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彦国公身世探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3-13 09:45
标题: 彦国公身世探究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3-13 12:40 编辑
& x1 ^% E9 {% n9 q! H- k6 A) }1 R- s  R& j2 Q% U! u
钟尧教授在回复高才宗亲《隋唐时期姚姓人》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6996&highlight=一帖中,向他询问“南昌姚氏始祖姚彦国是不是隋唐时期姚姓人”?我回了帖子: 教授:彦国公当然是隋唐时期的人。《吴兴姚氏上古世传》记载,横一椿一坚一允恭一元康一文德一汜一岊一文庭一永顺一元和一天凤一大本一嘉宁一执仁一学贤一大华一希聖一庭麃一逸一鹏一彦国     彦国   鹏之子生于乙丑梁大同十一年九月初五子时卒于唐祖武德甲申七年十一月十八午时葬祖垅.娶陈州西关新街銭氏生子三长彦国諱安邦中隋進士官任江西遂居今新昌县瑞阳灵源次彦都諱安正三彦相諱安治都相二公居汴祖地號斗门傳至十八世孙守端守靖二公子宋建炎三年己酉春金人兵鋒将入汴州靖统宗属一姓子侄三百余人义协群臣扈辅高宗戌服驾行南渡鎮江如杭州临安旨遂居焉姚氏彦国起自豫章今江西支派自汴今汴州梁吴兴续贤乡勅命见前# Z" G! x; c# b: }9 W0 M# U
      据《吴兴堂姚氏族谱》卷三记载,田横是舜帝第七十三世孙。关于田横资料如下:                                                                                                             发现青岛:当年田横被汉军追杀 连儿子都扔了

2012-08-14 13:15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T | T


5 H: y& ~1 p6 d  t6 e/ B
7 ^) D+ f! _, J5 \  v  

2 M0 S9 ^  Z/ ^% b

马蹄蟹,背上依稀有个马蹄印

* |9 b1 d% _5 u4 F. n" ]6 L1 j6 [

4 k, c% U# K6 Z( h8 t' L+ S  


( f9 Z8 S3 U/ v6 \" T4 l

田横岛上的五百义士雕像


5 {* ]( ?  U- O% s0 P
: i  \( Y4 t/ h. _+ k  


! R8 |' U8 X. ]# |. p* _

五百义士墓碑


2 {1 y$ _1 M4 ~" L& s4 d, [% v
: H9 n* P9 d% K4 i  由于奉行“不结盟”政策,田氏一族在混乱的争霸中虽然暂时获得安宁但最终丧失土地;由于韩信的背信弃义,齐国故土落入刘邦之手。从此之后,田横四方奔走,但永无宁日,直到他来到如今即墨的一个海岛上,才暂时稳定下来。这个海岛就是如今的田横岛 ,跟随他定居海岛的有五百多名随从,就是日后的“五百义士”。 / T  c* E3 c* b. U6 g6 U( @# G

& y/ O7 @' V6 Q; \8 }9 W  悲壮的故事往往伴以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这就是至今被人们歌颂的田横五百义士的故事 ,我们这就开讲。
( F% G! I3 M0 }" I( w- S$ x* H& _- h8 u1 V' O& z2 |7 O4 S
      田横东渡海岛渡出“草鸡岭” 6 t7 I9 v5 k( K0 N" [
, y% K  x" M7 |8 j
  齐地被韩信占领之后,田横一族虽然进行了殊死抵抗,但依然战败。他投奔了彭越 ,和韩信一样 ,彭越也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自然不敢接纳田横。尽管彭越坚决执行了刘邦的政策 ,但最后还是落得个“醢”(hai)刑的下场(剁为细肉),这都是后话了。 7 y% ]3 [( [2 B8 p
/ {. R0 g' S. g! Q/ k' g
  此时的齐地已经被韩信占领,田横离开彭越之后重返故土,一路且战且走,向胶东沿海逃奔,如今田横镇流传着不少关于田横逃跑的传说,颇有趣味。 2 |* H. Z+ {3 X% g+ @. M
3 V# g+ `8 `( e4 g3 A5 g7 R
  即墨文化局作家刘永辉曾在田横镇工作,对田横及相关的历史传说颇有研究,他著有《相约田横》一书,足见其在这一领域的造诣。说起田横的逃亡,刘永辉打开了话匣子:“当时田横逃亡很落魄,行至即墨沿海,兵将们口渴肠饥,人困马乏,后面不见了追兵,即扎营休整,这个小村子因此得名‘营里’,这就是现在的英里村。” 1 F% X' l, E7 {

/ E; M% y3 T7 F: f: l  其实不光英里村一处,在田横镇,还有很多地方是以田横逃亡所在来命名的。
+ y) K+ p$ u; H1 L$ d. G- |1 @% G& B' a$ g5 _/ T; j
  “草鸡岭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逃亡的田横在英里村驻扎,可没等营盘扎稳,追兵突至,难免又是一场血战,田横便命一部人马向前占领一个丘岭迎敌。兵将本已困乏至极,遭这一突袭,被杀得四处败逃,实在‘草鸡’了,这一丘岭因而名为‘草鸡岭’。”
& w2 i. L" ?0 o- j; m# d% S- g& y2 |8 s" r; G6 |
  “还有‘ 扔儿坡’和‘脱甲湾’。当时败下阵的兵将,急于向东奔命,身穿盔甲行动不便,边跑边将盔甲脱下,正遇一个大水湾,便将盔甲都投入水湾,这个水湾因而得名‘脱甲湾’,就位于现田横镇洼里村南。当时田横最小的儿子也随军逃亡,汉兵紧追不舍,情急之下,田横只好忍痛将儿子扔掉,此地名为‘扔儿坡’,在现田横镇东陆村北。” & [' A' b3 _# H; x6 x: m

* [$ L2 F, W6 B3 U  最有趣的传说要数“悬羊岛”跟“马蹄蟹”,据刘永辉称,当时田横与部属逃到海边一个小岛上,但见迷雾茫茫,由于这一带草木茂密,汉兵追到这里迟疑不前。“田横抓住时机,命一部士兵把几十只羊吊在树上,每只羊身下放一只战鼓,受本能驱使,吊起来的羊后蹄踢蹬不止,蹬得战鼓咚咚作响,顿呈万马奔腾之势,汉兵听后不敢贸然逼进,这个悬羊击鼓的小岛就叫‘悬羊岛’,位于现洼里村东南约1000米。当时他们一路逃奔,已经跑到了海边,其实海那边就是现在的田横岛了,可是没有桥啊,他派探子去海边看看,两个探子都说没桥,被田横一怒之下杀了,第三个探子害怕了,说谎话,说海里有桥,田横就带着人马来到海边,还真有一座桥从海里冒了出来,细细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螃蟹,原来这是虾兵蟹将奉东海龙王的命令搭建的,田横这才率领人马踏着蟹子过了海。如今田横岛这一代出产的螃蟹,盖子上都有一个马蹄一样的印记,人们说这是当年田横的马蹄印,蟹子就叫‘马蹄蟹’。”
: I! _1 t4 E9 }7 u3 L( X6 q( ]
  关于田横逃亡的传说自然还有很多,我们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田横逃亡的过程一定十分悲惨,而老百姓之所以口头相传如此之多的传说且赋予神奇的色彩,也足见田横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之神圣。
3 C+ [, c: _5 z; s0 }# U% b! ?$ z8 A6 T2 [% a( f* a5 R- w
      刘邦软硬兼施,田横自刎洛阳 ) r# j5 t4 Q; v* x

  u* w, j# \* w# d/ z( v9 I/ v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平定天下,是为汉高祖,这时少数几个豪强大族成了他的“眼中钉”,这里面自然少不了田横。 * A% Y  ~, e. q9 }

# F$ k1 x* q% q+ B  西汉建国当年,刘邦就派使者来到田横岛,他想到田横在齐国的影响力,不免感到担心,一方面赦免田横的死罪,一方面要求田横即刻到洛阳觐见。刘永辉称,当年带着刘邦的诏书前来催促田横起程的使者,就在现田横镇驻地西部的一个自然村中下榻,这个村因此而得名“催诏”村。前来下诏的使者说明意图之后,田横反而犹豫了。2 D) h4 l4 F5 l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3-13 10:03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3-13 12:39 编辑
" `1 p* {3 c0 y. z$ ?. M
5 i, b/ Y1 k4 g: R回复 2# 姚绍明
$ ^' y9 F9 r# L6 C: m
# q7 c: J6 w5 W! n
" `. r8 E8 X* n2 M% t" J2 l5 C4 r      田横跟刘邦的过节实在太多了,他担心自己一旦赴命会惨遭毒手,《资治通鉴》中记载,田横对汉使称,自己曾经烹杀了郦食其,“听说他的亲弟弟郦商现在是汉朝的卫尉,就算圣上不拿我怎么样,郦商恐怕也不会放过我,所以虽然诏书来了,但我不敢奉诏。”田横的说法恐怕是个托词,实际上他更想在海岛上度过余生,不问世事,可刘邦并不答应。
- r: @% }) r( u6 c0 O9 ^3 t% G
" r* n) ~& ~8 {  r  当使节将田横的回答告诉刘邦之后,他软硬兼施,非要田横觐见不可。这次,他当众把郦商叫到殿上,告诉他:“田横跟你哥哥的恩怨就此不要再提,我要招他来京,你不能为了之前的恩怨就陷害他,谁敢动他,灭他的三族!”在当众表演完之后,他再一次下达了诏书,这次刘邦拿出了丰厚的条件:“田横只要来,大的可以封王,小了也是个侯。”但他同时又甩出“大棒”,“如果不来,那我就要率领军队荡平海岛了。” / R. P6 c! S) S9 v
( ]" _' r: {# W  L- Q+ ?
  后来著名画家徐悲鸿曾经创作过一幅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堪称国宝级的名画,画面上就是田横告别五百义士跟随使节去洛阳的情景。或许是不愿百姓再次遭受战乱,田横答应了汉使的要求,画面上的他一副悲壮的神色,似乎已经打定了自杀的主意。
3 [+ C3 H+ G( U& c/ p4 Z% s& v) _, r! n4 H- S3 C6 }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一队人马到达了距离洛阳只有三十里的尸乡驿站,行色匆匆,一名相貌不俗的人物脸上略带愁色,他就是田横。史料记载,田横要求在此停留片刻,他对使节说:“臣子见帝王需要沐浴。”就走进浴室。接下来的一番对话实在是慷慨悲壮,读者莫不动容,田横对身边的两个随从说了如下的话语—— 2 X5 R; \* j( n+ q1 G

: @, k( q$ S9 l$ ?2 M  _  —“我跟刘邦本来都是一方豪杰,现在刘邦当了天子,我成了亡虏,说起来这已经是很羞耻的事情了。当年,我烹了人家郦商的兄长,现在我要跟他同朝为官,就算郦商因为天子诏书不动我,我自己内心就不感到羞愧了吗?刘邦之所以想要见我,我想只不过是因为想看看我长什么样子罢了。现在他在洛阳,我的头拿给他,三十里路,头还不会腐烂,还是可以看出我田横的相貌的。来来,我死之后,你把头割下来,拿去给他。”
0 Q' y+ T$ r# F: l9 K7 W* ]; l& C  G0 t) y  {4 ?( ], _+ s
  就这样 ,一代英豪田横举剑自刎,当他倒地之际,一切的恩怨便也一笔勾销了,他知道,就算他真的到了洛阳也未必能有什么好下场,但他或许不知道,他这循义蹈死的举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宋人刘敞有诗《朱云》,或许是对田横的最好注解,其中两句道:“伏鸡搏狸狗袭虎,感激只在精神存。”细细读来,发人深省。 ) o+ G8 K+ {8 U3 l7 n2 k1 {! U4 I4 k
( x0 a6 j, Q7 H  K
      五百义士闻讯自刎田横岛 8 ~' h9 R4 q0 r) u. m

* N  @0 Q+ R' V% I7 d& D: F  田横的死令刘邦大为震惊,其实他的内心或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据说当刘邦看到田横头颅的时候,居然大呼:“老百姓的出身,最后坐上大王的位子,现在这样的下场,实在是贤士啊!”继而为之落泪,一副很伤心的样子。
4 f/ U2 x  [' E9 f
! F4 S# w1 B% s  _2 Y9 w  当时跟随田横的两名随从因为田横的死而成为表彰对象,这种有气节的人物本就应该大大地奖励,故主已逝,就恩及随从了,刘邦将他们封为都尉。此后,刘邦亲自安排了田横的葬礼,组织了二千人的庞大队伍,以王礼安排田横下葬。可令刘邦没想到的是 ,高官厚禄未必就能收买人心,气节所在,蹈死无悔。就在田横安葬完毕之后,他的两名随从也在墓地边双双自刎了。
2 l6 T) N1 l' p3 E5 e6 v& M' c. M/ t& E
  到现在,刘邦内心的恐惧感彻底被激发了,田横手下的人都这么有气节,岛上还有五百人,一旦不测,不更是一大隐患吗?于是,他命令使节第三次来到田横岛,要把这五百人悉数召到洛阳。《资治通鉴》中只记载了一句话。使节“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何其惨烈的场面,据传五百义士得知田横自刎的消息后,悲愤异常,涕泪交横,他们唱着《蒿里歌》,向着洛阳的方向且哭且拜,这首歌的歌词如下—— 1 c" `" v: Q0 o

7 M+ G9 \! H( {/ e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9 i3 X! V5 x7 F: Y
( @  c  W: S; E4 ?& S; O1 {
  时至今日,田横岛上还有一座“田横五百义士墓”,巍巍矗立在这个小岛的最高处。这座墓高约5尺,周长一百公尺,已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地方志记载,田横岛上原来还有一座田横庙,可惜早已坍塌,只留下一座石碑,碑文仍历历可辨:齐王田横暨五百义士之位!记者 田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8/20120814/news_20120814_1960094_2.shtml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3-13 10:17
回复 3# 姚绍明 8 d4 P4 i1 S) i! X

/ _' t! M# w1 q, l2 @
: o+ f+ G( {/ o1 l8 W3 I* ^    这篇文章虽然有的地方是民间传说,但由此看出田横后裔与汉朝有不共戴天之仇,是不会在汉朝为官的。而《吴兴姚氏上古世传》中,田横的孙子坚公复姚姓以避祸,也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一支的世系中,自田横以至彦国公之父鹏公无一人在朝为官,或征召不至,也可能尊了祖训。所以彦国公支系,有可能是一支不同于其他由田姓恢复姚姓的支系,他是独立存在的一支。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3-13 12:33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3-21 16:52 编辑
) k* L8 O0 T+ W- r* o3 s, K" E( S
) _/ g* m/ y( i- m* w# E回复 3# 姚绍明
  f+ g1 P9 T% T* p" t8 H
. V2 w! a5 R6 V- A
, j8 B; S! E$ G& R" }' J1 H/ r    这也可以说明彦国公支系,为什么既不同于崇公支系也不同于思廉公支系,因为横公后裔为了避祸,或是仇视汉朝的统治者,根本没在汉朝为官(而崇公及思廉公的先祖在历朝均有居官者)。横公后裔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到了隋朝,彦国公才算步入官场,不过官职不大,也不为人注意,更是名不见经传,这也许是彦国公不为人所知的原因。                                                                                , _( s$ [2 Z8 A/ n, _: P2 G& a' _

6 z0 }% c% T: G$ G不过无论是汉侍郎姚平,还是王莽寻找舜帝后裔并封为代睦侯的姚丰,他们和彦国公的先祖,都为吴兴姚氏恢复祖姓和壮大家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 I( x& b/ C' G3 ?      内有不妥之处,敬请宗亲们指正!十分感谢!
作者: 姚士平    时间: 2013-3-13 16:02
姓田的都要恢复姚姓?
作者: 枣庄姚绍峰    时间: 2013-3-21 17:14
本帖最后由 姚绍明 于 2013-3-21 17:15 编辑
, }% |  t" b* j( ]4 |: f. e/ O
" M1 @5 G7 S# q回复 5# 姚士平
  R& I3 B& B8 e9 C) X, {2 J: T, u& M+ C  X
' g4 f: R9 y; }# e9 }
    士平宗亲,我没听说姓田的都要改姓姚。您可能误会了,您觉得除了平公一支由田姓恢复姚姓形成吴兴堂姚氏以外,没听说其他由田恢复姚姓的支系。我之所以发这个帖子,是因为我们彦国公后裔中的一支的老谱中有这样的记载,这部分家谱内容还有待于宗亲们考证。我也看到最近姚波宗亲上传了不少老谱内容,这些家谱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待于众亲们的研究和辩证。其他老谱也是这样。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