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5:24

家谱中的故事[转帖]

  大年初六,搭乘姚志贤的面包车,从唐河,坐到广州再到深圳,行程三千里,历时一天一夜。

  感于老姚三千里相送之恩,决定助他完成他儿时的夙愿:重续姚氏家谱。

  续家谱的第一步,就是把民国时的老家谱,整理、排版、印刷出书。

  做这个事情,用了我一个月的下班时间,过程是枯燥的。

  但是,这本老旧的家谱,上面的一字一句,寥寥数笔,却仿佛潜藏着无尽的魅力,时时会引领着我的思绪,穿越过三百年岁月的烟云,返回到那个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年代,观察着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一个个的人。

  所以,就有了这篇《家谱中的故事》。并征得老姚的同意,允许我发表在唐河吧。



燕尘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7:18

【叁】太学生

————————————————————————————————————
太学: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太学生: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
————————————————————————————————————


  太学生,就是在“太学”里上学的学生。
  太学,就是首都的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太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是“最高级别的生员”。

  为什么说他是“最高级别的生员”?因为,太学生的身份,与府学、州学或县学里的学生的身份,说到底,都是“生员”,都是“秀才”。他们的区别,就像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区别,但他们都是“学生”。

  当代的高考和考研,经常被拿来比作过去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其实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考和考研,考的是学位;而乡试、会试和殿试,考的是功名。
  也就是说,比较类似于过去的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其实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所以说,“太学生”与“庠生”的区别,不过是一个在首都上学,一个在地区或县里上学。比之后者,前者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多的机会,如此而已。

  太学生毕业以后,有两个出路。一个是与“庠生”一样,依例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博取功名;一个是经过见习直接入仕,根据考试成绩,一等任县丞(相当于副县长),二等任教谕(教育局局长),三等任训导(教育局科长)。官不大,但就像前些年的大学生一样,毕业就是国家干部。


  国子监里的太学生,根据其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叫贡生,一类叫监生。


  贡生的“贡”,就是进贡的贡,就是地方上,把优秀的学生进贡给朝廷的意思。

  贡生的来源,有多种途径。

  岁贡和恩贡:这两个是按资历进行推荐。就是每年一度或若干年一度,或者君主登基等庆典之年,从府、州、县学的“廪生”也就是统招生里面,选择资历最久的,“进贡”给朝廷。

  拔贡和优贡:这两个是按能力进行选拔。就是每隔三年或十二年,进行一次考试,选择成绩最优秀的,“进贡”给朝廷。拔贡的“拔”,就是选拔;优贡的“优”,就是择优。如果说,什么可以和当今的高考类比,也就是这个“拔贡”和“优贡”了。

  副贡:副,就是候补、扩招的意思。这个是在各省乡试中,举人的录取名额之外,还有个五分之一的副榜,也就是候补名单,这部分,就作为“副贡”,“进贡”给朝廷。

  例贡:例,就是例钱。例贡,就是自费上大学、捐钱买文凭。


  贡生之外,还有“监生”。

  “监生”,就是特殊化、照顾生,它有四种来源:

  恩监:这个用来照顾各个干部子弟学校的学生、孔圣人的后代等等,需要考试,但难度不高。你说现在北京高考的录取线那么低,这也是一种“恩监”,对首都人民的一种照顾、恩惠。
  荫监:这个用来照顾高干子弟和革命烈士后裔,不需要考试。
  优监:这个其实就是恩监和荫监的“扩招生”。
  例监:这个也是“自费生”。


  后来,随着这个“例贡”和“例监”的风气一开,捐钱买文凭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只管交钱,不去上学,这个“太学生”的水分,也就越来越大,光绪年间,国子监改为新式学堂,然后随着满清皇朝的覆亡而寿终正寝。



  这位姚阶竹前辈,便是一位太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

  即使是在现在的农村,出一位高中生都不容易,何况是出一位大学生,那会是整个家族的骄傲和荣誉。

  于是每一位“庠生”和“太学生”的身份,都被记入家谱,流传后世。




http://hiphotos.baidu.com/%D1%E0%B3%BE/pic/item/ccbf3cc3cc3f2808e4dd3bef.jpg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6:17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5
【壹】“始迁祖”

————————————————————————————————————


【贰】庠生

————————————————————————————————————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
庠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
“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

  庠,念“响”。

  家谱中出现得最为频繁的两个学位称号,一个是“庠生”,一个是“太学生”。

  为了搞清楚这两个称号的差别,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首先,清代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府、县三级。

  省,就是河南省;
  府,就是南阳地区,过去叫南阳府;
  县,就是唐河县,明清时叫唐州或唐县。

  比“县”高级一点儿,还有个“州”,其实就是县级市,就像现在的邓州市。


  然后,清代的教育机构,也分为三大级别。

  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在过去,有三种不同的办学形式:私塾、社学、义学。
  私塾,相当于乡村小学,私塾先生就相当于民办教师;
  社学,就是正式编制的公办小学,相当于现在的一小二小三小四小;
  义学,就是社会集资办学,通常接受孤儿和贫困生,相当于现在的希望小学。
  在这些学校里上学的,叫童生。

  现在的高中,在过去,叫做府学、州学或县学。
  府学,就是地区公办的高中,相当于南阳一高;
  州学或县学,就是市里或县里办的高中,相当于唐河一高、四高、十九中;
  在这些学校里上学的,叫庠生,就是秀才。

  现在的大学,在过去,叫国子监。
  在这些学校里上学的,叫监生,也叫太学生。



  在私塾、社学、义学里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叫做“童生”,他们要参加“童生试”,通过了,就能去县学、州学或府学念书,成为一名“庠生”。正式称呼,叫“生员”;俗称,就是“秀才”。

  咱们初中考高中,叫做“中考”,考一场就够了,合格了就可以升高中了。但是在明清那个时候,一场不够,要考三场,分别叫“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在县里考,由知县主持。知县,就是县委书记。
  府试在府里考,由知府主持。知府,就是地委书记。
  院试也在府里考,但是,要由学政从省里下来监考。学政,就是省教育厅厅长。

  三场考试依次通过,你才能去上高中,这难度,可比现在高多了。


  然后,咱们现在的学校,有统招生、有扩招生、有自费生,在明清那个时候,同样是“庠生”,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名目的,按你的考试成绩来划分。

  第一等的,国家不收你学费,还每年给你发几两银子的助学金,这叫“廪生”。廪,念“凛”。

  第二等的,叫“增生”,全称“增广生员”。增广,就是扩招的意思。

  第三等的,叫“附生”,全称“附学生员”。附学,就是额外录取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自费生。



  现在国民经济进步了,教育事业发达了,高中生满大街都是,不值钱。但是,不说明清,也不说民国,单是三四十年以前,高中生都还是相当稀缺,所以说“庠生”相当于“高中生”,应该还是比较恰当的。


  这位姚琯前辈,就是一名庠生。
  琯,念“管”。




http://hiphotos.baidu.com/%D1%E0%B3%BE/pic/item/efe108ed4fb693ec2e2e211b.jpg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5:51

【壹】“始迁祖”

————————————————————————————————————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始迁於负夏。”
明方孝孺《宗仪·睦族》:“为始迁祖之祠,以维系族人之心。”
后世谓最初迁居之祖为始迁祖。
————————————————————————————————————


  所谓的“始迁祖”,不同于“始祖”。

  比方说,佛教的禅宗。

  禅宗的“始祖”,是摩诃迦叶。当年在灵鹫山法会上,“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佛即告言:“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从此后佛教里就有了禅宗,所以说,摩诃迦叶是禅宗的“始祖”。

  禅宗在印度,从摩诃迦叶传到菩提达摩,传了二十八世,合称“西天二十八祖”。然后大教东来,菩提达摩一苇渡江、九年面壁,将禅宗传播到中土。
  从此后中国也有了禅宗,所以说,菩提达摩就是中国禅宗的“始迁祖”。

  然后从菩提达摩,传至六祖慧能,“一花开五叶”,衍生出沩仰、临济、云门、曹洞、法眼五个支派。
  而桐柏山太白顶上的云台寺,就是临济的一脉,被称为“白云祖庭”,“始迁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端德和尚。桐柏山方圆百里之内,寺院星罗棋布,包括发山的普化讲寺,大都属于这个支脉。


  姚姓的“始祖”,是上古五帝中的舜帝。他是黄帝的八世孙,因为出生在山西的姚墟,以地为姓,起名叫姚重华,从此后中国就有了姚姓。

  然后明朝初年,洪洞移民,从大槐树下,迁出大量的山西土著填补到两湖两河,许多唐河人的“始迁祖”,便都来自山西洪洞。

  而姚百显,便是姚姓在唐河的一个支脉的“始迁祖”。


  想像当年的大移民,有点儿像美国的“西部大开发”,那时候,唐河还是一片地广人稀的大平原,我们的祖先,像犯人一样被捆着双手、串上草绳,怀里揣着一块铁锅的碎片——在大槐树下砸碎铁锅,兄弟几个一人拿一块,作为家族血脉的凭证——跋山涉水来到这片土地,然后结庐而居,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多少代的繁衍,方才有了后来的我们、有了这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县。


  而现在,随着八十年代的“百万盲流下广州”,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去外省开拓新的天地,新一代的移民潮方兴未艾。忘了在哪里看到有人说,河南,作为一个落后的人口大省,移民,是她的最好出路。

  你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么?你愿不愿埋骨异乡?
  也许几百年后,你也会被后人们写进家谱,尊称你为——

  始迁祖。




http://hiphotos.baidu.com/%D1%E0%B3%BE/pic/item/828df634c279462c91ef39b6.jpg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7:41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7
【叁】太学生

————————————————————————————————————


【肆】教谕李实公之女

————————————————————————————————————
学官名。宋京师小学和武学中设。元、明、清县学均置,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
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而嘱托则是约聘教员。
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府学训导以及县学教谕、训导、嘱托,多
为举人、贡生出身,由藩司指派。
学官与诉讼无关,以“俸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自命。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袁可立)祖锦,韩城教谕。”
————————————————————————————————————


  教谕,掌管“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类比,教谕,就是县教育局的局长。

  这位姚志洛前辈,不但是太学生,大学毕业,而且,娶了县教育局局长李大人的千金作老婆。
  一方是功成名就,一方是钓得金龟,也可算一段佳话。


  族谱中的“配氏”一列,大多是“妣李氏”、“配王氏”、“侧室张氏”之类,语焉不详,足可折射出妇女在旧社会的身份地位。
  她们不可以记入本族族谱,因为族谱中只记载男性;
  她们无法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的只有她们的姓氏;
  男人们可以有好几个老婆,她们却只能有一个丈夫;
  对于其中的大多数,后人们都无法知道她们的出处,谁是她们的父亲?谁是她们的母亲?她们从哪里来?
  只知道她们死后,必然与丈夫一起,合葬在夫家的祖坟。

  于是这位李氏,已经是相当的幸运,因为她是“教谕李实公之女”。



  一位大学毕业生,青年才俊,得到局长的欣赏,不惜以女儿下嫁,可以说,已经是相当的幸福。这样的例子,就算是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也不乏其人吧?

  我就认识这么一位仁兄。


  一天晚上,哥几个喝酒聚会,这位仁兄也在座。然后他家里那位,就不断打电话骚扰,催他早早回家。
  这位仁兄慌乱之中,按了免提,小心翼翼地陪道:“跟朋友聊会儿天,晚会儿就回去,啊。”
  开着免提,就听见那边破口大骂:“你朋友都是一群王八蛋!”
  举座皆惊呢。


  看来娶个官家千金,也不太轻松呢。




http://hiphotos.baidu.com/%D1%E0%B3%BE/pic/item/8627d48784bbd10366096ebe.jpg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10 07:46:53

   这个 始迁祖,有些地方,也把始迁祖又称之为“鼻祖”,其实更着重于“始”, 就是异地第一代创业者。代表的是对家族第一代开荒创业老祖宗的尊重和敬仰。

   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思维,就是故土难离,家,哪怕是四壁皆空,也是一个值得固守的地方。哪怕是穷的叮当响,也不轻易的说离家创业。

   远古不在考证,本世纪,最终要的几个迁移时期。

1 闯关东:开始于清朝后期,民国时期,更是一种创业的方向。闯入清朝东北龙兴之地,开荒创业。这是一个悲壮的迁移,多少悲欢离合,多少人伦惨变,多少壮志难酬,一个“闯”,说明了汉族的一种开拓精神,这是从唐汉继承来的精神。

2 走西囗:“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啊”,这首歌,就包含了走西口的含义,作为中华史上三次人口大迁移之一,走西口,打通了中原与蒙古的经济通道, 代表的是一种经济的交流,这种交流,是贫瘠的山西从土地迈向经济交流经济的一个过程,也是 晋文化的一个扩张标志。

3   下南洋:《霍元甲》,《陈真》,包括最近比较热门的电影《叶问》,涉及到南洋片段,都是明末清初开始的下南洋后代的一些史料演化。下南洋,是更大范围的人口迁移和交流。

    燕尘上文提到的“百万盲流下广州”,也是历经无数苦难,经济千疮百孔后的一种创业求生存的离乡之举。

    前几代迁移,更多都是乱世贫穷,穷则思变的无奈之举, 现代的“百万盲流下广州”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的苍生之泪。廉价的劳动力,带动了沿海经济的腾飞。

   如果说农民是建国初期国家财富积累的苦难的最底层,那么这次广州迁移,就是包身工初期的血泪之路。牺牲了一代农民工的幸福,结果是带动了国家经济的二次腾飞,也彻底打破了故土难留的这种思维。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4-10-10 08:14:36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10-9 22:47
【肆】教谕李实公之女

————————————————————————————————————


静等下文,不错!

洛阳姚孝民 发表于 2014-10-10 08:18:36

好贴!学习了!

姚先登 发表于 2014-10-10 10:13:11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4-10-10 10:17 编辑

洛阳姚孝民 发表于 2014-10-10 08:18
好贴!学习了!
家谱中的故事,讲的真好!尚明站长,真是太棒啦!{:10_162:}{:10_166:}

topled8 发表于 2014-10-10 13:12:42

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家谱中的故事[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