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广州姚钟尧《安徽宣城市旌德县姚氏概况》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3-3 21:09
标题: 广州姚钟尧《安徽宣城市旌德县姚氏概况》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0-3-5 16:14 编辑

由于发现和确定了旌德万翠姚氏,所以修改了《旌德县姚氏概况》(见楼下3#),也修改了此帖标题。(2020-03-05)
公布和求知安徽宣城市旌德县姚氏概况
广州姚钟尧  2020-03-03

    好不容易编写了《旌德姚氏概况》,但嫌资料单薄些,所以,公布和求知安徽宣城市旌德县姚氏概况,欢迎批评指正和补充。

旌德县姚氏概况
    旌德县姚氏,表面看有:旌德板桥姚氏、旌德三溪姚氏和旌德罗湾姚氏;而究其实,这三姚却是同源一支,共祖五代时期姚晓。姚晓,官浙江湖州,居安吉,子武、戬。姚武姚戬自安吉迁归安之骆驼桥。姚晓后七世姚仲伟等三兄弟,始迁安徽旌德板桥、宁国。九世姚廷彦迁旌德三溪,廷彦后六世姚进再迁旌德罗湾。
    安徽姚会姚尚全、姚大发和姚惟胜等,于2013年4月,从歙县到旌德拜访了板桥、三溪、罗湾姚氏宗亲。3村都没有家谱,只得到他们祖辈口传的信息。到了2020年初还未续修谱,因为“没有人为头”。
    旌德板桥、三溪、罗湾3村宗亲尚不知有下列2部旌德姚氏族谱存世:
    260-0129[安徽旌德]板桥姚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姚逢庆等编纂。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十四册。
    260-0130[安徽旌德]旌阳罗湾姚氏世譜十卷,(明)姚文俊纂修。1923年木活字本,六册。
    此外,绩溪姚氏也是姚晓公后裔,上海姚能宏持有下列2族谱;姚能宏,绩溪坎头乡塘边山(今属家朋乡汪家店行政村)人:
    260-0131[安徽绩溪]绩溪姚氏世譜六卷首一卷,(清)姚士童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叙伦堂木活字本,四册。此谱也叫绩溪杨溪镇《大石门姚氏族谱》。
    Y皖00*[安徽绩溪]《塘边山姚氏宗譜》,上海姚能宏编纂,2006年,友恭堂。
    旌德姚氏3分支简况:
    ●旌德板桥姚氏
    先祖姚崇,字元之,唐代人。始迁祖仲伟,字天瑞,行四七,南宋时自湖州归安移居旌阳板桥昭坑。后裔分居上、下、前村,颇饶于资,俗号姚十万。
    ●旌德县三溪姚氏
    先祖姚崇,唐代人。始祖姚廷彦,字士美,宋元之际由旌德板桥择居首镇三溪村。
    ●旌德县罗湾姚氏【罗湾姚贤明】
    先祖姚崇,唐代人。始祖廷彦,宋元时三溪村人。始迁祖姚玉进,乳名文万,字崑山,廷彦六世孙,明季迁到罗湾。
    以下是2013年接待安徽姚会的3村族人:姚如平,0563-8606488;姚国安,13605638925;姚承扬,0563-8755083;罗湾姚贤明,18110843256。
   【尧曰:除了上述的旌德3村姚氏,旌德还有其他支系姚氏,例如:万翠应辰公裔姚氏,旌川县前述虞公裔姚氏。不知这2支姚与上述的旌德姚氏是什么关系,但知分别有:260-0127【安徽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十五卷  (明)姚邦谟纂修;260-0128[安徽旌德]旌川县前姚氏家譜不分卷  (明)姚亿纂修。】

@姚尚全
@姚尚明  
@渔梁上门姚士龙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3-4 21:00
我和安徽枞阳姚尚全发现了旌德县另一支姚:旌德凫阳姚,或称“旌德万翠姚氏”。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3-5 16:19
旌德县姚氏概况
广州姚钟尧  2020-03-05
旌德县姚氏概况
旌德县姚氏,表面看有:旌德板桥姚氏、旌德三溪姚氏和旌德罗湾姚氏;而究其实,这三姚却是同源一支,共祖五代时期姚晓。姚晓,官浙江湖州,居安吉,子武、戬。姚武姚戬自安吉迁归安之骆驼桥。姚晓后七世姚仲伟等三兄弟,始迁安徽旌德板桥、宁国。九世姚廷彦迁旌德三溪,廷彦后六世姚进再迁旌德罗湾。
安徽姚会姚尚全、姚大发和姚惟胜等,于2013年4月,从歙县到旌德拜访了板桥、三溪、罗湾姚氏宗亲。3村都没有家谱,只得到他们祖辈口传的信息。到了2020年初还未续修谱,因为“没有人为头”。
旌德板桥、三溪、罗湾3村宗亲尚不知有下列2部旌德姚氏族谱存世:
260-0129[安徽旌德]板桥姚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姚逢庆等编纂。清光绪十五年(1889)木活字本,十四册。
260-0130[安徽旌德]旌阳罗湾姚氏世譜十卷,(明)姚文俊纂修。1923年木活字本,六册。
此外,绩溪姚氏也是姚晓后裔,上海姚能宏持有下列2族谱;姚能宏,绩溪坎头乡塘边山(今属家朋乡汪家店行政村)人:
260-0131[安徽绩溪]绩溪姚氏世譜六卷首一卷,(清)姚士童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叙伦堂木活字本,四册。此谱也叫绩溪杨溪镇《大石门姚氏族谱》。
Y皖00*[安徽绩溪]《塘边山姚氏宗譜》,上海姚能宏编纂,2006年,友恭堂。
旌德姚氏,有下列同宗共祖的3分支,还有“旌德万翠姚氏”,简述于下。
●旌德板桥姚氏
始祖姚崇,字元之,唐代人。始迁祖仲伟,字天瑞,行四七,南宋时自湖州归安移居旌阳板桥昭坑。后裔分居上、下、前村,颇饶于资,俗号姚十万。
●旌德县三溪姚氏
先祖姚崇,唐代人。始祖姚廷彦,字士美,宋元之际由旌德板桥择居首镇三溪村。
●旌德县罗湾姚氏【罗湾姚贤明】
先祖姚崇,唐代人。始祖廷彦,宋元时三溪村人。始迁祖姚玉进,乳名文万,字崑山,廷彦六世孙,明季迁到罗湾。
以下是2013年接待安徽姚会的3村族人:姚如平,0563-8606488;姚国安,13605638925;姚承扬,0563-8755083;罗湾姚贤明,18110843256。
【尧曰:除了上述的旌德3村姚氏,旌德还有其他支系姚氏,例如:万翠应辰公裔姚氏,旌川县前述虞公裔姚氏;分别有:260-0127【安徽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十五卷  (明)姚邦谟纂修;260-0128[安徽旌德]旌川县前姚氏家譜不分卷  (明)姚亿纂修。】
旌德县凫阳村姚氏【姚承芳姚承一哥倆;堂兄弟姚承志】
凫阳村在雪溪河畔,有汪、姚、蒋三大姓。三姓族人分三片居住。最先入村的是蒋姓;后来汪姓也来到了村里;最后入住的是姚姓,由县城的姚家田迁居到了这里,房屋依着雪溪河而建;随着人口增多,居住地也慢慢地由河边向村内延伸。
凫阳姚始祖湖州人姚应辰,一名畴,字宗极,号紫垣,行念六。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到旌德任县事。为政宽简,待民慈惠,为地方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姚应辰解任,百姓们劝他留在旌德。姚应辰让长子回湖州,自己和次子留住旌德县城东关外,也就是后来的姚家田。后来子孙遍及旌桥、凫山、华丰、版书、凫阳等村落。
移居凫阳村的姚姓四兄弟【未知名字】是[宋]姚应辰的后裔,看中了凫阳村的风水。起初,姚姓和汪、蒋两姓一样,都是二十四过小年,直到明朝,因为族人姚本的遭遇才改变了传统,腊月二十六过小年(这段历史在凫阳一块古碑文中有记载)。
明代姚本,举人,任山东冠县知县。清正廉明,修建学宫、城堤、城楼等工程,还修纂了第一部《冠县志》。在任6年,建树颇多,升任州知州,当地百姓为他立下了“去思碑”。那年他受朝廷委派,去贵州独山县平定叛乱。叛乱平定后,与士兵们走散,便赶路回家,一直到腊月二十六那天才到家。族人见他平安归来,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欢迎。自此,姚本一直留居凫阳,族人也因此将过小年的日子改为腊月二十六。
村民姚承一,弟兄五人:老大一出世就过继给同村的汪姓人家;老二姚承芳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泾县工作和成家;他是家中老三;老四入赘同村一户汪姓人家;老五和他在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幢两层楼房,住在了雪溪河畔。这些年因为哥哥常年在外,所以很多时候,是他支撑着整个家族。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腊月二十六过小年,他都把大家庭中大大小小近三十口人聚在一起,虽然招呼这么多人吃饭,是件辛苦事,但他却很开心,也认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族人姚承芳和姚承志(村民),对姚氏家谱颇有研究【他们是否持有260-0127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也查阅过一些历史资料,知道凫阳姚是宋代湖州人姚应辰的后代。
260-0127[安徽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十五卷  (明)姚邦谟纂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四册。
——参见:《凫阳味道》之姚家人二十六过小年的由来,文姚小俊,图姚丽红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3-5 16:21
pszyyao 发表于 2020-3-4 21:00
我和安徽枞阳姚尚全发现了旌德县另一支姚:旌德凫阳姚,或称“旌德万翠姚氏”。

旌德县凫阳村姚氏【姚承芳姚承一哥倆;堂兄弟姚承志】
凫阳村在雪溪河畔,有汪、姚、蒋三大姓。三姓族人分三片居住。最先入村的是蒋姓;后来汪姓也来到了村里;最后入住的是姚姓,由县城的姚家田迁居到了这里,房屋依着雪溪河而建;随着人口增多,居住地也慢慢地由河边向村内延伸。
凫阳姚始祖湖州人姚应辰,一名畴,字宗极,号紫垣,行念六。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到旌德任县事。为政宽简,待民慈惠,为地方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姚应辰解任,百姓们劝他留在旌德。姚应辰让长子回湖州,自己和次子留住旌德县城东关外,也就是后来的姚家田。后来子孙遍及旌桥、凫山、华丰、版书、凫阳等村落。
移居凫阳村的姚姓四兄弟【未知名字】是[宋]姚应辰的后裔,看中了凫阳村的风水。起初,姚姓和汪、蒋两姓一样,都是二十四过小年,直到明朝,因为族人姚本的遭遇才改变了传统,腊月二十六过小年(这段历史在凫阳一块古碑文中有记载)。
明代姚本,举人,任山东冠县知县。清正廉明,修建学宫、城堤、城楼等工程,还修纂了第一部《冠县志》。在任6年,建树颇多,升任州知州,当地百姓为他立下了“去思碑”。那年他受朝廷委派,去贵州独山县平定叛乱。叛乱平定后,与士兵们走散,便赶路回家,一直到腊月二十六那天才到家。族人见他平安归来,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欢迎。自此,姚本一直留居凫阳,族人也因此将过小年的日子改为腊月二十六。
村民姚承一,弟兄五人:老大一出世就过继给同村的汪姓人家;老二姚承芳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泾县工作和成家;他是家中老三;老四入赘同村一户汪姓人家;老五和他在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幢两层楼房,住在了雪溪河畔。这些年因为哥哥常年在外,所以很多时候,是他支撑着整个家族。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腊月二十六过小年,他都把大家庭中大大小小近三十口人聚在一起,虽然招呼这么多人吃饭,是件辛苦事,但他却很开心,也认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族人姚承芳和姚承志(村民),对姚氏家谱颇有研究【他们是否持有260-0127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也查阅过一些历史资料,知道凫阳姚是宋代湖州人姚应辰的后代。
260-0127[安徽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十五卷  (明)姚邦谟纂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四册。
——参见:《凫阳味道》之姚家人二十六过小年的由来,文姚小俊,图姚丽红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