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请九江姚孝中帮忙:查姚氏人物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6 18:35
标题: 《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作者姚耀宁
姚耀宁,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开本:1/16,ISBN号:978-988-18546-3-6,定价人民币138元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6 18:40
pszyyao按:$ _& o8 M. |# u* Z: v# b7 t% j
     这篇序言来自学术评论出版社网页。原文未见署名。         + n) |4 ^0 r% o/ H1 T1 f
! U2 h8 d0 y4 Y0 g

* {! [+ {% R5 F. _8 v4 U                                              《姚氏历代人物传略》序
  k9 H1 e) V& _5 t% v+ H1 k
4 x- `/ w$ C8 ]0 ^/ f0 t
& v2 h# {) S2 a. f& p! p    姚耀宁(笔名宁静)世侄是广西贵港人,来广东省东莞市谋生已有多年。因此他知道我老家企石镇的情况,有好几个村子多达几千人都姓姚,也早闻说其中有我这样一个以舞文弄墨为职业的人。他说自十年前起就一直想与我取得联系,几经周折,最近才终于见上面。
& g. L0 k: `$ S* E- O2 z' r4 d$ A0 j# Y9 L7 \6 P1 \, t. F0 I! l
  他带来一大沓文稿让我看,就是这本《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他把从尧舜开始,历经我国各个朝代直至现今,所有姚姓载于史籍的人物全都搜集起来,并编写成简要的传略,汇成厚厚的一大本。从他在书末开列的资料来源来看的历代史书数目之多,可见其几乎是把中国史书所有相关这方面的资料都搜罗遍了。为此,他付出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6 @. t2 j" P/ E* c. a

: k" Y* \# h9 Q3 ~) H  姚耀宁以干重体力劳动(挖土机司机)为生,肩负着一个数口之家的经济担子。但他能在辛苦劳作之余,挤时间去跑书店、图书馆等地方专心致志地查阅史籍,辑録所需。每每有机会到外省市,他也不放过任何获取资料的机会,那怕上门碰钉子遭人白眼,他都要达到目的。这样强的事业心和对我们姚氏宗亲的深厚感情,令我十分感动和敬佩!
  ~1 H' j6 Y; E$ Z+ T6 @
9 N# c8 H3 H. }, A2 y) H  尤其可贵的是他这样做并无任何个人功利目的。出版这样一本书,不但无利可图,还要倒贴钱。对此, 姚耀宁早已了然于胸,毫不计较。他干的是粗活,但不是个粗人,更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生意人。他的思想境界很高尚,也是明净的。 , d) j4 e, O5 O% b& s
; k( J" `% J% @- r5 P: L
  这本书是有价值的,价值在于他把零星散载的史料汇集成一个整体,便于读者瞭解姚氏历代峥嵘人物,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我很赞同此书的客观公正,不以正邪为取舍。坏人,那怕是像姚文元那样恶贯满盈的大坏蛋,也着实记録。 9 D! j# p: `2 x- V
% w' ^. ]% y: ]) ~6 a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此话虽对,但能像姚耀宁编纂此书这样的好事,仅做一件就很难了。在感动之余,我为能有他这样一位为宗亲事业而无私奉献的世侄而自豪!
6 z7 X- |8 A1 T7 i; \0 T6 v$ E2 k) x
  我期望此书能够早日问世。
6 _! G% Q, }5 `, h
! D1 @: `& z1 S- w) l( j5 T  2008年秋于莞城新世界花园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6 21:54
照录学术评论出版社网页的介绍。原文目录未见“明”。
7 K# a5 o3 m& N% Z! N0 W
- c# ~6 }8 f! c【内容提要】
6 ~' y& U% m1 d6 ]  《姚氏历代人物传略》是编者把从尧舜开始,历经我国各个朝代直至现今,所有姚姓载于史籍的人物全都搜集起来,并编写成简要的传略,汇成厚厚的一大本。本书的价值就在于编者把零星散载的史料汇集成一个整体,便于读者瞭解姚氏历代峥嵘人物,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 t% j$ w+ m0 B; j" A& M7 K* n! i! d' ?% u0 d* n" _* G6 J9 D
【目录】
) {9 u$ h5 i1 K) p序 
* Z" K) `0 F8 V* C' @3 E- x3 w$ v2 u前 言 
( N2 ^' s5 s% s( S) C  ]8 `3 k2 M凡 例  ' \( z- N$ F" ]2 G
) j8 E0 S9 C' s, U8 Y. G0 ^
远古至隋唐  . [2 P, t( ?5 I2 J
宋朝 
8 T8 H, l( M- Y& K+ `: u9 r4 u元明 
  n3 L; `6 z" ~- i3 r清朝
  d7 h7 ?) p9 j) ]1 H近、现代 
/ l7 Y' U& D; |. N( k" [& h3 ] 
5 A0 p2 j' m2 Q附録  & P2 x( K, d  j  j# ?$ C/ N
附録一 故事传说 ' I% q- ^4 ?1 T5 v; D$ [
 姚氏简史 ! x- c7 O2 d, b, R' z
 帝舜的传说 4 f( a# ^# }  C7 `
 姚 崇
" p9 o% \% X- T 姚涞的故事   m8 D. f! ?7 z% A& t
 姚岳祥
$ d  D7 o) ~0 p: l/ _, {; K 姚启圣的故事 ' j. C3 A6 r# d
 姚 莹 5 S4 q' z& ^' l6 G" W. C
 姚子青宝山保卫战
/ X6 A- @& `5 D0 w- N+ d" \. D& j 姚 明
8 W  j: }: W- }% W1 B* y 姚建萍 , C8 E) s6 L0 z6 X! |6 e
9 b/ J8 D3 h% M+ S$ f1 m/ @- L
附録二 文坛掌故
& _* k. p1 i+ r8 ~4 M. F9 T 死姚崇算计活张说
1 p$ O' |- }* q4 q 冠巾使复姓字(姚合) ' |) n2 D- |% k* Z) Y
 升堂自罚(姚佑) 5 D2 U% U- d/ W1 [8 W8 v( d
 广言则多(姚铉)
5 E  h- x1 I4 b8 d. r  一、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姚鼐)
0 d6 [3 ~6 w* A- ?7 }& `  二、  无妨交相师(姚鼐) # [9 r/ ^: J( p4 r
 引用文献书目
& Q/ q) l/ ~5 ~7 F6 G 
- F; X. [5 ]6 Q" G* E4 f. j4 O后 记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4-27 01:34
二楼《序》文中有“大坏蛋”之语,这也是著书立说的用语?浅!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2-4-27 07:58
期望此书能够早日问世。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4-27 08:51
我觉得姚文元文采非常好,不然毛泽东也不欣赏了。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7 09:35
姚仰云约于清朝乾隆年间(1737~1795年),由平远大拓迁至今广东省紫金县附城中埔柯树坪定居,是为紫金县姚姓始祖。其四世孙有二支迁往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姚耀宁(笔名宁静)是广西贵港企石镇人,在广东省东莞市谋生已有多年。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7 09:39
期望此书能够早日问世。
3 F/ w$ R" n5 t+ x& T洛阳姚孝民 发表于 2012-4-27 07:58
  ?  |' m: q( I+ b
% O2 j0 m' _6 O' T; f. O
: _3 ^7 m1 Q3 w1 e
   此书2009年9月已经出版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7 14:12
"姚耀宁(笔名宁静)是广西贵港企石镇人,在广东省东莞市谋生已有多年。"( W' t; M5 \- C1 I) ]

1 n( P5 W* f, \5 _      姚耀宁(笔名宁静)是广西贵港人,在东莞市谋生。东莞企石镇是宗辅公后代最集中的地方,有少部分宗卿公后代。姚耀宁的书的作序者是东莞企石人。
$ e+ N* R" d5 O$ a1 q1 g& N    广西贵港姚氏有多支。不知姚耀宁是哪一支的?
作者: 平远姚仕忠    时间: 2012-4-27 14:25
回复 9# pszyyao
0 n2 V9 y2 f9 C6 S# l" f5 l. s3 c% h/ G* V, P' ^  h0 m1 S. \' v  V

& Y* m% G+ {6 C2 V- D% ^9 ^/ d: `    紫金县姚氏是平远姚超竹静公后裔,现在人口有三千人左右,平时有回平远祭祖。姚耀宁是平远姚祖隆派静公房仰云支系。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4-27 14:37
回复  pszyyao
7 G/ `3 j5 \- R! `6 F
- v- a& \+ e, _5 K$ o5 Z
# k* @9 E9 v; w; ~9 n+ U, g3 L0 W    紫金县姚氏是平远姚超竹静公后裔,现在人口有三千人左右,平时有回平远祭祖。姚耀 ...6 E3 F2 G0 g3 w- e* p- b
平远姚仕忠 发表于 2012-4-27 14:25
1 l, a8 q2 v% P0 {& T! t
你认识他?搞几本书去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7 14:55
回复  pszyyao
; `4 G( l- d; U6 E1 J& N  n8 f, L5 S' G3 h5 W$ j9 r. r
# s) y8 ^* V, S1 V% d1 m7 j
    紫金县姚氏是平远姚超竹静公后裔,现在人口有三千人左右,平时有回平远祭祖。姚耀 ...6 ^2 L9 C. i  z5 @4 q
平远姚仕忠 发表于 2012-4-27 14:25
4 Q3 D( E. [5 O4 D1 c3 s

/ V- k7 x9 y8 {3 g# ~* d8 @) q) k3 Y# E2 N
     紫金县的平远姚是与你们合修族谱还是自己修?是用三修的派字还是自己立一套?
* r3 R. a1 D# E4 a     贵港的平远姚是与你们合修族谱还是自己修?是用三修的派字还是自己立一套?
; W4 v. ?" k, Q4 x# n     你认识姚耀宁吗?他多大年纪?是几世?
* P# b' B0 l- {! i     你有或见过姚耀宁书吗?该书有多少平远姚的人物传?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8 08:01
此书2009年9月已经出版6 P5 C+ R+ C1 {( W. \3 n$ Z
姚孝中 发表于 2012-4-27 09:39
! W, i& O5 V+ y6 t3 U
  x9 Z6 P# e' Y2 E8 W3 L
( `9 h- ]3 |! n
    估计孝中兄已有此书或读过此书。& \, [+ W; v9 X4 o4 U7 e! O& ~# K
    作序者是什么名字?& A9 V) q- `1 `/ @2 _0 ]7 O
    书上有出版社(责任编辑姓名)的地址、邮编和电话吗?
, F) Q2 F& e+ e: f! X, U5 r    定价138元。此书有多少千字?总共多少页?印数多少册?$ Z8 m+ B. D" X) I: I! b
    此书有多少人的传略?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8 08:04
本人的确已有此书并读过此书,不过没有细读。得慢慢研究。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8 09:37
本人的确已有此书并读过此书,不过没有细读。得慢慢研究。% o( y$ z# Q" r1 V
姚孝中 发表于 2012-4-28 08:04

% ~2 C9 a/ L: i, k) I
& z0 H6 G8 @3 p! U, w7 _       谢谢。待你方便时回复上述询问,特别是作序者。有了他,便可找到书著者。5 x7 `, p: ?! `' s& P  h" O
       通过版权页上的足以回复大部分问题。
作者: 平远姚仕忠    时间: 2012-4-28 11:44
回复 12# pszyyao
& _% C% D; p7 r4 p2 O
* \4 ]8 @# ?9 v, l% |6 r7 H* ~- G" b5 O
    我没有见过姚耀宁和他的书。
7 v- s; j4 v, t. P/ {8 r贵港平远姚几年前曾经回平远祭祖,不知是不是姚耀宁他们这支,那时候我还没有接触过,所以不清楚他们的字派和世系情况。& h. |) r* c+ [7 [, r+ ]# E
几年前在惠州和惠州监狱的姚副监狱长吃饭时,他说他是二十一世卿字辈,说明紫金平远姚还在用二修平远姚氏字派。
" a( a" I$ w' E$ [二修时尲公创立的字派还可以用一百年,三修时姚宇陶虽然延续了新字派,暂时还没有用上。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8 14:00
作者:姚耀宁(笔名宁静)
6 e- v$ w9 \4 @1 `7 u: v7 o作序:姚柱林先生
* h( _- W, a9 T+ K- s! W吴运仙女士(姚耀宁妻子)、吕锦智先生、唐日辉先生、娄欣利先生、杨晓东先生、游华清先生、余正平先生、万燕琴女士、李友志先生、刘炼女士、陈露念女士及邱金平先生、安子女士伉俪等人为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8 14:02
姚柱林先生祖籍东莞石龙,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是国家一级编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在国家文化部工作过多年,担任过广州市文艺创作所研究所所长、《舞台与银幕》杂志的主编,长期从事电影创作与文艺理论研究。由他创编的《外来妹》、《代理市长》、《秋天的印象》、《南方的风》等脍炙人口的电视、电影、话剧等作品,深受观众的好评。在文艺创作理论方面,著有《漫谈写戏》、《粤剧老了的原因》、《戏曲革新现状随感》等专著、论文。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8 15:03
作者:姚耀宁(笔名宁静)6 J1 u0 T. d' P- H% e2 Z" ~4 N5 M: u
作序:姚柱林先生
& r* H+ K2 r1 m3 v! ?吴运仙女士(姚耀宁妻子)、吕锦智先生、唐日辉先生、娄欣利 ...1 f9 P' P6 {! S0 a. e+ x5 u! x
姚孝中 发表于 2012-4-28 14:00
! a3 Y* }  u) Q+ U* X' X# s

  V- s, R, l) X* ?9 U9 V/ Q7 E! O1 {    谢谢。
0 t/ t: P! Z* x4 K  U* R    终于知道为姚耀宁《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作序者是姚柱林。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4-28 15:11
姚柱林,男,1937年生,东莞企石镇上洞村人。1959年石龙中学毕业,1960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1964年毕业分配至中央文化部艺术局戏剧创作室工作,1974年调入广州文艺创作研究所任所长,为当代广东及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创作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退休。现居东莞。
% P, M6 ?, s2 w
( J. _- a6 h8 n: A    姚柱林系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 G2 o9 y% ]7 v6 Y( F+ \! m  V' p& N$ W0 j! ]9 u. `
, m  n( X6 r+ o( f. Q5 _
   东莞企石镇上洞村人,宗辅公后代聚居的地方。
作者: 姚安迪    时间: 2012-4-28 16:38
谁认识姚柱林?谁认识姚耀宁?把他们都请进中华姚氏宗亲网来一块交流讨论不就好了吗?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4-28 21:57
谁认识姚柱林?谁认识姚耀宁?把他们都请进中华姚氏宗亲网来一块交流讨论不就好了吗?% k/ c5 L  D( z, Q5 D/ F9 F
姚安迪 发表于 2012-4-28 16:38

; l8 R- U, g8 u, M2 j! c+ k言之有理,认识的可以做做工作哈。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5-1 17:27
说姚文元是恶贯满盈的大坏蛋。是不是太过了点?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5-1 19:16
说姚文元是恶贯满盈的大坏蛋。是不是太过了点?
7 X5 W# Y! W) e, r5 o姚小平 发表于 2012-5-1 17:27
+ N0 L) E& n0 M& T4 s* Z- X
% z  Z- J1 ?: O1 F9 h; F

* o/ T, H8 j$ k& e这样的语言(恶贯满盈的大坏蛋)也太通俗了,作者在写历史人物时,个人政治观点太明显了。;P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5-2 02:44
姚文元恶贯满盈了吗?是大坏蛋吗?姚专家文革前的太学生,评历史人物太有才了,可能基本的史书都没读完嘛,还要作序,沽名钓誉,如此如此,还砖家,不敢认同此人的学养。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5-2 02:57
文化人的堕落是对文化最大的伤害
$ B9 Z3 T" r+ W. P9 c3 E6 Y
1 u5 L3 i) d8 t3 U9 a! [5 R——与姚柱林对话录
" R& T8 N  p/ x( e( W
* `9 V- \" L1 i; x8 i! r    今年7月上旬的一天,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创作了《代理市长》、《商界》、《冷暖两心知》等影视剧而名震广东的姚柱林老先生来到《文化周末》报编辑部,在互相寒暄了一番之后,我两就天南地北地闲扯了起来,当然,聊着,聊着,最后还是聊到了我们所熟悉、所关心的文学话题上来了。0 F9 |2 @& Z- x  ], g2 C

% G5 F4 E0 k' p& b! U5 a9 H    对话内容就是从姚老师解说实习记者邝雪英的邝姓开始的。现整理出来。
" B+ \* S( z* J/ O! @
4 M; B0 h. ^6 J- t, z5 g: b / c# A( j, Q( p4 R

6 e$ n9 D+ d. P4 O0 E' ~+ ^5 B+ Y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 e, e6 e% O5 K5 v" x5 w9 m3 k: I4 N4 c& w8 w& m& F" T8 M
" a3 Y1 B8 ~5 K. a% G5 F: @
* O" V: P- R% s. \
9 t  i. R0 R% d3 z% y6 a  p9 {

8 J5 Q! Y1 V0 e# [, f                      文化人的堕落是对文化最大的伤害: o( g# j: V; _& {. j6 I

; X+ |0 E' x2 T1 Y, l汪:令人痛心的是,对文化心怀敬畏的人越来越少了。文化和文化人都在被边缘化,这有点让人担心。人们似乎越来越只关心当下,关心肉体,很少去关心自己来自何处,将又走向何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多么温情深幽而又苍茫辽远的叩问!多么好的诗句!一千多年前古人就在这样问天、问地、问自己了,可是今天我们还有几个人会这样的去问天问地问自己?怕是连这样的诗句都没有多少人有兴趣去多看两眼了。% }; |4 S9 c$ e  L5 s4 m; ~/ h( J
# M  s& G, G, v: d' k) }. b
   如果是普通百姓这样,很正常,能够理解,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但文化人也这样就有些可怕了。不思考,人云亦云,没有思想,也没有多少学问,只有一大堆职称、学历、五花八门的获奖证书和会员证书,到处欺世盗名。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风骨品行的堕落和人文精神的丧失。现在的文化人呐,尤其是文学界,不要说拿古代的文化人来做标准要求他们了,就是拿很多普通人做参照他们都不如。有这样一种状况姚老师一定早已留心到,现在很多所谓的文化人,所谓的作家,对文学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爱,而只是把文学作为一个幌子,一个招牌,把作家当着一种身份,一件自以为华丽其实在别人眼里已经黯然无色的衣服。利用这些来谋求一些世俗的利益。这些人搅和到文艺界里,是对文化最大的伤害,是文化传承的最大障碍。
" y" F5 h$ G8 U. |% I; p) I7 @1 \6 l# I0 Z5 M- E- c
5 }3 q3 N- P  N, K
$ O" u/ M* M* a
姚:那是为什么呢?除了其他种种原因外,我认为与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也很有关系。因为我们中国有一个特殊情况,那些所谓 “家”,就有编制,就有级别,所以他们总想占个位置,混点名堂。省作协副主席是副厅级啊,谁不想争呢?
$ k# Z+ i. Q4 p7 _, c+ H3 w  H1 [
! S% h& J9 U5 l. o; B( H+ v5 T7 @ 5 L2 r: o$ J$ {* H# u
! a5 M0 h: [( B# `2 U* g# F
汪:对,还有作家也评级,比如您评的就是一级啊(姚大笑)。这恐怕也只有中国才有。一个作家水平的高低应该由读者来评,而不是由那些文化官员来评。. s# m: D% ^3 z! H: e
8 h/ N7 x, d5 D! m3 P

; w0 s7 l  t3 F1 y7 `  N( b) |" c( }+ q4 }$ |
姚:没办法的事。要是没有这些个东西,谁也不会争的,这个是来源于苏联的,全世界都没有。) n3 V2 H7 C# }; `- J

$ h; N$ A" x6 w2 a3 V# W' S7 l汪: 这是文化体制出了问题,是体制造成作家去追求这些东西,而不去追求创作、追求独立的人格与思想。% `7 b: D4 C5 {0 p! C8 ?! A4 d

, m" h4 y1 X# p# D: _) n2 a5 z
- Q: I( h% c& s3 l7 {1 T8 ?2 a% j; H
姚:其实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作家作家,你就写作嘛。我不记得哪个古人说的:“文人宜散不宜聚”。文人还是分散的好,不要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就窝里斗了,不窝里斗就争名夺利。还是分散的好,各搞各的。你看巴尔扎克跟雨果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两个有什么联系没有?没有嘛。没必要整天搅在一起,搅在一起就免不了你长我短的,有这时间还不如去读点好书,去写点东西。- d, G6 L; l* S, W

$ t+ t5 ]) ~; p7 L3 a ; D' Y8 X+ V; P: q
; J$ G: A- o* [6 e. X) p
汪:说得好。我就特别欣赏古人的那句话,“君子和而不党,小人党而不和”,小人虽然整天混在一起,但他们不和。君子可能平常没什么联系,但到了一起总是有话说。哈哈,我这话好像有点影射我俩是君子的意思。黄永玉的话说得好,有人问黄永玉:你为什么跟别的画家很少联系,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啊?您猜他怎么回答?回答得精彩极啦,他说:你永远看不到狮子和老虎是成群结队的,他们都是独自行动。只有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小动物,比如狼啊狈啊之类才需要抱成一团,一起共同抵御外敌。真正的王者是不需要这些的。3 y7 v8 ?' L4 b9 ]9 G+ K, w

* J4 k, r+ m  {6 R 3 E3 ]% L3 b% p  D4 H% ]

4 N/ O7 A/ d3 t8 S) F姚:对,因为不自信啊,心虚啊。有些文化人是越来越不自重了,甚至俗不可耐。曾有外地来东莞的一些作家找过我,见过一次面,就再也不想见了,真是俗不可耐!今天的文人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啊!让人失望!2 |# g( k4 ~+ W3 }2 x# }
5 M+ Y1 V0 ^! F1 H
$ i3 P4 T% J( a

, }$ c5 K$ k3 R- N, q  p& d汪:这里面也有不少的社会原因,不能全怪他们。咱们不谈这个,让人难过,却又无可奈何。谈点开心的事。
# {; I5 ]9 c3 v8 M- A
4 c6 l1 C8 L- R" ?
* e0 i* ~$ \0 Q. z1 x
, `; O, l% Z( u1 J: ~# ~姚:哦,好啊,那我们谈点别的。你现在还写不写东西?
, T( p$ I; v4 x6 j  i, V' E# s: D+ p! V! x, l

( p" s& d/ ^& m
3 i8 u5 v5 ^$ B6 A. v汪:几乎不怎么写了,找不到感觉。其实我的长处是写小说,但很多时候我不写,要写也只写些杂文、时评、美术评论、文学评论之类,其实我不是很合适写这些东西的,在东莞写写可以,出了东莞不敢写的,那会贻笑大方的。为什么不写小说了呢?并不是我不想写,有时手痒得难受哩,但我还是不敢轻易去碰,小说在我眼中是非常神圣的。
- [6 B4 U! F- m; _1 {4 X# v" f
' Q6 n+ z+ Q8 p # A8 C. y9 S! c  a9 d4 f4 c

6 F" b1 Q' n9 F7 ]# R! I: ]$ [+ J                      文学边缘化是正常现象, K5 c: f" q0 n$ l- C9 p
3 `5 s, T$ j" E+ q8 z, S) P, M
汪:姚老师,你对目前文学边缘化有什么看法?
3 I- q8 T, ~2 V  H/ W. o3 @; `) M; @8 E( ~% o- r4 l
1 C4 C: Z% y0 X9 s
5 T. w; T$ n4 a3 |- L  m7 i# X
姚:哦,这个是很无奈的,这个要有思想准备。有一个美国人在20世纪末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他说20世纪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这可不得了,但是有两样东西相对地矮化了。一个是环境,全球性矮化,要了命;另外一个是文学艺术,包括电影,他还说“估计这个事很难逆转”。
2 t* p6 W' Y8 f0 H
, O& H1 d( N) H; `% ~ + L1 [! s3 [0 c5 ^

& B, @- X, _. |+ K2 @* P汪:对,我同意这个观点。: a- O: r& q0 j; y% @1 `1 a) ?

" X/ w* {" M# i* y! Y3 h$ b/ X 0 ^0 M4 r! ?  b$ u% C3 l/ p
1 W+ Y8 M" X, m
姚:说得有道理嘛,何况事实也证明他说的是对的。
$ U% C" ^/ v# z3 V5 G$ x  [: u! }2 w* g- L' d
( Z' Q) C0 F5 ]+ V  L: R$ ]
' W& _4 b! d& S; p  j  V6 T
汪:姚老师,我这样看,(上个世纪)70年代末,整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作家很容易成名,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比如阿城,一篇小说《棋王》就让他一夜间闻名全国。作为作家,一个写作者,我们或许会有遗憾,我会想啊,如果我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有一个中篇或短篇产生影响,那我也成了全国著名的作家了。但如果以客观的进步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原来的那种唯文学能成名的现象才是非正常的。那时大家没有其他的娱乐,是一个文化一元化的时代,没有什么电视剧可看,也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更没有今天这样丰富的物质化的消费和娱乐,别无选择,只有看杂志、读小说。那时,社会开始进入变革转型期,而信息却相对闭塞,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获知信息的渠道也没有像现在这么畅通,社会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人们沉积了大量的疑惑,诉求,不满,躁动等等,都需要借助文学的形式来表达。这个时期的作家,身上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现在好啊,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文学回归到了它原本的位置。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多元化的,价值也是多元化的,人们有很多的取舍,有很多可以玩的东西,很多可谈的话题,上网、QQ、炒股、沐足、上酒楼、发黄段子、一会超男、一会超女,忙都忙不过来,不一定非得看小说。所以我觉得您说得对,这是不可逆转的。但现在很难判断它是喜还是忧,但它肯定很正常。# q" X& k  ~, Z( ^! R6 e; c& w
( X9 }' `2 L! D9 b/ a) F: ]3 ?
    那时候文学只有三类,一个是知青文学,一个是反思文学,一个是改革文学,不像现在,现在文学是个人化更突出了。那个时候不是,那个时候的文学它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那么,这种文学因为它关注的问题,它的题材与社会有关,所以它把作家的身份也异化了,其实他们已经不是作家,他是当时社会的代言人。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才是不正常的,作家的责任没有这么重大,文学作品也不能起那么大的作用。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文学又过于边缘化。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容易走极端,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就一天到晚只讲钱,只讲物质享受,把精神层面的东西完全丢到一边去了。人是万物之灵长啊,没有精神上的追求怎么得了?!还好,这一两年又有点“文学回潮”的意思。' @  s, @% v3 g0 R$ t/ |+ w
1 D( f, B) M# [+ s) m, u- O, A* Q
2 }8 K) s2 |8 ^" Q! h

9 G8 ~; q+ A( q5 ]: S姚: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尽管如此,但文学一定会存在下去,它不会死的,它始终还有,但是它不会复兴了。) k" ]5 `7 w6 M
  `( _' u) j  {7 t* z

9 l0 E: Y) E& \( D4 Z2 N$ J# u& v, E6 q
汪:我觉得文学的边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没有必要去为之伤心,怀念。我倒是对我们社会普遍缺乏对文化人对知识分子的敬重感到担忧。这要更多地从文化人和知识分子自身找原因,是因为你们这个群体里面鱼龙混杂,真假莫辨,道德滑落,人文精神缺失,让别人对你尊重不起来。所以要反思反省的首先应该是知识分子和文化人这个群体。龚自珍曾说“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家之大耻”。可见文人的品格尊严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品格尊严,直接关系到社会道德价值的取向。我特别欣赏法国思想家圣西门说的一句话,他说: “假如法国失去几百个优秀的知识分子,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将会成为一具僵尸”。这话说得多好啊!  Z7 K/ \3 ?6 J6 D

( X. ?! L( l" e+ T/ w6 u( F; c7 [ 3 [- F1 Z8 o: [: ]2 c' B3 J0 P

& X3 f3 \8 X9 [4 ~姚:圣西门了不得啊,启蒙运动更是不得了啊,资产阶级革命就是由这个思想运动引起的。文艺复兴是一个阶段,要是文艺复兴没有这批思想家的话,大家就沉浸在宗教的统治之下,昏昏欲睡,没有人敢大声呐喊了。文艺复兴举起这个旗,把宗教统治打破,以人为本嘛,人开始抬起头来。像我们打倒“四人帮”后一样,我们敢抬头、敢说话啦。那么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资产阶级大革命,宗教的束缚完了,但还有另一个束缚人的东西——封建,于是就产生了启蒙运动。法国启蒙,以伏尔泰、卢梭还有那个狄德罗三个思想家为主。所以法国国王看了伏尔泰的文章以后就说“亡我法国者,此人也!”因为他提出“契约论”,国家应该协约,人民商量决定谁来当国王,就是民主选举。这种思想一产生封建国王就要倒台了,所以这个思想的力量千万不能小看。
$ }5 w4 w7 A. F* {! _0 q7 W* V! @) u$ r" w9 i8 F7 @" m' J
  Z% P1 b# X8 b  {- m; m
# l( f$ G. x) j( D" ?, F) y9 D
我们现在强调思想解放,的确很有必要。人往往是自己束缚自己,自己的思想束缚自己,而不是别人束缚你。马克思讲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往往是惊人相似地重复,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真的是这样,我们回头来看我们以前跟国民党,本来是兄弟,但却互相把对方视为最大的敌人,那是悲剧;现在是喜剧了,重开国共合作,两岸互相来往,而且越来越亲密,大陆的人也可以去台湾观光旅游了。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是不是觉得像开玩笑?# W/ g& N( i# Y: g
( v. X; e) ^, c2 ^" F# C& ^
                  : g+ L% o6 ~! C* C. F
* ]  h; q$ W, e8 h+ L
                            艺术是不怕老的东西  m4 D. r; j% q+ _; K8 r- m# ^( F: k3 t
/ Q) H9 }! y- h. |& }
汪:姚老师,我们海阔天空聊了那么久,现在想听您谈谈对东莞文学现状的印象或看法。有什么好的建议?& S' r/ t, K6 i& M8 _
/ K8 }* X" T; H1 I/ p1 R" i& i

8 ~7 R  j( t# r0 o0 x2 E& f( t# U6 |4 _. U% F- |' W
姚:这个,你可要原谅我,我对东莞文学艺术队伍的现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5-2 03:00
这就是此公的学养“那是为什么呢?除了其他种种原因外,我认为与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也很有关系。因为我们中国有一个特殊情况,那些所谓 “家”,就有编制,就有级别,所以他们总想占个位置,混点名堂。省作协副主席是副厅级啊,谁不想争呢?”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5-2 03:02
言不由衷,你看“其实真是一点意思也没有。作家作家,你就写作嘛。我不记得哪个古人说的:“文人宜散不宜聚”。文人还是分散的好,不要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就窝里斗了,不窝里斗就争名夺利。还是分散的好,各搞各的。你看巴尔扎克跟雨果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两个有什么联系没有?没有嘛。没必要整天搅在一起,搅在一起就免不了你长我短的,有这时间还不如去读点好书,去写点东西。”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5-2 03:10
说了“谁不想争”又说“没意思”。真是钻家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2-5-2 03:11
比姚文元的文品差远了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2-5-2 16:20
回复 23# 姚小平 政治用语吧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5-3 09:35
回复 31# 姚紫洪 + L8 _8 v4 p2 x' u" z3 s
3 k1 B3 z2 n, a7 R
1 i: Z1 b8 D: _& @3 U2 I
  文革用语,:lol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5-4 01:44
哈哈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10 18:06
标题: 请九江姚孝中帮忙:查姚氏人物
请九江姚孝中帮忙:查姚氏人物
$ p( U1 x1 d. ]3 ]2 R, S
" I1 `* R# D# p& ?- i! c- i, g           《雪坡姚氏述先记》,(闽侯)姚璧撰,侄姚家琳编录,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前些年北京图书馆再版发行。2 j7 R; E8 V2 |% a! o" Z6 n" o8 T

+ j5 f. O; i2 l: |( E            著者姚璧和姚家琳俩是叔侄,桐城姚氏远裔,清末民初福建闽侯人,世代官宦人家。姚家琳编写和出版此书后,应修了姚家族谱。
3 Q4 A- k' E4 t' h            叙述和记录了姚家一门四世数人为官之道以及政绩和事迹,可认为是姚家族谱的先德传,也可看作循吏传。所涉及的姚家琳之先世是:9 r2 d' L* F" _, E' P1 ~6 e
            1  姚怀祥,字履堂。清嘉庆戊寅恩科举人,历任浙江象山、龙游、新昌、嵊县等,最终在定海抗英斗争中殉难。& c9 b1 ^( d7 H/ x/ O
            2  姚蓝坡,讳宝铭。清道光乙己恩科进士,历任四川富顺、涪州、泸州。坚决抗击翼王石达开攻涪达三年之久,涪州民为其建生祠姚公会。
' q" }8 S3 m1 o9 B            3  姚禹九,讳宝谟。以秀才保县丞,捐生知县,初任四川蘆山,后补平武。因丁忧去官,坐是淹滞四川者十年;后改选广西迁江。
* z2 }" _+ I/ I  r) |+ U% V7 k            4   姚仲容,讳世贞,以光绪己卯优贡、庚辰朝考一等分发甘肃。历任张掖、狄道、皋兰,皆有政声。在狄道时捐三千金修城垣,峻不及年,回(民)乱作城围而不至陷。五叔父姚抑斎曾在甘肃随姚仲容任临洮、皋兰等地,认为“所述仲兄政绩太略”,补述了更多更详的姚仲容事迹。
% Q- ~$ y( E0 d+ l! `            5  姚璧,字建斋。少补弟子员,潦倒名场,幕游数省,终以时命不齐,遂归隐焉。自云“予少年游幕四方,虽未登仕版,罔识为政奥窍,然吾家数世为县令,仅就予所闻见者为子述之。”姚家琳要到甘肃当官,向叔父姚璧问政,于是便有了这《姚氏述先记》。
2 F' D; C8 h7 z            6  姚家琳,又名幼仲。工诗能文。“甲寅之春(民国三年,公元1914),姚幼仲以保送赴京应法官甄拔兼第一届知事试验,及格后分发甘肃(任职)。”初权盐池,继宰静宁,补授毛目。所至士民爱戴,卓著循声。姚家琳整理了姚璧的“述先”并请五叔父姚抑斎作了补充,又请世交、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和祖先当官地的乡人读述先记和题辞,于是便成了《姚氏述先记》。
1 i! s# b# v* i5 e1 y6 ]8 o/ t7 F; l4 [! A" q; L! u) @6 I$ A
          请你查《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一书。
% m& B2 ?; b$ e; G$ }( }( Y+ i       此书收录以上《姚氏述先记》哪些人物?# Y4 d$ f& w% f2 v  t5 H  P" B
         《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一书收录了福建姚氏历代哪些人物?
; m0 ?0 u. z! y" P/ u         谢谢。/ `& y) D2 p( p9 T* K$ z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1 21:32
姚怀祥(1783—1840)字斯征,号履堂,侯官(今福州)人。先世籍南直之上元县(今南京),于明洪武年间迁闽定居侯官。清嘉庆戊寅(1818年)恩科举人,后曾六次赴京会试礼部均未中进士,至道光乙未(1835年)中大挑一等,当年即充恩科浙江乡试同考官,嗣历宰浙江象山、龙游、新昌、嵊县令,五年后改署定海县。6 Y* U9 i, k  }3 u
定海县在舟山群岛南部,乃沪浙门户、战略要地。) m1 i7 @3 V/ K1 R
宋改吴越望海县置,清改曰镇海,即今浙江镇海县治。春秋越甬东地,唐置翁山县,寻废,明置定海冲,即舟山也,清初置定海县,复升河北省厅,属浙江,设定海镇总兵驻此,民国仍改为县,属浙江会稽道,县境有定海港,一名道头号澳,为舟山南岸之惟一水道,清道光二十年,英人以焚毁鸦片之故,率军舰陷定海,旋议休战撤军,二十一年,复以兵攻定海,总兵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死之,及后和议成,以地还我,有不得割让他国之约。! o" J3 h0 C" @/ z8 C
1839年6月,道光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230余万斤,举世震撼,人民颂扬。1840年英国在美法两国支持下发动侵华战争,多次攻打广州均被林则徐严密布防击败。六月初二日,英将懿律率舰四十余艘转而挑衅厦门亦被闽浙总督邓廷桢率军击退,遂驱舰北上,趁浙江防务空虚,于1840年七月初四日攻入定海五奎山。英军致书总兵张朝发(闽人)面谈,张惧不敢往。姚怀祥“以升平久,军民不事兵甲,且势危无援”说:“我为守土官,当示无畏!”乃携游击罗建功登舰,英将致书,限令半小时“将所属海岛堡台投献”,姚怀祥严词拒绝,怒斥英军“何故侵我国领土?”勒令撤退,不得犯境。
. ~) X: ^: e# l( j姚怀祥持书回衙立即部署抗英。初七日下午二时,英舰司令伯麦下令攻城。水师被英军强大的炮火击溃,水师总兵张朝发被英舰集中左股,当晚阵亡,水师溃散。姚怀祥与典史全福急率士民抗击,并以土袋塞四门,决心与城同存亡。无奈军力不足,寡不敌众。在初八日凌晨英军攻破东门后,姚怀祥知事不可为,且身又负伤,危急之际,姚怀祥“声色不变”,脱下衣冠掷付屠者阿狗转告家属曰:“我不克保守兹土,死且有罪;汝辈,寇来勿贻我戚!”再脱下“身上夏布衫与所戴铜边眼镜”交给他的胞弟姚怀铨嘱云:“此物到时,便吾尽节时也!”他的家眷及胞弟姚怀铨由幕客护送“从间道避”。城破,英军步步进逼;因势危无援,姚怀祥从容跳入梵宫畔之万公潭自杀死节,时年仅58岁。典史全福持刀与英兵肉搏,砍死英兵一人后血洒海疆,壮烈牺牲。
' R0 z7 u5 q! o% P% X1 t& v6 m鸦片战争后,道光帝降旨褒扬恤典,对姚怀祥子弟“恩予世袭绅民”,为“云骑尉三代”“恩骑尉世袭”。怀祥与全福褒称为“定海双忠”。怀祥次子宝训扶柩回籍安葬于福州北门。定海土庶皆白衣哭送,并于万公潭建碑纪念,王丕显作记。绍兴府知府徐荣鸠资“建祠之于(杭州)西湖吴山以祀”,附祀全福。其侄姚宝铭登道光乙巳(1845年)恩科进士,侄姚钟瑞登光绪丁丑(1877年)进士,侄孙姚家琳民国三年法官资格、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列甲班,出任甘肃毛目、盐池、静宁县令、法官,并续其叔姚建斋所著《姚氏述先记》。姚怀祥对经学文学造诣颇深,著有《群经诸解》,已失。有诗文二十卷仅存一卷曰《履堂遗稿》。姚怀祥墓在福州北门外,今无考。咸丰时,名士刘家谋有《过姚履堂墓》诗云:“海暴仍为患,传峰始此州。独能捐一死,犹是励群侯。颜晋车还服,苌弘血已收。裹尸将马革,何意属儒流。”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1 22:09
刘德城,周羡颖主编,福建名人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8.
. f) B9 Q( K0 p, H只收录姚姓人物2位:姚怀祥,姚虞。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1 22:10
姚虞,字泽进,埔尾村(今福建省莆田市国欢镇林柄村)人,姚鸣凤之侄。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任镇江府推官,后升奉训大夫,南京道监察御史。曾巡按湖广,时值岁荒,百姓背井离乡,虞绘流民十二图给朝廷,反映下民疾苦。官终至淮安知府。他是明代方志学家,著有《岭海舆图》,是他巡按广东时所作。该书详记当时的要塞、武备、兵马、钱粮,于志乘中别为体例,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5-12 14:34
好资料。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09:47
《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一书,姚维侃宗亲正在陆续上传本网,敬请关注!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09:50
凡是姚氏宗亲历史人物,建议最好不要带有政治色彩作出评价!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2-5-13 11:20
刘德城,周羡颖主编,福建名人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8.9 x* ]2 N2 d& P; i
只收录姚姓人物2位:姚怀祥,姚虞。
7 X; Q) b. _9 x9 e1 {" \3 X姚孝中 发表于 2012-5-11 22:09
3 \5 r8 V  k* R) c! z/ T

* A  T6 e8 A5 |) X1 x/ _     谢谢。& \; [2 m) i0 r0 Q/ m' b( v5 A
    我就是不满意刘德城和周羡颖主编的《福建名人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8.)只收录姚姓人物2位:姚怀祥,姚虞。这是很可笑的事,说明了编者是什么水平和什么态度。光《雪坡姚氏述先记》涉及的人物都不只2位呀,何况福建历代姚氏。因此,去年就此发了几个帖;也是发1楼帖询问的原因。6 o. B4 K' ?, D3 H. \  w
      你未告知姚耀宁的《姚氏历代人物传略》(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哪些福建姚氏人物有传略。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20
 姚东(宋朝时期) ; p1 a( d8 S! h! S
   字明仲。龙溪(今福建省漳州)人。宋代诗人。
7 E( m% b, C9 g7 I8 j2 G  姚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科举登进士第。后调任长溪主簿,再调任保昌丞。姚东以通直郎致仕。
2 i7 Z; L/ z5 s' f: L+ x  附诗一首: 9 a1 X" Y1 R# T5 i7 K. N
  皆山西爽二亭 " u2 {5 _7 o/ `8 F% i
  华亭百尺跨嶙峋, 2 T; {+ K* h7 P3 f- E8 a
  照眼风光自吐吞。 # e3 j, U+ V+ z2 z
  间数炊烟分聚落,
1 t6 v# U* A# D. ]5 L$ \' Z- d' \  坐收奇观入壶尊。 ! c) ^3 F1 {: C0 Q: e9 ~) z" P
  风峦绕户云生袂,
5 Z$ f- l5 o. |; o. r  铣柝无声月在轩。
8 E2 Z( k5 b4 c9 x& O  更有何人佩黄犊, % j' ~' H  ]# }* Y# b
  耕锄已遍落霞村。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21
姚望之(?—1234)
  ]0 R( g/ q: }6 G; S   字肖吕。宁德(今福建省宁德)人。宋代诗人。
. W5 p) X# S; Z3 T& U5 F+ ^* f  姚望之于宋理宗宝历二年(1226)中武举进士及第。端平元年(1234),赵葵恢复三京,姚望之入为其幕客。同年赵葵兵败,姚望之死于军中。 % t/ C# `) c6 X+ t
  附诗一首: & M* w. h4 U/ u/ b
  龟山禅寺 ; ?1 S# v1 g% X$ r( O
  万山深处远轮蹄,
6 p+ w7 `( C4 u, r* u+ w+ F  古寺雍熙诏赐题。
$ A3 b3 u! }$ w* ~  L4 k1 \  坐望竺干诸佛近, / E7 n  C0 k5 |% ?
  从凭菌阁十方低。4 y- R3 ]3 W2 E& o. H! I
  灵岩频见玄猿度,
' g" k) x( N! D1 y  琪树应招白鹤楼。
- k3 t8 C0 ?$ v& b, q, b  不觉胜游天已晚,
  @; T; F% y& h' k; E2 C  一痕新月印前溪。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33
姚蓝(清朝时期)
. i7 r! `; L" O  r  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4 K5 M0 }7 `# q/ M  _. o& j8 V
  姚蓝善画人物,衣物飘举,赋色淡雅可喜。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34
姚雨云(清朝画家) " D7 f4 _0 C$ q* m1 [: Z
  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
0 p+ e0 i$ l! H, }  姚雨云善画,仿宋,元人笔意。曾作《断桥野渡》、《平林秋色》萧疏淡远,笔墨俱化。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39
姚事敬(1862—1944) 0 x) y4 [' m2 l  a5 B* l3 l( n! P
  福建晋江人。爱国华侨。教育实业家。
" S% `0 i* i# a: }+ k  姚事敬年幼时家贫,仅读了四个月的书。长及青年, 姚事敬颇有胆识,涉远洋去菲律宾开拓。
. l+ V- u% J% m5 s3 w8 l" N% v* ~  从唐山到小吕宋,要过三道关:气候差异关、语言关、谋职技艺关。他睦族以礼,交友以诚,处事平和、忠信、笃敬,获得菲邦人的敬重。姚事敬在希腊禄万社开设米行,生意兴隆,事业蒸蒸日上。即回到故乡建新居。见乡邻仍为贫穷所困,即慷慨解囊,买大字(出国护照)提携堂亲和亲戚往菲律宾。+ _9 j; s4 z: s7 ?0 E2 X4 y
  在异国谋生的经历中,姚事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素质在谋生中的作用。于是他竭力主张在家乡兴学,培育青年人成才。 1 ~: K) V0 C( V2 ]# O
  1918年,他与乡侨姚宗荣归国,会同伍堡五社贤达等商议,倡议合办新校。创办毓麟(后称嘉排)小学。达成协议后,乡众公推事敬任董事长,聘请蔡建安任校长。在晋江,开了由私塾转办学堂的先河。姚事敬受解放妇女新潮的影响,兼办女学部,名曰毓秀,动员学龄女童入学,为伍堡培育了许多受新文化影响而成长的妇女。
2 B3 h; J. f6 P2 [4 M  办学难,巩固办学更难。姚事敬在聘请师资上下功夫,继蔡建安之后,黄时珍、王珍驾、姚章胜先后继任校长。毓麟小学能坚持办学,长盛不衰,既得力于董事长,也得力于董事会的鼎力支持。办学经费,除乡亲捐助外,主要靠旅菲澄江同乡会汇寄。旅菲华侨,经商者慷慨解囊,打工者也热心捐献。邻近村庄的学子来毓麟就读的与日俱增。
, P" [* w* a' a  1941年,应届毕业生参加晋江县会考。毓麟小学与泉州新隅、西隅、金井毓英小学并列获奬,在全县数百所小学中名列前茅,声誉播及泉南。
, m" R8 {- [  }2 W  姚事敬矢志兴学,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乡邻有纠纷,都请他去调解。居古盈的宗亲患贼偷,处境不好,他发动族亲帮助其搬来伍堡,为其安排好住宿。亲戚遇时疫四人卧床不起,他于每天晚饭后,提一盏小灯前往关照,深夜方回。对待孤寡,他时加接济,鼎力扶持。乡众赞他有鲁仲连之高风,声名远播,连安海、内坑都请他去做“老大”,调解民事纠纷。 ' x; x" b3 f, G9 o3 J2 l% R
  姚事敬晚年,值太平洋战争爆发,其在饥寒中度日,亲友对其有所接济,一一记在小册子上,嘱咐后辈报恩。最令人敬佩的是:姚事敬在一生最困难的时期,仍不忘教育事业。侨汇断了,毓麟小学经费成问题,他凭着自己的威望,发动乡贤筹资办学,以免众学子辍学。
+ O* T% u& B# {7 D6 B9 T  1944年姚事敬去世,年82岁。此时家中经济拮据,从简落土。抗战胜利后,其子姚淇清及家族成员数十人归国,为父设道场做功德进行追悼,仪礼非常隆重。治丧时,姚淇清找到其父遗留的小册,即按“济一答十”对曾资助父亲晚年生活的乡邻进行酬谢,完了乃父有恩必报之夙愿。此事在晋南传为佳话。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40
姚显达(1867—1924) , ?6 W; E1 j/ ]6 L- _, i( u
   艺名乌面达。福建诏安人。戏曲大师。
; [( K) t& q/ U" G  姚显达为广东汉剧乌净。清末光绪年(1908),潮州处江曾集中各名角,以荣天彩为班名赴沪演出。 % {7 G+ X' D; G- \; o
  “与京皮簧及越剧相较,未曾逊色,其中黑净阿达,红净隆玉,老旦耀龙尤称铁中铮铮。”上海观众评论姚显达。认为其手足娴熟,花样特多,演《五台会弟》杨五郎所表演的十八罗汉架,“姿势面面俱到,处处生色,如观百象图无一雷同者”。演(《法门寺》,《刘瑾放官》)一剧,闻名遐迩。
1 ^9 t7 s+ x& ~) q" R, _$ w% [  “清末潮州道曾某观剧,赏其演刘瑾技艺造诣之高且湛,而恶其作威作福,惟妙惟肖,鄙薄官场入木三分,因诏之作,笞责之,而赏以银云” $ S: X' R, A/ i( o$ }$ ]6 }
  姚显达对广东汉剧,潮州剧乌净艺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被推为乌净宗师。2 z5 t* D" C: G* }. [  D
  姚显达代表剧目还有《三打王英》、《牛皋扯旨》、《高旺过关》、《战宛城》、《大香山》、《三家店》等。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46
姚乃昆(1902— ) # l$ ?: X  I3 A1 b5 i5 \) K
  又名祥秀。福建晋江人。华侨领袖。实业家。 3 O, \1 O6 f6 Y: G2 C: g
  姚乃昆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父亲移居菲律宾。初帮助父亲经营椰干业。三十年代中期成立公司,代销进口香烟。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占领菲律宾期间,姚乃昆与弟弟姚祖烈合营联合药厂,逐渐发达。兄弟俩于五十年代分家。姚乃昆另外经营嘉泰制药厂有限公司,代理美国麦士克公司抗生素等药品。
& Z9 y2 V/ i: {; H  之后,姚乃昆实行多种经营,创建哥伦比亚烟草有限公司, 开办包装厂、化工厂、塑料厂、藤厂、南华金丝草行、畜牧场等企业。姚乃昆还投资太平洋银行,任董事。 ' D% y0 Y7 V: L9 ]
  姚乃昆历任菲律宾华商联合会执行副理事长、常务理事长、常务顾问、菲律宾反共总会副主席、台湾“侨务委员会”顾问、菲律宾石油公司董事长等职。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48
姚克(1905—1991)
4 ]8 U; K* H( r, @; i   原名姚成龙, 又名莘农。原籍安徽歙县,生于福建厦门。编剧。戏剧学家。 ' ]' ?6 l. z) }: H0 ^: G& t9 y
  姚克早年在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学习,后改读法学,1931年毕业。姚克曾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报社编辑 、英文月刊《天下》主编。1932年向全球各国介绍中国作家,翻译完成了鲁迅《短篇小说选集》的英译本,并与鲁迅成为交住密切的朋友。1936年任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编剧委员会副主任。创作了电影剧本《吉人天相》。1937年,姚克到苏联莫斯科参加第三届戏剧节后赴美国,在耶鲁大学任戏剧研究员。1940年回国,在上海,姚克与黄佐临组织二苦干剧团。后相继在天风剧团、艺光剧田、南国艺社任编剧。姚克编写的话剧有《楚霸王》、《西施》、《秦始皇》、《美人计》、《清宫怨》等。1948年为上海大同影片公司编写电影剧本《蝴蝶梦》。   u  [. u3 ]5 ~; Y$ }2 ]6 D$ [
  姚克后到香港,先后为永华、长城、光华等影片公司创作《清宫秘史》、《玫瑰玫瑰我爱你》、《豪门孽债》、《此恨绵绵》、《一代妖姬》等电影剧本。同时执教于香港新亚书院、联合书院、中文大学。姚克曾任丽的电视台顾问。 2 v2 ^" }/ ^: C5 R( F0 Y
  1965年, 姚克赴美,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太平洋大学任教。后在夏威夷大学从事戏剧研究。
- e& r- R( e6 L& B, H' j& \  姚克曾将曹禺的剧本《雷雨》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51
姚耐(1909—1991) 4 j5 ^' j0 o8 M2 N" b
  福建福州人。经济学家。
8 @& c4 ^' h7 J8 W3 }% i" Q6 G  y  姚耐早年东渡日本留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大学第九分校训练处副处长、中华建设大学民政系主任、山东大学教务长。/ b$ G& x5 p0 Y
  姚耐是我国围棋界前辈,其与陈毅下棋近三十年,既是战友又是棋友。1943年冬天,他们曾在河北省天长县龙岗古镇通宵对弈,成为棋坛趣闻。
3 R7 l$ t) T. q* T* R  新中国成立后,姚耐历任上海财经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等职。 + R3 w! ^# d) W+ f
  姚耐专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有《论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合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份)等。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52
姚平(1909—?) / K0 {( }5 ~+ a% P
   别号世杰。福建蒲城人。国民将领。
" Q' S5 }6 [; T6 @3 _" h& `% ?  姚平早年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步科毕业。之后在国民革命军队任职。姚平参加了历次战争。1948年,姚平任重建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副师长等职。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55
姚长泰(1915—1970)
' F  o5 ~0 j$ k+ D2 q- m* C+ r  别号耳聋泰。福建福州人。玉石雕刻艺人。金石家。 6 y) ~, m2 O' c' |1 |
  姚长泰师从陈可观,工雕印纽,兼刻薄意,姚长泰亦是西门派艺人,喜作牡丹、鸡菊等花鸟薄意。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6:56
姚孝潮(1915-1979)
( @0 b3 w! H! M8 S0 `  字义韩。福建省闽侯县人。抗日英雄。
( E2 J, R0 U  B6 P( X/ k! p2 u  1938年,日军开始觊觎福建。6月,派出40架飞机到闽侯(包括福州)上空侦察、轰炸。其中25架飞临大湖乡,当场炸毁墙坪村等民房。
8 ?3 A1 d; c) u  此时,20出头的姚孝潮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毅然决定从军抗日为国捐躯。他把老父寄养在亲戚家,卖掉近30亩田产和4扇3间的祖屋,将所得银元全部交由当时的大湖区公所捐助抗日。姚孝潮的义举,惊动了当时的福建省国民政府。省政府派出一个营的官兵随带官服来东姚村迎接。东姚村的父老乡亲扶老携幼欢送。姚孝潮一行从大湖步行到白沙,然后乘船在洪山桥上岸。时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亲率省直机关人员和福州各界人士到码头夹道欢迎。 1 Q! P% d8 j6 x
  此事一时间传遍全国。当时的国民正府主席林森和军事委员长蒋中正联名为姚孝潮授匾。匾由林森亲题上书“福建省闽侯县第六区墙雪乡东姚村 毁家纾难自愿入伍姚孝潮 义勇可风 中华民国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军事委员长蒋中正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立”。 0 k: _% M9 |! Q- m0 T0 w  D! f
   姚孝潮入伍后深得陈仪看重,历任上校团长等职。有一日,陈仪率20多名将官在福州大酒店为姚孝潮接风,孝潮因不善应酬,简简单单吃饱了就走,当他刚离开酒店不远,汉奸“报水”引来的日军飞机就把这酒店炸毁。这更引起陈仪的重视,认为姚孝潮有军事谋略思想,不久就送他到军校培训,后又任命其为团长,带兵驻防战略要地水口。时全团官兵的粮秣由南平市供给。但南平市市长竟调运变质的大米给官兵充饥,引起官兵愤慨。姚孝潮将来人狠责20军棍以儆效尤,得到官兵的称颂。为了抗日,姚孝潮父亡时也未能回乡尽孝,全靠乡亲们帮助料理其父丧事。1941年4月,福州沦陷,5月,日寇开始向闽北进军。当日军探知水口是由奋不顾身的姚孝潮率团驻守后,于23日改变了进军路线,改由白沙登陆,取大湖向南平、永安进军,结果在大湖也遭到惨败。 1 l; J1 ~6 }9 J1 v8 M. c
  抗战胜利后,姚孝潮不愿打内战,致电国府请求解甲归田,得到准许。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还亲往劳军,为每个士兵颁银两元。 1 c9 y) k. S0 b
  姚孝潮回乡后一直以篾工为生,寄居他人篱下,穷困潦倒。解放后,人民政府给他分了两间房,他也结了婚,生养了5男1女,其中2男因贫病殀折。姚孝潮由于心存疑虑对往事三缄其口。直到今日,大湖乡为编撰乡志,才从福建省档案馆查出了尘封近70年的往事。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03
姚远方(1922— ) ) j, }2 Y4 E. j; R
  福建福州人。记者。作家。 # N& P+ S+ y* s* S( Z& g
  姚远方于1938年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进入鲁艺学习。1942年后从事部队新闻工作。其曾任晋冀军区《子弟兵报》记者、编委。" H" c1 l: D# @! ?! ^  x+ L  t2 q3 V
  解放后,姚远方历任《华北解放军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华北军区分社副社长、《解放军报》总编室主任、正军级(少将)副社长、社长。曾任北京文学会顾问、首都新文学会顾问、常务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X* U3 q& r, U5 A) _# i  姚远方采写的许多战地通讯都很著名,如白求恩、柯棣华的报导,民兵英雄李勇、李殿水的报导、炮击金门的报导、西沙群岛、老山前线的报导等等。《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一文获首都新闻报导一等奬(1981年),姚远方的通讯报告集《将军与孤女》在中国和日本同时出版(1982年)。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04
姚普祥(1922— ) 7 b( }7 K; H* \2 |! u* N- H
  福建莆田人。经济及数据研究员。% q" K; {8 H8 F& B
  1950年,姚普祥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业经济专业。曾任职于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历任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系教授、辽宁省统计学会理事、辽宁省数量经济学会理事、沈阳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沈阳统计学会副理长等职。
2 G2 q- s* E* s5 v0 W  姚普祥长期从事农业经济及其数学模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后致力于辽宁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模型的研究。
% n5 ]: Y" }; e1 a  Z  主要论文有《关于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问题》等。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05
姚祖烈(1922— )
1 e! w4 G2 {$ E  出生于福建晋江。华侨。实业家。 ' P% G5 |. p! B. s9 x
  1934年,姚祖烈跟随长兄姚乃昆移居菲律宾。1936年回国入泉州培元中学就读。1938年重回菲律宾,入菲律宾大学求学。第二次世界日军侵占菲律宾期间,姚祖烈开办药房,后与兄姚乃昆合营联合药厂,逐渐致富。与兄分家后,姚祖烈继续扩大联合药厂成为有限公司。 # ]" {* ^+ z$ D/ w! c# F/ ~
  1953年,姚祖烈创办联合制药试验所,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制药公司。姚祖烈还兼营进出口贸易公司,在全球各地设有商业贸易分机构,后又经营房地产业。 , x3 M. b) u3 |$ R# T
  姚祖烈曾积极支持马科斯竞选总统,后担任马科斯总统经济顾问。历任联合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菲律宾石油发展公司负责人。姚祖烈极少参加菲律宾华侨社会的公开活动,不担任菲律宾华侨社团职务。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06
姚炳华(1923— ) ! _) \2 V, q/ L) y0 N
  祖籍福建福州,出生于马来西亚沙捞越。马来西亚政府高级官员。
1 X( D% k' q) u6 W) i2 A$ t- P  姚炳华为基督教徒,父亲为卫里公会牧师。姚炳华中学毕业后,进入古晋市圣汤姆斯英文学校学习,获英国剑桥文凭。1940年起在民政机构任职。1951年至1960年任沙捞越最高理事会助理秘书。
5 I$ ~' n  A4 @, G  y7 E" {* H$ R4 i' a  姚炳华曾赴英国读书,学习法律。回国后任沙捞越古晋市市长。1965年任沙捞越第一省驻扎官。1975年任第二省驻扎官。1978年任沙捞越地方政府常驻秘书。1981年起任诗巫市议会主席,市长等职。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08
姚逸仙(1926— )
8 ]0 e4 z/ m& d6 @* ?4 ~" W  福建福州人。女教育工作者。 ( p+ s% G$ M2 v& ]* c! n0 d4 Y
  姚逸仙1950年毕业于福建省教育学院。后曾在小学任教,1959年调福州第十八中学任物理教师,兼班主任。
5 M. B: U9 Z8 _8 W6 I, U  姚逸仙在任班主任工作中,形成独特的转化差班差生的教育方法:1.扬起理想的风帆;2.播下爱的种子;3.努力发现闪光点;4.动之以情,晓之以礼;5.循循善诱,不怕反复。
0 c0 v' d; s/ p/ Z1 e" g3 I  姚逸仙被评为全国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市劳动模范,省、市建设精神文明积极分子。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09
姚鼎生(1929— )
; u5 t' W, N* Q- C  笔名乡村、江汉、石工。福建闽清人。作家。: ?9 B# P& b1 q" t; Y
  姚鼎生早期任家乡农会筹备会文书、山村小学教师,后任《福建文艺》等刊编辑、福建文联创作员等职。姚鼎生从事文学创作多年,短篇小说《评产》、《高小毕业》,中篇小说《残烛》等获省文学奬。已出版有多部作品,主要有《百万富翁总管》(短篇小说)、《土地诗篇》(长篇小说)、《黄毛丫头》,以及纪实文学《铁骨铮铮》等。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10
姚天沐(1929— ) / J9 j# F# T  [5 R' \
  福建蒲田人。画家。
" R: R7 g' k  @6 J. N; ]4 s5 g  1951年,姚天沐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绘画系,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工作。曾任美术编辑、美工室创作员等。姚天沐历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创作干部,历任秘书长、美术创作组组长等职务。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主席团委员。
5 h, n- z, _; P0 d  姚天沐擅长中国画,版画,年画,一直致力于多项美术创作。作品年画《群英赴会》(合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版画《满院春光》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新兴版画50年展、《黄河岸》参加在日本举办的第七回国际木版画展, 有数十件作品参加全国大型展览。代表作品还有《枣林深》等。由天津艺术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收藏陈列。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14
姚振麟(1932— )
& ~% b, n% K. S: R) j/ T* ~  福建莆田人。民间美术家。
" v! X3 Z2 c- t9 Q* O" |- j  姚振麟擅长用高磷土等材料、手工雕刻、烧制陶塑作品。其作品造型生动,刀法熟练,细腻,线条流畅,艺术风格受国画家李根之影响较深。作品多表现佛教故事,有罗汉、观音等。其能够利用温度的控制,陶土成份的构成,使陶塑人物皮肤及服饰呈现不同的色彩并产生机理效果。如罗汉袒露的肌肉皮肤,能凸现出自然皮纹。
1 [5 R) B4 D" e- f  姚振麟的代表作品“达摩”、“观音”等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专家和观众赞评。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18
姚金墩(1938— ) & D# _- ^8 R- F- ]
  福建晋江人。建筑师。: s9 Q# J2 d6 c( s  j! Q. E
  姚金墩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后在中南建筑设计院工作。为高级建筑师、副总建筑师。 2 `' q, e4 J! W2 C  z8 `) Z
  姚金墩擅长建筑设计,曾参与或主持设计的建筑作品:有洪山宾馆大楼、扩建同济医院新门诊大楼、中南民族学院重建(获1987年湖北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二等奬)等。发表有《建筑形式的继承与创新》等论文。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5-13 17:24
姚鋆 ! [1 d( L& k# k$ n: _; @" u
  福建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资料待考。国民政府官员。 . g( a3 {* \  u
  姚鋆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福建农会主席等职。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