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恩健:疑惑求释 [打印本页]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6-17 14:52
标题: 姚恩健:疑惑求释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6-17 14:59 编辑 , A$ x. |9 X. V6 g z% L. E: ~# E, ]
U2 a: D9 u6 r6 s 疑惑求释
——《漳州姓氏》读后
不佞近承广东潮阳姚钟尧教授“微信”见示,始知有《漳州姓氏》一书。今得暇,专程赴省图借阅。该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主编林殿阁。上下两册。信手翻阅,感觉条目清晰,文字简洁,是一部较好的知识性、普及性人文著作。
一
其为一般性人文著作,尚注重历史,下笔稍见客观、谨慎。从浏览第1497—1505页“姚姓”分析,“入闽”一目,书云:“姚姓入闽,史籍记载始于唐初,河南光州固始人姚廉洁随陈政入闽,任府兵队正,后落籍于闽,在漳州开基。姚廉洁为姚姓入闽第一人。”此说,洵为注重历史者。其下“肇漳”一目“姚朝珪派系”开笔即书“据《姚氏族谱》载”一语,前提落定,回旋有馀,进退自如。见其客观谨慎者。必欲挑其“病”者,似亦有二:“肇漳”与“在漳州开基”,表述词语不同,概念一也。其后叙述源流派系,却不见姚廉洁後裔之记载;笔锋转向“姚朝珪派系”,似有偷梁换柱之嫌。此其一也。“据《姚氏族谱》载”,未书明版本、纂修时间与主编姓名,是龙海紫泥镇锦田村、长泰武安镇洙坂村、东山陈城镇后姚村《姚氏族谱》?含糊其词,见其不慎者也。此其二也。尚有其他,允下夹叙。
二
锦田、洙坂、陈城《姚氏族谱》,笔者恩健迄未拜读。仅以《漳州姓氏》所述,“姚天明七世孙姚朝珪,于南宋宣和二年(1120年)由莆田韶溪徙居漳州城。至十一世姚良臣传三子,长子仲骥居龙溪二十八都田仔社(今龙海紫泥镇锦田村),次子仲廉居长泰钦化里山边社(今武安镇珠坂村);三子仲节,居天宝(今芗城区天宝镇),后裔传浙江,又分衍四川、贵州。姚朝珪被奉为姚姓入漳始祖,今漳州市姚姓大多数属其后裔。”此处有两个概念必须明确:姚朝珪其人;姚朝珪“为姚姓入漳始祖”、“今漳州市姚姓大多数属其后裔”。
《漳州姓氏》“前言”云:“据市志所载,唐代陈政、陈元光入闽开漳,所率将士5600人,有58个姓氏,绝大多数在漳落籍,他们进漳后,不少与当地原住民通婚,加速了汉族与闽越族的融合。”据光绪三年沈定钧、吴联薰《漳州府志》、嘉庆十九年薛凝度、吴文林《云霄厅志》记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陈政率58姓3600人南下镇压“蛮獠啸乱”,中有“姚姓”、有“府兵队正”、诸将之一姚廉洁。平定“蛮乱”,息兵归农,与原住民结合,生息繁衍;其地域主要在龙溪、漳浦、云霄至粤东一线。比较姚朝珪入漳,姚氏“府兵”早四百五十多年。按通用25年一世计算,已经蕃衍18代在先。姚朝珪于南宋宣和二年(1120)入漳,距今2018年是八百三十八年,亦按通用25年一世算法,约蕃衍34代。在同一条件下,不说府兵“们”,单就姚廉洁一人与姚朝珪一人比较,姚廉洁后裔到2018年,当已衍生52代有奇,人丁当亦多于姚朝珪三分之一强。《漳州姓氏》断言:“姚朝珪被奉为姚姓入漳始祖,今漳州市姚姓大多数属其后裔”,符合历史逻辑与自然法则吗?编者下“被奉为”三字,避免主观臆断,却断言“今漳州市姚姓大多数属其后裔”,似有自违“客观、谨慎”初心之嫌,盖其疏忽逻辑数学乃至简单四则运算,是以遗憾。姚廉洁或姚姓“府兵”,“后落籍于闽,在漳州开基”,与姚朝珪比较,早450年、18代裔孙,遍布漳州诸县;遗憾者,《漳州姓氏》竟未寻及一人,不知何故也?笔者二十年前从《根在河南》、光绪《漳州府志》得知“诸将”之一姚廉洁及其麾下姚姓“府兵”,大约落籍于漳浦、龙溪、云霄至粤东一带。因人地生疏与远行不便,未能寻访。2017年12月,出席连江厦宫姚氏祠堂重建典礼时,从“闽东姚棨公派微信网”截获姚文建微信,得知漳浦杜浔镇有后姚村,因以手机扩大“微信群”查询,历三月有馀,初步判断可能即是姚廉洁或姚姓“府兵”後裔。2018年4月18日,遂欣欣然携筇实地调查核实。
今读《漳州姓氏》,见其书“杜浔镇后姚社姚氏”云:“原为姚姓聚居地而得名,姚姓祖源未详。”“古雷镇陂内村姚姓、古雷村姚姓,都自本县杜浔后姚迁来。”恰可拈来反证后姚、古雷姚氏坚守一千三百年“唐朝来的”“祖宗是跟陈元光来的”信念不动摇,惊喜并十分敬佩后姚、古雷姚氏宗亲不曾如李知诰乱认祖宗、乱插香炉!
三
莆田有《姚氏族谱》(也称《姚氏世乘》,俗称“大宗谱”),初写于南宋,再修于明,续修于清。上世纪九十年代,收集所存旧谱,涵江中沁大孝祠修建理事会姚天赐重新编辑影印行世,题为《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1999年,姚天赐惠赠笔者一册,同时委托笔者转存省图一册(笔者同时存入十八部闽东姚氏族谱)。2015年4月,莆田姚金华复印仙游康熙四十年辛巳旧版《姚氏世谱》见贻。姚天赐所辑、姚金华所赠,内容一致。今摘录仙游本中“世系图”关于姚朝珪条下注释:
“朝珪,闰三子,初入释,往漳州从师力学,改名邦宪,登进士第,因赘漳城颜氏,遂居焉。”(标点为恩健所加)《漳州姓氏》与之不一:无此文字,未书明、注释姚朝珪改名、入赘记载;对姚邦宪,只在“人物目”龙海县下列叙:“宋 姚邦宪,龙溪县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特奏名”。见其谨慎,亦见其有所保留。
主编林殿阁、编写者王海侨所依《姚氏族谱》,因未标明版本,笔者无从参阅。今依莆田、仙游版本,则知姚朝珪即姚邦宪原名,系同一人,入赘颜家。按汉族民间伦理,男人入赘异姓后,所生子女悉从女方姓氏。既入赘颜家也,姚邦宪能例外乎?对此,作为姚姓同宗,笔者宁说其非,不说其是;盖因说其是,与《漳州姓氏》相悖;说其非,与莆仙族谱相拗:
以“不是”推定:姚朝珪不是姚邦宪,则有待《漳州姓氏》编者出示佐证材料,认定莆仙族谱记载错误。
以“是”推定:姚邦宪就是姚朝珪,则《漳州姓氏》所阐述、及其所依据之《姚氏族谱》皆错。
以“例外”推定:姚朝珪入漳改名姚邦宪,后入赘颜家,其子孙或复祖姓姚。则必须考证其复祖姓者名讳、世序。
恩健涉猎有限,迄未见志史记载,不知《颜氏族谱》有诸?作“疑惑求释”,匡我不逮,用正史实。谨祈。
福州琴亭农子 姚恩健 2018/6/12/
足球世界杯俄罗斯开赛前夕初稿
附言:
《姚氏源流(福建卷)》“谱序篇”初稿邮奉各族群后得暇,先后撰写三文,以漳州为立足点与起始点,追溯源流;发于“姚氏宗亲网”,奉与“三州姚氏”研读、探讨,力尽一片族心、忱心、史学心。三文是:
1、从《长泰姓氏》说到龙溪凹《姚氏族谱》——奉与漳州、辰州、沅州宗亲研读探讨。
2、评嘉庆十六年辉(荣恭)序。
3、疑惑求解——《漳州姚氏》读后。
左海瓮翁斋 姚恩健 6月12—17日
重录绝句以飨:
不可拈香插错炉,
寻宗归族慎迷途;
狄青却谱须铭记,
扭捏求荣自玷污。
) M' Z( Z" P3 j' n0 g3 C& F
1 W; F5 Q. h W4 S! U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6-17 16:27
《漳州姓氏》上下两册,主编林殿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福建省图书馆收藏。其中“姚姓”编写者王海侨。( g; a6 a6 \2 _" `9 W/ E% F
主编林殿阁、编写者王海侨所依《姚氏族谱》,因未标明版本,笔者无从参阅。$ r0 K4 c3 E8 [+ m
( q- p8 o8 E' \; F9 P
]3 v1 w0 _$ A: j4 n ^- t) y
据光绪三年沈定钧、吴联薰《漳州府志》,嘉庆十九年薛凝度、吴文林《云霄厅志》。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陈政率58姓3600人南下镇压“蛮獠啸乱”,中有“姚姓”、有“府兵队正”、诸将之一姚廉洁。比较姚朝珪入漳,姚氏“府兵”早四百五十多年。姚朝珪于南宋宣和二年(1120)入漳,距今2018年是八百三十八年。
( |/ C( n; P+ r0 o L ' A) v0 C n4 o* I" |
莆田有《姚氏族谱》(也称《姚氏世乘》,俗称“大宗谱”),初写于南宋,再修于明,续修于清。上世纪九十年代,收集所存旧谱,涵江中沁大孝祠修建理事会姚天赐重新编辑影印行世,题为《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1999年,姚天赐惠赠笔者一册,同时委托笔者转存省图一册(笔者同时存入十八部闽东姚氏族谱)。9 w- P2 M2 ]5 X, ?
2015年4月,莆田姚金华复印仙游康熙四十年辛巳旧版《姚氏世谱》见贻。姚天赐所辑、姚金华所赠,内容一致。
9 n' C" `0 e E1 H ) Z) \6 y: y/ `: _/ @! |
姚恩健2018年撰写3文是:
" i2 e" T$ G" ~( N0 e9 W1、从《长泰姓氏》说到龙溪凹《姚氏族谱》——奉与漳州、辰州、沅州宗亲研读探讨【此分作2文,已在姚网发表】
2、评嘉庆十六年辉(荣恭)序——【此在姚网发表了?】
3、疑惑求解——《漳州姚氏》读后【此已在姚网发表了】
7 M# Q& f' A* q6 r6 q" {$ A
8 w; f- \) [* U- a& _) P2 Q6 S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6-18 09:02
. U( r, U1 Q9 c! J
好问则裕,有姚网这个好平台,有姚家众多里家行手,我们进步我们成长。, D& e0 Y) d' t( p `& T: D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6-18 10:44
& ~, F$ a+ x' c7 m: I
莆田有《姚氏族谱》(也称《姚氏世乘》,俗称“大宗谱”),初写于南宋,再修于明,续修于清。上世纪九十年代,收集所存旧谱,涵江中沁大孝祠修建理事会姚天赐重新编辑影印行世,题为《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1999年,姚天赐惠赠笔者一册》。
0 O& G+ t' r4 }7 `7 x5 n——恩健老应当注意到:姚天赐重新编辑的《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是由《姚氏世谱》、《姚氏家乘》、《梁谿姚氏族谱》等7部莆田姚氏族谱的谱页拼成的。其中有的有明显的错误,有的有相互不一致,有的与广东的姚氏族谱的记载不一致,……。我曾敦促新修莆田姚氏族谱者应当努力追回这7部莆田姚氏旧谱(也发表在姚网上),以便保留和可明白地研究家邦文献和历史;无果。这7部旧谱的版本年多是民国和清代。
3 W: P/ T$ O6 N6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6-18 16:19
恩健老讲男人入赘异姓后子女姓的问题:今依莆田、仙游版本,则知姚朝珪即姚邦宪原名,系同一人,入赘颜家。按汉族民间伦理,男人入赘异姓后,所生子女悉从女方姓氏。既入赘颜家也,姚邦宪能例外乎?对此,作为姚姓同宗,笔者宁说其非,不说其是;盖因说其是,与《漳州姓氏》相悖;说其非,与莆仙族谱相拗。2 O) Y, V0 G. g* y' N
5 p& ]* f( Y) O4 y' U+ s——这是一般情况。实际情况复杂多了,我都见过听过几宗非此情况。类似的,可请恩健老读桐城西河姚氏族谱序——清大学士、宰相张英撰序;我特意断句编辑发表了,你应有印象。 r- e+ ~0 }$ O! @( ]+ v; P$ `; K
作者: yqllz 时间: 2018-6-18 17:05
- s. n, B6 ^- K是的,世事纷革,年湮代远,一切皆有可能,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一切以实际出发,这也是恩健老撰文的初衷。
8 a7 O5 \4 M& I9 m0 p9 b+ s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