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清宫十大著名画家国画欣赏——姚文瀚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3-15 22:49
标题: 清宫十大著名画家国画欣赏——姚文瀚
姚文瀚:号濯亭,顺天北京人,生卒年不详。

2 M& o. ^3 X# \; l% y! S1 e
乾隆时供奉内廷,工道释、人物、山水、界画。《石渠宝笈》著录其曾作《仿清明上河图》卷,文瀚于群工角艺之时,胸具别裁,画成缩本,乾隆喜而题诗并注:“此卷较择端原本尺幅纵横倍减,而临摹毕肖,人物益小,尤见精能。”乾隆十七年(1752)尝作《仿宋人文会图》卷,二十六年(1761)作《紫光阁锡宴图》卷。传世作品有《四序图》《紫光阁赐宴图》、《梧阴清暇图》、《春朝婴戏图》、《岁朝欢喜图》、《观音像》和《文殊像》等。
; ]6 {0 ?: Q' y  O
) t# R1 C- E: K- c4 [1 ~! S) K6 Q

5975523_201308041001180859.jpg (122.94 KB, 下载次数: 171)

清 姚文瀚 岁朝欢庆图 轴 纸本设色 纵82.4公分 横55公分

清 姚文瀚 岁朝欢庆图 轴 纸本设色 纵82.4公分 横55公分

5975523_201308041001210781.jpg (189.14 KB, 下载次数: 154)

赏春图 清 姚文瀚

赏春图 清 姚文瀚

5975523_201308041001330406.jpg (172.58 KB, 下载次数: 193)

清 姚文瀚 卖浆图 镜心

清 姚文瀚 卖浆图 镜心

5975523_201308041001460328.jpg (838.96 KB, 下载次数: 165)

清 姚文瀚 庆功图

清 姚文瀚 庆功图

5975523_201308041001560203.jpg (651.05 KB, 下载次数: 194)

清 姚文瀚 秋山论道图 立轴.

清 姚文瀚 秋山论道图 立轴.

5975523_201308041001570187.jpg (40.77 KB, 下载次数: 164)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1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1

5975523_201308041002000890.jpg (215.01 KB, 下载次数: 181)

清 姚文瀚 画第十喇呼拉尊者.

清 姚文瀚 画第十喇呼拉尊者.

5975523_201308041002020515.jpg (130.12 KB, 下载次数: 137)

清 姚文瀚

清 姚文瀚

5975523_201308041002060031.jpg (169.99 KB, 下载次数: 161)

清 姚文瀚

清 姚文瀚

5975523_201308041002070968.jpg (172.14 KB, 下载次数: 170)

5975523_201308041002070968.jpg

5975523_201308041002100171.jpg (157.75 KB, 下载次数: 167)

清 姚文瀚

清 姚文瀚

5975523_201308041002130703.jpg (231.52 KB, 下载次数: 162)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2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2

5975523_201308041002160968.jpg (232.07 KB, 下载次数: 207)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3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3

5975523_201308041002200187.jpg (196.45 KB, 下载次数: 164)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4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4

5975523_201308041002230453.jpg (167.83 KB, 下载次数: 178)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5

清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图.5

5975523_201308151306200090.jpg (582.78 KB, 下载次数: 182)

清 姚文瀚 伏虎罗汉 立轴 设色绢本.

清 姚文瀚 伏虎罗汉 立轴 设色绢本.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3-15 22:52
崇庆皇太后画像的新发现——姚文瀚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 q! A& J, n4 m

[size=15.99959945678711px]既然该图所绘崇庆皇太后形象与八旬朝服像高度吻合,那么该图很可能就是崇庆皇太后八旬庆寿图。经过查找乾隆朝活计档,基本可以确定该图的作者为姚文瀚、周本、伊兰泰,并由姚文瀚负责起稿,周本、伊兰泰承担绘画。具体时间则为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开始,乾隆帝钦点姚文瀚起稿,次年十二月初一日完成,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经托裱后即贴在专用于皇太后庆寿筵宴的寿安宫中。

[size=15.99959945678711px]有关该图的档案记录有如下三条:

[size=15.99959945678711px](1)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一件,内开十一月二十九日太监胡世杰传旨:“慈宁宫大画一幅,着姚文瀚画。钦此。”(2)乾隆三十七年五月三十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内开五月二十一日将姚文瀚起得寿安宫大画稿一张呈览,奉旨:“着周本、伊兰泰画。钦此。”(3)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十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内开十二月初一日太监胡世杰交寿安宫白绢画一幅,传旨:“着交启祥宫,镶二寸蓝绫边托贴。钦此。”

[size=15.99959945678711px]虽然在这三条档案记载中都没有提到皇太后或八旬万寿图的字样,且所述地点不一,但三条档案有一共同点,都是“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李文照时任造办处如意馆郎中,三十六年皇太后八旬庆典期间恰在御前行走。“十一月十一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一件,内开十月初十日郎中李文照面奉谕旨:朕在圆明园,着李文照在如意馆伺候,进宫时寿安宫伺候,六格在启祥宫伺候。如意馆无人照管,着笔帖式舒庆暂且在如意馆监视活计。俟万寿后,照旧换班行走。钦此。”可见李文照由皇帝指名留在身边,随侍左右。从时间上看,传旨时期为十月十日,谕旨中的“万寿”,指即将来临的十一月二十五日的皇太后八旬万寿节,而寿安宫则是庆典的重要场地,所以“进宫时寿安宫伺候”。第一条档案中所说“慈宁宫大画一幅”,不是指慈宁宫所用,而是绘画慈宁宫庆寿的场景,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帝于慈宁宫侍皇太后宴,活计档中记载传旨的时间为十一月二十九日,距离慈宁宫侍宴只有短短的四天,主角、主语上上下下都非常明白,无需特别指出。第二条档案记载,时过半年,姚文瀚的画稿完成,呈皇帝御览后很是满意,没有修改意见的记录,只是传旨:“着周本、伊兰泰画”,而伊兰泰正是协助艾启蒙绘皇太后八旬朝服像之人。在这条档案中称“姚文瀚起得寿安宫大画稿”,是指绘画将要贴落的地点。第三条档案又时隔半年,“交寿安宫白绢画一幅”,仍称“寿安宫”,而“镶二寸蓝绫边托贴”之句最重要,因为按照惯例,贴落大画才镶二寸蓝绫边,小画只需镶一寸蓝绫边。

[size=15.99959945678711px]该图人物面像的渲染带有明显的西洋画法,却没有找到西洋画师绘画的记录,那么一定由学过西洋绘画的中国画师所为。主笔者姚文瀚有无此能力?答案是肯定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帝画像中,《弘历紫光阁赐宴图》《弘历春原阅骏图》《弘历鉴古图》均为姚文瀚所绘,且姚文瀚又与张为邦合绘过《冰嬉图》,经营布局,掌控大场景的经验丰富。

[size=15.99959945678711px]

《弘历春原阅骏图》(局部)

[size=15.99959945678711px]

《弘历鉴古图》

[size=15.99959945678711px]

《冰嬉图》(局部)

[size=15.99959945678711px]乾隆三十七年(1772)四月十九日粤海关送到西洋颜料三十六瓶……奉旨:“西洋颜料着如意馆收贮,准西洋人并姚文瀚、方琮等应用。”中国画师只提到两人,姚文瀚排在第一,而伊兰泰有多次协助西洋画师绘画的履历。值得一提的是,聪慧的姚文瀚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大贴落画的起稿任务,并且巧妙地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画上,在画幅上方东二间陈设的山水画大插屏上,署有“臣姚文瀚恭写”的字样。

[size=15.99959945678711px]

《清人画颙琰万寿图》(局部)

[size=15.99959945678711px]

“臣姚文瀚恭写”题款


9 O! e" [6 K: l  y( {( g
' n( N. R# X1 a. y( C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3-15 22:52

[size=15.99959945678711px]该画构图并非完全写实,而是虚实相间,背景中点缀的树木、山石、花卉,甚至于宫殿屋顶、屋脊上排列的兽头均随意而画,但所绘人物写实,场景写实,具纪实性,仍属于宫廷绘画中的纪实性绘画,其历史价值明显高于艺术价值。而绘画中的写实程度亦可由贴落下段所绘长桌供奉器具与今日所见之实物的对应见其一斑。

[size=15.99959945678711px]

《清人画颙琰万寿图》(局部)

[size=15.99959945678711px]

左:金云鹤纹水瓶右:金堑花执壶

[size=15.99959945678711px]该图所绘的宫殿是慈宁宫,表现的时间则为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清高宗实录》载:“辛酉(二十五日)……上诣慈宁宫侍皇太后宴,彩衣舞,奉觞,皇子、皇孙、皇曾孙、额驸等以次进舞。”《起居注册》记载更为详细,连时辰都非常明确:“巳刻(10点),慈宁宫侍皇太后筵宴,亲捧进御赞玉蟠桃一件。上彩衣躬舞,捧觞上寿。”此贴落图绘场景定格在彩衣躬舞、捧觞上寿之后,乾隆帝已经落坐,众妃嫔也已落坐,绘画写实的细节在于皇帝与妃嫔的坐姿,他们众星捧月一般,朝向皇太后的方向,一律采用侧坐的姿态,表现出对皇太后的尊崇与礼遇。

[size=15.99959945678711px]该图的写实性还表现在对妃嫔的描绘上,透过服饰颜色与纹样的差异,根据《皇朝礼器图式》的记载与描绘,可以分辨出妃嫔的等级。同时参考当时的宫廷主位状况,可以推断出诸位皇后、皇贵妃的位次和身份。

[size=15.99959945678711px]崇庆皇太后七旬万寿庆典所绘慈宁燕喜与这幅八旬万寿庆典图同样表现慈宁宫庆寿的场景,传递的信息却不尽相同。前者图绘皇帝捧觞上寿正在进行中,场面庄严肃穆;后者定格于仪式之后,更像一幅皇家的全家福,五代同堂,其乐融融。屋里的主位们都已坐下,皇孙们在月台上追逐嬉戏,乐队也已经演奏完毕,所有人都非常放松,屋内屋外荡漾着一种放松欢乐的气氛。

[size=15.99959945678711px]

《胪欢荟景·慈宁燕喜》

[size=15.99959945678711px]

《清人画颙琰万寿图》修复后

[size=15.99959945678711px]此外,关于该图的定名问题,经过细致考索,发现同治二年《寿皇殿尊藏圣容黄册》中的一条记载或许与该图相关,“乾隆五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总管王承义交嘉庆图一卷,系由寿康宫二层殿请出”。此图于乾隆五十五年定名的《嘉庆图》,是指美好(吉美)隆重的庆贺典礼,与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庆典图切题,而与嘉庆皇帝无涉。估计原图背面很可能曾粘有黄条或附有纸条,标注出与“乾隆五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总管王承义交嘉庆图一卷,系由寿康宫二层殿请出”相关的信息。

[size=15.99959945678711px]该图贴落与收藏的地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过几次变迁,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最初贴落寿安宫到移至寿康宫,乾隆五十五年(1790)又从寿康宫二层殿请出,其后进入寿皇殿收贮,因为过大而没有像其他画像那样注明是放在西大柜还是东大柜尊藏,晚清民国时又从寿皇殿入藏乾清宫。

[size=15.99959945678711px]综上所述,故宫收藏的“故6541号”文物,原定名“清人画颙琰万寿图”,实为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绘画者为姚文瀚,故应更名为“姚文瀚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贴落”。该图的新发现,不是简单地新增加了一幅崇庆皇太后画像的问题,而是加强了崇庆皇太后万寿图的完整性,弥补了原本的缺憾。该图以贴落的形式出现,同时也增加了有关崇庆皇太后绘画的一个新品种。该图与崇庆皇太后六旬《万寿图卷》,七旬《胪欢荟景图册》交相辉映,必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 l. ^% I% c( e( h( n* U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3-16 20:41
      
       姚文瀚:号濯亭,顺天府北京人,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供奉内廷,工道释人物、山水界画。
       姚文瀚曾作《仿清明上河图》卷,胸具别裁,画成缩本。乾隆帝喜而题诗并注:“此卷较择端原本尺幅纵横倍减,而临摹毕肖,人物益小,尤见精能。”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作《紫光阁锡宴图》卷。
     传世作品有《四序图》《紫光阁赐宴图》、《梧阴清暇图》、《春朝婴戏图》、《岁朝欢喜图》、《观音像》和《文殊像》等。
    清乾隆时内廷画姚文瀚,地道北京人。类似的北京姚姓人不少。二百年或一百年过去,今找不到北京本土姚!

作者: 山东姚群    时间: 2020-3-19 18:20
这是了不起的大画家
5 g7 D. ~( W$ V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3-19 20:29
pszyyao 发表于 2020-3-16 20:41
( ^0 B. j9 q1 v8 M姚文瀚:号濯亭,顺天府北京人,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供奉内廷,工道释人物、山水界画。     ...

3 @* z6 S$ R0 S6 d* s& O是的,至今未发现在北京有数代居住历史的老北京姚家人。
; x) p( q& j* o, [0 T: c& W: W! A; i* F9 h: |

" O$ [/ m' v3 w& W9 O  X% A这是很遗憾的地方。+ f, h' d/ f6 D% ^" S( `: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