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揭秘中南海秘练抓捕四人帮:有人开枪就往死里打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3-10 10:20
标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揭秘中南海秘练抓捕四人帮:有人开枪就往死里打

在毛主席纪念堂(右起)汪东兴、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

& n- q, l  f7 e
  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天终于到来。, `3 L( S5 U: n
  汪东兴回忆说:/ z* z6 W3 L# d: K2 P7 [
  “第二天,也就是6日上午,经过华国锋签字同意,我用中央办公厅名义发出了开会通知。”
. w7 i4 p5 x6 U  汪东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对于发这类会议通知,可以说是驾轻就熟。这一回,汪东兴发出的通知全文如下:
, ]6 X- G6 D- T3 H" a9 N% d" e) r  根据华国锋同志的建议,兹定于10月6日晚八时在怀仁堂一楼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主要议程:
6 ]) c. Q1 s' V: N/ }8 R) }% S$ @- J3 G  一,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  J% C1 M6 v2 V& j) ]7 x' x
  二,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保护措施。
6 ~8 g& C$ Y+ _! S2 i  因部分文献需要改动,请姚文元同志列席会议。7 o' V. |+ h2 R  z
  (签字):汪东兴
( }4 Z$ K$ d9 e! o. r  [5 r  中共中央办公厅" S# r0 C9 J$ w7 I% s, c3 p
  1976年10月6日
& v- g7 t6 S; c% h2 }4 }  发出会议通知,只是诸多准备工作中的一项。汪东兴依靠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三位副主任,即李鑫、张耀祠、武健华,完成一系列绝密的工作:& C6 ]( G! _' O2 e
  调兵遣将,宣布纪律──挑选绝对可靠中央警卫团的干部,内中大都是团以上干部,参加行动。进行战前动员,宣布纪律,进行宣誓;2 K+ @) o8 _- l
  人员分组,明确任务──负责抓捕王、张、江、姚各一组,每组三四人。拘捕江青小组特地配备两名女警卫。这一小组还负责拘捕毛远新;
6 U& }2 t; g; [' Y6 k4 x- J1 _0 X  踏勘现场,模拟练习──有关小组对怀仁堂的地形进行实地踏勘,比如捕人时走廊要突然关灯,灯的开关在哪里,都要一清二楚。捕人时如何格斗,也进行了模拟练习。0 Q0 U+ a- Z$ U
  汪东兴后来回忆说:* E' j. @# y( X( z7 y2 c
  “具体工作我做得多一点,因为我情况熟悉一点,又管一些军队和办公室,方便一点。应该由我做,应该做好。+ C6 C4 y, `4 F  q! ]* [; T
  “在做具体工作时,我主要依靠了办公厅的三个副主任李鑫、张耀祠、武健华。如果说我做了一点工作的话,没有这三个人是不行的。# `: h) V% F6 t* ~/ [( P3 @- r
  “当时我没有考虑自己的危险,不应该考虑这些了……”
0 C4 y+ V2 K: ^8 [* t  一位在叶剑英身边担任多年贴身卫士的张参谋,参与了这次行动。在1982年11月24日上午,他回忆10月6日的准备情形:8 R* J; Q, L3 f4 A/ u7 q# S
  “我是执行具体任务的。是叶帅派我去的。那时叶帅决心大,行动快,‘四人帮’准备10号搞政变,我们提前在6号晚上八点(行动),名义是开政治局常委会,地点(选)在中南海怀仁堂。
" H5 }1 l, t3 ^1 a3 e4 y4 s9 E  “事先都做好了准备。因为是突击任务,要绝对保密。早上把我从家中叫来,集合到中南海一所院子里。临走时,我对爱人说:我有任务,要到外地出差,时间可能长一些,几个月,半年说不准,我不能给你们打电话,也不能给你写信,你不要找领导打听,也不要告诉孩子们。我这次是秘密行动。( t9 l, T% J) @  u3 E( I) b, I2 f
  “等我赶到指定地点,一看在场的都是一些熟悉的同志。每个人都带着武器,神情也特别严肃。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执行什么任务,但已预感到要发生一件大事。所有到场的人,都立即断绝同外界的一切联系,也不许到别的屋子随便走动。
5 h2 ^' l4 M4 d, ^  “不一会,汪东兴来了。他数了数到场的每一个人,宣布了几条纪律,接着就对我们进行动员,说江青一伙坏蛋要搞资本主义复辟,要搞垮我们的党,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坚决听从党的指挥,要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政权。
$ u) F4 Y; N) u+ P) {  “随后,他就领着我们宣誓。誓词很短,大意是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命令,保守机密;要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要誓死保卫党中央;中央叫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 i. }. A5 U, n7 [4 \4 u  “宣完誓,汪东兴又进行了具体分工,把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按人头四个人抓一个,还在大厅里作了演习。”
+ ?8 E* ~, l5 D- |5 M# n4 z  汪东兴布置完工作,问道:“你们还有什么问题?”5 q- E+ s$ J0 _  M% J
  这时候,有人问:“如果有人开枪怎么办?”
/ G' c; ]5 k/ q6 F4 d  汪东兴非常明确地回答:“如果有人开枪,你们就往死里打,打死了你们没有责任!”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3-10 10:24
 为什么有人会提出这一问题呢?# \8 P2 M8 [9 j* l

; ^* a8 r+ _3 h* K% ?# v  这主要是针对王洪文来说的。张春桥、姚文元是“秀才”,不会动手开枪。但是,王洪文那时身边常带短枪。他经常到靶场练枪,据说枪法还可以。
: e, v% K8 x$ U. ?- Q& x
/ r% s* \9 C) Q1 }, r3 `  另外,还考虑到毛远新。那时候,毛远新也身边带短枪。
! c- k5 ]  u5 H7 Q& T, j' x4 C' ]& V3 I. N; M2 {/ C7 c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毛远新都有警卫,警卫都带枪。! ]8 G6 A# R8 _8 n/ y( c
) W: g; u, h7 }# J, |' l! `
  汪东兴毕竟军人出身,所以他的答复非常干脆:“如果有人开枪,你们就往死里打,打死了你们没有责任!”* N+ X/ o% C; P" O9 L

! ?3 @, ~1 x, S+ X, |  我们根据汪东兴的命令,警卫们分三批秘密开进了怀仁堂,悄悄埋伏下来。
( \# ]! d6 O; k/ @5 Q1 `* @* S6 j; t- w! c8 p& o( G& p* t
  叶剑英那天在玉泉山九号楼。尽管叶剑英是当天的行动的“导演”,但是他不露声色,连他的机要秘书、警卫参谋都不知道这一绝密行动计划。9 _& L3 M0 Y) X

2 |( }' ]8 h) K; M: Y6 x/ ]  10月6日上午,叶剑英的工作一切照常。他像平常一样听秘书汇报,批文件,读书,看报,甚至还照常学英语。9 h6 W, X2 G. u8 V4 g; q, M. o
" V5 k! H; M! W# Q
  在这大决战前夕,叶剑英守口如瓶,处之泰然。
. m$ A8 k2 C6 S; z3 p
" f6 e* A; T' `" {- Z0 z9 ?  据叶剑英的机要秘书回忆,在10月6日下午三时半,红机电话响了,意味着有重要的电话进来。
/ p; b( T3 J! J( B
: i8 d# M7 D; |) L9 H  电话是汪东兴打来的。他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身份通知“叶办”:“晚上八时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请叶副主席提前一个小时到达。”: [9 ?: E, y+ N2 L* r) j
* [  v- o. a, S/ N2 w7 Y
  当机要秘书向叶剑英报告了这一电话内容之后,叶剑英说:“准时赴会!”
7 C; h3 a$ c+ }: h/ _- m! O8 w9 S8 P
( j( M0 |0 w8 v! t5 {5 F9 L  Y9 Z; G5 g0 g3 H  这时候,“叶办”才开始着手晚上赴会的准备工作。3 C& p( i* P8 n7 z4 j- S4 K6 a

  ~! B  c. c; u9 |  六时一刻,司机老赵开来“红旗”牌大轿车。警卫参谋“马头”护送叶剑英上车。6 r/ _' Q; v# [/ t4 M/ k; G

+ p# P9 @: G+ X0 a! s  据“马头”回忆:2 {/ T- X3 J9 [, E

5 T! D8 [1 H2 x8 X- B  A  车子开到木樨地的时候,叶帅问:“‘马头’,你注意一下,钓鱼台方向,有没有红旗车过来?”7 |$ m' b' N3 B9 N4 R
9 V! |) j5 W4 v& r
  开到六部口的时候,叶帅又问:“‘马头’,你对中南海熟不熟?”: i+ U' }9 T# l$ G0 J2 E
  S- k: X, G2 c& j" U
  我说:“熟呀!”. u8 ^/ `8 a2 u# z8 g
0 f4 r2 ]" Y3 s
  他问:“怀仁堂有没有后门?”
4 y( W, v" U8 t+ {0 z9 B% s9 K
# I' e+ d7 {- o/ z9 o( q2 X  我说:“有后门!”
* J, F8 G- w( g/ X8 @5 Z, C3 {5 \' Z* L- ]1 N4 N- F
  他又问:“能进车吗?”
$ }" l+ u: H  B( I% U' e) y7 Z% W; r
  我说:“能进车!”
0 z, a1 a" q- O% Y$ ^3 W/ A
6 l! S. t& B* d, c3 h  我当时觉得,今天怎么啦?叶帅怎么提出这么一大堆的问题来?
1 D3 f! c9 B# V, B8 Q. u% s- r# F* b) w
  晚七时──准确地提前一小时,叶剑英几乎和华国锋同时到达怀仁堂。. j' K; B: i2 q5 f
# w, V7 ]6 L& m& a7 Q9 }" D
  这时候,怀仁堂里早已森严壁垒。三个行动小组已经各就各位。
! c* k8 N1 I" U6 Y
% D4 w" w& [5 X. F4 |+ }. K  在叶剑英步入怀仁堂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U/ M! T$ n& u" D( ^  K& {2 D1 t/ c
  警卫参谋“马头”按照惯例,在叶剑英下车之后,手持叶剑英的公文皮包,紧随其后,步入会场。往常,“马头”随叶剑英进入会场,待叶剑英坐定,他把公文包放在叶剑英面前,然后退出会场。“马头”随叶剑英到过各种会场,都是这么个“程序”。不光叶剑英如此,其他中央首长也是如此。因为首长几乎不自己拿公文包的,总是由警卫参谋、警卫或者秘书持包。持包者护送首长进入会场,给首长放好包之后退出会场。这也是出于对首长安全的考虑,出于对公文包中重要文件的安全的考虑。会场往往设有专门的警卫、秘书休息室。当首长们在会场开会,警卫们、秘书们便在休息室里恭候……' k* z/ D( t) D' ?

/ i/ n& o) p; i6 e$ m. A  然而,今天的怀仁堂却有点反常:当“马头”随叶剑英步入怀仁堂时,却被守在门口的警卫科长挡住!2 k1 `3 U; u9 i( |0 B

5 U: l6 c8 `9 p1 C+ ?/ T  原来,汪东兴作了特殊规定,除了首长本人之外,任何警卫、秘书不得入内。不言而喻,这一规定出自今天这一特殊情况的安全考虑。& g& v; v, I( h/ ]  E/ y, a

- M" `6 P! J/ m; `5 s  正因为这样,连“马头”也被拒绝入内。
7 }1 F3 U4 v9 w3 ^, `5 a
% k1 X: L( j* v; {7 [) C: q) Q  “马头”并不知道今晚的特殊情况。他坚持要进入怀仁堂,便与警卫科长发生争执。“马头”无奈,只得把公文包递给叶剑英,而叶剑英怕耽误时间,没有接过公文包便径直往怀仁堂正厅走去。公文包一滑,从“马头”手中掉下,啪的一声落地,顿时惊动了里面执行埋伏任务的人。
  \+ r0 L. c1 e0 b3 |  p& g
  c1 T  C+ e" _. v5 b, k  这时,警卫科长只得随机应变,让拾起公文包的“马头”进入会场,并叮嘱他一放好包马上退出会场。
- l& y$ m# z1 n3 o4 T8 T& i/ {+ o! I- p0 n
  “马头”照办了。他意识到今天的怀仁堂情况异常,但是他并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样的大事……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