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有前兆的,一般可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 8 |1 j$ U: D" d) {. j 宏观异常:指人们可以听到、感觉到的异常:如地震活动异常、地声、地光、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动物异常等。 5 j5 \. G+ {2 f* e3 f 微观异常:指通过仪器测定获得的异常:如地壳形变异常、地磁异常、地电异常、电磁波异常、水化学异常。 _: }, |3 \6 O 现实生活中,前兆异常是十分复杂的,有的异常可能对应地震,也可能不然。所以除了识别异常,还要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才能定论。 * O5 s9 V% h- |& e 3 R3 y/ e6 Z( f! r( s( i6 }& W 6 N9 e) ?4 C" Y 一、小震活动: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详细] |
二、动物反常表现: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 |
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 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 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 k3 {- G: a/ W4 \) z2 R 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 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 |
解惑:动物为何会预测地震? 案例:唐山大地震前恐怖的自然预警 动物大逃亡 |
三、大气异常: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等。[详细] |
四、“地光”:地震伴有发光现象并非偶然。在我国近年就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地光的出现时间不一般很短,往往一闪而过,所以不易观测。[详细] |
五、“地声”: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详细] |
■ 微观异常 |
一、地形变:我国几次较大的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等,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详细] |
二、电磁场异常:在1855年江户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吸到磁铁上的铁钉及其他铁制商品,突然掉落在地……;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的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不清……[详细] |
二、地下水异常: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石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详细 |
| 5 r9 z8 G9 Z8 B* s+ A+ E: o ■ 地震发生后,跑还是躲?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详细]* ?) @ M/ q) ~8 O ■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b- }8 z! _9 n$ E; X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8 J) b' k& Y- Q- p- ? l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F, K0 ?" |' k2 [+ c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b- w1 L1 v' l0 f. W3 f1 x, m# V; _7 r ■ 地震到来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4 ?5 k- J0 f" X; y& H; Z+ ^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k N8 H, O0 u0 {6 R 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1 U- m+ N1 e) ~0 |% t% s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m! F; u4 P2 E( s d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M8 a$ r: e u/ Y ……[详细] |
7 |5 Q8 s- V$ q: T0 L+ u" H ■ 被震倒建筑物埋压时2 _* }2 N! t& I+ _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一、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二、扩大活动空间: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8 _7 _/ `, f% n 三、互相鼓励: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四、设法脱离险境: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n% `& r* k6 v. i 五、维持生命: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m# ]4 ]; \$ o' U. ~8 w8 o 六、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可用身边的石块等敲击与外界联系,以减少体力消耗……[详细] |
|
| ■ 互救 应当遵循哪些互救原则?4 j! [' e. x! K/ ? 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多后少”: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8 _0 ?3 G5 I. [8 L 2“先近后远”: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 \+ I4 V# ?7 H 3“先易后难”: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 s4 J2 i1 r1 h 4“先轻后重”: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详细]) k9 R P" x/ V5 Q* i2 X& J1 u ■ 灾后救援:5 Y' l" O; G7 z0 M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W3 x& X. U3 y& H. ? 1、备好临震急用物品; 2、建立临震避难场所 住的问题也是一件大事; 3、划定疏散场所,转运危险物品; 4、设置伤员急救中心 在城内抗震能力强的场所,或在城外设置急救中心;1 G( \. w0 Q5 h! J" e( U8 f8 [* w 5、暂停公共活动……[详细] |
| ■ 正式发布地震预报后的准备工作:' S+ z/ A0 P. \( }6 @4 ^4 m1 x: R 1、震前震后都不要听信和传播谣言。6 o, y! f7 ]! C" G/ b5 a$ R 2、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8 m8 z/ o! s9 c+ g8 D+ a0 E 3、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详细]9 q& ?5 O7 q6 b- \8 U9 c) R' L ■ 紧急备用品
(1) 饮用水 (2) 食品 婴儿奶粉 / ~& W( U" P+ B (3) 急救医药品 (4) 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5) 现金、贵重品 (6) 内衣裤、毛巾、手纸等。[详细] ·房屋的抗震鉴定 ·新屋的抗震设防3 g* w, r/ q6 Y$ k" ^ ·旧房的抗震加固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