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安阳地名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南海北姚润祥
时间:
2018-2-24 08:23
标题:
安阳地名
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从这句话不难看出,老城的街道之多,而且各具特色。这些街道和这座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街道的名称也承载着老城的历史,承载着老城人的生活。所以在安阳老城的街道中,许多名称就来自于这些普通的市井生活。
4 `3 g. I' h% ?0 z: j) P& P
; y; S/ z( p- u" {7 t
- R* P# ?$ s' v3 W, K
) H1 w" }6 N% e9 L2 ]
以宗教建筑命名的街道
6 a# z* r" ^9 H
; R6 G/ p+ r4 K' v5 h
二郎庙街 老爷庙街 红庙街
9 v9 n, l. v" X. V
$ S( h+ Y0 U, \
以前在安阳老城里面还分布着许多庙宇,寺庙,有佛教有道教,这是老城人的精神寄托,于是,很多街道都和附近的庙宇联系在了一起。在安阳老城,据老人们讲,由于风水的缘故,一般在丁字口冲着街的位置都会有庙宇存在,只是时间长了,又经历过破四旧等运动,现在很多庙宇都消失了,有些街道的名称也改了名字。
7 U1 N& H2 a6 n+ ?! b9 x, A) `
M/ |1 S! c+ U# O( `2 X9 W
" ]3 i) j8 I; A5 a* `) w
& Q+ X! a Y: _9 s3 x
位于中山街与平安街之间当年就有一座二郎庙,庙前的那道街就叫二郎庙街。后来破除迷信改成了菜市街,为什么叫菜市街,同样和百姓的生活有关,这里原先有一座菜市场。
4 P# }1 c2 Q% x; p$ N
! A6 i4 R J; a: z( ?2 y9 d' C7 l
9 m0 g$ y2 X2 P6 g" ^
n7 T, S7 X* n8 i% f+ w
在今天的库口街和学巷街口有一座庙宇,叫做老爷庙,属于道教建筑,老辈人叫它南顶老爷庙,因为紧临天宁寺,香火也比较繁盛。虽然庙宇还存在并且得到了修缮,不过这老爷庙街的叫法早已经被“学巷街”代替了。
# {* N5 M1 H& s0 e' U
- D4 M- v0 D) T# x/ m
4 g8 k, {3 M3 x, e; G3 @
" x; m2 S. \; s$ n
在今天老城中,仍旧保留着以庙命名的街道,就只有红庙街了。红庙街位于三道街和北头道街之间。不过,在现如今的红庙街上,庙已经都消失了踪影,只有从街道老人的口中才能知道这条街上有庙存在过。
$ \5 X9 W3 q \+ a
?: F3 d7 N% B a3 I
和水有关系的街道
m) H0 a: D" M3 E
' v+ R* Q; Q8 W9 H/ c" P% f, H
甜水井街 大井街 井夹道 后渠街 渠口街
9 N2 G# Y N- P4 e- w; m4 o
- ]- t) u3 [/ i: R% X! W; V' k
说起老城的街道名,其实很多都离不开这里的市井生活,家长里短,毕竟,老城人就生活在这里,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也自然成为了他们对街道记述最好的参照物,生活中什么东西最离不开,除了粮食,大概就是水了。
) A7 t! Y4 \5 p3 B
; C3 U9 e- [! }1 N) D" o
" v/ j2 g# `& o- u) S
* k3 r( h1 Z& s# U+ x7 y3 z
没有自来水的时代,水井往往就是人们最重要的生活设施了。因此,老城里就多了许多和井有关的街道。说起这类街巷,就不得不提那条安阳著名的龙街——甜水井街。当然,这名字和这街上的水井有关,安阳老城的水井据说有苦水井和甜水井之分,这一出自然是甜水。
4 b! U& i$ Z/ I( L" i' {# F' _
]4 E; a' }7 u7 s
甜水井和仓巷街上一般住着老城的达官贵人,高门大院,建筑气派,被称作龙凤街。
; R$ i; l1 x0 w; u3 k8 V
1 n% T; q2 Y; j5 s! }( n! v- @
4 \" d5 L3 ^, v( t* D
. ~- z1 a4 M5 b6 v( L
除了甜水井,另一处与水有关的街道就是位于香巷街和竹竿巷之间的大井街,同样是因为有一口甜水井命名的街道。安阳老城和井有关的街道一共有三条,最后一条名叫井夹道,位于二道街三道街之间。
' n/ f) r5 r5 C' ^3 k; P! E1 w
/ J/ l3 [1 g! R7 t' |8 k5 A/ S+ b( T X
除了井,和水有关的还有渠,于是就有了和渠有关的街道名称,在仓巷街东边,大胡同西边,就有两条带渠字的街道,名为后渠街和渠口街。至于,这里是否有道水渠,今天我们是看不到了,据老城人说,这一代有菜园子,还有过屯兵的兵营,应该是有水渠的。
) |% K |$ y- P
+ a2 v2 Z. S; k- r3 ]
% A* v) [2 o" o, E7 [
6 d: m! w; H; Q, I% P; F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水,给了老城特有的灵气,从环城河到城内星罗棋布的坑塘沟渠,再到家家户户的大小水井,如今,这些设施虽然大多都已消失不在了,但是从这些名字上,我们还能感受到水给这座城市增添的生气。
0 h* o& q; V. m$ C/ A9 \/ I$ B
- a, E, \5 u( S1 N- Z
和娱乐有关的街道
) Y" t7 T. q( @9 t1 E( g; e6 q
6 D- V+ I; b, P1 ^" l
戏楼后街
* a" S6 l( J1 j, U% f! R
: X/ X7 s+ q Y+ h
太平时代,老城人从不缺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满足了吃饱穿暖的必须生活后,他们也希望能够享受到顺调雨顺五谷丰登后的好年景。于是,老城内就少不了可供大家娱乐的场所,因此也就会围绕这些娱乐建筑而出现了相关的街道,位于学巷街北段的戏楼后街,顾名思义,街的前面应该就是老城人看戏的地方。
9 ` E, K, z' R4 z. o2 d
. j- L) @( V5 U
) S) I; a/ p6 \, ~& E" `$ i+ x
) V, k. c- e3 |* S3 H
据说戏楼后街的戏楼,以前就在西营街小学原址里面,每逢老城人家中有红、白事,都要聚集于此唱大戏,居住在戏楼后的人也常常来此地看戏。
/ T( g# P/ [$ n
- y" m/ {( `1 X
跟教育相关的街道
; p U" d1 i( V, P( L+ }: g
' d7 q8 m I* W5 O4 d9 o
学巷街 学后街 学儒街
0 U; } I; ]6 w
1 l# ~9 H: i8 X8 F; f8 M
学巷街,位于西大街西段和西钟楼巷之间。在这条街上,曾经分别分布着学后街、学儒府两条街道。虽然学后街和学儒府现在已经消失,但是,这几条街都曾经代表着老城文化的底蕴。
* s0 A. d0 v5 l1 d5 l7 j
: Z6 ]/ c: Z; X; q" f
8 U$ W8 [! J4 x x, s$ }& t
& |0 n+ i+ X) {; X
学巷、学后、学儒,都和学有关,老城里的学府分为府学和县学。这一带还有文庙还有学宫,旁边是一个学府,位于西大街小学那一带。所以在,学巷街,学后街,学儒府这三个街道名称都是围绕文庙学宫来起的名字。
+ N" h5 i- I2 M7 g1 i. Y U
" Z6 V# V B% v$ O& @$ N$ v9 `/ v
与百家姓有关的街道
- ~+ Q: D5 I1 X) N& u/ A
3 H3 T& {/ L% Z4 W1 N7 w/ k. d
姚家胡同 纪家巷 裴家巷 丁家巷 乔家巷 林府 毛家胡同 马家夹道 南家胡同 雷家胡同 平府 卜府巷
0 T/ g# R& m: L' g) S! G* p {. e
: D, m/ A3 \& z" c- k1 A
在古代,有钱的达官贵人所居住的都是大院或者官邸这样的大房子,本来只是一个门脸的通向大街的小道,在这些大户人家的到来之后,就慢慢的形成了一条街道。所以这条后形成的街道往往就被冠以这户大户人家的姓氏。姚家胡同就是老城里姓氏街道的代表之一。
( Z3 ~8 S# A2 e
/ g$ }. B, n5 ]7 _$ ]) A5 J% X
+ P: r1 r! m$ H, Y( |3 ~) i# [3 v2 F
& h/ ?: w! C5 o, p2 ~- R8 R
姚家胡同,位于老城中心的中山街与鼓楼坡街之间,长不足200米。300多年前,这条街仅是一条很窄的小夹道,夹道的路北是姚家大院。而在当时,姚家大院有两个含义:一是住的都是姚家一宗的大户人家;二是,这里是明代皇封太医姚本仁,也就是姚家膏药创始人所居住的地方。
6 R+ J' |6 d, s; L9 N. `- X
5 C& ^( e; ~& I5 I A( V) T
. ^# q/ D# M5 ~0 \3 |. L
' H U9 x1 W7 `$ R% V
在当时,大院前通中山街,后通鼓楼坡街,夹道里路北全是姚家生产膏药的作坊和门市。不过,真正让姚本仁闻名于世的,传说是他看好了清王朝的统治者康熙的病,并得到了皇帝本人书写的“太医正传”的四字匾额。于是,姚家大院门前的夹道开始修整拓宽,没名的夹道也改成了今天的姚家胡同。
6 L9 z+ n2 d+ {* ~% x
% b: T K. b7 Y/ b) R
" N/ T1 E# f9 m7 h% @: u
5 ^, P" d: u2 T# t2 y( q
以姓氏命名的街道有时未必就和这道街的大户有关,中山街两旁的纪家巷似乎就没有姓纪的记载。老城研究学者齐瑞申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希望找到纪姓和这道街的渊源,但是没有发现,即使解放前这里也没有姓纪的,所以说这是个谜,而纪家巷的大户姓王。
" i e& I" [; \
s/ X2 Y: a* L
8 S7 o" q [; j
' d4 I" y6 Q8 I
在老城内,除了姚家胡同和纪家巷外,以姓氏命名的街道还有10条:裴家巷、丁家巷、乔家巷、林府、毛家胡同、马家夹道、南家胡同、雷家胡同、平府、卜府巷,这些街道形成老城街道重要的一个分支。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这些街道和姓氏之间的关联了,也许它们在岁月的交替中如流星一般消失而去了。
: {& }- s; b! l* r0 @. F
7 J) e3 S$ R$ I/ n6 w4 N5 k6 r1 z
- H. ?9 `; \ I
2 t) y( k ~* p1 S1 U$ y/ }2 G! l
虽然许多街道的由来说法不一,甚至有些街道已无从考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魅力所在,也许,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神秘和空间吧。历史在不断前进,城市也不断在变化,会有很多街道因此消失,也会有很多街道应运而生,不论新旧,它们都会演绎出自己的故事,它们都会承载我们的历史。
`! [( {6 ^/ M& _# R
# k C1 }& ]1 w8 x! i7 j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2-24 09:45
安阳历史上同时有学宫和文庙?同时存在县学和府学?
% H3 r3 V& g" i" Z! K! V: Y. j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