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崇研究辑存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14
标题: 姚崇研究辑存

作者简介

姚学谋,姚崇后裔。19486月出生,河南省渑池县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老三届学生。19688月毕业于河南偃师高中。自幼热爱文史,喜好研究历史人物。19726月被录用为国家干部,一直从事行政工作。曾任渑池县政府烟办主任,后在渑池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现为中国唐史学会会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会刊主编。20055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有35万字专著《大唐贤相姚崇》,近年来在省市级刊物及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及其他文章30余篇。

复件 DSCF2590.JPG (70.36 KB, 下载次数: 232)

复件 DSCF2590.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14

姚崇研究辑存目录

论文选辑

两《唐书》传表中有关姚崇史料考正

浅论大唐贤相姚崇

浅论唐名相姚崇唯物论之思想

耸廉勤之节的唐宰相姚崇

武则天与姚崇

召公与姚崇

狄仁杰与姚崇

姚崇与洛阳

姚崇陕县张茅故里考

唐名相姚崇古宅考

龙门石窟极南洞新考

两《唐书·姚崇传》正误四则

《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考释

洛阳新发现唐朝诗人姚合墓志

唐姚勖墓志考释

姚懿传略

殉职边疆的唐嶲州都督姚懿

唐嶲州都督文献公姚懿墓

唐贤相姚崇家族墓地

《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发刊词

碑文祭文

重修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姚文献公之碑

建光禄少卿姚公碑楼记重修姚崇墓园碑记

重修大唐贤相姚崇故里碑记

姚崇故里文物保护

旌贤寺遗址文物保护

姚如学功德碑

姚德茂功德碑

祭先祖文贞公文

祭大唐贤相姚崇公文

活动纪实

姚族纪念唐文贞公姚崇诞辰1355年暨祭祖典礼纪实

大唐嶲州都督姚文献公碑落成典礼盛况

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在郑州成立

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伊川县重修大唐贤相姚崇墓园

姚崇后裔隆重集会庆祝重修大唐贤相姚崇墓碑落成典礼

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会议在洛阳召开

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第三次会议在三门峡召开

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隆重举行纪念姚文献公诞辰1420周年公祭典礼

陕县举行庆祝姚崇故里遗址碑落成典礼

台湾云林县虎尾镇参访团谒拜大唐贤相姚崇墓园

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姚如学、省旅游局局长苏福功一行视察姚崇墓园建设

附:

中国唐史学会会员新著简介——《大唐贤相姚崇》

一部盛唐人物研究的力作——《大唐贤相姚崇》    杜建成

三年研究结硕果 学术专著受推崇
$ W6 m$ b( \2 ^, b  w艾会宗 崔婷

. ~$ `; N/ D3 g/ d$ w0 h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15

姚崇研究辑存

论文选辑

两《唐书》传、表中有关姚崇史料考正

姚崇,陕州硖石(今属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长乃好学,文华著名,以补荫入仕,又中“下笔成章科”制举,先后做地方官多年,在武则天、睿宗、玄宗朝任宰相兼兵部尚书。一生以人为本,为政以公,百折不挠,勇于改革,对稳定政局、革除弊病、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尤其是对开创开元盛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盛赞“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称其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宋朝洪迈则将其列为“汉唐八相”之一。

两《唐书》有《姚崇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陕郡姚姓)亦对姚崇及其家世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然传、表俱有谬误与缺憾。笔者根据史料和新近出土的石刻,对姚崇的家世、故居、地方任职、生卒年份、谥号及兄弟排序等进行考证、正误、补充,以其对姚崇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16


0 q" r, p1 z2 ~  e+ d一、姚崇家世考。

    据《旧唐书•姚崇传》载:“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嶲州都督。”(1)《新唐书•姚崇传》亦有同样的记载。

    据《新唐书》卷七十四下,宰相世系表载:“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

    “陕郡姚姓(笔者按:指姚崇一族)亦出自武康。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刺史。生祥。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都尉。(生)懿,字善意,嶲州都督、文献公。(生)元之,名崇,相武后、中、睿、玄(宗)。”(2)

    新近出土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铭》(简称《姚懿墓志铭》)《唐通议大夫守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勖)府君墓志(自撰)》(简称《姚勖墓铭》)《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合)府君墓铭并序》(简称《姚合墓志》)则补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姚崇家族世系。

    姚崇父《姚懿墓志铭》载:“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移,今为河南洛阳人也。……高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祖安仁,青汾二州刺史……父祥,隋怀州长史……遂检校函谷关都尉……。公食牛英气,扬乎金方,……年十八,授硖石县令……擢拜骠骑将军、水陆行军副总管……拜使持节峡州诸军事峡州刺史……龙朔二年……拜嶲州都督。”(3)

    而姚崇五代孙姚勖自撰的《姚勖墓铭》叙述姚崇家族世系则更为详实,墓志云:“勖本吴兴人,始虞帝生姚墟得姓,后裔遏父封陈为氏,至厉公之子完仕田为田。齐太公和十四代至西汉代睦侯讳丰,生东汉太守讳邕,避新室乱,遂家吴兴康山,五代至吴郎中敷,举复姚氏。又五代至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侯孙讳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由秘书五代至隋函谷关都尉讳详,都尉生唐幽嶲都督赠吏部尚书府君讳善懿谥文献,实勖五代祖也,高王父府君皇中书令梁国公谥文贞。”(4)

    姚勖又为其族叔姚合撰写的《姚合墓铭》叙述姚崇家世亦详,云:“公讳合,字大凝。惟姚氏由吴郎中讳敷始渡江居吴兴。五世至渤海太守五城侯禋之,生后魏祠部郎中讳滂。七世至我唐初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讳善意。文献公生宗正少卿赠博州刺史讳元景,即开元中书令、梁国文贞公之母弟也。”(5)

依此,则姚崇家族较为详细的世系为:

舜帝生于姚墟得姚姓;舜帝后人遏父封陈为陈氏;至陈厉公子完仕齐则为田氏;齐太公田和十四代孙田丰被封为西汉代睦侯,生子东汉散骑常侍邕,五世至三国吴郎中敷恢复姚姓。吴郎中姚敷——吴太常姚信——佚名——佚名——渤海太守、五城侯姚禋之——后魏祠部郎中姚滂——后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姚仲和——佚名——姚宏——北周征东将军姚宣业——隋青、汾二州刺史姚安仁——隋怀州刺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姚祥——唐嶲州都督姚懿——唐中书令姚崇。

    (一)新的史料补充了姚崇家族的世系,使之更加翔实。姚崇远祖宋渤海太守姚禋之、后魏祠部郎中姚滂、后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姚仲和及姚懿高祖姚宏等都是新近发现的姚崇家族世系的成员。

   (二)新的史料说明陕郡姚姓即姚崇家族居陕始于北魏。姚勖自撰的《姚勖墓铭》记载:“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侯孙讳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因此,陕郡姚姓起家之祖为后魏(即北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姚仲和。至姚崇时,姚族居陕州硖石已历八世。

   (三)姚崇家族“因官北徙”迁徙的过程为从南朝到北朝,又至隋唐:具体是从宋渤海太守姚禋之到后魏(即北魏)祠部郎中姚滂,又到后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姚仲和,到北周征东将军姚宣业,到隋青汾二州刺史姚安仁及隋怀州刺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姚祥,到唐嶲州都督姚懿、唐中书令姚崇。由此可以得出,《姚懿墓志铭》中记载姚崇高祖姚宣业为“宇文朝征东将军”合乎家族迁徙实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梁有征东将军姚宣业”和《姚懿神道碑》所载“曾祖宣业陈征东将军”的南朝“梁”和“陈”的“征东将军”有误。

  (四)纠正了两《唐书》载唐太宗贞观中姚懿任嶲州都督之误,正确的应为唐高宗龙朔二年姚懿任嶲州都督。

  (五)纠正了《旧唐书•姚崇传》说姚合为姚崇玄孙和《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合为姚崇曾孙的错误说法,姚合实应为姚崇之弟姚元景之嫡曾孙,即姚崇之侄曾孙。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17

二、姚崇故里考

(一)姚崇陕州硖石故里考。

+ r/ w9 Q! f( `6 [
9 e: P6 ^' T( |$ @) j+ h4 }7 b8 Y
《新唐书》载:“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6)《旧唐书》亦载:“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从姚崇五代孙《姚勖墓铭》亦可知:姚崇先祖姚“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
2 a4 {- p& F& Q7 G4 ]+ m5 ?

姚崇之父《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并序》(简称《姚懿神道碑》)云:“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洎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姚懿)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朋侪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右二陕,左二陵,北河南阴,南山北至。中养浩气,外衍遐风。”(7)

姚崇之父姚懿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平定王世充之后,率全家筑室于# l+ u2 n* u8 h6 A
“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定居,那么姚崇故里究竟在何处?

清乾隆十二年刻本《直隶陕州志》载:“姚公祠,州东卫村社。宋元佑八年,知州游公(师雄)命置祀于故居。”

又载:“姚文献公墓在州东卫村社。公名懿,唐宰相(姚)崇父,谥文献。”

又载有唐为旌表姚懿而兼看护姚懿墓功能的“旌贤寺,州东五十里张茅镇。”(8)

民国二十三年编撰的陕县《姚氏族谱》载,张茅镇有碑“唐宰相梁国公姚崇故里”为“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前云南驿盐道今权知河南直隶陕州事吴沈荣昌立”。 (9)

按《直隶陕州志》所载,姚公祠,即祭祀姚崇的祠堂,在陕州东卫村社姚崇故居。而姚文献公墓、旌贤寺亦在州东卫村社。而原姚文献公墓、旌贤寺即在今陕县张茅乡西崖村南,均属明清时的卫村社或卫村里范围。因此,姚崇故居当距姚文献公墓、旌贤寺不远。

原三门峡市文物局何康民先生曾对笔者讲述:上世纪60年代,在陕县张茅乡西崖村西建张茅中学时,曾挖出许多唐代柱础,应为姚崇故居建筑材料。另据《洛阳名碑集释》中亦认为姚懿“筑室于硖石重岗之曲”之处,当在“今张茅中学附近”。 (10)

因而姚崇故居当在今陕县张茅乡西崖村张茅中学处。

据《姚懿神道碑》和《姚懿墓志铭》所载,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到唐高宗永徽年间姚懿复出,姚懿举族在此居住了30多年。姚崇生于永徽二年(651年),当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代。因此,这里是姚崇故里当无疑。

   (二)姚崇汝州伊阳县故宅考。

   《新唐书•姚崇传》载:唐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唐玄宗在渭水之滨召见了姚崇。“帝曰:公知猎乎?(姚崇)曰:少所习也。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兔为乐。”(11)

广成泽,传说上古时期的广成子在汝州崆峒山修道成仙。后人为了纪念广成子,便把他居住过的崆峒山周围的泽地称为“广成泽”。 清人杨守敬在《水经注疏》卷二十一中云:“汝水又东与广成泽水合,水出狼皋山北泽中。守敬按:《地形志》汝北郡梁县有广成泽。……泽在梁县西四十里。《元和志》亦云,在县西四十里,周回百里。又《伊水注》引《河南十二县境簿》,泽在新城县界黄阜。盖此泽甚大,古本在梁、新城二县境也。”(12)据《汉书》、《后汉书》和两《唐书》记载,汉、唐两代将广成泽辟为狩猎游乐之所,定名为“广成苑”。既然20岁时,姚崇曾居住在广成泽打猎,那么,他具体居住在何处呢?

又据清道光十八年《汝州全志•伊阳县古迹二》刻本云:“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摩天岭迤西百余步,相传为古梁公庄,有遗井,今废。按《本传》公尝语帝曰: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兽为乐。张景(憬)藏谓臣当位王佐,无自弃,故折节读书,遂待罪将相云云。考《本传》:公,陕州硖石人。或流寓于此,未可知也。”(13)

   《汝州志》清楚告诉我们,“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笔者考查,古伊阳县石家岭村,今称石岭村,现归伊川县白沙镇管辖。

   另据姚崇家族在洛阳龙门开凿的极南洞残碑,碑文被录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十二《姚夫人残刻》,文载姚崇父姚懿“龙朔年中(阙),居于伊阙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愿男女长大……”(14)据碑文可知,姚懿于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年),即在伊阙之南经营了“阙南别业”,此“别业”正是为区分陕州硖石故居而言,正说明姚懿家族此时已由陕州硖石故居迁居洛阳伊阙之南新居。笔者曾于2006年12月到伊川县石岭村考察,据该村村民讲,石岭村即处洛阳龙门伊阙之南,距离约20公里。此村古属汝州梁县管辖,后来归伊阳县(后改汝阳),1953年,又划归伊川县管辖。因此,“阙南别业”即是指后来被称为在石岭村东北之“梁国公姚崇宅”。

    因此,姚崇故宅应在今洛阳市伊川县白沙乡石岭村。

   (三)姚崇洛阳慈惠坊故居考。

东都洛阳慈惠坊里有姚崇私第,是姚崇于天授年后在洛阳做京官时所置。

据《两京城坊考补》卷之六云:“东京外郭城,长夏门之东第二街六坊及南市,(从南数)次北慈惠坊。(《河南志》引《韦述记》曰:此坊半以北,即洛水之横堤。)紫微令姚崇宅。银沙滩。”又云:慈惠坊对照西邻询善坊“次北询善坊。北至洛水。郭广敬宅。后为姚崇山池院。崇薨,为金仙公主所市。”(15)

唐人孟浩然,开元十七年(729年)夏与姚崇后人过从,作诗抒怀才不遇之意。《全唐诗》卷一百六十载有其诗《姚开府山池》,诗云:“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16)亦是慈惠坊及姚崇山池院变迁之佐证。

又据《姚懿神道碑》载:姚崇母刘氏夫人“以神龙三年(707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17)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载唐张说所撰《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简称《姚崇神道碑》)明确记载:姚崇“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坊里。”(18)

姚崇之嫡曾孙《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侑)墓志铭并序》(简称《姚侑墓志》)亦载:“贞元十八年(802年)五月廿二日,有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赐绯鱼袋姚公启手足于东都慈惠坊里之私第。……初文贞公置第慈惠坊里。”(19)由此可见,慈惠坊里作为姚崇家族居地终唐一代至少有100多年历史。

    据洛阳市旅游局冯本立先生考察,姚崇故居唐慈惠坊里“其位置在今洛河南岸,北临洛河与廛河汇流稍偏西处,洛南石房院村西北的洛河滩中,其南是隋唐时通利坊及运渠正对南市。洛河北岸是唐时铜驼坊。”(20)

    (三)姚崇长安旧居考。

     唐长安城平康坊有姚崇宅。

     据《唐会要》卷五十载:“华封观,平康坊。天宝七载,永穆公主出家,宅置观。其地西北隅,本梁公姚元崇宅。以东即太平公主宅。其后敕赐安西都护郭虔曜。今悉并为观。号华封。”(21)

又据《资治通鉴》唐纪开元四年条载:“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痁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源乾曜奏事或称旨,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令家人入侍疾。崇以四方馆有簿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22)

    由此可见,姚崇开元初任宰相时,因没有自己的住宅,曾长期寓居长安罔极寺。罔极寺创建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太平公主为母亲武则天祈福创建此寺,寺名取自《诗经》中“欲报以德,昊天罔极”句。 罔极寺和一般寺院一样,兼具有邸店的职能,为耽留外出者提供食宿。开元四年,姚崇因病卧床不起,源乾曜找他议事来往不便,建议玄宗让姚崇移居四方馆,姚崇因四方馆是中书省办公场所,谢绝入住。

    后来,可能因皇帝过问安排,朝廷赐宅,姚崇才有了平康坊“梁公姚元崇宅”。平康坊是唐长安朱雀门东第三街从北数起的第一排里坊,也是靠近皇城的第一排里坊,位置比较突出,出入皇城相对位于大宁坊的光宅寺而言,不但近而且便捷,非常适合年老体弱的姚崇入朝视事。从平康坊里居住过的太平公主、姚崇、安西都护郭虔曜来看,都是朝廷要员。而且,“今悉并为观,号华封”来看,均属公家之地,私人有使用权而没有继承权。又《长安志》介绍唐都城名人居所时,谓兴宁坊有姚崇宅,但“屋宇并官所造”。(23)故而,随着姚崇的离职,平康坊旧居又归于公家。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18

三、姚崇任地方官考。

   《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五迁夏官郎中。……张柬之等诛二张,(姚)崇适自屯所还,遂参计议。以功封梁县侯,实封二百户。……俄为亳州刺史。……历宋、常、越、许四州。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中书令。……贬为申州刺史。移徐潞二州,迁扬州长史。政条简肃,人为纪德于碑。徙同州刺史。”(24)

《旧唐书•姚崇传》记载姚崇任地方官时,更为简略。云:“(姚)元崇为孝敬挽郎,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无几,出为亳州刺史,转常州刺史。……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贬元之为申州刺史,再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为政简肃,人吏立碑纪德。俄除同州刺史。”(25)

《姚崇神道碑》记载姚崇担任地方官时云:姚崇“制举高第,历佐濮郑,并有声华。”又云:姚崇曾“出典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扬、同十郡。”(26)

姚崇自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二月至景龙四年(710年)六月的5年零4个月中,被贬为亳州刺史后,又“历宋常越许四州”刺史。又在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二月至先天二年(713年)十月被贬出京,做地方官共二年零八个月,先被贬为申州刺史,又移徐潞二州,迁扬州长史,徙同州刺史。按唐朝当时制度,五品以上高级官员任期一般为三年。但姚崇在地方任职时间都没有达到上述期限,原因正如中宗时御史中丞卢怀慎上书指出的:“比来州牧、上佐及两畿县令,下车布政,罕终四考,在任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遽即迁除,不论课最。”(27)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朝廷派遣官员,未到任而中途改任。

因此,究竟姚崇具体何时在何地任职,两《唐书》俱不详载。今根据史料和新出土的碑石,试考证之。

   (一)郑州任职考。

   《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崇“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28)《旧唐书•姚崇传》亦有同样记载。两《唐书》均不载在郑州任职。

   《姚崇神道碑》记载姚崇担任地方官时云:姚崇“制举高第,历佐濮、郑,并有声华。”(29)

    姚崇夫人《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沛国夫人刘氏墓志并序》(简称《刘氏墓志》)载:“夫人讳,彭城人也。……夫人躬浣濯以立素,率紘组以底勤,怡顺而傍睦宗姻,尸斋而肃巷祭祀。方将贻训彤管,传经后师,而景命不融,与善冥昧。閟虹光于厚穸,坠瑶华于早春。以垂拱元年(685年)八月四日终于郑州官舍,春秋三十四。”(30)

   《姚崇神道碑》云姚崇“历佐濮郑”,说明姚崇曾在濮州、郑州任职,而《刘氏墓志》则进一步说明姚崇于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年前后在郑州任州刺史的佐官,至于任何职,尚待考证。

   (二)宋州任职考。

    姚崇的侄孙女《唐故河南访使汴州刺史徐公(挥)夫人嘉兴县君(姚氏)墓志铭并序》云:“夫人姓姚氏,其先吴兴人也。曾祖善意,皇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祖元素,皇朝散大夫、潭州别驾。父孝孙,皇仙州襄城县令。夫人行言无择,德礼有度。少孤,为叔祖梁公(姚崇)之所器念,尝曰:此女贞惠而明,淑慎而介,可以修苹蘩于高国之族,奉箕帚于梁鲍之室。及梁公之出牧宋州也,以宁陵丞徐公为贤。当及笄之岁,备执笈之礼。徐公讳挥,东海人也。”(31)姚崇之兄姚元素之子姚孝孙之女很早失去父亲,由姚崇照护。姚崇在宋州任刺史时,就把他的这个侄孙女许配给其下属宁陵丞徐挥为妻。

    此墓志可为姚崇任宋州刺史之佐证。

   (三)常州任职考。

   《旧唐书·严挺之传》云:“严挺之,华州华阴人。叔父方嶷,景龙中户部郎中。挺之少好学,举进士。神龙元年,制举擢第,授义兴尉。遇姚崇为常州刺史,见其体质昂藏,雅有才干,深器异之,及崇再入为中书令,引挺之为右拾遗。”(32)

   《新唐书·严挺之传》亦有同样的记载。

   此史料可为姚崇任常州刺史之佐证。

  (四)越州任职考。

    据《越中杂识》载:“姚崇,字元之,洛阳人。景龙中,出典越郡,治尚简肃,不树威而民化之。及去,百姓送至钱塘江干者以千计,望崇去远,皆号泣而返。”(33)

    如果说《越中杂识》记载了姚崇在越州任职的政绩,那么,《姚懿墓志》则具体记载了姚崇在越州任职的具体官职及时间。

   《姚懿墓志铭》云:姚懿妻彭城郡夫人刘氏“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坊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堂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姚崇),次子朝散大夫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34)

    此墓志则记载了姚崇在景龙二年(708年)九月时任越州都督。

四、姚崇生卒年份、寿数及谥号考。

    《旧唐书•姚崇传》载:姚崇“后又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35)

    《新唐书•姚崇传》亦载:姚崇“(开元)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十七年,追赠太子太保。”(36)

    关于姚崇谥号,《唐会要》卷八十《朝臣复谥》亦载:

   “刘仁轨、刘幽求、姚元崇(即姚崇)、裴耀卿、張九龄,曰文献。”(37)

    但据史料和近年出土的墓志证明,两《唐书》及《唐会要》所载姚崇的寿数及谥号均误。

   (一)姚崇的寿数及生卒年份考。

两《唐书》载姚崇卒于开元九年(721年),享年七十二。  

据此推算,姚崇应出生于唐高宗李治永徽元年,即公元650年。

    但唐张说撰写的《姚崇神道碑》载:“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自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享年七十有一。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38)

    同后晋时所修之《旧唐书•姚崇传》和北宋时所修之《新唐书•姚崇传》相较,当然要以同时代人张说撰写的《姚崇神道碑》所载史料要真实可信。

    因此,姚崇享寿当取七十一岁。据此推算,姚崇当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故此,姚崇的生卒年份应为公元651年~721年。

    (二)姚崇谥号考。

    两《唐书》及《唐会要》俱记载姚崇谥号为“文献”。但史料及出土的墓志均载姚崇谥号为“文贞”。

史料佐证:

1、《姚崇神道碑》载:姚崇“享年七十有一。……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39)此当为姚崇谥号为文贞之最有力之证据。

2、据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本文》卷四《定谥》载:“太宗朝郑公魏征,玄宗朝梁公姚崇、燕公张说、广平公宋璟、郇公韦安石,皆谥为文贞二字。人臣美谥,无以加也。非德望尤重,不受此谥。有唐以来,五人同谥,亦无嫌也。”(40)

3、宋赵明诚著《金石录》卷二十七载有《唐永阳太守姚弈碑》,并云:“右唐姚弈碑,弈,崇子也。《新唐书》云,崇谥文献,而此碑及张说所撰崇碑皆云谥文贞。盖崇父懿已谥文献,父子罕有同谥,当以碑为正。”(41)

碑石佐证:

1、姚崇嫡曾孙《姚侑墓志》之佐证。碑曰:“公讳侑,字百华。其先帝妫之后,今为吴兴人也。曾祖元崇,皇朝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文贞公。祖彝,正议大夫、邓州刺史、光禄卿。父堙,魏州贵乡县令。文贞以伊傅之业致君,与三五同德盛烈,余裕诏于简书。”(42)

2、姚崇之婿《陶禹墓志铭》之佐证。据《大唐故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上柱国陶府郡墓志铭并序》载:“公讳禹,字玄成,家本丹阳,迁为河南人也。……。公则介州司马赠沧州刺史缵之孙,银青光禄大夫怀州刺史大举之子,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国文贞公姚崇之婿。……以开元十九年二月十二日,终于许州之旅馆,临葬于河南北邙山之原,礼也。”(43)

    3、新近洛阳出土的姚崇侄曾孙《姚合墓志》与姚崇嫡玄孙《姚勖墓铭》(自撰),俱称姚崇为“中书令、梁国文贞公”。 (44)

     总上所述,可知两《唐书》所载姚崇逝世后被朝廷谥为“文献”确误,谥号当为“文贞”无疑。

  五、姚崇家族兄弟考

   (一)《新唐书》所载姚懿三子元景、元崇、元素长幼排序考。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姚懿有三子,即长子姚元景、次子姚元崇、三子姚元素。

    根据史料和新近出土的碑石,可知《新唐书》所载姚崇弟兄排序实误。

    佐证之一,《姚懿墓志铭》云:姚懿妻彭城郡夫人刘氏“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坊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堂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姚崇),次子朝散大夫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45)

    此墓志载明,姚元之(姚崇)与姚元景本为刘氏夫人一母所生,且姚元之为长子,姚元景为次子。

    佐证之二,《唐故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徐公(挥)夫人嘉兴县君(姚氏)墓志铭并序》云:“夫人姓姚氏,其先吴兴人也。曾祖善意,皇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祖元素,皇仙州襄州县令。夫人行言无择,德礼有度。少孤,为叔祖梁公所器念。”(46)志文中所载“叔祖梁公”即姚崇。因此姚元素应和姚崇是弟兄关系,且称姚崇为志主姚氏夫人之叔祖公,可知,元素年龄长于姚崇。

综上所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姚懿三子:长子姚元景、次子姚元崇、三子姚元素, 长幼排序有误。姚崇兄弟三人长幼正确的排序应为姚元素、姚元崇、姚元景。

   (二)姚崇兄弟十一人考。

佐证之一,姚崇父姚懿衣冠冢出土的《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嶲州都督长沙郡公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姚府君玄堂记》载: 姚懿 “玄堂在陕州东硖石县东北廿里崇孝乡南陔里安阳公之原,即怀州长史府君茔东南五百四十步。……右奉开元三年七月廿四日制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既奉朝恩,爰加礼秩。以其年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卜地叶吉,敢用封树。其明器等物总一百五十事,并此记并同瘗于玄堂南一十二步。第十子兵部尚书兼紫微令梁国公崇,藜莪增感,悲号靡及。恐松柏方合,陵谷迁贸,而前志先在圹内,事归幽密,不敢辄启。今敬镌贞琰,以立斯记。”(47)

在出土的《姚懿玄堂记》中,姚崇自称为“第十子兵部尚书兼紫微令梁国公崇”,可知姚崇当为姚懿第十子。

    佐证之二,《姚懿神道碑》云:姚懿“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则隋左常侍降之孙,唐襄州长史志逵之女,今紫微令崇、故宗正少卿景之母也。”(48)可知,姚崇父姚懿一生先后娶有三位夫人,即张氏夫人、李氏夫人、刘氏夫人。姚崇、姚景(即姚元景)是其父的第三位夫人刘氏夫人所生。姚崇既为第十子,其弟姚景当为第十一子。

    目前,姚崇弟兄十一人除史料记载的姚元素、姚元崇、姚元景外,新近出土的碑石又发现有姚德敏、姚德素。

    佐证之三,姚德敏,两《唐书》未载。姚德敏之子《大唐故齐州临济县令吴兴姚府君(辩义)墓志铭并序》,文曰:

   “君讳辩义,字玄载,吴郡武康人也。……曾祖祥,隋怀州长史。……祖善意,皇银青光禄大夫、嶲州都督、长沙县开国公、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父德敏,朝散大夫、徐州萧县丞。……君季父开府仪同三司梁国公,翊亮乾坤,阿衡台鼎。”(49)

据此可知,姚德敏、姚崇同为兄弟。又据撰墓志者称姚崇为墓志铭主人姚辩义之“季父”可知,姚德敏为姚崇之异母兄长。

    佐证之四,姚德素,两《唐书》。而洛阳新近出土有其子姚爱同墓志,全称为《故朝议大夫守绥州刺史姚府君墓志铭并序》,文曰:

   “公讳爱同,字爱同,其先吴兴人也,今家于洛阳焉。……曾祖祥,隋怀州长史。祖善意,银青光禄大夫、持节嶲峡二州诸军事、嶲峡州刺史、长沙公、赠吏部尚书,追谥曰文献。父德素。潭、廓二州司马。……我于是乎授朝议大夫、使持节绥州诸军事守绥州刺史之寄。……开元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终于东都道德里之私第,享年六十三岁。”(50)

从姚爱同的墓志中所叙述的世系可知,姚德敏和姚崇同为弟兄。又,姚崇家族在洛阳龙门石窟开凿的洞窟(今称极南洞)外树一碑石,碑文录入《全唐文补遗》,题为《都督长沙姚意妻造像记》载:“睿同任卫州司兵参军,爱同任……”(51)亦证“睿同”“爱同”俱为姚崇子侄辈。

从墓志又知,姚爱同“开元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终于东都道德里之私第,享年六十三岁”。同姚崇逝世同年同月,姚崇享年七十一岁,姚爱同享年六十三岁,仅比姚崇小八岁。由此可知,姚爱同之父姚德素为姚崇之异母兄长,当无疑。

    综上所述,姚崇兄弟目前在史料及石刻中已发现的名字有姚德敏、姚德素、姚元素、姚元崇(即姚崇)、姚元景。我们相信,随着新文物的出土和新史料的发现,姚崇十一个兄弟中其他人的名字也会被继续发现。

   参考文献:

(1)(25) (3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九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6)(11)(24)(28)(3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一百二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19)(34)(42)(45)吴刚,全唐文,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44)唐姚勖墓志石即《唐通议大夫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勖)府君墓志(自撰)》近年出土于伊川彭婆乡姚崇墓地,现为洛阳私家收藏。

(5)姚学谋,读《姚合墓志》之拙见[J]三门峡史志,2009(3).

(7)(17)(18)(26)(29)(38)(39)(48)[清]董诰,全唐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清]龚林,直隶陕州志,清乾隆十二年刻本。

(9)姚振华,姚氏族谱,民国二十三年刻本。

(10)黄明兰、朱亮,洛阳名碑集释[M]朝花出版社,2003.

(12)[清]杨守敬,水经注疏,[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3)[清]白明义,汝州全志,清道光十八年刻本。

(14)[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5)阎文儒、阎万钧,两京城坊考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16)[清]彭定求,全唐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0)冯本立,姚氏探源及洛阳姚氏祠堂建设的建议[J]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2008.

(21)(37)[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3)[元]骆天骧,长安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7)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九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0)(47)姚学谋,大唐贤相姚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1)(46)(49)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32)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九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3)[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0)[唐]封演,封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1)[宋]赵明诚,金石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9.

(4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0)姚爱同墓志即《唐故朝议大夫绥州刺史姚府君墓志并序》,墓志石近年出土于伊川彭婆乡姚崇墓地,为洛阳市私家收藏。

(51)[清]董诰,全唐文:第五册,[清]陆心源,唐文续拾[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发表于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二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19
浅论大唐贤相姚崇
' ~" e) w& |: z1 U. p  l* A5 s4 g1 u8 U, m) m2 p
        大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与白居易齐名、号称“元白”之一的大诗人元稹写下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诗中写道:
% [) o8 F3 z. {- d- D/ F4 C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9 n7 N3 w0 K" \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言见为君说。3 F; _4 m+ j# m" t  y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 ^1 Y( L# G" f" G# G% N& ]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6 \4 G" H4 I7 w4 m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至公。; J* _/ |+ A% n) q  E5 ?+ U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 D& g0 d- {4 ^! Y2 p9 J9 o3 w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 d4 l) A" M, m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 e& U7 T/ @. L$ H0 o* q( e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 h6 U9 V& a7 p) [( J* ?/ p        诗中通过唐代皇帝在河南宜阳的行宫--连昌宫的兴废,探究了唐代治乱的由因。诗中借一个老人的见闻经历,热情地歌颂了造就开元盛世的大唐名相姚崇、宋璟,无情地鞭鞑了酿成天宝之乱的弄权奸相李林甫、杨国忠。表达了人民对清平盛世和政治家姚崇、宋璟的无比怀念!此时姚崇已逝世百年有余。
; P4 V% c% H; ]        姚崇逝世360多年后,一部可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问世了。一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评论唐代宰相道:“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肯定了姚崇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之一。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0
姚崇逝世1200多年以后,毛泽东在认真阅读了《新唐书·姚崇传》之后,这位好评说“千秋功罪”的伟人在传记的天头上批注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在读到姚崇的“十事要说”时,批注赞扬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批注指出姚崇、宋璟“二人道同,方法有些不同”。批注还认为,中唐时期大文学家“韩愈《佛骨表》祖此”。毛泽东评论历代帝王时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朝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但对姚崇,评价可谓高矣!
+ H- q9 s+ N( I0 W- Y1 h) T, Y* Z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各种方式怀念姚崇。唐代开元年间,老百姓甚至还把姚崇的画像当作真神来供奉。许多地方还为他修盖了庙宇,希望他能保佑人民,降临福祉。至今,在台湾省云林县的虎尾镇还保存有姚王爷庙,祭祀的就是唐代贤相姚崇。
1 p( x& X! K. e) _: ]        故乡的人民更是情有独钟。宋代元佑八年(1066)陕州知州游师雄仰慕姚崇为人,置姚公祠于其故居陕州东卫村社(今河南陕县张茅镇),在姚崇后裔散居他乡的情况下,姚公祠被人们祭祀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不能不说是故乡人民对其怀念之深。在原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风景区)的大南关的“二贤祠”,祭祀的则是陕州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历史名人——唐代贤相梁国公姚崇和宋代著名诗人魏野。开元三年(715),姚崇为故乡题写的“藩篱”石匾珍宝,饱经历代战乱和当代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倍受人民群众的珍藏保护,至今还完好地收藏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受到世人观瞻!
8 V: e  _4 A1 Z+ b. \        为什么1300多年来姚崇倍受人民敬仰,倍受政治家、史学家推崇而经久不衰呢?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透析姚崇,进而知人论世,对这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则可以得出必然的结论。
, g8 P, B/ O0 ?: R+ ^. k4 D/ E        一、“为政以公”而“耸廉勤之节”的吏治思想。( Q$ @) m9 b7 T+ ~: e  w, d
        姚崇生活在一个唐王朝上升阶段的时代。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长期受儒家一些进步思想的熏陶。刚刚过去的唐太宗以贞观之治遗留下了治世的楷模。姚崇经历过人所称道的高宗永徽之治,又亲身参与了武则天的文治武功,还体验了中宗腐败政治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他以儒家经世济民思想为己任,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他的吏治思想。这集中反映在姚崇于开元二年(714)撰写的《持秤诫》、《弹琴诫》、《持镜诫》、《辞金诫》、《冰壶诫》(合称“五诫”)中。《五诫》主要内容有:(一)强调“为政以公”的吏治思想。姚崇主张为政者要象持称一样,“志守公平,体兼正直”,“称物平施,为政以公,毫厘不差,轻重必得。”“存信去诈,以公灭私。”只有这样,才会“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心能执一。政乃无失。”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呼唤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平、公正、诚信”原则。当然,姚崇提倡的“为政以公”有其特定的时代内容,同我们今天倡导的不尽完全相同。(二)倡导官员勤政。姚崇当时批评了“凡今之人,鲜务为德。纷纶谄媚,汩没忠直”,即为官者无所作为,唯知巴结讨好上司的不正之风。提出要学习“古之君子,策名委质,翼翼小心,乾乾终日”的精神,为官者“刑不可滥,政不可贼。”只有勤政为民,才能作到“如镜之明,断可以平;如镜之洁,断可以决。”这在今天提倡“以德治国”时颇有教育意义。(三)倡导“廉慎”作风。姚崇批评中宗以来“凡今之人,就列称臣。当官以害剥为务,在上以财贿为亲”的腐败风气,要求为官者要象盛冰的玉壶一样,冰清玉洁;要象子罕(春秋时宋人)辞玉、杨震(东汉太尉)辞金一样,洁身自好。谆谆告诫为官者,“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只有自觉抵制“金玉”的诱惑,才能避免“象之有齿,以焚其身;鱼之贪铒,必曝其鳞”。因此“当官明白者”,“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自觉地做到“请谒者咸息,苞苴者必辞”。(四)注重治国中的“教化”作用。提出当政者要象弹琴一样,“君子抚之,以和人心”,“乐导至化,声感人情”,达到“身不下堂,不言而理”的效果。还提出“善为国者如弹琴。宫君商臣,则治国之道。大急小缓,岂安人之心。”同时指出要根据实际“改张逾于立法”,即及时调整政策法令。(五)强调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姚崇说:“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唯上之平。故曰:上之所仰,人之所向。我之所教,人皆其效。”提出做一个好的官员,要“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以上见《全唐文》卷二○六)$ B9 _( h" o4 K: N' W
        姚崇的吏治思想影响了当时的皇帝和各级官员。唐玄宗和姚崇身体力行,开元之初基本上扭转了中宗以来的不良风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当人们读到姚崇的《五诫》时,还无不为他中的浩然正气、高风亮节、博大胸怀、精辟见解所折服!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1
二、以天下为己任,为之奋斗而百折不挠的政治家。) \0 H) y  W! U% s
        姚崇少年时潇洒豪爽,崇尚气节。“自小及长,从微见著。唯以直道为业,非以曲路相通。”(见《全唐文》卷二○六)27岁中制举。因才干出众,迁夏官郎中。时契丹扰河北,兵机填委,姚崇“剖析如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新唐书·姚崇传》)姚崇做了宰相,想的只是为国事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抱负而努力,决不为贪图高位而随波逐流,更不会为此而谄媚权贵。为此,他三次遭贬,“三起三落”,然正气永存,信念不移。一生宦途曲折,富有传奇色彩。! r3 Q) W8 l) @& J' {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冬,女皇卧病不起。“宰相不得见者累月,唯张易之、昌宗侍侧。”“二张”借助女皇,很有权势,王公大臣竞相趋附。为永保富贵,张易之听信术士之言,准备在家乡定州私自建一佛寺,迁京城十名高僧主持。姚崇时任宰相兼春官尚书(礼部尚书),兼管国家典礼及僧尼之事,就以违反国家法令为由制止了这件事。张易之几次找姚崇说情,都被姚崇拒之门外。“二张”恼羞成怒,就在女皇耳边散布姚崇的坏话。这样,姚崇被夺去宰相实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到边关作灵武道安抚大使去了。这是姚崇第一次被贬。(见《资治通鉴》二○七)& X* x1 \, j* X% y( |: G
        神龙元年(705)正月,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发动了政变,诛杀了“二张”及其集团的主要成员。唐中宗复位。姚崇因事先参预谋划有功而受到了封赏,依然以宰相身份参与政事。但当他在上阳宫看到离位的武则天憔悴衰老时,竞失声痛哭。桓彦范、张柬之等好心劝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崇并不掩饰自己对武则天的同情,而公开表示出一个忠臣对旧主的应有之义!他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当日,姚崇即被贬为亳州刺史。这是他第二次遭贬。(《新唐书·姚崇传》)
. H( K6 L/ m7 J  \        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姚崇又被任命为宰相。和侍中宋璟,同心协力,改革弊政,朝政出现崭新局面。睿宗之妹太平公主以拥立皇帝有功,“权倾人主”,睿宗特别听信她的话,“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她代表旧势力,反对改革,并企图废黜支持改革的太子李隆基,破坏朝廷稳定大局。如不搬去这块拌脚石,改革事业就会夭折,一场新的动乱将代替目前的安定局面。但如果行动,就有罢职、贬官甚至杀头的危险。姚崇、宋璟为国家的安危而不顾自身的安危,毅然向睿宗上“安储三策”,“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睿宗虽然勉强接受并执行了这三条建议,但由于迁求太平公主,姚崇、宋璟还是被加上离间皇室关系的罪名,又一次被贬出京城,作了地方上的州刺史。(见《资治通鉴》卷二一○))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1
三、善应变成务而遇事果敢的改革家。4 a" ]( O& o9 G* c5 O' Q
        宋朝宋祁在撰写《新唐书·姚崇传》后评论说:“(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变,就是变革,就是改革。纵观姚崇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以清除天下积弊为己任的改革家。
/ V- L3 x- v) X; l4 K3 F4 E        武则天时,为使女皇彻底废除酷吏制度,姚崇以夏官侍郎之职,不顾官微言轻,冒着罢官、下狱甚至杀头的危险,动情地向女皇进言,申述酷吏制造冤狱的真情,并大义凛然以自己官职、性命及一门百口,担保朝中文武百官无人谋反。女皇深受感动,从而下决心废除严刑峻法,稳定了武周政局。
7 H. Y% L1 S' j) E* T- }        睿宗时,时任中书令的姚崇和侍中宋璟,着力革除中宗吏治弊病:一是顶着压力,罢免了几千名中宗皇帝亲自批准的、靠花钱买来的“斜封官”。二是“不畏强御,请托不行”,整顿了上万名超编的吏部候补官员,通过考试,选拔了不足二千人录用,“人服其公”。虽然后来姚崇遭贬,改革事业夭折。但他们的改革的魄力,至公之心,却给朝野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流传过这样的民谣:“姚、宋为相,邪不如政;太平用事,正不如邪。”$ _6 V! U% t3 s& R
        真正算上大手笔的,要算是姚崇开元初年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天二年(713),唐玄宗全面执政之后,求治心切,一心要复振贞观之风。就在姚崇被任命为宰相时,姚崇向玄宗提出了十条政事改革建议:一是“垂拱以来,以竣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二是“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心;臣愿不倖边功。”三是“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四是“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五是“戚里贡献以自媚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六是“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七是“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自以礼。”八是“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九是“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贞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佛道营造。”十是“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诫。”(见《新唐书·姚崇传》)这十条建议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大政方针,可谓切中时弊,史称“十事要说”。“玄宗心益开,听之孜孜忘倦”,视为救世良方,全盘接受。开元之初,姚崇劝玄宗“无任功臣以政”,“诸王外刺”,结束了中宗以来政局八年动荡不安的历史,赢得了近五十年的太平光景。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任用贤能,天下大理。禁营佛寺,沙汰僧侣。劝课农桑,赋役宽平。不贪边功,中外和平。改革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所以,中唐诗人和评论家杜牧称赞姚崇“首佐玄宗起中兴业。”姚崇之后,继任者宋璟、张嘉贞等“萧规曹随”,“守法持正”,不懈努力,终于出现了唐王朝最鼎盛的时代——“开元盛世”。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2
四、以人为本而实是求是的唯物论者6 {! I% I% a2 \/ x- a
        姚崇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作为政治家,他不是一个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而是一个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在实践中,惟以国家兴盛为重,以黎民冷暖为重,不管是儒家的“天人感应论”、还是佛教的“修福报应”之说,只要妨碍了人民的安危,统统不放在眼中。愈到后来,他对事物的认识愈接近唯物论者。
7 m9 P7 ?: ?+ i- _4 y        开元三年到四年(715~716),中原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老百姓受迷信思想影响,只是用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的办法来消灾,而坐视蝗虫食苗。消息传到朝廷,百官众口一辞,都说是朝政有失,老天降蝗灾警示。今天看来,这本是汉儒董仲舒“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的“天人感应论”,纯属无稽之谈。但那时朝廷上下把此论奉为圣经。谏议大夫韩思复甚至上书,要玄宗皇帝“悔过责躬”,“以答休咎”。紫微令姚崇清楚地知道,如果蝗灾蔓延下去,人民将流离失所,国家将失去稳定。如果发动灭蝗,朝野上下,阻力甚大。就煞费苦心地在古代的籍典上找依据,以《诗经》上有关灭蝗的诗句和东汉光武帝灭蝗的诏书为凭据,并拿出用切实可行“焚瘗”之法,说服了玄宗。但朝廷争议仍然很大。就连平时同心协力、百依百顺的黄门监卢怀慎也劝他:蝗是天灾,灭蝗有伤和气。外议甚多,请公思之。姚崇以人为本,严肃批评他说:“今蝗虫极盛,驱除可得。若其纵食,所在皆空。山东百姓,岂宜饿杀!……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于是下公文、派驱蝗使督促各地灭蝗。但汴州刺史倪若水却有令不行,还上书朝廷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姚崇闻报大怒,就去牒文批评他:“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何忍不救!因以饥馑,将何自安?幸勿迟回,自招悔吝!”倪若水阅书后,不敢怠慢,督促百姓,“乃行焚瘗之法,获蝗一十四万担。”(见《新唐书·姚崇传》)二年来,灭蝗成效显著,百姓不甚饥饿。0 O% d3 q7 y1 R+ y
        唐朝,佛教盛行。上自皇帝王公大臣,下至一般百姓,无不崇信佛教。就连武则天登基,也托言“弥勒”转世,普渡众生。姚崇的母亲也一个虔诚信教者。姚崇不可能不受佛教的影响。长安二年(702),他曾为母祈福造像。神龙三年(707)母亲亡故后,姚崇兄弟姊妹还为母亲造一功德窟。但是中宗以来,贵戚争先营造佛寺,从中谋取利益,滥渡人为僧尼,逃避国家赋役,人们“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乃至施身,亦无所吝”。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现实主义者,反佛并非其根本目的,但当他看到佛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时,就开始坚决反对佞佛。开元年间,在姚崇的建议下,朝廷沙汰僧人一万二千多人,还颁布了禁造佛寺的法令。到后来姚崇越来越对佛教有了正确的认识。临终前,他在《遗令诫子孙文》中写道:“佛者觉也,在乎方寸。……但平等慈悲,行善不行恶,则佛道备矣。”可见他仅把佛教看作一种宗教信仰。他又说:“夫释迦之本法,为苍生之大弊。汝等各宜警策,正法在心,勿效儿女子曹,终身不悟也。”这样的认识,同唯物论有何区别?! m8 n' z- V  I7 Q3 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姚崇不但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并倡导“为政以公”的伟大政治家,还是一个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伟大实践家;不但是一个善应变成务的伟大改革家,而且还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唯物论者。他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人民将世代铭记,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3
浅论唐名相姚崇唯物论之思想) d; S% u0 T: u' B2 `  d

* ?4 e! {0 M8 \- {3 d, L; Z; b        毛泽东爱读史,他读史联系实际,不囿于前人的评说和结论,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每有所感,便在书的天头地脚信笔写下他的批语评说。他读《二十四史》、古诗词等文史古籍,作了许多批注、评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文化思想遗产。
# ^' _. ?) }2 w% U9 b        毛泽东在阅读《新唐书·姚崇传》时,竟在天头上批注了四段话。其中,分量最重的一条批注是“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
% x9 z0 d9 ?0 r; f        毛泽东为什么称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姚崇为“唯物论者”呢?笔者不揣绵薄,对毛泽东这一论断进行分析、论证,期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4
一、 姚崇唯物论思想之表现3 x, ]) r) K" g/ v, q3 i5 ?
        姚崇(651~721年),原名元崇,因避讳开元时玄宗皇帝尊号,改名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人。少不悦学,长乃好学。以制举入仕,在地方及中央任职40多年,因才干出众,办事果敢,经验丰富,三次出任武则天、睿宗、玄宗宰相十多年,以善应变成务著称,尤以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开元之治,而载入史册。在《资治通鉴》中,宋朝大史学家司马光赞扬姚崇为有唐以来四大贤相之一。
; J& R" a- I" g- ?    笔者认为,姚崇之所以被称为唯物论者,有三大表现,即一是反对宗教迷信,二是反对天命论和“天人感应论”;三是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 Y2 V& L: e' w0 t+ Y        1、 反对宗教迷信。$ S3 J& Y2 [5 o1 A+ w
        唐朝以来,佛教、道教盛行,从皇帝、王公贵族、各级官员,到豪门富户、一般老百姓都崇拜宗教迷信。皇帝出于政治需要,也都崇拜信仰宗教。不过佛、道排列次序不一。唐初,唐高祖李渊认道教祖师老子李耳为宗,于是下诏叙三教先后,“老先次孔末后释。”(见清陆心源《唐文拾遗》,又见《续高僧传·释慧乘传》 )武则天改唐为周之际,又因佛教为她做皇帝大造舆论,于是又“以释教开革命之阶,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见《资治通鉴》天授二年条)结果,滥度僧道,广建寺观,侵占大量土地,耗费巨大资财,国家财政日益亏空。许多老百姓也因笃信佛道,写经铸像,搞得家败人亡,无以生计。* _/ r" ^7 `8 W0 U9 B9 m' g
        看到当时佛道宗教迷信猖獗的现象,姚崇认为必须批判佛道危害社会的弊病,抑制佛教和道教的过度发展。) t) A* o- `& B
        从目前收集到的史料来看,姚崇对佛道的认识观点如下:" o3 W& [* f7 o! W6 X, E
    佛道宗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弊病,必须限制其发展。姚崇在遗令诫子孙文中说:“夫释迦之本法,为苍生之大弊。汝等各宜警策,正法在心,勿效儿女子曹终身不悟也。”
$ f0 m9 y% U4 d2 A- e( k5 m* S    他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出发,从历史上历代王朝因崇佛而亡国,当代的中宗皇帝、太平公主、武三思、韦后等佞佛而难免家败人亡的教训批判了佛教。他说:
/ N1 K: X& U. \* }% o) j        “今之佛经,罗什所译,姚兴执本,与什对翻。姚兴造浮屠於永贵里,倾竭府库,广事庄严,而兴命不得延,国亦随灭。又齐跨山东,周据关右,周则多除佛法,而修缮兵威;齐则广置僧徒,而依凭佛力。及至交战,齐氏灭亡,国既不存,寺复何有?修福之报,何基蔑如!梁武帝以万乘为奴,胡太后以六宫入道,岂特身戮名辱,皆以亡国破家。近日孝和皇帝发使赎生,倾国造寺;太平公主、武三思悖逆庶人张夫人等皆度人造寺,竟术弥街,咸不免受戮破家,为天下所笑。”  : e' e0 M9 a8 o0 M
        他针对佛教所谓今世信佛是为来世修福的因果报应说法,批判说:
9 r2 ^. l7 j, i6 `        “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刀刃段段坏,火坑变成池。’比来缘精进得富贵长命者为谁?生前易知,尚觉无应;身后难究,谁见有征?”9 K, `( [  R8 H' z( a5 Q
        他又从中国古代历史证明,佛教没有传播到中原之前,人们安居乐业长寿,来批判佛教说:
5 o% h3 t4 g/ r& I8 y. C' ?        “五帝之时,父不葬子,兄不哭弟,言其致仁寿无夭横也。三王之代,国祚延长,人用休息,其人臣则彭祖、老聃之类,皆享遐龄。当此之时,未有佛教,岂抄经铸像之力、设斋施佛之功耶?”9 Y0 i, `9 W# t$ c+ Z
        他还从佛教的教义出发,批判当时的佞佛现象,他说:; M4 B) g) V* A& E
“且佛者觉也。在乎方寸,假有万像之广,不出五蕴之中。但平等慈悲行善不行恶,则佛道备矣,何必溺於小说,惑於凡僧,仍将喻品,用为实录?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乃至施身亦无所吝,可谓大惑也。亦有缘亡人造像,名为追福,方便之教,虽则多端,功德须自发心,旁助宁应获报?递相欺诳,浸成风俗,损耗生人,无益亡者。假有通才达识,亦为时俗所拘,如来普慈,意存利万,损众生之不足,厚豪僧之有馀,必不然矣。且死者是常,古来不免,所造经像,何所施为?”
- N" p2 x8 p3 D+ H# G0 U1 Y, v他还批判道教受佛教影响,背叛了道教初义,也成为社会弊端。他说:5 h+ M! A# g3 z" y3 C' j
“道士者,本以元牝为宗,初无趋竞之教,而无识者慕僧家之有利,约佛教而为业。敬寻老君之说,亦无过斋之文,抑同僧例,失之弥远。”(以上见《旧唐书·姚崇传)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5
姚崇不仅从理论上批判了佛道,而且在实践中采取许多措施抑制佛道发展。- u+ d! ~) x& g. i4 L2 V! d
        一是禁止创建佛寺、道观。
5 h2 s7 R/ e: Z  t, T        姚崇历经三朝,目睹度僧造寺的危害,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姚他在拜相时向玄宗提出的《十事要说》中提出:“太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上皇造金仙、玉真观,皆费钜百万,耗蠹生灵;凡寺观宫殿,臣请止绝建造,可乎?”玄宗也认识到造寺观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就动情地说:“朕每睹之,心即不安,而况敢为者哉!”(见《资治通鉴》(附考异),吴兢《升平源》)开元二年(714年)二月十九日,朝廷下制令:“天下寺观,屋宇先成。自今以后,更不得创造。若有破坏,事须条理,任经所繇,陈牒简验,然后听许。”(见《全唐文》卷二六)
$ F: `. d# U5 c        二是“检责天下僧尼。”开元二年正月,姚崇任紫微令不久,针对“中宗以来,贵戚争营佛寺,奏度人为僧,兼以伪妄;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所在充满。姚崇上言:‘佛图澄不能存赵,鸠摩罗什不能存秦,齐襄、梁武,未免祸殃。但使苍生安乐,即是福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坏正法!’”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调查沙汰天下僧、尼,结果这次查出滥假僧尼三万余人,勒令他们还俗从事生产劳动。(见《唐会要》卷四七)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5
三是“禁止民间铸佛写经。”姚崇认为,“佛者觉也,在乎方寸……但平等慈悲,行善不行恶,则佛道备矣。何必……抄经写像,破业倾家,……损众生之不足,厚豪僧之有馀,必不然矣。且死者是常,古来不免,所造经像,何所施为?”于是就说服玄宗在开元二年七月二十七日,下制书《禁坊市铸佛写经诏》说“如闻坊巷之内,开铺写经,公然铸像,……百姓等或缘求福,因致饥寒,言念愚蒙,深用嗟悼。……自今已后,禁坊市等,不得辄更铸佛写经为业。须瞻仰尊容者,任就寺拜礼,须经典读诵者,勒于寺取读。”(见《全唐文》卷二六)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5
四是“禁止士女施钱佛寺。”佛教的三阶教竭力提倡布施。欺骗人说:“夫布施者,今现在世有十倍报,后世受时有亿倍报,不可计数。”他们创立无尽藏教派,骗取财物,积居钱帛。对此,玄宗下《禁止士女施钱佛寺诏》:“闻化度寺及福先寺三阶僧创无尽藏。每年正月四日,天下士女施钱,名为护法,称济贫弱,多肆奸欺,事非真正。宜禁断其藏,钱付御史台、京兆、河南府勾会知数,明为文簿,待后处分。”。(见《全唐文》卷二八)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5
四是“禁止士女施钱佛寺。”佛教的三阶教竭力提倡布施。欺骗人说:“夫布施者,今现在世有十倍报,后世受时有亿倍报,不可计数。”他们创立无尽藏教派,骗取财物,积居钱帛。对此,玄宗下《禁止士女施钱佛寺诏》:“闻化度寺及福先寺三阶僧创无尽藏。每年正月四日,天下士女施钱,名为护法,称济贫弱,多肆奸欺,事非真正。宜禁断其藏,钱付御史台、京兆、河南府勾会知数,明为文簿,待后处分。”。(见《全唐文》卷二八)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5
五是对僧侣的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旧唐书·五行志》记载:“姚崇秉政,以僧惠范附太平乱政,谋汰僧尼,令拜父母,午后不出院,其法颇峻。”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5
儒家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百行之首”;“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见《孝经》)把孝敬父母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佛教却认为“识体(灵魂)轮回,六趣无非父母;生死变易,三界孰辩怨亲?”甚至认为当前的禽兽虫蚁,前生可能是自己的父母;当前的父母,后生可能是自己的子孙。孝敬父母是无意义的事。(见范文澜《唐代佛教》)所以,历朝历代的朝廷抑佛都令僧尼致敬父母。开元二年(714)闰二月十三日,朝廷下诏书:“自今以后,道士、女冠、僧尼等,并令拜父母,至于丧祀轻重,及尊属礼教,一准常仪。庶能正此颓弊,用明典则。”(见《唐会要》卷四十七)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6
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地对安定国家局势,抑止寺院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税收入,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j# z5 q- p0 B3 i        2、反对天命论和“天人感应论”
" e6 z6 n; S5 A4 l( @        姚崇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作为政治家,他不是一个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而是一个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在实践中,惟以国家兴盛为重,以黎民冷暖为重,不管是儒家的“天人感应论”、还是佛教的“修福报应”之说,只要威胁到国家的安稳,妨碍到人民的生存,统统不放在眼中。愈到后来,他对事物的认识愈接近唯物论者。
; l7 a0 n# |  a" I3 y  k        开元三年(715年)六月,“山东(古指华山以东、黄河南北地区)诸州大蝗,飞则蔽景,下则食苗禾,声如风雨。”(《旧唐书·玄宗本纪》)田野里,蝗虫飞过之处,空中黑压压一大片,遮天蔽日。蝗群落到哪里,哪里庄稼就被啃个精光。
) v7 N& S+ T- I( |& m6 g# R        古时,由于科学技术落后,没有农药,加上人们对蝗虫发生和消亡规律认识不清,无法抗御蝗灾的侵害。古来都把蝗虫视为神物,列为“八蜡”之一,进行祭祀,以期消灾。加之佛经认为,“一切有情(动物)都有佛性”,不能杀生。(见范文澜《唐朝佛教》)因此,受灾州、县的地方官昧于迷信,把蝗虫视为“神虫”不敢捕灭,却驱使农民焚香祭拜,祈祷苍天福佑。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6
蝗灾越来越严重,各州县纷纷向朝廷报灾。朝廷中许多人认为是“天灾”,惶惧不知所措。汉朝以来,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学说“天命论”在上层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董仲舒说:“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之。”(见《汉书·董仲舒传》)按照董仲舒学说,天和人有相同的气质和情感,因此天人可以感应。特别是君主代天治理人民,君主的政治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天。政治好,天就喜欢,政治不好,天就震怒。对于眼下大面积发生的蝗灾,朝臣中的一些庸儒认为是朝政失德,天降蝗灾,示以惩诫。, G; u) k; d! d; w8 y: f
        宰相姚崇是个无神论者,且有丰富任职阅历。他从国家安稳大局出发,从人民生存的根本出发,知道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蝗灾后果严重,还会造成政局不稳,人心浮动。就上书朝廷,建议灭蝗。' p( V) m! O7 a
        玄宗忧虑地说:“蝗,天灾也。诚由不德而致焉。卿请捕蝗,得无违而伤义乎?”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6
姚崇针对玄宗的上天惩戒的恐惧,胸有成竹地劝导说:“臣闻《大田》诗曰:‘秉畁炎火’者,捕蝗之术也。古人行之于前,陛下用之于后。古人行之,所以安农;陛下行之,所以除害。臣闻安农,非伤义也。农安则物丰,除害则人乐。兴农去害,有国之大事也,幸陛下熟思之。”(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唐郑綮《开天传信记》)
- l: P) F. A) K        姚崇说服了皇帝,灭蝗的诏书还没发出。一个同为宰相平日和他戮力同心辅佐朝政的卢怀慎却忧心忡忡地对他说:“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外义咸以为非。又杀虫太多,有伤和气。今犹可复,请公思之。”
: _1 Q2 a: z6 W, z        姚崇正色答道:“楚王吞蛭,厥疾用瘳;叔敖杀蛇,其福乃降。赵宣至贤也,恨用其犬;孔子将圣也,不爱其羊。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礼。今蝗虫极盛,驱除可得,若其纵食,所在皆空。山东百姓,岂宜饿杀!此事崇已经面奏定讫,请公勿复为言。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见《旧唐书·姚崇传》)( X# h* h! e7 |9 s) `
        姚崇大义凛然,说天若因灭蝗降灾本人承担,与他人无关的答复,使这个负有道德盛名的卢怀慎感到惭愧,遂无话可说。
- r! ]: w' z. w* J5 g+ a6 M        于是捕蝗诏书下发各地,朝廷还派出了捕蝗使到各地督促灭蝗。但捕蝗使到了汴州,刺史倪若水却无动于衷,还振振有词地向朝廷写了一道奏章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刘聪时除既不得,为害更深。”“仍拒御史,不肯应命。”
' e1 d7 ?- `) N4 _+ ~; Z        姚崇闻听大怒,遂严厉地写一封公文批评倪若水,口气很重。公文说:“刘聪伪主也,德不胜妖;今日圣朝也,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言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忍而不救,因此饥馑,将何自安?幸勿迟回,自召悔吝。”
, m* \$ X$ x$ i2 C2 N/ v        倪若水接到姚崇公文,看到措辞严厉,有理有据,自觉责任重大,不敢怠慢,乃大力组织人吏灭蝗,“行焚瘗之法,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以上见《旧唐书·姚崇传》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7
姚崇面对朝野一片蝗是天灾“当明德慎罚,以答天谴”的声音,以大无畏的精神,力挽狂澜,说服了皇帝、众朝臣、地方官,连续两年灭蝗救灾,“由是连岁蝗灾,不至大饥。”(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 A8 `8 V; s* U0 d- u, w, Q 开元五年(417年)正月,因关中连续两年旱灾,粮食歉收,玄宗决定百官扈从并率御林军到东都去办公,以减轻关中人民负担。日期已经确定,祭祀皇帝历代祖先的太庙突然倒塌,震惊朝野!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大事情。
7 c/ p9 p. q4 e3 O% }* Y        玄宗召集朝臣商议。宰相宋璟与苏颋奏言:“陛下三年之制未毕,诚不可行幸。凡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陛下宜增崇大道,以答天意,且停幸东都。”宋璟和苏颋认为,太庙倒塌原因是太上皇逝世,皇帝服孝不到三年,故而天降灾变,天意示警不可到东都去。((见《旧唐书·姚崇传》)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7
右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舒国公储无量也认为是“先祖见变”,“天乃出灾害以谴告”,遂上书玄宗说:“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续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见《新唐书·储无量传》)
! d! O1 ?( z: k. \1 t* B  K& A        玄宗拿不定主意,遂召姚崇咨询。# G4 |1 Y& l& w0 \' v/ a
        姚崇说:“太庙殿本是苻坚所造,隋文帝创立新都,移宇文朝故殿造此庙。国家又因隋氏旧制,岁月兹深,朽蠹而毁。山有朽壤,尚不免崩。既久来枯木,合将摧折,偶与行期相会,不是缘行乃崩。且四海为家,两京相接,陛下以关中不甚丰熟,转运又有劳费,所以为人行幸,岂是无事烦劳?东都百司已作供拟,不可失信于天下,以臣愚见,旧庙既朽烂,不堪修理,望移神主于太极殿安置,更改造新庙,以申诚敬。”(见《旧唐书·姚崇传》)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7
姚崇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太庙倒塌的原因,和东幸无关,并提出妥善处理太庙的办法。玄宗大喜,同意姚崇的意见。东幸照常进行。9 ?' B" m1 A+ @7 |" ^
        3、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 {5 d) T( a$ Y, ~  Q& o# L        姚崇在丧葬观上也坚持唯物论,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 x. _& V4 j$ y2 c' n, x        开元九年(721年)九月,姚崇临终之前,写下遗嘱,名曰《遗令诫子孙文》,文中对薄葬问题有详细的论述。/ {7 U/ U$ {; r* P! Q% u7 [
        他认为“死者是常,古来不免”,人死后“死者无知,自同粪土”,“真魂去身,贵于速朽”。因此,古代的先哲都采取薄葬方式。他举了许多例子:6 O7 F/ w8 W' g, V9 r' R2 [
        “昔孔丘亚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今古,咸有遗言,属以薄葬。或濯衣时服,或单帛幅巾,……子孙皆遵成命,迄今以为美谈。”4 n& D, |$ [6 r  R3 _
        他说孔丘是儒家的大圣人,母亲的墓坏了却不去刻意修复。汉朝梁鸿是大贤人,父亲去世却用席子裹尸埋葬。汉代的杨震、赵咨、卢植、张奂,都是当世杰出而通达的显宦,他们通晓古今之事,都有遗言,嘱咐后人薄葬。他们有的身穿干净的平常衣服,有的用单层的绢来束发,他们懂得人的真魂离开身躯后,以快速腐朽为最好,子孙都遵照他们既定的主张,至今人们还作为美谈。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7
他说“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至令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8 s# J6 Z" m: K! M
        指出厚葬的弊病:死者家属认为厚葬才符合孝道,但不知因厚葬有金银财宝而遭到盗墓,使死去的人遭到戮尸暴骸的下场,其子孙也被人嘲笑为不忠不孝之人。况且,厚葬又使平常家庭积累的财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得不偿失!
7 Y) {# V+ q8 p$ y+ g' G        他交代后事说:“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吾性甚不爱冠衣,必不得将放入棺墓,紫衣玉带,足便于身,念尔等勿复违之。且神道恶奢,冥涂尚质,若违吾处分,使吾受戮于地下,于汝心安乎?念而思之。”
/ r5 b5 f  i) f6 M) {" h3 Y        还交代说他死去不得做道场,若不得已,“未能全依正道,须顺俗情,从初七至终七,任设七僧斋。若随斋须布施,宜以吾缘身衣物充,不得辄用馀财,为无益之枉事,亦不得妄出私物,徇追福之虚谈。”7 s8 _. Q. l, j- U% y/ ]% \
        姚崇不仅积极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开元三年(715年)十月,唐玄宗恩宠宰相姚崇,追赠其父原嶲州都督姚懿为吏部尚书,谥曰“文献”。父姚懿逝世时,因姚崇年幼,未予礼葬。这次皇帝下制重新礼葬,并给予优厚赏赐,又当开元盛世,财物充裕,所以给父亲厚葬本也无可厚非。但姚崇并没有借此机会为其父厚葬,而是在陕州硖石故里为父亲修建了一个衣冠冢(在今河南陕县张茅村西南)实施薄葬。1983年,国家扩建陇海铁路时,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和迁葬。发现墓内除墓主人生前一条玉带和几件已朽坏的衣物外,陪葬品只有少量的白瓷和灰陶罐瓶,没有任何金银、珠宝、玉器。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8
二、姚崇唯物论思想之形成/ t3 U7 h/ Q6 K0 _
        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见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民出版社,1964,北京)% o; v% b' Q" y: ^& f9 g
        姚崇的唯物论思想的形成也是从其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来,而且还经过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
; P0 G; k$ z1 z& _, o) v3 Q        比如对佛教的认识,姚崇生活在唐初佛教盛行的背景下,姚崇不可能不受佛教的影响。# `3 `+ t' ~& m  w# T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正月,姚崇奉命去蒲州巡查盐池,随意游览了蒲州的栖岩寺,作了《过栖岩寺》诗一首,诗曰:& _1 z; w. b. l% x: \
        “鹫岭高不极,延睇俯何宫?城郭千年在,烟云万里通。坐忘荣与利,行悟□将□。(原注:当为“空”字)愿假慈悲力,微资燮力功。”(见《续修四库全书》907册,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五)& b- B2 \2 _5 i2 n
        从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姚崇对佛教不但有所了解,而且有所解读。
1 v* ~4 t; Q/ `# W( U        长安三年(703年)九月,在长安做官的姚崇出于孝道曾给他母亲生日造佛像一尊,《全唐文》二百六,载有其造像记,文曰:# Z; s6 ^9 d$ c8 i* f
        “切□□□□□□□□彰,昊天之恩罔极。□□施渥,牛涔效浅。每以弄乌勤侍,思反哺而驰魂。托凤凌虚,愿衔书而走魄。闻夫践宝田之界,登寿域于三明。扬慧炬之晖,警迷涂于六暗。爰凭圣福,上洽君亲。悬佛镜而朗尧曦,流乳津而霑血属。下该妙有,傍括太无。并悟真诠,咸升觉道。铭曰:地踊珍塔,天飞圣仪。丹楹日泛,锦石莲披(。酌慧难测,资生不疲(。长褰欲纲,永庇禅枝。长安三年九月十五日,银青光禄大夫、行凤阁侍郎兼检校相王府长史姚元之造”+ Y3 j$ M2 ]6 b' y% ^! M6 F
        姚崇还参与了完工于神龙元年年间洛阳龙门极南洞造像工程。至今尚留下记录造像残碑碑文: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8
“(前缺)力阐定能仁拯授运慈舟於菩海明慧炬於/(缺)银青光禄大夫幽嶲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之妻也龙朔年中/(缺)居於伊阙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缺)子孙□□□始愿男女长大皆於班秩即於此壁敬造一/(缺)二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上柱国梁县/(缺)夫不幸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夫李行止任/(缺)令女十娘河东郡君夫陈正观任中/(缺)潞州司兵参军镜□任泽州陵川县/(缺)县令叡同任卫州司兵参军爱同任/(缺)弈任兗州功曹参军弇任宋州参/(缺)任弈任雍州砾阳县丞异任/(缺)曾孙广任左羽林军中/(缺)李氏□珪妻□南周氏彝妻陇西/(缺)祷力同沐荣庆今各抽貲俸/(缺)子子孙孙常保安乐释迦之/(缺)物是不非冀後代子孙他年眷属登此/(缺)簪裙釵错大慈何报高龛/(缺) 之后裔登此幽阁□祠音□/(缺)县徐峤之书”- V5 l" g8 Z2 _
从文中可知,姚崇的母亲刘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姚崇幼年时父亲殉职于边疆,刘氏祷告神佛保佑“男女长大,皆予班秩”,定然还愿,石壁造像。后来姚崇兄弟为官,子女孙辈各有所成,刘氏认为是神佛保佑结果,遂带领儿女孙辈甚而子侄外甥,倾合族之财力,开窟造像。虽大功告成,终因耗费资财过多,大伤元气,姚崇故而对开窟造像有切身之体会。姚崇从自家的实践感到崇佛开窟的危害。从而提出不要“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不得辄用馀财,为无益之枉事”。可谓,刻骨铭心,肺腑之言!(见姚学谋、杨超杰文《洛阳龙门极南洞新考》)
" C# x! D9 d8 t        此为姚崇反对宗教迷信思想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8
再者,从佛道对整个国家、社会的危害来看,中宗复位后,又令“天下诸州立寺观各一所,皆以中兴为名”。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卒,中宗为其追福,造圣善寺,立报慈阁,修大像。太平公主也为其立罔极寺。韦后立翊圣女冠观。睿宗即位,敕普度僧、道三万人。还为女儿玉贞、金仙二公主大造道观,“逼夺民居甚多,用功数百万。”玄宗登基后,亦下诏“重修报福寺,圣容院,出内库钱二千万,巧匠一千人。”开元年间统计,国家正式批准的“诸州寺五千三百五十八所”。当时,很多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一些士大夫在国家有难,人心不平的情况下,反对佛道之声浪也日益高涨。6 V" B5 T5 L0 P# i! V# I% Z7 E
        早在武则天时,狄仁杰上疏道:“今之伽蓝,制过宫阙,穷奢极壮,画绩尽工,宝珠殚于缀饰,瑰材竭于轮奂。工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需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见《旧唐书·狄仁杰传》)
; i  k+ ]; i# V9 j9 Z# }' W# p$ l        中宗时,礼部侍郎李峤在论时政缺失时说道:“今道人私度者几数十万,其中高户多丁,黠商大贾,诡作台符,羼名为度。且国计军防,并仰丁口,今丁皆出家,兵悉入道,征行租赋,何以备之。”(见《新唐书·李峤传)
0 P4 M' N) [( d) H9 s        针对中宗崇饰寺观,兵部尚书韦嗣立也上疏道:“臣窃见比者营造寺观,其数极多,皆务取宏博,竟崇瑰丽。大则费耗百十万,小则尚用三、五万余,略计都用资财,动至千万以上。转运木石,人牛不停,废人功,害农务,事既非急,时多怨咨。”(见《旧唐书·韦嗣立传》)
! j8 m' ]& b& F+ ^, I        中宗、睿宗时左拾遗辛替否亦多次上书朝廷,尖锐地指出:“今天下之寺无数,一寺当陛下一宫,壮丽用度尚过之。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造寺蠹财数百亿,度人免租、庸数十万。夺百姓之食养残凶,剥万人之衣涂土木。”“今计仓廪,度府库,百僚共给,万事用度,臣恐不能卒岁。假如兵旱相乘,则沙门不能擐甲胄,寺塔不足穰饥馑矣。”(见《新唐书·辛替否传》)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9
姚崇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一贯以国家兴盛为重,以百姓安居乐业为本,当他看到由于变本加厉崇信佛道,大建寺观,广度僧道,写经造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之负担时,他肯定会产生抑制佛道发展的思想。
  w. g* J* m4 N. P        此为姚崇反对宗教迷信思想形成的原因之二。( F8 M% j! f3 @/ Y* M
        姚崇从自己家庭到国家社会,深深地体会到崇信佛道所带来的危害。所以,积多年之经验,聚众人之卓识,开元之初,姚崇再度任宰相之时,就果断地提出抑制佛道蔓延、禁止建设寺观、沙汰僧尼道人等措施,并付之实施,取得成效。; R. q  K. q; t% b
        所以说,姚崇的唯物论思想是在从家庭到国家的实践中逐渐认识而形成的。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9
姚崇唯物论思想之局限性
1 c5 h& L) W3 P' \: r 姚崇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鉴于其阶级性和时代性,其唯物论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
9 L; e+ _% |1 C- c% I 正如已故史学大师韩国磐先生在《隋唐五代史纲》中指出:“姚崇的反对天命和宗教迷信,同样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如他说到死者“若也有知”,这样的提法,就给惟神论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在肯定姚崇的主要方面时,同样也要看到他的错误和缺点。”
+ R; `7 s, W1 [& @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载:开元二年(715年)二月“庚寅朔,太史奏太阳应亏不亏。姚崇表贺,请书之史册;从之。”
: |, ^( H" n$ [1 ]2 y. j        从史料可知,主管天文的太史令预测要日食,但这一天却没有发生。这本来是太史令预测日食失误,但姚崇却上表向皇帝祝贺,说是玄宗施行德政所致。这实际又陷入了“天人感应”的唯心论。% e* Y) \, Q% [) A# F* H; z! r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又载:开元二年八月,“乙酉,太子宾客薛谦光献武后所制《豫州鼎铭》,其末云:‘上玄降鉴,方建隆基。’以为上受命之符。姚崇表贺,且请宣示史官,颁告中外。”/ ?$ m, f4 u, |
        武则天时,女皇撰写《豫州鼎铭》曰:“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域内雍熙。上元降祉,方建隆基。”玄宗开元二年八月,太子宾客薛谦光为讨好玄宗,又献上《豫州鼎铭》,认为这是是唐玄宗当皇帝的冥符。这本是宣扬唯心论的天命论,姚崇却也认为“上玄降鉴,方建隆基”是授受天命的祥兆,并上《请宣示豫州鼎铭符瑞奏》表贺,表云:
/ p: h9 V7 [0 A( P0 I7 F2 w “ 圣人启运,休兆必彰,故化马为龙,预流谣颂,秀为天子,早著冥符。臣等今见薛谦光所献东都鼎铭,大圣天后所制,其文云:‘上元降祉,方建隆基。’豫州处天下之中,所以远包四海。铭文独圣后所制,固必先感二仪,灵庆昭彰,旷绝今古。臣等忝陪近侍,喜万常情,请宣付史官,并颁示内外。”(见《全唐文》二百六)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5:29
除了姚崇讨好玄宗的一面外,也显示了他唯物论思想的不彻底性。0 L1 S4 i, F' G! g1 }* B  c! \
        上属两件事,也受到了宋朝大史学家司马光的批评:“日食不验,太史之过也;而君臣相贺,是诬天也。采偶然之文以为符命,小臣之谄也;而宰相因而实之,是侮其君也。上诬于天,下侮其君,以明皇之明,姚崇之贤,犹不免于是,岂不惜哉!”% [, c$ a9 k+ U( Z
        所以,姚崇的唯物论思想有其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与其说姚崇的”唯物论思想“,不如说姚崇的唯物论思想之倾向更为贴切,更为符合实际。当然,囿于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当此之时,姚崇能有如此之卓见,对推动社会进步,毕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亦难能可贵,弥足珍视!
8 w3 |  @3 Z, f% ?% H  * O  n4 S. `* {" K
        参考文献:
/ \5 X2 g, m/ d' X5 E        1、[清]陆心源,唐文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 r9 v. q6 }- B5 \( j& V7 _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 n- Q+ P  Q9 }, }# w6 a3 i        3、[后晋]刘询,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E$ h% i0 t# M: U" n' x        4、[宋]欧阳修、宋祁,[M]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
9 S* M  |* n" r+ n2 T, J4 |) d        5、[汉]班固,[M]汉书,中华书局,2005  A4 }  U# F2 a4 U- o' j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附考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 ^# R2 f: l* e$ g0 o3 A- x        6、[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4 l, W$ V3 p( T; i
        7、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 D! ?3 }3 c2 f' d        8、[清]续修四库全书9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H% S, k4 V" T" b* X        9、范文澜,唐代佛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 J' Z8 h4 h; `0 Q+ v' q% O
        10、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 O1 s% k2 C8 D. ?  ^- ~        11、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R! k- _0 v8 W. j* \
        12、姚学谋、杨超杰,洛阳龙门极南洞新考[J]洛阳,石窟寺研究,2010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35
耸廉勤之节的唐宰相姚崇
  M; ^# Y; n  v: n- S
6 `' z' G+ Z- w$ B    姚崇 (公元651~721年),字元之。原籍江南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南),北魏时,其远祖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郡公姚仲和定居陕州硖石,至其父姚懿,已历八世,遂为陕州硖石(故里在今陕县张茅中学附近)人。姚崇自幼怀“王佐”之志,少习武功,长乃折节读书,应“下笔成章”制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则天当政时,契丹侵扰河北,军务繁剧,时为夏官(兵部)郎中的姚崇“剖析决断,答对入流”。深受女皇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夏官侍郎(相当于今国防部副部长)。不久,又迁风阁鸾台平章事,第一次担任了宰相。以后,宦海浮沉。睿宗朝,又担任中书令;玄宗朝再担任首席宰相(相当于今国务院总理),进封梁国公。位终开府仪同三司。: }; a' S+ L6 I& {
    姚崇一生五朝为官,三居相位,为稳定国家局势,改革朝廷弊政,抑制宗教迷信,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开元之初,他独当重任,励精图治,刚正不阿,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显赫的功绩。姚崇不但辅佐君主勤于政事,而且还积极倡导廉政,以身作则,因而名留青史。 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盛赞其为有唐一代四大贤相之一。伟人毛泽东在点评《新唐书·姚崇传》赞扬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35
一、倡导“廉勤”; [( X0 l' b+ V) h9 d7 k  b
8 Q+ a4 F) G* S. Z# g
    姚崇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倡导廉政勤政。开元初,为正官风,肃清唐中宗以来有些官吏为升官而投机钻营,投靠权贵,权钱交易,卖官买官,大受贿赂,偷安爵禄等不正之风,姚崇撰写了《执称诫》《弹琴诫》《执镜诫》《辞金诫》《冰壶诫》等文章,时称《五诫》,提出了为官者在道德规范上的具体要求。这既是他自身品格的表露,又是他吏治思想的体现,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廉政勤政主张。姚崇提出当官要“为政以公,毫厘不差”,应该“存信去诈,以公灭私”。在从政为公还是为私这个根本问题上,旗帜鲜明,主张明确。他说:“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惟上之平。”强调为官者以身作则,要做老百姓的楷模。他特别要求官吏要象春秋时楚国的贤臣子罕辞玉一样,“以不贪为宝”,象汉代太尉杨震辞金一样, “以廉慎为师”,谢绝赠金,洁身自好。如果,“当官以割剥为务,在上以财贿为亲”,就会象鱼贪食饵一样,“必曝其鳞”!没有好下场。号召仕大夫“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要象盛冰的玉壶一样,“洞彻无瑕”,“诫往修来,慎终如初。”并要“以此清白,遗其子孙”。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35
姚崇言传身教,一生不管是作地方官还是京官,都能做到廉政勤政。唐睿宗时,姚崇因反对权贵太平公主干政,被贬职到扬州大都督府任长史。扬州是唐朝最富庶的经济都市之一,但他在主政期间,公廉正己,一尘不染,政简条肃,轻谣薄赋。老百姓为他立了德政碑。姚崇离职时,全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送行,痛苦流涕地簇拥着他的马头,依依不舍地挡住道路不想让他离去。他所用的马鞭和马蹬都被老百姓截留下来,留做永久的纪念。后来,“截鞭留蹬”成了用来对离职清官表示挽留的成语。" j9 x7 o& |) d' ]. F
    唐玄宗时姚崇为首辅,已年过六旬,还兼任兵部尚书,繁杂的庶务让他走路都急匆匆的,但他从不懈怠,兢兢业业。他历来十分简朴,“性不爱冠衣”,反对铺张浪费。开元初年,姚崇为首辅,对玄宗“屡以奢靡为诫”,玄宗遂下令销毁内宫金银玩器,将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君臣大力倡导克勤克俭并以身作则,整个社会奢靡风俗得到有效控制,官风民风得到一定的好转。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36
二、刚直不阿 ; L' \* k. {* B( T9 v
) w( Q6 }4 w0 q
    开元初,姚崇为玄宗辅政,拨乱反正,任人为贤、量才授职,严格铨选制度。对于用请托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官职的,不论是谁,姚崇都坚决予以制止。开元二年(714)闰二月,玄宗的二哥申王李成义请求破格提拔其亲信王府录事(从九品上)阎楚珪为王府参军(正七品上)。这对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不算是大事情,玄宗满口承当。姚崇知道后就和同时任相的卢怀慎对玄宗说:“臣等认为,量材授官,职责应该属于朝廷主管部门。如果因为亲情之恩,陛下就随便赏赐升降官职,这不是重新又做起中宗朝滥封官员的旧事吗?请陛下取消成命。”于是,玄宗接受了姚崇等的意见,收回了诏书。自此之后,请谒不行,刹住了跑官要官的请托之风。5 w  `& `! z2 o% r" b! P, n& p& D
针对中宗以来滥封滥赏导致财政困难的弊病,姚崇建议唐玄宗不要随便赏赐爵禄和财物,并从自己做起,带头辞封。此时,玄宗为恩崇姚崇,“封梁国公,食邑三千户。”姚崇因国家困难,再三辞封,最后交还了原来因拥立中宗时旧封的二百户,象征性地接受了新封三千户中的一百户,为国家节省了不少税赋。开元初,定策功臣、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刘幽求女儿出嫁。按照中宗以来形成的规矩,宰相儿女成婚,皇帝应该赐与一定数量的绢以示恩宠与祝贺。朝廷主管部门的官员“似举旧例赐物”,姚崇上奏说:“自中宗神龙年以来,宰相男女婚礼,皆得赐物,事出一时,不合著例,此后望停。”于是,玄宗就听从了姚崇的建议,废除了这个不合理的旧规矩。自此以后,朝廷上下官员利用婚丧嫁娶大肆请客送礼的风气得到了抑制。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37
三、客舍问政3 G. g  I2 X- z$ \+ }  T

9 ^4 K: T6 f7 R; S; `    开元年间,姚崇贵为堂堂首相宰相,竟没钱在长安城买一所府邸,在京城里没有私人居所。因其家居住在遥远的洛阳慈惠坊里,朝廷要长安在赐给他府第,都被婉言谢绝,平日寄居在长安城大宁坊里一个叫“罔极寺”的寺院里。! w: p" r7 {4 D6 I
开元四年(716)九月,六十六岁的姚崇患疟疾在罔极寺卧床不起。朝廷任命尚书左丞源乾曜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协助姚崇处理国事。源乾曜每奏事符合玄宗心意的,玄宗就说:“这是姚崇谋划的吧?”如果不称玄宗心意的,玄宗常说:“你为什么不和姚相商议呢?”源乾曜就谢罪称是。这样,国家每有政事不决,玄宗就常常使源乾曜到罔极寺找姚崇商议。后来,源乾曜因为来往不便,就上奏玄宗说:“姚崇气力虚弱,不能行步,伏以军马事切,欲得与臣商量。望令移居四方馆,特许家人视疾。”玄宗同意了,但姚崇知道后却不同意入住。他认为,四方馆华丽高大,且藏有簿籍文书,是朝廷官员办公的场所,不是病人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再推辞。玄宗感动地说:“朝廷设立四方馆,为的是方便官员办公。使姚爱卿居住,也是为国家社稷。朕恨不能让姚爱卿住到皇宫中来,许多大臣都巴不得住进宫廷里,他为什么却非要推辞呢?!”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38
四、不私子过0 Z' T9 B# I0 t6 b1 m0 n. ]
" p* l/ R" j0 Q# d2 o7 w
    姚崇不但自己勤政廉政,还严格要求子女,发现问题从不护短。开元二年(714),吏部尚书魏知古到东都洛阳选拨官员。姚崇的两个儿子在东都任职,依恃父亲早年有德于魏知古,就招权相托。魏知古回朝后,报告了玄宗。一天,玄宗装着不在意的样子问姚崇:“爱卿的儿子才德如何呀?现在做什么官呀?”姚崇坦率地答道:“臣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任职。他们为人多欲望而少谨慎。这次朝廷在东都选官,他们必定会找魏知古走后门。但臣现在还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情况。”玄宗本来想姚崇会掩饰、包庇自己的儿子的错误。当听到姚崇的回答后,就很高兴地继续问:“你是怎么知道了这件事呢?”姚崇答道:“魏知古做小吏时,是臣举荐提拔了他,以至于后来做了朝廷大臣。臣子很愚蠢,以为魏知古出于报答臣举荐之恩德,必定会满足他们走后门的欲望。”玄宗听后,倒觉得魏知古有点忘恩负义,对不起姚崇。就想罢免魏知古的官职。姚崇坚持请求道:“臣的儿子不成体统,扰乱了陛下之法,陛下不追究,已是大幸了。如果由于臣的原因而排斥魏知古,天下人必定认为陛下偏爱于臣,而连累了陛下的圣政啊!”玄宗觉得姚崇言之有理,于是就取消了自己的打算。
) f, u. A& ~' `& P: W姚崇一辈子保持清正廉洁,直至生命的尽头。去世前,他“先分其田园,令诸子侄各守其分”,以免子孙为财产闹纠纷。他还郑重立下遗令,不准子孙为自己厚葬。他列举历代圣人薄葬的事迹教育子孙,批评厚葬之家使“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实在令人痛心。他说:“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还告诫子孙不要崇佛敬道,不要抄经写像,死后入棺只许穿平常的衣服:“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千百年来,姚崇节俭安排后事,教育后代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38
武则天与姚崇
. t9 c5 i* D7 ~& I                         ——兼议武则天选用贤才及对开元盛世的影响
5 O3 ]8 o  p( Q8 Q  - ^( _$ E, d4 c% n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政治家。在位其间,善于发现人才,大胆启用人才,“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1)唐代大政治家姚崇就是当时被武则天启用的英贤之一。姚崇在平息契丹叛乱中处理军务表现出色,武则天“甚奇之”,破格拔擢而委以重任。姚崇竭尽忠诚,改革弊政,在稳定政局、巩固边防、发展经济等方面均有建树,成为武则天后期处理政务的得力助手,君臣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武则天作为文坛高手,提倡每遇朝会,不可无诗;姚崇以文华著名,下笔成章,颇善吟咏;君臣二人赋诗唱和,俨然诗友。武则天被逼宫退位时,姚崇公开悲泣对其寄以同情。可以说,姚崇后来成为开元名相与武则天的发现、重用和培养不无关系。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0
一、武则天慧眼识人,拔擢姚崇,并委以重任: h5 d. _. C/ F. ^  }4 [

" x9 v9 _, [% q+ K    姚崇(公元651~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属河南三门峡市陕县)人。其父姚懿,早年佐唐有功,高宗龙朔初年任嶲州都督,树功于边疆。后没于任所时,姚崇方十二岁。他少习武功,长攻儒学。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被举荐为孝敬挽郎,但他并不满足以这种方式入仕,而是继续刻苦攻读,二十七岁又参加制举应试,中下笔成章科,先后任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郑州(治今河南郑州市)司仓参军达十三年。& `, q8 y; M7 `& I4 g1 ]
    天授年间,正是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年代,她一方面残酷地打击、镇压了有反抗言行的李唐宗室和元旧大臣,一方面又选拔了一批有才华的新人到新朝任职。就在这种背景下,姚崇来到神都洛阳担任了司刑寺的司刑丞,“执法无颇,全活者众。”(2)后又担任夏官员外郎、夏官郎中。, _& i  p* T2 |' p0 \; c' j2 M; g+ T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5年)五月,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内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以武周政府不赈灾、抚恤为由,起兵造反,攻破了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杀了节制契丹人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又连连击败了朝廷派来的围剿大军,挥师南下,进逼檀州(今北京密云一带)。十月,攻入幽州(今北京市西南部)。河北各州县纷纷告急,平息契丹叛乱成了武周朝廷的头等要务。夏官衙门是军事的参谋中心,事务特别繁剧。这使参与平叛谋划47岁的夏官郎中姚崇才能得以充分施展。许多繁杂的事务,到了姚崇的手中,都被处理得干净利落,井井有条。史载,其“剖析如流,皆有条贯。”(3)武则天历来重视贤才。此时,当她发现才干超群的姚崇,非常惊喜,就破格提拔他作了夏官侍郎(正四品下)。姚崇得到重用,更加勤勉用事,他参谋中枢,运筹帷幄,协助武则天调兵遣将,终于神功元年(公元679年)七月,彻底平息了契丹叛乱。
. k4 _. I% P7 g. p    姚崇的忠直和干练,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和赏识,因此,他的职位不断得到提升。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十月,在内史狄仁杰的推荐下,姚崇被任命为夏官侍郎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第一次进入宰相之列。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三月,被任命为凤阁侍郎(即中书侍郎),入值中书;六月,又升任为夏官尚书(即兵部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0
二、得到武则天的重用和信任,年富力强的姚崇竭尽忠诚,敢言直谏,改革弊政,整顿边防,报效国家,成了武则天处理军国要务的得力助手! y6 T6 @0 z. V4 u
   (一)以百口保百官,建言废除酷吏政治。自垂拱(公元684-688年)以来,武则天利用酷吏残酷地镇压了政治上的反对派,保障她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冤杀了不少无辜者,使得朝臣人人自危,影响了政治稳定。神功元年(697年)九月,“则天谓侍臣曰:‘往者周兴,来俊臣等推勘诏狱,朝臣递相牵引,咸承反逆,国家有法,朕岂能违。中间疑有枉滥,更使近臣就狱亲问,皆得手状,承引不虚,朕不以为疑,即可其奏。近日周兴、来俊臣死后,更无闻有反逆者,然则以前就戮者,不有冤滥耶?’”,姚崇审时度势,利用武则天询问朝臣有关“谋反案”真相的机会,果敢地向武则天反映了所谓谋反案的真相,他说:“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是枉酷自诬而死。告者特以为功,天下号为罗织,甚于汉之党锢。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近臣亦不自保,何敢辄有动摇?被问者若翻,又惧遭其毒手,将军张虔勖、李安静等皆是也。赖上天降灵,圣情发寤,诛锄凶竖,朝廷乂安。”他还大胆向女皇建议说:“今日已后,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乞陛下得告状,但收掌,不须推问,若后有征验,反逆有实,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姚崇披肝沥胆,敢讲真话,“则天大悦,曰:‘以前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说,甚合朕心。’其日,遣中使送银千两以赐元崇。”(4)接受了姚崇的建议,废除了酷吏政治。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0
(二)整顿国防,抵御突厥、吐蕃等入侵。
% U) `3 M% j2 V) @) G6 b! V9 I- o    武则天时期的边患,主要有两个强敌,一是北方的突厥默啜兴起,经常侵扰中原王朝;二是西南强大的吐蕃,一直是武周(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姚崇经常深入边防前线去视察防务,了解情况,慰问军民。史称:姚崇“为宰相,常兼兵部,故屯戍斥候,士马储诫,无不谙记。”(3)他以夏官侍郎(夏官尚书)的身份协助武则天制定抵御外族入侵的策略并身体力行。
; }, t4 z' k: E    当时,河东镇的并州(今山西太原)和朔方镇的灵州(今宁夏灵武)互为犄角,是抗击突厥入侵的前沿军事重镇。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四月,姚崇受命,以检校诸军大使名义到并州(今山西太原)以北视察各军州兵马和防务情况。(6)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十月,以灵武道安抚大使权检校左台大夫的身份,到抗击突厥入侵的重镇灵州(今甘肃灵武)视察、慰问军民,以稳定人心,加强战备。(7); \$ I. g/ e( n; @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十一月,姚崇以夏官尚书兼相王府长史,协助相王李旦防守并州抵御突厥进犯。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到三月,突厥默啜可汗不断兴兵侵犯并州。五月,朝廷任命相王李旦为并州牧,担任安北道行军元帅,率军抵御突厥入侵。姚崇后来给武则天上表书时说:“臣自受北征,绵历旬月。” (8)1 ^/ i) I0 W( m: }
        可见,姚崇作为夏官尚书、相王府长史,当然也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七月以后,突厥兵再犯代州,九月十七日,武则天又一次任命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武三思、武攸宜与魏元忠为副元帅,姚崇为长史,司礼少卿郑杲为司马,集结军队,迎击突厥进犯。   由于大周军民积极防御,突厥于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十一月,派使者来求和。: X9 s: Z. ?/ i
    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郭元振就任凉州都督后,“收合余众,缮修城堡,施法令屯田。”军势大振。权臣宗楚客上书,诬陷郭元振心怀异志,武则天心有疑虑。姚崇等上表支持郭元振整军备战,取得女皇的谅解。郭元振,“治凉五岁,善抚御,夷夏畏慕,令行禁止,道不举遗。”(9)有效地抵御了吐蕃和突厥的侵扰,巩固了边防。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1
(三)整理盐务,发展生产。! e* q* k2 w( ~  W; X3 ^' M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蒲州“两池”之盐产量下降,影响了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等十五州盐供。有人乘机散布流言蜚语,说是“女主(武则天)当政,过蒲州则盐政败。”京城人心不安。正月十六,武则天“令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公(即姚崇)驰驲按决,暂下三台,亲纡驷马。……龙泉克断,虎疑俱螫。” 姚崇率领僚吏一行按察了蒲州盐池,还详细询问了“两池”榷盐史的官吏、畦户、盐贩,制定了修复盐池工程计划。开工后,姚崇亲自深入工地,检查开拓盐源、疏决水道、整修盐池的工程进度,“稽其绳具之准,较其繁省之机。”工程竣工后,恢复了盐池的生产,缓解了盐供困难。(40)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1
(四)举荐人才。
2 m% W4 l3 K# ]% w, j    作为一个政治家,姚崇非常重视荐举人才。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十月,姚崇赴灵武道安抚使之任拜别武则天时,“太后令举外司堪为宰相者。(姚崇)对曰: ‘张柬之沈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11)十月二十二日,女皇下制书,任命秋官侍郎张柬之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柬之担任了宰相后,诛杀了“二张”,为恢复李唐社稷起了重要作用。武则天时期,姚崇举荐的人才还有魏知古、韩思复、卢藏用、韦凑等人。他们中间,有的人后来官居中枢,成为名相;有的人成为治世能臣,而扬名天下。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1
三、武则天与姚崇在政坛上是君臣关系,在文坛上则赋诗唱和,俨然诗友% E8 }9 ]& k" ^3 g- y9 Q
    武则天不但是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当时的词章高手、文坛盟主,她提出“每遇朝会,不可无诗。”姚崇“以文华著名”,(12)下笔成章,颇善吟咏,君臣二人经常唱和,在诗坛流传下一段佳话。
9 H( [8 i1 O% b0 U1 O6 u' L, B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四月二十九日,女皇武则天从东都皇宫出发,到洛州告成县三阳宫(在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西)避暑。姚崇同众大臣随驾,作为辅臣自始至终都在三阳宫帮助女皇处理政事。五月二十九日上午,女皇处理政事已毕。下午,在石淙河平乐涧的巨石上大宴群臣。席间女皇诗兴大发,欣然命笔,赋诗一首,还撰写了224字的长序,诗云:“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霜均露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月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武则天虽七十八岁高龄,依然妙笔生华,文如泉涌。赋毕,女皇又命群臣“人题彩翰,各写琼篇。庶无滞于幽栖,冀不孤于泉石。各题四韵,咸赋七言。”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崇才思敏捷,文不加点,下笔成章,早咏《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七律一首,奉上女皇,诗云:“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石泉石镜恒留月,山鸟山花竞逐风。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不久,武则天令刻自题《宴石淙诗及序》和群臣奉和纪胜诗于石淙北崖。南崖刻制张易之撰写的《秋日宴石淙序》。北崖诗和南崖序均为奉宸大夫薛曜手书。摩刻书法巧妙运用藏锋、中锋、裹锋,结构方严整齐,庄重正大;布局严谨茂密,大小兼施。现仍完整地存于石淙摩崖。(13)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2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姚崇奉命按察蒲州盐池事务。事毕之后,姚崇回京城长安向武则天汇报。武则天听了非常满意,对姚崇公而忘私、勤劳为国的精神大加赞赏。当即兴致勃勃地赋诗一首,赐予姚崇,诗云:“依依柳色变,处处春风起。借问向盐池,何如浐水游?”姚崇当即奉和唱咏:“归来朝帝京,忽疑钧天响。悬知浐水游,绝胜汾川赏。”君臣一唱一和,高雅融洽。朝堂之上,气氛和谐。后来,蒲州刺史李千里听到君臣唱和这件事,感到也是蒲州的荣光,就写了一篇《六绝记文》,把姚崇整理盐池、武则天与姚崇的诗作都镌刻于碑,树于蒲州栖岩寺。(14)
8 y, p* Q$ T! |& e    现在,从收集到的九首姚崇诗作中,和武则天唱和的就有四首,除以上两首外,还有两首。其一为《故洛阳城侍宴应制》,诗云:“游豫停仙跸,登临对晚晴。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野奏风成曲,山居云作缨。今朝丘壑上,高兴小蓬瀛。”其二为《春日洛阳城侍宴》,诗云:“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2
四、姚崇虽然尽力辅佐武则天,但他并不完全赞同武则天的作为;因而他参与了诛杀“二张”的政变谋划,但对于退位的武则天又深表同情并公开涕泣( h% K+ H# W6 o. r
    在神都洛阳,姚崇虽然尽心辅佐武则天,但对女皇的作为并不完全赞同。为此,他以侍奉老母为由,希望不再过问政事。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六月,姚崇以母老多病,多次向女皇请求辞职,回家奉养母亲。武则天同姚母刘氏一样,同是八十一岁的老人,非常理解姚崇的孝心,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仅过了二十多天,又下诏以“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栋臣,安可暂缺”为由,(16)重新召他回朝继续担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一个多月后,明智的姚崇考虑到宫廷斗争的残酷性,向女皇建言:“臣事相王,不宜典兵马。臣不敢爱死,恐不益于王。”于是八月七日,免去他夏官尚书之职,又被任命为春官尚书(即礼部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17)
) t9 e  C$ E9 z! I    后来,武则天患病卧床不起,她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日夜侍奉在侧,乘机把持朝政。“二张”欲长保富贵,决计私自在故乡定州造一佛寺,指名要神都洛阳十名高僧去主持此事。十名高僧到主管僧尼的春官衙门哭诉。姚崇早就看不惯“二张”的专横跋扈,接到高僧们的申诉后,就断然拒绝了“二张”的无理要求。 “(姚)元之断停,(张易之)屡以为言,元之终不纳。由时为易之所谮。”八月二十九日,姚崇被免去春官尚书,改任司仆卿(掌管国家的舆马和马政),“知政事如故”。后又被贬为灵武道安抚大使、权检校左台大夫之职到灵武(今宁夏灵武)赴任。(18)
: f  W! O3 q3 C# n5 b5 t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神都洛阳。一场以诛杀女皇男宠“二张”,逼武则天退位、复兴唐室大业的政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首的正是姚崇赴灵武前推荐而进职宰相的张柬之等五大臣。此时,恰好姚崇自“灵武至都,(张)柬之、(桓)彦范相谓曰:‘事济矣!’遂以其谋告之。”(19)姚崇谋略超群,又久掌军国,经验丰富,有他的参与、周密策划,无疑是给政变加大了成功砝码。7 F( d4 V1 K/ U" l% G5 D4 v, U: J
    姚崇虽然同意诛杀“二张”,恢复中宗李显的帝位,但并不赞成立即让女皇退位,更不愿意直接出面参加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武则天逼宫。正月二十二日夜,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拥太子李显起事,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率左右羽林兵500余人,攻克洛阳宫北门玄武门,直趋武则天所居长生殿,斩张易之、张宗昌于殿庑之下,以武力劝女皇退位。“太后见太子曰:‘乃汝邪?小子既诛,可还东宫。’(桓)彦范进曰:‘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李湛,(李)义府之子也。太后见之,谓曰:‘汝亦为诛易之之将军邪?我于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湛惭不能对。又谓崔玄暐曰:‘他人皆因人以进,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邪!对曰:此所报陛下之大德。”(20)姚崇若在场,恐亦难逃则天数落而蒙受其羞。二十五日,中宗李显即位于通天宫。姚崇任太仆卿同凤阁鸾台三品,继续留任宰相。加封梁县侯,赐食邑二百户。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2
姚崇非但没有参加逼宫行动,而且,武则天退位后,他不忘旧恩,还公开哭泣以表示对武则天的同情。二月初五,中宗率百官到上阳宫向武则天请安。众官喜庆雀跃,拜见武则天,只是象征性地略尽其礼。惟独姚崇见到苍老憔悴、身体多病的武则天时,竟然伤心得“呜咽流涕。”众官皆惊。张柬之、桓彦范责备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崇坦然答道:“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虽获罪,实所甘心。”中宗知道后,很不高兴,当日就下制诰,把姚崇外贬为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刺史。(21)+ X+ R$ W5 B  t& s$ s; ^
    后人对姚崇辞别武则天时表现出来的悲泣有多种评价。宋代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批注道:“此姚元之所以多智也”。明代史学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二十一中评论道:“武后废,二张诛,而诸武安于磐石;中宗淫昏,得之性成,疢疾而不悟;其不能长此清晏也,众人不知,而智者先见之矣。元之之智,垂死而可以制张说,方在图功济险之日,百忧千虑,周览微察,早知五王之命悬于诸武之手,固不欲以身试其戈矛,以一涕谢诸武而远引以出,故其后五王骈戮而元之安。”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3
对于姚崇的悲泣,我们首先应当肯定是发自内心的,表现了对武则天的忠心和留恋。十年前,契丹造反侵扰河北,兵机填委,夏官郎中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部,又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22)姚崇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道理,历来尊崇忠直之士,反对偷机钻营之辈。武则天皇帝的知遇之恩,他怎能忘记?其次,当然也不排除作为一个有远见、有头脑的政治家的韬晦之计,姚崇看到武则天虽已逊位,但诸武集团没触动一根毫毛。为不至于陷入更深的旋涡,悲泣正好是脱身之计。果然,第二年这些政变有功、复兴李唐江山的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最终被武三思等贬职流放,由功臣变为罪臣,一个一个家破身亡。而姚崇因外放地方做州刺史而免于大祸。/ s  U5 s: I( U* _% L  ]7 j! r  U/ I
    武则天时期,姚崇担任宰相时间为六年零三个月。在武则天当政时期,能够担任宰相这么长时间,实为罕见。除了在武则天后期,政局比较稳定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武则天对姚崇的忠诚和才华充分认可。因而,姚崇的治国才能得到了展示,理政经验得以积累和丰富,这一切都为姚崇日后成功地辅佐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父子开创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也为开元盛世培养了象姚崇、宋璟、张说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3
注释:
: F1 V9 g7 ?9 f9 R$ _9 K4 [7 |" {
   (1)《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寿元年,春一月,岳麓出版社,689页,1989年。
) A  f; D4 G6 x2 ^. G" }  B* J4 s(2)(16)《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奉敕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028 页,1995年。% K1 i; F0 N. j' M
(3) (5)《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传》,中华书局,4383页,1997年。
8 J" q0 P. C9 p5 r. V, Q3 l(4)(18)(21)(22)《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中华书局,3021页,1997年。
! [& x' e& [  d% m+ q. e(6)新唐书》卷四《则天皇后传》,中华书局,102页,1997年。
& B: y0 J; T( o0 C9 a(7)(11)(17)《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岳麓出版社,长安四年九月,727页,1989年。
* T! |( ^* ~) Y# A(8)《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卢藏用《为姚大夫请致仕归侍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060页,1995年。/ q8 X2 h3 h! L- R% E5 a$ Y5 S
(9)《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张说《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上海古籍出版社,1039页,1995年。
& b7 K. Q& F+ z$ d  q5 g% i(10)(14)《续修四库全书》第907 册,《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94页,2002年。
6 w$ T' `% _7 f! j6 M2 B(12)〈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大唐新语〉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66页,2003年。) q6 n0 l. }, G2 ^7 V% ^. l
(13)(15)《全唐诗》卷六十四〈姚崇〉,中州古籍出版社,411页,1996年。
4 T$ s8 ]6 n( _4 a# p(19)(20)《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岳麓出版社,神龙元年元月,729页,1989年。5 T+ o+ ?$ L- A4 ^
! B+ m6 r  b0 j+ K: t( m; i% h
(本文为参加2007·洛阳·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被收于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武则天与神都洛阳》论文集)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4
召公与姚崇
. A  j/ H$ S; J! Z! U0 S
+ v" i' z# n- i9 L        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有两个古代著名的先贤,千百年来为人民所津津乐道,永远怀念!他们一个是周初与周公分陕而治而甘棠遗爱的著名的政治家召公,另一个是被毛泽东称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的陕州硖石人大唐贤相姚崇。
  z' Z" c$ K; y! \' q; A        召公,又称邵公、召康公。姬姓,名奭,周文王的庶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召(今陜西歧山西南),故被称为召公或召伯。为周初三朝重臣。一生力行敬德保民,曾辅助周文王理国;参加周武王灭商战争;周成王时,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支持周公姬旦摄政当国,与周公一起平定东方叛乱,营建洛邑。又辅佐周康王,建立不朽功勋。4 t" G: ~& _% T$ G7 k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在今三门峡市陕县东南)人。因才干出众,为政以公,先后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为稳定政局,改革弊政,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他以“十事要说“为施政纲领,辅佐唐玄宗开创封建时代的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而载入史册。$ A3 R% v" P% n$ J
        召公与姚崇,自古以来是陕州人的自豪和骄傲。$ s3 t8 c9 m0 }' M0 }
        我们仔细透析召公与姚崇,可以看出,二位先贤虽然相隔一千八百余年,然而他们担当的重任,作出的贡献,施政的理念,廉勤的实践,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怀念,却有相似之处。笔者根据史料,试分析之,望方家正之。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4
国家重臣,开拓盛世
; j- b3 c* M  U  _9 U) a8 |        西周初年,召公辅佐四朝,为开拓周王朝成康之治立下了不世之功。
+ \8 [* X+ L6 z8 C4 X% a5 X  B$ W        周文王时,召公就帮助父亲文王处理西岐事务。他奉文王之命,巡行江汉诸国,布文王之教,为后来的伐纣战争建立了统一战线。后来武王伐纣,会兵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以及后来参加牧野之战的有分布在今四川、湖北一带的庸、蜀、微、卢、彭等国的事实,说明了召公江汉之行外交活动功不可没。0 c5 \4 o. d2 b1 L8 p' [. w" {+ m
        召公和太公、周公一起,参与武王伐纣,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诗经·大雅·召旻》在追忆其事时说:“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据《逸周书·克殷解》,牧野之战后,“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王”进入朝歌。在庆功典礼上,“召公奭赞彩”,即奉币主持典礼。后来,又奉周武王之命,“释箕子之囚。”( s+ Q, r8 b! y# c! c7 F* p) y  M
        辅佐成王,稳定国家。灭商两年之后,武王晏驾,成王年幼。召公协助周公摄政,稳定了建国不久的动荡局面。镇压了管叔、蔡叔、霍叔等三监和东夷的叛乱。《史记·周本纪》载:成王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又和周公一起,主持营造“成周”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再者和周公分陕而治。《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
! }0 x  f5 H, I8 ]. n        佐周康王,打造成康盛世。《史记·周本纪》云:“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以告文王、文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勿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召公姬奭,不负众望,以高龄之年,教导康王,励精图治,取得了卓越成就。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周朝出现了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的局面。史称“成康之治”。
- k6 g. u% w* }' |- Y1 U* M        召公1800余年之后,陕州又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大唐贤相姚崇。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4
姚崇,庶族出身,长乃好学。以文华著名,以制举入仕。武则天时契丹人造反,姚崇在兵部参赞军机,“剖析如流,皆有条贯”,武则天发现他才干出众,破格提拔他作了兵部侍郎。他又“百口保百官”,劝谏女皇废除酷吏政治,稳定政局。不久,又作了宰相。辅佐武则天整顿军队,安抚边疆,“自受北征,绵历旬月”,抗击突厥入侵。
" y" y" m0 J$ N0 H* C        后来,唐睿宗即位,五天后即任命姚崇为宰相。姚崇入相,与宋璟携手,整顿吏治,罢免冗员,“中宗时斜封官全部停用并废止”;中书令姚崇与侍中宋璟利用考试的办法,“不畏强御,清谒路绝”,淘汰因腐败超编的一万多名候补官员,虽选留者不过两千名,但众服其公。时太平公主干政,阴谋废除皇太子李隆基储君地位,形势危急。姚崇与宋璟遂秘密向睿宗上“安储三策”,出太子之兄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为地方州刺史,命其弟李隆范和李隆业为太子左右卫率,以巩固太子李隆基地位。然被太平公主反扑,姚崇、宋璟被贬为地方官。
/ J; h3 N7 i+ d# d+ \8 `7 U& l        唐玄宗李隆基全面执掌皇权之后,利用在渭滨打猎的机会,召回姚崇。姚崇进献“十事要说”治国纲领,“玄宗大悦,与之偕马臂鹰,迟速在手,动必称旨。玄宗欢甚,乐则割鲜,闲则咨以政事,备陈古今理乱之本上之,可行者必委曲言之。玄宗心益开,听之则亹亹忘倦。军国之务,咸访于崇。崇罢冗职,修旧章,内外有序。又请无赦宥,无度僧,无数迁吏,无任功臣以政。玄宗悉听之,而天下大理。”(见《大唐新语》卷之一)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4
后来,姚崇年老又举荐宋璟为首相。史称:“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见《资治通鉴》卷)二人齐心协力,辅佐玄宗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唐朝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 ^2 g% q0 d  j. o' k" x' a        召公、姚崇对国家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协助君王开创历史上不可多见的盛世!
9 }+ Z# Z% {* }* J/ J        当时,就有人把姚崇比作周公、召公辅佐文王、武王一样,立下不世之功。如姚崇“若伊尹之保成汤,周邵之佐文武,功铭彝鼎,绩柬帝心。”(见许景先撰《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沛国夫人刘氏墓志》)召公、姚崇就连官职封号也有相同之处。成王时,召公被进位为太保。唐玄宗时,姚崇也获得崇高荣誉,被朝廷授予太子少保,后来又被追封为太子太保。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6
敬德保民,政先仁恕
1 |0 h9 ]. a- g: O* V/ w+ c9 \        召公和姚崇的施政理念有许多相同之处,可谓一脉相承!- Y: w( H7 S; [' J; e
        召公提出“敬德保民”的仁政理念。周灭商后,承袭了殷商关于“天命”的思想体系。殷人认为,殷王的统治是上天所授命的。因此,周王取得政权也是接受上天的使命。但是,周人又思考为什么以前上天授命于殷而现在又授命于周呢?这不是“天命靡(无)常了吗?因此,总结殷人亡国的教训,召公最先提出“敬德保民”的施政理念。《尚书·周书·召诰》云:“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就是说做周王的要能崇尚德政,以德行事,这样才能保持上天的福佑,保持王位长久。治国当继承文王的“仁政”理念,对老百姓当以德化为先,勿敢滥用刑罚。; Z; c5 z5 d" y' O
        召公还提出最高统治者要成为德的典范。“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见《尚书·周书·召诰》)大意为王有德,小民才能效法,王业自然就显达了。召公在训诫成王时说:“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见《诗经·大雅·卷阿》大意为王要做天下的榜样,最高统治者应有德,成为民的模范。
7 X0 I! {& |1 F: C! L        正因为成王和康王贯彻了召公的这一政治理念,成康之际,任用贤臣,爱护百姓,周国兴盛。( U' g: ?$ B: s) V% Z+ y/ _
        1800年后,姚崇提出了“政先仁恕”的施政理念,和召公敬德保民理念实为异曲同工。, N+ W. u) H8 J/ E+ C" T
        姚崇在第三次任相时,向唐玄宗提出了任相的条件,那就是必须实施“十事要说”政治纲领。其中“十事要说”的第一条就是“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玄宗深情地说:“朕深心有望于公也。”非常同意这一主张。(见《新唐书·姚崇传》)史称:“开元中,玄宗修道德,以宽仁为根本。”/ l# S# v; {' I% F
        姚崇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以“敬德保民”为主。作为政治家,在实践中,惟以国家利益为重,以黎民百姓的冷暖为重,不管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还是佛教的“修福报应”之说,只要妨碍了人民的安危,统统都不放在话下。所以,开元时,面对严重蝗灾,在“天命论”和佛教“不杀生”迷信思想的影响下,朝廷内外,把蝗虫视为神虫,不敢捕杀。姚崇感灭蝗“事系安危”,“志在安民”,力排众议,说服玄宗同意灭蝗。终于,“蝗害讫息”,民不甚饥(见两《唐书·姚崇传》)
6 ?1 |1 h$ w8 u5 m% K% e        五代王仁裕著《开元天宝遗事》载“姚元崇为宰相,忧国如家,爱民如子。未尝私于喜怒,惟以忠孝为意。四方之民,皆画姚元崇之真神事焉,求之有福。”
2 o: Q1 L  _4 V        姚崇也提出了统治者要成为实行道德和法律的模范。姚崇提出:“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若始。”(见姚崇《辞金诫并序》)他还提出:“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其身即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惟上之平。故曰:上之所仰,人皆其向。我自所教,人皆其效。”(见姚崇《执称诫并序》)8 O, O5 `( |$ n9 h6 {' d7 ?+ b
        开元之初,姚崇“屡以奢靡为诫”,玄宗、姚崇君臣,克勤克俭,“返朴还淳”,出现一派“刻厉节俭”的好风气!(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 z. ], ]6 ]& G( s  ^/ j, M: y5 s        召公的敬德保民思想,发展到儒家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姚崇又继承了儒家思想,提出“政先仁恕”执政理念,和召公思想应是传承关系。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7
三、廉勤为政,甘棠遗爱. i# m4 z& ]7 g, H) E
        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召公治理陕之西,能深入基层,了解下情,解决人民疾苦,平审狱讼,深受时人民的拥护。
! V. e4 K+ s/ j6 \2 m1 a; e' H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l% H* I! M5 q* h8 q6 P- N
   《诗经·召南·甘棠》诗云:“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憇。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其大意就是:“枝叶茂盛的棠梨,不翦不砍莫动它,召伯曾留在树下!枝叶茂盛的棠梨,不翦不劈莫损它,召伯曾歇在树下!枝叶茂盛的棠梨,不翦不拔莫伤它,召伯曾停在树下。”召公的德政爱民而受到百姓的衷心赞美。
3 m0 [! {+ n7 a1 p! ?, p        召公之政激发人民热情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韩诗外传》卷一记载:“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出就蒸庶于陌陇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召公一心为民、不顾私利,故当主管部门要给召公营建住室时,才能说出“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的话。百姓看到召公“就蒸庶于陌陇之间”,“暴处远野,庐于树下”而听讼断狱、处理政事的勤苦情况,无不感动,加倍努力耕桑,连年获得大丰收,达到“民给家足”的温饱生活。
3 j" F+ M/ L2 \8 p/ ?        姚崇生于陕州硖石,召公甘棠遗爱的故事对他肯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一生不管在朝廷为相,还是在地方做官,都能发扬“冰壶之德”,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高风亮节,廉勤为政。(见姚崇《冰壶诫》)
8 b+ n) j# o/ q$ e        《旧唐书·姚崇传》载:“姚崇“为申州刺史,再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为政简肃,人吏立碑纪德。”
' h) {9 X2 G/ u# F3 z8 e0 S3 I        《浙江通志》绍兴人物传略载:nVGWJ3 “姚崇(650~721年),字元之,唐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景龙初(707年),曾任越州郡守。时内宫专权,贿赂公行,大兴佛事,縻费浩大,民负不堪。独崇在越州,政尚简肃,推重教化,不以官势治民,越民得以休养生息。在越4年,睿宗即位,政声日高,擢为宰相。离越时,士民送至钱塘江干者数以千计,望舟远去,才号泣而返。”
7 f# e# w" E* g4 v5 ~/ s+ {3 J        姚崇在开元年间,贵为一国宰相,廉洁奉公,在京城长安工作却买不起住宅,下朝办公之余,则委身于长安城大宁坊一个叫罔极寺的寺庙内歇息。有一次,姚崇患病卧床不起,“以病痁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每有大事,上常令(源)乾曜就寺问崇。癸卯,乾曜请迁崇于四方馆,仍听家人入侍疾;上许之。崇以四方馆有薄书,非病者所宜处,固辞。上曰: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可见,姚崇廉洁之极也。( V' O- F+ ~4 a) ]& W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年),唐代大诗人元稹在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中写道:“……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言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至公。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大唐贤相姚崇、宋璟,无情地鞭鞑了酿成天宝之乱的弄权奸相李林甫、杨国忠。表达了人民对清平盛世和政治家姚崇、宋璟廉勤政治的无比怀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7
四、召公与姚崇在陕州的文物与遗迹
* e5 M$ p8 Q. E: Z9 s8 ]        千百年来,陕州人民怀念召公与姚崇,保护并遗留下了许多文物遗迹。
' e- i' U, B6 u5 \/ y& d( p        陕州有纪念召公的召公祠。清龚松林修撰《直隶陕州志》卷十二祠祀载:“召公祠,州治东。相传为召公听政处。后人思其德,即甘棠下立祠祀之。明弘治九年知州汪濬奉督学道儒增入刘昆、姚崇、孙伏迦、李沁、范祖禹陪祀。仍佥门役守之。明州守王家宾、陈道蕴。”但从《全唐文》五四六所载之唐贞元中官陕虢都防御判官、监察御史里行崔教撰写的《邵伯祠碑记》,可知,召公祠起码唐代已经存在。
* `# i) _/ H6 L; Q3 S6 o        召公祠原有正殿、偏殿、甘棠树等,不幸于民国初年毁于战乱。2000年,三门峡市著名企业家吴启民先生为缅怀先贤,启发公廉,捐款千万元,在原召公祠的遗址上,重建了一座甘棠苑,占地13000平方米,前为钟鼓楼,后有召公祠。已成为对国人和公务人员进行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的基地。, f* Y8 W  B4 G/ x' [
        《直隶陕州志》卷十三古迹记载的关于召公的还有三条:7 g1 T' |3 ~( _# ~4 {: r& O4 k
        一是古甘棠树。志载:“甘棠,在召公祠内,相传即公所憩之树。今无存。”
- u  }, D8 H/ P6 G: L( n: n7 C        二是分陕石柱。志载:“石柱,在北城上。相传为周召分陕所立。以别地里。唐人作铭于其上。”* J/ p7 U+ a, ]1 i. r2 ]
        三是石柱铭。志载:“石柱铭,裴谈撰,八分书,无姓名。集古录目谓周召分陕所立地界。验其字武后时立。今不可考。”
% o7 ?1 y/ J2 A0 w    分陕石柱,又名“周召分陕石柱”。原立于陕塬(今河南陕县张汴塬),后移至陕州北城墙上,唐朝时期有人作铭于上,谓“周召分陕所立界石”。民国21年(1932年)3月,周召分陕石柱北移至陕州民众教育馆。1957年因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属淹没区,移至人民公园。1967年移至市图书馆。1977年移至文化宫。1981年移石于三门峡博物馆,当时石柱位于院子正中间,1988年藏于虢国车马坑博物馆院内。考验其字,属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所勒。今字漫漶剥蚀脱落不可复识。据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专家考证,“周召分陕石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块界石。" Z: B" L( S+ U! k6 i- g! a
    有关纪念姚崇的文物古迹有姚崇故里遗址、姚公祠遗址、唐姚崇父姚懿墓、旌贤寺、唐姚懿碑、姚崇手书“藩篱”石刻等。
3 e2 @$ C8 x  @8 R6 p1 O) v( x        清龚崧林修撰《直隶陕州志》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载有姚公祠、二贤祠、乡贤祠、旌贤寺、姚文献公墓及唐姚懿碑铭等。
5 B8 v- \3 T; p/ `3 g        姚公祠,志文载:“姚公祠,州东卫村社。宋元佑八年知州游(师雄)公命置祀于故居。”
9 x  p* ]1 K( ?3 Y/ k  u, z( q/ j        二贤祠,志文载:“二贤祠,大南关。为唐宰相姚崇、宋处士魏野建。今毁。”; y2 y" a1 P3 G3 q9 i
    乡贤祠供奉有姚崇之位。志文载:“乡贤祠在学宫,祀商伊尹,唐姚崇,宋魏野、明赵文、张九功……”5 u* [+ r' G( p7 h# G! g& [
        旌贤寺,志文载:“旌贤寺,州东五十里张茅镇。”6 q+ m( s! R; p. W
        旌贤寺为唐时所建,距姚文献公墓一百多步,为旌表唐嶲州姚懿功德和护持姚懿衣冠冢所建。旌贤寺存在1200多年,直到民国时被毁。2010年4月陕县文物局立有旌贤寺遗址文物保护碑。4 k! X, O. J; c  _% j  c8 }2 W8 M8 u# H! D
        唐文献公墓,志文载:“唐文献公墓,在州东卫村社,公名懿,唐宰相崇父葬此,谥文献。”4 ~1 u0 B: S. `9 B. P6 S
        此墓为唐开元三年(715年),玄宗为追崇先烈,特追封姚崇父幽州都督姚懿为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公。十月间又在故居建衣冠冢一座,是为唐姚文献公墓。1983年因陇海铁路拓双轨,被河南省文物与考古研究所发掘。0 G+ g7 z$ V0 N( f5 D
        唐姚懿碑,志文载:“巂州都督姚文献公碑铭,开元三年胡皓撰,徐峤之奉勅书。在张茅南二里许墓前。讳懿,崇父也。”
6 l, R% {" C! J8 f8 s        此碑即姚懿衣冠冢唐墓碑,因1983年墓冢被发掘,此碑被移至陕县大营乡刘秀峰山腰之处。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l; E( B1 Q, e        民国《姚氏族谱》又载有张茅镇有“唐宰相梁国公姚崇故里”碑,为乾隆年间权知河南直隶陕州事吴沈荣昌所立。今不存。
9 B: V: s8 J. O2 x3 g        姚崇手书“藩篱”石刻,为姚崇开元三年十月返陕州硖石故里时为故里所题,后刻为石匾。1919年修建陇海铁路时出土,现为三门峡博物馆收藏。为现存姚崇唯一手迹石刻,弥足珍贵。. X" M- s- Q4 Z8 R
        2010年4月,陕县张茅乡人民为追念先贤姚崇,由张茅乡人、陕县职高原校长陈宝禹、陕县人大原秘书长崔九龄倡议,集资修建姚崇故里遗址纪念碑、旌贤寺遗址等文物保护碑四块。% K3 M. u2 {9 e, D+ {: g9 j
       
: E4 ~% W0 z; t- s, O' s4 T+ c6 n        参考文献:
& L  S5 I3 g/ u' l( ?5 Q0 ~        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p  b4 i6 D/ d$ h# ]7 L( H        [汉]司马迁,史记[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 u# d1 U& I, y; d
    3、[汉]韩婴,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5 C' `3 @, f& F" x1 j9 U. ]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J/ l4 z# i" a( T; T9 X
        5、[后晋]刘询,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 d% N! X% d0 |, x        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 h& d$ B; C6 @5 T
        7、[唐]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I0 ?. w0 E, Z/ R0 h& o2 H5 m8 x
        8、[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 K) z4 @+ O- w* P        9、[清]龚崧林,直隶陕州志[O]清乾隆十二年刻本$ _- S( s# E% e+ y
        10、杨荣国,简明中国思想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7 o- V* {2 P& ~* Z+ X
        11、朱绍侯,论“周召之业”与“周召之治”[M]南都学坛,2007.3
7 L5 W; D' G7 w" s3 U" F" N5 N        12、姚学谋,大唐贤相姚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8
狄仁杰与姚崇: H& T+ A5 t, k) c
3 s( ]" M$ h% H0 i4 m0 l  o7 S
    唐代武周时期,有两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就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武周“国老”狄仁杰和大唐贤相姚崇。$ a. B3 w! M4 a5 o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两任宰相。科举明经出身。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遭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封燕国公。以迎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举荐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五人,匡复大唐社稷而著名。一千多年来,以歌颂狄仁杰为主的小说、诗歌、戏剧到如今的电视剧相继问世,多把狄仁杰描写为断案如神的清官。: ?2 C! j! g$ ]
        姚崇(651~721)字元之,唐代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南)人。亦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睿宗、玄宗时三任宰相。制举下笔成章科出身。历官濮州、郑州司仓参军,武则天时任司刑丞、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宗复位,出为亳州、宋州、常州、越州、徐州刺史(都督),睿宗登基入为兵部尚书兼中书令,遭太平公主谮,又出典申州、徐州、潞州、扬州、同州。玄宗即位全面执政,姚崇以“十事要说”出任首辅,“首佐玄宗成中兴业”,开创开元盛世而被称为有唐四大贤相。受到人们世代敬仰。唐朝时天下的百姓都把姚崇的画像当作真神来供奉,求他降福保佑。( E: d( [) y; C7 Q
        拨开历史的迷雾,拂去一千多年岁月风尘,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狄仁杰和姚崇的历史面貌和二人之关系。狄仁杰、姚崇二人武周时期,同朝为官。狄仁杰长姚崇21岁,算姚崇的老先辈,也是姚崇之伯乐,举荐姚崇第一次做宰相。若将姚、狄二人的思想及一生言行细加比较,不难发现,姚崇与狄仁杰不但政治主张基本相同,而且经历为政理念颇多相似之处。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8
一、狄仁杰与姚崇皆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从中央到地方任职颇有作为,虽公道正派,机智过人,为执政者赏识,但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贬到地方,经历了几上几下。+ w2 U# y5 V# V; s3 d% j
         狄仁杰二次被贬。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主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响应,武则天平定了这次宗室叛乱后,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其时,平定越王李贞的宰相张光弼,将兵驻扎在豫州,他恃功纵兵大肆勒索。狄仁杰怒斥他杀戮降卒,以邀战功。狄仁杰说:“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兵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上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狄仁杰义正辞严,张光弼无言可对,还朝后怀恨在心,奏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见《旧唐书·狄仁杰传》)这是狄仁杰第一次被贬。  + i% m+ f5 \, m" ~  B+ p+ }
         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宰相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将狄仁杰等收监,待日行刑,不复严备。狄仁杰拆被头帛书冤,置棉衣中,请狱吏转送家人拆洗棉衣。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因而得其冤状,持书上告。武则天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面询:“承反何也?”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又问:“何为做谢死表?”答曰:“臣无此表。”武则天令人拿出谢死表,才弄清楚是伪造的。于是下令释放此案七人,俱贬为地方官。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 C/ _. n2 _0 c
        姚崇三次被贬。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冬,女皇武则天卧病不起。“宰相不得见者累月,唯张易之、昌宗侍侧。”“二张”借助女皇,很有权势,王公大臣竞相趋附。为永保富贵,张易之听信术士之言,准备在家乡定州私自建一佛寺,迁京城十名高僧主持。姚崇时任宰相兼春官尚书(礼部尚书),兼管国家典礼及僧尼之事,就以违反国家法令为由制止了这件事。张易之几次找姚崇说情,都被姚崇拒之门外。“二张”恼羞成怒,就在女皇耳边散布姚崇的坏话。这样,姚崇被夺去宰相实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到边关作灵武道安抚大使去了。这是姚崇第一次被贬。(见《资治通鉴》二○七)
) y  b' w7 ~# W1 Y( R1 P        神龙元年(705)正月,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发动了政变,诛杀了“二张”及其集团的主要成员。唐中宗复位。姚崇因事先参预谋划有功而受到了封赏,依然以宰相身份参与政事。但当他在上阳宫看到退位的武则天憔悴衰老时,竞失声痛哭。桓彦范、张柬之等好心劝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崇并不掩饰自己对武则天的同情,而公开表示出一个忠臣对旧主的应有之义!他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当日,姚崇即被贬为亳州刺史。这是他第二次遭贬。(《新唐书·姚崇传》)! ]% D$ c4 n% b  m* N
景云元年(710年),睿宗即位,姚崇又被任命为宰相。和侍中宋璟,同心协力,改革弊政,朝政出现崭新局面。睿宗之妹太平公主以拥立皇帝有功,“权倾人主”“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她代表旧势力,反对改革,并企图废黜支持改革的太子李隆基。如不搬去这块拌脚石,改革事业就会夭折,一场新的动乱将代替目前的安定局面。但如果行动,就有罢职、贬官甚至杀头的危险。姚崇、宋璟为国家的安危而不顾自身的安危,毅然向睿宗上“安储三策”,“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睿宗虽然勉强接受并执行了这三条建议,但由于太平公主的反扑,姚崇、宋璟被加上离间皇室关系的罪名,又一次被贬出京城,作了地方上的州刺史。(见《资治通鉴》卷二一○))这是第三次被贬。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8
二、狄仁杰与姚崇都主张施行仁政,劝谏武则天废除酷吏,并执法平恕,保全了许多无辜人的性命。1 G" C" p4 G, N* u( E/ u) q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S; o# K& o' f/ K$ y& S
        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平定了这次宗室叛乱后,武则天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当时,受越王起兵株连的有六、七百人在监,籍没者多达五千多人。“司刑丞逼促行刑。”狄仁杰认为大多数人是被迫在越王军中服役的。因此,上疏武则天说:“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旨。表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武则天听从了他的建议,特赦了这批死囚,改杀头为流放,保全了这700多人的性命。(见《旧唐书·狄仁杰传》)- p- J) K% `. x/ y! Y" i9 A, U
         姚崇历来主张“政先仁恕”,反对“以峻法绳下。”武则天天授年间,姚崇任司刑丞(即大理丞),在酷吏猖獗的情况下,竟能“执法无颇,全活者众。”可谓,难能可贵!
+ t; B& ~+ k" l6 U, k8 r; W% R        武则天神功元年九月,为使女皇彻底废除酷吏制度,姚崇以夏官侍郎之职,不顾官微言轻,冒着罢官、下狱甚至杀头的危险,动情地向女皇进言,申述酷吏制造冤狱的真情,并大义凛然以自己官职、性命及一门百口,担保朝中文武百官无人谋反。女皇深受感动,从而下决心废除严刑峻法,稳定了武周政局。
; I; e, q- {& N9 W7 A& V5 Q' R     《新唐书·志四十六·刑法》记载:“狄仁杰、姚崇、宋璟、王及善相与论垂拱以来酷滥之冤,太后感寤,由是不复杀戮。”由此可见,正是狄、姚等人相继直言上谏,酷吏政治才得以废除。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9
三、狄仁杰和姚崇都反对宗教迷信,抑制佛、道。
6 O% Y6 n3 k3 ^        唐朝,佛教盛行。上自皇帝王公大臣,下至一般百姓,无不崇信佛教。就连武则天登基,也托言“弥勒”转世,普渡众生。但狄仁杰和姚崇都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相继努力,抑制了佛、道的过度发展。* b' v+ [6 o1 d7 ]* N1 }
        久视元年(700年)夏,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请她观看安葬舍利(佛骨),奉佛教为国教的武则天答应了。内史(中书令)狄仁杰跪于马前拦奏道:“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乘所不宜临也。”武则天遂中道而还。 这年闰七月,武则天准备再造一座大佛像,下令全国僧尼每日每天出一文钱“以助其功”。狄仁杰上书劝谏说:“工不役鬼,必在役人;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今边垂未宁,宜宽征镇之傜,省不急之务。就令顾作,以济穷人,既失农时,是为弃本。且无官助,理不得成。既费官财,又竭人力,一方有难,何以救之?”他又说“臣今思维,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说法,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武则天接受他的建议停止建造大佛工程。# d: Z) u& ]0 @, W/ E8 v9 Y' z& j- n  ~
        姚崇在抑制佛、道方面力度更大。唐中宗以来,贵戚争先营造佛寺,从中谋取利益,滥渡人为僧尼,逃避国家赋役,人们“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乃至施身,亦无所吝”。当姚崇看到佛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时,就开始坚决反对佞佛。开元年间,在姚崇的建议下,朝廷沙汰僧人一万二千多人,还颁布了禁造佛寺的法令。到后来姚崇越来越对佛教有正确之认识。临终前,他写下《遗令诫子孙文》嘱咐子孙说:“佛者觉也,在乎方寸。……但平等慈悲,行善不行恶,则佛道备矣。”可见他仅把佛教看作一种宗教信仰。他又说:“夫释迦之本法,为苍生之大弊。汝等各宜警策,正法在心,勿效儿女子曹,终身不悟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9
四、狄仁杰和姚崇都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主张“不悻边功”,中外和平。: }& U; J7 |- f2 o8 e
        唐朝前期,边患主要来自西方的吐蕃与北方的突厥及东北的契丹等。狄仁杰与姚崇面对边患,首先是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另一方面,反对穷兵黩武,主张“不悻边功”,为唐王朝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Z9 |! b5 {. R& }6 l
        面对强敌入侵而造成的危局,狄仁杰多次义不容辞,挺身而出,带兵出征。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河北震动。为了抵御侵略,狄仁杰为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在抗拒契丹侵略的前线,狄仁杰若无其事,改变了前刺史独孤思庄尽驱百姓人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契丹惧怕狄仁杰威名,闻之引众北归,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不久,狄仁杰升任幽州都督。  
$ q) G& T& F: V4 `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时太子不行,武则天命狄仁杰知元帅事出征河北,女皇还亲自给狄仁杰送行,以壮行色。突厥默啜可汗尽杀所掠赵、定等州男女万余人退还漠北,狄仁杰追之不及,武则天改任他为河北道安抚大使。面对战乱后的凋残景象,狄仁杰采取了四条措施:一、上疏请求赦免河北诸州,一无所问,使被突厥驱逼行役的无辜百姓乐于回乡生产。二、散粮运以赈贫乏。三、修驿路以济旋师。四、严禁部下侵扰百姓,犯者必斩。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M! I1 R  _& v" B3 J+ k) t
    但是,狄仁杰又反对对外扩张,主张安边定国。神功元年闰十月,狄仁杰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纳言(相当于门下省侍中),他针对百姓到安西四镇去戍边,加大人民和国家财政负担,“极为凋弊”,就上疏女皇说:“近者国家频岁出师,所费滋广,西戍四镇,东戍安东,调发日加,百姓虚弊。开守西域,事等石田,费用不支,有损无益,转输靡绝,杼轴殆空。越碛逾海,分兵防守,行役既久,怨旷亦多。”主张“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远斥候,聚军实,蓄威武。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事虽不行,识者是之。”/ j! P5 L) B5 \1 t
        姚崇多次以兵部尚书出任宰相而整军备战,北征突厥。万岁通天元年五月,姚崇面对契丹人的猖狂进攻,襄助武则天出谋划策,抵御强敌,“剖析入流,皆有条贯”,为武则天所赏识,破格提拔为夏官侍郎。长安元年四月,姚崇又以都检校诸军大使职务到并州以北检校诸军州兵马,整军备战。长安二年(702年)九、十月间,姚崇又出任并州道长史,随并州道元帅相王李旦出征抵御突厥侵略,“自受北征,绵历旬月”。长安四年(704年)十月,又任灵武道安抚大使到抗击突厥的灵武前线慰问军民。开元二年(714年)十月,唐朝军队与吐蕃军在武街展开了激战,大败吐蕃入侵者。十月十四日,姚崇和卢怀慎等奏说:“以往吐蕃与我大唐一向以黄河为界,中宗神龙年间娶了大唐公主,于是越过黄河到大唐境内修筑城堡,设置了独山、九曲之军。现在吐蕃已背叛了朝廷,我们就应该拆毁他们的桥梁,拔掉他们的城池。”姚崇等维护唐朝疆域完整的奏议,得到了唐玄宗的同意和批准。姚崇的军事才能为时人称道。甚至姚崇逝世30多年后,面对安禄山悍兵强将的猖狂进攻,唐玄宗逃奔到成都后,感叹地说:“若姚崇在,此贼不足灭!”* l: O" i$ Q6 ^9 n* Q$ ]1 i! R- {6 i
        自高宗、武则天、中宗以来,唐朝和周边吐蕃、突厥、契丹等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国家耗费所巨,百姓疲敝。开元初,姚崇担任兵部尚书兼紫微令后,经常劝玄宗以生民为本,“不悻边功”,对外关系谨慎从事,在唐王朝的周边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开元前期十多年中,唐帝国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扩张战争。7 Z' M/ k$ s& B
        开元三年(715)十一月,右羽林大将军兼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大使郭虔瓘,上书朝廷,要求征募关中兵士一万名,到安西(今新疆龟兹一带)接受任务,讨伐出击番人。大军西去,要求沿途各州县提供军需运输和供应士兵熟食。玄宗同意了他的建议。姚崇和将作大匠韦凑却认为:万人远征大军行程六千里,西部州、县,将如何供给。即或开拓了疆域,那又能得到多少好处。“昔唐尧之代,兼爱夷、夏,中外乂安;汉武穷兵远征,虽多克获,而中国疲耗。”竭力反对这次远征。最终郭虔瓘无功而还。(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 |1 u' x0 {$ v9 C% R         开元前期,唐王朝执行了“不求边功”政策,“四夷来寇,驱之而已”。和各番国实行“和亲”或和解政策,加之当时唐帝国周边没有一个强大的番国足以威胁到盛唐安全,各番国纷纷内附。普天之下,一派太平盛世的气象。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49
五、狄仁杰与姚崇地方为官,心系民生,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百姓立碑纪德。
- _/ y7 z- [+ z7 L* c4 u        狄仁杰先后做宁州、豫州、复州、魏州刺史,甚至被贬做彭泽县令都兢兢业业为民办了不少好事,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 C2 B* ], _# U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其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为他勒碑颂德。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宁州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返朝后上表举荐,狄仁杰升为冬官(工部)侍郎。
; L9 r! y' m0 K" `9 x9 |$ E        长寿元年,狄仁杰遭酷吏诬陷下狱,凭机智,侥幸免死,贬为彭泽(今江西彭泽)令。在任内,他勤政惠民。赴任当年,彭泽干旱无雨,营佃失时,百姓无粮可食,狄仁杰上奏疏要求朝廷发散赈济,免除租赋,救民于饥馑之中。百姓建造生祠,以颂其德。# Z7 G9 M( Z. M6 T7 r# U) C3 D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刺史独孤思庄尽趋百姓人城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当地百姓歌颂之,相与立碑以记恩惠。
: j& p' E4 ]5 G: _        唐中宗神龙元年二月,姚崇因同情退位的武则天被贬,先后出任亳州、宋州、常州、越州、徐州刺史(都督)。据《越中杂识》记载:“姚崇,字元之,洛阳人。景龙中,出典越郡,治尚简肃,不树威而民化之。及去,百姓送至钱塘江干者,望崇远去,皆号泣而返。”1 f$ c/ e1 `. `
         唐睿宗景云二年二月,因上“安储三策”,遭太平公主谮,被贬出京,先后任申州、徐州、潞州、扬州、同州刺史。他每到一地,都做到轻徭薄赋,兴利除害,推行教化。使人民安居乐业。《新唐书·姚崇传》载“政条简肃,人为纪德于碑。”五代人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姚崇离职扬州时的情景:姚崇在荆州(应为扬州)作地方官,三年期满离职。告别的那一天,全城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了,都来送行,痛哭流涕地簇拥着他的马头,拦住道路久久不让他离去。姚崇所用的马鞭和马镫都被百姓截留下来,留作永久纪念。新上任的长史就把这件事详细地上奏了玄宗。皇帝颁布诏书赞扬姚崇的美德,并赏赐黄金一千两。后来,“截镫留鞭”成了一个成语,用以表示对离职官员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0
六、狄仁杰与姚崇常以举贤荐能为意,拔擢人才。3 [9 Q3 x& a" ^+ C7 a
        狄仁杰常常把选拔贤才作为自己的职责。据《资治通鉴》卷二○七载:“狄仁杰还先后向武则天推荐了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人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唐代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都出自您门下。'狄仁杰回答说:‘举荐贤才是为国家着想,并不是为我个人打算。'”据有史可考的狄仁杰举荐的还有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晖等。) [! I" c# F- A
   关于狄仁杰什么时候举荐姚崇做宰相,史书上没有明显记载。笔者认为,推荐的时间当在圣历元年(698年)十月狄仁杰任河北道行军副大元帅,出征讨伐突厥之前。武则天时惯例,女皇常利用宰相外出辞行的机会,向辞行的人征求荐举人才的意见。可能就在这时,狄仁杰趁此机会推荐了姚崇。然而,关于狄仁杰和姚崇的交往,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上,都没有见到记载。这是因为第一,狄仁杰举荐贤才是出为公心,非有私意。正好像当年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狄仁杰不知,反屡次排挤娄师德。不是武则天点破,狄仁杰还不知何人所荐。第二,武则天时期政治关系紧张,大臣之间的交往都比较谨慎。此时,尽管狄仁杰、姚崇倍受武则天的信任,但在敏感的问题上也不敢有一点疏忽。
. p4 e5 ?3 F2 A( G4 D3 Q        姚崇作了宰相,也十分注意拔擢人才,“进忠良,退不肖,”“选补平允,委用廉吏。”姚崇一生为国家推荐了许多人才,如张柬之、宋璟、魏知古、萧嵩等人都官至中枢,成为唐朝名相;如严挺之、齐浣、韦凑、韩思复、卢藏用等皆为治世能臣。
2 s* V7 R" Y. b% d6 ]        开元四年十二月,姚崇因健康等原因辞职,推荐广州都督宋璟接替自己为相,历来为史书所称道。宋朝人洪迈赞扬道:“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正是推荐宋璟为相,才能使姚崇的“十事要说”政治纲领得以继续贯彻,唐室中兴大业后继有人,也成就了姚崇、宋璟因开创开元盛世而享有唐朝四大贤相之名。3 _+ A9 d" F' T5 p( I* I7 n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逼武则天退位、恢复唐朝社稷的第一功臣张柬之,竟先后被狄仁杰和姚崇向女皇推荐过,终于被任命为宰相,成为历史之美谈。: y$ \* |5 u, `' X9 l/ ~/ |
        张柬之(625~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少涉经史,时人谓有“王佐之才”,是一位颇有头脑和才干的政治家。但久处下位。中制举时,年已七十,授监察御史,又任凤阁侍郎,出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新唐书·张柬之传》记载了张柬之先后被狄仁杰和姚崇举荐担任宰相的过程:“长安中,武后谓狄仁杰曰:安得一奇士用之?仁杰曰:陛下求文章资历,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岂文士龌龊,不足与成天下务哉?后曰:然。仁杰曰:荆州长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用之必尽节于国。即召为洛州司马。它日又求人,仁杰曰:臣尝荐张柬之,未用也。后曰:迁之矣。曰:臣荐宰相而为司马,非用也。乃授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后姚崇为灵武军使,将行,后诏举外司可为相者,崇曰: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其人老,惟亟用之。即日召见,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进凤阁侍郎。”
% I% C7 h( r; \7 Y- Z/ [' L. k7 d, {后来,以张柬之为首的五王集团,经过周密策划,逼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复位,匡复了大唐社稷。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0
七、狄仁杰与姚崇都深得皇帝信任而建功立业,名垂史册。$ O: v0 w' N% e2 f/ J  C; G
        狄仁杰第二次为相后,倍受武则天信任。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武则天赐给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史载“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鞍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见《资治通鉴·唐纪二三 》)/ O: S, q* q1 K+ J  g! o) `1 X0 v
         狄仁杰晚年受到女皇尊崇,虽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他鞠躬尽瘁,不懈努力,继续在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数次使人游说太后,请立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当时,大臣李昭德等曾劝武则天继续以四子相王李旦为嗣,但没有为武则天接受。对武则天了解透彻、洞烛机微的狄仁杰从母子亲情的角度从容地劝谏她说:“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狄仁杰沉着而郑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最终,武则天感悟,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祚得以维系。狄仁杰因此被历代政治家、史学家称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名臣。
0 h0 c3 Y( f+ F/ t5 q        姚崇则屡受武则天、睿宗、玄宗信用,而三任宰辅。武则天发现并重用姚崇,武则天时期姚崇担任宰相达六年之久。而睿宗即位后第五天即任命姚崇担任宰相。然而姚崇最受信用的时期则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之初。姚崇以“十事要说”出任宰相,玄宗如鱼得水,“言听计从”。据《大唐新语》卷之一载:唐玄宗李隆基渭水打猎接见姚崇。“玄宗大悦,与之偕马臂鹰,迟速在手,动必称旨。玄宗欢甚,乐则割鲜,闲则咨以政事,备陈古今理乱之本上之,可行者必委曲言之。玄宗心益开,听之则亹亹忘倦。军国之务,咸访于崇。崇罢冗职,修旧章,内外有序。又请无赦宥,无度僧,无数迁吏,无任功臣以政。玄宗悉听之,而天下大理。” 6 I0 v/ `  `) A5 q. I8 S
        《资治通鉴》载:“姚崇、宋璟进见时,唐玄宗常常要站起来迎接,他们离开时,唐玄宗便要在殿前相送。等到李林甫作宰相时,虽然受到的宠信超过了姚崇和宋璟,但得到的礼遇就太微薄了。”又载:“姚崇和宋璟相继为相,姚崇擅长随机应变以圆满地完成任务,宋璟则擅长遵守成法坚持正道;两个人的志向操守不同,却能同心协力辅佐玄宗,使得这个时期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在唐一代的贤相中,前有贞观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后有开元朝的姚崇和宋璟,其他的人,则无法与此四人相提并论。”4 B* z: I/ F* ^1 z5 M: L1 H
        5 s  r$ \; _5 _; ], O- }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姚崇与狄仁杰在政治主张、经历、为政方面颇多相似之处。狄、姚二人皆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从中央到地方任职颇有作为,虽公道正派,机智过人,为执政者赏识,但因仕途曲折,也经历了几上几下。二人皆主张实行仁政,谏武则天论“垂拱以来酷滥之冤”;都担任过 大理丞(司刑丞),“执法无颇,全活者众。”二人都反对迷信,抑制佛道;沙汰僧尼,停造寺观。二人都反对反对穷兵黩武,主张“不悻边功”,中外和平。二人为地方官时,皆为政简肃,造福一方,受到人们爱戴,人吏立碑纪德。二人“常以举贤为意,”选拔英贤,使唐帝国中兴后继有人。二人皆得到当时皇帝信用尊敬,而富国安邦,匡正弊政,相继为推动唐王朝走向繁荣而立下了不世之功。
/ W9 W; |$ j8 m9 |4 f0 \; T: ?: r( s2 s
参考文献:
, i8 r" @/ p; K9 i% g! N        0 I9 P+ A5 V, P+ n; \; p0 t6 e- d
(1)[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 u! A$ U: p$ }# o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t% v) L" u2 b& F/ d(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 p( ?1 F' V( [# |(4)[清]董诰,全唐文[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E: P! N6 P: A9 I: h
(5)[唐]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E' e+ g! i. s+ D (6)[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 L6 r" a% n* b' V0 @9 Z
(7)[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 Y4 g3 d1 f% {+ K: F2 p# z' `(8)杜文玉,狄仁杰评传[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A5 \7 b( {: B5 U0 D0 C3 S- w1 D! D( W
(9)姚学谋,大唐贤相姚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1
姚崇与洛阳                                                                                                       " d, m9 z2 B  t& t1 r; V9 @
3 k" B& r& p/ T9 j* D: t7 M+ {
    姚崇(公元651—721年),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姚崇一生五朝为官,三居相位,为稳定国家局势,改革朝廷弊政,抑制宗教迷信,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开元之初,他独当重任,励精图治,刚正不阿,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显赫的功绩。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高度评价道:“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毛泽东则称其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还赞扬他进谏唐玄宗的“十事要说”为“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 m$ M  ]8 j% {" W
    洛阳作为大唐的东都和大周的京都而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姚崇从少年时起,就受河洛地区壮丽山川及浓厚文化底蕴的熏陶,受荟萃于洛阳的英贤俊才的影响、感染,怀王佐之志,折节读书,下笔成章,走入仕途,而大展宏图。他的一生和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洛阳是姚崇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又是他入仕之后崭露头角、担当重任,在政坛上逐步成熟的地方,还是他最终的归宿地。他在洛阳的政坛上不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颂的业绩故事,而且在文坛上也留下了不少佳话。
- x+ g# n% `' A9 |4 e- D/ w    一、洛阳是姚崇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 a1 ]4 T% F& Z* F0 E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高祖姚宣业,南北朝时的北周征东大将军,吴兴郡公。曾祖姚安仁,隋朝时历任青、汾二州刺史。祖父姚祥,任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父亲姚懿(公元590—662年),字善意。隋末为陕州硖石县令,后佐唐创业有功,因受人嫉妒而遭到贬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后,率全家隐居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今陕县张茅中学附近),遂为陕州硖石人。高宗即位后,又被起用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市)刺史、嶲州(今四川西昌市越西东北)都督。(1)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姚崇诞生于陕州硖石。(2)但他从少年时就生活在洛阳。龙门石窟现存有姚崇兄妹为其母刘氏所造的石窟,今称极南洞。洞外南壁刻有浮雕的双龙盘首造像碑,高164公分,宽70公分。该碑风蚀残损严重。现存文十八行,计二百余字。清陆心源主编的《全唐文续拾》卷十一收录其残碑碑文,称其为《都督长沙姚意(懿)妻造像记》。碑文记载:“(夫人)者,嶲州、幽州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懿)之妻也。龙朔年中(缺字)居于□阙南之别业也”。可知,姚崇之父姚懿于“龙朔年中(公元661—663年)”,就经营了位于洛阳龙门“(伊)阙南之别业”,全家人定居于此。故而,在洛阳万安山出土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郡墓志》(3)中载道:“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以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张说为姚崇撰写的《姚崇神道碑》中也载道:“公讳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自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4)由此可知,姚崇从这时起,就随其父母生活在洛阳了。
3 v7 Q/ ~5 V" ]# g# |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十二月,姚懿殉职于嶲州。其时,姚崇方十二岁,成为孤儿。他少年时,为人豪爽,崇尚气节。可能是受家族尚武的影响,不喜欢读书,而喜欢习武、效游。“少为猎师”,二十岁时,“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兔为乐。”(5)# n9 P2 j, ^* B2 W
    后来,有一个人使姚崇改变了不喜欢读书的习惯。此人叫张憬藏,长社(今河南许昌市长葛)人,是当时全国闻名的相学家。据姚崇六十三岁时回忆,就在他“居广成泽,目不知书,唯以射猎为事”,整日陶醉于呼鹰逐兔之乐时,遇到了张憬藏,说他“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6)在张憬藏的鼓励和规劝下,姚崇“尔来折节读书”,改变了整日“呼鹰逐兔”的坏习惯,长乃好学,二十岁后方发愤读书。《新唐书·张憬藏传》也有相同的记载:“姚崇、李迥秀、杜景佺从之(张憬藏)游,憬藏曰:‘三人者皆宰相,然姚最贵。’”看起来,姚崇当时不但得到张憬藏的指导,而且还结交李迥秀、杜景佺等一批青年才俊之士。姚崇又“见《修文殿御览》,阅之,喜。遂耽玩文史,以文华著名。”(7)这些,对促进姚崇“折节读书”,都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姚崇终于成为东都洛阳一带闻名的饱学之士。
6 |& F3 J5 X* K! M" V# W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二十五日,皇太子李弘病死于东都洛阳之合璧宫倚云殿。高宗李治和武则天非常悲伤,高宗亲撰《孝敬皇帝睿德纪》文。追谥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并在洛州缑氏县景山(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为之选定寝陵地址,名曰恭陵。“制度一准天子之礼。”(8)自汉魏以来,皇帝驾崩,需选一百二十名声名嘉美、富有才气的英俊少年作为挽郎。根据《通典》卷八十六《葬仪》:“大唐元陵之制:……执绋挽士,虎贲千人,皆白布蔥褶,白布介帻。分为兩番。挽郎二百人,皆服白布深衣,白布介帻,助之挽两边,各一绋。挽歌二部,各六十四人,八人为列,执翣。”由于姚崇出身名门之后,仪表堂堂,风华正茂,被人举荐作了李弘的孝敬挽郎。八月十九日,李弘被安葬于恭陵。时为孝敬挽郎的姚崇自始至终参加了这一盛大、肃穆、悲壮的葬礼。
2 m9 ]5 p/ x* ]9 |5 d    唐时,官宦子弟能够入选挽郎,就等于入仕做官。《新唐书·姚崇传》记载:姚崇“仕为孝敬挽郎”。姚崇本可以象当时的许多人一样,以挽郎入仕,去稳稳当当地作朝廷的官。但姚崇并不满足于此,他要靠自己的才学,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虽然“年逾弱冠”,但仍然孜孜不倦,继续苦心攻读。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高宗皇帝李治在长安亲自主持制举考试,姚崇以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而制举高第,中了“下笔成章科”(9),成了天子门生。被朝廷授予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司仓参军(从七品),外放做了地方官。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1
二、洛阳是姚崇暂露头角、施展才华,在政治上逐渐走向成熟的地方
# ~: M- t' K# v7 D2 m7 D; m2 ]    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姚崇从郑州(今河南郑州市)刺史佐吏的位置上,被朝廷召回,在神都洛阳担任司刑寺的司刑丞之职。司刑寺,本称大理寺,主持刑狱,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司刑丞,官品为从六品上阶,其职责是裁决狱讼,判定量刑之轻重。
% d2 `4 {1 B8 C) E: [    天授之际,武则天为保障自己顺利登上大周皇帝宝座并巩固之,大兴酷吏,残酷地镇压了有反抗言行的李唐宗室及元老大臣,同时也滥杀了大批无辜,引起了朝臣人人自危。姚崇就任司刑丞后,接受最多的案件就是所谓的“谋反案”。姚崇坚持从实际出发,公正执法,有“谋反”言行则按“谋反罪”惩办,没有“谋反”言行的则按没有发落。关押的“谋反案”中许多官员,经过姚崇审理,都被无罪释放而保全了性命。三十多年后,姚崇去世,张说在《姚崇神道碑》中赞扬道:“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执法无颇,全活者众。”
* B1 p$ v5 ~3 |& ?% X* T( I1 w& z    天授年之后,姚崇又被调任到夏官(即兵部)担任夏官员外郎(从六品上阶)。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担任夏官郎中(正五品上阶)。其年五月,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内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起兵造反,攻破了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杀了节制契丹人的营州都督赵文翙,纵兵南下,进逼檀州(今北京密云一带),又连连击败了武则天派来的围剿大军。十月,攻入幽州(今北京市西南部)。各地告急文书象雪片一样飞向神都洛阳。对付契丹进犯成为当时朝廷的头等大事。夏官衙门成了战事的参谋中心,事务特别繁忙。这使主管此事的夏官郎中姚崇才能得以充分施展。许多繁杂的事务,到了姚崇手中,都被处理得干净利落,井井有序。史称:“剖析如流,皆有条贯。”(10)女皇武则天惊奇地发现了姚崇的超群才干,破格提拔他做了夏官侍郎(正四品下)。姚崇得到重用,更加勤勉用事。他参谋中枢,运筹帷幄,协助武则天调兵遣将,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七月,彻底平息了契丹叛乱。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2
姚崇做了夏官侍郎,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大事而改革弊政。神功元年九月二十日,武则天在神都通天宫里召见群臣。询问过去周兴、来俊臣在处理“谋反案”中,被杀的人中有无冤枉的?对于这一敏感话题,群臣皆以自保,不敢多言。姚崇审时度势,甘愿冒杀头之罪,向女皇道以实情。他说:“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是枉酷自诬而死。告者特以为功,天下号为罗织,甚于汉之党锢。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近臣亦不自保,何敢辄有动摇?被问者若翻,又惧遭其毒手,将军张虔勖、李安静等皆是也。赖上天降灵,圣情发寤,诛锄凶竖,朝廷乂安。”他还向女皇建议:“今日已后,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乞陛下得告状,但收掌,不须推问,若后有征验,反逆有实,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姚崇披肝沥胆,敢讲真话,“则天大悦,曰:‘以前宰相皆顺成其事,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说,甚合朕心。’其日,遣中使送银千两以赐元崇。”按姚崇的建议,废除了酷吏政治。(11)一年后,在内史狄仁杰的举荐下,姚崇又被任命为夏官侍郎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第一次进入宰相行列。0 L: |1 J1 e0 N
    姚崇任相之后,成为武则天处理军国要务的得力助手。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三月,姚崇被朝廷任命为凤阁侍郎,参与政事。四月,姚崇从洛阳出发,到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以北检校诸军州兵马,以整顿边防,加强战备,防御突厥侵略。六月,又被任命为夏官尚书(即兵部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九月,担任并州道行军长史之职,协助并州道元帅相王李旦,讨伐突厥。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姚崇又赴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调查处理安邑、解县的盐池事务,解决了当时关系到长安、洛阳京城军民生活的盐供问题。(12)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2
在神都洛阳,姚崇虽然尽心辅佐武则天,但对女皇的作为并不完全赞同。为此,他以侍奉老母为由,希望不再过问政事。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六月,姚崇以母老多病,多次向女皇请求辞职,回家奉养母亲。武则天同姚母刘氏一样,同是八十一岁的老人,非常理解姚崇的孝心,同意了他的要求。但仅过了二十多天,又下诏以“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栋臣,安可暂缺”(13)为由,重新召他回朝担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后来,明智的姚崇考虑到宫廷斗争的残酷性,向女皇建言:“臣事相王,不宜典兵马。臣不敢爱死,恐不益于王。”(14)于是八月七日,免去他夏官尚书之职,又被任命为春官尚书(即礼部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后来,武则天患病卧床不起,她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日夜侍奉在侧,乘机把持朝政。他们欲长保富贵,决计私自在故乡定州造一佛寺,指名要神都洛阳十名高僧去主持此事。十名高僧到主管僧尼的春官衙门哭诉。“元之断停,易之屡以为言,元之终不纳。由时为易之所谮。”(15)八月二十九日,姚崇被免去春官尚书,改任司仆卿(掌管国家的舆马和马政)。后又以抵御突厥侵略需要为由,以灵武道安怃大使、权检校左台大夫之职到灵武(今甘肃灵武)赴任。
) F) [" |- \0 x    姚崇辞别女皇,武则天“令举外司堪为宰相者。”姚崇对曰:“张柬之沈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16)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少涉经史,时人谓有“王佐之才”。然年已七十,久居下位。内史狄仁杰在世时曾向女皇推荐:“荆州刺史张柬之虽老,宰相材也,用之必尽节于国。”姚崇举荐十余天后,秋官(刑部)侍郎张柬之被女皇任命为宰相。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2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神都洛阳。一场以诛杀女皇男宠“二张”,逼武则天退位、复兴唐室大业的政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首的正是姚崇赴灵武前推荐而进职宰相的张柬之等五大臣。此时,恰好姚崇自“灵武至都,(张)柬之、(桓)彦范相谓曰:‘事济矣!’遂以其谋告之。”(17)姚崇谋略超群,又久掌军国,经验丰富,有他的参与、周密策划,无疑是给政变加大了成功砝码。正月二十二日夜,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拥太子李显起事,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率左右羽林兵500余人,攻克洛阳宫北门玄武门,直趋武则天所居长生殿,斩张易之、张宗昌于殿庑之下,以武力劝女皇退位。二十五日,中宗李显即位于通天宫。姚崇任太仆卿同凤阁鸾台三品,继续留任宰相。加封梁县侯,赐食邑二百户。
  G* b1 R1 @) }# j, S    二月初五,中宗率百官到上阳宫向武则天请安。众官喜庆雀跃,拜见武则天,只是略尽其礼。惟独姚崇见到苍老憔悴、多病的武则天时,竟然伤心得“呜咽流涕。”众官皆惊。张柬之、桓彦范责备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崇坦然答道:“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虽获罪,实所甘心。”(18)中宗知道后,很不高兴,当日下制诰,把姚崇外贬为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刺史。
; N1 `5 q# P) A1 a! e姚崇结束了在东都洛阳为朝官的历史,外贬做了地方官。在洛阳的十五年中,他先后担任司刑丞、夏官员外郎、郎中、尚书,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担任武周宰相六年之久。姚崇的治国才能得以显现,理政经验得以积累、丰富,政治上趋于成熟。这一切为他日后独当重任,励精图治,成功地辅佐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父子,开创“开元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3
三、姚崇在洛阳还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文
7 p  |- C$ ^5 B+ F    天授年间,在朝廷任职的姚元崇,鉴于“时王公大臣多以言语不慎密为酷吏周兴,来俊臣等所陷”(19)为规戒时人和自己的言行,他写了一篇“口箴”作为座右铭。其文曰:
& U  `: n" r; M  j  L1 G" e+ C“君子欲讷,吉人寡辞。利口作戒,长舌为诗。斯言不善,千里违之。勿谓可复,驷马难追。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多言多失,多事多害。声繁则淫,音希则大。室本无暗,垣亦有耳。何言者天,成蹊者李。似不能言,为世所尊。言不出口,冠时之首。无掉尔舌,以速尔咎;无易尔言,亦孔之丑。敬之慎之,可大可久。敬之伊何?三命而走。慎之伊何?三缄其口。勖哉夫子,行矣勉旃。书之屋壁,以代韦弦。”(20)
" N  O" G6 U" i7 P    姚崇的这篇《口箴》,对当时及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口箴》被刻于碑石,代代相传。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二月,唐武宗名相李德裕被贬至东都洛阳时,到慈惠坊拜访了姚崇的玄孙姚勖,还特意瞻看了姚崇的《口箴》石刻。(21)1 q7 |. t! B0 Z+ [7 O7 L: E% u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四月二十九日,女皇武则天从东都皇宫出发,到洛州告成县三阳宫(在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西)避暑。姚崇同众大臣随驾,作为辅臣自始至终都在三阳宫帮助女皇处理政事。五月二十九日上午,女皇处理政事已毕。下午,在石淙河平乐涧的巨石上大宴群臣。席间女皇诗兴大发,欣然命笔,赋诗一首,还撰写了224字的长序,诗云:- \9 j4 }1 W: z; @7 r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 e! A- q  ^+ Z' i) Y$ D, D+ a均霜均露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  q" R3 O9 h7 C8 z6 |6 d
万仞高岩藏月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 O8 B4 R/ h! N& q/ G4 A$ G+ W& t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 Y" T6 I9 J. @" v- j3 y5 l% E    武则天以七十八岁高龄,依然是妙笔华章,文如泉涌。赋毕,女皇又命群臣“人题彩翰,各写琼篇。庶无滞于幽栖,冀不孤于泉石。各题四韵,咸赋七言。”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崇才思敏捷,文不加点,下笔成章,早咏《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七律一首,奉上女皇,诗云:. n8 b! J' r/ {( e# b) M. Y" A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
7 t8 u, T# t7 t石泉石镜恒留月,山鸟山花竞逐风。8 a9 [# P! V$ |5 v0 Q# ^4 x5 D
周王久谢瑶池赏,汉主悬惭玉树宫。0 A, w( ^3 s0 M" [
别有祥烟伴佳气,能随轻辇共葱葱。
/ ?7 O, o6 @0 f) z    不久,武则天令刻自题《宴石淙诗及序》和群臣奉和纪胜诗于石淙北崖。南崖刻制张易之撰写的《秋日宴石淙序》。北崖诗和南崖序均为奉宸大夫薛曜手书。摩刻巧妙运用藏锋、中锋、裹锋,结构方严整齐,庄重正大;布局严谨茂密,大小兼施。现仍完整地存于石淙摩崖。《全唐诗》收录姚崇诗六首,除《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以外,在洛阳吟咏的还有《故洛阳城侍宴应制》和《春日洛阳城侍宴》两首。
/ ]* O" e5 l$ E( V    东都洛阳慈惠坊里有姚崇私第,是姚崇于天授年后在洛阳做京官时所置。据阎文儒、阎万均所著《两京城防考补》云:慈惠坊在洛水南“长夏门之东第二街”从南至北之第六坊。(《河南志》引《韦述记》曰:此坊半以北,即洛水之横堤。)慈惠坊有“紫微令姚崇宅。银沙滩。”(在今河南洛阳市安乐聂湾附近)其东为“询善坊。北至洛水。”有“郭广敬宅。后为姚崇山池院。崇薨,为金仙公主所市。”姚崇四代孙《姚侑墓志铭》载:“初文贞公置第慈惠坊里,名诸孙皆以门字加之,良有以也,意百年之后,俾长戟不迁,繁枝附本。”遵从姚崇的意见,他的九个孙子和五个侄孙都以“门”字加其他笔画的字命名。姚崇逝世一百多年后,到五代孙姚勖时,姚家尚合族而居。后世之人,都很羡慕姚家。“里中黄发之老,过门叹曰:吾徒后死!有以为慰者,复睹梁文贞家,流涕相向,不知其己。”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3
姚崇年老罢相,常居洛阳慈惠坊私邸。他“优游园沼,放浪形骸。”自感“人生一代,斯亦足矣!”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初三,一代名相姚崇逝世于东都慈惠坊里私邸。享年七十一岁。逝世前他写了一篇具有进步的唯物思想的《遗令戒子孙文》,留传于世。在文中,提倡薄葬。他说:“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至令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在文中,还反对当时的佛、道二种宗教迷信。他说:“夫释迦之本法,为苍生之大弊,汝等各宜警策,正法在心,勿效儿女子曹,终身不悟也。吾亡后必不得为此弊法,若未能全依正道,须顺俗情,从初七至终七,任设七僧斋。若随斋须布施,宜以吾缘身衣物充,不得辄用馀财,为无益之枉事,亦不得妄出私物,徇追福之虚谈。道士者,本以玄牝为宗,初无趋竞之教,而无识者慕僧家之有利,约佛教而为业。敬寻老君之说,亦无过斋之文,抑同僧例,失之弥远,汝等勿拘鄙俗,辄屈于家。汝等身没之后,亦教子孙依吾此法云。”(23)# q: J, x) i% F4 v9 q+ O  k) i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二月,姚崇葬于东都洛阳万安山之南原其母彭城郡夫人刘氏墓之侧。即今河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姚崇陵墓。亦是姚崇家族大茔。此地埋葬的姚氏家族成员著名的还有姚崇的夫人沛国夫人刘氏、(24)郑国夫人郑氏;长子光禄少卿姚彝(唐碑尚存)、二子坊州刺史姚异、三子尚书左丞姚弈及玄孙谏议大夫姚勖。(25)
# h1 S) S2 _5 g7 d# h0 X+ a0 A! O        现今在此出土的墓志已发现的有:姚崇父姚懿墓志《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郡墓志并序》、(26)姚崇夫人墓志《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沛国夫人刘氏墓志铭并序》、(27)姚崇四代孙姚侑墓志《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公墓志铭并序》、(28)姚崇五代孙姚栖云墓志《唐节士姚君墓志并序》。 5 t9 h5 \- m8 F' Q. m9 j3 r0 P
                   
" w# f( q, J6 C2 E# y9 o注释:" Z6 ]9 l/ s  ~8 |4 r
(1)《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大唐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并序》,14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B. e5 z! ^! d2 e& K
(2)两《唐书》本传皆说姚崇开元“九年薨,享年七十二岁”,按此推算,当生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而张说《姚崇神道碑》说“享年七十有一”,按此说,应生于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今从碑文。《姚崇神道碑》见《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奉敕撰》,10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 d+ ~. E* |( v7 `5 F(3)此石现藏于河南新安千唐志斋。9 |4 D, `( |. B5 ^9 `/ Z+ L. O
(4)(13)《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张说撰《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奉敕撰》,1027页,10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n2 ^+ M( r4 Y9 E- ^
(5)《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传》,中华书局,4383页,1997年。: r4 x+ i# _' O) O% g) g
(6)《资治通鉴》二百一十,唐玄宗开元元年十月,《考异》引吴竞著《升平源》4 _* u2 X6 w  ~9 U& Q0 ?
(7)《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大唐新语》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66页,2000年。8 N2 @( d) q( T0 u
(8)《旧唐书》卷八十六《孝敬皇帝弘传》,中华书局,2830页,1997年。' I* |, J2 L: K( p7 _) @, e
(9)清徐松《登科考记》卷二
2 B: }) b& e# g, t4 q(10)(11)《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中华书局,3021页,1997年。* O# A2 [) d" E  K
(12)〈续修四库全书〉第907 册,《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94页,2002年。, R# |5 _4 Z: e
(14)(15)《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中华书局,3022页,1997年。
) z- q% P0 z- y  p% L7 r) {- x1 P2 W(16)(17)(18)《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中宗神龙元年二月,岳麓出版社,727页,729页,731页,1989年。
5 E: j. {+ r$ Z2 |: ]  M! S(19)《旧唐书》卷九十《徐彦伯传》中华书局,3004页,1997年。: P9 i" l% _; p0 [3 N3 [* I: I
(20)《全唐文》卷二百六,9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 k$ u4 g& O6 Q3 L8 j$ N+ I( s
(21)《全唐文》卷七百一十,32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 j2 R) \. x; k9 H(22)《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公墓志铭并序》,今藏于河南新安千唐志斋。) r  b, }; `5 Q7 v
(23)《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中华书局,3027—3029页,1997年。
- m+ g/ b' P# U* q  C9 R& f(24)(27)墓志今存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 h/ L5 S6 L* q
(25)《通志》卷七十三〈金石一志〉848页。7 y3 t& V( n* d8 G# v$ w  @7 K
(26)(28)墓志今藏河南新安千唐志斋。
& I. M$ @$ c' l7 s- k7 F# k: {! X8 ]  |
(发表于《河洛春秋》2006年第4期)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1-10-9 17:53
:handshake辛苦了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4
姚崇陕县张茅故里考
4 a" G4 _( Y1 i- m1 a5 B! P$ P
; V* q$ H) I; J7 T' T1 Q- P    姚崇,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少年倜傥,崇尚气节,长攻儒学,文华著名。一生五朝为官,三朝为相,又任过十个州的地方长官。尤其是唐玄宗时以“十事要说”入相,独当重任,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赞其为唐代四大贤相之一。伟人毛泽东则评点曰“姚崇,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史载,姚崇是陕州硖石人。笔者根据正史、地方志及碑石史料,对姚崇陕县张茅故里进行考证,希冀方家赐教。
, D+ F" C6 c$ o! {4 d        (一) 姚崇家族自北魏时已定居陕州硖石。
' U9 d2 l# j& A8 _" M        《新唐书》载:“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 y1 G( a7 }( w4 L1 c2 Y+ \8 {
        《旧唐书》亦载:“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 O: E0 U2 v; n  M) {
        姚崇父姚懿的神道碑《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并序》(后简称《姚懿神道碑》)载:“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大姓。明考以宦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焉。”
2 m/ a9 z7 t2 h8 i$ D1 d        唐人张説撰写而载于《全唐文》的《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后简称《姚崇神道碑》)载:“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自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2 J2 S! ~- u4 R/ {" ?
        新近洛阳出土而为私家所收藏的姚崇五代孙姚勖自撰的《唐通议大夫守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勖)府君墓志》(后简称《姚勖墓铭》)叙述姚崇家族迁徙更为详实,墓志云:
# V; t4 P) `: }5 v        “勖本吴兴人,始虞帝生姚墟得姓,后裔遏父封陈为氏,至厉公之子完仕田为田。齐太公和十四代至西汉代睦侯讳丰,生东汉太守讳邕,避新室乱,遂家吴兴康城山,五代至吴郎中敷,举族复姓姚氏。又五代至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后孙讳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由秘书五代至隋函谷关都尉讳详,都尉生唐幽嶲都督赠吏部尚书府君讳善懿谥文献,实勖五代祖也,高王父府君皇中书令梁国公谥文贞。”# G8 G) a3 J  U) Y1 w
   以上史料均证明,姚崇家族本吴兴大族,因到北方做官,遂定居于陕州硖石。姚崇五代孙《姚勖墓铭》则更进一步说明姚崇家族自北魏时,姚崇七代祖北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姚仲和始,即定居陕州硖石,亦为陕郡姚姓起家之祖。
) |) l* n. t2 B0 a' O0 W: K: U    《新唐书地理志》云:硖石“上(县),本崤,义宁二年(公元618年)省。武德元年复置。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移治硖石坞,因改名(改崤县为硖石县)。”而崤县据《陕县志》说:“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崤县,隋仍之。”据此说,姚崇七世祖姚仲和有可能在北魏太和十一年后定居陕州硖石(原称崤县),到姚崇出生时,陕郡姚姓已居住此地160来年。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4
(二) 姚崇故里碑石的记载。+ E1 H( U$ {' n7 h+ J
        姚崇父《姚懿神道碑》云:姚懿“曾祖宣业,陈(“陈”应作“北周”)征东将军、吴兴郡公。祖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远图膺锡,大名垂休。父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公(姚懿)都尉之季子。……年十八,属乱隋,无象,群盗生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闻公名,密遣相诏,公告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应义。不尔,恐贻后戚。因间道入谒,高祖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阖州离患。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洎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姚懿)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朋侪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右二陕,左二陵,北河南阴,南山北至。中养浩气,外衍遐风。”; B9 \) V$ i7 _  d: m" ]/ R! x* Z
        根据这段记载可知,隋末,姚崇的祖父姚祥担任过函谷关都尉。姚崇父姚懿十八岁即任硖石县令。李渊起兵太原反隋时,渡过黄河后,派人联络姚懿,姚懿投唐。武德三年,李世民讨伐洛阳王世充时,任命姚懿为鹰扬府郎将,并发挥他的地方优势,让他担任唐军的水陆道总管,负责后勤运输。到王世充被平后,有人诋毁姚懿说他曾暗通王世充政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姚懿心灰意冷,遂带领全家隐居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其地理位置是“右二陕,左二陵”,即右边是陕州的莘原即今陕县东樊原和今距三门峡市二十五华里的陕原,右边是崤山的南陵和北陵。“北河南阴,南山北至”,即北靠黄河,面对南山。从唐高祖武德四年算起,到唐高宗永徽年间,姚懿全家族在此居住了三十多年。5 E. X. O6 j8 x: x. E7 O
        据《姚懿墓志》文“高宗大帝睿文承历,纂戎念旧,举籍论功,割田议赏”,也就是说,到唐高宗李治时,为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又重新启用了一批老臣宿将,姚懿又被启用,先后被任命为峡州刺史、嶲州都督。到龙朔年间,姚懿在伊阙之南又置别业。所以,姚懿家族至少在硖石故居生活三十多年。据姚崇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姚崇应出生于硖石故居,并在此生活过多年。因此,说硖石是姚崇故里当无疑。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4
(三) 地方志上记载的姚崇故里。
3 u1 x4 {6 b/ G. F! I. R  ~& t' [        姚崇之父姚懿率全家筑室于 “硖石东北重岗之曲”,那么姚崇故里究竟在何处?' L. d9 J  b& \& }/ R
        清乾隆十二年由知州龚松林修撰的《直隶陕州志》载:“姚公祠,州东卫村社。宋元佑八年,知州游(师雄)公命置祀于故居。”" B9 v( V8 C, [+ t
        又载:“姚文献公墓在州东卫村社。公名懿,唐宰相(姚)崇父,谥文献。”( \4 n+ M* R; m$ _, L) G6 b
        又载有唐为旌表姚懿而兼看护《姚懿墓》功能的“旌贤寺,州东五十里张茅镇。”
" D: X6 ~0 P, _        又载张茅镇有碑“唐宰相梁国公姚崇故里”为“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前云南驿盐道今权知河南直隶陕州事吴沈荣昌立”。8 u2 g- _: O5 ^1 |% y" ^1 [" H
        按《直隶陕州志》所载,姚公祠,即祭祀姚崇的祠堂,在陕州东卫村社姚崇故居。而姚文献公墓、旌贤寺亦在州东卫村社。而原姚文献公墓、旌贤寺即在今陕县张茅乡西崖村南。姚文献公墓和旌贤寺均属明清时的卫村社或卫村里范围。因此,姚崇故居当距姚文献公墓、旌贤寺不远。
2 _, S1 v9 A3 O/ z7 v        而据原三门峡市文物局何康民先生回忆,上世纪60年代,在陕县张茅乡西崖村西建张茅中学时,曾挖出许多唐代柱础,应为姚崇故居建筑材料。另据洛阳黄明兰、朱亮编著,2003年由朝花出版社出版的《洛阳名碑集释》中亦共识姚懿“筑室于硖石重岗之曲”之处,当“今张茅中学附近”。* Q1 F1 @. ^* E! m
        因而姚崇故居当在今陕县张茅乡西崖村张茅中学。
9 I9 y8 V# h5 V/ f5 p) f        (四) 姚崇故里遗迹及文物现状。
/ y( A1 M( J2 t# Q" Z$ p& r    最近,笔者随陕县文物局文物普查队在陕县张茅镇调查姚崇故里现状。姚崇故里现有姚崇故居遗址,姚公祠遗址,姚崇父姚懿墓(衣冠冢)遗址、唐姚懿神道碑、旌贤寺遗址、姚崇手书“藩篱”石刻。
% C7 ?* M- y- @3 K        姚崇故居在张茅中学,后尚存姚崇故居一段夯土墙,夯窝历历在目。
6 Y# L& a- h0 \# m2 [2 A        姚公祠在张茅街中段,为宋朝元祐八年陕州刺史游师雄于故居所建。姚公祠历代均有修葺。现有祠堂为民国时所修缮,虽规模不大,但所幸房舍三间尚存。/ y7 R! }. P# ?$ P. A& @, v& Q3 \% q
        姚懿墓遗址。所谓姚懿墓,系指唐开元三年,姚崇为紫微令(即中书令)时,因佐唐有功,唐玄宗又追赠其父姚懿为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公。又“命五品官一人监护,赐米粟各二百石,绢布四百段匹”(见《姚懿神道碑》),在姚崇故里为姚懿建造衣冠冢一座,并树神道碑一通。1983年,因陇海铁路线拓宽,此墓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出土文物现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原址现称姚懿墓遗址。原姚懿墓在陕县菜园乡南阳村东,为唐龙朔年间姚懿在嶲州逝世后归葬于陕州硖石的埋葬地,现墓冢尚存。此墓地距唐硖石县城有三里之遥,据史料载,墓地还应有姚崇祖父姚祥墓。族人于2006年清明重树碑一通。
3 G* G- v" J7 I* p1 _3 S" [4 r        唐姚懿神道碑。碑为螭首龟趺,碑高290厘米,宽100厘米,厚35厘米,龟趺高70厘米,通高360厘米。二十八行,行五十八字。由唐朝请大夫胡皓撰写,唐著名书法家徐峤之书丹。额篆为“大唐西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之碑”。1983年,姚懿墓被发掘后,神道碑被移于陕县温塘游览区内刘秀峰山腰。此碑无论文史价值,还是书法价值均很高。拓片为国内外研究机构所收藏。姚懿神道碑已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0 U% {" Z6 o, X) I: f( E4 r
        旌贤寺遗址。旌贤寺,俗称下寺庙。位于张茅镇西约二里,在姚懿墓冢西150米左右。创建于唐朝开元年间,为旌表唐宰相姚崇父唐嶲州都督姚懿及看护姚懿墓冢而建。寺院原有庙宇数十间,金碧辉煌;砖箍窑洞五孔,碑石林立。历代均有僧人住持并维修寺院。抗日战争期间,原国民革命军中将六十五师师长姚北辰等军政官员及姚姓后人曾简易修葺,并树碑于此。一九八三年,因三一零国道拓宽,寺院被毁,除四块碑石移于陕县西刘秀峰姚懿神道碑处外,余碑尽埋于路基之下。3 r" C" m! E- L9 F
        姚崇手书“藩篱”石刻。唐玄宗开元三年十月,姚崇奉旨为其父营造墓冢并进行礼葬。其间在家乡陕州硖石故里题刻了“藩籬”石匾。石匾长85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右上题款“大唐开元三年”六字,左下题款“姚崇题”三字,前后共九个寸揩字。中间楷书“藩籬”二个大字,每字高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该石匾1919年出土于河南陕县硖石,后为谷水村(今属河南渑池县英豪镇)姚氏族人收藏于宗祠,备加爱护。2000年12月,姚氏族人慷慨将其捐赠给三门峡市文物局。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这是目前全国唯一发现的姚崇手迹。
' f, ^; N( e$ j2 g; d8 z       
/ q2 @, K6 |' K7 A        (发表于《三门峡史志》2010年第1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4
汝州梁县姚崇故宅考! b) l3 O8 I$ `/ c) [% n) x
; |! q3 F" z4 q  T
    姚崇(公元651~721年),字元之,史称唐朝陕州硖石人。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为政以公,尤长吏道,善应变称务,为稳定政局,推动社会进步,开创开元盛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宋史学家司马光赞誉姚崇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宋人洪迈将其列为“汉唐八相”之一。据传姚崇微时曾猎于汝州梁县广成泽,石岭村(今属河南伊川)有“梁国公姚崇宅”。笔者根据收集的史料对姚崇故宅加以考证,望专家学者赐教。. ]" p$ E, C0 x% }8 \2 \" C$ m: |
9 O  \4 e; U4 l0 z
    一、姚崇故宅的史书依据
# I' I, w; l1 t6 e$ T( Z    《新唐书·姚崇传》叙述: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十月,在渭水之滨,姚崇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见。“帝曰:‘公知猎乎?’曰:‘少所习也。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兽为乐。张憬藏谓臣当位王佐,无自弃。故折节读书,遂待罪将相。然少为猎师,老而犹能。’帝悦,与俱驰逐,缓速如旨,帝欢甚。”接下来,姚崇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被玄宗全部接受成为开元施政纲领,姚崇当即被拜为宰相,君臣同心协力开辟了开元之治。对姚崇居住在广成泽打猎一事,唐人刘肃在《大唐新语》卷之一,唐吴兢在《升平源》中,均有相同的记载。; K( Q* M- G1 Y' C/ W2 L1 H# V9 ~5 g
    关于广成泽的来历。传说上古时期的广成子在汝州市的崆峒山(崆峒山位于今汝州市临汝镇,海拔320.1米。)修道成仙。后人为了纪念广成子,便把他居住过的崆峒山周围的泽地称为“广成泽”。 清人杨守敬在《水经注疏》卷二十一中云:“汝水又东与广成泽水合,水出狼皋山北泽中。守敬按:《地形志》汝北郡梁县有广成泽。……泽在梁县西四十里。《元和志》亦云,在县西四十里,周回百里。又《伊水注》引《河南十二县境簿》,泽在新城县界黄阜。盖此泽甚大,古本在梁、新城二县境也。” 据《汉书》、《后汉书》和新旧《唐书》记载,汉、唐两代将广成泽辟为狩猎游乐之所,定名为“广成苑”。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一月三日,太宗狩猎沐浴广成泽,后唐高宗、唐玄宗等都几番驾临游乐洗浴。          : W, a& A+ L( g8 |2 l2 D6 O
    既然,唐朝时汝州梁县等地的广成泽既是皇家狩猎之地,且地域广阔,周回百里,自然会吸引不少爱好者乐此不疲,因此,少所习猎,以呼鹰逐兽为乐的姚崇,在此地打猎,就有居住在广成泽附近的可能。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5
二、姚崇故宅的地方志依据
" Y9 d1 e: K) S3 i. N    既然,姚崇20岁前经常在广成泽打猎,那么,他又居住在何地呢?5 J9 @- S9 P' s
    2005年,汝州市广播电视局的尚自昌先生为笔者提供了姚崇故宅具体方位的依据——《汝州志》。据《汝州志·伊阳县古迹二》云:“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摩天岭迤西百余步,相传为古梁公庄,有遗井,今废。按《本传》公尝语帝曰: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兽为乐。张景(憬)藏谓臣当位王佐,无自弃,故折节读书,遂待罪将相云云。考《本传》:公,陕州硖石人,或流寓于此,未可知也。”. N6 H6 s- L" u
    《汝州志》清楚告诉我们,“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笔者考查,古伊阳县石家岭村,今称石岭村,现归伊川县白沙镇管辖。据1991年11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伊川县志》第二编地理,第一章区域,第三节县境变迁(第33页)载:“1953年3月,将伊阳县的邢岭、石岭划归伊川县。”可见,石岭村原属伊阳县。9 ?% m, G6 C3 B% \9 G! c% g
    而历史上伊阳县相当一部分属汝州梁县管辖。据《旧唐书地理》:汝州(望州)。唐贞观年间,“领梁、郟城、鲁山三县。”清道光十八年伊阳知县张道超曾作《伊邑为梁县旧疆说》,文曰:“今伊阳东南析汝州之西南隅置,则其为梁县旧疆无烦辞赘。”据1995年六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汝阳县志》云:汝阳(即伊阳,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名汝阳)“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汝阳当时分属两县:东部属梁县(治所在今汝州市境内),西部属新城县(今伊川县境内)。……隋时,汝阳为梁、伊阙(原新城县,开皇十八年改此名)陆浑、鲁(原鲁阳县,隋称鲁县,唐代改名鲁山县)四县地。”其时,伊阳石岭村,应在汝州梁县境内。
3 O7 x( r# Q! w, X! ^8 d7 G# C    由此可见,今伊川石岭村,唐初属汝州梁县无疑。姚崇青少年时期,在广成泽打猎,当居于此。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5
三,洛阳龙门《都督姚意(懿)妻造像记》的佐证0 W7 Q8 [) t$ b& V
    今洛阳龙门石窟之极南洞外南壁尚存一残碑,高164厘米,宽70厘米,因风蚀残损严重,上部已读不出文字,故载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十二冠名为《姚夫人残刻》,又载入《全唐文续拾》卷十一冠名为《都督姚意(懿)妻造像记》,俱云:姚崇父姚懿“龙朔年中(阙),居于伊阙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愿男女长大……”8 X$ m+ M6 n" \4 _2 _# v
    据碑文可知,姚崇父姚懿于唐高宗龙朔年间(公元661~663年),即在伊阙之南经营了“阙南别业”,此“别业”正是为区分陕州硖石故居而言,正说明姚懿家族可能此时正在由陕州硖石故居迁居洛阳伊阙之南新居。笔者曾于2006年12月到伊川石岭村考察,据该村村民讲,石岭村即处洛阳龙门伊阙之南,约40华里。愚认为“阙南别业”即是指后来被称为在石岭村东北之“梁国公姚崇宅”。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5
四,新近出土的唐代墓志提供的佐证# f/ T4 f8 ~' m; K. v
    2005年6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全唐文补遗》第八辑,载有   新近出土的姚崇之侄《大唐故朝请大夫齐州临济县令吴兴姚府君(辩义)墓志铭并序》,云:“君讳辩义,字玄载,吴郡武康人也。因仕居陕,后徙于汝,今为汝州梁县人也。……曾祖祥,隋怀州长史……祖善意,皇银青光禄大夫、嶲州都督、长沙县开国公、赠幽州都督、礼部尚书,谥曰文献……父德敏,朝散大夫、徐州萧县令……君季父开府仪同三司梁国公。”姚辩义“开元五年十一月六日,卒于官舍,春秋六十有六”,而姚辩义“季父开府仪同三司梁国公”姚崇则卒于开元九年九月,享年七十有一,可见,姚辩义仅比姚崇小两岁,叔侄为同龄人。姚辩义自称“吴郡武康人”,当是祖籍,亦是姚姓堂号;而“因仕居陕”,当是指姚辩义曾祖姚祥任检校函谷关都尉、祖父姚懿任陕州硖石县令时卜居于此,亦是姚崇一族自称陕州硖石人的来历。“今为汝州梁县人”,当是龙朔年间由硖石故居迁伊阙之南今石岭村东之新居时,姚懿全家迁居,肯定包括姚崇兄姚德敏、侄姚辩义在内同往,居住在今石岭村无疑,因此,姚辩义自然可以说为汝州梁县人了。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5
五,姚崇的封爵可能也与居住梁县有关$ q& F- l* D) O. F% u! r; _( {2 s6 `' A
      《旧唐书·姚崇传》载:“神龙元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谋诛易之兄弟,适会元之(姚崇)自军还都,遂预谋,以功封梁县侯,赐实封二百户。”又“先天二年,玄宗讲武在新丰驿,召元之代郭元振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迁紫微令。避开元尊号,又改名崇,进封梁国公。”姚崇神龙年被封“梁县侯”,后在先天二年又进封为“梁国公”。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先生认为,“唐代有不少功臣的封地,原本就与被封者有密切关系。如房玄龄是齐州临淄人,他的封号就是临淄侯;魏征是钜鹿曲城人,他的初封号就是钜鹿县男。”可见,姚崇封号,可能与姚崇居住梁县有关。
! a% s; K  u" U. p" T4 K
4 C7 o! O/ f5 n5 x; r; y6 }0 ^    综上所述,姚崇居住汝州梁县“梁国公姚崇宅”,史书有记载根据,地方志有专指地名,碑石有佐证,新近出土的姚崇族人墓志又增添了新史料,姚崇故宅遗址在今河南省伊川白沙镇石岭村东北当无疑。
7 ~: i6 u  ~/ k  h* D
/ H: c$ i1 ]) A9 m(发表于《河洛春秋》2009年第3期、《历史文化研究》第期、《煮酒伊川》2009年第2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6
洛阳龙门石窟极南洞新考
' p( w5 z+ [& i  Q% {! i/ M
& F5 y* }0 X# a4 N4 _, u        3 A! s3 c3 @0 i& {: }5 }* o( F* T
        龙门石窟极南洞,编号1955窟,位于龙门西山最南端高处的崖壁上,以其造像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被誉为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杰出代表之一,备受世人青睐与推崇。其前庭南侧所存一造窟碑,虽大部残损,却是解读极南洞的珍贵文献,为历代所重视而多有考释。笔者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依据唐史现有之资料,得益于新出土的碑铭墓志,对照极南洞碑铭拓片,反复揣摩,对极南洞碑铭的拓片文字、造像之功德主、动因、时间及碑铭上所涉及的人物,均有新的发见,对极南洞也有了一些新认识。
& h6 [% L* z: ^1 Q) d+ S        一、 极南洞的基本概况及研究状况  G0 m! X2 q$ M4 M+ N$ ~
        极南洞的形制为前庭后室窟。前庭方形平面,平顶,高420厘米,宽553厘米,深400厘米。圆拱窟门,高312厘米,宽235厘米,厚62厘米。门槛高30厘米。后室马蹄形平面,穹窿顶,高400厘米,宽410厘米,深495厘米。三壁设坛,高62厘米,西壁深72厘米,侧壁深31厘米。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后室主佛像,通高245厘米,坐高145厘米,肩宽75厘米。波状发髻,着通肩袈裟,左手抚膝,右手残,倚坐束腰方莲座上,足踏为莲茎圆台。弟子像头残,北侧像抱拳胸前,南侧像右手握左手腕于腹前。菩萨像头残,佩项圈、腕钏,双璎珞腹前穿璧,披巾横过身前二道。北侧菩萨像斜披络腋,左手提瓶垂体侧(残),右手外扬;南侧菩萨像左手持瓶侧举,右手执巾垂体侧。弟子、菩萨像均立仰覆莲束腰圆台上。天王像头残,着铠甲,均立药叉上。天王像外侧各存一狮子残迹。(1)三壁坛上各开四个圆拱龛。造伎乐人合计12身。
% B# L- R# w5 w5 s, K! [        窟顶中心为一双层莲花藻井,周边环刻6身飞天。) M- q$ h1 Y. ?' o( d& |: F% R9 t6 v
        前庭门外两侧各刻一力士像,头残,着短裙,立山石上。
- Y* h! S) A5 H4 W" p6 H. X, E. N5 A        前庭南侧壁存一蟠龙碑,高166厘米,宽74厘米,即本窟之造窟铭记。(图一)& l# q! {: v/ B+ u8 P( U
        有关极南洞造像的艺术表现,专家学者均不吝美辞,推崇极高,极致者当属宫大中先生。(2)而在洞窟开凿年代和功德主等方面则众说纷纭。洞窟开凿年代的讨论最为复杂,主要有7种观点,分列如下:7 ~9 K  ?' G9 f3 ^
        1.完工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之前不久;(3)  
% i( P3 w- c9 \! Z        2.开凿于神龙二年至景云二年(公元706—711年);(4)  * ]4 X! B/ l. w/ U) w, @- e
        3.完工于神龙二年正月以前(公元706年)(5)
& ?2 l+ R0 k1 f- U5 p, }. `+ ]        4.完工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左右;(6)
( `  B* s5 L+ h/ u# e" c        5.完工于景云二年至先天二年间(公元711—713年);(7)
5 H3 U) y$ t; ^+ V  `; Y& x1 _7 D9 P        6.完工于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左右;(8). r% p; @2 V" l
        7.开凿于神龙二年至景龙四年(公元706~710年)。(9)1 Q- M8 T  U: A- ^. J
        有关功德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姚夫人刘氏和姚崇等人这两方面。宫大中先生认为功德主为姚夫人刘氏;而绝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功德主是姚崇等人为亡母做功德所造,是为主流说。
# F; w3 S) M( V, O( Z以上观点的得出均是根据极南洞的造窟碑的残留内容加以分析而得出的。因此,正确释读造窟碑的内容成为客观认识极南洞相关问题的关键。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6
二、极南洞造窟碑内容的新认识
  ~- Z0 r5 i8 @! K$ I* y2 y7 i        极南洞外右壁造窟碑,上部为浮雕的双龙盘首,下为碑铭文字。因历经1300余年岁月,碑体上半部分文字多数已剥离,下半部分字迹亦模糊不清,但历来都有人考证收录文字。" Y9 q, h! Q9 ?! V8 o3 P$ h/ B% b4 u
        1.清人陆增祥辑《八琼石金石补正》卷三十二收录极南洞造像残碑文字,题为《姚夫人残刻》(录66字)。文曰:& D8 ~1 t; `% H. O7 |0 ^
        □能仁拯授运慈舟于苦海; W6 k7 b, P+ ^; b. k
        都督长沙□公姚意之妻也' v2 o; t8 o& ~& \+ b. j) D
        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
1 [* m* s9 J- B$ A  E$ n        男女长大□预班帙即于□5 e" b) h$ N7 w! C
        二尚书同□台凤阁三品□% i" T; J' \" W" Q. A( V' h' _
        幸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
) Q  o+ U+ S0 w. b/ R" ?        县令□十娘□泉郡君夫□
7 F  h# c. h& n* E2 Y        2.清人陆心源辑《唐文续拾》卷十一收录有《都督姚意妻造像记》(录210字),文曰:3 k! i; v8 \/ x/ b8 ?9 O: F
        (上泐)之力□□能□拯授,运□舟于菩海,明慧炬于(缺)州都督长沙□公姚意之妻也。龙朔年中(缺)居于□阙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路由此地(缺)愿男女长大,□须□祛,即于此壁,敬造一(缺)二尚书、同□台凤阁三品上柱国□县(缺)不□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大李行止往(缺)今女牛硍可宗郡□夫陈正观任中(缺)潞州司兵参军镜□任泽州陵州县(缺)县令□同任卫州功曹参军(缺)弇任宋州参(缺)任奕任雍州□阳县□,异任(缺)曾孙廣任左□林军未(缺)李氏文桂妻□南周氏□妻□西(缺)祷力,同沐荣庆。今各抽赀俸,(缺)子子孙孙,常保安乐,释迦之(缺)物是(缺)后代子孙,他年眷属,登此(缺)簪裾错□慈可报高龛(缺)之后裔登□□阁□祠音(缺)县□徐侨之书。(石刻)
( v# ^$ t6 r' X. M$ N2 l: Z        3.据刘景龙、李玉昆编著《龙门石窟壁刻题记汇录》一书考证,《极南洞造窟碑》(录187字)文曰:8 L# X, H$ z1 c. P6 N6 C
        ……尽……之力阐定。能仁拯授,运慈舟于苦海,明慧炬于……者……大夫……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之妻也。龙朔年中……河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男女长大,皆予班秩,因于山壁敬造一……二尚书同□台凤阁三品,上柱国、梁县……幸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夫陈正规,任中……潞州司兵参军。□□任泽州陵川县……卫州司兵参军。爱同任……任□州功曹参军。龛任宋州参……任雍州……并任……孙廉任□州……南周氏□妻陇西……福安,同沐荣庆。今各抽赀俸……子子孙□常保安乐,释迦之……后代子孙,他年眷属□此……大慈□□高龛……后裔登乎……书。
( E7 M- x4 T! H0 p7 o% T9 v        以上几种记录虽各有千秋,亦各有不足。清陆增祥辑《八琼石金石补正》拓本《姚夫人残刻》,正如陆本注:所言“右姚夫人残刻存七行,行存十一字,疑拓未全。”所失过简。清陆心源辑《唐文续拾》拓本《都督姚意妻造像记》,所录残文较详,但编校不细,错讹较多,初步统计达6处10字之多。如拓本中“今女牛硍可宗郡□夫陈正观任中”文字,正确的应为“令,女十娘,河东郡君,夫陈正观任中”,竟有5个错字。刘景龙、李玉昆编著《龙门石窟壁刻题记汇录》拓本《极南洞造窟碑》,虽较陆心源本有很大进步,亦似有不足。
+ p: {4 g( ?0 d        笔者在以上三个拓本的基础上,反复对照《极南洞造窟碑》拓片,仿照《金石萃编》作者王昶提出的”缺其漫漶陊剥不可辨识者,其文闻于他书,则为旁注以记其全”的原则,新考《极南洞造窟碑》残碑,考识碑文共258字。具体内容为:1 O: e4 D% g2 X) }
        (前缺)力阐定能仁拯授運慈舟於菩海明慧炬於/(缺)銀青光禄大夫幽嶲二州都督長沙縣公姚意之妻也龍朔年中/(缺)居於伊闕南之别業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缺)子孫□□□始願男女長大皆於班秩即於此壁敬造一/(缺)二尚書同鸞臺鳯閣三品上柱國梁縣/(缺)夫不幸早亡女八娘吴興縣君夫李行止任/(缺)令女十娘河東郡君夫陳正觀任中/(缺)潞州司兵参軍鏡□任澤州陵川縣/(缺)縣令叡同任衛州司兵参軍爱同任/(缺)弈任兗州功曹参軍弇任宋州参/(缺)任弈任雍州礫陽縣丞异任/(缺)曾孫廣任左羽林軍中/(缺)李氏□珪妻□南周氏彝妻隴西/(缺)禱力同沐榮慶今各抽貲俸/(缺)子子孫孫常保安楽釋迦之/(缺)物是不非冀後代子孫他年眷屬登此/(缺)簪裙釵错大慈何報高龕/(缺) 之後裔登此幽閣□祠音□/(缺)縣徐嶠之書。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6
三、关于极南洞造像功德主及开窟造像原因的考证
/ W: h+ a& k; [) J        前述主流说极南洞造像之功德主是唐名相姚崇,其动因是为追念其母刘氏夫人(或为其父姚懿)而建造的。此说有误。我认为极南洞造像之功德主是姚崇之母刘氏夫人,其动因是她认为神佛保佑了家族儿女长大,各预班秩,为还愿而举家捐资开窟造像。
' j0 k" z/ P  \' G7 q/ Z0 n        让我们从分析极南洞碑铭的文字和有关史料来说明此一问题。9 t1 t: _1 Z8 o. p) T& W5 Z6 C
        碑铭第二行有“银青光禄大夫幽嶲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之妻也”文字。) Y* t, v+ P  P  w+ P, n. M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胡皓撰写的《大唐故嶲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懿)府君碑铭并序》(后简称《姚懿碑》)云:7 x, C+ ]; A: G- C
        “公讳懿,字善意……年十八,属乱隋,无象,群盗生郊,授本县令……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寻除峡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持节嶲州都督……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 V8 M+ ^1 w; H0 E3 x) i
        又据《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文《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后简称《姚懿墓志》)云:“君讳懿,字善意……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
  c4 n2 B( ]+ R3 L' i8 e1 [0 j9 \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十二云:“姚意即姚懿,姚崇之父也。……懿碑云:懿字善意;新唐书作懿,字善懿;姚彝碑以善意为名,盖当时意、懿两用,彼此歧异,故此刻又作意也。”
7 a8 `- U5 M$ y9 S/ G! S, q        我认为,姚意即姚善意之简写也。如在《姚懿碑》中,姚崇之弟姚“元景”即被简称为“景”。
+ C/ ?- D2 o& n/ m        《姚懿碑》云“公(指姚懿)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则隋左常侍降之孙,唐襄州长史志逵之女,今紫微令崇、故宗正少卿景之母也……以神龙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因此,“姚意之妻”,当是指姚懿的第三位夫人、姚崇的母亲刘氏。
0 a7 _) K* Y( u' z# `. U        碑文中有“龙朔年中”文字。“龙朔”为唐高宗年号,共三年,从公元661~663年。由《姚懿碑》可知,龙朔年中,姚崇家中出了大的变故。龙朔初,姚懿先是“持节嶲州都督”,后于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终于嶲州都督官舍。其子姚崇年方十三岁,尚有幼弟姚元景,至少还有妹妹八娘、九娘、十娘等。其时姚崇母亲刘氏面对的困境是“二子少孤,一门所恃;长幼咸若,礼训所陶”,不但要抚养众子女长大成人,还要担起全家人的生活担子。当时姚崇家族已由陕州硖石迁“居于伊阙南之别业”。此“别业”当在唐汝州梁县境内。《汝州志》伊阳县古迹二有载:“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摩天岭迤西百余步,相传为古梁公庄,有遗井。”乃今河南洛阳伊川县白沙镇石岭村,在伊阙龙门石窟之南,相距三十余里。虔诚信佛的刘氏“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拜谒神佛,发下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始愿男女长大,皆于班秩”,若神佛佑护,实现目的,那一定在伊阙“即于此壁,敬造一”佛龛,供奉神佛。40多年过去了,刘氏夫人的心愿一一实现,儿子、女婿及孙辈皆有所成,姚家所谓“出有庶官,入惟丞相”。此时,姚崇家族不但子孙功业成就,而且,颇具经济实力。于是,刘氏夫人决定还愿,要求众子女孙辈,“各抽貲俸,”同心协力,在伊阙西山南端崖壁上凿石开窟,建造佛像,目的是使“子子孙孙,常保安乐”,永受佛祖保佑。! T0 K4 _+ t$ v  f  F
        由上分析可知,极南洞造像的动因当是姚崇之母刘氏还愿,而造像的功德主当然应是刘氏夫人。0 b7 G/ I2 S7 s7 J: ~
        再者,《八琼室金石补正》将此碑文命名为《姚夫人残刻》,《全唐文续拾》将此碑文命名为《都督姚懿妻造像记》,均谓姚崇母刘氏夫人造像记,說明古人极有眼光。因此,说极南洞是姚崇为亡母或亡父姚懿而造像之说欠妥。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7
四、关于极南洞造像年代的分析   
! z+ u6 X" Y; k5 C5 K# Y, m1 R5 B        我们可以从残碑中姚崇和其父姚懿所任官职和赠官来看刻碑时间。% K8 y. q  N5 Y; M9 S, `
        碑中有“二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上柱国梁县”侯。《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云:“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时突厥叱利元崇构逆,则天不欲元崇与之同名,乃改元之……长安四年,元之以母老,表请解职侍养,言甚哀切,则天难违其意,拜相王府长史,罢知政事,俾获其养。其月,又令元之兼知夏官尚书事、同鸾台凤阁三品。元之上言:臣事相王,知兵马不便。臣不惜死,恐不益相王,则天深然其言,改为春官尚书……神龙元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诛易之兄弟,适会元之自军还都,遂预谋,以功封梁县侯,赐实封二百户。”由此可知,残碑中“二尚书”,指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姚崇先后担任的“夏官尚书”与“春官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为同时所任;“梁县”侯乃是次年即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所封。又据《姚懿墓志》载:姚懿“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可能是在儿子姚崇“以功封梁县侯”的同时,应姚崇的请求,追封其父的赠官。于是,姚懿始有“幽嶲二州都督”之称。
' I: V% u6 K- f' r% S3 ?        姚崇在神龙元年二月又因同情武则天而哭泣,被唐中宗贬为亳州刺史;姚崇母亲刘氏夫人景龙二年(公元708年)逝世时,姚崇在越州任职,安葬其母时,刻制的墓志上姚崇和其弟的官职是“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见《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文《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简称《姚懿墓志》)
: O+ i. |0 J7 k. W, W+ p! T$ i6 X        由此仅识,龙门石窟极南洞造像碑铭当刻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至二月间。而不是在姚崇母亲逝世之后。极南洞造像工程亦应在当时完工,或在此之前完工。也就是说,极南洞造像工程完工当在武则天时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7
五、相关极南洞造像所涉及的历史人物. d0 ?" L& A8 o7 j- `+ I7 i4 [
        极南洞造像既然是应姚崇母亲之命而造,她的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外孙、曾孙甚至包括女眷也都参与了开窟造像的活动。当初,碑铭上一定撰写得清清楚楚。现就残碑上所保留的姚崇家族及亲属人物进行考证。; |# }! n8 |7 V4 ]1 B3 Y, t$ h# N1 c4 a
        1.长安四年(公元704年 )九月十八日,官朝散大夫行司农寺丞的姚元景,在长安光宅寺为母亲造像一铺。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母亲逝世时,他和兄长姚崇安藏了母亲。在墓志铭上留下的官职是“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见《姚懿墓志》)。因此,有人推测:在镌刻造像碑铭时姚元景已“不幸早亡”,有误。
1 a8 S9 u( S. Z* g        2.碑中有“女八娘吴兴县君,夫李行止任”文字。《河洛墓志拾零》载有《唐李行止墓志》云:“府君李氏讳行止,字行止,隴西人……茂才,历建郴二郡掾,南城令,旋拜成武……加拜朝散大夫,迁永乐、告成二县令……俄除恭陵令……为亳州别驾。……夫人,即中书令姚公之妹。”由此可知,姚八娘乃刘氏夫人之女、姚崇之妹,李行止为其婿。
( g. Y# o/ x& @7 J        3.碑中有“女十娘,河东郡君,夫陈正观任中”文字。姚十娘当亦为刘氏夫人之女,陈正观为其婿。当时陈正观当为“中大夫”(从四品下),或为“中散大夫”(正五品上)。《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二,有苏颋为朝廷撰写的《授陈正观将作少监制》云:“正议大夫、前襄州刺史、上柱国陈正观,蕴器沈敏,怀才雅实,在公有甄综之能,临事有靖恭之誉。倾者荆岑作镇,楚望班条,时许仁明,俗称威惠,五材是用,百之分职,爰考抡材之绩,宜膺梓匠之职,可行将作少监,散官勋封如故。”似指其人。  z/ M! z5 i( g" A) B6 q! w
        4.碑中有“潞州司兵参军”者,似指姚崇之侄姚玄奖。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代墓志汇编》有《仙州别驾张府君墓志铭并序》云:“君讳仁方,字某,清河人也……以开元廿四年四月十八日,终于河南县道化里之私第,时年七十。夫人先少保之侄孙,潞司兵玄奖之女。”《新唐书·姚崇传》云:开元“八年授太子少保”,开元二十四年姚崇已故多年,故云“先少保”。
8 d6 _0 k( C" _2 p, P  S- i        5.碑中“镜□任泽州陵川县”令,与“睿同任卫州司兵参军”,上文记载“玄奖”及下文记载“爱同”均为姚崇之子侄辈,按照习惯,中间载“镜□”与“睿同”二人应均为姚崇之侄。
7 @& E6 U9 a* m/ v# t        6.碑中“爱同任”字样,应指姚崇之侄姚爱同。河南洛阳偃师柳金福先生收藏有《故朝散大夫守绥州刺史姚府君(爱同)墓志铭并序》云:“公讳爱同,字爱同,其先吴兴人也,今家于洛阳焉……曾祖祥,隋怀州长史。祖善意,银青光禄大夫、持节嶲峡二州诸军事、嶲峡刺史、长沙公,赠礼部尚书,追谥曰文献。父德素,潭廓二州司马”,由此可知,姚德素当为姚崇异母兄长,姚爱同即为姚崇之侄。
: n9 n, @- Z' A+ }4 _4 x. C% I6 O        7.碑中“弈任兖州功曹参军”,据《新唐书·姚崇传》云:姚崇“三子,彝、异、弈,皆至卿、刺史。”姚弈为姚崇第三子,曾官礼部侍郎、尚书左丞、永阳郡太守;此处载兖州功曹参军,可为早年所任之职,可补史。. F7 g; O( r1 I( D; u' \! ]( z
        8.碑中“弇(yan)任宋州参”军,姚弇,为姚崇之弟姚元景之长子。据《新唐书》卷七十四下宰相世系表下载,姚元景三子,长子姚弇,楚州长史,此处所载宋州参军,可补史;次子姚冯,通事舍人;姚算,鄢陵令。* }4 P4 D' @4 p# q# v* j
        9.碑中“任弈任雍州砾阳县丞,异任”……。《大唐新语》卷之六,举贤第十三载:姚崇“外甥任弈、任异少孤,养在崇家,乃与之立家产,谓之曰:吾无间然矣,惜殊宗而代疏矣。命与其子同名,冀无别也。时人多之。”由此可知,任弈、任异为刘氏夫人之外孙、姚崇外甥。残碑中“夫不幸早亡”,似指刘氏夫人之女姚七娘之丈夫任某早亡,故遗二子任弈任异由姚崇家抚养成人。
3 @$ s0 s- A( n, a( o" \7 G' a2 X; L        10.碑中“曾孙广任左羽林军中”侯,据《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载“左羽林军中侯,正七品”。姚广似为姚崇异母兄之孙,故称刘氏夫人之曾孙。
& E# a: M$ h+ h( w/ H        11.碑中“李氏;文桂妻,□南周氏;彝妻,陇西”等,既是记载为极南洞造像捐资的还有姚崇家族中的眷属。其中,“彝妻”当指姚崇长子姚彝之妻。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7
六、极南洞造窟碑书丹者徐峤之考证
. j5 n% J' t1 Y9 u        碑中“县徐峤之书”当为造像碑铭的书丹者。徐峤之是唐朝大书法家徐浩之父。《旧唐书徐浩传》云:“徐浩字季海,越州人。父峤(之),官至洛州刺史。”徐峤之祖传四代俱为当时书法大家。唐武平一著《徐氏法书记》中称:“豫州刺史东海徐公峤之,怀才蕴艺,依仁践礼,自许笔精,人称草圣。”徐浩在其所著《古迹中》称父亲峤之曰:“真行草皆名冠古今,无与为比。”徐峤之“尝进所作六体书。明皇手诏答:卿进书甚可观览,回鸾顾鹊,坠露凝云,虽古人临池悬账之妙,何以过此。赐物四十。”北宋朱长文著《续书断》,《极南洞造窟碑》残碑仿《书断》体例,始于唐代止于宋代,录神品三人、妙品十六人、能品六十六人。徐峤之、徐浩父子均被载入为妙品十六人之列。0 `, x" K3 P6 u' K# a* V! D
        徐峤之、徐浩父子与姚崇家族似有通世之好,且有不解之缘。除了龙门石窟《极南洞造窟碑》为徐峤之所书外,据《通志》卷七十三,金石志八四八记载,徐峤之为姚崇家族书写的碑石尚有“嶲州都督姚懿碑(在陕州,今三门峡陕县);彭城郡太夫人刘氏碑(姚崇母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郑国夫人郑氏碑(姚崇妻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光禄少卿姚彝碑(姚崇长子姚彝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其子徐浩书写的有“尚书右丞姚弈碑”(姚崇三子姚弈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7
七、结语
7 {  w/ v2 d! l. {& t6 `3 K        通过以上分析考证,有关极南洞造像,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3 |! h0 d5 N' N        1.极南洞造像为唐代名相姚崇家族所开凿,领军人物是姚崇生母刘夫人,家族中大部分人均参加了这一活动。
& g* N1 K- S! ^) `& ?: T        2.极南洞完工于神龙元年正月至二月间。+ M; O* S* {. A/ i% s  r
        3.姚崇反(似改“反”为“抑”较为恰当)佛思想的提出在开元年间。毫无疑问,姚崇的母亲刘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姚崇处于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他不能不受佛教的影响,听从母命,同兄弟姊妹,甚而子侄外甥,倾合族之财力,开窟造像。虽大功告成,终因耗费资财过多,大伤元气,故而对开窟造像有切身之体会。加之,中宗之后,崇佛变本加厉,大建佛寺,广度寺僧,写经造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之负担。姚崇从自己家庭到国家社会,深深地体会到崇佛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多年之后的开元之初,姚崇再任宰相之时,果断地提出抑制佛道蔓延、禁止建设寺观、沙汰僧尼道人等措施,并取得成效。姚崇逝世时,还写下了《遗令戒子孙文》,嘱咐子孙后人,要”各宜警策,正法在心”,不要“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不得辄用馀财,为无益之枉事”。可谓,刻骨铭心,肺腑之言!# v; y, _, [7 [% N" V
       
0 b4 R& _! }; P, _. b$ P) k: H注:3 `4 o4 M2 z8 r# E
(1)温玉成先生在多部书中认为此造像为人非人。
0 T% L2 a, o" z# B(2)(5)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 Z0 U/ W0 _7 {7 S(3)温玉成,《迹旷代之幽潜  托无穷之炳焕》,《中国石窟雕塑全集·龙门》,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A0 l9 R' \  `
(4)顾艳芳、李文生,《龙门石窟主要唐窟总叙》,《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二》,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李正恩,《图版说明》,《中国石窟雕塑全集·龙门》,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8 L8 u- R8 }. w3 f& x! U4 b
(6)温玉成、李玉昆,《龙门研究四十年的回顾》,《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2期。1 F3 ^( S0 n1 F, \$ O. }
(7)温玉成,《近瞻宝相  俨若金身  远鉴神光  湛如留影—龙门石窟雕刻艺术浅论》,《中国美术全集·龙门石窟雕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5 U' J* f9 p- e: }& i" O) h* _(8)曾布川宽,《唐代龙门石窟造像的研究》,《艺术学》第八期,艺术家出版社,中华民国81年版。
/ E% U7 {8 x$ {6 M' S(9)温玉成,《龙门唐窟排年》,《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二》,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a9 ?* R7 i) R7 J8 p
' s% s. }. s( E0 E; j* ~4 C
(与杨超杰合作发表于《河洛春秋》2010年第1期,《石窟寺研究》第1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8
两《唐书·姚崇传》正误四则
8 [8 `& O5 f0 [: A/ T9 g1 e! U& y& }
       
3 a! j) ]1 U4 s4 T2 G( ]3 m! p    姚崇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姚崇传》。笔者发现两《唐书·姚崇传》中关于姚崇父亲姚懿任嶲州都督的时间,姚崇的享年、谥号,姚崇和姚合的从属关系等记载均有谬误。今据搜集史料,试比对正误之,希冀对姚崇研究有所裨益,并以此求教于方家。2 g3 J: D5 ?; n( c% S' p! v
    一、姚崇父姚懿任嶲州都督的时间4 ~+ t; L8 h* A6 s! M* X
   《旧唐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六《姚崇传》(后简称《旧唐书·姚崇传》)载:7 C5 \+ v- j% F. \# N/ x- y0 m8 D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嶲州都督。”) J' t3 t6 r4 b1 O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姚崇传》(后简称《新唐书·姚崇传》)亦载:
$ O+ v; X' v) m, l) Q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懿,字善懿,贞观中为嶲州都督,赠幽州大都督,谥文献。”
6 x2 q$ Z0 |* V- v+ N两《唐书》俱载姚崇父姚懿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担任过嶲州都督。但据笔者收集到的史料来看,姚懿任嶲州都督的时间为“贞观中”是错误的。* z( [6 C8 S- n) ]
    史料之一:据今尚树在河南陕县刘秀峰的姚懿碑且收录在《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的《大唐嶲州都督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之碑》(后简称《姚懿神道碑》)载:9 d" E9 F4 F! D$ U; O
    “公讳懿,字善意。……年十八,属乱隋,无象,群盗生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太宗济河,闻公名,密遣相诏公,告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尔,恐贻后慼。因间道入谒,高祖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阖州离患。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洎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朋侪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俄而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公抗疏自列,谢病而退。乃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硖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使持节嶲州都督。公正以训吏,严以蓄戎。不罚而澂,不战而服,能以殷远,寿以衰迁。启全告终,返真于始。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
5 q+ p" [) _9 c) }& k# P    从《姚懿神道碑》可知,隋大业年间,姚懿十八岁,担任家乡县令。李渊起兵太原渡过黄河后,姚懿举众应义投唐。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讨伐洛阳王世充时,姚懿被授予鹰扬郎将、水陆道总管。但王世充被平定后,却遭人诬陷,遂退隐不仕。后居官硖州刺史。龙朔初年,“邛蛮作梗,”姚懿出任嶲州都督。非是贞观年间任嶲州都督也。
2 l% l! T2 m  `4 F4 d    史料之二,据珍藏在《千唐志斋》中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并序》(后简称《姚懿墓志》)载:5 H, B8 V% d6 I1 y
   “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年十八,授陕州崤县令。居无何,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迁左卫亲府右郎将。……左迁建安府折冲都尉。公乃拂衣挂冠,散岸林壑,不交当代,自出羲皇。高宗大帝睿文承历,纂戎念旧,举籍论功,割田议赏,召拜忠武将军、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开国男。……拜使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宠良政也。龙朔二年,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咨威重,寄静西南,拜嶲州都督。……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 Q6 f, b6 z% H: z8 q5 z& f
    从《姚懿墓志》可知,姚懿从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退隐后,“散岸林壑,不交当代。”直到高宗李治登基后,“大帝睿文承暦,纂戎念旧,”方出任峡州刺史,龙朔二年因“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廷才选任姚懿为嶲州都督,安定边疆。由此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姚懿非但没在贞观年担任过嶲州都督,而且在贞观年间没有担任过朝廷的任何职务。
6 w3 t0 o- v' N& t: J4 |   由此观之,两《唐书》云,姚崇父姚懿“贞观中为嶲州都督”有错。正确的记载应是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姚懿出任嶲州都督。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8
二、姚崇的生卒寿数5 r* i) Q& ^' `# Y1 p2 A
    《旧唐书·姚崇传》载:& N1 _, c( S# j. a9 Y
    姚崇“后又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2 e; H$ @4 A& v
    《新唐书·姚崇传》亦载:
! U' }* B# _3 L6 Z: k    姚崇“(开元)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
5 u4 f6 v4 ~$ i& a- M两《唐书》俱载姚崇卒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享年七十二岁。据此推算,姚崇应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但笔者认为两《唐书》记载姚崇享寿年龄有误。6 _/ a6 p  V( m, w3 V# f$ ^
    根据《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唐张说所撰《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后简称《姚崇神道碑》)载:
) `8 ?. s! r2 g" s7 L/ X& H    “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自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享年七十一岁。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
% _& O! T/ `$ H! F    由《姚崇神道碑》可知,姚崇逝世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享年七十一岁。同两《唐书》相比较,当然以同代人张说所撰《姚崇神道碑》记载真实可信。因而,据此推算姚崇当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故此,姚崇的生卒年份应为公元651—721年。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9
三、姚崇的谥号
# t& t: _# U6 M9 D   《唐会要》卷七十九《谥法上》:“旧制,诸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者,佐史录行状申考功。考功责历任勘校,下太常寺拟谥讫,复申考功,于都堂内集省官议谥,然后奏闻。”可见,唐时,职事官三品以上,身亡故后,才有资格被朝廷赐以谥号。
9 }" k1 k1 Y: p9 ?) N7 j+ u    《旧唐书·姚崇传》载:8 m1 L4 Q$ T/ Z7 s8 Q* p3 k
    姚崇“后又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6 ?+ Z- K3 z7 Z( d* m2 |    《新唐书·姚崇传》亦载:, V9 ]  b* S( s' t6 p7 b1 L$ w
    姚崇“(开元)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十七年,追赠太子太保。”: F6 w2 G* J& ^2 U
    两《唐书》皆载姚崇逝世后,被朝廷谥为“文献”。
. {2 h2 L4 f, N    《唐会要》卷八十《朝臣复谥》亦载,被朝廷赠以“文献”谥号的有“赠太子太保梁国公姚崇。”
. Z* N. V- l2 R    但据史料和近年出土的唐代墓志证明,两《唐书》和《唐会要》所载姚崇谥号均有误。
  \6 P$ U( v+ `( o0 j    史料之一,唐张说所撰《姚崇神道碑》载:4 U6 q) L' i! }
    姚崇“享年七十一岁。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
7 f: T0 C7 p0 w/ h; R$ Q   《姚崇神道碑》所载“谥曰文贞”,而不是“谥曰文献”。此当是最有力之证据。“文献”本是姚崇父嶲州都督姚懿卒后谥号,疑后人将其父谥号与姚崇谥号混淆,故误记之。
" i8 f2 d' u9 c" o& Z7 ]( o   史料之二,千唐志斋所藏《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公墓志铭并序》载:6 p8 e& g  G) U0 ?' S; i/ n- t7 ~
   “公讳侑,字百华。其先帝妫之后,今为吴兴人也。曾祖元崇,皇朝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文贞公。祖彝,正议大夫、邓州刺史、光禄卿。父闉,魏州贵乡县令。文贞以伊傅之业致君,与三五同德盛烈,馀裕诏于简书。光禄实克大名,家声不坠,居千乘以设教,践九列之荣班。贵乡仰世德悠长,懿莅官绩用。韫椟无闷,鸣琴宴如。”
- w# D% z( ]6 F1 F6 n   逝世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的姚崇四代孙姚侑的墓志所载其曾祖姚元崇即姚崇,谥号“文贞”,同《姚崇神道碑》所载一致,当为不虚。- p/ `6 h. V0 {1 o$ k6 \
史料之三,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三二○《大唐故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上柱国陶府君墓志铭并序》载:
+ e' M/ |$ D2 \  b$ c2 A( W5 Z1 F5 R    “公讳禹,字玄成,家本丹阳,迁为河南人也。粤若稽古,出之帝尧,在殷则七族见推,居晋而八州为贵。历现图史,代有才贤。公则介州司马赠沧州刺史瓒之孙,银青光禄大夫怀州刺史大举之子,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国文贞公姚崇之婿。……以开元十九年二月十二日,终于许州之旅馆,临葬于河南北邙之原,礼也。”% \4 {+ r8 P4 u, \. U) U
    从姚崇婿陶禹墓志来看,陶禹在姚崇逝世后十年病故,其墓志记载姚崇生前所任官职、爵位及卒后名为“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国文贞公”当十分可靠。. a! U' V# I9 Z& U; f; {
    史料之四,据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本文》卷四《定谥》载:“太宗朝郑公魏徵,玄宗朝梁公姚崇、燕公张说、广平公宋璟、郇公韦安石,皆谥为文贞二字。人臣美谥,无以加也,非德望尤重,不受此谥。有唐以来。五人同谥,亦无嫌也。”& M; J+ z( l2 n/ M' k& [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本文》以所见所闻记载本朝大臣谥号,记录姚崇谥号文贞应真实可信。
$ H1 w& e& o% T+ d; w    综上所述,可知,两《唐书·姚崇传》所载姚崇逝世后被朝廷谥号“文献”确误,谥号当为“文贞”。
5 B4 V  e" R8 M6 R    四、姚合与姚崇的关系0 n9 ^" a- T1 n3 J+ \
    姚合,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中举,被授武功尉;后历任监察御史,户部郎中,荆、杭二州刺史,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终于秘书监。他和姚崇是什么关系呢?
! A! r9 h; G; f3 R- d$ v: Z   《旧唐书·姚崇传》载:
8 u; g8 F/ K& u    姚崇“玄孙合,登进士第,授武功尉,迁监察御史,位终给事中。”0 w4 `7 O6 L& f+ \- m7 Z5 {
《新唐书·姚崇传》载:; J9 m) I: J- K- R
    姚崇“曾孙合、勖。合,元和中进士及第,调武功尉,善诗,世号姚武功者。迁监察御史,累转给事中。奉先、冯翊二县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美原主簿朱俦复按,猥以田临使,合劾发其私,以地还民。历陕虢观察使,终秘书监。”1 @/ R" Y% j5 M% W/ w
    《旧唐书·姚崇传》载,姚合为姚崇玄孙;《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合为姚崇曾孙。然笔者以为,二者所载皆误。
1 r$ O* L3 U$ K' V5 U) I* L    史料之一,《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四》载:- w  O* ~  A( b, A/ M
    “陕郡姚姓亦出自武康。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刺史。生祥。
0 `  E" B. ?  t- Z5 P. r   祥 ——  姚懿—— 元景(略)# X$ `; E* Y- S  e4 i' \
  隋怀州长史      字善意          潭州刺史
1 _+ F" A2 M# e  检校函谷都尉    嶲州都督 文献公  
$ O! L% h. h# \) Y                    元之(略)+ t1 i2 w7 `1 g" e
                    名崇,相武后、中、睿、玄。
& i) |2 l: f! l+ y* I                    元素 —— 弇——  闲
" D) D- R  w$ s# c! `1 @/ Y( Y0 `                         宗正少卿    楚州刺史    润州司户参军# c* @2 m/ ~0 t
                                              訚
$ g, O# k" d3 u* D$ s7 F& I                                                        睢阳太守  右金吾将军! ]7 h' S5 \! q4 E
                                   冯——  闇   
" `# H% D! L$ L$ h1 F9 @; v                                    通事舍人     馀干丞   , D4 Y. n- |& `8 x
                                     论
( L% U) X; w/ e* r                                    豫州司户 * w& v. D8 i$ g% I, c9 `
                             算——  闬—— 合
* m6 p5 [. v" L8 m# o                                    鄢陵令    临河令     秘书监5 {- ?7 }% E: Q3 H
    由《宰相世系表四》可知,姚合当为姚崇之曾侄孙,姚元素之曾孙,与同书《姚崇传》相左,不足为训。笔者认为是姚元景、姚元之(姚崇)、姚元素等兄弟三人排列顺序有误所致。& {+ @$ R, ?0 T/ T& ]
    史料之二,《全唐文补遗》第六辑《唐故濮州临濮县令赵郡李公夫人吴兴姚氏墓志并序》载:
# D0 O* F+ T" E' i' L$ r6 B3 f6 O   “夫人讳品,为吴兴族。有唐中书令文贞公曾侄孙,宗正少卿府君讳元景之曾孙,汝州司马府君讳算之孙,相州临河县令赠太子右庶子府君之季女也。起居舍人郭公润之外孙女也。秘书监、赠礼部尚书我府君之女弟也。”
& G  |& L1 k( d“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即指姚合。据《姚品墓志》载,墓志主人姚品为姚合之妹。因此,姚合的世系当为:
5 y3 q: L8 @2 |. `" C/ Q" e3 C# X    宗正少卿 姚元景——汝州司马 姚算—— 相州临河令 姚闬—— 秘书监赠礼部尚书 姚合
4 }. z; [7 s* K9 U2 j    再根据藏于千唐志斋的《姚懿墓志》记载:姚懿第三位夫人姚崇母刘氏“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堂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
6 r# }$ W- t# G' \    可知,姚元之(即姚崇)当为姚元景之兄无疑。因此,姚合当为姚崇之弟姚元景的曾孙。( S3 D' g3 N) s, y8 r' r, X+ M
        综上所述,两《唐书》所载姚合和姚崇的从属关系记载有误。姚合当为姚崇的曾侄孙,姚崇弟姚元景的曾孙。6 u$ l" v9 J1 ?2 G
        
- i+ G+ c! J* S. S) `        (载于2007年《河洛春秋》第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7:59
姚懿生平考略* k' i& {( A9 M3 j6 w
        姚懿(690~661),隋末唐初陕州硖石(今三门峡市陕县东)人,后居于洛阳,是唐名相姚崇之父。他身处乱世,一生经历坎坷,起伏跌宕。先后任硖石县令、硖州刺史、嶲州都督,后殉职边疆。两《唐书》的《姚崇传》及《宰相世系表》中都有所提及,但记载简略且有误。今根据收集到的史料及碑碣石刻,希冀考证并勾勒其生平轮廓,以补正史所缺。本文亦对陕郡姚姓的起源进行了考究。     姚懿,字善意,祖籍吴兴郡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高祖名姚宏,洛阳万安山出土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郡墓志》(后简称《姚懿墓志》)赞扬他“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郁断山之峰崿。”可见,一生没有做过官。曾祖姚宣业,南北朝时陈朝征东将军,爵封吴兴郡公。(见《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后简称《姚懿碑》)但《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却记载为“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姚懿墓志》又称:“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宇文朝即南北朝宇文家族建立的北周。因《姚懿碑》在后,作为神道碑较慎重,故取其前说。祖父姚安仁,任隋朝青州、汾州二州刺史。父亲姚祥,“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舆而就辟,仪端石而作范”,因任怀州长史有政绩,又被委以“兼检校函谷关都尉”之重任。姚祥故后葬“陕州东硖石县东北廿里崇孝乡南陔里安阳公之原”,即今河南陕县菜园乡南杨村东。(见《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西州都督长沙郡公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玄堂记》后简称《玄堂记》)为陕郡姚姓起家之祖。 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90年),姚懿出生。为姚祥幼子。少年胸怀壮志,做事坚毅果敢。因受父辈影响,弓马纯熟,且喜读经史。《姚懿墓志》称赞其“食牛英气,扬乎金方,穿犀劲质,括乎赤羽。”   隋朝末年,隋炀帝纵情声色,穷奢极欲,滥征徭役。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几次下江南,出游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对外发动战争,许多州县甚至强迫农民预交十年的租调。民不聊生,纷纷揭杆而起。陕州崤县(治今河南陕县菜园乡南县村。唐武德三年更名为硖石县),地处隋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和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二京要道之间。隋炀帝大业三年(617),因徭役赋税负担过重。农民苦不堪负,聚集反抗。结果,县令逃走,地方混乱。时年十八岁的姚懿,召集陕硖地方豪杰,利用父亲遗留下来的部曲,“少用辑宁”,保境安民,维持了一方治安。乱世出英才,姚懿以其勇气和智慧,被任命为陕州崤县令。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全国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蜂起,战争连绵不断,隋王朝风雨飘摇。隋太原留守李渊,审时度势,决定取乱隋而代之。七月,起兵太原,南下攻取长安。九月,其二子右领军大都督李世民渡过黄河,打听到姚懿的名字后,知其实力和才干,就派人去争取他投唐。当时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也派人来争取他。富有眼光的姚懿,认为李渊志向远大,很有作为,就决定投奔唐室。姚懿劝说陕州州将道:“洛阳王世充不是真命天子,天命在唐,我们应该应天命顺人心才是!不然,陕州恐怕难逃战争祸殃了!”陕州州将就和姚懿一起快速从小道去拜谒李渊。时李渊已渡过了黄河,进驻朝邑(今陕西大荔东朝邑)的长春宫。“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族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见《大唐创业起居注》)关东的姚懿和陕州州将的来归,不但解除了唐军的东顾之忧,而且为唐军东进攻取洛阳打下了基础。因此,李渊感到特别高兴,热情地赞许了他们的行动,还赏赐给他们文书和许多金银布帛。“以此阖州离患,”陕州人民避免了一场战乱。     唐武德元年(618)五月二十日,李渊建唐称帝,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史称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割据于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南进,攻陷了李渊的老根据地太原。太原留守李渊的三子李元吉放弃太原,逃回长安。十一月,高祖亲派镇守长春宫的“秦王李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与宋金刚(刘武周将)相持。”(见《资治通鉴卷一八八》)为策应秦王,十二月,高祖“又命永安王孝基、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进取夏县,不能克,军于城南。”(《旧唐书·刘武周传》)陕州总管的于筠北渡黄渡河御敌,姚懿“预经纶之肇事,奉光华之旦景”,带兵随同北征。《姚懿墓志》中写道:“扫虞田之氛雾,披晋野之荆棘,矢不虚发,策无遗筹。”姚懿不但冲锋陷阵,英勇作战,而且参加筹谋,屡立功勋。姚懿不仅武略超群,且喜博览群书。《姚懿墓志》载:“军行有赋,文实在兹,师之馀日,手不释卷。”说明姚懿富于文才,在行军打仗中,亲自草拟文书;军旅之中,一有时间,他都会静下心来读书。     唐王朝在平定了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李轨、河东刘武周后,开始进兵中原,把矛头对准盘踞在洛阳的割据势力——自称“郑国皇帝”的王世充。唐武德三年(620)七月,高祖令秦王李世民统兵十万东征王世充。由于陕州硖石地处进军中原的要冲,其地水路北有黄河,南有洛河,陆路北有北崤道,南有南崤道;李世民对姚懿的谋略和勇武又十分了解,知人善任,破格任命姚懿为“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见《姚懿墓志》。《姚懿碑》中说姚懿任“水陆道总管”。今取前说。)主管河道漕运和陆路驿递,传输军用物资。姚懿担当重任后,征调劳役、畜力、车船,一力统筹,确保了前线所需。不久,朝廷又升迁姚懿为“左卫亲府右郎将”,品级为正五品上。(见《姚懿墓志》)左右卫为唐十六卫之属。其职在“掌领宫廷警卫之法,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他反映了李世民对他是何等信任!若干年后,姚崇在追怀父亲时说:“翁归兼用,更在兹展。副六军而处右,翊千门而高卫,而功冠于群,飞苍点白。”(见《姚懿墓志》)认为这段经历是其父一生中值得自豪的事情。     武德四年(621)七月,唐军在围困王世充的同时,还歼灭了前来救援的河北农民起义军窦建德的十万之众。王世充纳城投降。唐军一举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论功行赏之时,屡立战功的姚懿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朝中有人出于对姚懿功绩和才能的嫉妒,就进谗言,说姚懿曾经和王世充有过联系。姚懿因此被降职为“建安府折冲都尉”。这是一个地方折冲府军事长官。三十二岁的姚懿心灰意冷,淡泊名利,谢职不就,决意归隐山林。于是卜宅于陕州东群山之中,带领全家“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见《姚懿碑》)遗址在今陕县张茅镇西二里的张茅中学附近,北依卫地岭,东、西、南面皆有较陡峭的崖地,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又且此地四山环绕,涧水盘环,林木森郁。反映了姚懿当时在全国尚未统一情况下,不仅考虑了自己的归隐,而且对族人安全有良苦用心。姚懿带领全家人在农忙时躬耕垄亩,闲时教读子孙。“中养浩气,外衍遐风;紫芝淹留,赤松不返。”(见《姚懿碑》)这样的隐居生活一过就是几十年。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太宗李世民逝世,太子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为了表示对开国功臣的尊崇,高宗召见了退隐山林的姚懿,任命他为“忠武将军、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男”,姚懿“以时惟偃武,志本崇文,表求明试,褏为举首。”(见《姚懿墓志》)上表要求参加明经科举考试,以显文治之才。于是朝廷又改任他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长史。姚懿认为长史一职不能用其所长,尽展才华,就以患病为由,上表抗疏不就。不久,朝廷再次任命姚懿为“持节硖州诸军事峡州刺史”。年过六十的姚懿考虑到朝廷再三诚召,就没有再推辞,赶赴硖州上任。     硖州,即今湖北宜昌市一带,因在长江三峡之口而得名。姚懿三十多年来久在民间,深知民情与时弊,到任后,“举六察,按百城,导济江门,茂育云泽。”(见《姚懿碑》)努力督察州县官员,勤政兴利,硖州出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局面。“择蒍敖之旧典,扬彦伯之遗风。荆巫所次,讴谣属响。”(见《姚懿墓志》)得到了老百姓的赞誉。由于他政绩卓著,朝廷又授其为银青光禄大夫。         唐高宗龙朔(661— 663 )初年,唐朝地处临近吐蕃边疆重镇的嶲州(今四川西昌地区),邛部蛮族酋长作乱,局势动荡。朝廷挑选平乱人选,由于姚懿年高德劭,文武兼备,决定派他持节到嶲州任都督,掌管地方军政大权,“寄静西南”,安定边疆。嶲州,在京师长安西南三千六百五十四里。管十六羌州。(见岑仲勉《隋唐史》)又辖台登、越西、邛部、苏祁、西泸、昆明、会川等九县。境内有昆明军,辖兵五千一百人,马二百匹;宁远军,驻今盐源,有兵三百人。(见《新唐书·地理志》)州内番汉杂居,又处于边境前线,情况复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七十一岁的姚懿,受命于边疆危难多事之秋,不畏路遥道险,不以年高为辞,毅然接受符节,千里迢迢走马上任。到任后,顾不上鞍马劳顿,在听取了地方的汇报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平叛之中:他正面地训导官吏,公正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严格整训军队,以武力为后盾,作好各种应变准备。“结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见《姚懿碑》)由于处理得当,兵不血刃,骚乱就很快平息。   由于长途奔波和庶务繁忙,七十三岁的姚懿一病不起,于龙朔二年(661)十二月一日,逝世于嶲州都督府。龙朔三年(662)七月,历经千山万水,姚懿的灵柩运回陕州,归葬于硖石安阳公之原其父姚祥的墓侧。唐中宗神龙年,因姚懿子姚崇拥立之功,姚懿被朝廷追赠为幽州都督。唐玄宗开元三年(715)七月,又被朝廷追赠为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姚懿不仅治国有功,而且治家有方。他初娶张氏夫人、李氏夫人,二夫人亡故后,续娶刘氏夫人。他晚年“龙朔年中”在东都洛阳购有“河南之别业”,(见《姚夫人残刻》),所以,《姚懿墓志》又称他“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共生十一个儿子。其中,刘氏夫人生二子,长子姚元崇(后改名姚崇),次子姚元景。(见《玄堂记》)由于姚懿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后来都成为国家栋梁。最有成就当数第十子姚崇。姚崇先后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兼兵部尚书,对“开元盛世”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他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伟人毛泽东则赞誉他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懿后裔知名度较高的还有:唐玄宗时任礼部侍郎、尚书左丞的姚弈;同张巡一起抗击安禄山叛军而殉国的姚訚;同贾岛齐名的唐代诗人秘书监姚合,元和进士,其诗派称“武功体”;还有受唐后期著名宰相李德裕推崇的姚勖,长庆进士,累迁谏议大夫,更湖、常二州刺史。陕郡姚氏,终唐一代,冠缨不绝。
0 _* n7 Y  G% N* C9 D+ {        ( U1 U8 `- [: R% e( u) e& o
        (发表于《三门峡史志》2006年第二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0
《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考释) X6 W9 I; ?. _* x
       
; X3 ]7 U$ z% _3 W) b' Z        姚懿,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人,唐朝名相姚崇之父。两《唐书·姚崇传》中仅记其名讳及官职而事迹失载。2004年10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马驰先生在整理、点校新安千唐志斋博物馆收藏唐代墓志之时,发现了新近出土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以下简称《姚懿墓志》)拓片,知我在收集、研究姚崇及其家族史料,遂寄我拓片之照片一幅。获之大喜过望,如获至宝我忙整理点校。它和现移树在三门峡市陕县大营镇刘秀峰上的《大唐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礼部尚书文献公姚(懿)府君碑铭并序》(以下简称《姚懿神道碑》),均为研究唐朝陕郡姚姓及姚崇家族世系、人物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料,且能证史、补史、纠史。今考释之,愿与研究历史人物者分享,并请专家、学者指教。
3 E) W8 T& \  t! X" F  W# G       
+ s) _. D, Q. P) k0 d        一、《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志文
: |* x) N( f" x5 I3 g        《姚懿墓志》现收藏于新安千唐志斋博物馆,志石为青石质,呈方形,边长75厘米,厚15厘米 。志文共33行,1033字,现已被收录入吴钢、王京阳主编,马驰、赵跟喜等先生点校《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版)一书中。: R$ D, C; R8 v' b
        现将墓志录文如下:  F# R3 V' R6 R% s9 ]5 _( e2 v
       
) Q! v2 S9 C- a        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懿)墓志并序
; Z& ~0 z/ x/ W        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妫汭淼其昌源,姚墟奥其灵壤。因生是宅,爰此开宗。蒸蒸大烈,绵绵逾永。武都则声流东汉,太常则名重南国。晋宋齐梁,人英历秀,文武将相,吾门盈之矣!高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郁断山之峰崿。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资士远之忠亮,秀恭泉之方范。百夫之强,声高比兴;万人之敌,气盖关张。祖安仁,青汾二州刺史,价重三倾,礼登八命。去襜为理,道革齐都;露冕临人,风遗魏国。父祥,隋怀州长史,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舆而就辟,仪端右而作范,以二崤之地,当两京之冲,遂兼检校函谷关都尉。汉朝丞相之子方膺此任,以公经济之材,故从斯委。乃密有部署,将攀鳞翼,未集大勋,奄违昭代。6 N1 k/ Q/ o, Y% w3 r2 Y- n# Z
        公食牛英气,扬乎金方,穿犀劲质,括乎赤羽,感遗志而不从,哀远图之此頓,遂因先部曲,更集豪雄,扫虞田之氛雾,披晋野之荆棘。矢不虚发,策无遗筹,预经纶之肇事,奉光华之旦景。年十八,授陕州崤县令。居无何,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迁左卫亲府右郎将。子奇幼能,已追先曰:翁归兼用,更在兹辰。副六军而处右,翊千门而高卫;而功冠于群,飞苍点白,左迁建安府折冲都尉。公乃拂衣挂冠,散岸林壑,不交当代,自出羲皇。高宗大帝睿文承历,纂戎念旧,举籍论功,割田议赏,召拜忠武将军、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开国男。公以时惟偃武,志本崇文,表求明试,褏为举首。拜使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择蒍敖之旧典,扬彦伯之遗风。荆巫所次,讴谣属响,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宠良政也。龙朔二年,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咨威重,寄静西南,拜嶲州都督,才闻叱驭,千里肃其自清;未及下车,六条翕其攸理。既而郑辰急节,谢酉延灾。将从扫第之期,遽迫奠之楹衅,以龙朔三年十二月一日薨于馆舍,春秋七十三。公志道秉义,克家光国,属龙战于野,鹿走中原,解扉献节,登山梦景,而军行有赋,文实在兹,师之馀日,卷不离手。及载戢干戈,寄安州部,仁风大偃,惠声允塞,天无其惠,曾不憗留,馀庆有归,高门重启。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
6 ]+ }* P5 p. ~. }# g. y) D          妻彭城郡夫人刘氏,故洺州刺史志逵之女也。端庄不忒,琴瑟友之,鹊巢兴而成颂,鱼轩归而叠轸。贞规裕兮,嫔则婉兮,及昼哭生哀,  门示范,徙邹邻而教德,广孟被以宣慈,母仪载伟,女史承式。长安元年,以子官加太夫人。虞堂高而养典崇,潘筵满而家园盛。克祚黄发,盈芳白华。悲夫,劳息交贸,哀荣递袭。飒风树以惊枝,淼寒泉而阅水。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室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其词曰:- e# w. T# D3 E* w8 [. O# W; E# p* f
        姚墟奥兮灵壤崇,妫汭长兮宝派通,蔼三古兮声无穷,垂万祀兮烈有融,馀庆繁兮秀于公,干父蛊兮匪厥躬,分茅土兮奉攸同,总符节兮扬仁风。娈河洲兮兆凤,裕琴瑟兮惊鸿。肃梁案兮中缺,黯虞堂兮竟空。哀荣兮共尽,兰菊兮靡终。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0
二,墓志主人生平
) U  i/ d8 m* n. Y! W7 i        《姚懿墓志》镌刻于景龙二年(708年)正月至九月之间,其时正是姚懿妻、姚崇之母彭城郡夫人刘氏殡葬之日,距离姚懿逝世已46年。明明是刘氏夫人殡葬,为何墓志题款为“姚府君”即姚懿之名呢 ?因为,这时姚氏家族迁居洛阳已40余年,刘氏夫人逝世前“遗令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沐德信并通儒达识,咸以同窆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无改吾志,尔惟孝乎?殁已可于龙门山外,用为窀穸,冀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耳。’”(见《姚懿神道碑》)其子姚崇等敬遵遗嘱,没有让刘氏母亲再回到陕州硖石和其父姚懿合葬,而是另起坟茔地,于景龙二年九月十五日葬母于万安山之南阳(在今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成为姚崇家族万安山墓园的起家之祖坟。据姚崇墓园现存的墓冢、碑石及出土的墓志可知,姚崇兄弟及其子、孙、曾孙、玄孙等后裔,死后均葬于此。当时,在男权社会的环境中,刘氏夫人墓志遂冠以姚懿之名,而载夫妇二人之事迹。据《姚懿墓志》和《姚懿神道碑》相互对照、印证可知,墓志主人生平如下:
3 X( d6 `' ^" L6 k7 X$ s' P        1、姚懿的生平3 e7 Y( e* U( H
        姚懿当生于隋开皇十年(590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时,(姚懿)“年十八,授陕州崤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九月,唐“太宗济河,闻公名,密遣相诏。公(姚懿)告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尔,恐贻后慼。’因间道入谒,高祖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阖州离患。”唐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姚懿被“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迁左卫亲府右郎将。”平定王世充之后,姚懿遭谮,“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永徽元年(650年)后,“高宗大帝睿文承历,纂戎念旧,举籍论功,割田议赏,召拜忠武将军、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开国男。公以时惟偃武,志本崇文,表求明试,褏为举首。拜使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择蒍敖之旧典,扬彦伯之遗风,荆巫所次,讴谣属响,寻加银光禄大夫,宠良政也。”“龙朔二年(662年),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咨威重,寄静西南,拜嶲州都督。”姚懿“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呜呼哀哉,以三年七月十五日藁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见《姚懿墓志》《姚崇神道碑》)“右奉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七月廿四日制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见《唐故银光禄大夫嶲州都督长沙县公赠幽州都督礼部尚书文献公姚(懿)府君玄堂记》)开元三年十月,在故乡陕州硖石姚崇又为父封义冢重树《姚懿神道碑》。
6 ~8 [9 Q6 u7 d, N( T1 k5 @        2、刘氏夫人生平9 G$ u% W9 V+ G, u( d/ m
        姚懿妻“彭城郡夫人刘氏,故洺州刺史志逵之女也。”“长安元年(公元701年),以子官加太夫人。”“景龙二年(708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景龙二年九月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堂也。”(见《姚懿墓志》)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0
三,《姚懿墓志》的证史补史纠史作用
" E" H! U. q& j, Q) {, K- l        1.纠正了两《唐唐书》关于姚懿任职嶲州都督的年代错误。
) R+ e' s; x: S/ x& L        《旧唐书·姚崇传》云:“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嶲州都督。”) v! @5 D- R1 |% w' e+ Z! o( v
        《新唐书·姚崇传》云:“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懿,字善懿,贞观中,为嶲州都督。赠幽州大都督,谥文献。”
* f4 p0 s6 D, l& c# L* Y        现根据《姚懿墓志》和《姚懿神道碑》可知,两《唐书》所载姚懿唐太宗贞观中为嶲州都督的年代有误。实为唐高宗龙朔年间任嶲州都督。
5 k/ p- x9 A# J6 @$ Y        2.补充了姚崇家族的世系内容。
6 f/ Y" M# @2 e/ K9 Z  ]. x0 u# o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陕郡姚氏亦出自武康。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刺史。(安仁)生祥,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都尉。(祥生懿),懿字善意,嶲州都督,文献公。(懿生元景,元之)元景,潭州刺史。元之,名崇,相武后,中(宗),睿(宗),玄(宗)。”" ^7 `) V% U6 P* @" G: z+ I7 Y9 t' L5 [. ~
        《姚懿墓志》载:姚懿“高祖(姚)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动少微之光景,郁断山之峰崿。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资士远之忠亮,秀恭泉之方范。百夫之强,声高比兴;万人之敌,气盖关张。祖安仁,青汾二州刺史,价重三倾,礼登八命。去襜为理,道革齐都,露冕临人,风遗魏国。父祥,隋怀州长史,有德有行,令问令望,应题舆而就辟,仪端石而作范,以二崤之地,当两京之冲,遂兼检校函谷关都尉。”: E. M' R, ^6 Z; n% H' m6 s
        二者相较,《姚懿墓志》则比《姚懿神道碑》多记载了一代人,即姚懿的高祖、姚宣业的父亲姚宏。这就为研究姚崇的家族世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_# ?$ p3 i' V4 g
        3.为姚崇任越州都督的年代提供了确切证据。  V) e$ `( g  s' N5 d& Y5 q
        唐中宗即位后,因姚崇同情武则天退位后的境遇,被中宗贬到地方做官。 《旧唐书·姚崇传》云:姚崇“无几,出为亳州刺史,转扬州刺史。”  《新唐书。姚崇传》云:姚崇“俄为亳州刺史。后五王被害,而崇独免。历宋常越许四州。”
7 x0 g" q. z  P" P5 U8 S        两《唐书》均未载姚崇任官越州的具体时间。- U1 f: E) i8 S, j( }
        而《姚懿墓志》云:姚懿妻彭城郡夫人刘氏“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堂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这说明了其时姚崇官“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 P* |7 `. `: }) x: g) X2 L2 x
        2006年,笔者从绍兴图书馆 获得了古籍《越中杂识》有关姚崇在越州任职的记载:“姚崇,字元之,洛阳人。景龙中,出典越郡,治尚简肃,不树威而民化之。及去,百姓送至钱塘江干者以千计,望崇去远,皆号泣而返。”' Q3 B, _( D' u6 |. Q( Z
        《越中杂识》载姚崇在唐中宗景龙年间曾在越州任职且有政声,《姚懿墓志》则载明姚崇在越州任职的具体时间和职务,这对姚崇研究和证史补史均有一定的意义。
/ I# `  _! k9 ?        5.载明了姚崇之弟姚元景当时的任职情况。  @1 p! U! e( a2 I2 B+ T
        《姚懿墓志》在载明姚崇时任越州都督同时,也载明了姚懿与刘氏夫人之次子、姚崇弟姚元景时任“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据清王昶《金石粹编》卷六十五《姚元景造像记》载姚元景长安四年九月任职为“朝散大夫,行司农寺丞”。而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濮州临濮县令赵郡李公夫人吴兴姚氏墓志铭并序》中姚元景任“宗正少卿”。这说明,姚崇在中宗朝遭贬之时,其弟姚元景受他影响,也出到洛州汜水任县令。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1
四,《姚懿墓志》与《姚懿神道碑》记载不一致的地方7 X) w" \) x9 v
        1、记载关于姚宣业任征东将军时所处的朝代不同。1 y8 y% X  h- _5 s
        《姚懿墓志》:姚懿“曾祖宣业,宇文朝征东将军。”按,公元557年,鲜卑族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都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以皇室姓宇文,又称宇文朝。据此,姚宣业当属北周朝征东将军。$ v5 u0 |% C. O- ]% K2 g9 e
        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下》又云:“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按,公元502年,萧衍代齐称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梁。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代。又公元554年,梁岳阳王萧詧降西魏,西魏立詧为梁王,次年萧詧称帝,都江陵(今湖北江陵)。时称后梁。公元587年为隋所灭。因此,若姚宣业为梁征东将军,从年代讲,任后梁的可能性较大。; Z( s# X0 Q$ G# T0 J9 L* w- f. X
        《姚懿神道碑》却称“曾祖宣业,陈征东将军,吴兴郡公。”按,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陈。公元589年为隋所灭。
3 Q: ^- |4 R* }, }( s        从以上三种记载及分析看,因三个朝代年代或相近或相存或相代,姚懿都有在三朝任职或连续任职的可能。具体情况待有新史料出土后方能定论。
2 y# [6 e! R+ A8 i7 E7 f        2、记载唐太宗东征时姚懿所任的职务不同。
6 s! \2 W3 I& O  _        《姚懿墓志》载:“居无何,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迁左卫亲府右郎将。”
4 q% }5 A  @8 f) X  \        《姚懿神道碑》云:“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
: L) G. R0 G" h( U0 A% o5 j* q4 j        关于骠骑都尉和鹰扬郎将。鹰扬府,官署名。隋开皇中府兵制军府名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隋大业六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改二将军为鹰扬郎将、鹰扬副郎将。因此,骠骑都尉和鹰扬郎将二者实指一职,只是称呼不同。2 u/ ~; G7 @* e
        《姚懿墓志》称姚懿此时任“水陆行军副总管”,而《姚懿神道碑》则称姚懿任“水陆道总管。”笔者认为《姚懿神道碑》似有拔高之嫌。
% I5 B6 o' I4 B+ b: ]  X% u3 D        3,姚懿逝世时间记载不同。
- P- S( t7 W  K& x& Q4 d        《姚懿墓志》:“以龙朔三年十二月一日薨于馆舍,春秋七十三。”
$ x- L; A( v% X3 @' D3 p  f. z        而《姚懿神道碑》云,姚懿“以龙朔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七月十五日,藁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 X$ D; u7 c: h3 ?. o% Z1 b
        从以上两条记载可知,姚懿于龙朔年间(661~663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俱无疑。但《姚懿墓志》是景龙二年(708年)所刻,距姚懿逝世已46年;而《姚懿神道碑》则是开元三年(715年)十月,姚崇在陕州故乡为父亲衣冠冢重树之神道碑,距姚懿逝世已53年。因年代久远,故逝世于龙朔二年或三年记载不同。
/ H6 |: s2 f2 @% K        4、姚懿妻彭城郡夫人刘氏安葬的时间记载不同。
8 n+ G" l0 R/ V: a! M3 }* a        《姚懿墓志》载:“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景龙二年九月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堂也。”2 W) _/ g! D3 c- g% O
        《姚懿神道碑》载:“以神龙三年正月初八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以景龙二年岁次戊申九月庚寅朔十七日甲辰葬于万安山之南阳。”! j; X3 o6 Z2 N
        据《旧唐书·本纪第七 · 中宗》载,神龙三年(708年)九月庚子,改元为景龙。因此,神龙三年和景龙元年本是一年。两者记载刘夫人逝世时间不同,但安葬的时间基本相同。笔者认为,《姚懿墓志》为刘夫人逝世时所刻,而《姚懿神道碑》为刘夫人逝世7年后所树。故此事当以《姚懿墓志》所载为准。0 V7 h; C) f! W/ K5 i
        + ~# b. l) N; A* M+ W
        附:《姚懿墓志》拓片  
  S  B( V5 K9 P2 E+ a: I        , G; G& ]; ?/ Q1 C
         (发表于2009年《河洛春秋》第1期)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1
洛阳新发现唐朝著名诗人姚合墓志
* u7 y3 J) o1 Z& K8 ], c + N4 i  A6 l) B9 I
姚合,陕州硖石人,唐名相姚崇家族名人,以善诗著名,和唐诗人贾岛齐名,时称“姚贾”,世谓姚武功,全唐诗载其诗 521 首。两《唐书·姚崇传》,俱记姚合,然极其简略。《全唐诗》亦记其事迹,也甚简略。后人对姚合人品诗品极为推崇,于是考证其生平、籍贯、家族、事迹的论文甚多,然年代久远,所论莫衷一是,缺憾亦多。笔者近见洛阳《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府君墓铭》(下简称《姚合墓志》)拓本一幅,为姚合族子姚勖撰文,大喜。点校并细审志文,记载姚合祖宗世系、生平履历、家庭妻子甚详。对姚合研究有补史、纠史之作用。有鉴于此,笔者特录此文并对有关事实略加考证,以对姚合研究作有益补充。8 d8 u8 l' k2 \9 D8 @

3 i" @( p  s; X5 r2 x( h& z- m! c, a) \    《姚合墓志》原文:9 B5 z& W. f: h
     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府君墓铭并序     族子朝议郎守尚书右司郎中上柱国赐紫鱼袋勖撰     公讳合字大凝。惟姚氏由吴郎中讳敷,始渡江居吴兴。五世至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生后魏祠部郎中讳滂。七世至我唐初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讳善意。文献公生宗正少卿赠博州刺史讳元景,即开元初中书令、梁国文貞公之母弟,而公之曾王父也。汝州别驾讳算,公之王父也。相州临河令、赠右庶子讳閛,公之烈考也。起居舍人太原郭公讳润,公之外王父也。6 p+ B+ F2 H+ D% s+ P- |" X
    中外显德,萃庆于公。公性仁义而朴直,度量宽阔,临事能断,在醜不争,遗小节,去机巧,衿灵洞达,浩然冲和。与物接士,遂服群心。少耽书,识圣人旨。行止无违道,动必中礼。元和中,以进士随贡来京师就春闱。试而能诗,声振辇下。为诗脱俗韵,如洗尘滓,旨义必辅教化。学诗者望门而趋,若奔洙泗然。数岁登第,田令公镇魏,辟为节度巡官。始命试秘省校书,转节度参谋,改協律,为观察支使。中令入觐,公随之,授武功主簿。韩文公尹京兆,爱清才,奏为万年尉。入台为监察,改殿中侍御史,转侍御史,寻迁户部外郎,出刺金州。仁泽惠风,到今歌咏不息。不满岁,徵为刑部郎中。持法惟公,吏不敢舞文,国无滥刑。复刺余杭。岁馀,入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直道遂振。朝廷万务,稍不便者,未尝缄默,谏疏无虚月日。惟直是守,不敢私身以旷官。开成初,豫章师有费官藏纳私室者,灵武师有以官骑入私厩,而以暴水溺闻者,公一日伏紫宸龙墀下,请降御史鞫之。上未听,公伏不退。时大臣互谓虚诞,奏请不从。公伏诤之,引故事,言国体,喉舌明朗,无所忌畏。上从之,出御史鞫,果得情伪,符所奏。迁给事中,直气益振。制书有不便于时者,官司人有不得其才者,辄封进焉。奸邪詟怯,君子道长。数岁,复出廉问陕服兼御史中丞。赐金章紫绶,甘棠之化再兴焉。逾年入觐,拜秘书监,优硕儒也。会昌二年壬戌夏五月,辞以目视不明,颐摄私第。冬十二月寝疾,旬馀,是月廿有五日乙酉,启手足于靖恭里第。享年六十有六。呜呼,天摧哲士,国丧直臣,士林齎咨,里巷涕洟,上增悼惜,为之一不视朝,诏赠礼部尚书。
4 m! N. ~) w# o+ p6 l, h( N  J, p     公娶相州内黄丞范阳卢公肇之女,生一子一女。子曰覃;女适进士、河东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太原郭图。别女二人,俱稚年。嗣子覃,前数年已明二经,中第,性厚而文不陨先业,将应宗伯试而家不造,号慕陨塞,血睑濡苫。以会昌三年正月廿三日护輤舆归东周。以其年八月二十有八日甲申,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祔皇祖茔,礼也。始问蓍龟得日,其孤覃哭踴再拜,谓勖曰志事当铭。覃于兄五世之昆弟也,厥铭其可俟他族乎?勖才隘识短,不宜以文字宣重德,迫于勤请,不敢辞,哭而铭曰:烨烨我宗,盛列元功,简册昭晰。冠仁服义,竭忠尽瘁,代有清哲。洎公司谏,有直无讪,群奸迹灭。伏奏清蒲,指滥祛谀,显见劲节。温饱三族,家无私蓄,声飞有截。雅韵清词,沥胆搜脂,如冰斯洁。文海滔滔,澜起风高,洪流靡咽。直躬不苟,神祜其后,遗风未绝。内孝外忠,厥道孔隆,正德冈缺。万安南原,一閟泉门,平生永诀。
- {9 H( i! O% B: P( v8 @ * B0 q; y- q7 X$ j4 n1 z; [
    一、姚合与姚崇之关系   《姚合墓志》云:“公讳合字大凝。惟姚氏由吴郎中讳敷始渡江居吴兴。五世至宋渤海太守五城侯禋之,生后魏祠部郎中讳滂。七世至我唐初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讳善意。文献公生宗正少卿赠博州刺史讳元景,即开元初中书令、梁國文貞公之母弟,而公之曾王父也。汝州别驾讳算,公之王父也。相州临河令、赠右庶子讳閛,公之烈考也。”而《旧唐书》载:姚崇“玄孙(姚)合,登进士第,授武功尉,迁监察御史,位终给事中。”《新唐书》载:姚崇:“曾孙(姚)合、(姚)勖。合,元和进士及第,调武功尉。”由《姚合墓志》可知,而两《唐书》并讹。姚合实为姚崇之母弟姚元景之曾孙。    故而,姚合在仕途中,时有祖荫。据《册府元龟》卷一三一《帝王·近赏二》载:唐宝历“二年(826年)四月,以姚崇玄孙前富平县尉合为监察御史。”实“玄孙”应为“玄侄孙”,“富平县”应为“万年县”。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2
二、姚合生卒年月及寿限    两《唐书·姚崇传》,俱记姚合,《全唐诗》亦记其事迹,然卒年及寿限俱不载。后人考证,生卒日期得其大约,俱不确切。1989年出版的《辞海》记:“姚合(约775年—约846年),唐诗人。”今按《姚合墓志》云:“会昌二年壬戌夏五月,辞以目视不明,颐摄私第。冬十二月寝疾,旬余,是月廿有五日乙酉,启手足于靖恭里第。享年六十有六。”由此可知,姚合逝世于唐武宗李湹会昌二年,即公元842年12月。享寿66岁。由此推断,姚合当生在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二年,即公元777年。三、姚合仕途及与名人瓜葛# p4 ~2 A7 k$ F; P2 b  D7 b- l2 `
        姚合的仕途如《姚合墓志》所云:“元和中,以进士随贡就春闱。……然数岁登第,田令公镇魏,辟为节度巡官。始命试秘省校书,转节度参谋,改协律,为观察支使。中令入觐,公随之,授武功主簿。韩文公尹京兆,爱清才,奏为万年尉。入台为监察,改殿中侍御史,转侍御史,寻迁户部外郎,出刺金州。……不满岁,徵为刑部郎中。……复刺余杭。岁馀,入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迁给事中。……数岁,复出廉问陕服兼御史中丞,赐金章紫绶。……逾年入觐,拜秘书监,优硕儒也。”    姚合登进士第,墓志云“元和中”。徐松《登科考记》卷十八具体记载为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知贡举为中书舍人李逢吉,是年姚合四十岁。据墓志,姚合先任魏博节度推官、节度参谋、观察支使,后任武功主簿、万年尉,入朝为监察侍御史、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金州(治今陕西安康市)刺史,姚合有诗《金州书事寄山中旧友》为证。不满一年,又担任刑部郎中,后又再次出京,任杭州刺史,姚合有诗《杭州郡斋南亭》《杭州官舍偶书》《杭州官舍即事》《杭州观潮》等亦证杭州任职。一年多后,姚合入朝担任户部郎中,后又任谏议大夫。以直言敢谏又被委任侍中省给事中。数年后,又以御史中丞出任陕虢观察使。《旧唐书·文宗本纪》载: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八月庚午朔,以给事中姚合为陕虢观察使。”是年姚合63岁。隔了一年,姚合入觐,被任命为秘书监,一直到姚合66岁逝世。此是姚合终官。    姚合任武功主簿得力于田弘正。据《旧唐书·田弘正传》载,田弘正,本名兴。割据藩镇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侄。承嗣二世之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十月,魏博将佑拥戴田兴为帅,田兴决定归顺朝廷,“宪宗嘉之,加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沂国公、充魏博等州节度观察使处置支使营田等使,仍赐名弘正。”后唐“穆宗以弘正检校司徒兼中书令、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观察等使。”故称田弘正为田令公。《田弘正传》载:“是年(元和十四年)八月,弘正入觐,宪宗待之隆异,对于麟德殿,参佐将校二百余人皆有颁锡。”姚合随之入觐,授武功主簿,盖在此时。7 N8 ?1 b! z. d! v& n
姚合任万年尉,得力于韩愈的推荐。《姚合墓志》云:“韩文公尹京兆,爱清才,奏为万年尉。”韩愈因谥文,故称韩文公。《资治通鉴》卷二四三载:唐穆宗长庆三年(824年)“六月,己丑,以吏部侍郎韩愈为京兆尹。……十月,丙戌,以愈为兵部侍郎。”韩愈爱惜姚合文才,被韩愈奏为万年尉当在长庆三年六至十月间。    姚合担任杭州刺史似与宰相李德裕有关。姚合有诗《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诗云:“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2
四、姚合葬地     《姚合墓志》云:“以会昌三年正月廿三日护輤舆归东周。以其年八月二十有八日甲申,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祔皇祖茔,礼也。”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姚合葬在姚崇家族墓地——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即今河南省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姚崇墓园。姚崇家族墓地葬在此地的第一人为姚崇之母彭城郡夫人刘氏。姚崇父《姚懿神道碑》载:彭城郡夫人刘氏“以神龙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以景龙二年岁次戊申九月庚寅朔十五日甲申葬于万安山之南阳。”景龙二年即唐中宗李显年号,即公元708年。史载,姚崇和其弟元景及后世裔孙死葬俱在此地。到姚合葬此时,姚族墓地已经营了134年。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9 18:02
五、姚合籍贯    姚合何方人氏?两《唐书·姚崇传》载姚崇为“陕州硖石人”,作为后辈的姚合也当为陕州硖石人。《全唐诗》诗人简介即云:“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陕州硖石姚姓其来亦久矣。《姚懿墓志》云:“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大族。明考以宦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也。”最近出土的姚崇玄孙姚勖自撰的《姚勖墓志》更详细地阐述了姚崇家族的源流,志云:“勖,本吴兴人。……五代至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堙之,侯孙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秘书五代至隋函谷关都尉讳祥,都尉生唐幽嶲都督赠吏部尚书府君讳善懿谥文献,实为勖五代祖也。”由此可知,陕郡姚姓自后魏(北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姚仲和起,因官北迁,即定居在陕州硖石,至姚崇父姚懿时已历七世,至少100多年。故而《姚崇神道碑》云:“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之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姚合一生因生活居官迁徙多地,仅在长安即居住过亲仁里、常乐坊、新昌里,而最后居住靖恭里而逝世于此(见《姚合墓志》)。姚合在其诗中也显示过其多处故里、籍贯,但正如卫思捍先生在《姚合丛考》中指出的,“说为陕州、陕州硖石,指其祖籍;说为吴兴,指其郡望;说为洛阳,指其旧业;说为‘河朔’(临河),指其所居。”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