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置省后,蒋介石设行辕于西昌,派军统特务头子徐远举任专管情报的第2处处长监视刘文辉。同时,蒋介石加快了对四川实力派封官加爵、分化瓦解的步伐,王缵绪充当了蒋介石在四川的代理人。西南各省地方实力派都有联合起来抵制蒋介石控制的愿望,于是由刘文辉牵头,约集邓锡侯、王缵绪、潘文华、龙云等在成都密订协议:共同抵制蒋介石控制西南。密会未结束,王缵绪就向蒋介石报告了。各派将领对王缵绪大为不满,蒋介石不得不同意王缵绪辞去川省主席职务。王缵绪下台后,蒋介石宣布自兼川省主席。次年,蒋介石让张群接替自己兼任的川省主席职务,四川完全为蒋介石控制了。刘文辉坚持反对控制,使西康成为蒋介石难于插手的省份之一。 0 G4 v+ f ~/ [9 b' z* x L
! _2 }9 y j" s1935年广州港的吞吐量逼近1千万吨。抗战胜利之后资源委员会在广东最大的投资案是引进美资创办广东糖厂,陈济棠早在10年前就使粤糖外销! , H( d3 h' T; l% _# K 7 F- U' V# S. |8 i. Z8 }陈济棠在制造广东经济奇迹之时也锐意整军,陈伯公的手笔大到连南京都吓了一跳。南京编练德国装备的教导师,广东也同步练出来一个(注1)。# E2 T+ [9 ^, G4 T& m7 ?
- ]) z( |7 S) t% W, X, j2 Y
南京与德国交易军火,商量建厂,陈伯公也向德国买了一个能量产重炮的琶江兵工厂。南京编训鱼雷快艇部队,伯公在黄埔建立雷艇基地。南京经营空军,伯公也练出一支质量精锐的广东空军。南京提倡国民兵训练,广东练出10余万后备军人。南京有陆军大学,广东有深造班;南京有黄埔军校,伯公有燕塘军校!& Q/ A' \8 C( b+ V9 F
1 a) ~4 J6 F0 \
不过陈济棠在军事上的底气毕竟不足,他手下的各级将校也一样。在军事上这批陈派的粤军将校一辈子没有出过广东。打过的仗多半是广东内部旧军阀间的混战。他们没有在汀泗桥、武昌见识过战争的惨烈,没有在豫东与西北军对垒,没有见识过中原战场的精采战略侧袭,没有在十里洋场与日本鬼子肉搏的经验,甚至没有认真地与江西红军交过手。这批将校错过了十年内战中的每个锻练机会。陈伯公相当清楚这支部队的实力,所以他大力延揽原本属于第4军与第19路军的军官补入他的新粤军,张发奎的手下大将李汉魂、缪培南、邓龙光,蒋光鼐手下大将梁世骥、华振中、邓志材、赵一肩等俱受伯公重用。这两派流散返乡的军官也多能在伯公手下的部队机关团队继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4 13:15
续任职。陈氏对这些“外系”军官的重用使他自己的嫡系将领大感眼热。" f% f3 H/ \4 V% z: o# k$ o9 S
. U2 u, ?" N1 a% m% M
相较之下,伯公对自己那批缺乏历练的“嫡系”就显得不很优厚,而且还处处提防他们造反,提防到沦入苛刻。陈济棠手下的三位巨头是余汉谋、香瀚屏与李扬敬。% p2 w+ H: s7 f* I( @
! ?' Q3 c& T, C- }" j1 i
余汉谋在白泥战役时督师前线,主张在北江以东占领阵地迎战张桂军,但陈总指挥要余旅长渡过北江出战。余汉谋知道自己的实力不愿意去背水出击。刚一申述意见,陈济棠马下手令让总部参谋长挂专列赶到新街站将余汉谋抓起来。余汉谋堂堂少将旅长,被抓的时候不仅卫队被缴械,连身边备吸的几包”三五牌”也被没收。余旅由李扬敬指挥直趋四会,果然大败。余旅的两个团长与全旅军官悲愤之余致电省垣,告诉总指挥不放旅长则全旅官兵将要“罢战”,余旅长才得以官复原职。 + D% t# l6 E1 w6 i! B) y6 w. b$ k: a% k" ^
香瀚屏自许儒将,平居吟诗弄画之余,对陈总指挥的诸多弊端多有书生气的露骨直谏,颇有你为太宗我为魏澄的味道。陈济棠对这位忠臣的报酬是免职监视。9 s$ q* V# I# W, p, I7 o% B: I, B
/ x( i t5 t* g- k
李扬敬是最忠于陈济棠的将军,陈济棠下野时众叛亲离,只有这位李军长随扈左右,护着伯公登上英国军舰流亡香港。但这么一位忠诚之士也因三言两语被陈济棠关过。最不幸的是在李军长入狱期间其尊翁仙逝,李军长因身系囹圄无法见上最后一面。陈济棠闻讯赶忙放李扬敬回家,李军长到家后被李母罚跪灵堂大骂一顿,陈济棠随后赶到百词劝解,说钦甫是有重要任务不能返家,伯母不要误会云云。李军长在灵堂痛哭一顿之后又回军继续被软禁,直到陈总司令觉得够了为止。 3 H( z0 L+ S! B! H4 D/ \6 u# M% z/ e: R8 N& R) E' |" c
最高级的三位将领如此,自郐以下无需问矣。 & i9 B+ X( _# D% _- z& p ; m( Y" h/ j- f伯公最信任的一批将领是他自己的钦廉同乡,在1936年伯公举事前夕粤军共有15个师,有7个师长是钦廉籍贯。这么一来陈济棠部粤军的优劣就呈现极端。一方面陈派嫡系军官素质并不见佳,对伯公也没有坚定信仰。非陈派的另外两系统军官则在新粤军中站稳脚跟,逐渐势不可辱。 / b+ y/ f6 `+ n: o5 ^* g 1 x i( E# G8 [0 W& m2 a2 t1936年6月1日,陈济棠宣布成立抗日救国西南联军。7月1日通令要北上“抗日”。5天之后粤军第2军副军长李汉魂将军宣布辞职并飞赴香港。伯公的一批亲信黄涛、李洁之、张建等将领在港通电反对他。10天之后伯公手下第一大将粤军第1军军长余汉谋通电就任中央委派的第4路军总指挥,服从中央并准备对广州用兵。再过一周,他的广东空军全部北上投效中央。其它的将领们态度也不很热诚。陈济棠见起事不到3周,手下已经离心离德,众叛亲离。只好在7月18日晚上黯然避往香港。1周之后余汉谋入穗以广东绥靖主任名义接管广东军政大权。, B. {( c: p3 ^+ K4 O6 g/ N1 |
! W" {& b5 I ~4 p! P3 @在六一政变结束之后广东部队由余汉谋将军统率,余将军并服从中央命令对粤军进行两次整编以节省军费。不久之后发生了西安事变,余主任坚决支持中央出兵讨逆而不趁火打劫,这也给中央留下极深刻印象。余汉谋上将的忠诚深为中央信任,所以整个抗战期间旳广东军政事务均由余上将继续主持。. r7 y- h L' K( x2 Q0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