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太始祖舜帝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滇】姚强    时间: 2012-9-27 13:47
标题: 太始祖舜帝的故事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yao2)、舜(shun4)和禹(yu3)。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正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灌兜(huan do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gu sou,就是瞎老头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有,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悉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shan)让"。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也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疑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在九疑这块神奇而美丽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骚客仰游九疑山的幽怨、怀念和美好的赞誉,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  舜帝陵位于舜陵景区,是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风景区的目标人文景观,是九疑山风景的目标人文景观。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  舜帝陵陵区由陵山(舜源峰)、舜陵庙、神道及陵园组成,占地600余亩。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状,海拔600余亩,气势恢宏。山北麓建有陵庙,陵庙坐南向北,规模宏大,占地24644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重院落,五进建筑。陵庙内建有庄严肃穆的山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厢房。陵庙外有长200米的神道。  舜陵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是中国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疑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在古木参天的陵区内,陵庙建筑上的石雕、楹联、壁绘栩栩如生,令人流连忘返。附近有娥皇峰、女英峰、美大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皆与舜帝奏九韶之乐及二妃挥泪斑竹的传说有关。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9-27 14:29
回复 1# 【滇】姚强
' ]- c* I% e0 w+ H% m& M: H/ G& P' f) N# c/ v0 i" X# n5 A

! P2 H& a% n: y% ~# T, W    永善的姚良文家门你认识不.:handshake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9-27 17:26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 ...
% n3 v5 b! I) I' }【滇】姚强 发表于 2012-9-27 13:47
# B" o' z% b! c; M( J) }
% \( o9 z+ \" @5 a- n' c9 r- v

1 j6 B: P$ L) ^; i  l死后,还怎么叫“禅位”?
) U* Q5 D0 `- }$ B

# p2 ]6 k( G4 N" Q! ^建议:像这样的转帖,最好注明出处。
作者: 【滇】姚强    时间: 2012-10-6 07:20
回复 2# 1156824942 ' I6 x. f. a$ I' q( ^. R8 f
那是我伯伯家的哥哥。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2-10-6 07:45
听故事!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6 09:01
回复  1156824942 , T" G# g* b  R; I( Y8 C
那是我伯伯家的哥哥。
7 [! P1 f& @* I: y6 s' S: M【滇】姚强 发表于 2012-10-6 07:20
$ }9 W: Y5 e* P) H2 w% e
$ ^3 @& j0 z# M% ~

. J1 w3 M) H+ }7 Z    哦.原来是同宗家门.:handshake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10-6 15:07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 ...2 T# i2 x6 F! H2 v; v+ g+ Q
【滇】姚强 发表于 2012-9-27 13:47

- b+ ~! j; {3 s6 x6 F1 h1 y# n" Q+ d/ @* A5 o- F
9 q" d1 F; Y3 h: r3 R  [
  死后?什么跟什么。。改一改再发。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6 18:16
初进姚网学习的宗亲敢于发帖是好事,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被指出后应加以更正,但先加入姚网的宗亲应加以引导和鼓励后加入姚网的宗亲,希望多多培养爱好姚氏谱牒的宗亲,而不是批评和指责同姓宗亲,既然加入姚网就是来姚网来学习的,每个人都是从无知到博学,再到精通。此愚见若有得罪宗亲之处,请海涵。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2-10-6 18:54
初进姚网学习的宗亲敢于发帖是好事,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被指出后应加以更正,但先加入姚网的宗亲应加以引导 ...
0 Q  e$ S' o4 H# [3 w3 V' O姚双全 发表于 2012-10-6 18:16
" M( |1 f2 E3 R8 a; r

. l+ t& z7 [# |0 V' T  n! J' n3 w* u4 ]& d6 W  w4 b
谁指责谁了?你不觉得你的口气才是在指责!
% b$ U; m1 B* T
5 s: a, E5 i5 X# H/ h* ?
引导和鼓励,必然会有批评在其中,何况只是“建议”和“提醒”,不可吗?
/ N0 I' U) B4 F  w8 A' D. y/ D2 G; h, }' M2 Y# o
; x* l% k1 O) M  y
你把建议和提醒也理解为指责的话,请双全宗亲说说你认为的“引导和鼓励”应该怎么做?  ^" v5 y! P9 I( ]1 B3 C; Q
8 p$ y: d- w) k7 L* l4 ]+ q

1 F  [7 w; F1 b  ?+ m& y+ n我在这里向你请教,只要你说的对,对宗亲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6 19:02
回复 9# 卧龙姚建中 / I! d( x% {8 |4 D0 {# H- n
4 M6 k( Q1 x9 x# i4 B6 f! l

  I: R( n) E( m6 T. i    你的是建议,很好!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2-10-6 19:06
我的意思是:比如某宗亲刚加入姚网发帖,如果懂得的话,发现错误之处,可以要求“请把什么内容编辑成什么内容更为妥当”,可以相互学习。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2-10-6 19:41
拐得倒挺快。墙头草。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5-3-28 21:25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9-27 17:26
  w  ~; n3 R# n9 S9 ?# X3 U" R死后,还怎么叫“禅位”?
3 F+ E4 z& O4 R0 ~8 [" Q5 J! G* r  o) ?& f9 M$ B- u
建议:像这样的转帖,最好注明出处。
" F+ s  d; F1 f4 m$ v$ j8 E
本主题帖《舜帝的故事》应是由楼主转自百度知道3 f; m% E) i) s8 q- D
; n7 j0 G* s3 p1 |6 d2 B7 O
相关链接: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 ... gZzYoV0l3UYV4E7veka  _& ?; U2 x. _) \0 P*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