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舒密
[打印本页]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7 14:47
标题:
姚舒密
姚舒密(1863-1925)字释筠,巨野姚姓清祖后裔(十七世),成武县大田集乡西姚楼村人,晚年定居曹县。家庭世代书香。祖父姚全初,生有六子,俱为显官。
) H6 W0 V; F) j: U4 l3 e
姚自幼勤于攻读,“文章词赋冠一时”, 徐继孺为韩林院编修时回乡探亲,姚专程来曹县请教,徐读过他的文章后大为折服,说:“此子不在我之下也!”
( A1 Y* p: A [3 q, V j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姚进京会试,高中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朝考点为翰林。以后的管阶升迁,其墓碑记载如下:皇清诰授忠宪大夫,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浙江衢州府知府,掌浙江道。
" x, g" [. g- i ?$ m
姚任监察御史期间,曾两次出任山西省主考。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姚到浙江赴任。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年丁父忧返回巨野。丁忧期后被任命为河南省大清银行总监督,驻开封。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姚当即隐退。因与徐继孺关系深厚,便来曹县定居于县城内石蛤蟆街,并在邵庄乡安庄村置田千余亩。1925年病逝,终年62岁。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7 16:10
徐继孺(1858~1917) 字又稚,号悔斋。曹县徐楼村人。11岁中秀才,15岁选拔贡。不久,以拔贡朝考,选为黄县训导。公事之暇,遍访胶东名士,以求教益,因而学业大进。1888年(光绪十四年)中举,1890年(光绪十六年)中二甲四名进士,入翰林院。三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旋出任陕西省副主考。1894年(光绪二十年)出任河南学政。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被委任为山西省清源局总办,专司清理库银。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调任潞安州知府。当时发生天主教堂事件,他因支持捕杀外国传教士而被朝廷追杀,出逃后隐居于河南辉县苏门山,自号苏门山人,闭门著书3年,后潜归故里。
; a3 O/ l" j' f% A, L% G# w
他一生著作繁富,主要有《曹南文献录》82卷,附录6卷,约100万字,积15年而书成。另有《曹县艺文志》10卷、《梓里见闻录》8卷、《新学辨惑》2卷、《西学溯源》8卷、《国朝文家绪论》6卷、《师友赠言录》8卷、《悔斋鉴往录》8卷、《悔斋日记》18卷、《悔斋诗存》38卷,计13种214卷,约300万言。另外,徐继孺还受定陶、东明等县知事之邀,审定了十几县的县志。
9 }! c1 q$ L2 J& o) _# u; v
1917年5月22日夜,砀山毛思忠、毛思义率部数百人偷袭曹县,徐遭伏击身亡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09-1-7 16:44
巨野大姚班是其中赫赫有名的班社之一。“大姚班”是清代翰林姚舒密在乾隆二十五年创办的,姚舒密是巨野县营里乡姚楼村人。从创办到1949年“大姚班”共办了六七期,出了很多著名的艺人。据说大姚班早期的艺人有艺名“大麻子”的张学为等。大姚班后期的艺人,比较出名的有艺名为“立楞”的宋玉山、艺名为“玉蜜蜂”的王守殿以及“银铃铛(师云海)”、“刘三(刘云亭)”和人称“窦发、大窦”的窦朝荣等。比较突出的是宋玉山(1895~1971):宋玉山会戏极多,唱腔优美,表演泼辣大方,感情充沛。初与“金马驹子(关文喜,红脸)”“银铃铛(师云海)”在“亚圣府班”,后又回到“大姚班”。群众盛传的“金马驹子银铃铛,不如立楞一硌晃”,“立楞”便指宋玉山。他曾至曲阜孔府演出,《孔府档案》[8083]民国五年(1916)三月二十日有“王爷赏立楞钱四千文”的记载。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