了自己的准备工作,他招募大批强壮士兵为卫军,并进行军事训练,地点就在自己的王府之内。要想造反,仅靠木棍农具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大量的兵器,而打造兵器的动静很大,当时又没有隔音设备,很难保不会有人听到之后密报建文帝,到时自己的计划就功亏一篑了,而这个计划之所以成功了,则要归功于姚广孝发明的隔音建筑。他命人建造了一座很大的地下室,并且用大量的石块和粘土将地下室的墙壁做的很厚,而且都是实心的,表面凹凸不平、非常粗糙。周围树起围墙,就这样,地下室里叮叮当当的敲个不停,干得热火朝天,可是外面的人一点也听不见。
  我们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首先从材质上说,石头本来就不是声波传导的好的媒介,而粗糙的墙壁表面更是可以将声波吸收掉很大的一部分,所以尽管地下室里打造兵器的声音很大,但是这些声音却很难传到地面上,外面的人几乎是听不到的。在当时科技还不发达的明朝,姚广孝就掌握了这种物理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实在是非常难得。这应该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隔音设施,比国外早了500多年的时间。
姚广孝与少师静室
  姚广孝年少出家,志在仕途。可惜的是一直怀才不遇,珠玉蒙尘。后经人推荐,做了燕王朱棣的随侍近臣,方得施展抱负。但始终不改佛心,在燕地时期,谢绝了燕王朱棣的好意,放着好好的燕王府不住,而到京西潭柘寺后山小院隐居,以普通僧侣的标准要求自己,生活清苦。因他曾官拜太子少师,后人就把他居住的那个小院叫做少师静室。
  少师静室就在潭柘寺的东北侧,姚广孝经常饭后在附近散步。每当夏季夜晚,月影朦胧,姚广孝从东侧门走出寺院,顺着寺院墙边的小路漫步北行,闲步山谷,静听着淙淙流水和声声虫鸣,惬意非常。忽然星星点点的细碎的雨滴飞落到脸上,格外清凉。
  姚广孝心里纳闷,这晴空万里,何来细雨?抬头望去,只见面前出现一道断崖,一股涓细的飞瀑直泄而下,雪白如练,如抛絮扯绢。走上前去,就会听到飞瀑流泉的哗哗声。来到了断崖前,水雾弥漫,使人仿佛置身于春风细雨的沐浴之中。如此美景,令姚广孝诗兴大发,当场吟道:“岩峦幛开豁耳目,岚雾翠低濡衣襟。”
  助燕王坐天下之后,姚广孝婉拒了燕王的封官加爵,辞官不做,仍隐居僧寺,清净自修,且重新监修了《明太祖实录》及《永乐大典》。而他曾经修行居住过的少师静室也被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存。
  据土生土长的门头沟的老人讲,在上世纪50年代,少师静室还遗留有据说是姚广孝生前使用的物品,但遗憾的是,因为在文革期间,人们缺乏保护意识,再加上破四旧的风潮影响,这些遗物都在动乱年代遗失或损毁了。
姚广孝埋骨房山
    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之后,感念姚广孝辅佐之恩,复其姓,赐名广孝,官拜太子少师,命其还俗蓄发,共享荣华。但姚广孝退还朝服,仍穿着僧袍在寺中隐居,并将所赐金银分给宗族乡人。因为作为成祖朱棣的主要谋臣,在助其得天下的同时,流血牺牲在所难免,姚广孝是出家人,慈悲为怀,但为天下大势,不得不为之,内心自是十分苦恼。尤其在他回乡看望亲友时,他要好的朋友闭门谢客,不肯和自己见面,而自己的亲姐姐更是当面质问自己是刽子手,令姚广孝内心十分的悲痛,晚年始终沉浸在这种忧伤的心情中,无法自拔。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已经有八十四岁高龄,病重不能上朝,仍然在庆寿寺居住。明成祖驾车探视,相谈甚欢,并赐金睡壶。临死前的姚广孝请求明成祖,释放禁锢已久的建文帝主录僧溥洽,明成祖答应了他。姚广孝顿首感谢,之后不久去世。成祖皇帝悲痛不已,连续两日没有上朝,命礼部仍以僧人的礼制厚葬。追封荣国公,谥号恭靖。赐葬房山县,并亲制神道碑以表其功。
  姚广孝墓塔现今位于房山区常乐寺村北。此塔为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坐北朝南,通高33米,整座塔坐落在一级四方形的平台上。最下面是八角形基座,基座上立有两层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式塔座束腰浮雕寿字和菊花、莲花和西番莲花的造型图案,其上为三层外顷的莲花瓣。中间塔身,四正面雕仿木隐作隔扇假门,其它四面则雕有仿木棂假窗。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悠扬。塔刹铁制,状似葫芦,为莲花形刹座的仰莲托着球形刹身,刹杆串起的相轮、圆光、仰月和宝珠,构造清秀匀称。刹由八条铁链锢之于檐角上。姚广孝墓塔整体结构匀称,塔身上的花卉图案别致,且雕刻精细。整个塔身轮廓清秀而挺拔,充分体现出明代塔的建筑风格。塔前立有明成祖朱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碑立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高4米,宽1.1米,厚0.33米。现碑文清晰可见,只有一处稍有损毁,整个石碑外面修了一座砖砌的保护罩,背面有两道铁丝加固。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86f8660101p4bw.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广孝其人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