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 O, ?: O0 T! V5 N 0 D. k( y0 B$ a# j& k. _" I翌祖至南阳后,因思乡心切,给孙辈起名为:祖襄、望襄、思襄、本襄、自襄、从襄、根襄、来襄、志襄、起襄、仍襄。每当我辈翻开族谱看到这一串名字,不由两眼含泪,心酸难忍。距五修族谱已经118年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这些名字默默地躺在族谱中不再被人看见,翌祖的思乡深情也不再为人所知,肩负牌位来认亲的故事更像传说而非真实的存在,我常默默神往,脑海中浮现一长袍马褂的长须老者,从太师椅上站起,两手伸向一短打扮的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欲泪却又犹疑……# e3 i% _3 P. E' n9 v9 |
5 G# F& b# W( ]! O' ?这次襄城同宗、同族的亲人们不辞辛苦来到南阳认亲,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完整的襄城姚家世系图,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得到此图使我们常湾姚家人顿开茅塞、拨云见日。借用晓冰姚女士的原话,仿佛有一道光、劈开了混沌的世界,我们终于可以清晰的望向我们的来处了! ; P q8 w- C. x F O. x4 _# R ?# L' J0 X9 O2 ^: q8 Y5 b. O) X6 P
树高千丈,参天有根,江河万里,溯本有源。常湾姚家源自许昌市襄城县第一世姚子宽的后代——第十世姚公讳“翌”字“云若”,约于公元十七世纪后期举家迁徙到常湾村、落地生根,至今已发展至襄姚23世,繁衍人口三百有余。今逢盛世,为彰显宗功祖德,特与襄城同根、同族亲人一起联手合作、重修家谱,以期流芳百代。8 P- ?) W/ ?* b( T5 U
* G6 r8 V2 Q, a2 `# J! w/ P今天我们襄城、南阳同宗、同族的一家人在次相聚,这只是一个开始。常言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希望今后我们两个地方的一家人要年年有交流、世世有沟通。+ o5 M$ n% Y. t- d; c* D/ {# X
1 s" d ~' ]/ o T0 U0 U9 a {3 J
最后祝福在场的各位龙年吉祥、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4 i( d9 e, D5 H+ j/ i/ b. A" {2 h m" o; A. n3 ?$ N
谢谢大家! 2024 3 14 姚志海7 j+ }* e# G+ P
! C$ D9 Z; Z; l1 Q% \) u6 e5 N9 N% Q/ o" A
襄城宗亲回应南阳宗亲发言词 ; R$ b3 r2 H2 {0 f 6 p. l4 f. |. J1 p1 \- I' `0 E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 z' ]& l2 w! M0 B. K& G O9 @$ e) f - z+ ^& @! f4 i; C( T' {8 X/ {9 ?今天我们襄城姚氏宗亲代表怀着欣喜、期盼、激动又深感愧疚的心情前来南阳常湾认亲!欣喜、期盼和激动源于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愧疚来自于南阳宗亲前两次来襄县寻根的无功而返!好在先祖福佑,孤本族谱问世,我们得以以此为根据展开续修族谱大业,家族历史文化血脉亲情因此能够重新延续,更有望发扬光大!我辈幸甚!, W. [9 h5 w9 a2 x'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