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文元故里漫步一一致敬诸暨姚氏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08:59
标题: 文元故里漫步一一致敬诸暨姚氏
      文元故里漫步一一致敬诸暨姚氏4 I7 \1 Z( K5 T/ g' N
    世界上许多事情的发生总是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H+ v4 r8 t* R  p
    大约在十年前吧。我和福建张英玉小妹几乎同时注册姚网,成了很早的姚网会员。英玉以她夫君姚克毅的名义登陆,为她夫君寻根问祖,其周折的故事曾经感动姚网一片。我和南昌三卿团的卿堂大叔曾经去过福安拜访过英玉夫妇,与他们一家结下了深情厚谊。之后我在福建的几次采访都曾得到英玉的周密安排而成行。克毅兄的父辈碾转过福建几个地方谋生,与老家浙江失去了联系,好在大伯弥留之际留下了“诸暨姚江,姚文元”的字据,这实际上为他这一支姚的祖源地指明了方向。7 t$ O" k5 l( I- e& i) {8 f7 S7 a
    一段时间以来,“姓姚,姚文元的姚”成了姚姓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口头禅。就象如今的“姓姚,姚明的姚”一样。虽然“姓姚,女兆姚”是标准而永恒的说法。但是,特定的时间段总会选择一个知名度最高的人作为介绍自己姓氏的代表人物。
' D- }" c# U; w) I5 {. ^& I    英玉曾多次邀请我一同去一次姚文元故里诸暨采访,我点头承诺了。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诸暨姚氏懂谱之人。我有心前往,却没有切入点。
6 a% z1 b+ @9 ]$ }   

18af69dbbfa11d7f.jpg (44.08 KB, 下载次数: 445)

18af69dbbfa11d7f.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09:05
# s' k6 E, `& m* b
    前不久,我无意中有缘认识了姚治华宗亲。他三十几岁便离开老家诸暨来到上海打拚,十年以前治华携全家在宜春创业,成了一个“进口的江西老俵”。当治华得知我近期计划去一次盐城采访,他应了我的节奏,希望我绕道去一次诸暨,我欣然同意了。

IMG_20210227_160329.jpg (67.98 KB, 下载次数: 366)

IMG_20210227_160329.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09:20
   原计划我从南昌飞盐城,治华驾车从江西到上海办事,再从上海到盐城与我汇合,他陪我在盐城附近转悠几天再去诸暨。就在治华抵盐城的当夜,原本联系好的诸暨姚氏持谱人告知要出差,我们必须第二天赶回诸暨。
; Y/ @) ]- G$ {! u8 \0 Z   二天之内,治华驱车二千公里。盐城正在举行的马拉松比赛无意中把我的行程带进了马拉松的节奏。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09:31
     一路上,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陪着治华滔滔不绝的聊天以缓解他驾驶的疲惫。反正我肚子里的故事多,从姚家聊到陈家,再从陈家聊到田家;从云南姚安聊到浙江余姚,再从余姚聊到上虞,宁波。。。& W- Y: d/ Z" O- S) P" [
    适逢路过吴江服务区。我想到这是名士张翰的老家,我又聊到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记得张翰曾经留下一句名言,“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这个张翰能够深刻地洞察世情人生的真谛,毅然决然走出官场,从世俗功利中超然而脱身,继而理智地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作出了选择。于是,他以思念家乡“莼羹鲈脍”的美味佳肴为由,辞官而去。从而先见之明地避开一场几乎无可避免的灾祸。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09:43
      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到达诸暨姚公埠村第一个正餐,治华给我点的第一道菜便是四条鲈鱼。据说他当晚就与老板娘打了招呼,仅仅只有四条。治华还不无遗憾地说,可惜现在不是莼菜上市的时令。我无意中给他讲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治华有心地满足我美食家的口福,真是感动,无比的感动!

IMG_20210419_125608.jpg (82.12 KB, 下载次数: 379)

IMG_20210419_125608.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09:5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5-2 13:34 编辑
* E! p  ]9 Y# q/ @: ]2 l  |- e* ?# a
        我一边吃,一边心里纳闷,以往吃过的鲈鱼几乎都是胖乎乎的,怎么姚公埠的鲈鱼却瘦得象江西的翘嘴巴白鱼一般?治华说,秋天的鲈鱼才肥。我夹一块放在嘴里,入口即化,感觉上好似巧克力含在37C的嘴巴里突然地融化,这一刻真是妙不可言。9 l6 H6 C5 G% L0 r9 z- C" _
    “吃鱼要来姚公埠”,诸暨城里的人都这么说。我好生奇怪,西施浣纱的浦阳江是上游,相距仅二十公里,为什么同一条河,同一种鱼,味道却不尽相同呢?# I+ D  N0 x' H4 o. A$ ]" w- n
   治华解释到,姚公埠河段受钱塘江的海潮影响,每天朝夕两潮。鲈鱼溯钱塘江而上,生活在半海半江的环境中。它既没有海鱼的咸味,又没有河鱼的土腥味,当然就奇鲜无比啦。至于诸暨城区,虽然是同一条河流的上游,但由于中途筑了几道拦河坝,截断了鲈鱼上游的道路。姚公埠附近河里的鱼于是就生活在得其天而独其厚的环境里。

IMG_20210419_115340.jpg (45.77 KB, 下载次数: 353)

IMG_20210419_115340.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09:59
     姚公埠村行政上属于姚江镇。   姚江镇,位于诸暨北部,历来有“小杭州”之称。2019年,撤江藻镇与直埠镇合并为姚江镇。官方的资料上介绍,民国34年,诸暨县曾经设7个区,当中就有姚江区。该名称在其后长期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和群体记忆,故两镇合并命为姚江镇。

IMG_20210430_163038.jpg (85.05 KB, 下载次数: 383)

IMG_20210430_163038.jpg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10:07
关注和期待   + i) |4 X% {6 ?6 \: H% t
    张英玉的丈夫姚克毅兄,其父辈碾转过福建几个地方谋生,与老家浙江失去了联系。好在大伯弥留之际留下了“诸暨姚江,姚文元”的字据,这实际上为他这一支姚的祖源地指明了方向。! q+ ! J. g9 V  [. i+ I& B5 l+ J% q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21-5-2 10:12
文革时有人问我姓什么,我都是大声告诉他我姓姚,姚文元的姚!
& {& q6 O3 }; S2 ~; L0 W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13
    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暨阳浣西姚氏宗谱》,该谱修于1917年,保留完整。4 z# C+ i$ t) K  z) G
     据该谱记载,暨阳浣西姚氏尊唐宣业公为始祖,明汝翼公为始迁祖。宣业公其五世孙是姚崇(公元650-721年)。自宣业公始,暨阳浣西姚氏几经迁徙,历经吴兴(今浙江湖州)、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曹州(今山东菏泽)、商水(今河南商水)等地。宋高宗期间,御史中丞世显公随宋室南迁至绍兴,后有数世未见记载。世显公后裔亨四汝翼公一支由绍兴迁至暨阳四都渔橹焦坞,汝翼公之孙曾十道高公自暨阳四都迁至浣西桃源曹坞,道高公之子庆二珂公再自曹坞迁至暨阳俞何塔,即今之姚公埠。珂公生于1312年,卒于1393年,姚公埠已有600余年历史。7 i1 d' V6 E! Y- S0 a# \3 |" v

IMG_20210419_095856.jpg (86.47 KB, 下载次数: 377)

IMG_20210419_095856.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15
     据该谱所载,姚公埠原有一渡口,先祖专门派人摆渡为过河行人提供方便而不收分文。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当地太守数次过渡,知此事而心中感动,称先祖的作为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并名此渡口为“公步”(“步”通“埠”),后人又在“公步”之前加以先祖之姓,此即姚公埠村名之由来。

IMG_20210419_112733.jpg (55.09 KB, 下载次数: 387)

IMG_20210419_112733.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25
     追溯暨阳浣西的这支姚,历史还可上推二百年,即姚公埠姚有820年的历史。再往上则没有准确的依据。所以,谱上以“谱尊姚宣业”来表述。
6 \1 r, _( {6 c5 q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诸暨,姚姓以姚公埠姚为代表,其余尚有“花亭姚”与另外几个小支。

IMG_20210419_100757.jpg (57.28 KB, 下载次数: 382)

IMG_20210419_100757.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33
      出姚江镇镇政府所在地二公里,4000余人的姚公埠村分上姚,中姚,下姚三个自然村。官方的地名则表述为“姚上”“姚中”“姚下”。据说,原居住为陈姓,柴姓。当地人说,“陈柴烧窑,越烧越旺”。如今,村庄里除了几户杂姓,基本上以姚姓为主体。显然,“越来越旺”,指的是姚姓。

IMG_20210430_162036.jpg (58.64 KB, 下载次数: 420)

IMG_20210430_162036.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37
     文元属姚下自然村,家谱上属于“嘉善堂”,血缘关系相近的同一大房还有“中和堂”“景卿堂”,说明这一分支人丁兴旺。8 ^/ A' B) Z' r0 Y
     

IMG_20210419_100712.jpg (48.43 KB, 下载次数: 402)

IMG_20210419_100712.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39
7 F8 Q# a9 G+ p9 b) t6 s3 L" B, G
   我从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民国丁己年续修的家谱中读出了姚公埠总祠叫“萃涣堂”,冠名“萃涣堂”显然取用了宋代诗人方回的诗意:“祖考精神散,子孙能聚之。淫祠祭非鬼,萃涣义何居?”。反诘一问,“萃涣义何居?”针对上句,“萃涣”的意义在于“聚”,凝聚的是家族精神。
- h% z! o" x1 e* V0 K. [7 i    我未能考究到是何位尊贵的先祖在何时定名为“萃涣”堂。

IMG_20210430_162525.jpg (55.24 KB, 下载次数: 383)

IMG_20210430_162525.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40
       “聚涣堂”遗址犹存,不见了往日的模样。

IMG_20210419_115447.jpg (88.95 KB, 下载次数: 398)

IMG_20210419_115447.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44
   在“聚涣堂”相距不到百米的地方便是文元故里。精致的门头可以读出这是大户人家。

IMG_20210419_115958.jpg (99.54 KB, 下载次数: 404)

IMG_20210419_115958.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46
      祖宅里还住着一户人家。周围己坍塌。

IMG_20210419_120342.jpg (92.52 KB, 下载次数: 361)

IMG_20210419_120342.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50
    住在文元故宅的大姐告诉我,她是嫁过来的,土改时其家公分得的。我问她家公姓姚吗?她回答,姓余,多余的“余”。

IMG_20210419_120514.jpg (85.09 KB, 下载次数: 388)

IMG_20210419_120514.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0:56
    周围一伙族人在乘凉。挨个一问,都是文元同房至亲,或刚出五服,或未出五服。我于是有了话题。据说文元出生于上海,三岁时回过老宅。蓬子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潘汉年介绍入过党。文章写得好,是个作家与出版家。蓬子的父亲叫汉章,是晚清的举人。

IMG_20210419_120734.jpg (93.54 KB, 下载次数: 427)

IMG_20210419_120734.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1:02
    我问,“文元吃过当地的鲈鱼吗?”。一人说,肯定是吃过,那时鱼多。另一个说,即使吃了也不一定记得,毕竟只有三岁。他们还说,蓬子六十岁花甲曾经在老宅设宴,村庄里的老年人都请全了。

IMG_20210419_122127.jpg (96.25 KB, 下载次数: 390)

IMG_20210419_122127.jpg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21-5-2 11:04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21-5-2 11:08 编辑 3 e. b, O; i% H; X: k

* k8 G; M/ |( H' P      文革时有人问我姓什么,我都是大声告诉他我姓姚,姚文元的姚!我也是这样回答的。哈哈!姚文元人才难得!招人妒忌。  r1 [) t% T' F6 \6 {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1:09
    他们还告诉我,文元妹妹的后人回来过。自从作家叶永烈把文元在上海公墓的照片发到网上,不时也有外人到老宅来转了转。“主要是上海人,可能是文元的粉丝”。一宗亲说。

723b0602d6aebf0e.jpg (120.45 KB, 下载次数: 400)

723b0602d6aebf0e.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1:14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5-2 11:27 编辑
8 L9 J: v& r3 U% j& ]+ [
2 X* j0 r& o' l1 k( s1 o   与文元支系“嘉善堂”同名,村庄里建有“嘉善寺”,取得了浙江省宗教管理局批准,成了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姚品伟和姚占先打开“嘉善寺”的正门接待了我。品伟说,村庄里有很多人去过上海的文元家。“健在的三位老人还记得,文元给过每人一包大前门香烟,还管饭。”物资匮乏的年代,文元对故乡人是关心关怀的。三岁时到过故里,亲情未断。

IMG_20210419_114927.jpg (76.4 KB, 下载次数: 395)

IMG_20210419_114927.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1:51
    家谱里文元为“直140”。我与英玉连线,她嘱我看看有没有“诗经传世”四个字。管谱的宗亲向我透露,虽然祖先立有字派,现实中从来没有要求按字派取名。有字派而不要求用字派,字派仅在家谱上罗列,这种现象我在全国也没有发现过第二例。我因此对管谱的宗亲说,这是“诸暨姚公埠现象”。
5 I/ V6 V! {/ @' }3 _* c% \1 m     当然,我没有找到福建英玉克毅夫妻要求的准确答案。

IMG_20210502_113352.jpg (86.62 KB, 下载次数: 384)

IMG_20210502_113352.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5-2 12:07
    由衷感谢治华老弟把我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姚公埠,完成了十年前的承诺。在姚公埠这样的环境里,我真想静静的清茶一杯、手捧一卷,神游乎苍颉之境。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气吧,我祝愿诸暨的族人们一郡清风、书香常伴,人才辈出。

43a4586eb305d834.jpg (38.8 KB, 下载次数: 392)

43a4586eb305d834.jpg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18:40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09:59
# w+ c2 C+ x- Z' q0 q姚公埠村行政上属于姚江镇。   姚江镇,位于诸暨北部,历来有“小杭州”之称。2019年,撤江藻镇与直埠 ...

" p' w9 k" _+ N: ]" h1 Q' v
! v8 O0 R* Z& _0 E* l. U) S诸暨姚江镇姚公埠村姚氏【携全家在宜春创业的姚治华】& f; S: D3 c; B( S3 e  ]
      姚江镇,位于诸暨北部,历来有“小杭州”之称。2019年,撤江藻镇与直埠镇合并为姚江镇。民国34年,诸暨县曾经设7个区,其中就有姚江区。
  b: `" @; B9 o2 k% d; m. R9 P* I3 v9 o
9 ?, {4 V& j7 A! E0 R/ x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18:50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13
2 O* d: B5 Q$ [2 L1 h2 i) y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暨阳浣西姚氏宗谱》,该谱修于1917年,保留完整。
  U( G) J3 m4 E     据该谱记载,暨阳浣西姚氏 ...
# q/ @6 h$ m% d. L  |; B
10#     这是260-0075谱(1917)。4 H+ Z$ b5 k* \6 [- X; J/ M3 B
          暨阳浣西姚氏还有更早的260-0074谱(清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848)。# S' ^1 v3 o/ n- r& {8 n

* k- Z2 v7 |+ `  _! i2 L% V: Q/ Q
260-0075谱(1917)。上海图书馆保存有《暨阳浣西姚氏宗谱》,该谱修于1917年,保留完整。3 Z) T) g; M# H7 I* }6 ~% J: c7 E" m5 @0 [% T# c# b- E1 }
     据该谱记载,暨阳浣西姚氏尊唐宣业公为始祖,明汝翼公为始迁祖。宣业公其五世孙是姚崇(公元650-721年)。自宣业公始,暨阳浣西姚氏几经迁徙,历经吴兴(今浙江湖州)、陕州(今河南三门峡)、曹州(今山东菏泽)、商水(今河南商水)等地。宋高宗期间,御史中丞世显公随宋室南迁至绍兴,后有数世未见记载。世显公后裔亨四汝翼公一支由绍兴迁至暨阳四都渔橹焦坞,汝翼公之孙曾十道高公自暨阳四都迁至浣西桃源曹坞,道高公之子庆二珂公再自曹坞迁至暨阳俞何塔,即今之姚公埠。珂公生于1312年,卒于1393年,姚公埠已有600余年历史。/
: K6 ?% C" b$ ~# Z. W/ k; K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18:53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5-2 21:26 编辑
0 r: v# L/ B1 J3 b: @$ ^/ b9 ?5 n4 J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1:511 s$ i: {7 e1 J5 M! K: Z5 q% i" @! g
家谱里文元为“直140”。我与英玉连线,她嘱我看看有没有“诗经传世”四个字。管谱的宗亲向我透露,虽 ...

; v! v, D# s: O( m4 e1 J
% z5 l& }- P( G/ S: s% u  l; `! b        25#  这是新修的Y浙00*[浙江暨阳]《暨阳浣西姚氏宗谱》,2015年修。含姚文元行实。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19:00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5-2 21:23 编辑 ( U2 L' k; ^7 l' X8 o4 {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33
8 e1 Q0 U- P& L出姚江镇镇政府所在地二公里,4000余人的姚公埠村分上姚,中姚,下姚三个自然村。官方的地名则表述为 ...

5 c* ?5 g+ k6 B( ?4 \6 m4 `0 q+ l4 W# F. u% t, j
6 j8 L8 |! @. t  J# ~( x8 q/ w

; Z$ {. c9 R: C9 a0 v; w5 x6 {      据宗谱载,姚公埠原有一渡口,先祖专门派人摆渡为过河行人提供方便而不收分文。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当地太守数次过渡,知此事而心中感动,称先祖的作为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并名此渡口为“公步”(“步”通“埠”),后人又在“公步”之前加以先祖之姓,此即姚公埠村名之由来。2 n% D* f2 \+ f/ C4 b
, I' l) c0 w" G0 d& Q
      13#  出姚江镇镇政府所在地二公里,4000余人的姚公埠村分上姚,中姚,下姚三个自然村。据说,原居住为陈姓,柴姓。当地人说,“陈柴烧窑,越烧越旺”。如今,村庄里除了几户杂姓,基本上以姚姓为主体。显然,“越来越旺”,指的是姚姓。
% \% o/ W2 {1 T& W% f9 j8 \1 l3 i- y- A, I$ n
      姚文元生于上海,3岁时来过姚公埠村 。其父姚蓬子是下姚的。  
: A6 @9 ~3 i5 s( k
$ C: t0 G  Z# p! n9 ]7 c( f- d" W8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21:33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1:14
1 |' P& D, c! k! x1 h与文元支系“嘉善堂”同名,村庄里建有“嘉善寺”,取得了浙江省宗教管理局批准,成了合法的宗教活动场 ...
* \: O, Y5 x( k: |$ Y
      24#,姚蓬子房派“嘉善堂”,村庄里建有同名的“嘉善寺”,取得了浙江省宗教管理局批准,成了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姚品伟和姚占先打开“嘉善寺”的正门接待了我。3 A3 _7 Y4 D8 C. v
      姚品伟说,村庄里有很多人去过上海的文元家。“8 Q5 |, y/ G& F" h' f" V% ?
      健在的三位老人还记得,文元给过每人一包大前门香烟,还管饭。”物资匮乏的年代,文元对故乡人是关心关怀的。三岁时到过故里,亲情未断。0 r' X; A) A8 R6 r9 P

/ u) d, t" H0 O/ e6 U7 N     姚蓬子花甲之年在村里设宴款待宗亲,有年纪的都全请了。( ^* e' l- l( T0 Q% S! I
# }  @5 Z) ^3 Z3 h3 E- Q0 ^( F+ x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22:07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25
1 x0 [) b+ R4 o, V- L追溯暨阳浣西的这支姚,历史还可上推二百年,即姚公埠姚有820年的历史。再往上则没有准确的依据。所以 ...

+ r- g/ ~2 E* g% n7 T9 g1 w* y         12#   世系吊线图1页
; @0 n' `' |5 M7 N; V9 b         字辈“登科富贵福”?
- A7 s! k5 A0 Q4 c) X" z         姚公埠现象:立字派而不用字派命名?
4 o/ k9 v( v+ j( f+ W         那么多堂号?同是兄弟却不同堂号?
( n  e# h, ^6 }/ A4 d% Q8 O! \8 n: I+ b& i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22:18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39
6 E& p  E: {, ]+ @$ F6 A! P3 Z我从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民国丁己年续修的家谱中读出了姚公埠总祠叫“萃涣堂”,冠名“萃涣堂”显然取用 ...
5 k6 D2 c4 t- G, C) {* U+ D- c! o
      15#  “萃涣堂”族谱扉页?$ J3 L6 `+ S5 [
            书“民国丁巳年续修        欧苏遗式          萃涣堂珍藏”
3 D; l! [3 e1 w# z! p3 j: J4 G% V0 h. H4 M  z0 a4 I- a; ~
$ T3 z; `5 a. k( w( a
我从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民国丁己年续修的家谱中读出了姚公埠总祠叫“萃涣堂”。  ~5 O# O& Q7 k$ s& E
      堂号“萃涣堂”显然取用了宋代诗人方回的诗意:“祖考精神散,子孙能聚之。淫祠祭非鬼,萃涣义何居?”。反诘一问“萃涣义何居?”  针对上句,“萃涣”的意义在于“聚”,凝聚的是家族精神。3 g8 l) o" E4 h! }; e. {2 s
( M0 f: U* _2 q1 [4 I/ y
       我未能考究到是何位尊贵的先祖在何时定名为“萃涣堂”。" C/ A" K1 V' x3 N8 P3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2 22:24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50
" O0 A, Y* X/ v% @# u; o/ F住在文元故宅的大姐告诉我,她是嫁过来的,土改时其家公分得的。我问她家公姓姚吗?她回答,姓余,多余 ...
. B$ ^$ q9 m5 P/ ?# g: t, U
       19#    住在姚蓬子故宅的大姐告诉我,她是嫁过来的,土改时其家公分得的。家公姓余,多余的“余”。
5 J0 ?4 |# y2 d+ O/ i" ^/ m  U, `- h* T$ Q/ r9 x9 ?8 f$ l
       姚汉章(晚清举人)—姚蓬子—姚文元(有妹妹)# N) `6 E: \: |$ p- a) {

& f1 S7 P" N0 W& y* ^3 T+ {" ~+ O" n2 F. v
       据说文元出生于上海,三岁时回过老宅。蓬子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潘汉年介绍入过党。文章写得好,是个作家与出版家。蓬子的父亲叫汉章,是晚清的举人。
9 Q  z! ]) J( S3 d* K' Z$ Z6 h+ g5 ^& y1 q! E# q: `% W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21-5-3 09:59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5-3 10:18 编辑
8 B2 V, g1 V# p% m9 Q7 Y& |/ Q, d) E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337 v" i) I, p. I  i3 W0 ]; L
出姚江镇镇政府所在地二公里,4000余人的姚公埠村分上姚,中姚,下姚三个自然村。官方的地名则表述为 ...
13#         + H0 d/ Q1 Z" Z1 a  H% b
       诸暨农业发达,这里流传一句话:“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意思是:诸暨湖田的粮食熟了,可供天下人吃一餐粥。
. D# E$ T; H/ n$ D) T
    姚公埠在诸暨县城东北,本是个姓柴的人居住的小村。相传宋朝时姚家从河南开封南迁至浙江富阳。不久,有姚姓两兄弟亨德、亨利迁往诸暨,亨利被柴家招女婿,改姓柴,而姚亨德也在这小村住下成家。此后,柴亨利家族衰落,姚亨德家族兴旺。人云:“这是以柴烧窑(姚),窑(姚)越烧越旺,柴越烧越少”  于是,小村遂成为姚姓天下。
& N3 P# f- x4 M! m! b: V ; I- M: ~5 s+ q0 c3 G
    姚宇平回复:根据家谱排行,汝翼公为“亨4”,另有汝赞公为“亨5”,同为浣西姚氏始迁祖,但无亨德、亨利两人,且汝翼、汝赞两公并无人被招为女婿。 姚公埠村的前身为俞何塔,原有俞、何两姓居住,但未有记载柴姓家族。: H0 q, M1 A+ K) J- s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21-5-3 16:38
绍弦老弟肚子里的每一个故事,俺都愿意听……
; h3 a$ k( J$ ?  t- V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21-5-5 22:44
一篇图文并茂的好文章。一直以来我也是告诉别人我姓姚——姚文元的姚,只是后来姚文元的名气没有姚明大了,再一个就是读书人多了,也就不再介绍是“姚文元的姚”了。
作者: 姚寒松    时间: 2021-5-5 22:50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21-5-5 22:51 编辑
: V" g! o+ [, g( c0 ?
! u% u  ]. [( d  r记得我刚进姚网时也转载过一篇文章,刚才翻了半天没找到,题目应该是《漫步在姚文元墓前》,写的比较客观。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21-5-6 08:50
好帖子,学习了,绍弦宗亲辛苦了,写的太棒了,必须点赞!!!
- ~8 i, O1 }5 s9 u/ p7 p& k8 F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21-5-6 15:39
听姚家人的故事,期待一个完美的结局。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21-5-6 20:47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1:02
8 t3 H* ~; |$ S$ Z& h/ A/ S- \8 d我问,“文元吃过当地的鲈鱼吗?”。一人说,肯定是吃过,那时鱼多。另一个说,即使吃了也不一定记得, ...

1 i* V8 f3 i6 B( v5 o! X' j据说当年姚蓬子先生与鲁迅先生交情甚好,姚文元就是鲁迅给起的名。只是,这事不知是否属实。
4 ], l0 R6 K* W) p8 p1 A. i
作者: 河南姚树江    时间: 2021-5-9 09:26
姚小平 发表于 2021-5-2 10:120 U5 O3 |/ x- h
文革时有人问我姓什么,我都是大声告诉他我姓姚,姚文元的姚!

, b- X3 R. o: c我姓姚 ,姚文元的姚。哈哈哈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21-5-9 12:14
河南姚树江 发表于 2021-5-9 09:263 i/ z: a" {7 {, F
我姓姚 ,姚文元的姚。哈哈哈
2 N9 [( Y8 T3 R
这就是文革中姚文元的知名度!3 I* P0 h6 F-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