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12座瀕危世界歷史遺址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36
标题: 12座瀕危世界歷史遺址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世界歷史遺址基金會公佈了「2012年世界遺址觀察名單」,入選遺址共67座,其中包括越南下龍灣、秘魯納斯卡線、中國南越王宮、土耳其朗姆孤兒院以及波蘭聖帕拉斯科娃大教堂。這份名單每兩年公佈一次,旨在提高人們對由於自然、社會、政治和經濟原因而處在危險中的文化遺址的關注。來源:中國廣播網越南下龍灣越南下龍灣碼頭,頭戴傳統斗笠的當地漁民正在忙碌著。世界歷史遺址基金會研究與教育部門負責人埃裡卡-阿維拉米表示,在下龍灣,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初的獨特漂浮漁村正因為旅遊開發、漁業發生的變化以及氣候變化陷入危險之中。氣候變化正在影響下龍灣的生態環境。她說:「在我們看來,下龍灣就是人與所處地區間無法擺脫的紐帶的一種象徵。這也是歷史遺址的重要性所在。」來源:中國廣播網

20111021zf0006.jpg (92.5 KB, 下载次数: 163)

20111021zf0006.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37
中國南越王宮南越王宮遺址位於中國廣州的一個繁華地區。南越王宮入選2012年觀察名單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個遺址向人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疑問。阿維拉米說:「人們應該如何保護這個歷史遺址?如何將歷史與現在的社區聯繫在一起?又如何在經濟和商業利益與文化利益之間實現平衡?

20111021zf0007.jpg (98.9 KB, 下载次数: 137)

20111021zf0007.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38
海地姜餅屋在2010年1月大地震後,海地一座建於19世紀初的姜餅屋仍然屹立不倒,相比之下,四周的現代磚牆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雖然政府採取措施加以保護,但海地的姜餅屋仍舊處於破損之中,一些木料已經腐爛,讓人感到惋惜。阿維拉米說:「姜餅屋將本地建築風格與歐洲風格融合在一起,是海地獨有的建築。世界歷史遺址基金會指出,除了歷史價值外,採取措施保護姜餅屋還有另一個非常現實的原因,也就是在建築如何抵抗自然災害方面,姜餅屋能夠讓現代建築師學到很多東西。阿維拉米說:「雖然姜餅屋也在地震中嚴重受損,但它們的抗震能力顯然超過其他很多現代混凝土建築。」

20111021zf0008.jpg (87.85 KB, 下载次数: 142)

20111021zf0008.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38
荷蘭貝絲-海姆公墓一個揮舞著鐮刀的骷髏,是荷蘭貝絲-海姆公墓眾多獨特肖像之一。貝絲-海姆公墓建於17世紀,是一座葡萄牙-猶太人公墓,位於荷蘭阿姆斯多芬。阿維拉米說:「在挑選這一次的觀察名單過程中,我們對公墓進行了大量討論,尤其是城市公墓,因為這些地方在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往往沒有得到合理的資源加以維護。」由於無法提供新墓地,很多公墓與所在社區越來越脫節。

20111021zf0009.jpg (155.99 KB, 下载次数: 152)

20111021zf0009.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39
土耳其朗姆孤兒院土耳其王子島的朗姆孤兒院,採用全木結構,是歐洲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座孤兒院一直慘遭忽視,破損情況非常嚴重。朗姆孤兒院建於20世紀初,最初是一個豪華賭場酒店,隨後才被改造成孤兒院。在1964年關閉前,這裡收容了上千名孤兒。阿維拉米表示:「在我們看來,朗姆孤兒院就是需要改造以再度使用的大型建築的一個代表。對於朗姆孤兒院來說,它可以用作一個文化中心、宗教中心或者社區中心。」

20111021zf0010.jpg (96.02 KB, 下载次数: 149)

20111021zf0010.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39
秘魯納斯卡線秘魯納斯卡地區的沿海平原,一架飛機在一個古代的巨大蜘蛛圖案上空飛過。這只「蜘蛛」是秘魯眾多納斯卡線中的一個。納斯卡線是一種巨大的圖案,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所覆蓋的面積超過173平方英里(約合450平方公里)。阿維拉米表示:「由於周邊地區的開發以及遊客人數增多,這一地區需要進行統一管理。秘魯政府已經制定了一項管理計劃。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提高公眾對納斯卡線關注度的絕佳時機。」

20111021zf0011.jpg (91.27 KB, 下载次数: 145)

20111021zf0011.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40
巴勒斯坦聖希拉裡翁修道院巴勒斯坦加沙地區的聖希拉裡翁基督教修道院,考古學家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鑲嵌著圖案的人行道。這座修道院的文物和建築歷史跨4個世紀,可追溯到羅馬帝國晚期。阿維拉米說:「這是加沙地區唯一一個對外開放的考古遺址。我們之所以對其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在於,它的存在無疑是在告訴人們,加沙雖然是一個充滿政治衝突的地區,但也擁有寶貴的文化遺產,應該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採取措施保護這個人類共同財產。」

20111021zf0012.jpg (97.95 KB, 下载次数: 152)

20111021zf0012.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40
紐約第五大道510大廈紐約第五大道的510大廈,曾經是製造商信託公司大樓。世界歷史遺址基金會表示它是一座具有標誌性的20世紀中期現代建築。這座建築於1954年投入使用,採用玻璃和鋁結構。現在的510大廈不再是一家銀行,成為紐約的一個關注焦點。當前的業主希望改造其原有內部結構以重新利用。阿維拉米說:「它是20世紀中期很多重要建築之一,由於距離現在不算久遠,人們往往不將其視為一個歷史遺址。」

20111021zf0013.jpg (99.06 KB, 下载次数: 175)

20111021zf0013.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41
波蘭聖帕拉斯科娃大教堂東儀天主教的聖帕拉斯科娃大教堂,牆壁上的多色法壁畫已經褪色,年代可追溯到17世紀。這座大教堂由烏克蘭人在16世紀建造,採用木瓦和斜屋頂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烏克蘭和波蘭的邊界線重新劃分,聖帕拉斯科娃大教堂關閉,而後移交給波蘭政府。阿維拉米稱:「在我們看來,聖帕拉斯科娃大教堂是社區損失的一種象徵,尤其是宗教社區。當地政府需要找到合理的管理模式,在進行保護的同時允許遊客參觀。」

20111021zf0014.jpg (78.82 KB, 下载次数: 175)

20111021zf0014.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41
布基納法索Tiebele皇宮布基納法索的一名婦女正給一座土結構建築刷漆。這座建築位於佔地3英里(約合1.2公頃)的Tiebele皇宮。Tiebele皇宮是卡森納(Kassena)部落首領的「官邸」。阿維拉米稱,儘管最後一位首領在2006年去世,他的「官邸」壁畫仍然得到維護,但這並不意味著Tiebele皇宮得到很好的保護。她說:「在沒有首領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這裡能夠潛在地吸引大批遊客,但在開發旅遊產業的同時,管理者需要保護傳統,在保護與開發之間實現一種平衡。」

20111021zf0015.jpg (84.11 KB, 下载次数: 142)

20111021zf0015.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42
土耳其奧什基修道院  土耳其喬治王時代的奧什基修道院(Oshki Monastery)遺址,建於10世紀,長期被人們忽視。奧什基修道院位於土耳其東北部的一個山谷,是當時最重要的基督教修道院之一。這座修道院已經廢棄了幾百前。在奧斯曼帝國佔領這一地區之後,它曾被臨時改造成一個伊斯蘭教清真寺。阿維拉米表示,與巴勒斯坦聖希拉裡翁修道院一樣,這座修道院也被打上政治衝突的烙印,但同時也是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

20111021zf0016.jpg (98.79 KB, 下载次数: 176)

20111021zf0016.jpg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10-26 22:42
倫敦南岸中心倫敦南岸中心,當地一名居民在一座整體澆注建築前方走過。這座建築呈現出20世紀中期流行的野獸派風格。南岸中心於1976年竣工,被譽為演出場所與藝廊的一種奇妙結合。然而,現在的很多倫敦人卻將其視為一個「刺眼的東西」。阿維拉米說:「野獸派風格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當時的市政府熱衷於建造民用建築,並通過一系列新設計彰顯社會進步。然而,當時的政府並不注重提高市民的審美能力。雖然距離那段時期並不算遙遠,但我們仍無法完全瞭解這種建築風格所要表達的含義。」與2012年觀察名單中的很多建築一樣,英國野獸派建築也體現出人們與所處地區之間的聯繫。「我們要做的就是強化這種聯繫,讓人們認識到瞭解過去也是幫助建設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式。」來源:中國廣播網

20111021zf0017.jpg (76.62 KB, 下载次数: 161)

20111021zf0017.jpg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