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译《姚氏续修宗谱序》 [打印本页]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5-10 13:51
标题: 译《姚氏续修宗谱序》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5-11 10:32 编辑
& b5 v( g* ]0 L. G# E5 m* O  s% f
             姚氏续修宗谱序
    根据我们家谱记载,先大母     诰赠       夫人,姚太夫人是姚公圣安的女儿。虽然对于圣安公的为人德行没有详细的了解,但是志伊年轻时候耳濡目染,亲见吾大母好义乐施,乐此不疲,秉承我们家族优良的家风,可以称得上是妇女中的仁人长者,从中也可以印证圣安公良好的家教。大母她的美德不仅使我们家声望日增,更让我获益不浅,受用终身,因此我一生信守家训,端正品行不敢有丝毫差错。
    嘉庆三年冬,当过两任县官的树堂表兄寄了一封信到闽省给我,嘱咐我为他们续修家谱写一份谱序。我考证历史,周朝时阏父当制陶的官吏,周武王将大女儿大姬嫁给他的儿子胡公满,并且把陈国封给他作为属地,胡公满本姓妫氏 ,后世子孙改妫氏而姓姚,是因为虞舜生于姚墟,有不忘源流的意思。西汉时有姚平这个人,在朝廷当官,姚平是一个经学家,学知丰富,被推荐给朝廷出任刺史。唐初有宏文馆大学士姚思廉和魏征同时编撰《梁》《陈》两史,姚思廉的孙子璹当益州刺史时,看到蜀吏贪暴,璹揭发并且治了他们的罪。皇帝说:“一个人做到自身清正廉明比较容易,要让所有的官吏都清清正廉明就难了,只有姚璹真正做到了”开元宰相首推梁公,武则天皇帝曾经说过:“我把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办理,他施政简肃,上奏决议丝毫不差,真不愧济时良相”。 宋朝有宗之这人,当吏部郎官时,说:“大将之下难道就没有人才?”建议从士卒中选拔人才当将官,并且上奏历数按照惯例提拔将官的弊端,建议废止一些不合理的条规,张栻曾经称赞他有古诤臣的风范。又有姚镛这人,依靠个人能力做了赣州的太守,其他凭借节义、文章、政事而闻名的,历朝历代不乏其人。可想而知姚氏是源远流长的名门望族。
    待到明朝初年,胜祖公年幼就成了孤儿,跟随舅父李翁从鄱湖迁徙到桐城西河,是迁到桐城的姚氏始祖,由于他的舅父没有后嗣,胜祖公就随他舅父姓李,原意是不忘舅父养育栽培的恩情,因此历世参加科举考试仍然姓李。但是乡里乡亲仍然称他们姚氏,修谱牒时则两姓并存。胜祖公的二世、三世都是单传,到四世生有四子分别是:轩、轮、辙、辐四公,从此支分派衍,子孙读书学文,文风兴盛,当秀才、考进士人才辈出,成为我们桐城的名门望族,到现在已经传承十六世啦。树堂是胜祖公十三世孙也。
    原来,树堂和我一起在山右做官,他颇有好声名。他三叔岑公就是志伊的外舅,性情磊落,时常来往於两个衙门间。岑公经常谆谆教诲我们为官之道,希望我们能振兴光大两家的门第。又将树堂的长女嫁给志伊的长男做妻子,正想通过缔结朱陈,世代友好。不久,晓岑公过世了,而树堂也急流勇退告老返乡。
    家居的树堂,关心宗族事业,倡议重新修撰族谱,严格按照昭穆排列,理顺原委、厘别亲近与疏远、记叙生平与事迹、分辨辈分与长序、严整教育与风化,方方面面都写得一清二楚,可见他的用心良苦,目标远大。我没有什么文学水平,写这编文章时,只是将我平时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原原本本记下来罢了,也就是表达饮水思源的意思而已。这就是我所写的谱序。
    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表弟汪志伊顿首拜撰

! S( D& Z0 |0 P$ O  B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10 18:1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10 21:03 编辑 " Q( v' f+ c: q; x2 h
8 d9 q. @" M7 ]7 I
      明显的错误或失当,包括该译未译和未纠正原序的错误等:
" F7 X* H3 \0 z7 B  n, W/ ~) I& U& A5 r
根据我们家谱记载,先大母     诰赠       夫人
& b5 P0 L2 h7 g/ P吾大母
; s4 I( S8 ]5 J- a大母# a8 G: j" a" e) _7 c- r2 h# |3 J) i4 o
大母她的美德不仅使我们家声望日增,更让我获益不浅,受用终身,我们为人处事始终小心谨慎,信守家训,端正品行不敢有丝毫差错。
: y% u& I! S" a  M当过两任知县的树堂# q6 _+ z9 C. s1 D
周武王将元女大姬嫁给他的儿子胡公满,7 [- [3 `& m7 @/ m7 Z8 Q5 b1 M. K
姚平,是贤臣好官,曾经上书应为刺史试考功法。
+ i) u- |9 N0 _, n& Q8 l  ~姚思廉和魏征同时编撰《梁》《陈》两史,/ A) }- u2 @! q, Z
姚思廉的儿子璹当益州刺史时,
: o& }0 T6 G+ D4 l6 ]璹揭发并且治了他们的罪。太宗皇帝说:“. W( t4 I. K! j% K4 e
开元宰相首推梁公,
2 n0 S5 B+ L3 I8 h2 S0 i宗之并且历数当朝弊端,建议废止一些不合理的条规,
* N6 d- A/ G  ~' P! E0 Z9 b其它' L- V' s8 t4 Q. y1 _
姓祖公3 K; w4 L$ d" }3 A
谱碟
% ]+ I7 _: c. C# b8 [. W2 ~山右: c6 q7 {5 I' r5 d" l8 u" }
树堂的长女嫁给志伊的长男做媳妇,3 ^! m6 j: G2 _3 M6 F3 T& P) d
不幸,那天早上晓岑公. r) j: C: G$ H
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表弟汪志伊; E  G6 ]6 \; u: M8 z7 ?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5-10 18:41
pszyyao 发表于 2018-5-10 18:130 q. E+ Y# e  d3 M9 M& s
明显的错误或失当,包括该译未译和未纠正原序的错误等:
4 n+ R: W4 K' S2 a7 s! Z; `: F$ \+ w
% i" D" Q5 b: x3 @9 ~7 L. q1 N1 H根据我们家谱记载,先大母     诰赠      ...
- e; \0 P. q1 L/ a1 k# A! G
谢谢教授的指点,庆礼学知有限,太过匆促,过于大意了。
- ]5 O+ G$ E: J6 {! b6 E6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10 20:27
yqllz 发表于 2018-5-10 18:41  y1 [5 h! \7 l: v3 \2 M: `" ~
谢谢教授的指点,庆礼学知有限,太过匆促,过于大意了。
: F  b& |) t" t( e! H3 [% v
此前,曾点评过曹新平的一段译文:
) q/ R3 M1 P1 {/ n- {
5 N. K% n' r$ X' d% ]      曹新平不懂“二尹(官名)”。二尹是县尉或县丞的别称,大尹是知县的别称。
) S! Y8 k+ h0 U      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与魏征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魏征并没有与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只是与撰写《梁书》和《陈书》这件事有关。/ e2 _! F1 H; M, s, X. Q
     他【唐代有宏文馆学士姚思廉】的儿子姚璹做益州刺史——撰序者错了: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是姚璹的爷爷,姚璹后来是武则天朝宰相。
- n; j* x8 Z, Y- ?/ ?      宋代有姚宗之,他在任吏部郎官时向宋孝宗大胆提出不拘一格选拔抗金将帅的主张,他还提出禁止“陈乞有服亲一人恩例”,宋孝宗称他有古代“诤臣”的风范——南宋风节名臣宗之公(舜系103世),是我潮阳姚氏、平远姚氏和莆田中沁大孝祠姚氏的直系先祖,史书方志都有记载宗之公的事迹。有人要认宗之公是先祖,却胡编他的行实,不能认可。
" K6 M( J9 c  j+ L* Q/ ~4 [% `
0 M4 [- a  B# K5 ]1 i. o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5-11 08:26
yqllz 发表于 2018-5-10 18:41
/ {  R$ v! d# m) E4 A. l谢谢教授的指点,庆礼学知有限,太过匆促,过于大意了。
# v0 z- h7 j1 h' r# k
修正译文中一些错失,供参考:
根据我们家谱记载,先大母     诰赠       夫人——根据我们家谱记载,先大母是诰赠夫人。大母即是祖母。
吾大母——大母即是祖母。
大母——大母即是祖母。
大母她的美德不仅使我们家声望日增,更让我获益不浅,受用终身,我们为人处事始终小心谨慎,信守家训,端正品行不敢有丝毫差错。——原文“可以徵公闺范之宏焉;余庆及於吾家,美报见於吾身,用是兢兢焉,砥节厉行罔敢失坠。”
当过两任知县的树堂——二尹是县尉或县丞的别称,不是“当过两任知县”。
周武王将元女大姬嫁给他的儿子胡公满,——周武王将大女儿大姬嫁给他的儿子胡公满
姚平,是贤臣好官,曾经上书应为刺史试考功法。——姚平从焦延寿学京房易,晓知考功课吏法,被推荐给朝廷为刺史,故有“平贤良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之说。平公原姓妫,在吴兴复姓姚,被奉为吴兴姚始祖。
姚思廉和魏征同时编撰《梁》《陈》两史,——魏征并没有与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一同撰写《梁书》和《陈书》,只是与撰写《梁书》和《陈书》这件事有关。, Z: z1 g# Q3 d
姚思廉的儿子璹当益州刺史时——撰序者错了:唐宏文馆学士姚思廉是姚璹的爷爷,姚璹后来是武则天朝宰相。
璹揭发并且治了他们的罪。太宗皇帝说:——姚思廉是唐太宗宏文馆学士。其孙姚璹是武则天朝当官当宰相,不可能是“太宗皇帝说”。
开元宰相首推梁公,——“开元相业首推梁公”是指唐代三朝宰相姚崇,字元之,封爵梁国公。
宗之并且历数当朝弊端,建议废止一些不合理的条规,——原文“建拔卒为将之议,并谋禁援例陈乞之弊2 E: T# o+ q/ a7 X& @$ C1 l
5 K+ w3 G- m2 C. s" H
其它——其他
姓祖公——胜祖公
谱碟——谱牒
山右——山右是不是指山东?
树堂的长女嫁给志伊的长男做媳妇,——树堂的长女嫁给志伊的长子为妻
不幸,那天早上晓岑公——晓岑公
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表弟汪志伊——诰授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表弟汪志伊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5-11 09:20
pszyyao 发表于 2018-5-11 08:26: h$ ]0 ~3 _7 }
修正译文中一些错失,供参考: 根据我们家谱记载,先大母     诰赠       夫人——根据我们家谱记载,先 ...

9 ^: p7 E& @  U8 B) D; \谢谢教授指正,庆礼自以为古人三妻四妾,大母是指父亲的妻,现在知道领会错了。
作者: 姚桥箭    时间: 2018-5-11 17:18
宗亲钟尧教授古文功底深厚。点赞。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