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揭秘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一次“生死不明”的遇险遭遇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6-3 16:17
标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揭秘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一次“生死不明”的遇险遭遇
/ o- B. V1 K+ i) @* T
核心提示:
国民党中央社还发布新闻说,据陕北前线消息,国军数万人6月9日从延安向北扫荡,一路上势如破竹,共军已无力抗击,毛泽东一行冒雨逃窜,国军在搜索中发现毛泽东的坐骑跌落山下,毛泽东生死不明。
' b7 s9 V- @4 u
1947年6月初,国民党在美军代号“X1”侦察机的协助下,确定了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王家湾的概略位置,并决定由胡宗南率大军偷袭。因一个多月前,潜伏在胡宗南身边的“红色间谍”熊向晖被派往美国学习,致使中央对国民党的行动一无所知。6月8日,国民党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领4个半旅沿秀延河北进,先头部队到了距离王家湾不足10里的寺湾村时才被我军发现。
$ V1 r# u4 c: d1 c2 c, ~5 L
而此时,毛泽东手里的作战部队只有4个警卫连。这4个连队的武器都是从前线部队淘汰下来的。蟠龙战斗结束后,彭德怀曾提出,从前线部队抽调一些好的枪支充实中央警卫团,保卫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安全,但毛泽东坚持,最好的枪支必须留在前线消灭敌人,只有前线大量歼敌,中央机关才会安全。彭德怀曾送来一批缴获的美式卡宾枪,但数量有限,中央警卫团的整体装备还是十分落后。手枪连每人一把驳壳枪,但没有多少子弹,最多的3发,有的一发也没有,有的枪甚至连撞针都没有,只能当个摆设,主要武器是大刀。
- j N! ?' Y+ z7 T: `# ?9 s
这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自撤出延安以后,第一次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2 l5 j4 v8 K3 B3 w: ~: u7 J
正在修改《土地法大纲》、部署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毛泽东不得不转移他的指挥部。
$ d6 Z) a7 A, }6 m! P; Q6 J# y- K
黄土高原,天旱少雨,一年之中难得下场大雨,但当晚行军途中偏偏赶上了入夏后的第一场大雨。天空漆黑一片,雨如瓢泼,路滑如镜,代号为“三支队”的中央纵队700多人静悄悄、艰难地行进在羊肠山路上。
4 i0 m- t* G1 q |6 d# U& R
天色微明时,队伍踏上一条平坦的大路。
. H' _4 w! [+ `
毛泽东问身边的周恩来:“我们现在到了什么位置?”
- U, ~% k5 c7 f. {% W
周恩来说:“我们上了绥德通靖边的公路。”说着,他把从王家湾带来的向导、民兵队长白生才叫过来问道:“老白,附近有什么村子?”
) N9 p5 {1 Y# F5 d
白生才朝路北一个山口指了一下,说:“进小河村吧,只是离大路太近。”
; t# w6 D( L9 X, X! v E& i5 E: U \
毛泽东看看山口子说:“好!进小河村。”
* y3 r" \% n! R/ [/ ~
6月10日天刚亮时,毛泽东他们从山口子进去,到了小河村。刚想歇歇脚,烤烤衣服,侦察员就来报告,刘戡的部队已窜到了王家湾,离小河村只隔10来里路。毛泽东决定继续向西转移。
3 `1 a6 L4 E" l( X. `1 d, r
刘戡的部队漫山遍野地搜索,虽配有美制仪器,能测出附近电台发出的电波,但是,中央机关的电台早已关闭,致使敌人只能到处瞎摸。国民党中央社还发布新闻说,据陕北前线消息,国军数万人6月9日从延安向北扫荡,一路上势如破竹,共军已无力抗击,毛泽东一行冒雨逃窜,国军在搜索中发现毛泽东的坐骑跌落山下,毛泽东生死不明。
6 s$ q+ ^5 X: r% J" O$ w
6月10日晚,又是一个风雨之夜,队伍继续摸黑行进。为了安全,司令员任弼时下达了三条命令:第一不准说话;第二不准打火抽烟;第三把牲口的嘴用绳子捆住,不让它叫。当队伍走到月亮山山峁时,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夜幕漆黑,带路的向导迷失了方向。敌人离得很近,能看到对面山上燃起的火堆,甚至可以听到敌人哨兵的喊话声。这边稍有响动敌人就会立刻扑过来。
( |4 r- o1 D. s) o! t7 p$ b1 _% j
雨一阵比一阵大,顺着脸直往脖子里流。任弼时一面安慰向导,一面派人到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另找了一位向导。半夜,队伍来到一个名叫墩儿梁的山梁下。前卫部队与一股夜袭的敌人不期而遇。
( q2 g3 ~/ `6 `
本来毛泽东等的行军路线是要越过墩儿梁往西走,没想到敌人正好顺着大墩山口往东边开来,于是两支队伍就在山梁上险些迎面遭遇。走在前面的侦察员最先发现敌情,敌人尖兵穿着雨衣,打着手电筒搜索而来。侦察员十分机警,连忙趴下来没有惊动敌人。后查明,敌人正是刘戡主力部队4个半旅中的那半个旅,大约为2000人,他们沿着山梁向小河村方向冒雨急进。虽然这股敌人只有2000人,但其身后还跟着数万大军。
' g7 w5 v& X( o8 N. V) ~
雨夜,巨大的危机笼罩着队伍。所有人屏住呼吸,心提到嗓子眼。队伍卡在沟底进退两难,头顶是敌人的大部队,踩落的石子哗啦啦掉下来,牲口都被套上笼头,如果惊动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 t. q% _% V1 j1 |" Z: S
警卫部队指挥员悄悄发出准备战斗指令,队伍悄声敛息,人们都趴在沟底,身体紧贴在岩石上。战士们子弹上膛,手榴弹拉出弦来,随时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 O2 ?1 B7 c- p4 O- P/ v
尖兵过后,敌人的大部队开过来了,队伍里晃动着乱糟糟的手电光,还有人打着火把,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有过完。敌人距离隐蔽在沟底的毛泽东之近,能听见敌人长官训骂的声音,还有武器碰撞的声音和骡马发出的长长嘶鸣。此时,只要有人不慎弄出什么响动,或者因为神经紧张枪支走火,甚至哪头牲口受惊嘶叫起来,一场遭遇战就在所难免。
9 ]/ y3 R; f: _% s
毛泽东等披着雨衣站在雨地里。光秃秃的墩儿梁下不但没有一个避风躲雨的地方,就连一块可以坐的石头也找不到。毛泽东几次想抽烟都忍住了,他只是把纸烟掏出来放在鼻子上嗅了一阵,然后又放回口袋里。没过多久,他再次掏出纸烟来放在鼻子上闻了闻,但头顶上的敌人还在没完没了地行军,危机尚未过去,他只好无奈地把纸烟又放回口袋里。
& D: l D/ _1 e% H7 U
忽然,敌人像是发现了什么,吆喝着开起枪来,震耳的枪声划破夜空,子弹打在沟底的石头上溅起一串串火星。所幸的是,敌人只是虚张声势,天黑路滑,雨急风大,夜幕帮了中央机关的大忙,敌人始终没有发现沟里有人,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与一场近在咫尺的“胜利”擦肩而过。
, |: b' ^, u6 q0 p( R$ `
等风雨声淹没了敌人的声音后,所有人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迅速行动起来,登上山冈,越过墩儿梁,朝着西南方向的天赐湾奔去……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