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为什么女性不能入家谱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4-8 21:15
标题: 为什么女性不能入家谱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10-1 21:48 编辑
7 a- D/ w% W6 U( z( ~9 R5 O! i
* P r2 c( |" L- t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是不能入本姓族的谱的,而记入丈夫姓族谱。但是,仅仅是附庸式的记入,况且只记姓,不记名。连名字也被“分割肢解”了,这是多么残酷的文化行为!
而姓大都从父而不从母,就是现代社会也是这样。所以,女性个体生命的延传在家谱记载上是谈不上连续性的;作为女性群体的生命延传在家谱记载上是时断时续的。
所以,古代的家谱是残破不全的家谱。形象地说,古代的家谱是半个月亮,或半个太阳。
女性不编入家谱不仅是男权的绝对和极度的显示,也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家庭、社会以及政治地位作出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否定。家庭是社会的因子,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没有家庭,哪有国家!一个人走向社会要从家庭出发,一个国家的建立也要以家庭作基础。编修家谱对女性的做法,难道不是对女性 “地位权”作出的“最基本、最根本”的否定吗?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在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了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如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就把女子编入了家谱,而且谱后的“跋”也是曾宝荪这个女才子写的。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
1986年,福建省长乐县横岭乡谢氏修订家谱,一反女子不入谱的旧习,把当代女性大作家谢冰心编入了家谱。并且,谱的序言也是冰心写的。
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 ,在江苏高淳举行了历史以来首次家族聚会。此次续修工作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子世家谱牒研究课组”的研究项目。决定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不仅女性孔子后裔可以入谱,女性后裔的子女也同样可以写入家谱。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作用越来越大,不久的将来,所有女性都会在自己的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8 22:14
支持女性入家谱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4-9 15:41
支持
作者: 南阳姚尧 时间: 2013-2-19 18:47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2-20 10:45
支持!
作者: yaokx163 时间: 2013-2-26 18:50
关于女性不入家谱,毫无疑问表示着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可从“家谱”的角度来看(纯粹从技术角度),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 q6 `4 O* \/ Z, @3 O+ _我曾想自己续一下家谱,初衷也是本着“男女平等”,想把家族中的女性包括女性的子女都写上去,但后来发现出来的东西都不能叫“姚氏家谱”了,因为家谱中出现了很多的姓。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可能百家姓都上去了。那家谱最主要的特色就没有了。
作者: 姚松湧 时间: 2013-2-27 14:18
我们姚家洲续修家谱把女性列入家谱中,只限本人,如果嫁出,就加上适某地某人就止了,因为她嫁出到男家,他也要上男方的家谱,那是男方家的事了。
- w7 L, |: y. u: u! U7 j 家谱也是一个历史记载,不把女性上家谱这是不对的,历史上没记载,她是那里来的,那里去了,不能没记载,现在有户籍记载,过去没有,那外婆家姓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老谱也是这样做的,应该没错。
作者: 姚克毅 时间: 2013-2-27 16:12
回复 6# yaokx163
: d- X! {2 [* d8 y/ I+ b! w2 k; G2 P
0 ^8 @# h4 d: D9 A- l6 z
: Q; M/ r4 H- j& L 那就不叫姚网上的姚家谱,而是公安网上的公安谱。
作者: yaokx163 时间: 2013-2-27 19:38
我们姚家洲续修家谱把女性列入家谱中,只限本人,如果嫁出,就加上适某地某人就止了,因为她嫁出到男家,他 ...- A d, H9 r8 J( a# S/ X
姚松湧 发表于 2013-2-27 14:18 
9 J; b# c0 z9 X; d
没错。我们的老谱就是女性到“适某地某人”至。
作者: 姚中东 时间: 2013-2-27 21:16
我们姚家洲续修家谱把女性列入家谱中,只限本人,如果嫁出,就加上适某地某人就止了,因为她嫁出到男家,他 ...6 {) E2 r% T$ b0 N
姚松湧 发表于 2013-2-27 14:18 
9 [; I2 E- U- s6 R7 A Z0 d; H
/ T: c8 x2 Z, ?, P# {3 X5 {
除此以外,也有入赘的女婿,子女随母姓姚 ,其子女也应入谱。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2-27 21:39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2-27 21:40 编辑
8 d3 b) Q' `" { T* p+ e4 S# y6 N5 }3 A; [9 j3 t( ?
回复 1# 姚双全 " E, F- c! m) F3 S# i7 D- D
0 R! d0 }" e. l: E# U' K
6 G8 X& X6 ~) M; c! q i: }' q3 E
1#是你撰写的吗?
) Q& }: d/ ~# j/ o2 L& c5 ~ 什么是“女性不能入家谱”?什么叫做“女性入家谱”?# L% i' w* E ^2 Q6 l
引用:! ]* `' R- k6 d+ M
“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在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了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如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就把女子编入了家谱,而且谱后的“跋”也是曾宝荪这个女才子写的。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 1986年,福建省长乐县横岭乡谢氏修订家谱,一反女子不入谱的旧习,把当代女性大作家谢冰心编入了家谱。并且,谱的序言也是冰心写的。
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 ,在江苏高淳举行了历史以来首次家族聚会。此次续修工作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子世家谱牒研究课组”的研究项目。决定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不仅女性孔子后裔可以入谱,女性后裔的子女也同样可以写入家谱。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作用越来越大,不久的将来,所有女性都会在自己的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
, \" y: A- N! N, R; o
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女子编入了家谱”是什么样子?
1986年长乐县横岭乡谢氏家谱,冰心是怎样编入家谱的?其他女子入谱吗?怎样编入的?
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女性孔子后裔是怎样入谱的?
' N& J) G1 r2 f# n. o
读了楼上的帖后,提了以上的问题,希图着实搞清这个问题和得到样板。
不限于姚双全,哪位宗亲都可帮忙解惑答疑。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3-2-27 21:44
本帖最后由 姚义兴 于 2013-2-27 22:16 编辑
0 y* U8 |# y/ I0 {1 ~6 o) Z* ~/ e3 F, O* c% y2 v, I0 B
从江西安福县讲,大多数各姓的新修族谱都将女儿及其婿\子女入了谱,也就是在新谱中,涉及传主介绍中女儿时,首先写明其女儿的名字\年龄\婚配何处何人\生育的外甥情况。而老谱不同,只写"生女几",连名字也没有。民国及其以前,安福各姓包括姚姓谱,述其配大多也只写X氏。% ~$ z: j# P) Q. Y
其实,按宪法精神,男女平等,新修谱时要注意合法;次,现今有族人如生独女或多女无子,谱无载名,也不合情理,族中人际也不和谐;再次,新谱中附收入女儿家情况,过了外家(姓)的三代,到下次本姓修谱时大多自然消失了,因为她们的子孙又有了新的外公们(姓)。如允许的话,他们又可以到另一姓的外公姓的谱中找到他们的名字。这样,可对某地某个姓氏繁衍情况研究留下线索。好事!
6 p. a) l$ `1 J; B2 T }: v安福县有"姑丈不进祠"旧俗,外甥可进本姓祠,因为他们有本姓一半血缘。4 W2 x$ J0 P4 `% b
因此,对楼主帖表示支持!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