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请平远姚宗亲议一议:思廉公父子世系行实录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1 21:12
标题: 请平远姚宗亲议一议:思廉公父子世系行实录
请平远姚宗亲议一议:思廉公父子世系行实录
- B" h0 B+ O6 @1 M: O# R! f* s+ S* F7 m0 \
重庆姚中友转了姚文长编《沙河系姚姓宗谱》中思廉公父子3人行实:7 k7 T, p- Q7 O! {6 y' r) P4 J& O
% `7 F  ]1 d) u- g/ F9 p
     96世:思廉,名简,察之长子。生于隋开皇五年(即公元585年)乙巳岁。瀛州修文馆大学学士,封丰城公,官至散骑侍郎。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由他撰写。《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均为贞观三年(公元630年)完成。生二子:(后改懿)、恽。
. K# Q$ O) ?- Z& C. j) F0 ]     97世:懿(),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先为预章参军,后任巂州都督。生于隋大业十二年(即公元616年)丙子岁。生四子:崇、敬、班、文。
/ r9 a! M- ]* i7 w! G  w' C9 i$ s     97世:恽,思廉之次子。生于唐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辛巳岁。公为丰城令。生子弘庆。 & u$ r; W; u2 N4 r4 [
( C2 L, v( d: O
4 i  }& M2 T# B3 F5 q2 j$ R% C
     不知姚中友有没有抄错?
- n8 G) U4 W+ X3 ^% U- l      姚文长所在沙河系姚姓,应是平远姚。去年已有人指出 姚文长编的沙河系姚姓宗谱存在问题。
% \5 v( O6 L& W- c0 m      请平远姚宗亲议一议:(在平远谱中)6 c7 {! ]+ s7 Z) P
      思廉是96世吗?
  D8 t7 s0 V) F     思廉有二子:(后改懿)、恽。后改名为懿吗?
5 P4 D. E* w' t5 J     姚文长认为“懿(),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思廉之长子)过继给祥承祧吗?( |. U- A, h# B$ q. O' ?- `3 S
     姚文长认为“97世:懿(),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先为预章参军,后任巂州都督。生于隋大业十二年(即公元616年)丙子岁。生四子:崇、敬、班、文”   我看姚文长所载“97世:懿()”,似是姚崇之父,又不是。
3 y( B3 T3 u- h( }& u! m  s, e4 Y     一锅粥。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1-2 01:12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1-2 01:37 编辑 * V) w  o! v/ @
6 j7 D; m1 _" x% D. R0 b" U
回复 1# pszyyao / c; n- P* f5 V  C
      下面是我从姚文长编《沙河系姚姓宗谱》中复制粘贴的段落,可见重庆姚中友转载的姚文长编《沙河系姚姓宗谱》中思廉公父子3人行实没有任何错误.可是这里错误确实存在,错不在姚中友,而在姚文长.( T& ^, L. X5 S4 S, G
内容如下:
2 r# n  A$ R2 i! Y# _5 y96世:思廉,名简,察之长子。生于隋开皇五年(即公元585年)乙巳岁。瀛州修文馆大学学士,封丰城公,官至散骑侍郎。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由他撰写。《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均为贞观三年(公元630年)完成。生二子:憕(后改懿)、恽。6 k# {" Y1 k# B( j$ ?1 N8 x
97世:懿(憕),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先为预章参军,后任巂州都督。生于隋大业十二年(即公元616年)丙子岁。生四子:崇、敬、班、文。$ p3 P+ o. c: ^+ O5 z* _
97世:恽,思廉之次子。生于唐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辛巳岁。公为丰城令。生子弘庆。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1-2 02:01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1-2 02:28 编辑 7 U/ H% a: V* C& q9 C

5 S, i3 Q) s9 H6 p0 y下面是平远三修族谱关于思廉公父子世系行实录贴图:
+ g" t5 v5 ^0 Q2 G* D 1 A2 H3 Z# ~/ D
     可以答复仲尧兄的提问:+ m8 P( o1 p9 z! Z
     1、可见这里记载思廉公是88世。
  G9 h1 V/ l6 `  q9 _0 z1 C& T     2、思廉公确有二子:、恽。憕没有改名为懿的记载。% r3 B6 I2 D; m( C! z
     3、姚文长认为“懿(),思廉之长子,过继与族兄祥承祧,改名懿,字善意”过继之说不成立。- w! U3 U  c) o9 ]: r) Y# w
     4、还有其他错误,再讨论。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2-1-2 08:37
好帖学习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2 09:4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2 12:21 编辑 / y/ I# I9 G) M2 z

! p4 w* z, i7 a2 M$ D7 ~姚中友回复:没有抄错。他是以轩辕(黄帝)之父少典为一世的。( 发表于 2012-1-2 09:03))
( m  D3 s# x, Q+ D. N9 ?7 g, n" R" J
- O. v& _) G& ?/ W" m
      姚文长“以轩辕(黄帝)之父少典为一世的”$ n) w4 }+ p- [- B/ n! |
    标新立异。不循惯例,黄帝姓什么?黄帝之父又姓什么?不照千余年(思廉公的源流著作)或近千年的族谱(天明公系族谱)或几百年的平远姚氏宗谱。* N$ @' k, K) I& h
    黄帝和舜帝都是远古传说人物,黄帝部落在哪里?舜帝部落在哪里?相离多久?相距多远?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1-2 11:41
鄙意以为,某姓氏的第一世应为该姓之得姓始祖。我们之所以无法准确计算从舜到其后的世系,是因为非帝王家的真正确切有谱是从明代才开始的,这之前的资料湮灭无闻,多是凭传闻甚至臆测,一家之言甚多,有说服力的学说太少。姚文长(或许在他之前还有其他人)把黄帝之父作为姚姓之一世颇近荒唐。黄帝、炎帝,那时还是部落呢。如果黄帝、炎帝也可作为姚姓的一世,那绝大多数的姓氏都可把他们作为自己这一姓氏的一世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啊!但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以黄帝之父少典为一世更谬:那黄帝的的祖父呢?黄帝的曾祖父呢……任意确立的标准就是无标准。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2-1-2 15:22
值得深思
作者: 遵义姚斌    时间: 2012-1-2 16:03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1-2 18:52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1-2 19:22 编辑
5 a1 Q( ?3 y7 B1 M2 e: M4 O3 i7 q
9 }) g: w: i% C/ U1 N我认为以皇帝为始祖不合适,应该以受姓者为始祖。帝舜姚重华为姚姓受姓第一人,自然要以帝舜为始祖,为第一世。同时我们重修族谱也应该尊重历史事实,在没有历史确实证据情况下不要妄下推论,除非有考古新发现。《姚氏受姓始祖源流世系》是唐丰城公瀛州学士姚思廉贞观六年奉旨创修《姚氏族谱》一部分,我们在没有确凿证据情况下更改,我觉得不妥。这里我们要考证的只能是由于历代修谱造成的转抄错误、误笔、错别字。
作者: 姚中友    时间: 2012-1-3 09:42
同意江南宗亲的说法。舜帝为一世。
/ S8 e, P) C; _5 s! J5 E至于有些族谱把思廉公和崇公都记载在册,本人愚见,可能有三个原因:
: C. S6 A( h4 ?: K) D1、就是所谓的傍名人;# b+ ^3 }& Y" P, X
2、就是本谱世系其实是清晰明了的,但写谱之人清楚大家都知道二位先祖的名声,所以就顺便带了其中的一位,想让后人看得更明白些。疏不知反而起了反作用。9 n# a- `8 y  ?$ Q4 j  E0 e. d
3、可能就是确实不知道到底是哪位仙翁的嫡系,反正都是姚氏先人,反正都有渊源而提笔写了二位。
- Q) Q( t, y( D3 q- o; A6 c, @/ w- _4 n& \8 F# N
以上纯属个人理解。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2-1-3 19:47
请平远姚宗亲议一议:思廉公父子世系行实录
/ M& u) W$ ], r% V1 j& A0 z0 ]2 }- K" J
重庆姚中友转了姚文长编《沙河系姚姓宗谱》中思廉公父子3人行 ..." K; P( T1 M+ o- o' J* m( f, z" t
pszyyao 发表于 2012-1-1 21:12

% n6 W/ m: `; G$ F& f& y2 X
. I  K1 ]3 i6 @# Q5 {& z
* U- ?+ [* B0 G% H    姚文长自己已经认可他的编的族谱对世系来源描述不准确,没有确切依据。
# ^, d. u' T  U: T+ [- }: s    姚姓来源于舜帝生于姚墟,所以以姚为姓。跟黄帝没有关系。把姚姓始祖定到黄帝,是不科学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3 19:56
姚文长自己已经认可他的编的族谱对世系来源描述不准确,没有确切依据。- h1 V2 E3 [8 y# P9 p4 r8 F
    姚姓来源于舜帝生于 ...7 }' E3 C. H& Y5 @: s2 M
姚士平 发表于 2012-1-3 19:47

+ @6 b8 x; e1 Q/ a) L# [
& E" ?5 [  @% ^( K$ k, ^6 O# W8 [9 j( Q8 n) X
    谢谢你的说明。
- r7 m; R& {7 L$ R2 G7 j' a    莆田谱,平远姚谱,广府谱,这些天明公后谱,世系清楚分明。
: S9 W6 [4 P, Z# o1 c/ `    “姚文长已经承认他编的族谱对世系来源描述不准确,没有确切依据”知错承认是勇者。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2-1-3 20:02
现在最大的遗憾是找不到莆田老谱。修莆田老谱的祖辈把世系来源记载得这么清楚,功德无量!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1-3 21:57
慢慢来!急不来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3 22:13
现在最大的遗憾是找不到莆田老谱。修莆田老谱的祖辈把世系来源记载得这么清楚,功德无量!# V' l: ?( R7 W  b4 w: d
姚士平 发表于 2012-1-3 20:02
$ ^4 p0 E: B  o4 o+ _1 {
5 A( M' I: b0 V" P

5 \) B2 d9 |( {1 f    姚天赐的莆田谱相当部分是由3部旧谱页组成的。当然,姚天赐在1989年就做了这样的工作,也是无量功德。我与姚剑明联系过,说旧谱有保存。《姚氏家乘》、《姚氏世谱》、《梁溪姚氏世谱》3部旧谱虽残缺,但愿能保管和利用好。我也想读。你能读和复印吗?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1-4 09:39
好贴,值得探讨!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1-4 12:38
姚文长自己已经认可他的编的族谱对世系来源描述不准确,没有确切依据。, k( q& V/ I" |( r
    姚姓来源于舜帝生于 ...
" V3 _4 d' R" d6 G7 C: e姚士平 发表于 2012-1-3 19:47
5 `2 w5 t: g9 `# @
      能够认可自己编辑的族谱世系来源描述不准确,没有确切依据是一大进步,是个好事,可是勇于承认就要勇于改正,据我所知文长兄没有改正的意思,我们找过他,似乎很不积极。仕忠宗亲与他亲自交流过,称没有时间顾及。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1-4 13:04
回复 17# 姚江南 ; H6 t. L) p# I! v% z" Y* `8 q# F9 z0 o
2 \4 F0 i; P) j

5 L  F" L- L4 a文长宗亲在姚网曾经回复钟尧宗亲,说他下次续修时再修改那些错误之处。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1-4 15:22
回复  姚江南
+ S9 h# X8 l# E+ D1 S/ c9 P9 I+ A/ W2 r0 ^& B
5 W/ x, e- P; x
文长宗亲在姚网曾经回复钟尧宗亲,说他下次续修时再修改那些错误之处。. N5 n- r+ B5 q1 C* b" a9 n. ~6 @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1-4 13:04

7 {; u0 z7 m4 G( L
1 E* s  X( }/ O; N/ \4 J    谢谢你。4 b# \+ u0 A% D
    我倒是没注意这个回复。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2-1-4 23:18
本帖最后由 姚江南 于 2012-1-5 12:04 编辑 . g3 i: a5 i$ z+ u, D
- w: x6 w: }" l7 v9 ?
我也没有看到纠正一说,只说他忙,没有时间顾及。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2-1-17 22:15
姚天赐的莆田谱相当部分是由3部旧谱页组成的。当然,姚天赐在1989年就做了这样的工作,也是无量功 ...
; ~0 K$ e/ N6 i# s$ `  B& Apszyyao 发表于 2012-1-3 22:13
4 t* K; d& Q8 i+ h, g8 m3 M
& N1 x( L6 G/ W% o9 c

; R7 p) ^/ m* L: V) F# C( S1 Y如果能读到莆田老谱,当然是大好事一件。莆田老谱记载了思廉公和姚崇公后代的繁衍情况,应该可以回溯到明代,因为老谱中提到国师姚广孝字样,实际上姚广孝当时不被家族认可,因为他做的是谋逆之事,他的姐姐都不认他。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