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郡望
2 T6 m0 A& a/ l1 S I- w% M0 z 所谓郡望,顾名思义,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因此,郡望是显姓世族的标志,它将同一姓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开来。郡,来自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
人们提起历史上的一些显姓大族,往往在其姓氏面前冠以地名,如京兆杜氏、博陵崔氏、颍川陈氏、吴兴姚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琅玡王氏等,姓氏前面的地名就是此姓的郡望所在地。郡望不是姓氏,但却与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以及家族兴旺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b, D+ X* P# p; o2 V
. `$ D6 ?7 N; _, W" e, u* u8 f
二、姚氏的郡望
1.吴兴郡
1 E; G$ G$ j2 {# k! j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等地。
4 r: T" @4 k; M7 M" ]0 j “吴兴姚氏”,是因为自汉谏议大夫、京房易博士姚平卜居吴兴之后,子孙世代蕃衍昌盛,且历代簪缨济世,有鼎鼐重臣,有封疆大将。姚氏因此成为吴兴大族、望族,吴兴成为姚氏郡望,姚氏成为吴兴郡大姓。外迁异地子孙遂以吴兴标谤郡望。例如福州闽东、广东广西等地姚氏,都是吴兴姚氏分支。所以,祠堂、族谱、楹联都标明吴兴望族、吴兴衍派、吴兴世泽、吴兴郡姓。* T8 K: D, L$ T+ A9 W h
7 a' [6 d1 o9 \4 J: _' M
2.南安郡
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分汉阳置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肃陇西渭水东岸,相当于今天的甘肃陇西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隋初废。3 t q3 X' d8 G9 E4 J; }- D
7 T. U$ y5 X; C+ E- N/ {
相传舜帝禅让给大禹之后,大禹很感恩,于是大规模分封舜帝的子嗣,其中舜帝小儿子就被封到了西戎(包含今甘肃陇西一带),世世代代为羌人首领,其后代姚姓。南安郡当地一位羌族部落的首领姚柯回的儿子姚弋仲,就是后来的后秦始祖皇帝。姚弋仲是个努力的人,姚氏羌族正是在他的手上开始腾飞的。他的儿子姚兴不负重托终建大秦王朝。
“南安姚氏”是因姚秦王朝(史称后秦)而兴盛的。
9 y; ?% G K% c
. q6 k [" c/ R; v* V
三、堂号的来历
* @) h4 Y& p1 N 古代的房屋结构,居室分配,前为堂,后为室。前堂、堂屋、祖堂一般都是住宅中比较宽敞、而且陈列组合非常考究的屋子,所以堂屋就成了家族活动(如红白喜事举行典礼、逢年过节祭拜祖宗等)的重要场所。除此之外家族里祭拜祖宗,祭祀先祖的专门场所,称之为祠堂。
: e' A: y% u7 P( x 我国向来好名望好礼教。堂屋与祠堂当然需要担当此责,因此堂屋与祠堂当然要给它取上一个雅训的名号。而这堂屋名号,就是堂号,代表着家族的名节;而挂于堂前的对联,即为堂联。 至后世,华夏的每一个姓氏,都为自己家族命名一个的堂号。如李姓的“陇西堂”和朱姓的“紫阳堂”、孙姓的“兵法堂”还有大名鼎鼎的王姓的“太原堂”等。堂号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名号,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名,而是家谱的名称,家庙(祠堂)匾额、红白喜事、春秋祭祖时用的灯笼、祭幛、家族学校校名等。甚至于家族的商品,如斗,酒,钱袋,等都冠以家族堂号来让人熟知。
1 J( Q/ U/ [& U" j 堂号的由来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种是家族繁衍生息的所在地,即古郡望,古地名。如李姓的“陇西堂”、姚姓的“吴兴堂”,萧姓的“兰陵堂”,杨姓的“弘农堂”等,这些堂号都是古郡望的总堂号。
二是古郡望比较大,底下的分支家族也会给自己立一个自立的堂号,即分支堂号。
8 m+ g" B2 V2 r3 e8 a) z! L( ~
; v( i! \& x p9 z3 p* q& ~$ v8 b
分支堂号又可分为两类:5 A* M, a* A3 J3 `
1 L& k" d" ?& \8 a, \, Y b 一是以自己姓氏支系的始祖发祥地命名,同是用地名命名,但是范围不及总堂号。7 ^6 L$ ~* a; U
/ L* O- F! Q) f: B- }) H 二是以文字取义训勉后人,或以先祖的道德,功绩、或先祖的名号为名而命名的堂号。
5 j% n& Y$ x- Q/ O) z$ f
姚氏堂号,从总姓说,有“历山堂”、“耕历堂”,是纪念圣祖舜帝长耕历山这段历史,以此标榜姚氏之本源。“仁圣堂”则是歌颂圣帝姚重华以仁德治天下的功绩。从支派说,多以族居地为堂号,如:长乐“潮山”,宁德“穹窿”,闽侯“中山”,屏南“天马”,福安“隆山”,莆田“中沁”,晋江“罗山”,连江“三畏”,黄柏“仙源”,浦城“南溪”,等等。连江厦乙姚氏“三畏堂”出自《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 s) w$ i) h, d H R
例如,“仁圣”、“耕历”、“存仁”、“世德”、“谐孝”、“耕山”、“承德”、“重华”、“上郡”、“历山”等堂号,大都是与太始祖舜帝姚重华大德大孝有关。
3 @7 u4 o" Z6 ~ n3 ?. y
是故,堂号标榜姓氏的源流,是郡望、族望的分析和发展。堂号是宗祠的徽号,它不同于郡望。郡望是家族的祖籍,家庭的发祥地,即望族之郡邑。堂号,也叫堂名,是宗祠徽号,命名多用分支居地、族史、典故,先祖的德行等。
+ M6 c# `. X) w P四、姚氏各地堂号精选
(一)安徽地区
留馀堂——合肥姚氏
稻香堂——肥东大姚(因住地有稻香楼而名)
取善堂——肥西淝南姚氏
乐善堂——寿县隐贤集姚氏
淮南姚氏
宿松姚氏
衍虞堂——阜阳姚氏9 c; a+ U6 F1 a( J; z
四有堂——池州荡里姚氏
大德堂——芜湖三山姚氏
无为县姚氏
白苓涧堂——枞阳白苓涧姚氏
崇耕堂——庐江沙湖山姚氏
桐城麻溪姚氏
! O+ P, q; i% C6 \. t4 h積善堂——舒城姚氏
敬兴堂——六安姚氏
亦正堂——芜湖火龙岗姚氏
历山堂——凤阳姚氏
长丰县姚氏
务本堂——金寨县姚氏
成务堂——太湖县晋熙姚氏
敦本堂↘
笃素堂→——枞阳会宫白苓涧姚氏
光裕堂↗
" E- d' r+ R2 J5 d
从政堂——东至县姚氏
; ?2 a' d4 j& z, z* N" D' n& P0 J- R0 x1 [& L3 D+ m
(二)江西地
敦伦堂——兴国县潋江姚氏
伦睦堂——兴国县古龙岗姚氏
伦正堂↘
——吉安市安福县姚氏
忠毅堂↗
) c7 `* j& J6 T( L1 [& b9 Z
余庆堂——吉水县日岗姚氏
一本堂——峡江县姚氏
+ U l) c; ^! B+ D1 S忠爱堂——新干县南溪姚氏
叙伦堂——南昌斗山、沙窝、埂头姚氏
' ^3 [' e* p' O' G/ W
鬷(zong)假堂——南昌斗门姚氏(语出《诗经》:“鬷假无言,时靡有争”,引申为祭祀,奏告上天)
尊德堂——萍乡白源姚氏
绥我堂——萍乡市上栗姚家山姚氏
尊三堂——万年县姚源姚氏
世德堂——新余市姚圩姚氏
, T9 B" v/ u( a2 Y9 O(文中部分图片取自路明著:《中国姚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