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前外交部部长乔冠华为何有四处墓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6-26 16:30
标题:
〈转〉前外交部部长乔冠华为何有四处墓地?
核心提示:
这位生前为共和国的外交事业创下众多传奇故事的著名人物,身后又因他墓葬四处的故事而再次留下了新的传奇。
! u( e; b3 _ j: X
本文摘自:《农村新报》2012年2月18日第6版,作者:佚名,原题:《乔冠华为何有四处墓地?》
3 P4 K3 t& w. y m0 F- P5 x# j8 a
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逝世,其骨灰盒仅在八宝山公墓里存放了三天,便由其夫人章含之取回,安放在她的卧室里一年多。
# I. J3 e. S. f1 ~; f/ A1 ^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怀着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来到乔冠华的故乡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找到有关部门,希望协助解决乔冠华的最后归宿问题。
# m; m3 o: L( @6 q2 R* n9 {$ E
在盐城,乔冠华的侄儿乔宗连宴请章含之时,邀请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可他们一个人也没有出席,只是让已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到场尽了一下地主之谊。章含之觉察到了盐城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后,连乔冠华安葬故乡的事情都没敢提,就和乔宗连一起含泪回了上海。
! A g3 q& a1 K: N9 g
但是,乔冠华终究要有个归宿的。一番思考后,章含之想到了
苏州
,丈夫早年的生死至交李颢医生。
1 z% r. p3 N4 v4 S9 t: A$ h
1985年新春一过,章含之便来到苏州,找到时任苏州市医学院教授的李颢,请他先去吴县县委投石问路。没几天,李颢夫妇找到了时任吴县县委书记的管正,转达了章含之的想法。
5 {! H. Q! z: [+ u, Q
管正一口答应了章含之的要求。
7 i* Q7 H3 u7 z/ r8 x: U, v
当年清明节前,章含之前往苏州吴县东山,并在当地政府领导的陪同下,选中东山镇槎湾村面临太湖的一个美丽的山坡。就这样,乔冠华的人生最后归宿落在了东山槎湾的华侨公墓。
: A0 R7 U5 z, w
墓葬三地皆荣幸
7 v+ C3 a- {( ^$ R7 s8 ^% x, Z5 S3 Y
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乔冠华故乡人民对乔冠华的怀念之情被重新唤醒,希望乔冠华魂归故里的要求也越发强烈了。当地政府向上级部门提出了把乔冠华之墓迁回故里的要求。
* f7 P" N8 g2 ?/ F- u! i
但是,乔冠华的墓地当时是在一种特殊背景下,在吴县领导的勇敢支持下选定的,现在要把它迁回故里,虽然并无不妥,但有违人情。为此,征得章含之同意,报请江苏省政协协调,大家一致达成了在把乔冠华之墓迁移其故里的同时,保留东山镇华侨公墓中的乔冠华墓的共识。
. {9 D$ h2 L# p: Q ?/ L# M
2004年清明节前夕,位于江苏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的乔冠华之墓落成。
' }# `7 V& x4 U/ O
2008年的清明后,东山镇杨湾村的华侨公墓二区又出现了一处乔冠华墓地。原来,这个新墓,是乔冠华与发妻龚澎的合葬墓。
: l+ j y' M8 m! Y0 J! ?
这个迟来的合葬墓,是乔冠华与龚澎的女儿乔松郁2008年清明节建立的。2007年,学医的乔松郁撰写了一部《我的父亲母亲:乔冠华与龚澎》的长篇回忆录。在撰写此书的同时,乔松郁萌发了把亲生父母安葬在一起的想法。就这样,在大江南北,出现了三处乔冠华之墓。
5 a+ i8 i! ^- s [" w
墓葬四处传新奇
) p! j3 Q) H3 C3 B+ }, T
上海福寿园是一个人文纪念公园。这里安息着已过世的潘汉年、汪道涵等上海市领导,还有蔡元培、章士钊、阮玲玉、陈洁如等历史名人。2002年春天,福寿园向章含之提出了在该园建立一座乔冠华陵墓的建议。这时,章含之已年逾七旬,囿于年龄与身体等条件,她对每年清明节前往远在太湖之滨的东山祭扫乔冠华之墓已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她也有在百年之后与乔冠华一起相聚在她的出生地上海的愿望。经过反复考虑,她采纳了福寿园多次向她提出的建议。
1 g$ I' e, V& L$ l( O
2003年3月31日的上午,乔冠华的铜像与墓碑在上海福寿园落成。
' c8 N7 j% z+ n v2 m h# ^
至此,这位生前为共和国的外交事业创下众多传奇故事的著名人物,身后又因他墓葬四处的故事而再次留下了新的传奇。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