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明 发表于 2016-9-24 09:52:32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的兴衰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自元代由浙江余姚迁居桐城境内大宥乡的麻溪,世称“麻溪姚氏”。

姚氏迁居始祖为姚胜三,至五世参政公姚旭科第有名,逐渐由耕读之家转型为仕宦望族、文化世家。

有清一代,麻溪姚氏更是因与桐城派契合之深而闻名天下。

姚氏作家自十五世姚范、十六世姚鼐至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兄弟,六代传承,于桐城派开创、发展、兴盛、衰落的不同阶段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文学史上,像我们姚氏家族那样与文学流派关联之深、结合之久的甚为罕见。

明清时期,桐城著姓望族林立,他们大多为元末明初移民的后裔,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通过科举入仕,终于从普通的耕读之家发展成为声势显赫的科举望族、文化世家。桂林方氏、张氏、姚氏、马氏、左氏等钜姓望族都可谓典型代表。

这些家族往往通过交游、师承、姻亲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桐城地域文化的建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桐城也由此成为科举强县、理学重镇、诗文渊薮,是明清时期享誉全国的文化高地。

这其中,麻溪姚氏多有贡献。

麻溪姚氏作为文学世家,历经形成、发展、昌盛、延续、转型等不同阶段。

麻溪姚氏自始祖姚胜三迁居桐城至十世,是文学世家的形成与发展期。

自十一世至十六世,是文学世家的昌盛期,姚氏一门文运蒸蒸日上,蔚为大观。

自十七世至二十世,是姚氏文学世家的低位延续期。

自二十一世起,麻溪姚氏世家逐步现代转型,最终文学世家的光环褪去。

麻溪姚氏的联姻行为对桐城派本土力量的发展与壮大有重要影响。

麻溪姚氏主要与境内方氏、张氏、马氏、左氏等文化世家联姻,大多为世代通婚,甚至连环联姻。他们通过联姻营造出联袂共生、交相师友的文学场域,这不仅促进了桐城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创造出了桐城派在本土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的发展景象。

麻溪姚氏的重教传统促进了桐城派的传播与发展。麻溪姚氏历代重视子弟教育,拥有优良的重教传统,这有力地保障了麻溪姚氏在科举仕宦、文学艺术上的成功。

不仅如此,麻溪姚氏家族成员还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或创办书院,或主讲书院,或创办新式学堂,或主讲新式学堂,培育了大批师法姚学的桐城派弟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桐城派的传播与发展。这尤以姚鼐掌教钟山书院最具代表。

姚鼐前后两次掌教钟山书院,长达二十余年,培养了大批服膺其法的门生,助推了以姚鼐为中心的桐城派文人群体的形成,同时也影响到了钟山书院乃至江南地区学术风气的转变。

麻溪姚氏的藏书、编刻传统促进了桐城派的学术文化传承。藏书、编刻是家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有利于家族文化的累积与传承。以姚范、姚鼐、姚濬昌等姚氏典型代表对家族的藏书、编刻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不仅为家族自身的文化发展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也为桐城派学术文化的累积与传承创造了必要条件。

麻溪姚氏代起英才,他们在桐城派不同时期的嬗变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十五世姚范不仅对姚鼐有言传身教之影响,还对桐城派的形成有先导之功。

十六世姚鼐是桐城派的立派宗师,也是后世麻溪姚氏的文学宗师。他创造的“惜抱家法”成为麻溪姚氏家学以及桐城派的重要文化资源。

十七世姚景衡秉承家学,承继父说,在桐城派阵营中占有一席之地。

十八世姚莹、姚柬之、姚元之三人师承姚鼐,以其政声宦绩、文艺成就继续支撑着麻溪姚氏世家望族的声誉,同时也为桐城派在嘉道时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九世姚濬昌,青年时期进入曾国藩幕府,在诗歌上得到曾国藩、莫友芝等名师指点与奖掖,充当了同光年间桐城诗歌振起者的重要角色。

二十世姚永朴、姚永概兄弟面对桐城派日薄西山之势,心忧如焚,意图力挽颓势。他们在理论主张、文学创作、学校教育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努力,为延续桐城派的枯竭生命竭尽了精力。

他们既是桐城派的维护者,又是桐城派衰亡的见证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9-24 09:53:55

桐城麻溪姚氏荣光:桐城麻溪姚范家族

姚范(1702--1771),清著名文学家,字南青,号薑坞,安徽桐城麻溪姚氏族人。乾隆进士,官翰林编修,任三礼馆纂修。与刘大櫆友善,论文继承方苞的主张,持论对其侄姚鼐颇有影响。其学深究遗经,综括精粹。所著有《援鹑堂文集》、《援鹑堂笔记》等。
自明朝以来,桐城姚氏300年来敦行积学、文化氛围浓重恬裕、传统教育正宗尔雅,这样的文化氛围与传统教育,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能振笔为古文词者,代有传人”。到了姚范这一代,更是将这种家学渊源发扬光大,为吴兴姚氏成为第一文学世家奠定了基础。
姚范曾祖姚文然,明崇祯进土。清顺治三年任国史院庶吉士,转任各科给事中。康熙十五年任刑部尚书:以疏言敢谏、宽平刑律著称。家教甚严,“后嗣弥盛,名贤相踵。” 姚范的祖父姚士基,是姚文然第四子,名宦,以慈爱为治,颇具文名。
姚范早孤,博涉多闻,尝与叶酉、刘大槐、方泽等约登楼共学,期十年不下,为举世不好之文。得方苞为文义法,其文沉邃幽古,绝去依傍,自成体势,务求精深,不事藻饰,力追古人而得其阃奥。又学问博洽,擅长考据,于经传子史无不综贯。
姚范从子(侄)姚鼐,亲受文法于刘大槐、姚範,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治之益精,所得实臻古人胜境,加以才藻纵横,遂显名天下,为一代宗主。其文高简深古,才敛于法,气蕴于味,尤近司马迁、韩愈。所选《古文辞类篡》七十四卷,为海内所传诵,是以言古文者,益推桐城为正宗。姚鼐曾参加过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后致力于教育,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但主要成就在散文上。他提倡 “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其为文“以神、韵为宗”,在散文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与方苞、刘大槐一起,创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并将桐城派推向最高峰,同时也将吴兴姚氏推上姚姓“第一名门”的地位。

姚范之孙姚睽,家贫,客游为书记。诗、古文词、经学颇得姚範精粹,好有用之学,史事尤熟。
姚范曾孙姚莹,少孤贫,有大略。尽发范遗书数百卷,遍读之;师事从祖鼐,受古文法。其诗与古文词洞达世务,激昂奋发,磊落自喜,论事之作尤能自出机杼。姚鼐弟子在乡里,以方东树、刘开、姚莹最为知名。
姚鼐之子姚景衡,师事姚鼐、刘大?弟子桐城方绩,刻苦力学,于诗文尤用意。所撰多至数百篇,悉有法度,才笔超轶,雄气过于其父。
姚鼐从子姚宽,师事鼐,受古文法。后复师事景衡。
姚鼐从子姚通意,师事鼐,从居钟山书院最久,得闻论诗文要旨,益深于诗,清隽不群。
姚鼐族父姚兴泶,师事鼐最久,受古文法。于古文、经义、骈俪之文无所不解,为之皆有法度,而尤长于诗。
姚鼐族孙姚柬之,师事鼐,受古文法,早闻绪论,以文学知名。
姚鼐族孙姚元之,师事鼐。受诗、古文法,工诗、画及八分书。接姚鼐之后,重修《姚氏族谱》。
姚莹之子姚浚昌,少孤,幼承庭训,又习闻其乡老师宿学讲论,慨然以古作者自期。古文词雅气渊,谨守家法,并以义法教授诸子:浚昌子永楷。濡染家学,复师事桐城吴汝纶,受古文法,工诗,有冲澹之味;浚昌子永朴,师事武昌张裕钊及桐城吴汝纶、郑福照,受古文法。专力治经,其诗、古文亦古淡;浚昌子永概,师事桐城方宗诚、吴汝纶及武昌张裕钊,受古文法,从汝纶最久。论学于汉、宋无所偏,主治经学,独好《诗经》。其文纡回蓄缩,务使词尽意不尽,以至词意俱不尽。
桐城姚氏由姚范而永楷、永朴、永概三兄弟,共十四人入《桐城文学渊源考》,凡历五世,代有人出。这样的文学家族,父子兄弟伯(叔)侄转相传述,不断地成长与壮大。桐城姚范家族,不愧为当时天下第一文学家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桐城派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