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绣娘姚惠芬,你分得清这是刺绣还是绘画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9-10-4 22:06
标题: 绣娘姚惠芬,你分得清这是刺绣还是绘画吗?
见过姚惠芬的人,都说她很美
不是惊艳,
而是一种古典的温柔。
她就是大众心中传统绣娘的样子。
姚惠芬的丈夫俞先生毕业于苏大中文系,
当他第一次见到27岁的姚惠芬时,
用了“温婉”这个很文学的形容词。
后来就一路相爱、结婚、生女,
一丝,是一根花线的十六分之一
一绒,是一根花线的二分之一
太湖之滨、苏绣之乡,
出生在镇湖的一个刺绣世家,
姚惠芬对这些了如指掌。
《写意太湖》 姚惠芬
祖父是刺绣画稿的高手,
父亲当过乡刺绣站站长,
她和妹妹从小耳濡目染,
五六岁就跟着奶奶和妈妈拿起了绣花针。
十几岁起,她在方圆几十里就小有名气,
但她是个有点另类的“三不”绣娘:
一不喜欢绣重复内容,
二不想为绣而绣只想与众不同,
三不相信死绣能绣好东西,
“我从不起早贪黑地绣”。
转变发生在她17岁那年,
姚惠芬跟着父亲去苏州一家绣厂交货,
她第一次看到那幅《蒙娜丽莎》的绣像,
“那感觉真是惊艳!原来针线也能画画!”
她在乡下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绣油画的肖像,
她突然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
要学绣这种人物肖像,
现在看来正是当时这种单纯而强烈的愿望,
让姚惠芬变成了真正的绣娘。
《贝聿铭肖像》 姚惠芬作品
父亲耐不住她的央求,
辗转托了很多关系,
终于在一番“软磨硬泡”后,
帮女儿拜到了牟志红门下。
牟恩师是“针神”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的关门弟子,
以擅长仿真绣出名。
牟志红正教授徒弟创作
提到恩师,姚惠芬很动情,
由于夏天刺绣时手很容易出汗,
而汗水会让绣出来的作品失去光泽,
姚惠芬便在绣架边上放上一盆水,
不停地边洗手边绣。
当牟老师看到她家里连风扇都没有,
很心疼,回去就连夜为她搬了个台扇。
姚惠芬当时就下定决心,
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一定要把技艺学好。
姚氏姐妹
此外,姚惠芬和她的妹妹姚惠琴
同时拜有“当代中国肖像绣第一人”之称的任�G娴为师。
任�G娴先生是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的学生,
由此,姚惠芬又得到了近代苏绣另一标志人物杨守玉的真传。
姚氏姐妹同时得到两种刺绣技艺传承,
这在同龄绣娘中绝无仅有
任�G娴
仿真绣结合了西洋油画在写实、光影透视及色彩方面的技法,
绣品注重物像的逼真,来表现物像的立体感。
而乱针绣主要特点,
是把传统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绣法,
和西洋绘画的用笔、用色原理融合在一起,
采用分色施针、分层搀色的技艺,
将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重叠,
来表现画面中人或物体的体积感与色彩变化。
任�G娴作品
任�G娴老师把刺绣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让刺绣在“以少胜多”的意境中,
进入到了虚实相间、多姿多彩的新阶段。
姚惠芬通过学习、探索、创新,兼容了各家所长。
她的早期人物肖像以仿真绣及乱针绣为主。
这一时期姚惠芬在人物肖像的绣制时,
主要强调人物整体的逼真和形似。
如1991年的《花神像》,用了十几种针法,
并根据整个画面人物肌肤丝理的需要及明暗层次的变化,
灵活运用了几十种不同色彩和色差的丝线,
绣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别具神采。
之后姚惠芬又采用乱针绣的技法绣成了一幅《张大千肖像》,
在1995年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上荣获金奖,
被誉为“中华巧女”。
《张大千》 姚惠芬作品
连续创作了《葡萄少女肖像》等系列作品。
多一针嫌多,少一针嫌少,
基本通过线条来勾勒人物,又要做到形神兼备,
这就很考验绣娘的功力。
姚惠芬从老师那里打下的坚实基础,
让她对此类作品驾轻就熟。
《葡萄少女肖像》 姚惠芬
对写意水墨画情有独钟的姚惠芬曾立下一个誓愿:
要用自己手中的针和线,
用自己独特的刺绣语言,
来重新诠释中国水墨画的精神和魅力,
并赋予传统写意水墨画以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比如她的《写意牡丹》,
对于整个画面笔墨和色彩的把握,
对于传统水墨写意画中的勾、染、描、皴以及设色、水墨描绘等,
均能因物施针,或精细、或粗放、或率真、或通达,
色彩饱和,气韵生动,
充分反映了表现对象的形、质、神、势,
在带给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
也传递着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姚惠芬最喜欢到美术馆、博物馆看展览。
虽然最初是因为喜爱《蒙娜丽莎》才开始走出家乡学绣人物肖像,
2002年,她有机会到法国卢浮宫看到了原画真迹,
当时还买了很多相关的画册、明信片带回来,但还是没有绣。
2006年,她第二次去欧洲,又去看《蒙娜丽莎》,
最终,从动针到其绣成前前后后共花了近3年的时间。
这也是姚惠芬对所有作品的态度,
然后才着手绣。
《蒙娜丽莎》 姚惠芬作品
如今,姚惠芬的“简针绣”作品,
无论在造形的简练、色彩层次的变化融合、物象明暗的对比,
以及线条灵动处理等方面都有着全新的气象,
有别于传统概念的乱针绣针法技艺,
她以一套《四美图》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四美图》一组共四幅苏绣,
分别为“西施浣纱”、“貂蝉拜月”,
以及“昭君出塞”、“贵妃醉酒”。
姚惠芬运用了现代的理念,
对刺绣稿进行了重新设计。
以传统的针法最简练地进行刺绣,
还散发着浓郁的苏州文化的意境和诗情。
在一片赞扬和惊叹声中,
《四美图》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霍吉淑认为,
是当代中国刺绣中的杰作。
也被伦敦大学美术馆收藏。
姚惠芬更多作品欣赏:你能分的出这是绣还是画的吗?
姚惠芬作品,怀素写意
姚惠芬作品,姑苏老桥
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
姚惠芬参展作品《马远水图》系列
姚惠芬作品《虎头像》
姚惠芬作品《花鸟写意》
姚惠芬作品《婴戏图》
+ ?* c" R! X0 _& L; V3 {  J

7 \! e: c$ U( f1 ^7 B* h# U4 u3 I3 M

c700127833ef4e11a3f51484bac32981.jpeg (111.92 KB, 下载次数: 105)

绣娘姚惠芬,你分得清这是刺绣还是绘画吗?

绣娘姚惠芬,你分得清这是刺绣还是绘画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0-6 07:38
意想通过苏绣绣娘姚惠芬求知镇湖姚氏和苏州姚氏情况
6 r7 p* k& F3 L4 e9 Q+ v6 k' i
苏绣绣娘姚惠芬
姚惠芬的丈夫俞先生毕业于苏大中文系,
当他第一次见到27岁的姚惠芬时,
用了“温婉”这个很文学的形容词。
后来就一路相爱、结婚、生女。
, I& G4 M1 V, ]/ p% X
太湖之滨、苏绣之乡,
出生在镇湖的一个刺绣世家。
祖父是刺绣画稿的高手,
父亲当过乡刺绣站站长,
她和妹妹从小耳濡目染,
五六岁就跟着奶奶和妈妈拿起了绣花针。
苏绣绣娘姚惠芬和姚惠琴姐妹
: H6 B' N4 l3 D% {1 q9 f3 }2 m
帮女儿拜到了牟志红门下。
牟恩师是“针神”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的关门弟子,
以擅长仿真绣出名。
( z4 L- |8 n/ i* Y
姚惠芬和姚惠琴姐妹
同时拜有“当代中国肖像绣第一人”之称的任�G娴为师。
任�G娴先生是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的学生,
由此,姚惠芬又得到了近代苏绣另一标志人物杨守玉的真传。
姚氏姐妹同时得到两种刺绣技艺传承,
这在同龄绣娘中绝无仅有。
姚惠芬通过学习、探索、创新,兼容了各家所长。
: i  B+ N  h# v0 Q$ N2 D
姚惠芬又采用乱针绣的技法绣成了一幅《张大千肖像》,
在1995年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上荣获金奖,
被誉为“中华巧女”。
) _4 l( Q4 u9 y( _. H. y3 ~
她以一套《四美图》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四美图》一组共四幅苏绣,
分别为“西施浣纱”、“貂蝉拜月”,
以及“昭君出塞”、“贵妃醉酒”。
姚惠芬运用了现代的理念,
对刺绣稿进行了重新设计。
以传统的针法最简练地进行刺绣,
还散发着浓郁的苏州文化的意境和诗情。
在一片赞扬和惊叹声中,
《四美图》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3 `) @" I+ d2 K1 F) ^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霍吉淑认为,
姚惠芬的作品是当代中国刺绣中的杰作。

  {6 s$ S- a) y& [: w3 e
姚惠芬更多作品也被伦敦大学美术馆收藏。
5 y2 N' Z$ c( @: V5 C' ~, ~7 n

8 B4 `3 @3 A5 s+ q+ z
3 l7 N: b+ p+ C: e6 n5 v

% n  o: s! p6 E; J: H% e) E
( P' h! K& e7 m+ ^8 `

' D+ ?7 @* ?) B6 t

+ T) ]% @$ g. z! A, d

4 a$ l5 O/ [) [( B4 `9 \

7 J; x- g; g  T" j: h$ S( {$ U8 S9 b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0-6 07:43
意想通过苏绣绣娘姚惠芬求知镇湖姚氏和苏州姚氏情况

' @1 a/ G1 E8 a! _
苏绣绣娘姚惠芬
姚惠芬的丈夫俞先生毕业于苏大中文系,
当他第一次见到27岁的姚惠芬时,
用了“温婉”这个很文学的形容词。
后来就一路相爱、结婚、生女。

+ ~0 D  b) d+ [! M
太湖之滨、苏绣之乡,
出生在镇湖的一个刺绣世家。
祖父是刺绣画稿的高手,
父亲当过乡刺绣站站长,
她和妹妹从小耳濡目染,
五六岁就跟着奶奶和妈妈拿起了绣花针。
苏绣绣娘姚惠芬和姚惠琴姐妹
1 |4 }+ V# b5 i* N
帮女儿拜到了牟志红门下。
牟恩师是“针神”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的关门弟子,
以擅长仿真绣出名。
& r  y, H0 B6 e& {0 i3 c
姚惠芬和姚惠琴姐妹
同时拜有“当代中国肖像绣第一人”之称的任�G娴为师。
任�G娴先生是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的学生,
由此,姚惠芬又得到了近代苏绣另一标志人物杨守玉的真传。
姚氏姐妹同时得到两种刺绣技艺传承,
这在同龄绣娘中绝无仅有。
姚惠芬通过学习、探索、创新,兼容了各家所长。

: [  _. y" J% s# C8 O8 z  i
姚惠芬又采用乱针绣的技法绣成了一幅《张大千肖像》,
在1995年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上荣获金奖,
被誉为“中华巧女”。

7 |* a- e2 ?% Z' Z) O, l
她以一套《四美图》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四美图》一组共四幅苏绣,
分别为“西施浣纱”、“貂蝉拜月”,
以及“昭君出塞”、“贵妃醉酒”。
姚惠芬运用了现代的理念,
对刺绣稿进行了重新设计。
以传统的针法最简练地进行刺绣,
还散发着浓郁的苏州文化的意境和诗情。
在一片赞扬和惊叹声中,
《四美图》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6 W  K  U. @8 D2 l+ G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霍吉淑认为,
姚惠芬的作品是当代中国刺绣中的杰作。
1 L1 Q1 K' b4 a* \- O& l
姚惠芬更多作品也被伦敦大学美术馆收藏。

" q: J) U5 b# a- C! c3 q6 s  j

- e1 D# H% p- B4 ^6 D6 _7 }6 c

% P- o0 |" a9 B$ Q+ Y
( ]8 L& i" j! x' r

- C( z: X1 Q2 N' g

- \% p: m! U1 S9 t: H7 m
% T# l: j3 S. @! z

. ^5 d3 f- u1 ^3 L9 k5 [/ C9 m6 ~

' ~+ |) y# E) Z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0-6 07:46
     苏州高新区镇湖,中国刺绣艺术之乡。
* R2 F( f$ {& |" h# R* }  Z! U4 T, |! u3 S# s' H
* l% p4 G* `! D6 [, k: [+ o
2019年4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在苏州高新区镇湖马山游客中心开幕。本届刺绣文化艺术节将通过搭建国家级平台,极探索苏绣艺..[详情]3 q( M# p, W' s+ D- B7 E3 I1 \1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10-6 07:53

; [, Z- T* o  {4 m; w
& R4 X- O4 l5 ]2 ~3 a         镇湖,亦名西华,意为吴西华丽之地。位于苏州市西部的太湖之滨.2 v; k0 L; C9 s. k8 r( y
    镇湖历史悠久,相传为古渡通衢。春秋时期,为吴越争霸的集散地之一。秦国建置吴县后,使西华之名渐显。北宋元丰年间设乡建制。清朝后期西华(寺桥头)形成集镇。民国20年(1931)建制西华镇,属吴县管辖。民国23年(1934)西华镇辖市岸、石帆、东马、三洋、长巷等5个乡。1949427苏州解放后,建置西华镇,属吴县木渎区辖。194910月撤销西华镇建制,分别成立青龙乡、镇湖乡、三湖乡。19564月西华三个乡(青龙、镇湖、山湖)合并,成立镇湖乡。195810月成立镇湖人民公社。19837月恢复镇湖乡、村建制。19951127撤乡建镇,成为镇管村的建制镇。2001年左右并入虎丘区、高新区,后设镇湖街道。$ F/ U. k/ A9 ^( X6 a/ u& _3 S
! W9 |9 U! A/ y8 s
+ x  |% l( T" X9 v+ b; |9 @

) I# L1 G* X4 j. j8 d6 }
作者: 河南姚林德    时间: 2019-10-15 08:24
心灵手巧,美妙绝伦!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2-1-27 09:55
姚惠芬与父亲姚明仁
, n  D% B5 g0 R( L/ Y/ X* ~2 R( }" i! e
[attach]201735[/attach]
1 J8 }! N  S6 E- c0 D& e3 o0 o0 a" l5 X+ s' _$ X
& n) \- w) V( e6 ^0 J4 d/ K
姚惠芬(右)在指导女儿俞君瑶刺绣
! \* ^( Z7 @& \9 ~
% |1 n9 {- |+ t) x: _+ s" Q- H6 I, x0 ]" J7 ?/ M( d
/ N/ q1 \1 B3 B9 @$ P$ x

. G8 s  n3 h- p" ?$ c*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2-1-27 10:00
pszyyao 发表于 2022-1-27 09:55: u5 C3 ~6 W, q) h
姚惠芬与父亲姚明仁

7 f  X9 [+ h- c! _+ q8 o
  @/ `. r0 s1 L2 }1 C* j* f  R" y" ~5 k# u5 G4 I

( H; E$ i- T3 v& ?
) t: C( W$ W; g8 A" {& p
+ }8 }" h6 I# u. s9 o" k! X1 c: u$ U/ s; R% Z-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2-1-27 10:02
pszyyao 发表于 2022-1-27 09:55$ U0 G; A; d) W* z  ?
姚惠芬与父亲姚明仁

. ^' q% k6 {  r) g) \: k
0 n5 K# _# j3 k/ y* B
& {0 Z7 h% w  Q3 s ( B: L8 [9 L0 R# y3 c9 B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