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转】望星空∶中国历史上49位奇女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8-11 22:23
标题:
【转】望星空∶中国历史上49位奇女
本帖最后由 姚元周 于 2012-8-11 22:38 编辑
1 k$ {7 L6 N/ b- n
+ {# [+ @; K7 E( `* J
作者:望星空 | 来自:
望星空
/ \" ?; g% k5 H( M4 _& H' l! `
[url=]
[/url]
: X) g, h7 V: Q2 \* l
% J Q5 K1 M( h9 a! j k
6 d. a' `* Q: l
[/url]
- h# z& |4 i; I/ \7 z+ S7 r" Y! D
$ L8 a; L1 ?0 K% \, l2 C' r
" q) x/ e$ v% Z" v/ L) n
/ J5 b9 E! M) H3 \5 ^% n
/ j f7 K* u& A: C$ t7 U- p0 O
" K+ r+ M. Q) U3 F5 F
1、吕雉(吕后)
+ v/ I" d4 f7 M7 Q" a; e$ y3 q
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 } y4 D% U5 C# T' ]4 F6 N
她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 P$ P6 |& t& G9 ?$ K0 \* w( d3 m% h' J
她虽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风度,不管是帮助刘邦打天下还是把持政事,每每从容不迫,识破奸人计谋,化险为夷。
$ O/ l, H& t1 s4 v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J6 o% `7 }% o: C1 `
[/url]
a& R/ [- M+ S- [; J! C! V
0 r* y$ _% N* |; ^' v2 Z% x, j9 f
2、美人心计 汉朝第一后——窦漪房
- R9 m8 `9 L+ s6 N; L: G7 c
她,出生贫寒,然不骄不躁、不妄自菲薄,谋略过人,先后扶持了汉朝3个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如此胆大,如此英明,如此谋略,世间女子,除了武则天,天下能有几人?
# r$ m# e) q2 d' C9 W! j- a- j
3 ~: z9 Q }% H$ A5 d; j
( ]" r b. W' G/ n
3、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
8 R- h' u( ^6 K- E4 Q$ |
她出身卑微,原来只是一个歌女,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汉代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
/ @. b k4 W7 N: N3 M6 ~/ [( Z- K1 Z
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谨小慎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后来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汉武帝对卫后还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她。
% X1 ~- ]0 X( x! D ^: f
0 `$ |" m7 s! `9 l( D+ W4 T
, F* A# l3 R* D9 P4 @! i4 P G9 K
4、邓绥
! x/ c! H/ h' W, H- k7 G
东汉和帝邓皇后(81年-121年),东汉女政治家。名绥,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汉光武帝时太傅邓禹的孙女,禹为南阳豪族,随光武帝起事,为东汉初的大功臣;其父邓训,曾为护羌校尉,抚边有功,其母为东汉第二任皇后阴丽华的堂侄女。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殇帝、安帝,临朝执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职,掌握大权。执政期间,崇尚宽简,不事奢华。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 S0 H# h8 o, t' @
1 q9 m! e" j Q8 _0 R
$ c7 K2 l$ l; U8 u% G
5、女皇武则天
) v' b: l7 U6 H, K4 G& U! e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 o# G$ q+ W+ ^0 j( V! g
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 x1 X' v+ J- J
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古流传。
8 U% b) |8 P1 @: ?. H5 g
! P5 Q9 A3 ?# D% C8 m
4 m4 d. l$ e: ^
6、皇太极妃 ——孝庄
}9 b9 l" a) \
皇太极妃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 r- o( a8 E) o8 ]$ s
0 D6 t0 V# E. ^1 [: [. L
" k; a7 d* U! e- @4 u& z
7、人人恨得牙痒痒——慈禧
I7 h2 v1 Y5 o; o( B* m7 @
虽然慈禧垂帘听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前进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无数,但是,我还是要恻隐一下,这样的人是寂寞的。。。
3 }+ P" r g! P
: E4 A4 ?. r# U: N& e
9 w/ ~# V0 g" j$ X4 A$ [" R" j
8、沉鱼——西施
- ^ B; V/ A9 |, X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 r5 {) d% c- x; K4 `
. f5 D/ Y+ J5 ~( N6 g
3 V& f5 }; v$ j& c# j; ?
9、落雁——王昭君
% [+ i6 l2 z" l& d, }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 i" t/ z: M9 [0 H
/ V$ s9 D) g( j1 Z
1 h6 Q2 n$ h5 R, k
10、闭月——貂蝉
5 h% j; v, a* F8 _; k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
L1 f2 l1 d* o: _. p7 a8 q- d: z, [
+ h( W1 Z5 K' J5 r) t. a
2 G' T" K! x/ k; ^! @8 z
11、羞花——杨玉环
5 T: a7 ?$ ]4 O U* O, X, {9 V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杨玉环,被选入宫。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 n% W4 L9 m* r3 e9 L3 @2 q
9 K' H* T8 O! x3 M' f
$ H3 N! B4 a, s' }
12、虞姬虞姬奈若何
' |' W% J, \) i( C3 Q% [
西楚霸王项羽爱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
+ j( `5 G' I; {1 Y0 y
虞姬忠于爱情,为让项羽尽早逃生,拔剑自刎,成就了一个盛世感人的霸王别姬。
6 ]! A* i' {- I; B
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
8 \8 Q3 X! r& d0 K1 B$ F6 H% ~; w
$ d6 x* ]! g, r+ J: Y
8 b- X) _8 ?) j$ Y" r8 ]
13、卓文君 ——西汉才女,司马相如之妻,中国四大才女之一
/ G. T! S! c F! j p1 q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 Y+ ]. m6 i/ D
代表作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 y5 A& N3 U5 s( c# o, i; ]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相识,我认为是怀有不良目的的。那时卓文君的老爹在蜀中专营盐铁,可谓是有名的富豪,司马只是想凭借其家世往上爬,卓的老爹目光如炬发现了他的目的,但卓文君仍然坚持其认为对的爱情,故悲剧注定会发生。当司马得汉武帝赏识,他便认为卓没有利用价值,故毫不犹豫抛弃了她,我想说卓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样,连司马这样的小人真面目都看不清,唉。。。。
+ y$ A" P5 a$ Z* @% L9 P& c
7 k; R; x2 H; L4 r% ~$ Y
# \" F T& l9 g- F+ a0 }2 Q* ?# e
14、蔡琰 ——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 v: ^. A; x9 H5 A; m
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9 v- ]/ E) A9 v5 e. f; E, `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8 k1 L8 q1 h3 p* @
. W& k: I! G3 u) h7 F
, Z6 d0 g6 t* d, r
15、上官婉儿
9 q, K! D: F* \' n) l
又称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
7 {* Z9 V8 H9 S/ d1 w
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
( Z! T7 w& O0 Y* Z5 p) b- w- o3 b; a# r
上官婉儿自幼才思敏捷,诗词出众,其诗词风格多与祖父上官仪相似,并将祖父绮丽浮艳的“上官体”发扬光大,一时名流多集其门。
$ W, Z0 k) I: q& K( C
上官婉儿14岁就为武则天掌诏命,参与政事,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上官婉儿本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因看武则天政绩显著,深得当时中下层官吏的拥护,便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2 A+ N( U' K H% q
唐中宗李显在位时被封为昭容,她代朝庭评品天下诗文。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后为玄宗)发动政变,起兵诛讨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命与韦皇后一并处斩,年仅46岁。 后人称其为“巾帼首相”。
% s) l( z6 n) k' ^8 A
9 ]4 @0 c. O4 e, n/ q# Q
! y% c) g' O# f; T8 S* P5 b; r2 V
16、李清照
3 ?' l5 e2 k4 u! z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词人。
O7 K: p X% {( `) N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 r4 H6 r. {& L8 k0 D! k; ?3 @: r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
' Q/ W+ a9 D1 R% @8 l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9 R! F; j, H1 o' y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后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
) i$ ]7 W+ U. M8 B! E3 m4 N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李清照和赵明诚,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 B7 T0 _4 t3 m9 I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F- P1 X# V3 D% r/ X
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诗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最为有名的要数《夏日绝句》。
6 i1 F; Y4 ~9 u* D5 Z$ [# N
生当作人杰,
( Z1 A; \& Y: o6 R
死亦为鬼雄。
9 L: V0 r% W) _+ F' F2 Z
至今思项羽,
- A& B2 Z( r/ n( P- a% e
不肯过江东。
1 b: o! K. x1 _5 v7 C
* B+ v% d( `3 c
2 H7 a5 a4 m M
17、蕙心兰质旖旎才情巴蜀女诗人.名妓--薛涛
# e/ E( o1 f5 w
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2 ~3 I, e' Y" G2 ]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
& y$ c( x0 V8 D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f2 g% k5 i" |, v( z/ }! k
《送友人》
5 |; U% C' m) d' N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 K4 d0 J X. o- j/ i$ e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7 u, V5 y Z* p
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她这首《送友人》就是向来为人传诵,可与“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
' M! e3 t: r- }2 |
她,人品风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能吟咏书写.当时城里的浮浪子弟争相和她交游,以博得她的欢心为荣。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涛这位流芳千古的风流才媛。
7 R7 S7 @% U- o0 {1 g; X9 e3 \6 k
她花容朋貌,才华绝世,名重一时。历事剑南川西十镇帅幕府,并制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涛笺”。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却蒙受了“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 x0 c1 K! }1 q- @7 e, t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之诗恰如其人,质朴如白衣处子婷婷独立毫无俗态,表白其胸襟,荡荡然如一泓清水。
L7 J2 Z U7 M3 p/ m D
( c4 H5 d/ m, m4 d
W( r h t! B; P0 a
18、鱼玄机
) _9 ]$ X( Z3 Z3 o- B
晚唐诗人,长安人,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约十岁,与温庭筠相识,吟诗作对。十四岁时,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后被弃。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杀。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之多。
* ?- I, U% x6 C7 D: }7 Q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
- E1 V% M% c) P& J+ m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 F9 W! J/ V; q. w3 q( |, H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4 B% j- r+ N9 C" x
《夏日山居》:
- [6 p5 A4 l( c6 [4 o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庭前亚树张衣桁,坐上新泉泛酒杯。
1 e- x# H' X' l3 g3 v3 ~
轩槛暗传深竹径,绮罗长拥乱书堆。闲乘画舫吟明月,信任轻风吹却回。
3 S1 }& O8 J; U% R, t& M" ^
《江头愁望寄子安》:
9 p1 q+ u9 I; I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 _9 A% B% K( ]. n+ k6 ]% l
《折杨柳》:
6 m! V0 ?5 b6 U8 g7 r$ x# M! T' U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 T( i1 u4 [ V4 }
《春情寄子安》:
5 ?3 y# A! E( R8 f H% H6 T9 p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 I! S; ]; K! {; L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 c& a2 B/ O! c+ M& ^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 j% O5 [! [5 a3 s7 g
+ p3 K& @4 Q' m( g) E/ L$ D
- q% X, {& g, ]7 X$ `8 {4 j$ c
19、李冶
% a3 L% P8 T# e- A) q
字季兰,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唐朝三大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因曾上诗叛将朱沚,被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
6 t B" m0 R) G' a8 M8 d% \
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诗大惊,无不担忧:此女富于文采,然必为失行妇人。不幸被其父言中,出家为女道士。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
2 \9 Y. ]1 K' K* E7 w
刘长卿对李冶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
+ \3 T2 X+ h( m4 E% {- W. W
相思怨
& b6 K) F( k' o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0 O- w' J O* V; ?; J: y8 J# I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 H4 @. r* B R2 U# ]3 [; g+ g
感兴
: e5 Q6 d: \3 U4 V' Q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 S' h# W* i; f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9 y' r& j2 r; O/ ?, {9 j* `
! ^9 n* v' _3 T) @! Y
20、班婕妤
0 Q+ z2 @9 \' y) ?% b7 u
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
. Y; w0 B6 t! Q5 c. J) F: x; a- [" @
此女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
& S9 u4 Z0 O8 D0 O+ m9 o
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 C# n4 q2 u7 l2 w* |
1 N+ {9 z% ~ l; l( V1 Z8 h/ u* _3 Q
& P! [2 S: z- F# [$ N7 M/ Y
21、甄洛
: k3 a/ a' h0 j2 R0 B% ~
甄洛,又名甄宓(fú)[注],是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母。本为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死后谥曰文昭皇后。
( J5 x# w% E, f. L% i$ K
据说,甄洛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每次入睡之时,家人总是仿佛看见半空中有人将玉衣盖在她的身上,举家为此惊奇不已。后来有个著名的相士刘良为甄家子女看相,刘良看到甄洛的时候,大惊失色,指着尚是幼儿的甄洛道:“这个小姑娘日后贵不可言。”
5 P! v/ ?* n5 z" R* C- `
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都上楼去看,唯独甄洛不动。姐姐们奇怪地问她,甄洛回答:“这岂是女子看的东西么?”
) D; L. F5 Q! r2 P" @- T; Z. I- d
年九岁,喜书好学,而且过目不忘,常用哥哥们的笔砚来写字,哥哥笑她将来要当“女博士”。
0 z, P. f7 J' L$ {/ h- Z$ ?) c' f
《塘上行》:
/ s5 t2 O% ]- z, v2 C, u% u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 w2 j! T. T" F- c
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 c% u$ X- D& c- _- y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5 R* e- X1 m1 t6 Z9 G, L. c/ _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3 q/ e1 v% s) m: ~1 h& j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 n1 `* `0 @9 f2 A8 r
# S1 M: E+ `1 @# p: v6 ~2 Y
0 y- Z$ i% ?. {" G$ q2 |. R
22、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
! I, K' [8 O" G. d1 g9 e& _
(约376年前后在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 u& }/ R" ^( [: j" o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在东晋士族中王谢两族是北方最大的士族:谢安以军功和才能立身,王导则以中庸安命,王谢间明争暗斗,但毕竟盘根错结,才女谢道韫成了书圣王羲之的儿媳,王凝之之妻,也正所谓门当户对,才女配才子。
1 b; m% k- [# z. Q( d. k8 b
《泰山吟》 东晋才女谢道韫画像
3 \$ V" C6 P" Z1 `. ?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 v6 I* u. ]* n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8 y4 h+ V9 S: }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4 {* g& d6 y- l( H) H( x: |# R2 O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5 x$ d$ |4 S# F0 S! W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 V% `) }. L8 l2 z" ?. J
《拟嵇中散咏松诗》
/ B; i6 N2 k/ n7 B |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 k- ^- u9 p% C' d" p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 S1 s( Y" a6 Z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4 \1 |) S- B: X- M D/ O6 X$ t3 ?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颻
% H/ l" E* P/ d4 f; I- v8 k
9 n( N2 Z1 s2 O. F
: C* m$ y8 d- j
23、描龙绣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苏惠
, c3 _, P& N; A5 n s' e+ }
她,字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
$ X2 k- ` `4 M1 `% m' h. T4 b; k) i
她,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
3 c( @5 K% N8 H- P
她,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
, H( G& O" ^* y; F
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
9 N( ^- R. _4 u
' B5 _7 {. M& l. E" n/ O& R
4 m, K p* r7 V' k1 k, \
24、侯夫人
" W% z! ?# M) ^- B$ g8 N1 Y) N
隋炀帝的色情迷楼里一个可能还是处女之身的宫女,最后自缢而死,臂悬锦囊,左右取进,得自感诗三首。
' G6 i! R- p# R1 p' \
她死后颜面艳若桃花,美貌异常,臂系锦囊,中藏宫怨诗,引发杨广无限悲伤,令选美失职渎职的宦官自尽,她是历史上少见的死后才得到帝王无限宠爱并且美名、才名俱满天下的美女。
2 [$ s# g3 b2 _3 V2 S ~+ M" ~
侯夫人大约16岁进宫,24岁左右自杀,存诗13首,为初唐四杰先声。
8 g8 B& ?6 h/ ~, s+ F
其一曰:
: G$ Y1 }0 ^5 M ^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
: M. S# L( f" a1 O3 s
其二曰:
! y3 T. w/ U6 N% s% g, A1 ]7 Z
“欲泣不成泪,悲来翻强歌。庭花方烂熳,无计奈春何。”
' T. y! N. u+ @( g) L
其三曰:
% B' I6 s- H0 M9 }
“春阴正无际,独步意如何。不及闲花草,翻承雨露多。”
: {" U9 l. I6 v# n4 U/ L
又妆成诗云:
% r. T5 o4 y0 `1 p7 j( T4 V9 q
“妆成多自恨,梦好却成悲。不及杨花意,春来到处飞。”
( G( O4 K+ M4 ]6 S6 _
又遣意云:
$ N: V4 }8 f( R) }4 [% M6 \
“秘洞遍仙卉,雕房锁玉人。毛君真可戮,不肯写昭君。”
, y" R2 b. x, }
又有咏物寄意的空灵飘逸的小诗《春日看梅》
7 e R5 X6 Z9 @ _% E% L6 T+ k) {
砌雪无消日, 卷帘时自颦。
, a$ b" Y$ C+ m3 l
庭梅对我有怜意, 先露枝头一点春。
* @$ A7 L5 ^ j. k4 u6 J
又自伤云:
! F; }+ h5 I; e. Z5 _: r0 y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寒春入骨清,独卧愁空房。跚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平日所爱惜,自待却非常。色美反成弃,命薄何可量。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家岂无骨肉,偏亲老北堂。此身无羽翼,何计出高墙。性命诚所重,弃割亦可伤。悬帛朱栋上,肚肠如沸汤。引颈又自惜,有若丝牵肠。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 C9 q# @0 S; Y+ q. w' E$ r3 Y
帝见其诗,反复感伤。往视其尸,曰:“此已死,颜色犹美如桃花。”乃急召中使许廷辅曰:“朕面遣汝择后宫女入迷楼,汝何故独弃此人也!”乃令廷辅下狱,赐自尽。
+ \! m# p9 a; I' F/ T/ j2 H
% W; F! P9 o6 y- _2 \. L
7 Q" h* f- w4 V6 T u H: G. X5 k' p0 W& g
25、花蕊夫人
3 s. b3 t {( R4 o( K
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 m- q+ H, n, V) l. O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考者90余首。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6 R2 ~% Y5 L+ P$ _" z0 I0 X
《采桑子》
/ c1 L( c2 G: o: ]6 o7 z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7 e; c$ ~% L6 C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传说花蕊夫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一直得遇恩宠,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命运坎坷羁袢的女子也算善终了。
* E5 r+ _# a5 T
《述亡国诗》
( ~& ^% o$ l) |1 D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 F" ?! z8 C4 |8 @
2 A* t/ @. y. Q# `
7 O5 l. H+ G- j2 a+ K2 [4 \
26、朱淑贞,南宋女词人
) a; d( R1 a3 Q# }
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道出她失恋的伤感之情。
; ~2 z9 K/ b, H3 q) [
她无法敌过顽固的封建势力的压制,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为妻。婚后,她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精神生活十分贫乏,苦闷不堪。
, Z2 f8 ?' c4 S
丈夫变心,她毅然写下一首《断肠词》:
4 E: C1 `# U. u/ ^0 D1 s) g
下楼来,金钱卜落;
% x( c0 x. q: P% D+ R) t
问苍天,人在何方;
1 @9 x2 l: H" H
恨王孙,一直去了;
$ b$ Q0 P6 N5 L7 i, B
詈怨家,言去难留;
6 j& O5 G# v. C2 Y& R. h+ `" X
悔当初,吾错失口;
1 v9 f: s* g% a- v+ A
有上交,却无下交;
# @4 f0 R. }5 n* O. F/ T/ ^' b
皂白何须有;
9 G- M+ p6 `( S3 Z6 B2 F9 N
分开不用刀;
" q6 ~' |- f( P
从今莫把仇人靠;
4 B' A. a7 p, p! Y Z! q q
千言相思一撇消。
8 I4 E s% v: L/ V
全词十句话,句句分道扬镳,悲切与愤懑交织在一起,既抒发了自己怨恨决绝之情,又对薄情寡义的丈夫进行谴责。有趣的是将每句话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
6 i) b% x F7 b) y2 z8 l$ ~( j% f. U% P( f
: C6 q* O" G2 {8 ~
. z2 k3 A$ r6 i8 y0 D1 ~4 k1 c/ y
27、唐琬
5 N3 t% H6 T* b1 g/ u8 k _! z, ]
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是陆游表妹兼第一任妻子。
9 d' N5 D9 d; D- g# Z- I
后因陆母偏见而被拆散。也因此写下著名的《钗头凤》(世情薄)。
& C; h+ o0 I6 z! o% f
, @. V% l8 W2 m. K" Q# [
* F* G" G# }4 f# N
28、琴棋书画 博古通今 宁死不屈——严蕊
& a T" k7 Q1 m4 ?
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1 ^' F: g# x p
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
8 @: u( ~" @5 s/ g* o. S8 B
“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 V0 i2 n0 n) F* h% G! x5 w" a6 E2 ?
此事朝野议论,震动孝宗,认为是“秀才争闲气”,将朱熹调任,转由岳飞后人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问其归宿。
7 T, t' `, k: O; A/ ?
如梦令
9 G/ n" `% i* [9 i- T4 o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9 D& P5 H) R, H6 C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 \+ d2 u( k3 A ~, Z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3 ~+ V. Q9 \5 ? c! G0 E, L3 }
鹊桥仙
; Q- s U; p# ?/ T- y4 F
碧梧初坠,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 {3 M) G$ b& z; S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到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 \0 Q) V* t3 \" q N
( r# n: _* M+ v( G
3 B {) F# M# O- V" A& [ c. u
29、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8 }( P- T( S* q4 n; N/ C6 |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
% m( C2 s! j4 H) H' V1 }1 ]8 S7 y
& w# H' U# z: n( _" ~* C& u; q
& f/ _; E" {% a; N( w
30、不许人间见白头、西晋名媛——绿珠
& s) C+ C1 `6 r9 W( u2 T
数千年的漫长封建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社会一直是以男性为中心,妇女始终处于等而下之的地位,不知有多少如花女子被默默吞筮了一生。绿珠,这位广西合浦孕育出的集天地之灵气的奇葩,却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在短暂的一生发出夺目的光华。
7 Q% g. [9 S) h7 W
她的肉体的代价虽值到珍珠三斛,然而她的精神的价值却谁也无法估量。最终的坠楼而死,已超越了为石崇守节的意义,而是向不公开的命运发出最强烈的抗争。千载而下,芳名不朽,不知赢得了人们多少的歌颂!
) E* b" k; J; x7 F6 P7 M8 X) s
" e4 ^2 d- x8 _# k
- V- |% N4 Z) R O! _ j' G
31、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 Z% D) l( N( Y+ A; ]/ {2 X/ @
她,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她,幼年不幸,父母双亡,以至沦落风尘;
" s+ z( o9 i" N' V3 q% y# p# ^7 b
她,美艳绝伦,才华出众,善词曲,工歌唱,在京师汴梁高张艳帜,名动京华,连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忍不住一亲芳泽.
! H- Y. X* D( ?/ H' j0 |2 H+ `- p
著名词人周邦彦躲在床底谱就新词《少年游》,只为描绘师师与徽宗的一段风流韵事,成为后世词坛佳话;
$ K' O/ \7 _4 R7 w9 X4 I
她,又一身正气,敢爱敢恨,有“红妆季布”之称;梁山首领宋江潜入她家,只为她写下了壮词《念奴娇.天南地北》,至今为人传颂。
1 V$ K! S. t2 w/ P" y- k w
她,一个撩动人心的痴情女,在经历了不尽的风流韵事之后,最终的结局却众说纷陈,飘游不定。。
' ^9 y2 ], L( [" L! v
- ~6 [) Y7 P; E& P( j, l
: u* C+ y# P# K, N9 |
" B8 V: a" L8 M* k& q5 C4 w
32、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
2 i8 U- h% ^$ x# A8 m' n
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
3 J2 s1 x" J" U& |: R8 c: E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在京口宴会上认识卓尔不群的名将韩世忠,两人惺惺相惜,随成眷属。
# c5 ]5 `8 r( n% G/ \1 U o
她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
0 W. z/ c& R5 \, r
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4 F) O) S/ O j$ T5 z; u) p
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让须眉折腰的女子,无非花木兰、武则天、粱红玉而已,昭君、貂禅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根本与前三者不可比拟,而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还待考证。
% H; b+ p1 t; d2 r0 K: ]! A& S* L
一位风尘女子,能在历史上取得如此辉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于其它九位文妓的经历。
9 O( z8 P. @# u/ q$ P, U) n) y
这样一位不输须眉、为国为民且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侠之大者”,如若她甘为第二,那谁可堪当第一?
* }/ m) i: b) P) X7 s2 X) ^: [
) I" k {4 I: e
1 h4 ?! \: ?/ H( |
33、倾城名花、薄命红颜、钱塘名妓--苏小小
" I. w9 f0 Q. k; x
好想与你同撑一把油纸伞,飘荡在悠悠,悠悠的钱塘岸。
9 Q/ e7 u& v( H$ _- y+ d2 F
那搁浅的小船成了遥远的梦,静静的小河湾,成了历史照片。
$ k- N0 i# k9 c2 E' ^
; W w4 ~/ s1 T+ G3 Z
7 F2 z2 w5 J4 d1 H' W0 D
34、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 k% I* U% i" ~! Q3 T
她,自小读书:“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 N4 y: ]+ e4 e( Y6 E" b
她,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
6 N( C* Q3 e* g
她,天生丽质,一适周道登,再爱宋徵舆,三适陈子龙,最终与钱谦益白头偕老。
& v; u5 s! O( j0 \5 K: y
她,敢爱敢恨,视封建礼法如无物;
" s! z5 \1 u, }$ c9 l1 b
她,豪迈不让须眉,忠心为国,明亡时力劝丈夫殉节,自己投水以殉国;
! X: ~ k5 \) N2 L8 u* s% o6 y
她,胆识过人,伉俪情深,为救夫君愿以身代死。
8 F' a1 R2 `6 w) D" Y+ B
于是,钱谦益作诗赞颂:从行赴难有贤妻!才华横溢,秦淮名妓中堪称第一,诗文雄健浑达,神奇妙旷,脱尽红粉闺气。。。
. a7 F% Z4 z, l0 y: c4 h- h, \- v; s6 J
她,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
- X( K; T7 u7 w& q, v1 Q
她,如出淤泥之白莲,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
+ Z1 ^6 j9 i$ v) u( n2 {! W6 ~+ r
m1 {+ b" m( r. A
/ R& b' X+ M* r2 g& W! m. ?2 r+ R
35、冲冠一怒为红颜 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
) h2 F9 t; a9 I* B6 E" d: z
明清鼎革,风云变幻。刚愎自用的崇祯、趋炎附势的田弘遇、反复无常的吴三桂、骄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刘宗敏、阴险狡诈的牛金星,专权好色的多尔衮……这些权重一时,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男人分为三方,书写了一段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历史。
) _9 J5 b; a2 W1 g5 a
然而,一位乱世佳人突然出现于这一舞台,顿时成为这个男人世界的焦点,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她使历史法码失去了平衡,让这些男人不失时机、不惜代价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于是,风云突变,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归宿,更改了中国的历史。
% F1 ~( h$ {! E* O) @" r" Y
陈圆圆,这位秦淮河畔的绝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倾;帝星殒落,霸王为僧,当世枭雄,为之搏命;生灵涂炭,倾国倾城……
! V5 V5 |+ d* ^, e, u1 H
) b3 n5 P: c/ D% H
% H9 [" Z3 {! L7 p! Y& d) l
36、何处风来气似兰 自写幽香纸上看 ——马湘兰
' k8 A- o9 {0 B5 V, ^. {( N8 a
明代女诗人、女画家,秦淮八绝之一。她虽然谈不上是诗画名家,但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却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
: z9 u: }0 k0 o4 S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马湘兰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
& ~7 W( f% F& u5 w, `
马湘兰之所以能把兰花描绘得出神入画,栩栩如生,全赖于她的爱兰、知兰,她不但将院宅里种满各色兰花,日日勤加灌护,而且凭着自己的兰心蕙质,能深悟兰花清灵清雅的气韵,所以才能将兰花的品态展现于画笺和诗笺上。而她自己的品格,因受兰花的熏陶,也化成一种如兰的圣洁。
/ a3 g! X. R5 e* B8 ~( {2 h
在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此画并非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而是明神宗时期的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品。“墨兰图”上题这样一首诗:
/ O6 M# d R9 \9 \1 D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
, T5 N9 P5 k* c' p& {9 B% P
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 N, l# X; C8 r% h# w& t- Z
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
8 k0 N( [; L$ T/ l) \
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1 D0 I' k! g- U5 V7 ]
( {) }" M+ Q/ i8 l0 F) G
. |# R# M- r, O) h) U3 I
37、乱世名姬 柔肠侠骨--李香君
$ i( J; a+ Z+ D* A: `
李香君体态娇小玲珑,肤色莹白如玉,绰号“香扇坠”。
5 H4 ?3 S3 ]+ D) V0 w! B* D* E
在秦淮八艳中,她没有顾横波、陈圆圆那样的艳丽妩媚,也没有柳如是、马湘兰那样超群的诗画才情,但传剧《桃花扇》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香君忠贞刚烈之名,几乎举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声誉。
- N! }( W. E5 y q" ~& R
她忠于爱情,矢志为侯方城守贞;忠肝义胆超越男儿,在魏逆权臣阮大铖面前公然唱出“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宁不教须眉愧煞。其凛然正气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由此改写!
( @$ m7 W; l% a6 a; W4 @7 P
; R' J! Z; M6 `
; D& s6 Q$ E& w& ?# ^" ~, V
38、通晓文史 工于诗词 洗尽铅华——顾横波
" Y3 W J9 T) q
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第一。
) K4 O& |+ L. K
0 @0 D8 d, u4 [0 _0 x! M
+ U7 b+ W& o5 H" U2 @
39、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 \! R- g' ?* t3 A& D) d
她一生姻缘分分合合,极富传奇色彩,由妖冶风流的妓女,到状元郎之妾,钦派公差夫人,又沦为青楼名妓,可谓几度沉浮。
0 K! ~; i2 {5 z3 p
赛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
# s v8 }3 ]3 ?0 Y/ i+ t
国家危难之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烧杀淫掠,赛金花凭着自己高超的手腕,用美色服联军主帅瓦德西,以己之力拯救斯民,誉满京华,达到一生辉煌的顶点。然而天妒红颜,在阅尽人间冷暖之后,叹别苦影,孤守余生。
) l9 I; u: l4 n7 X- }
赛金花的魅力在于:当与赛金花同时代的慈禧高坐庙堂让她的大臣们白天跪倒她的三寸小脚跟前时,赛金花却接着侧卧暖床让这帮人晚上继续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连李鸿章这个国家“上梁”都难以幸免,其它那些衙门里的“下梁”们就可想而知了。什么封疆大史德晓峰对赛金花是一见“重”情,什么户部尚书立山以千两纹银买与赛金花“来日方长”等等。
& C# }% r8 U5 L: S0 @) ^' l
4 z) t; z* \! A7 {' t0 @+ U1 w
" W5 ~/ @: t/ [) k. }
40、不信美人终薄命 自古侠女出英雄 民国侠妓--小凤仙
1 N8 d" K; j" l$ _. N
小凤仙因与护国运动名将蔡锷的传奇经历而名载史册。
1 z! p7 I" T4 c9 r( w7 {* O
她天生丽质,性情孤傲,不公世道使她沦落风尘,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张艳帜,成为南帮翘楚。结识革命党人蔡锷是小凤仙一生命动的转折点。深明大义,侠骨柔情的她与蔡锷将军情投意合,互为知音,而小凤仙帮助蔡将军历尽艰险,逃脱虎口,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代侠妓的芳名自此长存。
/ f+ E/ f- w* B' b: e
& G4 H& Q4 a9 n5 }, B9 S
6 C4 d y: i4 B! B' U% \: E( e
41、一代小女震古奇——花木兰
* f0 G, i, J- K5 C% I) @& \
北魏人士,另一说是隋朝人,也有可能是杜撰的人物形象,尚不能确定。
7 K0 }) `/ s3 L- O3 K) f1 u
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
+ N5 i Q6 B0 Q* D" f8 \
话不多说,言喻苍白,一起郭茂倩的那首《木兰辞》:
8 i; s% a5 n, e$ e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1 v$ j( w! k+ R4 {( {9 H
湖北黄陂县:据一些史料记载,湖北黄陂县城北20里为木兰故乡,古时曾置木兰县。在《湖北通志》、《黄陂县志》因黄陂有木兰庙、木兰将军冢。《木兰古传》曰:“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传》称:“木兰朱姓,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史传明示则成为湖北黄陂人“与木兰同籍”的最大理由。黄陂双龙镇有座“木兰山”,山的北坡有一大土冢,冢前墓碑铭刻“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木兰山上尚存“唐木兰将军坊”,上镌“忠孝勇节”。
( ~! `4 Y) d3 f3 I/ q; v* W, J7 z9 \
4 F1 H+ R- p% m/ \
; K7 E) G8 Z& {2 |" L
42、人面桃花相印红,历史上第一个为国献身的美女——息妫
' @4 E; j) _. y* @
息妫,春秋时陈国公主,先为息国君夫人,后为楚国王后.她出生在深秋,却满园桃花盛开;一出生就引来了百鸟朝凤,额上带着桃花胎记,仿如桃花女神转世.可是陈国智者却预言她的到来会引来生灵涂炭.她贵为公主却从小就远离王宫,伴着乳娘长大,因为面若桃花,又称“桃花夫人”。
8 H! h/ o5 \: ?. l* O2 K1 ?
她不发一言,姿容绝色,任由三个国君为之混战。
2 f. i" X4 c1 C- [/ |
该如何评说这个女人魅惑如桃花般的脸?她所坚持的竟然不是对息侯的忠贞,而是把它留给了楚文王。也许在她的心底,那莫名其妙的息侯,早已不值得为之殉节。至于国破的忧伤,她用久久无言的青春,作为祭奠。
- M! o1 e. O/ ~% N, C
这是息妫的选择。这个选择,在两千年后,还成为轰动天下的讽刺。“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清朝诗人用一个女人的不肯殉节,狠狠地羞辱了明朝降清大臣洪承畴的不忠不烈。在节烈贞操的讥讽中,息妫穿过了漫长的岁月,做了最后一次妇孺皆知的亮相。
& R; g5 N3 a$ D! W1 z$ V) ?
而她,即便听到了这两千年后的骂名,也可能了无一言。
! a+ a: Z- ? E/ l& O3 h
真正的情感,需要耐心收获而非掠夺。息妫,或是个懂得感情的女子,她用默默无言,独自担当起了回忆的重量、世人的误解。
) g0 `0 F% b/ {- K- J
1 q! P/ A) y7 F
* N$ d. r. t! F8 j8 l
43、倾国倾城 妖冶王妃——妺(mo第四声)喜
8 S0 ~& j9 R+ A3 v0 Z5 s
她是夏朝第十七位君主履癸——那个后人成为夏桀亡国之君的王妃。
" ?. T2 T" v- b+ _
人们总把夏王朝灭亡的缘故归结到妺喜的身上,有人说她是“千古第一狐狸精”,有人说她是“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亡国之皇后”,也有人说她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还有人说她是“第一个‘献物’,第一个淫妇;第一个‘女祸’,第一个无辜”。妺喜当真是纵情淫乐的罪魁祸首吗?
, c4 }6 b0 Z1 W
传说,夏桀得到妺喜以后,更加荒淫无度。常常把她抱到双膝上,日夜不停地陪她饮酒。妺喜喜欢听撕裂绸缎的声音,他就从国库搬出绸缎,叫宫女撕给她听。
) a, N! K- ~; g/ B$ Y v
在“裂帛”壮举之后,索性大兴土木,凿了一个大池塘,里面满装美酒,在酒上划船。还集合了三千壮士,牛饮池酒。
6 U" u0 K' R7 k
面对挥霍无度的昏君,老百姓又是敢怒而不敢言。人们实在无路可走,有的人对着太阳指桑骂槐道:“你这个可恶的太阳什么时候完蛋啊,我真愿意和你一道灭亡。”
6 U9 u5 ^; }2 m7 S8 O
. Z; }) A) J8 ~, i5 J( @% y4 D
- t" q. F# P7 ]4 D, M9 _0 z
44、商纣妖姬,古今第一怨女——妲己
- c3 x6 z% j. L a
美丽动人,能歌善舞。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
$ Q) v0 o" C( k# ?$ D
妲己喜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脚板被烧伤,不时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滥用重刑。
) m9 L$ m5 Y* e( ^
n1 B' I+ Q, u, ^ |5 D; x
, f* S2 F6 G+ X8 X
45、千金为买美人笑 祸国殃民幽王后——褒姒
+ {" f% j( o) W2 v* \& |8 X2 }
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后被褒人献给周幽王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f! e' a0 d/ _- Q6 V+ d. D3 Y$ @
褒姒因为过不惯宫中生活,加之养父被太子宜臼所杀,心中忧恨,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虢国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的奇计,于是,西周在这场闹剧中走向灭亡,幽王被杀,褒姒被掳。
. m! h6 `6 ~/ `, c1 U: U
屈原《楚辞.天问》
$ f5 m( K! u1 q. m/ { s5 p. Y! ~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 ~9 ^5 b, O1 {1 j5 P% ?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 d3 |. j# K; }" P' j
% e% l8 C) b: ]4 g$ o0 r
( h. k M, f8 |2 \+ U0 d" A
46、赵飞燕
[. e- R! b5 A! [3 G5 x
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
2 d3 i8 a! U* @7 q% ^: j
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 d, z7 F% L/ P
I5 J1 d3 [. b* N! [! X
47、西汉成帝昭仪——赵合德
2 F# X' @0 e& A& a
赵飞燕之妹。传说赵合德生得体态丰腴,较赵飞燕更得皇帝宠爱,留下温柔乡和祸水的典故。
. N8 I% x% V' v m
因刘骜与其日夜纵欲,性能力迅速衰退,後为与赵合德继续行床笫之事,服下春药,最终在与赵合德云雨之后身亡,赵合德因此被迫自尽。临死前,赵合德愤慨地说:“我把刘骜当成一个婴儿,玩弄股掌之上!”并不夸张。
! G/ e- \7 ~$ p4 N: X
* a& h/ j. Z* S0 k8 z
0 g1 H1 I9 o! ^0 b6 i3 P' A4 K0 Y
48、皇太极之最爱——宸妃
& W. u' } O/ B. Y0 `
海兰珠进京时已26岁,虽过妙龄,然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倍受宠爱。她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 a7 M8 F! j5 }! B K$ }
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二岁而殇。宸妃病逝,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为其举行隆重丧礼,赐谥号敏惠恭和元妃,为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皇太极对宸妃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 m4 L' b7 k: a9 \! ~# T7 l* W$ B
0 b0 q; R. u) t/ ]2 ~& k0 p
4 w: a) g5 H" ~* n: }+ G
49、一代名妃、绝代佳人董鄂妃——董鄂妃
7 m+ I: Q1 Z P/ ?" g% f
孝献皇后,顺治最爱。董鄂氏18岁入宫。世祖对其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 d9 s3 B9 `4 q" {/ L6 \* W
然红颜薄命,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的孝陵。
; o3 m8 ~0 S- o" _
7 U' l' `; V; r% I
627344|3|
http://stream2.qqmusic.qq.com/12627344.wma
|古筝|9091|纯音乐|1
http://ctc.qzs.qq.com/music/musicbox_v2_1/img/MusicFlash.swf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