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家3000年前遗址遭挖掘机蚕食(图)
[打印本页]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9 19:05
标题:
姚家3000年前遗址遭挖掘机蚕食(图)
姚家3000年前遗址遭挖掘机蚕食(图)
http://www.ce.cn/kjwh/cqty/201210/12/t20121012_23747984.shtml
2012-10-12 09:30 来源:大连日报
: Z+ G3 Q: x+ c" S' J+ ^; p, J5 K
9 N7 B1 C" E! `8 t/ R
( f7 Q" L& l' t: N
姚家3000年前遗址现场
姚家3000年前遗址现场
1 W! O# _5 o% O
6月27日,大连晚报《志愿者姚家山头发现殷商遗址》,报道了两位民间文保志愿者在姚家附近发现文物遗址的事。经过文保部门专家的现场考察,最终确认此处遗址的年代可以上溯到距今约3000年的殷商晚期,属于罕见的青铜器时代遗址。但近日志愿者们发现,这处遗址正在遭遇附近一处建筑工地挖掘机的“蚕食”。获知此事后,文保部门执法人员再次来到现场制止施工,十一假期后这处遗址或将得到抢救性发掘。
! n5 Y' J# ^. X ~/ ]# ]+ o
新闻回放:
" C2 i; W, L3 |: B1 I4 G& d
青铜时代遗址藏身姚家附近
8 L7 u0 w H. A7 v: J: r+ K
市民王德亮是最早发现此处遗址的两位文保志愿者之一。今年6月24日,王德亮和另一位志愿者开车经过姚家附近时,在山头上发现了大片红烧土构成的古时房屋遗址。种种迹象表明:这座山头曾聚居过一个规模不小的村落。
2 p# _& n3 d! K& T
志愿者们的发现得到了文保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底,本报记者曾随同文保部门专家一起前往姚家,对该遗址进行考察。在火红色的红烧土层中,文保专家们还挖掘出了大量残破的陶器碎片。在山坡的泥土层中,专家找到了一片锋利的石刀以及石斧的残片。一根造型精美的鹿角锥更体现了这片遗址主人的文明程度。光滑的鹿角锥可以轻松用手握住并用来钻孔。经过现场考察,文保专家初步确认姚家附近山头的遗址为青铜器时期遗址。“可以上溯到殷商晚期,西周早期,距今约3000年。”专家表示。
# \- |! {7 G, E% u; q$ G. ~& N
现场探访:
* h* R+ ~# w1 _8 {' u
陶器碎片和火烧土层遭破坏
% p! Q; P7 X! z( e" }! L& s
发现并确认遗址的存在后,省考古部门专门为此立项,准备发掘遗址。但就在发掘工作仍在协调之时,这处遗址却被附近工地悄悄“蚕食”。
( R: D5 R/ c# T; Z h: \& q4 d
9月底我经过这里时,发现山坡上出现了大量工程车,还有挖掘机在遗址所在的山头上施工。”王德亮告诉记者,遗址山坡的北侧被整体挖开,山体几乎被削掉了一半。
9 I9 I G/ y. b* O
10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遗址所在地。现场可以看到,半边山坡已经消失不见。6月底文保专家迤逦而上的40度山坡已经变成了“悬崖”。而这处陡坡上也遍布碎石,最高的石块有一人多高。整个遗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8 o7 ~0 ` F w( Z3 k9 z% U
在王德亮的指引下记者注意到,在碎石堆中几乎随处可见陶器碎片,碎片最大的也只有巴掌大小,小片则混杂在沙石之中,不注意很难发现。“这些陶器的碎片都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记载的是先民的生活印记。”王德亮惋惜地说,尤其是原来长达百米以上的火烧土层也遭遇破坏。“这些火烧土都是先民建造的房屋遗迹,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3 v3 \% b4 u6 v" w- i
节后遗址或将被抢救性发掘
- h) g1 j Z+ c, ?1 b r6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发现遗址遭到破坏后,王德亮等文保志愿者已将情况反映给我市文保部门。相关部门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制止了施工。经过与施工方协商沟通,文保部门要求施工须限制在遗址火烧土层外围进行。据了解,假期过后,我省考古部门或将对此处遗址展开抢救性发掘工作。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2-10 14:58
当古代文明与现代工业发生冲突的时候,今天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与民族整体素质的不对称,使得现代工业文明总是以各种手段和借口去破坏祖先遗留下来的古代文明,真是民族的悲剧!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