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醴南豆田谢氏萍乡支系谢姚氏家谱序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8-8-9 15:04
标题: 醴南豆田谢氏萍乡支系谢姚氏家谱序
没有姓氏的人,这地球上有没有?也许有,但他总有个称谓,或叫无名氏。
% r3 P1 ~* O7 i/ u" g8 ^% l
姓氏是我们的历史与血脉。通过姓氏知道生命之所由来。了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知道自已肉体、心灵、心理之血眿传承。“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0 V. }- |7 c) ?5 q2 z4 c
寻根问祖!是明白自身是与祖先血脉相连的!尚明公、丙生公,同父同母,血脉至亲。因遭变故分为两姓。一承祖祧为谢,一过继他族为姚。兄弟俩人虽为异姓,但同气连枝,共祖同宗。我祖培堂公,遥遥华冑,乌衣后人。奈其福祚浅薄,天年不永,致生变故。培堂公为文发公第三子,糼年过继给伯祖文启公。成年后娶周氏桂珍为妻,膝下育有三儿三女。为谋生计,培堂公外出劳作,凶死他乡。殁时年仅三十有九岁。噩耗传来,似地裂山崩,房倒屋塌,人生之痛莫过于此。斯时,六兄妹中,尚明公最长为十二岁。丙生公最小仅一岁有余。其他皆童幼之间。孤儿寡母,零丁孤苦,迫于生计,祖母忍痛将中儿卖于他人,俩姑娘送于他人做童养媳。年仅十二岁尚明公,至此自谋生路。祖母自己携幼子丙生公,嫁于姚公为妻,丙生公也由此过継姚家。所幸天意怜幽草。兄弟俩虽迭遭磨难,终己成人。且各自成家业,子孙繁衍。尚明公、丙生公乃培堂公之子,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现分为谢姚两姓,已是定数,恐难改变。木本水源,叶茂枝繁。然恐年代久远,湮没本源或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被他族贻笑。
& p1 `, a( g* ~  R* r
尚明公之子建国冒眼疾之患,依祖谱撮要,穷尽搜罗,正本淸源。将培堂公一脉渊源厘清,编纂成册,以为谢姚合谱。使我支后人亦能知其根本,晓其来源。谢姚两家以此为谱,唯此于愿足矣。
$ @8 _3 @. c) ?0 H) \3 E
公元2012年6月(壬辰年)初夏
二十三世 谢春华述
2 e9 h0 Y# Z  P9 `0 M4 W/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8-9 18:27
        尚明公、丙生公,同父同母,血脉至亲。因遭变故分为两姓。一承祖祧为谢,一过继他族为姚。兄弟俩人虽为异姓,但同气连枝,共祖同宗。
5 y' C3 j& h) Z: k9 K! {/ d
8 ~8 x- e5 i' I& G+ q       我祖培堂公,为文发公第三子,糼年过继给伯祖文启公。成年后娶周氏桂珍为妻,膝下育有三儿三女。为谋生计,培堂公外出劳作,凶死他乡。殁时年仅三十有九岁。斯时,六兄妹中,尚明公最长为十二岁。丙生公最小仅一岁有余。其他皆童幼之间。年仅十二岁尚明公,至此自谋生路。祖母自己携幼子丙生公,嫁于姚公为妻,丙生公也由此过継姚家。4 j3 C, L) N. w) X9 L
6 l: [5 D1 k# f$ p/ u  c8 n
      尚明公、丙生公乃培堂公之子,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现分为谢姚两姓,已是定数,恐难改变。- |7 v4 x1 [9 _5 U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8-8-9 18:36
    醴南豆田谢氏萍乡支系谢姚氏家谱,谢氏和姚氏家谱合修谱。2 O: ^: T- k; K: u
   醴南豆田谢氏萍乡支系,谢氏为主。姚氏也在醴南豆田乡?) T- |4 j( ?$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