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发】宋代武将姚雄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5-16 18:46
标题: 【转发】宋代武将姚雄
【头条百科】宋代武将姚雄
姚雄,字毅夫,陕西五原人,宋代将领,参加了安南、泸川战役。
姚雄,姚兕子。少勇有谋,年18岁即佐父征伐,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在征讨金沙作战中,姚雄率领百名骑兵先锋出击,第一个登城夺关。
在征讨金沙作战中,姚雄率领百名骑兵先锋出击,第一个登城夺关。姚雄于荔原战役中再立战功。将军韩绛惜其英才,推荐给朝廷。姚雄参加了延和殿阅试。 姚雄还参加了安南、泸川战役。历泾原、秦风战斗,驻守甘谷城,任远镇戎军、岷州,再任左骐骥使。
绍圣年中(1095),渭州将章楶城平夏国,姚雄在熙河率兵前往支援,夏国全军出战,姚雄军队与夏人进行了非常惨烈的战斗,姚雄肩部中箭受伤,但其作战更英勇。士兵们勇气大振,敌人顶不住便撤退,姚雄率军乘胜追击,杀敌三千,俘虏无数。
而当初五曰之前,折可(通)在作战失利,士气沮丧,姚雄与折可(通)会师,幷且身先士卒,大大地舞动了军中的士气,各路军都奋力拼战,取得了战斗胜利。姚雄被任为东上(阎)使、秦州刺史。 第二年,虏寇攻打平夏,敌人的攻势一时十分锐利,眼看城将失守。姚雄与弟弟姚古快速联军急援,力战后得以解围。后姚雄任知会州,领熙河钤辖。王赡驻地青唐,羌人攻打湟、鄯,朝廷急诏姚雄与苗履率军援助。邈川地方军情危急,姚雄奉令解围, 姚雄刚刚赶到,羌人军队看到空中尘烟滚滚,听说是姚雄的军队,大惊而溃退。围困已解,姚雄立即军行鄯州,苗履后期到达。王赡告诉姚雄苗履他们,兰豀还有一部份余敌,应该趁机立即去消灭。姚雄分析了情况,认为不可出征,但苗履不听姚雄的劝告,独率兵前往作战,姚雄即布防军队,充分准备迎敌战斗。不出姚雄所料,不久苗履的军队就战败而退,敌军追击而来。姚雄亲率军队迎战,敌人万万没有料姚雄的这一招,一时大惊大乱,结果被杀二千多人,大败而逃。胜利的消息大振军民,哲宗帝特派使者到军营中慰问犒劳官兵们。部队随后转移至河州。 当时另一将军种朴战败,王赡也陷敌中,姚雄从鄯州战至湟州的四战,每一次都取得胜利。后在驻军地修筑安乡水关,于河两岸立堡垒,以保卫桥梁,开通了水道运输,平民商贩旅人,都来往于湟城之道。一派繁荣稳定的生机现象。后姚雄兼任夏州防御使。
建中靖国初,朝廷议论弃守湟州,便诏姚雄讨论其中的利害。姚雄认为可以放弃湟州,就将湟州赐赵怀德,调姚雄任治熙州,再任华州观察使。
后来蔡京任用王厚复治河湟,停姚雄官职,治其弃地之罪,姚雄闲居光州。三年之后才恢复自由。之后定其责任较轻,复职金州。第二年朝廷复召回京。高永年死后,西域边防阻绝。当初姚雄守治河熙、安楫时,复新边使,后知治沧州,加奉天、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姚雄复为熙州,转任安德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副都指挥使,任康武军节度使。再奉诏进京,任中太宫使。转任左金吾卫上将军,以武康节度使治熙州。
在熙河州驻兵防守的十八年间,换任了十六位将军镇守,唯有姚雄三次再任此职,共历六年。
姚雄以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致仕。
后世纪念
姚雄去世后,朝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武宪。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5-17 09:44
与姚雄关联的3著名姚氏楹联:
●姚雄嫁女;廷式娶妻。
●父子成双史;兄弟号二姚。
●寨主子终谐贵妇;刺史女得偶相公。
——详见:姚网,pszyyao,姚氏刘氏典故和楹联:姚雄嫁女,廷式娶妻,1#,2#,5#,11#;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070&fromuid=17165
作者: 姚慧玲 时间: 2020-5-18 14:08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这篇文章,我昨天学习了一次,今天又来学习了一次,被这位宋代武将姚雄的事迹深深吸引,并且被打动和感动着。姚网真好,姚网这里的亲人们真好!我自从来到姚网,逐渐的就被这里的一切所吸引,只要一有空,就想到姚网这里来,这里有学不完的知识特别是咱们姚氏家族的辉煌的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我爱姚网!
作者: 姚益海 时间: 2020-5-18 17:16
【转发】折家、姚家和种家,这三家算是宋代三大将门世家
北宋两世、三世为将者不少,而三代以上为将者就相当有限了。只有像曹氏、高氏、种氏、姚氏及折氏等少数将门,能保持数世鼎盛。曹氏和高氏数世不衰,主要在于军功加外戚身份的互相支撑。而种氏、姚氏及折氏之盛,则主要依赖长期在西北御夏战争中的军功维系。
杨家将主要凭军功得到发展,……
姚兕之父姚宝原为普通武将,战死于定川砦之役。姚兕在宋神宗朝历鄜延、泾原都监及鄜延路总管,累迁东上閤门使、通州团练使。其弟麟,“亦有威名,关中号‘二姚’”。宋徽宗朝,姚麟迁至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北宋后期著名禁军将领。姚兕之子雄、古,也是当时有名的边将。其中姚雄“年十八即佐父征伐”,在宋徽宗朝至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授节钺。史称:“熙河十八年间更十六帅,唯雄三至,凡六年”。姚古“亦以边功,官累熙河经略”。靖康元年,勒兵勤王,为河东制置使。姚古之子平仲,早年在西北为将,靖康间率军赴开封勤王,出任种师道麾下都统制,以夜劫金营失败而被贬。从姚宝算起至姚平仲,姚氏在北宋中后期为大将凡四世。
种世衡为宋仁宗时期……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5-18 18:56
姚家将四代,长期在西北,为宋镇守边关和抵御西夏,作用和功劳不亞于杨家将。
姚家将4代:姚宝——姚兕、姚麟——姚雄、姚古——姚平仲
北宋两世、三世为将者不少,而三代以上为将者就相当有限了。只有像姚家种家及折家等少数将门,能保持数世鼎盛。姚家将之盛,则主要依赖长期在西北抵御夏战争中的军功维系。"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