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南昌姚氏斗门团前房的“三把总,一医官”》 [打印本页]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1-11-10 23:57
标题: 《南昌姚氏斗门团前房的“三把总,一医官”》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11-11 00:34 编辑 # A7 q; g: j. T8 o  D; h) m

. X9 X5 d8 H1 i- w9 p' s0 o    南昌姚氏不仅是医药传家,而且还是文武传家。   而斗门团前房在明代万历年间至嘉靖年后,就出了三位把总,一位百户,还有一位军政医官。6 j) O* H8 V* O% E, p5 t
什么是把总?明代的把总是个什么官?
6 g0 D4 @8 K1 K* n2 h$ K' |   查有关资料得知:把总,官名,属于明代京营、边军系统,秩比正七品,仅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守备),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明驻守京师兵,分三大营,统兵官中有此官;各地总兵属下军官亦有此官,位次守备。明初的把总多是从功臣、外戚中选拔充任。另外四川、云南、甘肃、贵州的土司官中也有土把总,这些把总多是由当地的土豪地主担任。后来职位日轻,到了清代不被重视,变成了绿营兵低级军官。秩正七品,位次于千总;京城的巡捕五营统兵官也有把总一职。
1 l! p& ~* g5 \7 _6 L+ J   这样看,明代把总的官职也算是七品武官了,从明代的把总能够指挥战兵四百四十余人来讲,那时候的把总相当于现在北京卫戍区和上海警备区里的一个连长职位。官虽不算大,但是明代初期的把总多是由立过战功的功臣或者其后人担任,也有的是由皇亲外戚担任,不知当时的南昌斗门姚氏中谁是皇亲外戚,也许是为大明江山的建立立过战功?
7 Y# Q; U! l. I# O* o3 q; l- o6 D& [2 G4 j

4 |6 ]; A" E# R5 K+ c   斗门姚氏有皇亲国戚没有?还真的有,从斗门迁出的墨山姚氏,在明代就出了两位诰命夫人。
: x* R& Y: z3 ^" P$ p( H2 K/ q$ ^   墨山团谱载:墨山族人良珊,良能,德之(良璞)三公的堂兄弟良佐公(用贤公曾孙)之孙叫元虞,元虞公是良佐公的三子,字守忠,生于明正德八年,殁于明万历十二年,妻戴氏,蔡氏,符氏,生二子三女。他的次女嫁给南昌卫官姓籍名杨。三女嫁给南昌城乐安王府的镇国将军之子辅国将军为妻。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辅国将军是从二品,那么其妻就是从二品诰命夫人。5 i8 h: o% G5 s5 Y) R
这位二品诰命夫人有两位侄女也不简单,她的哥哥或者弟弟宏度公,有两位杰出的女儿,二女儿嫁给了南昌卫都使赵家,而大女儿则嫁给了石城郡王府的镇国将军,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 e4 _$ o2 ]( ?: X. m7 {# c- _2 W
) C1 Q& a1 l' g
3 S4 @8 l4 t. }* ^0 I
  斗门姚氏还有一位亲戚也不简单,南昌谱里有一篇文章叫《斗门团今昔》,是公元2009由族人撰写收入谱中的。文中说,古时的斗门村有围墙四门、七社、九塘、十三井。; S; G" A" F2 `6 ^
   围墙的四门,传说是斗门姚氏的外孙赵云赞(音)曾当过 皇上的老师,为帮助外公村庄防盗保平安,奏请皇上批准,为斗门村建了围墙和四门。围墙,现在的人谁也没见过,但有的老人曾见过残存的墙脚。四门中的东门楼现仍在,只是重新整修过,并非历史原貌。南、 西、北门均毁,但南门口、西门口仍是现今斗门村的村口,村上娶亲、嫁女仍遵俗例从南门口进出,出丧 仍从西门口出。原北门并不是现在向阳路上的村北路口,而是在卢华得两层楼房(斗北自然村 95 号)处。此处啰嗦了!
; x5 A* K; G$ ?# E$ m9 i0 Q8 C   由此看来,斗门姚氏可不一般,在南昌也算的上是赫赫有名的家族。8 T  f: N/ W" J  H! n  S; ^+ _

6 ^7 P5 i% _# X8 }, s) G! H8 y9 @6 ?/ W) j3 i! B, Z; L$ w/ N- m) h! S
2 b3 _9 k- _* j

a35adf5d449be2ce.jpg (775.53 KB, 下载次数: 269)

a35adf5d449be2ce.jpg

29517d7e5dcfb847.jpg (797.04 KB, 下载次数: 254)

29517d7e5dcfb847.jpg

c1a6cf212b14bf8a.jpg (475.33 KB, 下载次数: 220)

c1a6cf212b14bf8a.jpg

b9f9eb40074e79a4.jpg (354.77 KB, 下载次数: 222)

b9f9eb40074e79a4.jpg

0f03a6798e1b3fad.jpg (722.08 KB, 下载次数: 250)

0f03a6798e1b3fad.jpg

d66b3b6c5a000ccb.jpg (227.23 KB, 下载次数: 225)

d66b3b6c5a000ccb.jpg

1b6c187a306f24b2.jpg (194.11 KB, 下载次数: 223)

1b6c187a306f24b2.jp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1-11-11 00:10
   闲言少叙,赶紧把把话题拉回来。斗门前房一共出了三位领兵的把总,分别是在广西,广东和贵州任职。还有一位族人叫姚中箴,迁到了北京,做什么官未详。" Z# A" ^1 v# I
    咱们 先说说中轨公,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姚铭洵,号见白,行都九。自幼习武,在明万历甲午科广西乡试中,中第二十二名武举,后任广西永宁州北陀营的把总。
7 b, S5 N2 ^" y2 S$ R; c3 U   他的二儿子姚铭浩,由行伍功加世袭广西永宁州古田所百户。姚铭浩生于明万历五年,娶妻杨氏,有一子叫姚英柏入谱,后面家谱就没有记载了。
# [& g: _- h4 C  y
# m- F% Q1 Z, H' _, N7 F
$ `2 L$ ?3 E. F( W4 I( P' N
   咱们说的第二位是中轨公的堂弟中孚公,他的长子谱名铭良,又名汲,又名遂,号用吾,行故七,这名字够多的!在明万历戊子年辛卯甲午科中三科武榜。三科武榜是什么意思?不懂。到了明天启壬戌年,铭良公被选为广东新会营把总署指挥佥事。: ?' r0 z* c( {" o
   指挥佥事这个官要比把总的权利大。明朝的指挥佥事是正四品武官,而把总只是七品武官。明朝卫所制体系,从高到低是五军都督府——都司——卫——千户所——百户所。指挥佥事是卫一级设置的武官,位次于指挥使、指挥同知。卫,相当于现在省内的军分区,其所辖官兵在明朝大部分时期相当于现在的民兵、后备役、后勤保障部队。
" F) _$ F. Q) j+ @9 x. }   说白了,铭良公所在的新会营,相当于广东省新会地区的军分区,铭良公就在新会军分区做事。
2 m2 w2 ~3 s" _5 p, S( A   铭良公卒于广东新会营官署,也就是在任上去世,为守卫大明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谱中他有有五个儿子。后来他们家族就和老家南昌失去联系。现在的广东新会地区有不少姚氏族人,不知其祖先是否是明初从江西迁来的军姚,和南昌姚有无渊源。# V3 G& Q9 J: ^' B" X- q- \

2 S. L' g& r2 y. @

+ F# a1 ~2 S. u9 C" I- e0 g7 [   咱们说的第三位把总,就是中仪公。这三位把总都是近房。中仪公的行传比较简单,他的父亲是厥懿公,他是家中长子,名铲,行孟八。不知什么原因,是因世袭,还是因军功,在贵州省任把总。至于贵州什么地方谱中没有记载。谱中记载了他一个儿子叫铭承,随父上任定居贵州省,后来也和老家失去联系。! v; l! t% e* U5 C; g
7 x; f. R6 j# T" Z- }  \

IMG_20211111_000437.jpg (544.8 KB, 下载次数: 266)

IMG_20211111_000437.jpg

IMG_20211111_000457.jpg (379.28 KB, 下载次数: 245)

IMG_20211111_000457.jpg

617bbe7fcfe2a17f.jpeg (48.71 KB, 下载次数: 210)

617bbe7fcfe2a17f.jpeg

e9addad82a0e2196.jpeg (103.5 KB, 下载次数: 217)

e9addad82a0e2196.jpeg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1-11-11 00:24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11-11 00:44 编辑
3 Z& X) w; ~5 d0 x; ?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11-11 00:10
& W' B- Z2 q! P) A闲言少叙,赶紧把把话题拉回来。斗门前房一共出了三位领兵的把总,分别是在广西,广东和贵州任职。还有 ...
* a+ w4 o: r1 Z/ V$ n
   斗门前房还出了一位军政医官叫姚铭治,又名姚善,字念斗,行昌五。在广西任军政医官。/ f1 E8 t; Z3 ^5 t  w3 i' k- l
   在明代,京军中的医官、医士由太医院差拨,平均每1万人有医士1人。至于一般卫所中的军医,也有司药、军医和兽医的编制。明代军队中的军医数量太少,这是因为当时太医院只规定了医官和医士的员额,并不包括医生在内。
& O6 W* B8 }4 g4 c& S+ O1 ~* x( `& v9 p   明代边关卫所共14处,边关卫所中军医,一般均由太医院派医士各1人或2人担任。约1120—5600人中有医士1名。如果军中军医缺乏,尚可由总兵或巡抚官奏请,由太医院加派。4 E, p" S2 `& g. m* R/ e; M
   谱中介绍铭良公在广西任军政医官,广西当然也属于边关卫所,朝廷规定,边关卫所的军政医官一般都是由京城中的太医院所派,那么铭良公未到广西以前,一定是是京城太医院的太医,因为一般的乡下郎中,是得不到这个差事的。
& x! Z! [/ y( D; e   在明代,能当上太医院的太医可真的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明代太医院的医官来源,主要是由朝廷在各地培养的医生中选拔的。这些医生,在明朝前期时,主要是以医药世家的子弟为主,而咱们南昌姚,从宋代的姚湾团始祖谷清公和斗门始祖姚澄公开始,世世代代以中医为生,代代出名医,是地地道道的中医世家。所以姚湾和斗门姚家在明清时多出名医,外迁的族人也在全国各地悬壶济世,造福一方。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末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从太医院就逃出不少太医到了江苏瑶湾等地,其中就有南昌姚氏族人。明清时期,不仅北京南京等地有南昌族人行医开药行,就是山东的孔府和孟府,也有族人在里面供职做医官,并荫泽后人。       江西有关介绍盱江流域的医学文献中,记载了自宋代以来到民国时期的数十位南昌籍姚氏名医。从这里看,南昌姚氏家族出几位太医,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1 W! n$ a/ d) k- A2 p* |   闲话少说,再说明代的太医是怎样选拔出来的。选太医时,由朝廷下旨,让礼部通过考试,判断医生的本事,那些拔尖的人才,就会被选入御医院。整个过程非常严格,能通过的人非常少。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曾征召全国近百位名医到京城参加选拔,结果只有七个人能被选入太医院。由此可见,没有精湛的医术,是很难挤进太医院的。& S- m) @- z# e- Y7 t
   综上所述,斗门前房族人不仅继承了南昌姚氏文武传家的传统,一房出了三位把总,还出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太医做军政医官,把南昌姚氏的精湛医术发扬光大,造福万民,真是值得我们骄傲!  [) l$ H% s" Z2 D6 B7 L/ N0 Y: ?
可惜的是,据南昌姚氏宗亲会秘书长姚来保爷爷介绍,在斗门村,现在前房的族人已经没有几家了……& }4 s: H0 Q6 w) q
  每每闲下来的时候,就爱读南昌谱,捧着厚重的古色古香的南昌老谱,就觉得贴近了南昌,贴近了老家,似乎又看到了轻轻流淌着的澄湖水!
; {# Y3 Q4 k: ~+ ?        枣庄绍峰2021年11月10日晚
& t" K9 O5 t6 d7 K! x: ^( W: c! `0 r4 P! Q; e  V. {

mmexport1631590464234.jpg (333 KB, 下载次数: 201)

mmexport1631590464234.jpg

a6a993c7a783ff5b.jpg (69.6 KB, 下载次数: 212)

a6a993c7a783ff5b.jpg

b321dc1aef2b03d0.jpg (342.11 KB, 下载次数: 260)

b321dc1aef2b03d0.jpg

adb2f58911106887.jpg (201.92 KB, 下载次数: 222)

adb2f58911106887.jpg

6b5ef8e917362d8d.jpg (977.65 KB, 下载次数: 253)

6b5ef8e917362d8d.jpg

b321dc1aef2b03d0.jpg (342.11 KB, 下载次数: 232)

b321dc1aef2b03d0.jpg

IMG_20211111_001132.jpg (129.67 KB, 下载次数: 215)

IMG_20211111_001132.jpg

IMG_20211111_001206.jpg (102.65 KB, 下载次数: 223)

IMG_20211111_001206.jpg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21-11-11 16:12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11-11 00:24
/ C; h9 X8 o8 b0 Q; v8 P8 {# ?斗门前房还出了一位军政医官叫姚铭治,又名姚善,字念斗,行昌五。在广西任军政医官。
$ l' V# ~: |( g6 c   在明代,京 ...

6 U/ m6 B, I) x  D& ~( p好贴!值得细细品!4 [% m8 A& |* h% k* G& b

作者: 彭城姚其瑞    时间: 2021-11-11 20:45
南昌姚氏在其辉煌的历史传承中的确有许多可以让后裔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故事,这些故事用详实和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我们家族的兴盛和民族担当,记录和彰显了我们南昌姚氏乐善好施和悬壶济世的仁爱之心,绍峰宗亲的文章越来越有观赏性和史料价值了!为您点赞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1-11-11 22:22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11-11 16:12* U4 Z# {! ^. o- u' v3 L
好贴!值得细细品!

, @! }8 e; C7 V; S' _+ t" Y; i晚上好绍弦大哥,谢谢您的鼓励!: F4 L9 M& }( L$ b' Q7 v$ d6 C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1-11-11 22:32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21-11-11 20:45! P/ C# M4 x, m; l  f6 Q
南昌姚氏在其辉煌的历史传承中的确有许多可以让后裔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故事,这些故事用详实和细腻的笔触记录 ...

7 C3 {: {1 N( a4 u7 y* s其瑞宗亲晚上好,谢谢您精彩的点评和鼓励!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21-11-12 21:33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11-11 16:12& P$ @# R: d/ s& e: R: ^
好贴!值得细细品!

- F9 |5 B+ u) T4 j# {& ?/ B难得一见的好帖,必须顶起!收藏起来,细细品味,感谢绍峰宗亲的分享!
( I0 q- }2 N% w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1-11-13 00:28
姚孝中 发表于 2021-11-12 21:33# b  h  |) k( O  G, n5 S( Y
难得一见的好帖,必须顶起!收藏起来,细细品味,感谢绍峰宗亲的分享!

) F6 @+ {& L& f/ O1 M+ g谢谢孝中宗亲夸奖!我看过您写的帖子,您和绍弦大哥的文章我都特别喜欢,您的写作水平很高,盼望您能多发几个帖子上来我们大家欣赏。7 ?3 X! m" M4 n' Y( f% L/ E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