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请姚网朋友帮我寻根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2-20 18:27
标题: 请姚网朋友帮我寻根
本帖最后由 姚文长 于 2012-3-6 08:47 编辑
0 b9 q+ ~& P7 P% D* s5 ?/ U
5 ?- i4 ?2 a! |* C7 i' q请姚网朋友帮我寻根
1 I, A; y* T5 ]! H' {
请姚网朋友帮我寻根,成功后本人捐二仟给姚网(没办法,出此下策)
我们的字辈是:贵登美大梦 世光秀荣华 永守先宗德 万代必兴发
6 x3 {1 V1 R7 d. H. U 贵州铜仁出来的,清时。
以上百分百准确,我是先字辈。与我有同支的,或有准确线索的,请大家姚家的人帮忙。近两年了,没有找到啊!
/ @1 o: T7 X" ?3 \. f1 | E: X QQ:175267689
E_MAIL:yz@arbo.com.cn
手机:13502413286 姚忠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2-2-21 11:20
寻亲最重要,捐款次之。顶起来!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2-21 11:29
寻亲最重要,捐款次之。顶起来!
+ X, u6 `$ B3 T/ C# q. S( N姚尚明 发表于 2012-2-21 11:20 
作者: 姚木平 时间: 2012-2-21 21:41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2-21 23:05
寻亲最重要,捐款次之。
( X2 h# v. b. _* z6 T3 V+ q I
5 _3 G4 Q' x* {! `2 z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2-22 12:15
再说明一下情况:( J F/ T2 V, r3 L# u9 q
2 ~4 B0 T) I" z2 c. i( k* o1:我们是那个时代入的川,也不清楚,按十三辈人算起来,应是清初.
6 ?5 R7 K% c# W& J5 |, S2:我们邻镇五公里之外有一个镇,有一个村也有姚氏人家,他们的字辈是:再正通光昌 胜秀永洪芳 庆世先宗德 文明启贤良.这分明就是三公之后,文献公的后人,本网姚祖强,和姚成强他们,与我们一起市,离我们三十公里,也是三公之后,而我们无法确认.
8 ]- @) l' v* D, g3:我找了源昌,在贵州给我查,他说的清初铜仁时期肯定是三公之后,因为清初以前铜仁没有姚氏人家,铜仁在民国时间才有广东的姚氏过来,肯定我是三公之后,还说我是再榜三子正祖公之后.4 K9 r& o2 e* P1 L
注:三公指良徳良能良珊公.
& n# R& r, I) H4 C( U4:我分析我们二十个字,与领镇二十个字,有很大的区别,只有第三句,有三个字相同.我们老人家说的,他们觉得我们这边姚氏发展得好,所以来认清,所以把我们二十个字,写入了他们族谱中.我手中有他们的谱,是电脑打印的,错别字比较多,明显的是记忆版,有我们二十个字在他们上在,就第一面吧.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2-22 12:18
请大家给我分析一下,和确认一下.
$ @ E+ K O7 P5 A0 T8 }! A' l% a3 O5 o4 K
寻根一定要有百分百的把握啊.# z7 @% P! y' o$ W
+ k N1 @1 s$ p8 y谢谢姚网的宗亲了.
-
003 001.jpg
(211.94 KB, 下载次数: 182)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2-23 08:24
欢迎来姚网寻根!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2-24 17:29
垦望请求姚网的资质,牍主们给我分析和建议啊.
作者: 姚松湧 时间: 2012-2-24 21:10
据资料记载;五代十国江西安福桃溪姚氏开基祖姚正雅公后裔迁徙到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一带的很多人
作者: 河南姚亚峰 时间: 2012-2-25 09:39
大家共同留意
作者: 姚德泉广西 时间: 2012-2-25 09:53

作者: 姚述斌 时间: 2012-2-25 10:54
热切盼望你能早点寻根成功。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2-25 13:17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2-3-5 15:17
我也是“三公”之后啊,可寻根真是一件难事,再说在你手中没老族谱考证,只有这样拜请全姚网的宗亲多留意,帮忙查找。
作者: 姚文长 时间: 2012-3-6 09:07
老家四川省安岳石佛寺?入川何人?
作者: 姚汉乾 时间: 2012-3-16 10:31

作者: 四川姚亮 时间: 2012-3-20 16:55
联系贵州宗亲处理一下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3-23 18:35
希望姚忠宗亲早日寻亲成功。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