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中国历史》课本——姚人都有谁? [打印本页]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3-3 11:56
标题: 《中国历史》课本——姚人都有谁?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3-3 12:45 编辑
8 ^( L4 Z9 m# S% G
& E; i* f8 X$ a; u


, s/ r1 F( {) x! T# G

《中国历史》课本——姚人都有谁? 5 q* B  ~5 K# W# E- i# r; l

( N1 T5 r/ }. P( r: ]
0 f% U5 A8 t& q1 L$ g$ q

新年之后学校开学,无意间看到在七年级下册的《中国历史》课本中,有我们姚家历史名人——姚崇!


/ i! Z' g# y$ a: A: G

这本《中国历史》,是由中华书局编辑部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该教科书第一单元是讲隋唐,第三课讲的是盛唐气象。


& V; p& G2 ~1 u0 z* z

1 T; J" f- @; f- E* ^1 T. M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3-3 12:00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3-3 20:34 编辑 3 T) H" F  D( a, O' V0 y; H
5 F- [! ~* F0 P  n
回复 1# 卧龙姚建中
5 I6 u' W; ?. Q2 A8 M) c3 @
2 W4 T- N( U" j/ M- [4 [3 d' ~: g: }* `0 t5 n
( X) y, Z5 C6 i( J" W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分为“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长安的繁荣”、“安史之乱”四个主题。

课文讲到:“武则天很爱才,当时的著名宰相狄仁杰、张柬之,以及开元年间(713——741)的著名宰相姚崇、宋璟,均是她提拔起来的。”

但是,上述列举的四位宰相中,只对姚崇一人作了详细介绍,而且还有画像(没有唐玄宗画像),其他三人只是点了一下名字。

在对“开元盛世”的讲解中,课文是:“唐玄宗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即位后,他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改革积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是整顿吏治,裁减官僚机构和多余人员。同时重视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在姚崇画像旁边的文字,对姚崇的讲解课文是:“姚崇是一位熟知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人,曾担任武则天的宰相。713年,被唐玄宗重新起用为宰相。 在军国大事方面,唐玄宗经常询问他的意见。姚崇决策果断,办事得体,勤政为民,深得皇帝和百姓的赞许,被誉为“救时宰相”。”


3 ~! X. x0 y4 H! p6 d6 U4 |; V

0 J& J2 Y+ q+ r; N% K& v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3-3 12:02
回复 2# 卧龙姚建中
- ]/ k$ O+ P' k1 X/ w3 Q1 S1 u$ ]) w8 O4 x& j. T, t+ {- E

- t3 N8 O, e- k  r

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究竟有几位姚氏先祖,本人没有做过调查统计。如果宗亲们知道还有,最好也整理一下发上姚网,让我们大家知道、清楚。这样做,不仅仅是为我们的先祖感到自豪,重要的是对教育、激励我们的后代大有作用。因为,发行教科书毕竟是一种国家行为,教科书的严谨性、普及性、影响的深远性不容忽视!

$ ~" V% k4 F* z- z; B% c# h1 i

: G: J* P( j3 L: b" M"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3-3 13:01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3-4 07:26 编辑 + `5 @& f! O# D) O
9 [# \# p- \& n! a
回复 2# 卧龙姚建中
0 V/ b8 Q) w' r9 V0 g" p! y& Q2 \: w  ^
) f0 `  C6 y( U* B
    好帖。
; j8 I! ~9 E5 V" X, Z+ B    顶。/ H3 q7 {! k2 n( x( ]& B
/ Y2 _& n, F+ J% v( t+ `
    我,小学有历史课,初中有中国历史课,高中有世界历史课。然而,从来没有课文和人告诉我:虞舜是我姚始祖,姚思廉是书撰陈梁的大学士也是我的远祖,姚崇是四朝宰相救时宰相辅助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姚宋齐名,姚思廉和姚崇都是吴兴武康姚,姚思廉是爷爷辈,姚崇是孙子辈,但两人是不同分支。……。我的基本历史常识缺乏得很。, @) Y4 T7 l& t  I2 M
    上了大学,学工和做工的,混了个副教授,依然基本历史常识缺乏得很,仍然不懂上述的那些基本历史常识。直到3年前,读了一些姚书,上了姚网,向诸位宗亲学习,包括姚斌、姚尚明、姚波、姚孝中、天狼纵队、姚闻闻等等宗亲,才有了一点姚氏的基本历史常识。因为姚学谋和姚亚峰宗亲赠我有关姚崇的书和姚刊,多了对这位梁国公的了解。
/ A& [* _2 @3 h, E1 m& f    现在好了,中学历史课编入姚崇,我们的孩子多认识我姚一位先贤,不会像我当年一样一点姚氏基本历史常识都没有。
; B' b( g# _/ u" q% u1 o; p$ D    幸哉,我姚先贤! 幸哉,我姚姓人!
作者: 彩云之南(姚良文)    时间: 2013-3-3 13:41
很高兴见到教材中有直写我姚姓名人,我初中上过历史,但当初受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教师及我本人都对历史不感兴趣,当初的主功方向是主科,历史作为副科,每次上历史我都是应付了之,没去认真的翻阅过,就更不用说像别的科目要去背诵什么的,所以我才是一真正的历史盲,不过人活到老学到老嘛,慢慢从最需要最想学的知识学起,为时还不算太晚也,呵呵。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3-3 20:01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A7 k7 @( t- R# L0 R" h$ f- c2 y# a) I! g, c
- b* G9 F7 @- E/ c0 Q, v! ?
    好帖。
. K& I- ]7 `5 K* E) ~! I5 d$ h/ x    顶。
% Y+ |( a( j* E0 J( T9 \- F# u* \0 v# {
    我,小学有历史课,初中有中国历史课,高中有世界历史 ...
/ }% u' H1 R3 O: l0 y& j: bpszyyao 发表于 2013-3-3 13:01

3 \3 h5 F9 [3 l: C/ f- d+ o& V' @' M7 C6 Y+ o8 W" z

) C7 X+ W8 e" @& q4 p5 C: ~: L' R) n; r5 [  h$ Y1 Q6 r* d8 x! J
# S, c: _5 q+ ]) \/ s
谢谢钟尧老!:handshake
4 u/ I. |5 ^' C) h! g3 E9 s( T
/ t5 f. V+ U; r, u4 j0 x" w
8 J: w& v4 X9 U5 J6 m% b7 t* u您和5#良文宗亲的情况不同,而我与您们又有不一样。
( J+ n# n& }- V( g2 r
( z' c$ D1 }% W6 A3 R1 ]' {
! Z4 Y! H. H! S" u1 Z3 J
钟尧老虽是学工科、教工科的,但毕竟有坚实的初高中基础。退休后这几年的奋起直追,在古汉语(包括历史知识、姚姓知识)方面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些后生,您的辛勤努力,不仅修了家谱,更让注册姚网的宗亲们在心目中把您当成了(姚网内为数不多的)导师。0 h4 u* z# a8 k! M; V/ M2 n6 }! {
' F  c/ E0 J( Z  L+ I
' b% X, A1 B: {. z$ L* r
良文宗亲虽然在当年受高考制度的约束,偏重于主课学习,但是,这些年你一直在努力、在实干,最终实现了您们一支众宗亲的愿望,修出了家谱。和钟尧老一样,修出了家谱,这就是最大的成果。
9 w9 S  v5 ?2 l6 x8 U- l0 K
6 K+ d+ W' {/ N' F
: U9 I& ~  }. e" }$ g$ U
而我,文革开始时入学,文革结束时毕业,什么也没学着,接着就下乡当知青。幸亏从小爱好美术,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了师范美术专业,毕业后是美术教师,再后到乡政府做农村工作,再后是机关工作。几十年来也算是忙忙碌碌,却没有学到什么。现在想学点、想干点,又感力不从心,惭愧!:lol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3 20:14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X+ x$ i" I8 @& s- j( q, T  o9 }5 e
; C  X& Z( D2 R  K% z8 x+ q
! E! j( @& v! x1 n- m+ t& j
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究竟有几位姚氏先祖,本人没有做过调查统计。如果宗亲们知 ...  g, g! L0 C/ [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3-3 12:02
; W2 j# T1 |& b, L( Y4 v

- j) ~9 f- ~0 z* x$ |- s
8 ?# l4 [: ^7 R    随着社会认识姚姓,会越来越多的姚家名人上课本.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3-3 20:46
随着社会认识姚姓,会越来越多的姚家名人上课本.
) w" R9 T9 [! v$ x+ T蓬安姚波 发表于 2013-3-3 20:14

2 _7 Z) q  w$ j0 t; x# n' B  l& ^  B3 H: g7 T
% x0 a) F  a5 y3 W9 B+ J
我个人认为,最少,姚思廉、姚鼐这些姚氏先贤应该上到教科书中,他们在有关领域是划时代的人物。当然,不一定非要在历史课本中(我们的习惯往往是突出政治人物,这不太好)
作者: 陕州姚    时间: 2013-3-3 20:53
姚崇作为唐朝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之一,对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彪炳史册!是我们姚姓人的旗帜,是我们姚姓人的骄傲!弘扬姚姓文化,学习先贤精神,这面旗帜不能丢!! E  q8 j0 B& V; k

  Q" a1 B% K" O5 F0 Y姚崇不但是姚姓人的光荣和骄傲,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不但是姚姓人历史名人,而且是国家级历史名人!
) N% s& T, Z- _. i7 @5 ]* D7 ?

2 W' ]" i; p! e
谢谢建中宗亲细心从历史课本上下载这面多资料!
作者: 陕州姚    时间: 2013-3-3 21:02
姚崇编入中小学历史课本,不是今天的事情,很早就有。2003年我开始研究这位历史伟人时,为了寻找唐代地图无意间发现了玄宗任姚崇为相图,并且有大段的文字说明。
作者: 陕州姚    时间: 2013-3-3 21:02
姚崇编入中小学历史课本,不是今天的事情,很早就有。2003年我开始研究这位历史伟人时,为了寻找唐代地图无意间发现了玄宗任姚崇为相图,并且有大段的文字说明。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3-3 21:12
我个人认为,最少,姚思廉、姚鼐这些姚氏先贤应该上到教科书中,他们在有关领域是划时代的人物。当然 ...
0 ?7 u( n4 A/ @% j4 X+ T; N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3-3-3 20:46

8 Q: D# L" t$ Y5 r$ a& D) a) e: L4 b, g  V( d8 N
% K& M8 S  f; ?" @" I! X' ?$ f
    我还认为姚启圣也是不错的选择;政治人物记录载得多呀!当然是那些人物上课本;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3-3 21:14
回复 11# 陕州姚 * `* f' H+ Q* {

* U) X9 e7 `+ Q: f
; I6 j7 d! o; X! i$ e我看到姚崇画像(感觉好像就是姚崇故里纪念馆里挂的那幅画像)和2003年审验教材的文字,就想到,姚崇能上《中国历史》课本,这里面一定有您的功劳。谢学谋老为咱姚家做出的巨大贡献!:handshake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3-3 22:38
回复 13# 卧龙姚建中 ; `4 P# X1 K* s* i/ ^5 d  n# Z: K

3 i0 V, \4 n0 k# F有空我要姚海燊拿他的历史书给我看看了.:lol
6 n1 L6 }, v- _% b

作者: y6102372    时间: 2013-3-4 19:23
我记得高中近代史提到过姚莹,古代史提到过姚崇,而且内容跟这本初中差不多,不过没有提到张柬之,只有狄仁杰,姚崇,宋璟,而且两次提到姚崇,语文课本中提到的有姚思廉,《五人墓碑记》中的孟长姚公(姚希孟),还有就是姚鼐的《登泰山记》,还有五胡十六国的后秦姚苌,不过历史课本里没提到,配套的历史地图册有十六国各个朝代的民族和创始人以及建立时间和灭亡时间,还有姚文元,好像就这么多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3-4 20:09
回复 15# y6102372 , z6 I- i4 [: ^8 s# D( l
+ l. G: ?( s. h) [# S2 F$ z
不知道你的实名,只好叫你元老级会员了。你虽很年轻,但却很细心,对于教科书上的姚姓人物,比我们了解的多,向你学习。谢谢你跟帖补充内容!:handshake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3-6 16:42
(2012宜春模拟试题)0 v2 o, P; H& r3 ~5 Q$ }. ?9 l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F$ E" [0 P: S( o
材料一/ m  P, [! M- I, T
l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郑经死后诸子争位,郑氏家族内部矛盾激化。清政府也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来考虑平台的问题。但在平台方略上,清廷内部有招抚与武力征讨两种意见,多数大臣反对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康熙帝最终决定武力征讨,但深知平台不是一件易事,早在康熙十七年他就要姚启圣等遴选福建水师提督,条件“非才略优长,谙练军事不可。”据此标准,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等极力保荐施琅。
' K5 k* p# }1 g7 Q: r3 c7 r/ @$ J材料二
/ v& m( f( s# O# A5 I收复台湾后,许多大臣认为台湾“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施琅认为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留之诚永固边圉”。施琅对西方殖民者觊觎台湾多年的情况有所了解,认为“红毛”(西方殖民者)“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如果一旦让其占有台湾,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最后,康熙帝决定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派兵8000 人驻防,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亦派副将一员统兵2000 人驻防。, I. f- q  f( d8 i' V9 t) f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施琅能够复出的重要原因。(8分)
* Z& \, G  c; b0 C& x/ [9 z: I6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康熙帝的决定有何重大意义?(7分)
作者: 南阳姚文书    时间: 2013-3-6 16:52
《连江县乡土教材:一方水土》精彩书摘:: U3 H' j' s0 Q7 g: k% @( p. W
  大埕口,俗名“牛皮沙”,有古迹“姚启圣庙”。清康熙十九年(1679年),福建总督姚启圣平叛台湾,驻兵于此,改名“乐平沙”。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