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寻根的游子,翰墨飘香的桐城是你家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8-5-6 09:16
标题: 寻根的游子,翰墨飘香的桐城是你家
来源:六尺巷文化
季节如斯,绿草如菌,风和日丽,一切刚好。
* p, l3 c1 R7 K3 t
我陪着远道而来的天津“客人”姚禹详夫妇,桐城半日游。确切来说是家人,因为寻根第一次来桐城,便成了家人中的“客人”。老夫妇都已七十多岁,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 j* ^) K5 U' D
夫妇俩是昨日至枞阳辗转到桐城,坐在谱办的时候大约下午二点左右。(这里必须感谢同姓不同宗的安庆姚尚全先生的“搭线”。)
+ T" x1 }7 f& r6 r2 F2 {% l0 \2 h

0 p  o1 k/ I2 r6 O6 X0 t
交谈中得知禹详先生是“成”字辈。六几年的大学生,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退休前一直从事“核事业”,是位教授级工程师。可能是长期从事的职业原因,话语不多,透露出内涵的高雅。

8 V# s+ G% z/ _( R: o/ W( a
也是六几年大学生的姚夫人,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现河北医科大学),细声轻语的谈吐、温文尔雅的神态,显示内外兼修的气质。

- J3 g8 u5 \" l# K6 |
在谈到修谱的渊源时,老人一直举着相机,环绕办公室拍摄,神情专注,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或许是这迟到亲情的可贵,或许是他不忍丢舍这片刻美好时光。
, E1 R# Y3 ~/ v2 ~
4 U# @6 }. @, f) g/ \
老先生是十二世姚文烈(清初知府,刑部尚书姚文然长兄)后人。现已76岁,兄弟姐妹7人,数他最小。老人有二子:长子在美国育有3孙,次子在天津育有一孙。

6 H) t& h& |+ L# m: j
9 _7 ^0 s1 o# i# D0 m5 c7 r, w
休后寻根便成了一个愿望。前几年还想打算通过民政局帮忙查找。机缘巧合,终究找到了根“麻溪姚氏”宗族。倘若不是自己寻来,是很难知晓他们身在何处。
: O! C$ C, ~0 |( }0 L8 u. Y
, X/ ]4 T" l- I' N0 v6 K- A) l7 l
玉液琼浆浓不过血浓于水。几小时的相处完全没了陌生感,晚上我拉着行李箱送二老去酒店歇息,刚入房间,好像到了他们家似的,老先生连忙挪动椅子示意:别急、坐一会,我们聊聊,桐城都有哪些玩的地方啊?想转转。慢条斯理的很有亲和力。

/ J- n- W4 D, l9 z4 E0 ]$ J
桐城对于异地人来说只是个地名,但你提到“桐城派”,他们是有所触动的,特别对于文化人。自古至今,桐城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中央领导人李克强、王岐山、贺国强、吴仪、钱其琛等都来过桐城。

/ I. t; E$ \) Y! ^6 X+ S
翌日的早上七点多。我来酒店接他们去谱办。又一次刚落脚,老先生顺手拿起放在电脑桌上的一本《小城喃呢》。一脸认真地问:“这本书桐城可有卖的?还有桐城地图?想买本带回家。”
+ C) w  j2 ]+ n+ P5 h3 D
接过书我好奇翻看,有“六尺巷”几个字,大概是介绍桐城文化之类吧?看他如获至宝的眼神,就知在他眼里那不是一本书的含义,而是承载着游子回归的喜悦,承载着有棱角的、曾经模糊的记忆。承载着恋乡的情怀和家的韵味。

7 B+ t% u9 m8 p2 c& p
陪他们看看桐城,了解桐城文化,了解麻溪姚过去的辉煌与成就。释放回归的情怀。便电话了麻溪姚氏最后一任族长姚达之的孙子姚佈和(兹字辈)老师,他和禹详老人共十五世,房头最近。
# M: s5 c- Z* P, T
因为停车较方便的原因,第一站“姚元之”故居
) z1 s( ^% J  s5 H3 C$ M7 i2 W- ~9 [

* i/ T# Y2 O2 `7 Z5 r% h
走进北街小学,往左瞧一片青砖小瓦,显露出历史的痕迹。走进四合院形的老宅,虽然是院落杂草丛生、树木乱枝,但独特的两层楼木质结构,和精湛的雕花式超高门窗。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 [# @+ I8 X9 B) h2 z/ O: j* |; L, z
感叹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来这里饮酒吟诗,有多少名人字画从这里流入人间。作为姚氏子孙,惊叹之余也更多了几分骄傲之情。
3 Y0 d" N" e# X  P1 r+ _  S
5 s" F. z, Q5 Y2 v. b5 v
老先生拍了很多照。走出老宅。站在北街小学的操场上,目睹着那棵盘根错节的紫藤,忽然感觉那沧桑交错的根躯,恰似那座老宅,沉淀着太多的历史文化。枝繁叶茂似绿被,恰似那教室里莘莘学子。那月牙似垂直的角角,恰似那学成回馈于社会的精英。姚夫人的手机按下了多张这漂亮的镜头。
$ B" T5 g0 A+ D( U0 l

& c; J5 U$ L5 W# J$ i, D( `' ]5 x+ `
, J* r- T. q# d* O0 U7 X; r$ X, _  _
第二站:六尺巷。
驻足“六尺巷”高大的牌坊前,放眼,巨大的石之铭,大片的浮雕,记载着历史。绿荫碧柔的环境,平添了几分安静。
: r6 T+ }, \  n$ _: o& Q# U
* M3 w/ \0 L+ g  _* a

& s) l- ?( o6 G! ^: @2 m
走在长长巷道里,领悟古人礼让和谐共处的美德,它岂止是“矗立”在桐城,更是“屹立”在全国人民心中,它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铭记历史,提醒未来。耳闻不如一见,当他们着实的站在这片土地上时,精神会得到升华。
  P7 Z! Y% F* v7 F9 ^6 Q) V
第三站: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是桐城古今文化的一个宝库,随着解说员富有韵味的声音,才知道文庙系1314年建,1850年修复,历尽沧桑。

8 E6 t" [# E( q$ n# a6 m
我们通过拱形“状元桥”进入大成殿,孔子的弟子左右两边排列,靠近孔子左边的是大弟子颜回;靠近右边的是二弟子宗圣曾子。

  X. L, j2 |  a, Y

) o2 f2 U- S4 Z+ ~0 G$ v  x6 a
2 b$ R; B- y" b* k
当我们还沉浸在历史怀想的时候,解说员已跨进了“桐城派文物陈列馆”,桐城派在清代是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人们把追随者统称桐城派。
5 @2 F" {: X$ _$ a1 a+ u# w* a
我和大家拜览了桐城派作家师承关系图表,和希贵的名人字画。跟着解说员,老先生是一直举着相机的,我们参观了不同时期的文物精品,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现代文化的精髓。古今文化相交融,是桐城文化的延续。
# f8 D( \' M! d) e/ n1 q
第四站:桐城中学。
6 M9 b8 B% B$ n( [( m0 `; d' ]7 C
再次踏入,熟悉的环境,倍感亲切,校园里各种树木,千姿百态,像张开的一把把绿绒大伞,凤一吹,轻轻摇曳。
& D) `- v" C' z+ s0 N
- D/ N% Y+ }2 X. f5 u
惜抱公姚鼐当年亲手栽的银杏树,粗壮笔直,扶摇直上青天。明亮的教学楼,科技馆,映衬在最好的春天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叹这里走出多少国家栋梁之才。环绕着走过隐天蔽日的碎砖小道,不舍的走出桐中。
) B+ S8 x& \0 }! A2 O9 c1 b

) s. p$ @3 t* I4 p3 o

% l" Q: D# O" e9 ^9 q
第五站:姚莹故居。
沿着北街巷道,镶在城中的老宅,姚莹故居,使人感觉沧海桑田、无人问津的落寞。但这只是一个表象,它其实是包罗万象的。就像这条宽阔、穿城而过的龙眠河,流淌希望、沉淀故事。
" W& I9 T/ n+ S! p8 P1 l- @
靠在紫来桥的扶栏上,看着沟槽光滑深陷的石条,老夫妇俩享受着这座古桥和我们麻溪姚氏有关联的美丽真实故事。
4 q. |! a' ?$ ^4 m: P- V

& h, R2 [5 o" ~- X* }
陪着“客人”我们谈古论今,似穿越时空,别样的景致,别样的心情。站在这座桐城人亲切称之为母亲河的紫来桥上,任凭春风拂面,脚下清水潺潺,聆听大自然优美的旋律,灵动的音符。一动一静,勾勒出桐城附有内涵的最美画卷。
; F+ M& n9 @. J0 x
美好的亲情能够使人感受生活的温馨和生命的美好,如果没有过这样温暖的大家族亲情,即便事业成就,对于老人来说人生也是重大缺憾。
& C* ?. p% v9 D, m) _$ F! t
晚餐是做铝材生意的老总姚中祥夫妇宴请“客人”。作陪的满满一圈都是姚家人,其乐融融,大家放纵心情,开心无语能表。

- Y9 [0 `5 Z( J" T$ ~

% R& s0 a( l; e& A1 X5 C! [: R
亲情,那是用眼睛和心都能读懂的一个招手,一个臂弯,一杯清水,让你在这个大家族里不会感到孤单。

2 O) _+ \9 T/ v, m$ ^& E/ J
坐在送老先生回旅馆的车上,不爱多说话的老人沉静地说:“以前上班的时候,经常出差聚餐、聚会什么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感觉。”此时的我,从他的平静中,却真真切切的感受的了他内心的波澜。
/ R+ `0 a6 t& {  F
亲情像这春天里的阳光,在流年似水间,舒适而温暖。祝愿异地宗亲能够早日回归我们麻溪姚氏宗族,感受回家的温暖,感受翰墨飘香的桐城。

& r$ p# Y3 c6 g5 q: a8 ?

640-47.jpeg (268.57 KB, 下载次数: 143)

640-47.jpeg

640-48.jpeg (137.33 KB, 下载次数: 110)

640-48.jpeg

640-49.jpeg (207.16 KB, 下载次数: 115)

640-49.jpeg

psb-5.jpeg (673.76 KB, 下载次数: 133)

psb-5.jpeg

psb-6.jpeg (344.56 KB, 下载次数: 149)

psb-6.jpeg

psb-8.jpeg (208.69 KB, 下载次数: 125)

psb-8.jpeg

psb-9.jpeg (322.65 KB, 下载次数: 133)

psb-9.jpeg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