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烂泥湾探路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7-10 18:28
标题: 烂泥湾探路记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2-12-4 16:23 编辑 $ h7 w3 k3 \0 z& Y
( v7 g& c! C6 V6 o4 E3 ^2 X

烂泥湾探路记

姚绍弦

烂泥湾的目标一锁定,南昌姚氏宗亲联谊会的本家们都显得异常兴奋,他们奔走相告,拍手叫好。卿堂大叔马上查阅家谱,提供了一条信息,姚勉的一个孙子南章,谱上记载因母亲改嫁余家而改姓,如今烂泥湾的余姓是否就是南章改姓而来的宗亲呢?

卿堂大叔的帖子一经发表,钟尧教授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推测,祖军、义兴宗亲也有同感,绍明老弟更是快马扬鞭大喝一声“继续跟踪!”卿芳大伯急于星火地想约我到烂泥湾去看一看。我理解他老人家此时此刻的心情。但是,我怎么忍心在这种炎热的桑拿天带一个年且八旬的老人去下乡呢?我于是淡淡地回答,还是先让我去探探路吧!

既然要探路,就要提前准备。贸然地去打扰余姓,查余姓的家谱,并且还要涉及余姓可能是从我们姚姓改姓而来的问题,这样做是否会引起余姓误会而导致不快呢?我心里忐忑不安。好在我在丰城的人脉较多,几支烟抽完,拿定主意要市二中的余文峰校长协助我办好这件事。余校长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学生,他虽然不是袁渡人,但余姓的宗亲内部的事他可以出面协调。果然,几个电话打来打去,一路绿灯。烂泥湾余其高组长已经安排第二天上午让保管族谱的族长在村里等候我们。

出发。八号清晨,我从南昌启程,约好了余文峰在袁渡汇合。好家伙,余文峰真是用心良苦,他叫来了他的学生李忠,李忠是余姓的女婿,方便同余姓人打交道。李忠又约来了他的学生,袁渡农业银行的涂林主任,涂林对这里方园十里每个村落都了如指掌,是标准的“地保”。说起来有趣,我们四人同坐在一辆小车上,一脉相承,纯属“四世同堂”。再分别开来,我、文辉、李忠是宜春师专毕业的,文辉、李忠、涂林又是丰城二中毕业的,脉络明晰。今天我们多么有缘份,我既是文辉的老师,又是李忠的师公,还是涂林的太师公。得到这样的一系列的称呼,我开心得如云里雾里。我想,我们修谱的宗旨不也是弄清各自的关系,所谓“聚涣联疏,明人伦,序昭穆”吗?

熟门熟路,烂泥湾不费一丝周折就在我们的眼前。

烂泥湾果然名不虚传,我们一进村口,它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离村里尚有二百米,车子前进不得,后退不得。我们师徒只得下车来推车。我好生奇怪,如此大晴天,车子怎么会好端端陷下去呢?仔细一看,路上厚厚的一层河沙。一逢大雨,马路泥泞,肯定无法通行;一逢天晴,路上的河沙干了,沙不着地,漂浮而起,车同样无法通行;反倒是下点小雨,路面的沙粒附着在底下的烂泥土上,恰到好处,正好通行。我不觉打心里一笑,烂泥湾啊烂泥湾!

也许,这是老天特意安排我们必须下马步行,安排我们必须带着虔诚的心情去拜访姚家圣地烂泥湾!

村庄不大,马路北面姓王,马路南面姓余,界线分明。

余姓没有祠堂,我们如约找到了保管家谱的余怀龙老人家里。余文峰用当地方言与七八个老人沟通、畅谈。我则每人敬了一手烟,然后细心地翻阅余氏宗谱。

谱中记载,烂泥湾余家是北宋名臣余靖的后代。余靖是广东韶关人,中得进士后,曾任新建县县令,后来归居韶关。余靖的一个孙子北宋时先在烂泥湾对面的观田聚族而居。南宋时,观田被水淹没。从此余姓就聚集在现在的烂泥湾,烂泥湾这个地名,从南宋一直沿用至今。

我从余氏宗谱中还发现,余姓也号称是舜帝的后裔。余靖在历史上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为“四名谏”。因为直言,触犯龙颜,降职为监筠州(今高安)酒税。我思索着:一是舜帝之后,二在宋代高安任职。多少同我们灵源姚姓存在一些渊源关系。余靖的墓志铭就是欧阳修撰写的,南宋文天祥也留下了赞颂余靖的诗作,想必余靖一定是位令人尊敬的好官啊!

遗憾的是,我没有在烂泥湾的余氏分谱上查到余南章的名字。他们的谱没有细化到用公元的年号时间来记录,仅从吊线上查就非常不容易了。怀龙老人要我们到南昌县三江口余氏祠堂去查余氏总谱,那里可以查到同修的四十多支分谱。负责总谱的人叫余海龙,偏偏他今天不在三江,我在电话中说明了来意,说天下舜帝子孙是一家,他很客气,约南昌姚氏下回见面。

离开烂泥湾的时候,我的心不免有一丝愁怅,一丝伤感。学生看出了我的心情,执意要我去看看山水。于是我们一行到了风景秀美的三江口。原来我曾主观臆断三江口一定是三条江的汇合之处,结果我大错特错了。三江口、袁渡、文港是三县交界的地方,犬牙交错,地势低洼,形成了几十平方公里的湿地,水汇集于此显得安祥、平缓。环湿地主要是抚河流域,丰城的丰水、富水、株水、槎水等都经过这里再缓缓流向鄱阳湖。这里的“三江”是古代汉语中许多江的意思,不专门指三条江。历史上,三江口是水路交通的黄金枢纽,素有“小香港”之称,这里不产木材,却是南方较大的木材市场,“三江口木材市场”几个字还是全国第一个女省委书记万绍芬题写的。原来万绍芬是三江口人,后来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她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从来不忌讳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江西老,我非常欣赏她曾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他不可能热爱人民,热爱老百姓。”

我伫立江边,若有所思,余文峰用手指了河对面的文港,说那就是著名的毛笔之乡,名臣晏殊、晏几道的故乡。我于是触景生情,脱口吟出了晏殊著名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是啊,今天的我,多么象一只恋家而报春的候鸟燕子,我想今后一定还会来几只,多只,无数只,似曾相识的燕子来此地寻根。我们姚氏的美德就是有大孝,从来不忘根本,所以才根深树茂。这里曾经是我们姚姓的故乡,虽然我今天未能求得满意的结果,但我姚绍弦毕竟穿越时空又回到了令我们无数姚姓梦绕魂牵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烂泥湾!这样想时,我的心情豁然欣然。

中午的饭局,是由辈份最低的涂林安排的。听说余校长来了,丰城二中毕业的十几个学生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其情融融。遥想当年,我先祖姚彦国进士远离故乡,只身从河南汴梁担任广丰(今丰城)的儒学山长,教书育人,想必一定也是桃李丰城,下自成溪。我陶醉在这种情怀之中。这顿酒,喝了白酒换啤酒,醉倒了六七人。我辈份最高,酒量不大,学生们不好强求,只好在喝到飘飘欲仙的境界,用王老吉取而代之。这顿酒下来,只有我和司机是清醒的,我趁着半醉半醒的时候,反复地在酒桌上说了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了多少遍,自己也记不清了。

席间,我出了一个对子,总结我此行的感受。

上联是:烂泥湾头存烂泥。

余文辉思考了一下,有了结果

下联是:三江口上达三江。

校长对的对子,学生们一片叫好声。席间不时有学生来向我敬酒,说:“祝你们姚氏如三江之水,通达四面八方,前程广大,前程似锦!”此时此景,这等好话,我听起来十分舒服。

对联尚工整,但还缺横批,我会在天气凉爽一些的时候,选一个时间,陪卿芳大伯、卿堂大叔再访烂泥湾。补上横批,补上这个缺陷。

卿芳大伯、卿堂大叔,还有我们南昌姚氏宗亲联谊会的本家们,以及所有关心烂泥湾的本家们,你们认为这样可以吗?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7-10 19:35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7-10 19:50 编辑
& a0 E0 h- a+ b. s& R
2 Y5 S* q  o3 z6 [读绍弦宗亲《烂泥湾探路记》6 F) M+ t4 K) D) u5 H

( Q9 e7 G: M  [
; M: `  t. _) i4 H1 w  l! D
卧龙姚建中(2012-7-10)8 l3 a" u9 H, y

- K9 t+ J# J9 Z* J% b

# J& w; Y1 V4 `畅快淋漓是华章,# _  H9 V2 j, C" t
记实寻宗奔波忙。 ) X6 ]& f4 `1 N: {
师生四代情意浓,  z2 G& u; S* {4 x
同车烂泥湾里访。7 B7 J+ L0 _9 A9 H# t
姚改余姓虽无迹,
/ _! W* l1 C1 u( k酒香义厚共分享。
7 X) G2 a# B* C# z5 r$ H+ H浙江有地名余姚,
% c0 p$ i2 M7 X舜裔子孙达三江。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7-10 20:23
畅快淋漓是华章,
  X5 G, s' d  B4 K4 E$ w8 |& j: K记实寻宗奔波忙。

/ g8 o, [5 a6 `. F4 v4 P
师生四代情意浓,
9 D( C% ^( G0 T4 d: V+ t; Z同车烂泥湾里访。
* ]" _" P/ `4 R( y姚改余姓虽无迹,
  D) W! n1 y# O酒香义厚共分享。6 [  ^7 @" U- F" p' b% _% U
浙江地名有余姚,' |8 \4 C+ I5 Q( [: }3 i
舜裔子孙达三江。$ I: G( n# k; h& c: A. I! b5 Z$ N

8 ]" K' b$ t1 ~% o( ^* @0 @建宗宗亲的诗写得很好.概括性很强、表达完整.
7 ?; {( ]+ V7 a- b最后第二句我将"有地名余姚"改为"地名有余姚"。你看可以吗?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7-10 20:39
回复 3# 姚绍弦 3 m( V8 B( g, e+ A

- C& E" w4 v( U: f: G
% {6 ^7 O6 h" t3 Q0 _改得好!:victory:谢谢绍弦宗亲给予鼓励!:handshake   :lol
作者: 姚义兴    时间: 2012-7-10 22:12
姚改余姓虽无迹,  G) W- k2 D' P3 a9 Q4 J0 [
酒香义厚共分享。9 Z2 o7 A, S4 k. V
好!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7-11 08:29
有緣千裏來相會., k  t: S% K9 |" Q; Y! l
      無緣見面不相識.
- ?+ \: J7 K2 d6 [$ f0 c一壺茶一杯酒,笑談千年往事.
7 X. T% ]8 i6 _& w) Q4 C一個姓一部史,回眸百代傳奇.
作者: 姚源盛    时间: 2012-7-11 09:57
回复 1# 姚绍弦 # y' s$ f+ ]4 v& c) d2 |

( y9 b" W# ]0 ~$ ?7 L
# Q- q* |: l" G5 F$ I    您辛苦了!3 C' E# X9 R' r" N4 y
  非常感谢您代我们到烂泥湾寻根!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7-11 12:50
烂泥湾头存烂泥;
9 a- g7 _/ h" q: j三江口上达三江。
5 \& i! ~8 v# T  a0 D横批:舜裔源流。3 A6 c+ {$ U0 T1 i1 j
横批是我瞎琢磨给补上的,不知道合不合适?希望各位宗亲一起参与交流讨论。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7-11 12:57
横批:源流归宗。可否?
作者: 姚卿芳    时间: 2012-7-11 13:04
横批:源流归宗 好.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7-11 13:05
寻根问祖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7-11 17:22
所有关心烂泥湾的本家们,应该都认为这样可以。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7-11 18:51
读绍弦宗亲《烂泥湾探路记》9 e5 K8 J1 a" Y( K, ~" I

  u) \% l  y* n1 c2 J
# K5 H7 E% }) l卧龙姚建中(2012-7-10)
. J+ N" h/ W" F6 V3 Z4 a1 G$ o4 ?) ~; x

+ n0 r0 F1 Z& w: r# N' W2 Y" r畅快淋漓是华章,2 [) W( Z& t2 h# N
记实寻宗奔波忙。 + S3 l" T. [+ W  L2 U. t9 t6 V2 e2 h) |
师 ...# l) [3 Y) T: i4 E% j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7-10 19:35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7-11 19:09
路上厚厚的一层河沙,一逢大雨,马路泥泞,车肯定无法通行;一逢天晴,路上的河沙干了,沙不着地,漂浮而起,车同样无法通行;反倒是下点小雨,路面的沙粒附着在底下的烂泥土上,恰到好处,正好通行。烂泥湾啊烂泥湾!果然名不虚传!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7-11 19:10
路上厚厚的一层河沙,一逢大雨,马路泥泞,车肯定无法通行;一逢天晴,路上的河沙干了,沙不着地,漂浮而起,车同样无法通行;反倒是下点小雨,路面的沙粒附着在底下的烂泥土上,恰到好处,正好通行。烂泥湾啊烂泥湾!果然名不虚传!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2-7-13 00:46
一看以为是打错字,南泥湾,三五九旅,歌唱的那个!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2-7-14 12:03
回复 1# 姚绍弦 6 K: Y9 h( `* O2 F, ]7 q$ n
" Q4 \( |7 C* s, h" |
5 ~7 f, ]$ I! h% q3 p& Y  m) p
    真不知说什么好了!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7-14 14:11
回复 1# 姚绍弦 9 x/ M2 d$ G6 I# F0 i/ y

3 d* h0 u; t, R& z. P2 X$ Z+ s- C+ p) m& D6 f. X" }) i
    辛苦了!向你学习!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7-14 14:12
回复 2# 卧龙姚建中 6 k: i6 I8 E7 N' X3 k( c
' o; z0 k/ j  V: }' g

+ }9 |$ e; ]8 k! F- V( d7 Q4 A6 C    :victory: :victory: :handshake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2-7-14 14:18
回复 8# 姚孝中   D6 U# K/ d7 {; O& a

1 ~( {- \  z  c) d
6 t- G' }/ x5 ]* f' P    源远流长也可以吧.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2-7-16 15:48
烂泥湾是土,土生木,愿姚家根深叶茂;三江口是水,水生金,愿姚家源远流长。
. X! G& B1 O4 q; s4 b% D我认为小平的源远流长可以,但是孝忠、卿芳的也可以。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2-7-17 18:45
回复  姚孝中
, J3 e+ S9 ]7 ~* B8 ^8 ^+ s5 J0 c/ ~  O5 U

5 r* r$ N( r+ s, t$ l    源远流长也可以吧.! o/ a$ F- ?5 v! d, B' F7 a
姚小平 发表于 2012-7-14 14:18
  E" ?0 t4 @, s* h% q
6 H: p# H' L$ S

" T& A& m: x8 A6 o5 ]    "源远流长"  好!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