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传点俺哥出去玩的片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1-8-23 10:14
标题: 传点俺哥出去玩的片子
+ K( A# z* C+ ?: A+ P" l; w% _8 N
2 U- M- J) t$ v1 [! ?* }+ Z
& s2 u ~5 C! q- o4 ~
塞罕坝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 “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学家称之为“肄武绥藩”。
( g# X4 C6 m$ a& T( Y, f) M# r }2 t0 ]" U0 }5 q" W" ~
' w+ a/ K7 s% W- Z0 q8 l6 A
目录简介 地理位置 历史 主要景点
% F; {/ ]) ?! N9 ^* E, r' Y+ c5 U) o S' ?6 C
编辑本段简介 “木兰围场”的满语名称“木兰辉罕”,汉译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木兰”,满语“哨鹿”之意,是清帝行围的一种方式。据《满汉大辞典》记载,猎人在黎明前隐藏在森林深处,头戴鹿皮帽,口中吹起木或桦皮制的长哨,模仿鹿鸣求偶声,以此引诱鹿以及猛兽为觅食而聚拢,给猎人创造好时机,伺机狩猎捕杀。据历史记载,木兰围场作为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 105次。这里还曾导演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历史话剧,成为清帝避暑、联络北方蒙古诸部和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诸如“乌兰布通之战”等一些历史重大的事件,也是在“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运筹决策的。可以说,一个木兰围场,存在着半部清史。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0 G) o: b1 Q2 m/ G |
! z. d! D# }; B. H5 B( O 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而不复存在。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 w7 o2 S3 E+ s9 M- I ]! W 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1968年归河北省管理,现为省林业局直属单位)自此塞罕坝定名。四十多年来,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和人间奇迹。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1993年5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风景资源丰富,景观独具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4 Y0 x* U' d% k0 H% {5 z
赛罕坝地理位置
9 M* M* D# R M- b% L" C" X
q7 }. }9 x8 T! \2 L" R+ w5 R& e9 N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 K/ z: t, l" z0 I9 m7 t8 o
@. Y* ]$ d5 ~2 P
% S& S: m. F n1 R9 C" Z
塞罕坝(2张)4 s; i6 i4 P' u/ u0 T% d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的部分地区组成;南、东分别与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和围场县的四个乡相连。按地形分坝上、坝下两部分: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40米;坝下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一1500米。坝内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林区气候寒冷,冬长,春秋短,夏季不明显,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0℃,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0.9℃和-42.8℃。年均降水量438毫米,蒸发量1230毫米。年均无霜期60天,积雪时间长达七个月。年均日照时数为2368小时。塞罕坝地区在距今三百多年前曾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朝康熙年间被划为“木兰围场”,成为皇家猎苑。塞罕坝有林地面积106万亩,森林覆盖率75.2%,林木总蓄积462万立方米,平均年生长率9.7%。按起源分:人工林75.8万亩,天然林30.2万亩;按龄组分:幼龄林41.6万亩,中龄林51.7万亩,近熟林12.7万亩,树种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云杉等。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自生维管植物81科、312属、659种;有野生动物100余种,珍稀动物有豹、鹿、天鹅、黑琴鸡、细鳞鱼等,初霜(9月中、下旬)过后,金黄和棕红为主调,蓝天白云下处处是金黄,是观赏秋景及红叶的大好时光,也是羊儿正肥时刻。
. k8 y/ T, Y: R9 y4 \) \编辑本段历史
坝内是滦河发源地之一
& ~ C/ U9 m) M' `
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 “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学家称之为“肄武绥藩”。 , Y0 T( O7 L6 t# N3 _
“木兰围场”的满语名称“木兰辉罕”,汉译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木兰”,满语“哨鹿”之意,是清帝行围的一种方式。据《满汉大辞典》记载,猎人在黎明前隐藏在森林深处,头戴 - B6 r2 s8 s+ T$ ]8 W( Z
# A5 u2 Z0 }% }% F
8 H7 }+ K/ m- p( h! ^
塞罕坝风景1(20张)7 \1 b) n+ O Z, t$ H( g4 N
鹿皮帽,口中吹起木或桦皮制的长哨,模仿鹿鸣求偶声,以此引诱鹿以及猛兽为觅食而聚拢,给猎人创造好时机,伺机狩猎捕杀。据历史记载,木兰围场作为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 105次。这里还曾导演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历史话剧,成为清帝避暑、联络北方蒙古诸部和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诸如“乌兰布通之战”等一些历史重大的事件,也是在“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运筹决策的。可以说,一个木兰围场,存在着半部清史。 . X* b* O/ s, i3 w
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而不复存在。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8 K4 @" t. e) m. m) o4 X! S2 _ 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
: N" K' M: n0 m) H1 T3 r
2 w' H: o9 u1 B, ~0 c. w
" g( E; ~9 f! D" N+ @8 c) g
塞罕坝风景2(12张)
3 Y$ \6 |4 L4 K6 b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1968年归河北省管理,现为省林业局直属单位)自此塞罕坝定名。四十多年来,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和人间奇迹。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1993年5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风景资源丰富,景观独具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 E" S# F' S" N$ H; b 2007年8月1日,河北塞罕坝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m, @: V7 w6 ]- U$ b/ l 塞罕坝国这森林公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总面积9.4万公倾,其中以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白桦林为主的风景林面积7.1万公倾,草原面积1.5万公倾,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共有六大景区104个景点。塞罕坝的资源特色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0 S2 e" K; D* Q6 m0 q8 Y (1)自然气候独特。 * g+ P1 [( Y Q3 j5 \' ]
(2)自然景观丰富。 0 Z( X& k2 u5 H$ W! g7 S- \5 D/ e4 L
(3)人文景观众多。 & L8 F/ a4 T: j. E0 n5 o$ O6 P
(4)满蒙风情浓厚。
% r& {" d, R) E, a' i0 k+ s) D (5)野生动植物繁多。 6 n9 U z! I3 A# {; i* V- |' j( R
(6)具有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 # {3 y4 M0 |4 X: m- i6 b
风味小吃
1 v8 T# E% ^" u e: H) W5 z 金莲花茶
6 k& Y" T2 V6 \4 L" M 清乾隆时期有一副对联:“塞外黄花如金钉钉地、京中白塔如银钻钻天。”这里面写的黄花就是金莲花。金莲花几乎为塞罕坝所独有,每年七八月份塞罕坝如万点金星落地,四野一片金黄,如织如锦,漫野铺去,颇为壮观。金莲花味微苦,性润凉,既可入药,亦可制茶。入药可清心明目、祛火润肺、止咳驱痰。制茶与冰糖相配则甘苦绵连、清洌爽喉、余味悠长,被称为“塞外第一茗。” 8 i5 t- C9 h y9 Q) l4 x
白蘑
: E9 p& ?0 h; ]4 s 塞罕坝上的白蘑品种繁多,有大如蒲扇的“天合板”,有小如榆钱的龙耳蘑,有菌香浓郁的鸡爪蘑,有清雅味纯的小草蘑,有状如伞盖的常态蘑,也有形如团丸的异形蘑。坝上白蘑既可做卤,亦可做馅;既可调汤,又可配菜,为塞外一绝。游塞罕坝美美地吃上几顿,临走时给亲友们带上一些,是很珍贵的礼品呢! " J) R9 v# f- M. i" O
蕨菜
) h$ ]5 Z$ l) v6 s 蕨菜雅名如意菜,与坝上白蘑齐名,都是塞罕坝菜谱里的上品。每年端午节前后,在蕨菜的幼芽还如同一个晶莹嫩绿的碧玉如意的时候将其采回,用热水及时烫过,或腌渍,或晒干,可长期保存,凉拌、煮汤或炒食均有不同的美味。
* }6 B3 {% F! b* l1 g( i; ]5 e 银丝面、猫耳面 # U3 S3 k0 U3 s8 A V& @
这两种面食分别用塞罕坝特产的荞面和莜麦面做成,前者以银为色、以丝为形,低糖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用当地的水煮面,会有滑、脆、润、爽的口感,为清宫御用食品之一。当年康熙大帝率八旗精兵到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大典,吃了此面,大加褒奖。典毕,命御厨带了许多面回到京城,但无论御厨怎么精心蒸煮却也不如在围场吃到的味道。第二年再到围场演武,却又找到了原来的感觉。君臣都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当地一老妪禀明皇帝:是水的原因。御厨遂带了木兰之水回到京城,果然品尝到与木兰围场一般无二的美食。猫耳面是用和好的莜麦面在秫秸盖顶上搓制成的,形状酷似猫的耳朵,因而得名。猫耳面粘而不腻、油滑利口,吃过一次,终生难忘,是塞罕坝人最为偏爱的面食。此外,荞麦和莜麦还可以烙成饼、蒸成窝子、搓成鱼子、制成炒面,或与其它麦类合成混合面食,均味美异常。
% U Y# R5 P' F# M4 {8 p! V编辑本段主要景点 塞罕塔 、月亮湖、七星湖(假鼠妇草湿地公园)、泰丰湖、治沙示范区、木兰秋狝文化园、滦河源头、金莲映日观赏园、亮兵台风景区、白桦林、尚海纪念林、大梨树沟景区
-
1.jpg
(88.08 KB, 下载次数: 190)
-
2.jpg
(59.77 KB, 下载次数: 167)
-
3哥座驾.jpg
(97.36 KB, 下载次数: 139)
哥座驾
-
4.jpg
(55.39 KB, 下载次数: 155)
-
5.jpg
(67.97 KB, 下载次数: 169)
-
6.jpg
(61.19 KB, 下载次数: 172)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1-8-23 10:22
大沙漠-库布齐
-
9.jpg
(44.9 KB, 下载次数: 146)
-
10.jpg
(46.48 KB, 下载次数: 145)
-
11.jpg
(56.23 KB, 下载次数: 156)
-
12.jpg
(91.82 KB, 下载次数: 152)
-
13.jpg
(65.32 KB, 下载次数: 127)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1-8-23 10:24
大沙漠-库布齐
-
14.jpg
(67.8 KB, 下载次数: 136)
-
15.jpg
(50.59 KB, 下载次数: 129)
-
16.jpg
(47.2 KB, 下载次数: 151)
-
17.jpg
(46.41 KB, 下载次数: 167)
-
18.jpg
(51.54 KB, 下载次数: 135)
-
19.jpg
(59.18 KB, 下载次数: 134)
-
20.jpg
(52.34 KB, 下载次数: 149)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1-8-23 10:25
大沙漠-库布齐
-
21.jpg
(54.87 KB, 下载次数: 152)
-
22.jpg
(44.42 KB, 下载次数: 139)
-
23.jpg
(47.1 KB, 下载次数: 148)
-
24.jpg
(60.81 KB, 下载次数: 145)
-
25.jpg
(58.38 KB, 下载次数: 135)
-
26.jpg
(86.7 KB, 下载次数: 141)
-
27.jpg
(54.71 KB, 下载次数: 138)
-
28.jpg
(57.21 KB, 下载次数: 158)
-
29.jpg
(63.99 KB, 下载次数: 159)
-
30.jpg
(71.08 KB, 下载次数: 157)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8-23 10:41
不错,有钱人的娱乐玩法。:lol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1-8-23 10:51
也不是很有钱。。够用即可 钱就是用来花的嘛 想开了就没啥啦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23 16:58
这我去过,在沙漠中汽车不是很安全,最好还是驾驶沙滩车好些。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8-23 17:23
不错,有钱人的娱乐玩法。0 f1 T& h$ [9 X. m0 x4 I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1-8-23 10:41 
$ v: D8 b b3 Y1 q+ b2 j+ ], d3 P, D. ^3 v' T; z
7 V. Y/ C& y, z! l 这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lol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1-8-24 13:19
回复 7# 闽南姚斌
8 a. ^! Z9 B' Y
9 U; Q/ Z, I. T) z( Z Z7 z 一般都有救援的 。。 他们玩的就是乐趣。。我还没去过呢。。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1-8-24 13:21
回复 8# 姚小平 ' C D. C8 h' R+ Z' M7 w
% a. C' w; ?9 S4 v/ S+ E
2 D H' _ }6 `- N4 { 这个可以想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8-24 14:31
回复 10# sichuanyaoliang
- D4 a1 B2 f+ q# c; k# d: S/ I; H3 E8 h( \' [* Z& m
6 H+ G! |2 A" d! p# T7 w
现在年轻30年可以想,也可以参加去。问题是我今年65了呢!:lol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1-8-25 15:25
小亮拍的吗?技术还可以嘛!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25 15:37
回复 12# 姚尚明 0 b5 T. K/ U+ }% a( {! J1 E
* ]6 n% m" k6 P9 F& b" B! J# H% o: r6 Z! z. `- y8 }8 q
站长没好好看主题。:lol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4-11 19:30
后边看到的都是沙漠。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