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6 09:36:09

三公后裔应看的姚勉信息

姚勉集卷四十九 墓誌銘
運屬姚公伯武墓誌銘
姚之宗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濰州,蓋中散大夫恕之後也;家靈源者出自豐城,蓋文館學士思亷之後也。族雖異,然得姓自有虞氏則一。凡詢新昌姚氏者,鹹以為一族。而二氏子孫亦知柯分同根,派別共源,等百世而上,由耳孫而溯鼻祖,不可以異視,相與講同姓之好甚密,真若出一族者。非若周、秦之劉,宋、衛之孔,為碏為尚之石,為宋為燕之樂,其始既異,其終卒不可合者也。運屬公諱公烈,字伯武。其先濰州北海人,中散在國初仕至上柱國,傳至銅鍉縣令某者,君之髙伯祖也。初以太學上舍生及進士第,後以忠歿王事。廬州教授某者,銅鍉府君之弟,君之髙祖也。曾大父某,以伯父任得仕,再轉而丞新昌,因家焉。自濰州而為新昌人,蓋自此始。大父某,父某,皆韜英含章,不願仕進。君生而穎悟,弱不好弄。既長,溫而文,簡而有禮。母龔氏,龍圖端之孫。
君在褓中已失母,十有二又失父,事繼母栁夫人以孝聞。克自力學,師雕友琢,寒暑靡懈。楊侯大異、晏君大烈,皆所嘗與同幾席者也。習毛氏《詩》,究三百五篇之旨,為舉子,名燁燁震場屋。既命弗偶,則翩然舍去,以詩書燕娯其身心,稼雲于田,花組於圃,詩歌棋酒,日與賓客樂之,蓋不羨名韁之縶,宦轍之騖也。家饒財,累貲至钜萬,然不有其富,輙分以恵貧。嵗每祲,鄉大姓操為富不仁之心,挾災射利,閉糴以翔粟直,一唱百和,無毫髮恵利心,色人於菜,殣人于塗,而不之顧,蓋相望皆是。公獨不為此,遇歉必盡發其廩,減價糴以賑饑,賴全活者不可勝計。童顛兒齒,歡呼擕扶,揭彩為幟,誇誦盛徳,拜其門以謝者,日以百數。荊溪呉侯某將漕江西,邑令趙侯某上其事於台,乞旌以勸。荊溪嘉之,召補寮屬,日與燕接,訪一道利病。時朝家方行和糴。荊溪詢以敷糴事宜,公力言非便,宜聽民自與官為市。荊溪是其說,將請於朝而官之,會去弗果。人為公惜,公曰:吾但欲為當世賢者所知,不計己之官與不官也。既歸,為善益篤。邑計闕,即預輸賦以助。在官在民,皆恃公為命脈。喜教子,延名儒以為之師,自講習外,一不以事累。治家肅而有恩,下孝上慈。繼母卒,追慕號痛,有促織飛集幾筵,七日夜不動,人以為孝感。邑令刻之碑,紀其事。繼母先適醴陵劉氏,有子,公待之等同,嵗時餽問不絶。睦宗族以和,接婣戚以禮,處鄉黨以恭,濟閭裏以恵,蓋一鄉善士也。荊溪使長沙,公欲往,則疾已革矣。生於壬戌之三月,歿於寳佑癸醜之十有一月,僅五十有二。未歿前一日,夢神人召至一官府,告之曰:“此公治所也”。既寤,為家人言之,翌日而歿。某嘗歎世降俗末,仁義之道微,貪饕之習熾,知欲而不知有理,知己而不知有人。近年以來,有豐嵗無豐民。年穀不登,閉糴之害,如前所雲矣。間稔,民宜有自養,富多貲者平價糴而盡之,無圭撮藏於野,深扄固鐍,幸水旱以牟其利。民不問豐歉,皆艱食。舊時民以凶年病,今樂嵗亦病矣。造物者憗遺一二如君之人,以蘇吾民,亦可以少厲薄俗,乃不畀之夀而早奪奪焉。冥冥之中,其無天耶?然生則不官之明,死則必神之幽,又不可謂之無天矣。世之嗜利無饜,惟欲自肥者,聞君之風,其亦少勸乎。公娶栁氏,其母之兄子,先一月卒。四子:應興、德潤,皆嘗貢成均;有聲、有俊,亦皆通經能文。孫之英、之秀女孫一人,皆幼。《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天也,其在斯乎。君歿之明年甲寅,諸孤將以十有二月葬公於邑之大和鄉金印阡。先期來請銘,曰:“吾宗也,不可辭”。某遭閔凶,不能文,且先君同以是嵗月歿,僅五日隔。言及公歿之月,又惕焉重先君之痛,其何能銘。然新昌二姚氏,其子孫相好也久,銘固非禮,辭亦非義。禮有可以義起,斯銘也,不得與他文辭比。雖不文,姑以不文之辭銘之曰:
伯武之賢,邑人之天。胡不夀旃,以為民年。施者益遐,報者必厚。金阡峩峩,尚福厥後。

姚勉集卷二十三 啟
發解謝判府蔡寺丞啟
天爵自修,初不作場屋爭名之想;薦書偶及,聊以娛老親教子之心。方漸溢譽之過情,敢以浮榮而衒俗。輒裁尺楮,祗述寸心
自鄉舉裏選之道乖,而德進言揚之實泯。糊名圜棘,上之待士者愈輕;負笈踏槐,下之失己者皆是。世俗如此,古風謂何。然不為應舉覓官之謀,無以行致君澤民之志。故英人偉士,亦屑於科舉之學;而名公钜卿,率由乎進士之途。伊川格言,亦曰修舉業以及第;紫陽前輩,且嘗自儒級以發身。雖進以文,無悖於道。況混成一賦,可以覘台輔之器;而削平等語,可以占將相之材。因言以觀,其志斯見。有如某者,非曰能之。第思方駕於前修,何敢爭衡於時輩。筆硯之生涯甚涸,箕裘之冷緒欲灰。念瀛洲學士疏國爵於豐城,書脈之傳七百載;而江西夫子擢倫魁於汴京,文派至此百餘年。繼之八行之賢,首於三舍之選。賦廉頗之童子,幕府泛蓮;志蜀江之先生,文闈擢桂。以至椿庭之老隱,亦嘗槐市之先鳴。其業儒非崛起驟興之家,而在今為任大責重之事。蘇之一族,得坡老乃能興味道之文聲;韓之兩世,惟退之若為扶安定之門第地。故夙夜每痛心而疾首,雖夢寐亦刺股而垂頭。此為家謀,猶有國慮。生斯民而覺其覺,敢忘伊尹之心;先天下之憂而憂,每誦希文之語。匪名揚而身立,奚幼學而壯行。遂奮身於詞場,期獲齒於仕版。摶鵬九萬里,銳意圖南;夢翼八重天,每成戰北,屢罷辟雍之群試,遂媒京泮之類申。論士秀升,漸已近長安之日;逐客令下,乃不遇洛陽之春。彈鋏而歸故山,帶經而鋤夜月,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已悟孟軻無益之言;病乎在己,順乎在天,是則陳生速化之術。仰父俯子,讀書著文。衿佩來遊,正其誼不由其利;準繩自律,據於德亦依於仁。知古今之學,所為不同;求聖賢之心,所樂何事。雖亦隨群而就舉,未常決意於求名。豈期豆爆於冷灰,遂作黍生於寒穀。走卒兒童之呼舞,見謂已遲;父兄師友之誨言,未當自足。是蓋功名之軔於此乎發,豈如世俗之器易至於盈。正學以言,尚欲陳敬王之仁義;救時以道,正思拯猶己之溺饑。寵辱不驚,溫飽非志。一簞食,一瓢飲,主有聖亦願輔之;數仞堂,數尺榱,我得志皆弗為也。方將以孔門事業自見於世,安肯效唐人浮薄取嫉於時。然而吹送之上天,必也作成之有地。
判府寺丞端明世德,禦史家聲。明道化以淑澆風,重學校而護善類。刻正心修身之語,用以訓人;揭持志養氣之言,見於勸駕。至如孱瑣,尤辱眷知。青萍登謝氏之門,綠耳入王良之禦。箋曹乏使,亦採其駢花麗葉之文;講席說經,尤賞其劃華根歸之學。甚至主張於義事,到今銘刻於厚恩。既邦君得師師之良,宜歲貢盡能賢之實。不棄菲葑之下體,亦為桃李於公門。某不敢益曆踐修,愈加愛重。奉天人三大對,願櫖董子之忠;作人物第一流,必遂勉齋之志。過此以往,未知所裁。

姚勉集卷二十三 啟
發解謝新昌趙判縣啟
芝亭布政,文星依臨照之光;桂籍浮香,化雨沐沾濡之賜。倘匪作成之有地,誰其吹送之上天。認葉尋根,飲泉知脈。竊以宜豐之邑,實為多士之林。錦水發源,春動墨池之浪,桂峰拔秀,霄崢文筆之尖。英氣攸鍾,異人間出。至近時之西府,嘗首選於南宮。有若寒宗,尤為著姓。粵自瀛洲之學士,肇開劍水之國封。由子而孫,遂家是邑。南唐倉監當五代之亂世,而避地於靈源;江西夫子以七舉而倫魁,益有聲於鄉郡,為弟子以千數計,至今日僅百餘年。試詢竹樓書院之基,猶在梓裏故山之側。繼以八行狀元之名子,嘗都三舍釋褐之上游。高傳而曾,儒益以世。如王大父生三期而失怙,以奇童子十四歲而薦名,官雖初至於泛蓮,文則愈昌而未艾。在我書櫥之祖,方徙附庸;然而天府之名,尚仍故邑。惜以世傳之再,各地安著之拘。兩歧之派既分,一線之脈幾斷。北宗禪析,二兄猶繼捧於鄉書;南阮家貧。諸父乃不收于文效。雖以椿庭之老隱,僅於槐市以先鳴。
某也小生,念此重事。上欲繼六百年之書種,下欲為千萬人之儒英。力加黃卷之功,冀大青箱之學。蘇之一派,得坡老乃能興味道之家聲;韓之兩世,惟退之若為扶安定之門第。每痛心而疾首,至嘗膽而臥薪。作賦擬黃門郎,抱經如玉川子。摶鵬九萬里,銳欲圖南;夢翼八重天,每成戰北。方當丁歲踏槐之始,幾成甲戈鏖敵之功。偶因新昌壯邑之無人,竟以高安小子而敗績。使早仍於本籍,當已策於雋功。人事偶繆於差毫,天意殆嫌其背本。況松楸之皆在,而葛藟之尚蕃。苟不遡源,豈其徼福。噬臍雖悔,強項不回。逮兩科之在鄉邦,如前之失;先二年之居京泮,方舊之思。久塞復通,隨試輒效。雖抱罷公闈之旅進,亦嘗魁天邑之類申。仍舊貫則如之何,人有言而必中;操土風不忘其舊,事雖大以可成。然與其左親戚去墳墓而遠遊,又不若安鄉井崇孝悌之計得。自念充賓之未晚,乃先逐客以來歸。讀書著文,仰父俯子。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奚煩無益之謀;病乎在己,順乎在天,是為速化之術。達則用伊洛諸公之學而及於物,窮則以河汾六世之書而淑諸人。均為無忝於爾生,但欲勿忘其所始。首隨群而應舉,初無意於求名。偶然寒穀之黍生,遂作冷灰之豆爆。或者先祖矜孫枝念舊之意,抑亦造物慰老親教子之心。豈伊鯫生,能取鶚表。人以為快,我則未然。正學以言,尚欲陳敬王之仁義;救時以道,方將拯猶己以溺饑。但此功名之路於是乎開,可如世俗之器易至於滿。獨惟在邑,多號通經。令二士皆以賦而登,此一榜盛得人之兆。先達尊籲俊之舉,將復見之;賢令尹作人之功,自由來矣。
茲蓋恭遇判縣公族麟角,帝家龍駒。筆粲五花,燁長庚之絢彩;眼空萬卷,凜太乙之垂青。香名曾滿於杏園,政最今騰於花邑。圭璋儒寶,砥礪文鋒。是雖僑寓於鄰邦,亦若親聆於道韻。愛日容光之必照,景星快覩之莫先。魯有澹台,雖不至武城之室;秦用士會,實舊為晉國之人。終借吹噓,用神變化。某敢不操修愈力,遠大自期。繼鄉樞蘭省之先登,更高一步;進先祖楓宸之獨對,移在正科。不辱大夫之知,是為國士之報。心生欲寫,手跡奚殫。

姚勉集卷四十五 樂致語
禮席致語 鄒娶姚代希聖作
月娥來瑞,天香心動於姚花;星使遠華,春意頓回於鄒穀。駐金環之壓轡,開倚席以飛觴。式燕又思,乘龍有喜。恭維西位親家狀僉,溫襟玉粹,逸調金聲。為弘文學士之孫,箕裘不墜;生奕世狀元之裏,衣缽攸歸。仁聲卓著於一鄉,義慨洽聞乎九族。勤厚嫁孤之義,尊光送女之行。燕山主族之昏,遂登諫議;姑蘇有姻則助,終秉政鈞。高掩前聞,聳觀盛美。我東位族長朝奉,高年重望,碩德耆英。平糶濟人,為鄉閭之司命;公心服眾,真宗黨之主盟。深種善根,力行好事。未論兩家之閥閱,且誇一樣之胸襟。世茲劉範之婚姻,美矣東南之賓主。相與醉此,琉璃鍾,琥珀濃;何以報之,錦繡段,青玉案。某等叨居樂部,敢獻伶歌。
月妹當年付桂香,君家上第綠衣郎。祗今盛事追龍首,又此佳占葉鳳凰。暖律潛回燕谷冷,名花盡壓洛城芳。從茲不把朱陳說,百世姚鄒話柄長。

姚勉集補遺
奕世狀元坊
勉聞諸長老,六世祖小三評事時,有蔔地者指今之靈源先塋,謂評事公兄弟曰:“是當有魁天下者”兄弟相謔,死者先葬也。乃祝宗祈死。未幾,評事公歿,葬於是。特奏狀元進賢府君振,其子也。釋褐八行狀元黃州府君旦,其孫也。亦再驗矣。癸醜,勉又以六世孫叨賜狀元及第。是何蔔地者之神歟!蔔地者之神未足尚,其言之驗不驗未可知。遽先以死遂其葬,寧亡身以裕後,為子孫者,詎可忘之哉!郡太守邑大夫嘉吾族之六世而三其驗,為門閭以表宅裏。勉不足道也,繼自今吾宅長少,睹簷宇之翬如而思翱翔,瞻棟楹之屹如而思直立,鵬騫風而龍躍雲,以世世此科第,使蔔地之言其驗愈廣,庶無負吾祖宗忘身以遺子孫之意,勖哉!時郡守蔡謨、邑宰趙時稼,既立坊於官道,去治之六十裏,複表其裏。勉因為記以示後。

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侄阿鐘覓字與詩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
子孫世襲節義風,流傳直至江西翁。
江西夫子今稀有,四經七舉為龍首。
不作孫弘曲學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祖宗積善源深長,爭奇競秀生諸郎。
諸郎更有如鐘者,引領丹山群鳳皇。
曉窗讀書肯至午,夜燈琅琅明月廡。
只今小年已勤苦,從此讀書到十五,
貫經穿史包今古。雪坡癡叔未足多,
十駑驥子一躍過。河南晁氏曾有樣,
二十子弟俱高科。汝今群從多兄弟,
勳業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師學聖賢,
廟庭再拜傳忠義。羲獻帖,李杜詩,
遺蹤雖在不必追。請賡慶曆徂徠頌,
更立中興浯水碑。

姚勉集卷四十八 祭文
祭族子霆伯
嗟某與子,雖為族人,於族之中,又密且親。予幼學年,子以後發。來遊場屋,詞藻清撥。先君謂我,此文叔兒。起慕起畏,奮然思齊。後此六年,在辛卯歲。予叨薦名,折翼而墜。子來慰我,射目中眉。惠我以啟,教我以詩。斯文締交,實自茲始。宗盟見推,俾執牛耳。以至今日,凡三十年。分則籍鹹,情則運運。子天資高,博學強記。顯經隱傳,爛熳肝肺。揮筆灑紙,驅雲駕霧。笑駡詼謔,動皆成文。寫興為詩,風雅膏馥。引行縱草,龍蛇起陸。以若人物,眼中蓋希。人滿謂子,桂林一枝,命不副才,事乃大謬。釋志利名,肆意詩酒。伯倫太白,今古此懷。蘇二黃九,夢魂往來。金玉窖塵,軒冕壞土。白眼富兒,閉口阿堵。視物甚眇,自處甚高。酒酣八極,挺然人豪。予方窮時,高臥抱膝。頹簷敗壁,相與終日。予昔喪母,宅兆未安。吾母汝母,子山吾山。先體之藏,子盧之側。雲溪風月,天境泉石。誓言他日,皆隱於斯。牛韉同騎,魚篠對持。如何蒼天,奪子之速。芙蓉冥冥,脫屣塵俗。去年正月,詔召覲京。子遣幼子,隨余東征。今年此時,子則已沒。素車白馬,來執子紼。虜犯鄉國,幸爾無虞。如何一疾,竟隕其軀。夏秋之交,亦聞告病。汝子亟歸,書止弗聽。予忤權倖,九月遂歸。水溪早涸,反棹以遲。十月中間,方此喜逹。乃隔浹旬,死生契闊。病不饋藥,歿不撫屍。遺恨千古,余罪奚辭。子之此心,不問生死。我爾之身,無念婦子。昔昌黎伯,祭侄老成。辭誼婉惻,皆予之情。有食終喪,否則遂取。予豈敢忘,昌黎此語。吾子欲教,汝子亦然。予豈敢失,昌黎此言。生死由天,道義由我。子知予心,必信其可。秦源先壟,明日遂藏。幽明永隔,來盡此觴。

姚勉集卷四十九 墓誌銘
菊坪朝奉致政壙誌
鳴呼!此先君子菊坪先生之墓也。姓姚氏,諱某,字行簡,瑞州新昌人,寓高安。高大父曰特奏狀元進賢府君,曾大父曰釋褐狀元黃州府君,大父曰汀州府君,考曰學正存齋先生,妣曰周夫人,生母曰楊太君。辛亥五月十有八日生,寶祐癸醜十有一月十有五日沒。明年二月十有七日。葬於隆興府新建縣西山之雲峰。男二人,介先卒。女四人。將窆,勉泣血誌曰:先君子生時。鬻田而教子,損己以益人。為善孳孳,老而益篤。勉既竊竊第,書來曰:“爾毋貪好爵,當損秩增貢,以利無窮。”十月,勉至自京師,僅一月而先君子沒矣。欲養不俟,哀哀蒼天。百日蔔葬,西山之巔。鳴呼陵穀,後或變遷。仁人我哀,尚封斯阡。

姚勉集附録 附録一:誥詞、祭文、史傳
祭雪坡姚公文
維宋景定三年,歲次壬戌十二月癸未朔二十三日乙巳,從政郎胡仲雲謹以清酌庶饈之奠,致祭於太子舍人雪坡姚公之靈。嗚呼雪坡!曷其不延,自古豪傑之士往往如此,是有命焉。昔丙子而生子瞻,前癸醜而魁同甫,雪坡生以是年,魁以是年,與二公相為後先。人皆謂之“雪坡、子瞻以其文之驅濤湧泉,怒駡嬉笑皆成篇章,日與筆硯以相研”;人皆謂之“雪坡、同父以其氣之霆駕風鞭,豪放淩厲,自視無前,取高科如騫”。子瞻以詩禍,同父以氣殞,雪坡之不偶,然乎不然?嗚呼!富貴一日之浮花,文章如水之行地,氣概如鬥之麗天。與其隨時俯仰以苟生,孰若身亡而名全。仲雲年未二十,與兄周旋,聞兄之病,食不下嚥。兄病亟矣,有涕斯漣。去年其時,兄哭吾父。今年其時,乃有斯苦。高矣皇天,厚矣厚土。誰其速之,遺恨千古。嗚呼哀哉!尚饗!
思敬按:雪坡生於甯宗嘉定九年丙子,卒於理宗景定三年壬戌,年四十七。仲雲字從甫,高安進士,由國子監簿攝吏部侍郎,與勉及劉元高、黃夢炎稱“錦江四俊”。文集不傳,存此一篇,亦足覘其旨趣。
(傳校本附録)

姚勉集卷二十四 啟
回王倅
市朝懶到,自甘山人姚合之窮;邦國不空,喜有別駕王君之至。風月平分之自始,雲天覆幬之有歸。贄名未徹於記曹,委牘忽先於編戶。
恭惟某官英聲震地,峻閥倚穹。為留耕之諸孫,所聞已異;在會稽之群從,厥譽猶佳。瑤林瓊柯,無塵俗之姿;栝柏豫章,有廊廟之器。故象賢崇德,求忠必於其門;而事君立身,觀遠以其所主。惟是淮堧之幕府,獨收天下之英才。王通登將軍之門,以奇自著;元琳在司馬之府,見器尤深。發硎以還,脫穎而出。自合聽履於星辰之上,胡為岸幘於山水之間。蓋不欲同流而合汙,是以若輕內而重外。睠此高安之郡,事簡俗淳;第非中熟之年,民貧賦重。籲旱苗之已槁,慨糴數之甚繁。嗟我人其誰生,恃賢者以為命。仁人之言其利溥,寬尚拜於一分;大賢之德在民深,是當先於百姓。若時先正,嘉惠清江。世於此而具瞻,民到今而受賜。纘戎舊服,追配前人。此時相郡之規模,他日濟時之事業。讀沂國句,知梅鼎之必調;視晉公家,覺槐陰之已滿。
某學惟好古,樣欠入時。徒能畎畝之不忘,有懷莫吐;非敢山林之益密,求志所安。第知掃軌於閉門,罔覺乘軺之及境。遂失前矛之拜,且稽右櫝之恭。如愧恧何,幸矜赦爾。隨州裏之民而往役,毋敢不欽;舉家庭之學以砭愚,庶終有立。其為慶抃,靡極傾殫。

姚勉集卷二十四 啟
與鄒定親
誦鄒軻願為有室之言,宜家是望;秉姚崇必貴可嫁之識,選婿方真。偉矣高風,撥乎流俗。賞目稠人之表,盟心片語之間。次孺子有志斯文,頗能詠冰壺之賦;長令娘擇賢而偶,無暗投月璧之珍。地鄰龍劍之英,天侈雀屏之蔔。於諸少矜持之內,獨重義之;在舉子梳俊之中,能知彥國。既諧合姓,敢後問名。恭陳繫臂之儀,永結齊眉之好。吹暖律以春燕穀,願言蓬蓽之生輝。奮學館而登瀛洲,行見門闌之有喜。


江西出土墓志选编
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 淳熙十二年十月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
承议郎监察御史谢谔撰并书
谔乾道间备吉州录参之员,有贤同官曰吉水主簿姚公名锡字予善。盖谔居临江,予善居筠,为邻郡。谔少尝诵前辈姚子玉之赋,士林传之如宝玉。继又闻筠有瑞童,以十四能赋,取乡举。同官时,遂知瑞童即予善,而子玉为其祖。由是益亲,又有录从著同官之义。后尝游洪,遇其子守,切于问学,又喜其有令子矣。淳熙乙巳五月,守致书临安,且持高安宰朝奉郎吕棐所为状曰:请为铭。呜呼!回思诵赋时、同官时,如前日事,岁月可惊,铭又何辞耶。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曾祖礼,祖振,洪州进贤县丞;父旦,黄州教授。进贤即子玉,以儒起家。生徒受业数百人,号曰江西姚子玉教授;以八行举,擢上第。予善生于黄州,三岁而孤,母邹,诲之学。七岁能诗,语出惊人,十一能文。予善贯穿经史,尤长于左氏,为文精深典丽,屡荐于郡、于漕台。遇兵乱,奉母夫人东西,就养益勤。母终,哀毁憔悴,无仕进意。年四十,以恩释褐,授迪功郎吉水簿。莅官清介,傍郡尉获盗觊赏,狱具。委予善复讯。予善索牍亲阅,得其差;明日入狱取器仗视之,摘图谓吏曰;“民室甚小,户甚窄,垣壁无损,而盗十四人皆有伤,岂寻丈之室能容此众、用此仗乎?”吏不能对,于是移劾,活者九人,一郡惊其明。安福剧邑,令继罪去,州檄予善督赋,旌淑慝以顺民欲,察隐罅以椐吏奸。有贵势里居,乡人依以頡頏。予善籍所负闻于州,罪其隶于庭,贵势惭,悉输所负。民曰:是敢抗某者;争先辇负而至,以办集闻。同官有失者,忽为民所持。州畀予善理,予善卒解之,人伏其长者。迁武当军节度推官,转文林郎。武当极边,岁料民兵为备;公画五策赞其帅,不扰而备益严。移签书光化军判官。一日,有虏骑逾境。民奔溃。予善白守,当待以闲暇。既得报,果巡边耳。予善又白守,以光化近边,无城池之险,使多植林木,亦可为疑伏,如榆塞之义,人以为便。有靳显者,北人,随龙南迁,家于隋,累立功。守怒其恣横,一日捕得其乡人,论以为奸细。予善奉檄再鞠,显流涕自陈。予善审得其情,因上谳,卒恕之。又有马全者,以财豪于边,隋获盗,引全为地将论以资停发纵。予善问得其实,为辨出之。时待制张子颜帅襄阳,大喜谓其属曰:“以古义决疑狱,久不见矣。”因行其议,全活甚众。改汀州判官,转承直郎。在汀尤宽和,民讼为减。属县多瘴疠,予善执檄虑囚,咸劝毋行。予善曰:“枉直待辨,岂敢惮。”卒历六县,平反二十余辈。姜寇窃发,檄往清流,计度便宜。初,予善虑囚,过南安岩,夜梦骑兵百万迎为冥官。既觉,潜治归计,属寂发不敢请,至是尽处分其家事,谓家人曰:“乃翁此行报国耳”。寻归,疾作。阅旬,家人及所善黄长卿,亦有异梦;翼日,卒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五;实淳熙十一年九月七日也。予善为人质直,表里洞然,面折人过失无少畏忌。自奉甚薄,一裘数十年,非馔客不二羹胾。至临事乐施。周人之急无毫发吝情。凡乡里幼失所养,老无所依,贫不能自存者,皆赈恤之。嫁孤女五人,葬不能举者数丧。郧乡令章卒官,父耄子稚,贫不能归。予善摄邑事,经纪其家,乃得还。少历艰难,备知闾阎疾苦,所以断狱听讼,老吏不能欺,民诉于州县,皆愿得予善为理。性慈孝,御仆隶未尝施鞭扑。自以禄不及养,刻木为父母像,饮食必祭。谓其子守曰:“吾它日必归骨先人墓侧,死者有知,当得侍奉也”。病亟请老,转通直郎。所交皆当世伟人。然位不充德,论者惜之。有诗文一集,藏于家。子男三人:长曰守,举于礼部;次曰寀,业进士;次未名。女二人:长适高安胡义问;次适同邑从事郎、新澧州军事推官陈世长。孙男女五人:郑保、岩孙、寿娘、顺娘、筠娘。其孤守,将以今年十月己未,奉予善与予善夫人金氏之丧,合葬于灵源先茔之傍。金氏亦有妇德,先予善七年卒。
铭曰:
姚宗之蕃自于虞,今筠灵源富以儒。噫吾予善承庆余,幼已籍籍飞名誉。
克孝于家实勤劬,中年试吏蕴乃摅。平反有功民所愉,兵间奇画举一隅,
吁嗟光阴何须臾。有来之迎骑甚都。佳城之封绍其初,识以铭诗示不诬。
按:《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1986年出土于宜丰县。1通,志高98,宽68厘米。楷书。31行,满行49字。志尾署“高安况抱元刊”。志石藏宜丰县博物馆。
墓主姚锡(1121-1184),字予善,江西宜丰人。历官吉水县主簿、武当军节度推官、汀州判官。撰书者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江西新余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历官摄乐安县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兼御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所著有《艮斋集》。《宋史》卷389有传。

pszyyao 发表于 2018-7-27 18:33:33

       【宋】承议郎监察御史谢谔撰并书《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是姚勉自认是思廉公裔的重要文献证据


江西出土墓志选编% `" I6 L( H9 i8 R- R' d% k' J
汀州判官姚锡墓志铭 宋淳熙十二年十月: Y% M1 P$ ^1 v' U0 q# @7 S+ K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
承议郎监察御史谢谔撰并书)
^7 A, o! a% c- f4 A: P
       谔乾道间备吉州录参之员,有贤同官曰吉水主簿姚公名锡字予善。盖谔居临江,予善居筠,为邻郡。谔少尝诵前辈姚子玉之赋,士林传之如宝玉。继又闻筠有瑞童,以十四能赋,取乡举。同官时,遂知瑞童即予善,而子玉为其祖。由是益亲,又有录从著同官之义。后尝游洪,遇其子守,切于问学,又喜其有令子矣。淳熙乙巳五月,守致书临安,且持高安宰朝奉郎吕棐所为状曰:请为铭。呜呼!回思诵赋时、同官时,如前日事,岁月可惊,铭又何辞耶。
       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曾祖礼,祖振,洪州进贤县丞;父旦,黄州教授。进贤即子玉,以儒起家。生徒受业数百人,号曰江西姚子玉教授;以八行举,擢上第。
      予善生于黄州,三岁而孤,母邹,诲之学。七岁能诗,语出惊人,十一能文。予善贯穿经史,尤长于左氏,为文精深典丽,屡荐于郡、于漕台。遇兵乱,奉母夫人东西,就养益勤。母终,哀毁憔悴,无仕进意。
      年四十,以恩释褐,授迪功郎吉水簿。莅官清介,傍郡尉获盗觊赏,狱具。委予善复讯。予善索牍亲阅,得其差;明日入狱取器仗视之,摘图谓吏曰:“民室甚小,户甚窄,垣壁无损,而盗十四人皆有伤,岂寻丈之室能容此众、用此仗乎?”吏不能对。于是移劾,活者九人,一郡惊其明。
      安福剧邑,令继罪去,州檄予善督赋,旌淑慝以顺民欲,察隐罅以椐吏奸。有贵势里居,乡人依以頡頏。予善籍所负闻于州,罪其隶于庭,贵势惭,悉输所负。民曰:是敢抗某者;争先辇负而至,以办集闻。同官有失者,忽为民所持。州畀予善理,予善卒解之,人伏其长者。
       迁武当军节度推官,转文林郎。武当极边,岁料民兵为备;公画五策赞其帅,不扰而备益严。移签书光化军判官。一日,有虏骑逾境,民奔溃。予善白守,当待以闲暇。既得报,果巡边耳。予善又白守,以光化近边,无城池之险,使多植林木,亦可为疑伏,如榆塞之义,人以为便。有靳显者,北人,随龙南迁,家于隋,累立功。守怒其恣横,一日捕得其乡人,论以为奸细。予善奉檄再鞠,显流涕自陈。予善审得其情,因上谳,卒恕之。又有马全者,以财豪于边,隋获盗,引全为地将论以资停发纵。予善问得其实,为辨出之。时待制张子颜帅襄阳,大喜谓其属曰:“以古义决疑狱,久不见矣。”因行其议,全活甚众。   
       改汀州判官,转承直郎。在汀尤宽和,民讼为减。属县多瘴疠,予善执檄虑囚,咸劝毋行。予善曰:“枉直待辨,岂敢惮。”
       卒历六县,平反二十余辈。姜寇窃发,檄往清流,计度便宜。初,予善虑囚,过南安岩,夜梦骑兵百万迎为冥官。既觉,潜治归计,属寂发不敢请,至是尽处分其家事,谓家人曰:“乃翁此行报国耳”。寻归,疾作。阅旬,家人及所善黄长卿,亦有异梦。翌日,卒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五,实淳熙十一年九月七日也。
       予善为人质直,表里洞然,面折人过失无少畏忌。自奉甚薄,一裘数十年,非馔客不二羹胾。至临事乐施。周人之急无毫发吝情。凡乡里幼失所养,老无所依,贫不能自存者,皆赈恤之。嫁孤女五人,葬不能举者数丧。郧乡令章卒官,父耄子稚,贫不能归。予善摄邑事,经纪其家,乃得还。
       少历艰难,备知闾阎疾苦,所以断狱听讼,老吏不能欺。民诉于州县,皆愿得予善为理。性慈孝,御仆隶未尝施鞭扑。自以禄不及养,刻木为父母像,饮食必祭。谓其子守曰:“吾它日必归骨先人墓侧,死者有知,当得侍奉也”。病亟请老,转通直郎。所交皆当世伟人。然位不充德,论者惜之。
       有诗文一集,藏于家。子男三人:长曰守,举于礼部;次曰寀,业进士;次未名。女二人:长适高安胡义问;次适同邑从事郎、新澧州军事推官陈世长。孙男女五人:郑保、岩孙、寿娘、顺娘、筠娘。其孤守,将以今年十月己未,奉予善与予善夫人金氏之丧,合葬于灵源先茔之傍。金氏亦有妇德,先予善七年卒。
      铭曰:
姚宗之蕃自于虞,今筠灵源富以儒。噫吾予善承庆余,幼已籍籍飞名誉。+ c7 }8 h$ D2 B* H5 `
克孝于家实勤劬,中年试吏蕴乃摅。平反有功民所愉,兵间奇画举一隅,' k9 n/ U4 D( a% U1 o+ X8 T2 c
吁嗟光阴何须臾。有来之迎骑甚都。佳城之封绍其初,识以铭诗示不诬。

按: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1986年出土于宜丰县。1通,志高98,宽68厘米。楷书。31行,满行49字。志尾署“高安况抱元刊”。志石藏宜丰县博物馆。
      墓主姚锡(1121-1184),字予善,江西宜丰人。历官吉水县主簿、武当军节度推官、汀州判官。
      撰书者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江西新余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历官摄乐安县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兼御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所著有《艮斋集》。《宋史》卷389有传。!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7 17:18:18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6-10-17 17:20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17 14:30
湖南永顺姚姚茂勇真正较真。搜集和汇集的资料都是状元公的著作,如果认可这些,许多姚氏的源流都必须改写 ...

改写重写不要紧,改对写正确才重要。
改不改是个人事情,重写不重写也是个人问题,别人不能干涉。

如:
《“万年姚”与“陕郡姚”渊源之新考》
1)吴郎中姚敷——(2)吴太常姚信——(3)吴宁海太守姚陶——(4)晋太傅姚奋——(5)佚名——(6)晋(宋)渤海太守、五城侯姚禋之——(7)宋员外散骑常侍、五城侯姚郢——
(8)佚名——(9)梁高平令姚菩提——(10)隋北绛郡公姚僧垣(8)后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姚仲和——(9)姚宏——(10)北周征东将军姚宣业——(11)隋北绛郡公姚察——(12)唐散骑常侍、丰城县男姚思廉——(11)隋青、汾二州刺史姚安仁——12)隋怀州刺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姚祥——(13)唐通事舍人姚处平——(14)武周宰相姚璹——(13)唐嶲州都督姚懿——(14)唐中书令姚崇
虞舜姚姓百世源流(之二):郑重推出虞舜姚公陕州姚百世世系表第六十九世平 徵之子。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姚氏,为吴兴起家之祖。
第七十世姚丰 平之子。新莽篡汉求舜后,封代睦侯。
第七十一世恢 莽乱,与父丰复归吴兴而家焉。
第七十二世显 恢之子。隐居不仕,钓於箬川,号箬泉醉翁。
第七十三世奕 显子,西陵县长。
第七十四世敷 奕子,武骑帝侍。姚钟尧曰:田恢的裔孙敷改妫复姚,迁居吴兴武康,其后姚姓一直不变。莆田旧谱对此没有特别说明,幸下文有:
“唐史姚氏宰相(二人)璹、元之年谱 [宋]宋祁奉敕撰
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兴郡,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 间接补充说明。
第七十五世
膺 敷长子,字彦和,累官至少府
信 敷次子,吴选曹尚书。
第七十六世
伯 膺子。太守,诸葛亮辟为丞相椽。
逄 信长子,字得仁,累官获羌校尉,使匈奴,拘,因为赤亭羌之祖。
姚钟尧曰:这是陇西南安赤亭羌姚之祖的另一种说法。
巡 信次子,湖山自乐,号默叟。
第七十七世子恒 巡子
第七十八世墨 子恒子
第七十九世和 墨子
第八十世嶽 和子。王逊知宁州,拜为大将,大破李骧有大功,以谗言谏黜。
第八十一世杰 嶽子。痛父诽命,洁身不仕
第八十二世度 杰子。
第八十三世元 度子。
第八十四世汾 元子。隐居不出征召
第八十五世
纲 汾长子。事魏,徙家陕州。纪 汾次子。
菩提 汾三子。
第八十六世
宣业 纲子,梁吴兴郡公。
僧坦 菩提子。官随开府仪同三司,封北隆公,晋爵北绛郡公..........................
对的还是错的?只能选一个。对不对自己判断,要不要改写、重写自己决定。
多谢善意提醒!


pszyyao 发表于 2018-7-28 16:02:01

再读[宋]状元公姚勉《奕世狀元坊》

      状元公姚勉的六世祖评事公兄弟,为得风水宝地荫子孙,“乃祝宗祈死”。——不记得是从灵源南垣姚氏族谱谱页还是由南昌姚氏族谱谱页读到,原来是在《姚勉集補遺》状元公姚勉遗作《奕世狀元坊》中。现在再读《奕世狀元坊》又是一番感受!
       六世祖评事公—七世特奏狀元進賢府君振公(又称江西夫子或竹楼夫子,即姚子玉教授)—八世釋褐八行狀元黃州府君旦—十一世賜狀元及第姚勉公(“癸丑,勉又以六世孫叨賜狀元及第”)
       宋时,郡守蔡謨和邑宰趙時稼,在距治所六十里的官道立“奕世狀元”坊。我想,今灵源“芳里”地名,大概是由“狀元坊”里(坊里)演变而来。



奕世狀元坊姚勉(姚勉集補遺)
& ?& o* F# ~7 |
       勉聞諸長老,六世祖小三評事時,有蔔地者指今之靈源先塋,謂評事公兄弟曰:“是當有魁天下者”兄弟相謔,死者先葬也。乃祝宗祈死。未幾,評事公歿,葬於是。
       特奏狀元進賢府君振,其子也。釋褐八行狀元黃州府君旦,其孫也。亦再驗矣。癸丑,勉又以六世孫叨賜狀元及第。是何蔔地者之神歟!蔔地者之神未足尚,其言之驗不驗未可知。遽先以死遂其葬,寧亡身以裕後,為子孫者,詎可忘之哉!
       郡太守邑大夫嘉吾族之六世而三其驗,為門閭以表宅里。勉不足道也,繼自今吾宅長少,睹簷宇之翬如而思翱翔,瞻棟楹之屹如而思直立,鵬騫風而龍躍雲,以世世此科第,使蔔地之言其驗愈廣,庶無負吾祖宗忘身以遺子孫之意,勖哉!時郡守蔡謨、邑宰趙時稼,既立坊於官道,去治之六十里,複表其里。勉因為記以示後。
                  ——《姚勉集補遺》   奕世狀元坊


pszyyao 发表于 2018-7-24 07:21:57

宋状元公姚勉自认丰城公姚思廉是“吾家鼻祖”(见《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侄阿鐘覓字與詩)

侄阿鐘覓字與詩
       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
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
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
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
勁筆雄辭皆極致。
吾家鼻祖豐城公,
庭叱百萬無虓雄。
子孫世襲節義風,
流傳直至江西翁。
江西夫子今稀有,
四經七舉為龍首。
不作孫弘曲學儒,
文章只是宗元佑。
祖宗積善源深長,
爭奇競秀生諸郎。
諸郎更有如鐘者,
引領丹山群鳳皇。
曉窗讀書肯至午,
夜燈琅琅明月廡。
只今小年已勤苦,
從此讀書到十五,
貫經穿史包今古。
雪坡癡叔未足多,
十駑驥子一躍過。
河南晁氏曾有樣,
二十子弟俱高科。
汝今群從多兄弟,
勳業相期各如意。
家塾相師學聖賢,
廟庭再拜傳忠義。
羲獻帖,李杜詩,
遺蹤雖在不必追。
請賡慶曆徂徠頌,
更立中興浯水碑。
——见《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尧曰:
      丰城公是指姚思廉,公受唐太宗封爵丰城、食邑丰城。
      早在隋末,唐太祖和唐太宗十分赏识公是忠义敢为之士,护旧主,“庭叱百万无虓雄”。

pszyyao 发表于 2018-7-22 12:49:26

姚勉集卷十八 古風 七言

侄阿鐘覓字與詩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f6 p4 \% Z0 w3 Q; \! w7 f% n6 p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3 N# B& u, `: M( ~, R5 n; ~$ o) ~
吾家鼻祖豐城公,庭叱百萬無虓雄。
子孫世襲節義風,流傳直至江西翁。! S1 [' d2 J3 |7 C
江西夫子今稀有,四經七舉為龍首。
不作孫弘曲學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祖宗積善源深長,爭奇競秀生諸郎。$ B# X6 P; H; G; y" j
諸郎更有如鐘者,引領丹山群鳳皇。. ]! @( {$ g. \
曉窗讀書肯至午,夜燈琅琅明月廡。, s. T# _1 a: [& Z4 T
只今小年已勤苦,從此讀書到十五,1 ~! F5 c* t9 @, a7 u
貫經穿史包今古。雪坡癡叔未足多,
十駑驥子一躍過。河南晁氏曾有樣,
二十子弟俱高科。汝今群從多兄弟,
勳業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師學聖賢,3 u- `/ `( Y4 L8 d* O% c. p
廟庭再拜傳忠義。羲獻帖,李杜詩,
遺蹤雖在不必追。請賡慶曆徂徠頌,
更立中興浯水碑。5 \8 m7 w# p+ z: w, e! u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16 10:12:24

宋状元公姚勉给三公裔、灵源姚氏出了道大难题!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6 13:57:40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6-10-16 13:58 编辑

这个主要取决于个人判断与看法。
我坚持以应该以证据为主。
我倒是希望哪个有能力的人,能把三公以上接姚崇公接得证据确凿,让人无话可说。

以上图片全是来自外迁的三公后裔。


一张来自世姚网的三公后会议记录照
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69089-1-1.html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6 14:02:22

对于一些认为是难题的,我理解那是他自己在左右摇摆漂浮不定。
也许我接触的资料还不够全面,也希望有更全面的资料出现。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6 19:55:56

同治十一年《新昌县志》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7 09:58:20

《新昌县志》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7 10:06:19

《新昌县志》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6-10-17 13:17:38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10-17 10:06
《新昌县志》

难得宗亲提供这么多资料,你辛苦了!

pszyyao 发表于 2016-10-17 14:30:07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6-10-17 13:17
难得宗亲提供这么多资料,你辛苦了!

湖南永顺姚姚茂勇真正较真。搜集和汇集的资料都是状元公的著作,如果认可这些,许多姚氏的源流都必须改写和重写。难呀!

姚建华126 发表于 2016-10-17 15:01:22

我是陕州姚 姚崇公后裔第36代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三公后裔应看的姚勉信息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