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古埕姚绍公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8-31 08:52
标题: 古埕姚绍公
族谱图记记载,右祠在东门内城隍廟左,祀员外祖并祀列子。四房公。就是姚绍公的曾孙十三世有五人,四人子孙在县城,一人早年在外地,联系不到,以后他的子孙有来只准拜祖,不准进神主。

先辈人叫司马祠,有人叫四房公祠。四房公后裔发展到1916年有二十多户,开始来古埕追寻姚绍公祖墓和司马祠旧址,旧址周围已经有人家居住,只存姚绍公立塑像正座没人居住,塑像身穿朝服,左手奉圣旨,右手持尚方宝剑。有老写字写明,还有一块石祠记。


四房公后裔简单修建旧址,每年清明节都有来扫墓和瞻仰塑像,由古埕房亲用木船运载,来回于县城的司马祠和古埕。到1932年四房公的后裔有几人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将司马祠一乐堂作为党组织地下秘密工作点,在党组织安排下开办一乐小学,抗战时期组织青年抗日救亡会,1941年4月县城沦陷,日伪军功占司马祠一乐堂,之后对四房公后裔进行抓捕,抄家,烧房,地下党员和抗战青年在突围中到古埕只存三人,交代吩咐古埕房亲帮助他们祭扫姚绍公墓和塑像,第二天三人就走,说去找党组织和抗战部队。同年8月9日,日伪军入侵到古埕,司马祠旧址被烧。1958年姚绍公墓被拆毁,塑像保存到1975年,有人向革委会举报,革委会派人将塑像打碎清掉,古埕司马祠旧址现在还存在。


2008年重葬姚绍公墓,资金是早年在外地,联系不到的那位十三世裔孙出资的。潮阳的四房公后裔现在不知在那里,听先辈所讲,在县城四房公后裔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还是几户,在外地的另一个十三世也不知后裔有多少,所以族长,族老要求官府立在县城的甲第元魁坊在县志里面再加姚瑷公,姚琛公,以全族之力共同扶持姚绍公的后裔兴旺起来。若是以后各房有发展建祠堂,要挂姚府甲第元魁,忠孝名贤,就要立姚绍公的神主位。合族团结兴旺。



--古埕姚光浦

WechatIMG6.jpeg (523.29 KB, 下载次数: 193)

WechatIMG6.jpeg

WechatIMG699.jpeg (117.2 KB, 下载次数: 178)

WechatIMG699.jpeg

WechatIMG700.jpeg (106.32 KB, 下载次数: 168)

WechatIMG700.jpeg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8-31 12:20
    姚网站长姚尚明今天转发了古埕姚光浦《古埕姚绍公》,好帖。

    此文虽短,却含有不少我不知和不懂的古埕姚和潮阳姚的历史。
    今天在这里,只点评一点:
    明代版潮阳姚氏族谱卷4确实图记记载“右祠在东门内城隍廟左,祀员外祖并祀列子”。员外祖指八世从茂公,因子姚瑷贵受赠兵部员外;列子指从茂公的四个儿子(四房公,包括兵部祖姚瑷公)。当时这个祠是八世祖从茂公祠一乐堂。四房是指从茂公的四个儿子,不是指姚绍公的在县城的曾孙十三世的四人。
    族谱《赠员外祖堂记》:“派孙(十二世)一益,首决东土之谋。河水东过,而南朝城隍庙,与钟鼓楼对峙,若龙虎然,诚百世不拔之基也。万历四十年入祠,中龛奉我员外祖,左右二龛纳四宗焉,父子同堂,兄弟并跻。即起九泉而有知,不啻怡怡如矣;故匾之‘一乐堂’”四宗,姚瑷公等四兄弟也。
   后来,或我懂事时,知东门内双忠行祠旁的从茂公祠一乐堂被称为“司马祠”,不知为什么,至今也不知为什么。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20-9-1 16:12
我爷爷1900年出生到1985年过世,1916年四房公后代到古追寻姚绍公墓和司马祠旧址,就是我的曾爷爷和我爷爷帮他们的,从那以后一直有来往,到1941年他们的后代被抄家,我爷爷一直找他们的后代,我从1971年给爷爷带去县到我22岁,什么都讲给我听,县城的司马祠三个大金字立在大门上面,到改建大宗祠才没有,1985年我爷爷过世,交给我父亲,我父亲到2011年过世。
--古埕姚光浦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0-9-2 06:55
你转发的古埕姚光浦的?古埕姚绍公?是从哪里来的?
古埕宗亲说他叫姚光普,五十多岁。父亲叫姚乌目,已去世。是正贤堂的。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