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灵源姚氏族谱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建钢 时间: 2012-5-2 14:50
标题: 灵源姚氏族谱
江西宜丰新庄灵源姚氏族谱:灵源姚氏始祖尚忠公,宋真宗七年由河南陕郡迁入,自后子孙繁衍、人才辈出、中状元者三、赐进士者八。公之曾孙振,宋哲元符三年(公年一一零零年)赐进士、特奏状元。公之玄孙旦,宋徵宗重和元年(公元一一八年)以进士教授黄州,释褐八行状元。尚忠公之九世孙勉,字述之、号雪坡,“少时俊颖绝伦”“慷慨有大志”宋理宗淳佑进一二年(公元一二五二年)中举,翌年进士及第,廷对大魁天下,点为状元,授秘书省正字,太子舍人。公铁骨铮铮,一身正气,“其文章巨擘”为了国家和民族之利益,赤胆忠心,与奸臣丁大全、贾似道等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先后提出“清去朋党”、“广通下情”、“长育人才”、废除“任子”制度,以及“寓兵于耕”,“乡乡皆兵,“”村村皆寨”、富国强兵等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主张,为南宋不可多得之奇才。勉公一生忠君爱国,却遭到奸佞的打击陷害,被迫辞官返乡、闭门谢客,潜心著述,有(雪波集五十卷)问世。
/ w# F* t1 e) |$ z% `5 ~1 h; e* \$ L$ y9 G
4 |3 b" d K7 X- q1 s8 P/ T灵源姚氏辈份排列:道启三千士,宗绍五百传,发祥由大孝,承祚景多贤,世德文明远。孙谟美善全,克家思令绪,昌盛有同然。3 ^& f4 G( M- e& h- l1 r
本人大字辈三十五世孙。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2 15:54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5-2 15:55 编辑
* X# S1 u$ ]6 `, O$ ~% h p, ~8 ?$ N# {5 T$ l
你是大字辈三十五世,那么是廿二世开始用下列辈字的:3 N( _" Y/ z6 @" A
灵源姚氏辈份排列:道启三千士,宗绍五百传,发祥由大孝,承祚景多贤,世德文明远。孙谟美善全,克家思令绪,昌盛有同然。
5 d# v2 k3 e+ w3 k4 E# I 请问此辈字何时定?廿二世以前有辈字吗? U0 b8 L; `6 O9 P" G. a5 b
! z9 }$ b& x7 R+ J' @4 O1 z
灵源姚氏始祖尚忠公。南昌姚氏称其始祖是彦国公,三状元是其后。尚忠公和彦国公是什么关系?灵源姚氏与南昌姚氏是什么关系?灵源姚氏35世相当南昌姚氏几世?
作者: 姚建钢 时间: 2012-5-2 17:47
(发)字背后30个字是1947年第八次修谱时定的,1995年修谱是九修,没有派字。灵源姚氏始祖尚忠公宋真宗七年由河南陕郡迁入至(道)字止廿一世派字我暂时不知道,要去找老谱看。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2 18:19
(发)字背后30个字是1947年第八次修谱时定的,1995年修谱是九修,没有派字。灵源姚氏始祖尚忠公宋真宗七年 ...
; b/ q( g" x: L& R3 a) i8 I姚建钢 发表于 2012-5-2 17:47 
1 A5 @2 Z/ t& R; f$ r( q O2 G4 N* g
谢谢你的回复。
) u- r: w0 q! E h# d 南垣姚氏与南昌姚氏是同宗,都是彦国公之后。
( A1 r9 P$ K8 U+ n9 a1 [ 能不能认为你族是不同于南垣姚氏的另一支?有尚忠公以上的世系吗?或者说,尚忠公是不是唐相姚崇之后?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5-2 19:27
建钢宗亲你好!
4 H- G/ t" a, ?% `/ ~你是灵源方里姚氏那一支吗?他们是尚忠公后裔,
) }8 Y! V( p$ `我是南昌姚氏是从灵源南垣姚氏迁来的老始祖是南垣彦国公,
作者: 姚建钢 时间: 2012-5-2 19:36
江西宜丰新庄灵源姚氏居住地我在这里说一下,灵源姚氏居住地建国前叫宜丰县(新昌)天德乡,天德乡往上游一条大坑叫灵源坑,沿坑而上都是姚姓居住,有几千人之多,而非南垣旁边,南垣确有其村,但在新庄东面的另一条小坑里的偏僻小村,看到有些不大熟悉的人都说灵源姚氏在南垣旁边,我们土生土长的姚姓宗亲不认同这种说法。更没有南垣姚氏,但南垣也有姚姓,与我们姚姓不是同宗,相传很早以前灵源姚氏外婆不认字误将家谱脑给南垣外甥包了鸡腿吃,南垣原来姓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姓了姚,但从来不和我们同修! 听老人们传下来的。
' e) D9 o3 ^! E6 ~2 U7 B 姚建钢
作者: 姚建钢 时间: 2012-5-3 07:17
是灵源方里姚氏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3 09:01
明白了宜丰灵源两支姚氏:宜丰灵源南垣姚氏与宜丰灵源方里姚氏。: X8 Q* l/ I2 d% g6 P
两姚同是陜州姚,地理相同,同有宋三状元,便产生困惑的问题:
" C% Q1 F* P* @ 彦国公与尚忠公什么关系?他们与唐太宗弘文馆学士姚思廉唐三朝宰相或姚崇什么关系?他们与良能德删3公什么关系?
作者: 姚克保 时间: 2012-5-3 10:50
建钢宗亲:你们的字辈是:道启三千士,宗绍五百传,发祥由大孝,承祚景多贤,世德文明远。孙谟美善全,克家思令绪,昌盛有同然。我说说我的看法一,你说你是三十五世,姚尚忠是二十五世,姚尚忠是北宋的人,到今900多年,这900年你们只有十世?90年一代这好象不可能。二,任何修谱都会有字辈的,你们也不另外,你们的字辈就是上面所说的40字,之前没有任何字辈的记载,我看过你们的谱,你们现在的字辈主要在用“发祥由大孝”这五个字辈,也就是说11到15辈之间,说明独立修谱时间到今约为300多年,南垣姚氏的字辈是文明贞景大,庆远必延昌,本善为端正,行仁世发祥,克孝承先德。他们现在用的字辈主要是“发祥克孝承”,18世至23世之间。说明独立修谱时间大约500到600年,要早于你们谱200到300年,所以,谁抄谁的谱就自然不必说了。三,南垣谱始祖是姚彦国,与南昌姚氏同宗,600年前由南昌扩散出去的外地谱(即南昌姚氏后裔外迁600年与南昌没有联系而到当代才联系上)所带去的谱与南垣独立修谱前的记载相同,而与你们尚忠谱系的谱头是根本不同的,所以这是不同的两个谱系,彦国公谱系在你们修谱之前就在外地外省流传,怎么去抄后起之秀的尚忠公谱系?四,灵源是以老新庄为中心的灵源河流域的总称,而不是专指灵源坑,这个你可以去看看乡志,多学点有好处,南垣属左灵源,谱记南垣姚氏之前居住在现在的松山水库,直线至灵源坑的距离与现在的方里差不多,谈不上南垣与灵源坑没关系。现在灵源坑被方里水库淹了,那换言之,方里也该与灵源无关?五,解放前唯有南垣姚氏可用“状元及弟”的提笼,而灵源区域内的其它姚氏不能使用这四个字,这可是人人皆知。读读姚勉文集,里面始终说自已始祖出自丰城,而不是直接出自由河南到灵源的姚尚忠。所以我建议你:先增加点知识,然后再说观点,可能会更好一些。
作者: 姚源盛 时间: 2012-5-4 15:56
回复 8# pszyyao $ h. @* F( a. a! }- E3 a
' W$ A# m; i8 Q m8 Q9 N8 v
& p" ?0 ? k' ]- p; O0 B
能德珊三公是否真与此有联系? 关注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4 16:40
回复 10# 姚源盛
# l, {+ O/ f2 Y3 @/ u0 R9 K8 W4 X4 a6 L O0 ~) o G
8 h8 X. l- L* ?& L- p
请你读一读:
& g o! V' s2 P1 a5 W5 i7 X: c9 {/ \' X8 W
8 ^) j$ r) G; j
网友来信,接收时间:2012/03/31 12:00:15
M, L) T4 G& i* j- m- N% C; E$ _+ m7 M) o: U/ n# u9 I
9 i$ Q: H3 Z7 g; Z# m, U. Q, v+ L% G
最近看了一下吴兴姚的派生,一致认为差不多都是两派的后裔:一是姚思廉的京兆派,另一派是姚崇的硖石派。* `4 z3 W1 ~- J; A6 N2 O
对此,我有我的看法:6 Z7 K1 e4 O3 O+ `0 _/ O) [' P/ T
一是为什么会只有这两个人才有这么多的后裔呢?他们这两个人都没有做过皇帝,也不是封疆大吏,记载中的三代也不是人丁兴旺,当时别的姚家就都不生小孩?所以说,这里面肯定有移花接木的情况。
/ d, o/ Q+ Z0 T. ]) h8 D 二是为什么都扯不清自己是姚思廉的后裔还是姚崇的后裔?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是这两人的后裔。如有人说到姚良能三兄弟是姚崇的后裔,而良能公之前是江西宜丰方里的姚尚忠。现在方里谱是以姚思廉为远祖。这就说他们既是姚思廉的后裔又是姚崇的后裔,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实。那么,得出的结论是,有可能他们既不是姚思廉的后裔,也不是姚崇的后裔。其它说不清的姚氏也有这情况,因为祖上没有名人,所以两个名人都拉上,结果后来人说不清自己是那个名人的后裔。) s% J& r/ O: L+ _3 z. ?. D6 u: u
同样,就江西宜丰华溪谱,也就是现在的南昌谱里面,也有这种情况。谱系明确姚彦国为一世祖,后面的世系也把姚崇也纳入了谱系。所以,南昌姚(彦国公支姚)的某些支说自己也是姚崇的后裔。然而,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我认为这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姚崇的后人在修谱时挂靠了彦国公谱系,二是我们的谱拉姚崇贴金。当然,作为族人写进谱系那是能理解的。
作者: 姚源盛 时间: 2012-5-6 22:24
本帖最后由 姚源盛 于 2012-5-6 22:33 编辑 3 U8 W j' {, P
8 r$ }8 i0 R# P- t- Z$ f6 x! J$ P' g! [回复 11# pszyyao
: t7 L5 M7 ~+ g( w
2 c# U' R7 Y ~ x5 x8 B
- t$ X* G$ T( ~& @ 支持教授的观点!# S1 ^& d) Q8 G. A/ ~
我个人认为,修谱应该重历史依据,没有必要移花接木!本支三公之前的世系尚值得研究!
作者: 南昌姚卿堂 时间: 2012-5-6 23:21
同意鈡尧教授的观奌,因我南昌姚氏族谱记载,只有厚田族属姚祟支糸,南昌姚氏八团十一族,其余八团十族属彦国公支糸。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7 07:41
卿堂老哥:
1 s+ s/ z7 |. h% B0 q 你说“我南昌姚氏族谱记载,只有厚田族属姚祟支糸,南昌姚氏八团十一族,其余八团十族属彦国公支糸”厚田族是指什么?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5-7 09:36
南垣姚与灵源姚都是姚氏大花园中的香葩,一笔难写两个姚,本自同根生,花开色香真,姚氏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万不可区分彼此,抑人扬己。到了这姚网上更不该相互贬损!探讨宜平心静气,和婉谦逊,好吗?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5-7 09:46
有依據更好.我們關注中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5-7 13:05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5-7 13:18 编辑
/ s( p! L b- i( ?/ s: @* x/ X3 ^( ?! A8 h
建钢、克保及各位宗亲:
! F/ s% i: @- {2 {
本人以天下姚姓是一家的宗旨.及求实求和的态度.面对各家族谱及历史资料求证我族的谱记中的不适不实之处为后人做一些记录供他们继续考证.
1.南昌姚氏只有厚田族的谱系中向上查阅出现姚崇公.我们在萍乡会议与钟尧教授探讨、估计是很早以前厚田族和我们联谱的结果、姚崇公可能不是彦国公这一支.但厚田族肯定是姚崇后裔.
2.方里的谱系中:一世始祖尚忠公,生二子,即和公穆公.但尚忠公之父记载为河南陕郡梁国公长子x公派也.......; T8 n8 R8 {9 }/ s7 m o
但南昌谱系中第十二世祖炯公,生二子,即穆公和公.但炯公之父是旻公(836-900) 字元明 行八号慕竹 登唐大中进士 授汀州判官 辞归养母 母卒庐墓三年 哀痛几绝 道路为之心惕服 阕诏起复旧职公以亲故无用禄为固辞不仕生于唐开成元年丙辰十一月初六日亥时卒于唐光化三年庚申三月初五日寅时.妻赵氏.子一 炯.
但后面的记载我们俩族亦有相同与不同之处.
4 w( h2 v5 p, E! Q5 x- v
建钢宗亲说:误将家谱误给南垣外甥包了鸡腿吃,南垣原来姓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姓了姚,
对此话我不想说什么,但我家族谱是要经族长同意后、只有男丁还要净手磕头之后才能查阅、那能随便包鸡腿呢?
请建钢宗亲将尚忠公的生辰行传及父是否姚崇后裔告之、不胜感谢!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5-7 16:05
你们说的都错了,姚勉自己说的正确,灵源为思廉后裔,他是灵源天德乡人,是姚思廉的后裔,请看《舍人集》,不用争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7 19:02
回复 17# 姚卿芳 3 h' z/ J" a' U" r, W; n/ ]
姚卿芳老先生:
1 C* o$ Z* d% n# ^- [9 r7 b 我想,姚建钢有灵源方里姚氏族谱,应能满足你的要求。
- r' v6 V, H% F6 k) V. p# W$ W 有朋友传送给我有关尚忠公的谱页,虽未见尚忠公的生辰行传及父,却有尚忠公的其他信息,供你参考:
/ g3 N! K( J. x' @9 K! c0 ? “一世尚忠 行十五郎,号秦原。先世居河南陕郡,梁国公长子彝下派也。高旷闲雅,不梁时趋。宋真宗七年公有瑞阳,见五阳之灵源山山水明秀,遂家焉。为吾姚氏一世祖。后以四世孙振、五世孙旦、九世孙勉俱状元及第,”
# W) ^: W9 b5 |$ A5 a( r2 s4 P2 Y' g+ ?* D. \* E+ u4 z9 C6 `" ^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5-7 19:39
我手上有别人一份尚忠到唐相的名单,大家分析下,到底尚忠到舜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5-7 22:15
姚忠宗亲请将名单公布、让宗人分享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5-7 22:15
姚忠宗亲请将名单公布、让宗人分享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5-7 22:22
后天回公司,笔记本才有。我现用手机。 P8 P& j3 @# y, W9 z/ Q
尚忠为江西一世,定典为三公之父,三公永乐十四迁湖南,定典上面几人,好像有小三郎等人。: e% a/ H6 p- G# ^2 K8 _: _! o4 u
源昌手机:13885576353
1 k2 ?( l% ]* q/ R0 f# s您老可发短信他。他余生就研究姚氏了。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2-5-8 08:48
回复 12# 姚源盛 ' @, s2 Q; m+ D1 C) a0 s: }
. e: J X/ u7 {6 n2 j. n
$ n! ?) \" C* Y7 ]2 ?3 y* p' W( t2 H
我也这么认为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5-8 18:28
谢谢姚忠2011 我己发短信给源昌宗亲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5-8 20:10
三公之后想搞清真相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5-8 20:11
三公之后想搞清真相
作者: 姚忠2011 时间: 2012-5-8 20:26
以下是源昌关于三公,唐相,尚忠的质疑的回复:, p$ x3 p( v7 ` M
你们这些一无老谱:二无历史知识,借别人的言语论述炒作!不害羞吗?还是多学习点历史吧!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5-8 20:32
自找的。前段我問也是,有關這個話題不要再問源昌了。等把他寫出來才論不遲
作者: 南昌姚卿堂 时间: 2012-5-8 21:02
鈡尧教授:卿芳在和建鋼.克保及各位宗亲交谈中已讲了只有厚田才是姚崇的后裔。
作者: 姚道荣 时间: 2012-5-23 11:26
回复 11# pszyyao : i9 C- l1 o+ L+ N% e, \ v6 l) e
7 a* j& v$ c1 S- w4 u( c; c$ o2 K8 E) S2 V7 B3 `8 h, `9 p
言之有理,支持。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27 00:5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辩一辩有好处,只要不伤和气,能找到历史依据就会越来越清楚了。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5-28 15:55
辩一辩有好处,但言辞千万不要伤和气,这样才能统一修全姚的谱!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2-5-28 18:23
回复 6# 姚建钢 8 `' Z1 C- ] f& M# x) I; ?
. B2 p! \- x) Z7 `7 q
& D% z1 y$ a- {! j1 G& h ,但南垣也有姚姓,与我们姚姓不是同宗,相传很早以前灵源姚氏外婆不认字误将家谱脑给南垣外甥包了鸡腿吃,南垣原来姓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姓了姚,但从来不和我们同修! 听老人们传下来的。建钢宗亲,您说南垣姚氏原来姓唐,那么始祖是谁?他娶了灵源姚氏之女,又是谁的女儿?姚家外婆误用家谱包鸡腿给外孙,用的是您们这一支姚氏的家谱吗?若是,为什么始迁祖和您们记载的不同?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28 18:47
回复 34# 姚绍明
' Z; Q" Y1 M& A; \! R. Z. e1 V) y; e' x( s/ h
# `0 B6 `/ F/ v0 c 绍明兄:& J. U, A. R) I" Y0 f; S
所谓族谱包鸡腿的无稽之谈,南昌姚卿芳用了四两拨千斤的态度回应了,我赞同此种态度和做法。
& q( A5 _4 X) |7 R 我同时也奉劝宗亲们:对于有悖常识和史实的无稽之谈,对于伤害感情的无稽之谈,你要讲时先三思。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2-5-28 18:56
回复 35# pszyyao
% V! V) o7 K" ^4 d% M
$ W0 H" E: f* ^0 Q8 y2 \, \* {$ K. S
是的,我有时用词的也不恰当,以后也要多注意一些,免得引起宗亲误会。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0 11:06
2 @( x# S8 G) k2 _- _
原文地址:灵源姚氏族谱(卷首 旧序)作者: 曉齋62號% [6 N' C' Y. m( t: k" I7 o U
灵源姚氏族谱(卷首 旧序)8 a+ N) H' _$ ?' l; I
旧自序
1 M3 e: G/ I: r/ ?尝谓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有祖然后有宗。吾祖有虞氏,黄帝八代孙也,迄今已三千五百九十九年矣。三代以来,代有闻人。迨至唐生崇,官尚书,封梁国公,生子三,长曰彝,次曰奕,三曰异。彝公以恩嗣,官拜丞相。五传生尚忠,号秦原,游览瑞阴,遂家于新昌之灵源,生二子,长曰和,次曰穆。穆公居东宅杨林,和公生评事公,葬灵源内之吊钟形,生竹楼公,讳振,赐进士特奏状元弟。生旦,生渠,旦公字明叔,赐进士,举释褐八行状元弟。生铸,锡。铸公居黄塘。锡公以才德授佥判于汀州,生元献、元通、元和、元育。元献公讳守文,生行简,行简公生雪坡,宝祐癸丑科状元第,廷对万言,有诗集行世,前夫人竹堂,后夫人梅庄,俱剑邑邹氏春谷先生之女也,生原夫,授之学,正室陈氏,生君章,君祥,初寄寓橘林,今居奉新之车【】,妾织云,生应斗,寅孙,今家未闽,不坠青云之志。竹楼公次子渠公,生铨、钺、镗、锐、镐。铨公绍兴甲子举人。而选于乡者,曰中立,曰燧,曰焕;贡于朝者,曰龙起,曰天瑞。皆公之子若孙也。钺居胡均。镗公居港背,一传生宗卿,登贤书。锐公居衙里,四传生天成,举乡荐。但有念八承事元敬,殁于黄冠之手,厥续不昌。念九承事元真,有嗣在澜江之上。若念六承事元哲,念七承事元佑,皆未祥所处,不及开列也。虽然宗者,祖之所由,分祖者,祖宗之在出。人之有祖,独木之有根本。祖而有宗,犹木之有枝叶。第根本各有远近,枝叶迭有衰荣。究其本根,则知何远何近。寻其枝叶,则知何衰何荣。互相关涉,一以贯之。不可羡其荣,而不悯其衰。取其近,而遂弃其远。盖以远者,近之始也。衰者,荣之终也。岂可以得意之际,遂不问何枝之盛衰,何叶之荣悴乎?如近今高安涂悴、孟博之类,济贫活族,世之罕矣。大抵作善,降之百祥,则锦于后嗣。作不善,降之百殃,则绝乎后嗣。善不善之理,捷于影响,具有天性醇雅,心地坦夷,不报东门之役,不负比厥之恩。入为孝子,出为忠臣。俾后来,枝枝相续,叶叶相连。荣不至于衰,近而能接以远。他姓爱之,慕之,是又光显祖宗,之犹者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又何患后裔之昌炽,不与枝叶之根深蒂固者,之同一繁衍也。与世世子孙当思吾言。/ f, n) y9 {, ^$ S+ `. E1 U
元至元丁亥春,十一世孙文龙。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1-20 11:07
姚文龙、熊襄事件对整个灵源姚氏家谱的影响
一二七五年蒙古铁骑杀到瑞州,知府姚岩弃城而逃,安抚使姚文龙降元。授本路总管,分兵攻打各县城。熊襄变卖自己田产,筹资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抗元军队,与元兵对抗,姚文龙知道新昌有防备,派其弟入新昌招降,熊襄怒杀来使,结下冤仇。1276年姚文龙攻陷新昌,与熊襄军展开巷战。熊襄战败,不屈而死,县城惨遭破坏。
对于这个事件,我查阅了大量史料,均有记载,明嘉靖年修《新昌县志》序中说;“黜姚文龙之反噬,礼仪之国,父母之邦,不可倪矣。”最新的2010年9月所修宜春市志还这样记载;“姚文龙为了贪图一己之富贵,引元兵残杀父母之邦,百姓对他无不切齿痛恨,而他因此得大功,官至元朝谏议大夫,礼部侍郎。但新昌百姓“人人皆鄙之”。对熊襄,老百姓则立庙祭祀,朝朝香火不绝。姚文龙的爷爷姚冠与姚勉是同胞兄弟,因此姚文龙是姚勉的侄孙。姚文龙和熊襄的事件发生时,姚勉刚过世十三年,又过了三年南宋灭亡。接下来的元朝,姚氏声望很高,而宗族又不算大,遭到别人的嫉妒是可以想到的,后人把这事放在心里不敢明说,因此成了外迁后人的隐情。百姓恨姚文龙并姚勉也妖魔化。直到今天,新庄镇志也拒入姚文龙。他可是历史上的大官呀。作为反面人物也没有关系,应该实事求是才对。我比较了一下宜春地区中状元者,就数姚勉负面传说最多,这同姚文龙不无关系。
姚勉是宝佑三年<1253>年的状元,准确无误。“廷对策”洋洋万年,其文采自有公认。我奇怪的是这位陪过太子读书的状元宋史里居然没有他的传,却流传了不少关于他的负面传说。一是出生侧氏。二是被弃雪地,故自号雪坡。这纯属无稽之谈。南昌谱系中,实事求是的记载了多处出生侧氏的名录,姚勉不在其中。同宗兄弟中有号雪崖、雪岑、雪峰、雪垅,前两者年龄大于雪坡,后两者小于雪坡,雪垅便是姚文龙的爷爷。更有离奇的传说,说是皇帝认为姚勉的状元要免,并有一个赖状元,一个史状元,云云。本来是一门三状元,到此却说成“姚赖史”,十分难听。无风不起浪,这种传说往往别有用心。据《盐乘·氏族》载,民国初年熊姓人口16418人,胡姓13100人,刘姓18000人,张姓13710人。宋元明时期宜丰县全县人口仅十万左右。熊姓在历史上和现在都是宜丰的大姓。我们知道,宗族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元素,小姓的姚姓结怨于大姓的熊姓,并且血洗县城,元朝灭亡后,姚姓在当地的生存环境可以想见。不少姚姓,离开灵源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离娘山”可意指而不可言之的理由。
彦国公后裔 姚绍弦
姚文龙(元代官员)
姚文龙,字号、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元朝官员。于宋末任端州(治今江西高安)安抚使。元至元十四年(1282年),升江西道宣抚使,兼措置茶法。
1287年是农历丁亥年,中国传统纪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年 - 大事记
1287年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属国,
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年)二月,忽必烈设置了尚书省,遂任命桑哥为平章政事。12月忽必烈提升桑哥为右丞相。
1287年4月,桑哥用称为至元钞的新钞取代旧钞,这种新钞是用忽必烈的年号命名的。元世祖忽必烈颁布法令,禁止在交易中使用金银铜钱,“至元通行宝钞”成为法定纸币。这也是中国最早使用的法定纸币。
1287年4月,乃颜联络诸王势都儿、腾纳哈儿、哈丹秃鲁乾等,举兵叛乱。随后,进兵潢河(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5月,忽必烈统军亲征乃颜,以玉昔帖木儿和李庭分领蒙古、汉军,从上都北进。6月,乃颜退至呼伦贝尔高原的不里古都伯塔哈(在哈尔哈河与诺木尔金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集结重兵与元军决战,兵败被俘杀。
1287年忽必烈(Kublai
: e% Y; C( B" n4 hKhan)率领蒙古人大肆入侵而结束了蒲甘王朝。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国王于1044年建立,为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以小乘佛教为国教。阿努律陀国王相继征服掸族和孟族,也不断扩展领土。在阿朗西都国王(King+ B7 B7 x i" T" N$ N% P2 O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时,小乘佛教逐渐成为主流,并在13世纪初期达到顶盛。当时建造的3000余座寺庙尚有100座保存至今。
蒲甘王朝结束后,北部的掸族,南面的孟族,西部的阿拉干族纷纷自立,形成小国分立的局面,史称战国时期(1287-1531年)。
1287年发行的至元通宝图册1287年元大都的全部工程竣工。1272年2月,忽必烈正式改中都为大都。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元朝民间失火,殃及皇城,宫内建筑物焚毁过半。
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忽必列之命出使缅甸,于此泼江西行出境,完成了周边修好使命。
1287年,一位名为拉班·扫马的畏兀儿景教徒,从泉州出发,成为第一位前往欧洲游历的中国人。
1287年-潮冲进荷兰内地,造成50000余人死亡,须德海出现。
1287年,在前20年对外交往的基础上,广东杨庭璧奉诏把包括南印度在内的10个南洋国家的代表招来(史书称为“来降”),算是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_& S. l ?7 [7 ~
并从此推进了与这些国家的官方贸易往来。
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雨土七昼夜,深七八尺。”这种天空降土现象,古称“雨土”。
$ H! c. v/ Y& W; U% t O*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