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什么叫做“女性入家谱”?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2-28 11:36
标题: 什么叫做“女性入家谱”?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3-1 22:20 编辑

姚双全 发了“为什么女性不能入家谱”一帖,引起讨论,也让我想弄明白究竟什么叫做“女性入家谱”,特发此帖。     


   什么是“女性不能入家谱”?什么叫做“女性入家谱”?
    姚双全 说:
    “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在编修家谱时,已将女性记入了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如中华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就把女子编入了家谱,而且谱后的“跋”也是曾宝荪这个女才子写的。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      

1986年,福建省长乐县横岭乡谢氏修订家谱,一反女子不入谱的旧习,把当代女性大作家谢冰心编入了家谱。并且,谱的序言也是冰心写的。   

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 ,在江苏高淳举行了历史以来首次家族聚会。此次续修工作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子世家谱牒研究课组”的研究项目。决定打破昔日只有男性入谱的惯例,不仅女性孔子后裔可以入谱,女性后裔的子女也同样可以写入家谱。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作用越来越大,不久的将来,所有女性都会在自己的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



(1)


      再提问:

民国时期湖南《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女子编入了家谱”是什么样子?

1986年长乐县横岭乡谢氏家谱,冰心是怎样编入家谱的?其他女子入谱吗?怎样编入的?

2003年孔子世家第6次续修家谱,女性孔子后裔是怎样入谱的?


提了以上的问题,希图着实搞清这个问题和得到“女子编入了家谱”的样板。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2-28 11:4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3-1 22:19 编辑

回复 1# pszyyao


    选了一些讨论列于下。

浙江诸暨yaokx163:
      关于女性不入家谱,毫无疑问表示着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可从“家谱”的角度来看(纯粹从技术角度),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曾想自己续一下家谱,初衷也是本着“男女平等”,想把家族中的女性包括女性的子女都写上去,但后来发现出来的东西都不能叫“姚氏家谱”了,因为家谱中出现了很多的姓。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可能百家姓都上去了。那家谱最主要的特色就没有了。

萍乡姚家洲(重庆)姚松勇:
     我们姚家洲续修家谱把女性列入家谱中,只限本人,如果嫁出,就加上适某地某人就止了,因为她嫁出到男家,他也要上男方的家谱,那是男方家的事了。
     家谱也是一个历史记载,不把女性上家谱这是不对的,历史上没记载,她是那里来的,那里去了,不能没记载,现在有户籍记载,过去没有,那外婆家姓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老谱也是这样做的,应该没错。

江西安福姚义兴:
      从江西安福县讲,大多数各姓的新修族谱都将女儿及其婿\子女入了谱,也就是在新谱中,涉及传主介绍中女儿时,首先写明其女儿的名字\年龄\婚配何处何人\生育的外甥情况。而老谱不同,只写"生女几",连名字也没有。民国及其以前,安福各姓包括姚姓谱,述其配大多也只写X氏。
     其实,按宪法精神,男女平等,新修谱时要注意合法;次,现今有族人如生独女或多女无子,谱无载名,也不合情理,族中人际也不和谐;再次,新谱中附收入女儿家情况,过了外家(姓)的三代,到下次本姓修谱时大多自然消失了,因为她们的子孙又有了新的外公们(姓)。如允许的话,他们又可以到另一姓的外公姓的谱中找到他们的名字。这样,可对某地某个姓氏繁衍情况研究留下线索。好事!
    安福县有"姑丈不进祠"旧俗,外甥可进本姓祠,因为他们有本姓一半血缘。


(2)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3-2-28 13: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作用越来越大,不久的将来,所有女性都会在自己的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作者: 姚传翠    时间: 2013-2-28 14:04
女性本就应该入族谱的!撇开男女平等不说,与兄弟同根同脉流着同样的血,为何不能入?前几年寿县一族续家谱的时候,我们滁州这一支女性是全部入族谱的,包括其配偶和子女!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 22:18
回复 2# pszyyao


    又一种说法:
    这里顺便可澄清两种误解,一说“在封建社会里,正统的观念是绝对的。一个家族中,只有嫡传子孙才能堂堂正正地记入家谱上面,也就是长子、长孙、长重孙、长重重孙的家庭才可以记载在簿。” 其实一个家庭所有的子孙不论嫡生、庶生都要记上谱系的。惟一不同的是家谱不可能每个子孙都“人手一份”,而往往只能由长房或嫡系子孙收执保存。二说女子不能上谱,其实从古到今女子都是上谱的,如前所述,女儿记载在其父母名下,妻子则记载在其夫名下,而且原籍、生、卒、葬、生育等情况都要记载清楚,受歧视的表现是旧社会女子往往有姓无名,称某氏而已。现在修谱女子除有名字外,其学历、工作业绩一般都作了记载,当然位置还是在父母或丈夫名下,这是家谱体例决定的。但如果是男到女家,女子为户主,则同样女子和男子一样处于世系中户主的位置了。



(3)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2 09:30
女性本就应该入族谱的!撇开男女平等不说,与兄弟同根同脉流着同样的血,为何不能入?前几年寿县一族续家谱的时候,我们滁州这一支女性是全部入族谱的,包括其配偶和子女!

4#姚传翠 发表于 2013-2-28 14:04


    请求你几件事:
    1,能否上传你们家谱女性入谱的一个例子?你是几世什么辈字?与姚尚明同辈吗?姚尚明是“尚”字辈。
    2,请晒晒前几年寿县一族续修的家谱,或说说谱名,谱籍地,始祖,始迁祖,祠堂和堂号,修于何朝何时,世系覆盖到哪一世,辈字等。
   3,你们滁州这一支在滁州说明地方?多少人?
   4,除了你们滁州这一支,还有哪些姚氏?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3 21:18
回复 5# pszyyao


    我姚也有女子编家谱的例子:湖州姚元沛的堂姐,北大历史系教授。
    湖州姚元沛与蓬安姚波在QQ交流.
    浙湖州_姚元沛(  13:14:19)说:
    好,我冢[家]的续谱,我堂姐早写好了,从宣统二年1910年到如今就100年历史,不长,至于增添16字辈.我堂姐(北大历史系教授)与我大哥去搞!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3-3-14 08:28
何谓女性入家谱?我家谱上记载得清清楚楚,生几女,名字,适何人。娶某女,谁家女。很明显,出嫁以前,入父性家谱,出嫁以后,入夫姓家谱。一惯如此。

    女性入家谱是一个伪命题。女性从来就记载在家谱里,而且在父族和夫族两姓家谱中均有记载。记载生儿育女则在夫族家谱中。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3-3-14 09:31
      支持士平说法,我们平远家谱历来都是这样记载的。只是现在修谱要有所改进,应该记下外甥的名字等。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4 09:36
回复 8# 姚士平


    “女性入家谱是一个伪命题。女性从来就记载在家谱里,而且在父族和夫族两姓家谱中均有记载。记载生儿育女则在夫族家谱中。”


    如果将标题改为《什么叫做“女子入家谱”?》(我原是要以此为标题的),你和江南有什么看法?你们就要修谱了。
作者: 姚江南    时间: 2013-3-14 10:00
      这个命题好。通过讨论女性在家谱的记录方式,可以对纂谱、续谱者有参考价值,毕竟好多旧谱没有女性入谱记载。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3-3-14 15:59
取什么标题不重要。

关键是看你按照什么原则来组织家谱,按照以父族为主的线索来组织家谱,女性就只能是妻子或女儿的记载,如果在以父系为主的家谱中记载出嫁女生的生儿育女,及其所生育儿女的情况,这还叫某一族的家谱吗?干脆以女人为主来组织家谱算了。

教授,如今中国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以无知来挑战常识,例如所谓女性入家谱问题,按照母系和按照父系来记载家族发展史,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如果某些坚持要在家谱中记载本族出嫁女生所生育的子女及其后裔的情况的做法,我建议他回到母系氏族社会去,因为这样会造成家谱的全面混乱。按照这种模式,最后到底修的是那家家谱呢?如果仅仅是要记载家族的女性,这一内容在过去的家谱中已经完全涵盖,比如我的老谱中,就有对出嫁女生的记载,叫什么名字,嫁给谁等。除此之外,按照父系来组织的家谱中,实在不好再记载更多的内容了。

教授,如果某些人(显然不是指你老)坚持要按照记载家族男性的方式来记载女性,那就请他回归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吧,那样他的要求就能完全满足。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4 17:26
回复 12# 姚士平

    标题只有一字之差,却是有好大的差别的。
    什么叫做“女子入家谱”?我有我的看法和做法。因为读了姚双全的帖和其他人的跟帖之后,我特意发了1#帖以引起关注和讨论。
    你说“女性入家谱是一个伪命题。”说得过去。假如换成“女子入家谱是一个伪命题”,就有点硬砍了。
    我认为应首先明确几个概念:
     什么人是女子?什么叫做入家谱?什么才算“女子入家谱”?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3-3-15 08:28
回复 13# pszyyao


    无论是女性还是女子入家谱,都是指其在某一族家谱中被记录的方式。就算是按照现在家谱记载男性的方式来记载女性,也只能是记载某人之女,嫁给谁为妻,再多记载生育几子几女,如此而已。难道要像记载男性的方式一样,去记载她的丈夫的详细情况,丈夫是何人之子,她生了几个子女?几个子女又生了几个子女?一个家族由男人和女人组成,家谱亦如是,父系社会就按照男人的繁衍史来记载家史,如果在一本家谱中,又想记载男性家族成员的发展情况,又要记载女性家族成员的发展情况,这样的家谱就只能是大杂烩。
      大多数正常国家的社会发展史均已经记载人类是从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原始的父系氏族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铁的事实,当然现代社会也有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只是极小一部分而已。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按照某些人喜欢翻案的逻辑,人类是不是要重新回到母系氏族社会去呢?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3-15 11:17
   在一本家谱中,又想记载男性家族成员的发展情况,又要记载女性家族成员的发展情况,这样的家谱可能过很久就会象钟尧兄所讲的成百姓谱了.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15 11:25
在一本家谱中,又想记载男性家族成员的发展情况,又要记载女性家族成员的发展情况,这样的家谱可能过很久就会象钟尧兄所讲的成百姓谱了.
15#姚小平 发表于 2013-3-15 11:17


      小平兄,你张冠李戴了,是士平兄讲,我还未公开我的看法。——这样的家谱可能过很久就会象士平兄所讲的成百姓谱了.

    我要请你说说德庆姚氏人口。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3-15 12:01
回复 16# pszyyao


   对不住.是我看走眼了.莫怪.:lol 我把享田公后代(德庆,郁南,封开等)的人口统计上来才能告诉.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