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山村姚氏家族的心声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彦峰 时间: 前天 21:01
标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山村姚氏家族的心声
# s0 r6 _: d! Z8 c% D
青山村(姚官屯)姚族简介 9 \$ _8 y+ g# U2 V' m
) [( h0 \4 q6 ]
' T, G& U4 Z1 c" h/ z根据《姚福墓碑文》与《腾县康熙年间县志》记载:
3 \2 S4 N/ @5 Z- L5 s: g+ N- Q
姚氏一族渊源有自。始迁祖成公,乃直隶扬州府泰州凤凰池之名门望族,为清公之兄也。成公以行武为基,初隶济宁卫军,洪武三十五年,因从征有功,迁调金吾右卫指挥。成公辞世后,清公代继行征进之事。清公累建武功,获百户侯之爵。此爵位传至杰、贵、广、福、勲、墀、正进、国柱、惟圣等,凡十代人。彼时,于青山之阳,封土建屯,号曰“姚官屯”,姚氏自此开枝散叶,根基渐固。
( E. S1 ?7 `4 m" E# {3 I1 Y7 A& v% B4 ~- i5 k
清公实为我族繁衍肇始之祖,自其以降,子孙绵延,于兹地繁衍生息,迄今已逾六百载。6 y2 Q9 l3 k6 m# b
: L" P" s+ w0 I2 u
福祖则为我族承上启下之关键人物,是我祖后继的三代之祖。青山村姚氏后裔皆源出福祖一脉。福祖袭百户侯之爵,履职于济宁卫前所。福祖天性纯实,不慕奢华,治家秉持勤俭之道,处事力求公平公正。心怀悲悯,体恤他人疾苦,常拯济贫困乏匮者,于漕运事务有善政之誉,于仓储管理亦富谋略。
/ Z' ^- z! ~. z- D9 P+ j" p* _# e$ q; s* J5 n* ]
癸丑年正月初五,福祖仙逝,享年六十又二。福祖娶妻黄氏,育有一男四女,子名奎。其后,百户侯之爵位传于兄侄勲。
: A$ B2 V9 k2 o% w6 c' b) d- T# z: b: R; m4 n ^7 P
姚氏一族,历经岁月沧桑,祖德流芳,子孙秉持先辈遗风,于世事变迁中,延续家族之脉络,传承家族之精神,冀望后世子孙,不忘祖恩,继往开来,使姚氏家族之荣光,熠熠生辉,世代不替。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前天 23:00
姚公墓碑
古邑任城后学生贾宗理撰文
文林郎知元氏县常廉夫书篆
尝謂一善录于时而有一善之名闻于人£事著于世,而有一事之誉传于后,是皆实德实行,所为而无秋毫私意注流者也。推而明则为之明贤,幽明为之鬼神。上则应闻乎列潘,下则制乎群勋,此莫之为而为、莫之£而至者,又有大过于彼者焉?若济宁卫前所百户侯姚公讳福,先祖乃直隶扬州府泰州凤凰池名家人也。自伯祖讳成从行武造基本,成卒祖父讳清代继征进,累有武功,获百户侯职。以斯职传授父讳杰,父传授兄,兄讳贵,兄无嗣;传授二兄讳广时,又无嗣,传授福。盖福之为人也,天资质实,罔务华靡,治家勤俭,临事公平,恤人疾苦,拯救贫乏,漕运有劝政之声,会储有计,当之羡如此,可谓有善有事者,不录不著不闻不传可乎?壬子冬十月初九日得疾于家,一旦呼其子奎曰:“生寄死归人之常也,惟汝母安人黄氏在堂,汝能养终吾有托矣。”言竟而逝,时癸丑正月初五日也,年六十有二。于三月十七日葬青山之原,新创茔也。古云:有阴德者有福报。姚公所为固有阴德矣。其家殷富绵绵,子孙绳绳,不谓阳报者乎?其£男一即奎是也,奎娶千户侯女刘氏。夫正女四:长惠聪,适同郡郭智;次惠明,适庠生赵冀;次惠睿,适千户舍人郑辅;次惠智,适千户舍人贾澜。孙男三:长宪,次章,次文。夫£之为人恳为醇厚,丰姿清爽,承其意而宗之,述其业而守之待焉,循乎辙迹事焉。率乎规模,因疾卒,卜源地,创祖茔,以为一枝之宏毅彼先一非不美也。但葬者££地,地狭然,于葬有此不使非泽而处之,不得已也。其所创之茔地,£££有青山,山之耸£自北而南以自于西,均一山也。地之西南有溪水,水之源派自东而西以至于此,均一水也。地之东南有流山,流山乃£££身分有此石地之峦;北有社山,社山乃原有之山,旧有此£;东西南北俱有山,前后左右皆有流水,此地可为美地矣。彼葬岳有龙姓氏八方卦生九星形势等说,纷纷不一,无£虚延耳。考宋朱夫子云:凡泽地必先论其主势之强弱,风气之聚散,££之浅深,穴道之偏正,力量之全否,不丁但以五音为相背也。於戏!葬虽不可以无,术而术不外此五者。今创茔请文书于石碑,祭扫睹之思亲,则姚公实德实行悠悠不庶奎哉?亦可谓孝子者矣。作诗以系之。其辞曰:
圆方茫茫阔无垠 人托斯际渺其才
三才往参在心神 公心一固郁是仁
先世善源基南民 飘然移来作北人
户侯仁爱贤且醇 圹充慱施本诸身
陶镕富贵赋洪钧 运斡休戚乃天宜
八隅之山塚占春 四面之水绕津津
地势灵时山水均 人心杰日山水邻
九源俟后年愈臻 善念将来岁益新
大明弘治六年葵丑春吉日 孤子 姚奎
0 Q( p) g4 y$ Z F4 P
-
WechatIMG53.jpg
(725.1 KB, 下载次数: 1)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前天 23:06
福公墓志(AI译文)
古邑任城后学生贾宗理撰文,文林郎、元氏县知县常廉夫书写并篆印。
曾经说过,一件善事被当时记录下来,就会有这一件善事的名声被人们听闻;一件事情显著于世,就会有这一件事情的赞誉流传到后世。这些都是凭借着真实的品德和实际的行动,所做之事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掺杂其中。推而广之,在阳间(人世间)就成为贤明之人,在阴间就成为鬼神(被祭祀纪念)。对上应该被各藩镇听闻,对下能够约束众多的功勋之臣,这不是那种没有作为却有所成、没有刻意追求却自然到来的情况吗,而且还有比这更了不起的呢?
像济宁卫前所的百户侯姚公,名福,他的先祖是直隶扬州府泰州凤凰池的名门望族之人。自从伯祖父名成投身行伍,创立基业,成去世后,祖父名清接续征战前进,多次立下战功,获得了百户侯的职位。这个职位传授给父亲名杰,父亲又传授给兄长,兄长名贵,兄长没有子嗣;职位传授给二哥名广,当时二哥也没有子嗣,于是就传授给了姚福。
姚福这个人,天生资质诚实,不追求奢华靡费,治理家庭勤俭持家,处理事情公平公正,体恤他人的疾苦,救助贫困之人,在漕运方面有善于理政的名声,管理仓储有谋划,能做到这样的盈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有善行有作为的人,如果不记录、不彰显、不被人听闻、不流传后世,怎么可以呢?
壬子年冬十月初九日,姚公在家中患病,有一天把他的儿子姚奎叫来说:“活着是暂时的寄居,死去是最终的归宿,这是人之常情。只是你的母亲安人黄氏还在世,你如果能够给她养老送终,我就有所托付了。”说完就去世了,当时是癸丑年正月初五日,享年六十二岁。在三月十七日葬于青山的原野,是新修建的墓地。
古人说:有阴德的人会有福报。姚公所做的事情本来就有阴德啊。他家境殷实富裕,绵延不断,子孙众多且相继不绝,这不就是阳间的福报吗?他的儿子只有一个,就是姚奎,姚奎娶了千户侯家的女儿刘氏 。
(文中“£”处可能是原文缺失或模糊不清的部分,以上翻译根据上下文进行了合理推测和处理)
姚公的正室夫人有四个女儿:长女惠聪,嫁给同郡的郭智;次女惠明,嫁给了庠生赵冀;三女惠睿,嫁给了千户舍人郑辅;四女惠智,嫁给了千户舍人贾澜。孙子有三个:长孙叫宪,次孙叫章,三孙叫文。
姚公为人诚恳、醇厚,风度清爽。(后人)秉承他的意愿并以他为宗,传承他的事业并守护着,遵循着他的行事轨迹做事,按照他的模式来。(姚公)因为疾病去世后,选择墓地,创建了祖茔,以此作为家族一支发展的根基,这以前也并非不好。只是以前埋葬的地方地势狭窄,对于埋葬来说,如果不选择一个好地方就不合适,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他所创建的茔地,旁边有青山,青山高耸,从北向南延伸然后向西,都是同一座山。茔地的西南有溪水,溪水的源头从东边流来向西流到这里,都是同一条水。茔地的东南有流山,流山是有独特山势的石山;北边有社山,社山是原来就有的山,以前就有这个名称;东西南北都有山,前后左右都有流水,这块地可以说是好地方了。
那些关于墓葬有龙脉、姓氏与八方卦象、九星形势等各种说法,纷杂不一,大多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空口谈论罢了。考察宋代朱熹夫子说过:凡是选择墓地,一定要先考虑主山山势的强弱,风气的聚合与分散,土层的深浅,墓穴位置的偏正,(风水的)力量是否完备,不能仅仅只根据五音来判断是否相背。
唉!丧葬虽然不能没有一定的方法,但方法也不超出这五个方面。如今创建茔地,在石碑上刻下这篇文字,(后人)祭扫的时候看到就会思念亲人,那么姚公真实的品德和实际的行为不就长久地流传下去了吗?姚奎也可以说是个孝子了。
作诗来纪念这件事,诗的内容是:
圆方茫茫阔无垠 人托斯际渺其才
三才往参在心神 公心一固郁是仁
先世善源基南民 飘然移来作北人
户侯仁爱贤且醇 圹充慱施本诸身
(文中“£”处为原文缺失或模糊不清部分,译文根据上下文进行了合理推测处理)
(姚公)融合富贵,赋予大自然化育万物的力量,命运掌控着吉凶祸福,这都是上天的安排。
四周角落的山峦如同在占尽春光,四面的流水环绕,充满生机。
地势灵秀的时候,山水和谐相称;人心杰出的时候,与山水相邻为伴。
家族的根基(九源可喻家族根源)等待着后人,时间越久就会越发美好;善念延续下去,未来的岁月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明弘治六年(癸丑年)春天的吉祥日子
孤子 姚奎 (立)
& f/ k1 [4 _) V; L# o- D( \: O6 D
作者: pszyyao 时间: 昨天 06:26
- Q* G# o% T3 u9 d$ O
楼主青山村(姚官屯)姚彦峰,是群友姚源峰?) y2 @) @2 C) p% a' m
& N9 ~- f# n) Z) I!有《姚福墓碑文》,今还存姚福墓?+ e1 V! h6 [4 O6 X: l) G8 y8 N$ @
《腾县康熙年间县志》?哪里的腾县?
6 A# R3 @: s' W& b: B6 z. Q, }* }2 x& n) m
" l* l3 n7 g, P: t1 f3 _/ a% W. T3 _: E5 `; ?
清康熙年版《腾县志》?& X# a1 _; |6 s' |- X( N$ o, ^# Z
清康熙年版《滕县志》?) u- n' H" r7 h/ {: W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