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试析《南昌姚氏的一至二十四世字辈》 [打印本页]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4-7-15 10:14
标题: 试析《南昌姚氏的一至二十四世字辈》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4-7-15 10:31 编辑
6 q" @8 b9 n; ]- u5 P7 }4 Q' Y" v! z
' b2 ?2 y* a7 U* i试析《南昌姚氏的一至二十四世字辈》7 t" K6 ~7 O5 `. Z
——枣庄姚绍峰
( b2 b7 i1 N1 O6 Z
; [2 e& M! V' K3 v% c3 K3 ?2 j9 N/ h7 {家族字辈即平常说的“字辈”,也称行辈、行第、班辈、字派、班派、派语等。
4 f6 a9 G) C0 y7 N# m
字辈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是传统文化中用于区分家族成员辈分的一种命名方式,通常位于名字的中间部分,其作用是表明家族成员的世系和辈分,明确宗族内世系,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某《李谱》说:“子孙蕃衍,有名以辨之,派以统之,则伯霜仲雪,秩序厘然。于以永敦和睦,绵绵延延,传之无穷,不其伟欤!”

& d3 s) L' Q' d5 |2 |- }: M
" Y, v3 {0 J3 h: e& @9 U字辈的制定基本由家族长辈或族人共同商定,旨在确保家族成员的命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统一性。字辈的制定不仅体现了家族的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家族对后代的期望和祝福。
( w5 j9 ]0 `+ Q6 f5 d; V5 z$ A6 D# p  ~/ j
* Z& d1 S- A  N# R字辈的起源和发展:字辈的正式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为其后代拟订了十三个字辈,标志着字辈作为一种正式的命名方式开始被广泛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辈的使用逐渐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字辈的使用达到了相对成熟和规范的阶段。# G, R; O0 `: |

7 A+ D. N5 G3 E9 R! U7 H9 H2 \& q/ K
字辈的出现和使用让中国家谱的编修更加熠熠生辉。中国的家谱据说起源于上古时期,《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夏朝禹至桀14世17帝。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家谱”。产生于夏,盛于魏晋南北朝,普及完善于宋。

) o# o" N" b6 ]( l& s4 ?; ]4 A* P
7 ^% }* o/ S1 E7 O' [' I! J+ I隋唐两朝(公元581年~907元),推行科举制度,士族势力日渐衰弱。至唐朝中期,族谱由以前的官修合谱逐步转向私家修谱而兴盛起来。+ h( E: Y" D$ ~8 b
作为上古八姓之一的姚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姚氏家族对于族谱的编修极其重视,唐代初期就有了传世的族谱。
( d' {: C# `0 }# A1 p8 Q0 R+ C: v- e; |% R

; `9 l  z: P' g
# h- w9 `8 G: K6 J
3 ]6 D8 {3 d, ^! M! W4 b江西南昌的姚氏家族就有唐宋旧谱代代流传。南昌姚氏始祖彦国公,吴兴郡人士,后迁河南汴州(开封)续贤乡。自隋朝首开科举制度以来,彦国公中隋炀帝大业二年第一批进士,从汴州赴江西豫章郡广丰县(今江西丰城)任儒学山长,因时乱隐居筠州瑞阳新昌县天德乡(现宜丰县新庄镇)之灵源。
% h4 K3 U# |/ n6 h
9 c% y" N+ i* ]( N( F* e隋唐时期南昌姚氏的祖源地灵源虽然有老谱,但是修谱时并没有有统一拟订字辈。至宋代,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带动下,各姓氏家族逐渐认识到字辈的重要性,于是字辈慢慢开始出现。, H, j; p3 d) A$ n& o$ D

4 P) T3 G0 U, r1 m* c) u* _7 V南昌姚氏字辈的使用时间比较早,约在北宋末期已经形成雏形。南宋理宗年间南昌姚第18世有23人,其中14人使用守字辈;南昌姚的第22世,斗门团始祖澄公之子德明、德先的同辈人中,谱中共记载了26人,其中有德宏,德辉,德日,德月,德明,德先,德太,闻德等八人开始使用德字辈;姚湾的大房祖义恕和二房祖义恭则使用义字辈。   
/ X+ _: t5 K& O
4 Z: j8 }6 _, g' w9 K% N
# x" R& B( [' H
+ _  y2 D0 @6 B% H) B$ s! e% p& n6 `% Q7 `$ E【湖北红安县姚八斗姚氏保存了元明时期南昌老家的原始字辈】; b8 w; V4 a, e& F9 J7 c* M

2 Y- N- O, r2 O+ j# D1 w* Y最近我发现,依据老谱,从一世祖彦国公开始,到第二十四世,根据姚湾斗门两支人的行传,也可以整理出二十四个字辈,现列举如下,请专家们批评指正,也或许能给各地寻根问祖的宗亲做个参考。& C7 E( ?7 {; {+ d# i  b5 _2 r5 O' |
0 a) w6 I( H( i! y' J% f" z4 {* b
《南昌姚氏一至二十四世字派》* H% |: W9 r3 j; P$ o/ r

  Y& u2 D8 N8 }1 G7 t. N  ]姚湾字辈从一世祖彦国公始:! r( D' ]  o& |

# _; o& y# w. r' P- f/ V彦子仁果  冠世公杰2 @8 I8 c! u" f0 I$ `9 \
文声符原  遵士子明  J/ X9 ?8 i3 [. o
乐谷汉朝  本义仁甫
/ [( P4 J$ }9 U: m' `
% g5 p3 d+ s: N- s1 I斗门字辈从一世祖彦国公始:2 o: T4 p3 a( X
) ?5 l6 P% E% T  Q  Q9 R/ r
彦子仁果  冠世公杰  Y0 ~) m6 U4 F  B
文声符原  遵士子明3 ], r7 A( O3 i9 ]* ]
乐守居勤  本德夫仲$ I2 |2 ^. i9 c% {+ ?5 I1 I
9 W$ ]* W; v$ n# I0 i
说明:; @# C* d  n1 B& D2 z- `
一,南昌姚自北宋以前名讳大多是两字,为了整理南昌姚氏1~24世祖的字辈。故凡是先祖名讳是两个字的,取历代先祖行传中的字、号为字辈,比如南昌姚4世祖姚钟,只有两字,但是钟公字果英,釜公字果茂,鐏公字果谋,錬公字果胜,镒公字果万……根据各公的字是“果”字开头,就取果为第4世祖的字辈,其他相同。见下图。
7 n  q4 p6 ]* T1 ?# m- |: S- C- n

2 n; ?0 p+ D5 j2 X1 M

$ [; f. s, F3 b+ u" L) B6 i
2 @: c7 q. I( q# v" v& C1 r5 L6 S, ]: G  K! H6 J' l" A. B
    二,南昌姚第15世祖,姚湾斗门的先祖多人行传中使用“子”字辈,和南昌姚2世祖子明公、子胜公的辈分相同;第15世的其他支系祖先的行传中是“存”字辈和“君”字辈。
  a. ?: d: B6 x* Q# Y: D7 v
9 V5 Y1 D, @2 e. ^3 l南昌姚氏家族正式而规范地使用字辈,是在南宋末年或元朝初年,从第25世“仕”字辈到“进”字辈,一共定了40个字辈。民国十八年又续订了六十个字辈,一共一百个字辈。
3 m  F  V* k+ A: ~% G南昌姚氏自二十五世起字辈是:
( V- i) P, G6 t" T+ I" Q0 ~+ }& \' h- b, C4 Q" U3 u; H% b3 {
25世 仕志用伯叔
/ y' w6 T5 b, N- N+ i" x25世 子以孔则庭
( Q$ T- Q$ w# q% Z0 V9 J1 q/ n4 h
30世 季元宏自修
8 U& l3 F. @: W2 @1 P30世 允执厥中铭1 G6 p8 L, K5 M6 I0 S: L

- e- E; y$ V; v$ i3 B35世 英标才盛世
+ g5 a. J3 _  w6 t3 B( u4 D35世 圣贤经盛世2 O, _" H4 j2 V. p* D4 S

- m6 J7 ^( W  x' J40世 文武定公卿  d! f' s$ E& c* k5 @
40世 继武定公卿2 n' F0 {2 l5 X1 ^
  \+ v6 N) |- x/ y2 `( x
45世 绍起奉景仰,
3 n5 r0 n3 W7 o: K50世 向尚可必任,
0 R- s( Q. _' s9 d) ?1 e: E$ B55世 克立作本守,
( N. {& d0 S5 i' O- {6 f" P60世 际序展效进。
& A! `4 L+ j: E' R- e$ r9 m2 t  H1 H
$ ~" O: V% O1 I/ V  j0 R: `) k6 u

' y! {0 p- [+ |% c2 l! e& E/ d* r  v2 I0 |5 _# ?
为什么我整理这个南昌姚氏前24辈?是否多此一举毫无意义?毕竟南昌姚的前24世已经是过去时,有没有字辈都无所谓。
* A# I. w5 `  V3 n
: ^# W' Z  q) h- _3 v, ?/ m原因是这几年,我发现南昌姚氏外迁族人有些支系的族谱里,记载的其始迁祖的名讳并不是谱名,而是其字或号,比如湖北黄陂姚氏始祖正一公,其谱名是子实,又名仕远,字符恭,号德轩,行正一,黄陂姚氏在为始祖修祖陵使用了正一公这个名讳,外人肯定看不出来这支姚氏是南昌姚,别说外人,就是没见过族谱的黄陂本族人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南昌姚外迁族人。% X$ s) b) `$ l( t

% j3 z8 D( r5 G7 r/ w/ k" u" I/ J: L/ X! j0 d! Z$ A

1 h$ @* q: q  r/ W: \# C另外谱载:24世夫仲公行胜八,达仲公行胜五,亨仲公行胜六,晋仲公行胜七……但是谱中没有记载胜一公到胜四公的信息。假如外迁的胜一公兄弟四人的后裔,不知道自己先祖的谱名而只知道叫胜一公或者胜三公怎么办?他们想寻找祖宗,但是南昌姚内没有胜字辈,这样他们或许就无法找到根。整理南昌姚前24世字辈,关注南昌谱中祖先们行传中的名、字,号,行,或许也有点用处吧!
1 Q5 Y- ]+ O& E1 S, G0 H: _' P5 p4 g, `$ R# h

; G; j/ k- Z2 c# P7 L( ^: ]2024年7月13日夜初稿, \4 ^" |0 ~" l2 z5 A: |* h
2024年7月14日夜定稿  上海

& ~, k( Z; I6 d* z! o) [, E  N3 t* M" G! O: v2 M2 P% L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24-7-15 10:54
感谢尚明站长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 r) |" T, t" Z6 C- S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