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明 发表于 2016-6-6 08:19:58

安徽桐城孔城抗战老兵姚培德(黄埔军校第十九期)采访纪

陪电视台记者采访孔城抗战老兵姚培德,本以为老人一定卧床,耳力不好或记忆力散失,话语含糊不清,没想到来到位于桐城九中门前(孔城晴岚村)姚培德老人家,发现老人穿着整洁,在屋里自由行走,听力与言语表达均不错,这很出笔者意料。
  姚老今年93岁,应笔者要求,他讲述了抗战的一些经历。他是黄埔军校19期毕业生,当时校址在四川纳溪,此时抗日战争正在进行之中。毕业后他即成为化学兵(防化兵种),直属当时的国防部。此兵种设置目的用于有效对付日本毒气,穿着皆皮帽、皮褂、皮裤及皮靴,共有五个团,有三个团调往印度,两个团留在国内,并轮换。后老人又调往炮兵部队,名称为炮兵独立三大队。
  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在炮兵独立三大队当炮手时的情形。炮兵有观测手,潜伏到敌人不远地方,观察我方炮打得是否准,然后回来报告打的情况。炮手根据观测手观测的情况对方位、距离及高度进行调整。因为调整及时,炮打得很准,据观测手回来报告,炮集中地射向了鬼子阵地。“嗵!的一声,鬼子飞到半空,就像坐火箭似的,呵呵!”老人抬起手比划着鬼子被炸着时的情形,乐了!
  老人指着桌子上摆放的一张照片对笔者说,这是黄埔军校同学参加立碑仪式时的纪念照。碑上的人为李忍涛,化学兵创始人,云南鹤庆人,早年入清华大学,后留学欧美。1944年秋,赴印度视察化学兵第一团。回国途中,被四架日本零式战机袭击,殉国。
  老人身体矍铄,他对笔者说,90岁前,每天早晨到门口的九中校园里拉单杠与双杠,90岁后,年纪大了,每天早晚散步。老人怕笔者不相信,还出门在门口走了起来。
  家人拿出具有文物价值的安徽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通讯录、给抗战老兵的一份家书、黄埔军校同学之间的来往信件及抗日纪念章等。家人还向笔者描述老人在文化大革命时受冲击的情形,红卫兵污指老人带回了一把手枪藏在家里,到处翻找,结果大失所望,气急败坏,将老人拉去游街批斗。
  无论家人拿出荣誉证件,还是叙说过往的不公,笔者观察老人面部表情,发现均很平淡。是啊!一个经历战争炮火洗礼的人,一个为了国家民族勇于奉献生命的人,对待过往的一切不会看重的。老人看重的是,战争不再重来,家人能过平安幸福美好的生活。(吴春富)
桐城网,2015-08-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桐城孔城抗战老兵姚培德(黄埔军校第十九期)采访纪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