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千秋教化读书处 姚坑明教堂记忆 (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7 21:34
标题: 千秋教化读书处 姚坑明教堂记忆 (组图)
千秋教化读书处 姚坑明教堂记忆 (组图)作者:路漫  2012-5-28 0:40 BJT  来源:悦读人生5 c, ?# i( {% C

) h1 K/ H$ e) F- l
  b( ?$ O1 i- [# o' A, x姚坑明教堂
8 }, j$ t* N7 t: s: h
2 Y" @* |$ @  t  H; _「读书处」牌匾
" m3 z5 u5 d) c  f& g, b
: G5 w* X% m1 g; }7 k明教堂元台碑

) P4 ]3 ^+ F0 A. }5 p+ m+ f* D8 @+ ^% h' n) I+ E$ s# O. e2 D' j3 q4 k
6 V* a6 b; W" V' M2 A
明教堂,一座古老的乡村书院,给世人留下无限而永久的记忆。
6 Z7 K8 N; o9 M( i这座书院坐落于长乐市文岭镇阜山村。宋代以前,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占山为寮,结茅而居,以垦植与渔猎为生。自唐迄宋,已有方、林、姚、黄、周、郑、朱、陈、刘、曹等诸姓在此繁衍生息。由于濒临东海,海浪直拍龟、蛇二山山脚,故又称潮山。一个初夏的星期天,我因寻找从书院中走出的古代先贤们遗迹,和文友一起来到这个堆积着厚厚的岁月尘烟,沉淀着深深的文化底蕴的阜山村,领略了令人自豪而又感慨的历史记忆。
5 J! Q2 v" |5 U9 C2 Y" V据文献记载,明教堂仅在宋代就培养出姚颖、姚勉、陈文龙等三位状元,实为长乐各书院之最,也是福州地区所罕见,这不得不说是地方文化教育史上一株奇葩。然而,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学堂于清乾隆年间圯毁。近年来,当地政府重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旧制重修了明教堂。眼前的一堂两厢,双庑环廓及门厅,皆仿古瓦檐木构。恢宏壮观,美仑美奂。远远望去,给人以一种久远而肃穆的感觉。
' {) p$ f, {5 {" R/ Q/ C; a走进明教堂,一股沧桑的气息从老碑石刻、古时楹联中扑面而来;然而,正是这种沧桑的气息才唤起人们对姚颖、姚勉、陈文龙等三位状元的种种记忆。
! _; q) d( z+ K2 a) a! w& M姚颖(1150—1183),字国聪,号印石。幼年在明教堂刻苦读书,文章隽永,论天下事无不尽意。宋淳熙五年(1178年)举进士第一人,集英殿策试上,宋孝宗亲点状元。授签书宁国军(今安徽宣城)节度判官,后迁平江府通判。著有《家集》十卷。2 n3 g! y* g% T5 H6 M
姚勉(1229—1294),字汝勖,号雪坡,姚颖的曾孙。青少年时代就读于明教堂,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中举,宝佑元年(1253年)获龙虎榜正奏第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终朝请大夫。著有《雪坡文集》五十卷、《雪波词》《姚舍人集》行世。3 U5 H( d6 Q& T6 `+ b
陈文龙(1232—1277),初名子龙,字德云,原籍莆田兴化。幼年随父迁居阜山村,后就读于明教堂。宋淳佑十一年(1251年)考入乡学。宝佑四年(1268年)戊辰科殿试状元及第。授宣义郎、镇东军节度判官。后任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 R4 N) x- S8 I# S, U6 q
当我们一行人站在明教堂大门口的石阶上,遇上一位热心的村民,并主动当起解说员,带着大家观看年深岁久的堂内石碑和模糊不清的记事,讲述这个古老书院的故事:2 T5 p, }/ N5 ~& T2 S# o' Y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一位名叫方子安的乡坤在村后的巨岩前建了一所小书堂。当时邻近各村没有私塾,要读书的孩童都在这里就读。宋绍兴三年(1133年),本村官员姚能举(姚颖的祖父,江西安抚使司参议)将书堂拓宽重建,长乐县令吴仲举应邀撰匾“明教堂”赠与,为学堂得名之始。“明教”二字正是取“释明教化”之意。宋庆元三年(1197年),当地一位官为兵部尚书、刑部侍郎林采,又将明教堂移址“钟山川之秀气”的鹳石山之东(即为现址),背负形如状元帽的三印石(俗称三粒桃),大门前连片参天巨松。学子们“日登潮山观沧海,夜宿斯堂攻书史”,可见文风之盛。
! o9 t3 [1 H* Y: M# i$ V古时候,当海潮达到鹳石山(又叫潮山)下,不足百米的海拔而层峦叠嶂,峻丽挺立,拔地而起,恍若仙子凌波。清风、潮水、松涛,汇奏天籁乐章,令人心胸开阔,发高远旷达之志。而明教堂身后的三印石,远处望去酷似三方巨型的玺印,恍若天外飞来之石;又像三颗硕大的蟠桃,和盘托起在明教堂身后鹳石山的山崖上。它们似乎兆示着,在明教堂就读的莘莘学子中,要走出三名状元。后来,人们望着这“三印石”就说:那靠着陈氏祠堂方向的那方印、那颗桃,就是状元公陈文龙;那与前者稍有间隔、朝着姚氏宗祠一边的紧挨着的两颗桃、两方印,就是姚颖、姚勉两位状元。这里,真不愧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6 t1 Q$ @* q( Q又因为明教堂 “师儒云集、教学有方”,学生也“穷养达施、有意上进”,所以“诵经论文”的风气极浓。“四方文士诵读其际者,咸跻贵显”。在不长的时间内,姚颖、姚勉、陈文龙先后都中了状元。之后,还有林采之子林得中、侄林亚文,姚氏一脉有姚宗虞、姚子才、姚简中、姚同、姚垍、姚直夫、姚灼、姚震、姚逢午、姚承恩等,沙堤村陈如晦(宋代理学家,诰赠将士郎)之子陈觉伯等13名学子先后中了进士。陈觉伯与陈文龙同科,后闻崖山宋师亡,陆秀夫抱末帝昺投海死,他也绝食身亡,气节可嘉。明教堂是古代著名的学府,自宋而清培育出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史上的美谈。堂内古代碑联:“万古纲常扶不坠,千秋教化妙无穷”,嵌于庑墙,昭示后辈继往开来,光大发扬。2 J$ N, U! A8 x* [; m/ S
宋咸淳八年(1272年)春,陈文龙回到阜山村省亲祭祖。当他来到曾经读书的明教堂时,抑制不住内心激动之情,亲笔书写《明教堂元台碑文》和《元台碑铭》,并在堂内又写了“读书处”三大字匾额悬于其间。然后用激扬文字描写早年读书的《明教堂赞》,文曰:“雁山一派,浪人阜阳,鹳石崔巍,龟蛇俯伏,玉狗长明,金鸡卓立,砂贯儒冠,石浑武弁,瑞石飞来,石门关住,明教堂前,双岩壁立,东西两潮,合流陈塘,古谶相传:‘陈塘沙港合,吴航(即长乐)举子胜莆田,士生其间,览山川之胜揽,披古人之图籍,亦可以猛然省,耀然奋矣’”。同时,他还立了“∴元台”碑于明教堂前,随后又立于明教堂对面的飞来石旁。“∴元”即昭示着明教堂到陈文龙,已培养出3位状元。陈文龙后来成为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被清代林则徐誉为与文天祥“隆名并峙”,名垂汗青。
) u' m: ?$ E! s+ B9 c+ j% E8 E明教堂不仅人文荟萃,而且风景秀丽。书院四周峰峦层叠,龟蛇捍卫,水口牢密。而乡贤林采当年也曾撰写“明教堂序”中这样描述着明教堂的景致:“……东有玉狗之石插入云霄,西有飞来之石凌于汉表,南则有花林五里胜似上林之境,北则有梅树十里时占百花之魁。春有玉坛之石可以酿酒,夏有莲花之石可以吐锦,秋则有金钟之声逐潮而响,冬则有渤海之水当面而潮……”正因为有这样美丽的景色,林采才乐而忘返,常常在“鹳岳之巅与状元姚颖唱和行乐”。而陈文龙面对此景,又追念先贤,在明教堂里不觉“勃勃思奋,携朋姚勉”,努力上进,在姚勉高中状元15年后,也高中状元,成为明教堂第三位状元。因此,这3位状元为长乐志书奠下坚定的基石,更为福州的历史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 L" s3 h8 o7 W& @# r从明教堂出来,走在乡间的古道上,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完全被古代文物包围着:历尽沧桑的姚氏祠堂、陈氏祠堂、古民居、古庙、古戏台、古练武石等触目可见;记录岁月的残基断柱、朽栋陈砖随处散落;甚至昔日象征荣誉的旗杆石,也默默地守望着走南闯北的村民。走着,看着,思索着,我感觉到自己沉浸在书香世家的遗风中。极目远眺,我还依稀地看到姚颖、姚勉、陈文龙等历史名人远去的背影。, Y' h# e  l3 F0 }$ f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书院走出的先贤们足迹早已湮没,只有古老的明教堂留给后人无尽的记忆。
' Z) s5 B2 f$ G4 |2 s* T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7af4f9e90697c65c0176d4381132ba1d50209a7843fe2732f475321a3e52878564291d27d141cb20c19afe73605665d70ecd3df883d8ce6cd357ed274682542d15c539544ef805125b673d118feae6d9ccce733e5abd3d4d85e&p=cb769a44d48c04ea4ba6c4710e16d53e&newp=882a9645d49912a059ef87207f4d98775c5bc4387ebada16798e&user=baidu&fm=sc&query=%D2%A6%CA%CF%D7%DA%EC%F4&qid=&p1=201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2-17 22:29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2-17 22:33 编辑
. J2 z6 ?) b# b( f! _" o7 X
" s% ^- I. w8 t: ]. f录之供江西灵源3姚氏欣赏:
( H: Q9 o& M" X      据文献记载,明教堂仅在宋代就培养出姚颖、姚勉、陈文龙等三位状元,实为长乐各书院之最,也是福州地区所罕见,这不得不说是地方文化教育史上一株奇葩。
# m" X0 W8 t: Q+ u2 ~% w+ V    姚颖(1150—1183),字国聪,号印石。幼年在明教堂刻苦读书,文章隽永,论天下事无不尽意。宋淳熙五年(1178年)举进士第一人,集英殿策试上,宋孝宗亲点状元。授签书宁国军(今安徽宣城)节度判官,后迁平江府通判。著有《家集》十卷。
) O% d4 h! @, e7 y    姚勉(1229—1294),字汝勖,号雪坡,姚颖的曾孙。青少年时代就读于明教堂,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中举,宝佑元年(1253年)获龙虎榜正奏第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终朝请大夫。著有《雪坡文集》五十卷、《雪波词》《姚舍人集》行世。4 @0 M. H0 F" f- m$ D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一位名叫方子安的乡坤在村后的巨岩前建了一所小书堂。当时邻近各村没有私塾,要读书的孩童都在这里就读。宋绍兴三年(1133年),本村官员姚能举(姚颖的祖父,江西安抚使司参议)将书堂拓宽重建,长乐县令吴仲举应邀撰匾“明教堂”赠与,为学堂得名之始。“明教”二字正是取“释明教化”之意。
- s( W& F1 t3 l2 C2 V+ H' p- K2 w7 A  u; s8 A

+ {$ v$ }  J1 L- _; z9 _   注:明教堂所在地,今福州长乐姚坑。姚坑姚氏是(唐相)姚崇-(入闽始祖)姚棨的后代。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7 23:33
回复 2# pszyyao
  O, j2 F+ g# ?8 p( Y" Y# k& U) O- `5 P- A
6 a$ F% q+ w! w% K
    教授,不明白,你不是曾说不要以讹传讹吗?姚勉是福建人吗????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7 23:37
回复 2# pszyyao
8 \/ _# p4 |/ h. L
5 Q- R( h: W  l6 l0 o3 g9 w2 S$ {- X6 G( c& D- L
    什么文献记载姚勉是福建人?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7 23:42
回复 2# pszyyao
7 R) \- S" n0 y) o% L/ `1 Y! {: s
  C; g! a3 E8 H  C( d9 {6 l/ {% S0 ]/ d8 R
    这个姚勉是天德乡的姚勉吗?不明白,姚勉自己都说是江西人咋成福建人了?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08:58
回复  pszyyao 2 B8 c* p" _! W4 n+ z3 W
: k# N+ T. J- u% b

% b) R5 c( f/ J% }    教授,不明白,你不是曾说不要以讹传讹吗?姚勉是福建人吗????8 J) K7 v$ F. \3 ]
姚闻闻 发表于 2013-2-17 23:33
' J4 h: M( ]! u+ m$ j2 ^

9 n" l3 j# ?0 V3 ?8 D) z* G
0 g  [' ?7 b# @( j8 a    我是迷糊了.此勉是不是不是江西丰城姚勉.故发贴一问.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2-18 09:11
回复 5# 姚闻闻
9 x; |0 T. r& \, ?
% J, Y& J0 Z: }: Q' j
5 K0 n3 t" p$ D7 y6 k+ c    已读以上3帖,已发专帖——《疑义相与析——再提宋状元姚勉》——回复。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2-18 09:29
千年教化读书处——姚坑明教堂。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8 11:06
回复 7# pszyyao
; K1 h$ m" g% A, h8 a( h5 Z$ V) J3 j+ g

$ s% C7 X* Y1 s    姚勉已成定论,我只能说写这篇明教堂一文的作者不严谨。我是不会传播错误的东西的,他会误导宗亲。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11:10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2-18 11:14 编辑 7 U6 R+ F- c) a5 f, U# y8 q
回复  pszyyao 9 Y$ E6 Z( J; Y# e1 J5 r; [" v

! G* c6 ?  X& z: j0 q8 r. T% E( C+ |( b7 [) b2 \& e/ a% y, y+ D
    姚勉已成定论,我只能说写这篇明教堂一文的作者不严谨。我是不会传播错误的东西的 ...
" M2 n% T& f2 p/ P' O7 Z姚闻闻 发表于 2013-2-18 11:06
) H9 H7 c0 j* O) D5 H8 V
& [& W5 H- O! Y2 \* {
1 L/ N3 j7 z& @# E
    或许作者压根都不知怎么回事哟!$ `& D+ I" s7 R& n+ v4 t- ^( r
这里的勉是65岁.江西勉好像没有65岁.我看是此勉非彼勉了.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8 11:17
回复 10# 蓬安姚波 4 j  I, b& Q( T- i+ [
! Y3 X$ b4 ]7 P& u
5 `0 O6 I: q# K
   文里“ 著有《雪坡文集》五十卷、《雪波词》《姚舍人集》行世”又是咋回事,难道著作也一样?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11:19
回复  蓬安姚波
! x  ^1 u2 ?: r8 }3 z% D0 V! m* K  z: E/ S. X+ M
% [" X# q. s& x5 P2 m3 U7 N
   文里“ 著有《雪坡文集》五十卷、《雪波词》《姚舍人集》行世”又是咋回事,难道著 ...
- a$ N8 p: {+ n姚闻闻 发表于 2013-2-18 11:17

' o- d5 v& Q! R, }' Y# `
5 t8 h# N8 \$ [* R, l/ ^. n5 h" Z& t1 u6 \  Z- U7 u$ w6 M5 @
    就是啊.不明白.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11:22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2-18 11:23 编辑
1 o$ _- w) k. f% e+ }1 C* Q
6 d& W5 m0 i8 J# l* i姚勉
% f, I* Q" q" M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姚勉/ e4 X$ O% A( \& G& D# p
& L) w3 C- j1 D2 L9 l
+ J' Y5 {% b( V! z) z# p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8 11:24
回复 12# 蓬安姚波 + x$ j5 Z4 p/ \" u. ^- v3 S, L/ K) Y

, S. D4 M6 a" s/ g0 B5 z5 _; h% G9 i$ J8 D( X& G# c3 s
     只能是你说的“或许作者压根都不知怎么回事哟!”,但绝不是你说的“此与彼0 |* z' X* F+ f" Q( y: a$ {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11:26
历史记载 据《新昌县志》载,姚勉“少颖悟,日诵数千言,居常作文有魁天下之志”。稍 大,移居丰城龙凤州海觉寺,从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乐雷发习文。淳祐12年(1252)中举,宝祐元年(1253)进士及第,廷对第一,点为状元。先后授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景定3年(1262),授处州通判,因病而未能赴任,当年谢世,年仅47岁,墓葬丰城燕坑邹家山。妻邹竹庄为丰名儒邹春谷长女,早逝,继而姚勉又续邹竹庄妹邹梅庄为妻。二女均才貌双全,诰封宜人。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11:28
姚勉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0 d5 k. M8 u, m9 b8 J2 w8 |8 C3 }  x) f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 {/ y. l+ L8 S6 q
9 q3 \- W2 N$ W9 ?2 o% a/ `
姚勉(1216年-1262年),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江西宜丰人,一说福建长乐市人。: M) l1 m& @5 n1 x
宋朝宝祐元年廷对第一,历任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墓葬于丰城燕坑邹家山,有《雪坡文集》。
4 u( h: ]- e) @0 v8 c% v; M关于姚勉的籍贯,有多种不同的记载。据唐元与张静考证,姚勉籍贯应为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1]。《福建省志》和《长乐市志》载其为今长乐文岭镇姚坑村人[2][3] 。[编辑] 参考资料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11:32
江西状元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H8 E7 a+ l' ]3 R  O( F$ P, {
. n+ [2 q' c! _0 H9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v* V9 ~  c. J% P& y: G' y' B7 ?" o1 y3 W+ Z9 i
江西状元列出中国开始科举,终至末废除科举制度这段时期内,出自江西的、有记载获得文、武进士科第一名(俗称“状元”)的所有人物。
姓名出生地点生活年代生卒年份登第
5 o2 n/ G( ^7 A6 K0 ], c时间
备注
王徽季友-南昌714年-794年736年后世一般作王季友,为历史记载的江西第一个状元,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
卢肇子发-新喻818年-?843年《江西状元谱》认定的江西第一个状元,著有《海潮赋》、《文标集》
易重鼎臣-宜春-845年《寄宜阳兄弟》等
何乔--德化五代--
乐史子正-宜黄五代930年-1007年930年著有《太平寰宇记》等
王克贞守节-庐陵五代-952年编修《太平广记总类》,参编《太平御览
马适志达-湖口-962年
刘辉之道-铅山1030年-1065年1059年
彭汝砺器资-饶州1042年-1095年1065年著有《易义》、《诗义》、诗文五十卷等
何昌言忠孺-临江1067年-1126年1097年
汪应辰圣锡-玉山1118年-1176年1135年著有《文定集》二十四卷等
徐元杰伯仁梅野上饶1196年-1246年1232年著有《梅野集》
张渊微孟博/益博-新城-1247年
姚勉述之、成一蜚卿、飞卿高安1216年-1262年1253年著有《雪坡文集》
文天祥天祥、履善、宋瑞文山庐陵1236年-1283年1256年过零丁洋》、《正气歌》等
吴伯宗伯宗-金溪?-1384年1371年明朝首位状元,著有《荣进集》4卷等
朱善备万一斋丰城1340年-1413年1375年著有《诗经解颐》、《史辑》等,2 \  P7 n# I0 X" f+ n6 D* N
详见《明史·朱善传
胡广光大-吉安1369年-1418年1400年著有《胡文穆杂着》等
曾棨子启西墅永丰1372年-1432年1404年著有《曾棨集》、《西墅集》
萧时中--吉安-1411年著有《曲山三萧遗集》
陈循德遵芳洲泰和1385年-1462年1415年详见《明史·陈循传
曾鹤龄延年、延之松波、臞叟泰和1383年-1441年1421年著有《中晚集记》
刘俨宣化时雨吉水1417年-1457年1442年详见《明史·刘俨传
彭时纯道、宏道可斋安福1416年-1475年1448年著有《可斋杂记》
王一夔大韶约斋新建1425年-1487年1460年著有《古源集》(即《谢文庄公集》)、《力余满》、《东藩唱和诗》
彭教敷五东泷吉水1438年-1480年1464年
罗伦彝正一峰永丰1431年-1478年1466年著有《一峰集》,详见《明史·罗伦传
张升启昭柏崖南城-1469年著有《柏崖文集》、《诗集》、《和唐诗》等,
) p  u' k( R) u- W详见《明史·张升传
曾彦士美-泰和1425年-?1478年著有《中晚集记》
费宏子充健斋、鹅湖铅山1468年-1535年1487年著有《费文宪集选要》等
舒芬国裳梓溪南昌县1484年-1527年1517年著有《舒文节公全集》(又名《梓溪文钞》)、《成仁遗稿》等
罗洪先达夫念庵吉水县1504年-1564年1529年著有《念庵集》22卷、《冬游记》等
刘同升晋卿、孝则-吉水1587年-1645年1637年
戴衢亨荷之莲士大庾1755年-1811年1778年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南安诗草》,
1 I6 _5 J& S: Q0 f0 W) ]1 p; `; H详见《清史稿·戴衢亨传
汪道诚勉旃砺轩乐平1783年-1854年1810年
汪鸣相郎渠珏生彭泽-1833年
刘绎瞻岩-永丰1796年-1878年1835年江西最后一个状元,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主篆《江西通志》
[编辑] 备注[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相关连接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2-18 11:34
显示▼隐藏▲ · ·
, `- B. r+ U$ A, G: Q2 o) s[size=110%]江西状元# T7 S, r3 o; K; i/ |6 E2 w
唐朝王季友(736年) · 卢肇(843年) · 易重(845年)& g0 m/ y) \+ Y" t9 g- z) F9 w
五代何乔(?) · 乐史(930年) · 王克贞(952年) ·
2 R4 D1 j' R4 g
宋朝马适(962年) · 刘辉(1059年) · 彭汝砺(1065年) · 何昌言(1097年) · 汪应辰(1135年) · 徐元杰(1232年) · 张渊微(1247年) · 姚勉(1253年) · 文天祥(1256年)1 n+ i8 P+ q: i1 r5 @
明朝吴伯宗(1371年) · 胡广(1400年) · 曾棨(1404年) · 萧时中(1411年) · 陈循(1415年) · 曾鹤龄(1421年) · 刘俨(1442年) · 彭时(1448年) · 王一夔(1460年) · 彭教(1464年) · 罗伦(1466年) · 张升(1469年) · 曾彦(1478年) · 费宏(1487年) · 舒芬(1517年) · 罗洪先(1529年) · 刘同升(1637年)) E& `( N, f4 J+ A3 ]
清朝戴衢亨(1778年) · 汪鸣相(1833年) · 刘绎(1835年) · 刘福姚(1892年): g  w' ^5 _) J' N$ S: U$ o  d% b
显示▼隐藏▲ · ·
/ P7 @0 z+ U8 c# n' i. s[size=110%]福建状元
& o+ D; m( h6 ]/ i! s/ V1 r2 ^# ?3 B
唐朝徐晦(802年)
+ v. D# x* Z7 {# v
五代陈逖(918年) · 黄仁颖(927年) · 张确(975年)' m1 a  e1 s: |2 r% X
宋朝叶齐(988年) · 徐奭(1012年) · 章衡(1057年) · 许将(1063年) · 叶祖洽(1070年) · 徐铎(1076年) · 黄裳(1082年) · 黄公度(1138年) · 陈诚之(1142年) · 梁克家(1160年) · 萧国梁(1166年) · 郑侨(1169年) · 黄定(1172年) · 詹骙(1175年) · 姚颖(1178年) · 余复(1190年) · 邹应龙(1196年) · 曾从龙(1199年) · 郑性之(1208年) · 黄朴(1229年) · 吴叔告(1235年) · 姚勉 (1253年) · 阮登炳(1265年) · 陈文龙(1268年) ·- j7 p. c! n9 t
元朝林济孙(1340年) · 林亨(1343年)6 ]- u) ?" W+ J! H: O  [) t
明朝丁显(1385年) · 陈䢿(1397年) · 林环(1406年) · 马铎(1412年) · 李骐(1418年) · 林震(1430年) · 柯潜(1451年) · 龚用卿(1526年) · 陈谨(1553年) · 翁正春(1592年) · 庄际昌(1619年): G' r" S' i. p& J% w
清朝林鸿年(1836年) · 王仁堪(1877年) · 吴鲁(1890年)7 V# F, u5 C+ w$ Z6 q) c7 T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8 11:39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3-2-18 11:40 编辑 # h* q9 C) e% Z- A* o! R

( z2 X" Z1 o& m8 ^回复 18# 蓬安姚波 2 u( }! V! ^* L, i$ [  p" w; Y

3 [6 N; V4 _8 L, h# y. t, z
8 `' F  x( d/ b2 V0 ?# E. }- ^    谢谢阿波把真实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大家多了解谁在造假
作者: 姚双全    时间: 2013-2-18 12:14
在尚明宗亲《中国古代姚氏名人录--逍遥随风收集整理》的帖中,有两个姚勉。
# M+ D. j5 v& K
8 I' @  F7 N; L7 O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1#)
. u/ {! c: ~1 x7 p& M姚勉[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一二五三年)以词赋拨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限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s" h. x" u( i- y2 U% ~$ j7 c

8 e1 m- N. \" Z5 Z
6 r' w& ^, r; r' ~" [( {0 r+ Y* Y1 s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219&extra=&page=1(6#)
3 i5 r! D6 h5 o0 J. m  N$ t+ L姚勉[宋](一二一六至一二六二)字成,新昌(今属浙江嵊县)人。官校书郎。工书,尝书龙泉县太霄观扁额。《文山集》。
  M$ x. g8 K! x$ ^( `. E; P
6 L6 h5 Y0 P( m3 J

作者: 姚闻闻    时间: 2013-2-18 13:09
回复 20# 姚双全
) z4 Y/ v+ U/ y, b8 k7 X: N% q- u4 L7 e- i2 r0 A

& w8 Q! H: B. u0 ?0 v    姚尚明已回答你的提问,是转载错误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2-19 10:06
学子们“日登潮山观沧海,夜宿斯堂攻书史”,记录了一处多么好的读书氛围,教姚家后代辈辈读书,书香后世,源远流长。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