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试注试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8-1 11:18
标题: 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诗试注试析

九华太守行春①罢,高绛红筵②压花榭。

四面繁英拂槛开,帖雪团霞坠枝亚。

空中焰若烧蓝天,万里滑静无纤烟。

弦索紧快管声脆,急曲碎拍声相连。

主人怜才多倾兴,许客酣歌露真性。

春酎④香浓枝盏黏⑤,一醉有时三日病。

鼋潭⑥鳞粉解不去,鸦岭⑦蕊花浇不醒。

肺枯似著炉鞲⑧煽,脑热如遭锤凿钉。

蒙⑨溪先生梁公孙,忽然示我十轴文。

展开一卷读一首,四顾特⑩地无涯垠。

又开一轴读一帙⑾,酒病豁若风驱云。

文锋斡⑿破造化窟,心刃掘出兴亡根。

经疾史恙万片恨,墨炙⒀笔针如有神。

呵叱潘鄙琐屑,提挈扬归孔门。

时时说及开元理,家风飒吹人耳。

吴兢纂出升平,十事分明铺在纸。

裔孙才业今如此,谁人为奏明天子?

銮驾何当猎左冯,神鹰一掷望千

戏操狂蛮笺,傍人莫笑我率21


0 R6 O! `: b1 w

【作者简介】顾云,唐贵池人,字垂象,一字士龙。风韵详整。与杜荀鹤、殷文圭友善,同肄业九华山,有文名。懿宗咸通十五年登进士第,为高骈淮南节度从事。毕师铎之乱后,退居霅川,杜门著书。昭宗大顺中,预修宣、懿、僖三朝实录。书成,加虞部员外郎。乾宁初卒。有《凤策联华编稿》、《昭亭杂笔》。

《唐诗大辞典修订本》:

顾云(?—894?)字垂象,一字士龙,池州秋浦(今安徽池州)人。盐商之子。初与杜荀鹤、段文圭同居九华山学习,又同罗隐受知于令狐绹。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登进士第,以试秘书省校书郎入淮南高骈幕,为行营都招讨判官。僖宗光启三年(887),高骈为部将所杀,云退居霅川,杜门著书。昭宗大顺中,入朝为太常博士,与卢知猷、陆希声等人分修宣、懿、僖三朝实录。书成,加虞部员外郎。乾宁(894-898)初卒。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二、《北梦琐言》卷六、《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七。云善诗文,所献高骈之长启短歌,崔致远誉为“学派则鲸喷海涛,词锋则剑倚云汉”(《献诗启》)。所著颇多,有《顾云赋》1卷、《顾云集遗》10卷、《顾云编藁》10卷、《凤策联华》3卷等,皆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8-1 11:19
【注解】, t& U; a! `; N2 [" g& M
①谓官吏春日出巡。9 N- T) v  e& {. w1 C4 H; @
②绛,红色的帐蔓;筵,竹席,此句指太守出巡休息的地方,装饰华美。1 W6 z- @" F2 o% u3 W7 Z( s
③安静。
2 P& R' _, A: Z. @) w1 C④春酒。酎,醇酒,泛指酒。“春酒”又作“酎酒”,(1)指春天酿造,秋冬之际酿熟的酒;(2)指上年秋天酿造,经冬至第二年春天酿熟的酒。《诗经•豳风•七月》中已经出现了“春酒”的名称:“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汉代张衡《东京赋》中有“因体力以息勤,致欢忻于春酒”的句子,大致可以推测,汉代以后“春酒”酿制的习惯,比较接近于第一种解释。“春酒”后来也泛指酒,甚至“春”也成了酒的代名词。又有使用春醴、春醅、春酝、春酎等词
1 `( h3 o, u, G( V⑤形容酒好,厚厚地黏在杯壁上。* e( E; o! x' O( p  }
⑥鼋,指大鳖;潭,疑为“汤”。下文鳞为鱼类,鳞粉,鱼类制成的佳肴。* Y: r  ]2 I% I% j* [' i* ]
⑦鸦山,以产鸦山茶闻名。
0 j2 U' k8 r/ O2 U/ o* w⑧鞲(gōu),风箱。. ^5 L6 C0 j* W6 o
⑨疑为“象”姚显号“象溪子”。
* O% a  x! D4 u3 U⑩特:只,只是。
& U3 j% C! v$ D# f% n* M(11)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5 _& E! ?5 Y, R) n0 B8 P+ d4 ^(12)挖;掏取。
* g6 F  Q& N+ K, ~5 P# n(13)炙,疑为“灸”,与“针”同为古时治病之方,与前句“经疾史恙”对应。( j, v' Y: o' L# f$ g- c- h
(14)西晋太康诗人潘岳和陆机的并称。是古代作为“才子”的典型代表。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
& v5 u0 {- o3 I6 C  S(15)扬孟,应指扬雄和孟轲。
: c% n# N# z1 Q; e$ ~7 f(16)象声词,形容风声。6 l8 c: d4 F5 W* a$ j" ]7 ?3 r
(17)吴兢(670—749)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居史职近三十载,所撰史书叙事简核,直言不讳,号为良史。其历史著作见于著录的就有十六种之多,最著名的当数流传至今的《贞观政要》十卷。司马光对“姚崇十事”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提出怀疑:“似好事者为之,依托兢名,难以尽信。”但吴兢的《开元升平源》明确地记有姚崇的“十事”。
9 V; [# ?3 M$ `% P* b/ u. r) e(18)左冯翊,官名;也是政区名。 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内史置。为拱卫首都长安的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地区。
8 G7 h0 ~9 Y, [(19)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
. l9 m* J1 T( r8 P! Y+ ?2 Q(20)涴,(1)弄脏。如油、泥粘在衣服或器物上。 (2) 染上,浸渍。文中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6 X7 B+ z. P" I
(21)率然:轻率,不慎重。
作者: 姚维侃    时间: 2012-8-1 11:21
【简析】
0 \# }) ~) w8 a- `* Q6 n# _
        前十句写“九华太守”春日出巡归来的欢欣场面:设宴地点选在“高绛红筵”装饰的花榭之中,花榭四围是繁花似锦,香气馥郁的各种花遮蔽了栏杆,甚至蔓延到门边上。白色的像雪,红色的如霞,把枝桠都压垂下了。宴会开始前,鞭炮齐鸣,礼花迸放,焰火耀明,似乎撕开了夜幕,让夜晚的天空呈现了白昼的蔚蓝。待到焰息烟散,满世界又是一片沉静清朗;但花榭之内,却是另一番热闹繁华:各种乐器或齐奏或独响,或紧或慢,或急或缓,或昂扬激奋,或低沉委婉,客人们被这幽雅的环境,欢欣的音乐所陶醉和激发,酒酣歌热,群情激奋;主人爱才重情,与客同欢,觥筹交错,起坐喧哗。平时温文尔雅的姿态一时涤荡殆尽,展露的是真实的面貌,真实的性情。1 _8 p2 i5 f1 Y2 z8 ]; i" e& t  |
      接下来六句是写诗人酒醉的痛苦。九华太守的酒自然是美酒,加上太守的热情与洒脱,与诗人情投意合,欢洽甚愉,不经意间就喝多了。喝多了会接连几日如同生了病,各种佳肴美味不能醒酒复原,口干舌燥如同肺心枯干再加上风箱送火加倍烘烤。脑热头疼简直如锤凿楔钉一样。
  V! Y& |/ C. ?' W9 c+ Z诗人写酒醉之苦自是夸张扬厉,但这番夸饰其实是有用意的。( j" @$ H" m8 x( P1 ~2 D
      下文六句写诗人醉中读象溪先生的诗文,欣赏之乐趣,敬佩之诚挚,使那么痛苦的醉酒之痛“豁若风驱云”,使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从而极有力突出了象溪先生的诗文是天下奇文,传世之作。
) C; \; t7 E& [4 h      又往下十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极写象溪先生诗文之佳妙,世所罕匹。“文锋斡破造化窟,心刃掘出兴亡根”是说文章深刻,议论犀利,气势浩然。以下说潘陆那样的才子到象溪先生这里,也鄙薄渺小不值一提了;以扬雄之才,孟子之辩,也只能跟随象溪先生才能入得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门。并且从文中读出了象溪先生之祖元崇开元当年上“十事疏”的气势与风格,忠君忧国的“家风”。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0 Y, D% k5 }; U: {+ T      以下四句对象溪先生有叹惋与期待的意思。“裔孙才业今如此,谁人为奏明天子?”委婉感叹象溪先生不能像开元盛世时乃祖一样欣遇明主。“銮驾何当猎左冯,神鹰一掷望千里”句大意是说将来或许会有机会,才能被“銮驾”发现,被朝廷拔擢起用,一展雄才大略。
# u8 ~: Y+ [6 _. g( q      末二句是自谦之语,说自己这首诗是“戏操狂翰”,轻率放诞,白白污染了珍贵的纸张,有可能会惹人讥笑的。  r+ y+ h% X+ B: m) U. w7 B
      本诗极尽铺张扬厉烘托陪衬连珠妙喻之能事,文采斐然,飘逸洒脱,起伏迭宕,舒卷自如,大有李青莲之风。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