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 s6 D, A5 d, \7 m9 X6 b; ` 1 j* D' O4 e C1 ~" A" y3 Z+ r
( [: C4 w5 n; [ l
马蹄蟹,背上依稀有个马蹄印
/ T$ }7 e. i4 w% Q! u( l$ r2 r& n- c* ], O; R) d6 t' I
) p( {$ O+ x6 o9 T& A e G1 ~
田横岛上的五百义士雕像
5 ^/ t7 `8 ~% F9 h9 r% J0 x
& J+ i4 R: p6 i# Y/ f
7 V r# s: c; a" m n& h
五百义士墓碑
* H D/ `; N$ F9 x3 I
# U. E3 x1 F' u8 b7 K 由于奉行“不结盟”政策,田氏一族在混乱的争霸中虽然暂时获得安宁但最终丧失土地;由于韩信的背信弃义,齐国故土落入刘邦之手。从此之后,田横四方奔走,但永无宁日,直到他来到如今即墨的一个海岛上,才暂时稳定下来。这个海岛就是如今的田横岛 ,跟随他定居海岛的有五百多名随从,就是日后的“五百义士”。 - M1 ?8 B" \3 y$ t$ S
]4 ^! U4 R" t4 Y: I; X; Y 悲壮的故事往往伴以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这就是至今被人们歌颂的田横五百义士的故事 ,我们这就开讲。 - ]2 g: S7 B3 @4 `" K" S' k) r
- k8 _5 c3 I) D% r- M X5 [ 田横东渡海岛渡出“草鸡岭” ; `+ W0 _* N2 U
( v7 F. a4 p. q, ]; ~9 V" i/ A 齐地被韩信占领之后,田横一族虽然进行了殊死抵抗,但依然战败。他投奔了彭越 ,和韩信一样 ,彭越也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自然不敢接纳田横。尽管彭越坚决执行了刘邦的政策 ,但最后还是落得个“醢”(hai)刑的下场(剁为细肉),这都是后话了。 / O! A3 _# b0 W! U# l9 t/ Z
8 ^3 r- \' h% M- h3 q
此时的齐地已经被韩信占领,田横离开彭越之后重返故土,一路且战且走,向胶东沿海逃奔,如今田横镇流传着不少关于田横逃跑的传说,颇有趣味。 ; [/ P* w; X3 d & W7 E. _; k; k4 U: K/ O 即墨文化局作家刘永辉曾在田横镇工作,对田横及相关的历史传说颇有研究,他著有《相约田横》一书,足见其在这一领域的造诣。说起田横的逃亡,刘永辉打开了话匣子:“当时田横逃亡很落魄,行至即墨沿海,兵将们口渴肠饥,人困马乏,后面不见了追兵,即扎营休整,这个小村子因此得名‘营里’,这就是现在的英里村。” $ V$ X4 m: v+ I! a( |- t" B3 O1 ^) {( |- u% |
其实不光英里村一处,在田横镇,还有很多地方是以田横逃亡所在来命名的。 + O: c. D6 Q( i
4 Q7 S5 V: Y, Z1 C3 F 田横跟刘邦的过节实在太多了,他担心自己一旦赴命会惨遭毒手,《资治通鉴》中记载,田横对汉使称,自己曾经烹杀了郦食其,“听说他的亲弟弟郦商现在是汉朝的卫尉,就算圣上不拿我怎么样,郦商恐怕也不会放过我,所以虽然诏书来了,但我不敢奉诏。”田横的说法恐怕是个托词,实际上他更想在海岛上度过余生,不问世事,可刘邦并不答应。 ! n* m, y; q. o! S1 A2 N
. P @) ^7 ~; Y 当使节将田横的回答告诉刘邦之后,他软硬兼施,非要田横觐见不可。这次,他当众把郦商叫到殿上,告诉他:“田横跟你哥哥的恩怨就此不要再提,我要招他来京,你不能为了之前的恩怨就陷害他,谁敢动他,灭他的三族!”在当众表演完之后,他再一次下达了诏书,这次刘邦拿出了丰厚的条件:“田横只要来,大的可以封王,小了也是个侯。”但他同时又甩出“大棒”,“如果不来,那我就要率领军队荡平海岛了。” 3 ?- o' O. [% _
' y9 c% K9 W; j
后来著名画家徐悲鸿曾经创作过一幅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堪称国宝级的名画,画面上就是田横告别五百义士跟随使节去洛阳的情景。或许是不愿百姓再次遭受战乱,田横答应了汉使的要求,画面上的他一副悲壮的神色,似乎已经打定了自杀的主意。 $ m# h. X3 I# p( y$ d% v' l6 j* @. Z+ W0 {+ A! f2 ]0 E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一队人马到达了距离洛阳只有三十里的尸乡驿站,行色匆匆,一名相貌不俗的人物脸上略带愁色,他就是田横。史料记载,田横要求在此停留片刻,他对使节说:“臣子见帝王需要沐浴。”就走进浴室。接下来的一番对话实在是慷慨悲壮,读者莫不动容,田横对身边的两个随从说了如下的话语—— 1 ~5 W* c0 i5 X. }% T- q o ) r2 v6 c) F/ _3 }4 b1 j —“我跟刘邦本来都是一方豪杰,现在刘邦当了天子,我成了亡虏,说起来这已经是很羞耻的事情了。当年,我烹了人家郦商的兄长,现在我要跟他同朝为官,就算郦商因为天子诏书不动我,我自己内心就不感到羞愧了吗?刘邦之所以想要见我,我想只不过是因为想看看我长什么样子罢了。现在他在洛阳,我的头拿给他,三十里路,头还不会腐烂,还是可以看出我田横的相貌的。来来,我死之后,你把头割下来,拿去给他。” 4 |9 ^( w" b7 E: L0 i0 _; U; y5 L5 c9 ~+ [+ \1 B, P
就这样 ,一代英豪田横举剑自刎,当他倒地之际,一切的恩怨便也一笔勾销了,他知道,就算他真的到了洛阳也未必能有什么好下场,但他或许不知道,他这循义蹈死的举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宋人刘敞有诗《朱云》,或许是对田横的最好注解,其中两句道:“伏鸡搏狸狗袭虎,感激只在精神存。”细细读来,发人深省。 4 C/ |& c2 m0 n, L4 L* d' T
0 B4 f: l0 [ t! _ 五百义士闻讯自刎田横岛 , c8 _7 [8 v! X, o T% D
0 v# P) T$ ^: J l. Y$ S% u 田横的死令刘邦大为震惊,其实他的内心或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据说当刘邦看到田横头颅的时候,居然大呼:“老百姓的出身,最后坐上大王的位子,现在这样的下场,实在是贤士啊!”继而为之落泪,一副很伤心的样子。 $ t, \( `2 c3 X- ~# x2 r
# E5 Z% {' r. s
当时跟随田横的两名随从因为田横的死而成为表彰对象,这种有气节的人物本就应该大大地奖励,故主已逝,就恩及随从了,刘邦将他们封为都尉。此后,刘邦亲自安排了田横的葬礼,组织了二千人的庞大队伍,以王礼安排田横下葬。可令刘邦没想到的是 ,高官厚禄未必就能收买人心,气节所在,蹈死无悔。就在田横安葬完毕之后,他的两名随从也在墓地边双双自刎了。 ! ^5 ~% D% v# b0 m & F2 k4 ?3 D5 k1 Y/ T/ d- d: A 到现在,刘邦内心的恐惧感彻底被激发了,田横手下的人都这么有气节,岛上还有五百人,一旦不测,不更是一大隐患吗?于是,他命令使节第三次来到田横岛,要把这五百人悉数召到洛阳。《资治通鉴》中只记载了一句话。使节“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何其惨烈的场面,据传五百义士得知田横自刎的消息后,悲愤异常,涕泪交横,他们唱着《蒿里歌》,向着洛阳的方向且哭且拜,这首歌的歌词如下—— 7 E: }' v, Q+ Z! T
9 P4 I1 f3 q+ F* N0 _3 V! h8 Z, K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2 ?. }6 R0 `# T( m3 R# A# l9 L3 J+ Q# E
时至今日,田横岛上还有一座“田横五百义士墓”,巍巍矗立在这个小岛的最高处。这座墓高约5尺,周长一百公尺,已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地方志记载,田横岛上原来还有一座田横庙,可惜早已坍塌,只留下一座石碑,碑文仍历历可辨:齐王田横暨五百义士之位!记者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8/20120814/news_20120814_1960094_2.shtml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3-13 10:17 回复 3#姚绍明 5 e* N6 p4 p# m7 Z! \ $ k" _6 ?9 i% b/ w$ G0 C% m9 s' v. n t0 q2 z7 E _& E) A/ O, L
这篇文章虽然有的地方是民间传说,但由此看出田横后裔与汉朝有不共戴天之仇,是不会在汉朝为官的。而《吴兴姚氏上古世传》中,田横的孙子坚公复姚姓以避祸,也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一支的世系中,自田横以至彦国公之父鹏公无一人在朝为官,或征召不至,也可能尊了祖训。所以彦国公支系,有可能是一支不同于其他由田姓恢复姚姓的支系,他是独立存在的一支。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3-13 12:33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3-21 16:52 编辑 s$ k, M8 @! u' @1 U1 Z
+ U, G5 l! o0 l" r$ `回复 3#姚绍明4 N7 r3 ]" N% V( |4 u, D1 k
]( o0 q) h; ^5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