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啃青苞米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7 18:14
标题: 啃青苞米
散文
, c! s1 E5 w$ k1 K! U$ O ) X- J: x/ p/ i
啃青苞米+ X! H( P3 Z0 t! ^
黑龙江 姚凤阁
0 @2 c4 j/ F# s7 e9 [: I; O- t! J/ W
“嘎叭”,清清脆脆地掰下来,留青枝绿叶的杆棵上空空荡荡的躯壳,逝去了金秋成熟的梦。
. a& K+ }1 W6 b' z4 o/ i 扒开层层带有水气的绿衣,露出乳白色的身体,掐一掐,便有浆气猛地溅起,脸上有种湿辘辘、甜丝丝的感觉。; @% ~5 w9 [' x3 t( \- M
7 b0 q! l! T$ m: o, G 青苞米,一首过去和今天,甚至未来都唱不尽的古朴而带有新意的东北民歌。
& T. t7 c, Q$ Z2 N) l0 H7 s
) n0 ~% S# X6 G( S* Q7 ` 儿时,极盼望烧青苞米吃。可下子苞米窜缨了,父亲说:“18天以后就能啃青苞米了。”父亲是站在园子里,友爱地看着苞米窜出娇嫩嫩的缨说的。于是,我便常到那苞米下,盼红缨蔫了,有时还偷偷地撕开尖尖的皮儿,看还没鼓起水粒呢,,就急忙地撸好,可是,总是做假不成。被父亲发现,免不了一顿臭骂。
. X4 u9 ^# i8 H& @& l; L 记忆中有许多回烧青苞米。于苞米棒的顶端插入一根铁钎,持铁钎把玉米插进灶坑里,母亲忙着锅上,父亲忙着锅下。金黄的麦桔大把大把地填入,麦桔香便和着苞米的青香钻进鼻孔了。几根铁钎不停地转动。不能老烤一面,时间长了,会糊了。父亲手勤,烤出的苞米总是金黄黄的,外焦里嫩。母亲也很会改善青苞米的吃法,每每在我们吃了一连几天煮苞米后,便把青苞米洗净了,用插板子插了,粘粘的浆汁混着苞米皮皮,摊在青青的苞米叶上,放上一点盐酱,在锅里蒸。蒸了的苞米糊成焦状,看着鲜嫩嫩的,闻着清香纯而又纯,不亚于今天的美味佳肴。如今,吃它的机会太少了,这蒸熟的青苞米糊糊,令我常常想到鲜嫩的水豆腐,鸡蛋糕,然而它们的味道是无法与青苞米蒸的糊糊相比拟的。) M5 b/ D6 g& t1 o+ E, W/ ~* k
0 u" |& c8 ?- i& S" m, A; Y# [: L( F
于我记忆深处吃烧青苞米最香的一次还是在草甸子上。那次,我们去草甸上打草,一夜间忽然涨起了洪水把我们隔在草甸上,心慌慌意乱乱,锅里又没了米。听着大河咆哮的流水,看着白亮亮的浩大的水面,还有辘辘响起的枯肠,我们望着南岸盼望救星。饿,饿的滋味儿困扰着我们。父亲,父亲不知去哪了?我喊他找他,父亲装一裤腿青苞米回来了。
, q* f s; g: i' X0 |
6 f* K8 p2 r+ s3 ]' j. x; y 一堆篝火烧起许多梦幻,红红的火焰升腾起许多欲望。我们已无心看那青苞米烤得黄否黑否,只觉得其香无比。多少年过去,这苞米的清香不褪,这眼前的火焰不灭,还有火光映着我们几个黑黑的身影,大草甸子夜的轮廓,我们狼吞虎咽的场面,生动得如在昨天。! F$ b0 C, h& F% l/ q
进城以后,7月刚过,家人常好说起,快到吃青苞米的季节了。近几年,地膜覆盖,大棚苗移栽,青苞米提前上市月余,于是农村亲属便呼呼哧哧地扛上楼,一塑料袋子青苞米倒在地面上说,知道爱吃,就去掰点儿送来。亲属们还以为像过去那样能吃哩。这么来,也只好送邻居,送好友,大家都尝尝鲜。
3 q' W6 w% |& G! p. F/ J( z 城里人近几年吃青苞米的招数也越发多起来。排骨墩玉米、豆角墩玉米、松仁玉米,嫩嫩的玉米煮进肉香,真别有一番滋味儿在心头,还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青苞米在夏季里买来,放开水里浸一下,装塑料袋里,放进冰箱速冻,到冬季取出来,煮煮,青苞米的清香不变。于是,念生意经的人找到了市场,速冻的青苞米上市了,东北最冷的腊月,啃青苞米不新鲜了!青苞米为东北人冬季的餐桌上又添了一道野味,又添了一份乐趣。琢磨起来,过去人在农村吃青苞米与今天在城里吃青苞米,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都是求野一点的风味,目的在改善胃口。而过去农村啃青苞米,煮也好,烧也好,用锅清蒸也好,都是对常年吃粗粮的一种改善了,这是祖辈传的吃法,如吃土豆,吃片、吃块、埋于灶坑里烧吃都是一回事;到城里,调着花样吃青苞米则是在久吃细粮,吃大鱼大肉吃腻了,寻求吃粗粮野味儿,像偶尔煮一顿大查子粥,吃一碗小米饭,吃两个菜包,目的也是改善。
3 h6 M/ o, R/ g' q! y: g* K6 `' C 啃青苞米,啃出一点儿传统味儿,啃出一点现代味儿,经日月时光的流转,青苞米于流逝的岁月完成她绿的梦的杰作。9 B4 R% o- w( C3 M* w! j6 a7 _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3-4-7 18:25
虽不在东北,但也有啃青苞米的童年经历。
6 [8 v7 L6 {1 c% q7 U D* q凤阁宗亲的啃青苞米,同样啃出我许多童年的味道...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4-7 18:32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4-7 18:35 编辑 ' w5 ^6 Y. o( V6 {. z$ m5 Z
* h4 _/ G% m. c, }; a% a
文章写得
5 s, m( x, U9 U& W# O
作者: 吉林姚庆财 时间: 2013-4-7 19:13
我是吉林的,很多年没啃了,因为小时候吃多了,现在的玉米也没有小时候那个香味了!不过文章确实写的不错!
作者: 姚绍弦 时间: 2013-4-7 23:45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4-8 00:39 编辑 : Q' G% w/ o5 t5 ]8 b
a1 _2 K+ V) t: W+ I
回复 4# YQC7312
' l ^, n4 ~ o" C. J$ {8 I8 B4 m$ `- k P
7 N! L# Q$ T+ b$ {! j
风阁宗亲的文章我喜欢看。他的行文朴实无华,细腻如玉,越看越有光泽,也像东北的老玉米,越嚼越有味儿。他对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细节都观察得非常仔细,到位。我怎么看,都有点象同饮呼兰河水的肖红。我甚至推测,他一定是看过不少俄罗斯文学大师的作品,潜移默化中,现实主义风格自然地流露无遗。有的宗亲常常怪自己的小孩不会作文,我觉得完全可以收集风阁宗亲的作品,作为范文,我相信是个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8 08:27
回复 2# 姚尚明 0 A. Q4 E; Z5 ~1 I s
& n; \# ?( k [- f6 H0 c, X, x
" p; p. d" O2 R6 v% }4 m 谢谢尚明宗亲很高的评论,谢谢了!让站长说准了,这是我童年的记忆——那时打下的印象是我一生也写不完的……再次感谢!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8 08:30
回复 3# 蓬安姚波 . K* w8 X5 ^# `
: b7 X& P; l _4 \1 A
$ q w. w# f3 u
感谢姚波宗亲!我总是感觉你很忙,你的丰富的姚姓知识让我开了眼增长了知识!谢谢你!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8 08:36
回复 5# 姚绍弦 2 D2 E/ G$ R. C8 d( q \
) U0 A; ?6 V- ^- P+ `' n. F5 c
- O/ {, `+ N# _0 F$ I5 w/ i* `, N “ 朴实无华,细腻如玉”这是我的行文追求,但还不能像绍弦宗亲评得那么好。谢谢绍弦宗亲,总是能抓住实质——点睛。有你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4-8 11:27
回复 1# 姚凤阁
- c0 [# o. |7 [% O3 Q6 }9 \2 y) q! F/ [) f' T# b
% {4 r* W; o- K H 你的啃青苞米,也让我忆起许多童年的乐道.一到这季节就天天盼,也像你那样去地里偷偷撕开看.也去人家地里偷几个用火烧着吃.嘴巴都吃黑了.当然回家免不了一场皮肉痛.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8 12:02
谢谢小平宗亲!“偷几个用火烧着吃.嘴巴都吃黑了。”同感!问好!
作者: 姚克毅 时间: 2013-4-9 16:28
回复 10# 姚凤阁 + Q. S/ Z! L' S' [
6 H) k+ v! t1 s4 o4 s- f
' n1 f* Q# o3 I& _3 N2 B
我们很少吃这个,但味道很香。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9 17:31
克毅宗亲来东北,漫山漫野,就像南方的甘蔗林,我去为你烧玉米烤玉米烀玉米……样多好吃!欢迎来东北!
作者: 姚克毅 时间: 2013-4-9 23:31
回复 12# 姚凤阁 , n4 ] p0 w; d3 _( S
' s9 @7 o6 ]! ~/ f. Z1 C
1 w) F0 \$ I! L 谢谢您的盛情邀请,一定会来的。
作者: 姚雪筠 时间: 2013-4-11 15:15
呀,哈哈哈,今儿早,还在地里,啃了两生玉米,味道好极了。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11 15:25
姚雪筠宗亲啃青玉米的亲身感受:“味道好极了!”感谢宗亲品味!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3-4-20 07:25
说这苞谷还真有说头。。哈哈哈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20 21:14
回复 16# 闽南姚斌 3 b/ w! z Q9 k0 ^/ P0 }+ b9 g
谢谢姚斌宗亲!你是二个字辈啊,是排下来的么?我们是一辈三字,一辈两字的。问好!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3-4-21 08:03
回复 闽南姚斌
0 w! ?$ h. M% n: w谢谢姚斌宗亲!你是二个字辈啊,是排下来的么?我们是一辈三字,一辈两字的。问好!8 F8 E1 D# W: Z1 ^9 s4 L- k
姚凤阁 发表于 2013-4-20 21:14 
% B+ q& J( {0 `& R/ p8 ^8 R6 i/ k4 y- Y3 k9 j% P
# b6 d' @. p* N, l: m+ J; D: [; | 我是“帝”字辈。只是起名时没加。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4-23 18:35
呵呵。原来如此。问好宗亲!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