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雅安姚氏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7:35
标题: 雅安姚氏资料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6-5 14:23 编辑
  J4 f, l% u5 k7 i" M6 a
0 a8 f# W- e  O) W1 F5 X: H3 y6 }+ I9 q      经过几天的整理;现将雅安姚氏资料总成一贴;以便集中;方便阅读.包括雅安姚氏提供的所有资料;但成都蒲江县和周边分支资料由于5月27日以回家;没有得到;故无法发表;好在他们已和我有联系;以后得到资料后再发;
: a% I$ ]3 J" w8 g1 d( n      现逐步发表供大家欣赏.<注;雅安姚氏始祖是属始迁祖的儿子为始祖;请注意区别>, d& |+ R0 I7 X; O: h9 Y% i
( Y9 e" A/ M+ \; n

! Y) s1 j. P+ [! c- W8 Q' s
" _* ]  u" {7 V9 N- Q9 E- A" U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7:5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7:59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8:0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8:0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8:03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8:0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08:0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0:15
[attach]74163[/attach]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5 12:03
回复 8# 蓬安姚波
0 a8 d( r/ s- f% i8 y5 X6 Y5 H" m' y1 V4 e# N3 O" _
( ~4 T& [5 o5 I* A5 ~9 \
    雅安姚氏很有组织,很有文化。
% u- B  F% F& m; i/ j- `6 v   今“西康”包括雅安吗?还包括什么地方?
% e: j& o9 ?$ j, s/ X5 p' G6 ~   雅安姚记九大碗出于雅安姚桥姚氏吗?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29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6-9 21:58 编辑 % r7 ]& ?) D+ A9 u* s
回复  蓬安姚波 + [: n9 g1 f4 ]" i

  ?2 u2 F/ W7 q1 y2 S# @' e' z) Q
    雅安姚氏很有组织,很有文化。
' {' R6 f0 h7 l, q   今“西康”包括雅安吗?还包括什么地方?
/ v% H% g- {7 E* A& i  K   ...- @0 R0 {, K8 F8 Z, c
pszyyao 发表于 2013-6-5 12:03
+ C* p0 R3 H  V

, X0 B7 d1 w/ ^" t
8 @; D- X+ o$ o2 M0 G9 |) k5 W    雅安就是以前西康省的省会;现在分为三省管辖<四川,西藏,青海>雅安姚氏是很单纯的一支系;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一定人口的另一支系姚氏;九大碗是姚桥姚氏的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3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3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3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3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3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49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5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5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2:59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13:01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5 13:19
回复 11# 蓬安姚波
+ n9 s! T% X2 e7 a
8 [& m( M# u3 [' D
7 J( n! Z% u5 W& N7 B: Y3 ^3 y    以前西康省现在分为三省四川、西藏、甘肃管辖,雅安就是前西康省的省会。雅安有西康周末报也是自然之事。
& ~$ ]$ O8 B4 w3 Q3 d6 n& r, i   谢谢你啰。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3-6-5 16:15
回复 28# pszyyao 4 }# m4 \- P* `: d8 a
西康省1939年1月1日成立,省会设在康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26日成立西康省人民政府,省府驻地雅安市。西康省人民委员会于1955年9月底撤销,其政务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接管。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5 21:36
回复 29# 姚孝忠
% o" T4 p- b2 t2 H9 P* l+ j3 n/ J- }$ K# [1 }7 W2 H
% R! m& m* K3 W8 e' N& s7 R
    谢谢孝忠
* R, r4 C5 n! k: c6 W+ ~- j1 Q    撤销西康后,西藏、甘肃有没有得西康地?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21:54
西康」重定向至此。關於本條目名稱之其他意思,詳見「康區」。& g) _1 ~& q+ Q; j1 }( A% W
3 P7 C5 O% X7 X
西康省
中華民國的省
[size=300%]" \7 q  A4 U; F$ k& @

- K: g. V- }. Q" _, Q7 x3 m5 b; Y5 W! B5 X' g- T; H1 x, v/ i+ m+ Y! o2 |
首府康定
歷史
- 成立1939年
- 廢除1950年
面積451,521 km&sup2;
人口
- 估計1,748,458
     人口密度3.9 /km&sup2;
現隸屬於四川省
! w$ u9 p& Y0 D# b5 @西藏自治區
$ E* h3 }* X: t1 g. a 印度阿魯納恰爾邦
# n6 R- \7 P- t$ V- D4 w9 a6 T
西康省,簡稱,為中華民國的一省,中華民國所設置的13省之一,成立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為華西三省之一。
% L' c$ d) s* ?- M7 ^: j! Z3 F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臺北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續管轄西康省,並廢止西康省。基本相當於藏文化中的康區,多數地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目錄 [隱藏] ) m9 s0 M1 B; Z( S" U
省名由來 [編輯]' s& x  V& y& t, a% M9 E# m' l) I
本區為藏文化中的康區。宣統三年(1911年),川滇邊務大臣傅嵩林在奏摺中,首次提出建立西康省,西康省名由此而來。地理 [編輯]' T' U5 f* x& t1 I* U7 C
全境可分東西中三部份:管轄範圍 [編輯]/ B( `# a2 V/ l; w) Y$ I
所轄管轄主要為現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西藏東部昌都地區林芝地區等地。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面積估計為為45萬1521平方公里,實際控制區域,東至雅安金雞關與四川分界,西至德格、巴安以金沙江與西藏相接,北至石渠一帶與青海相連,南至會理、鹽邊與雲南相鄰。金沙江以西,至泡河老-鹿馬嶺-屈羅穆達一線,為西藏佔據。西鄰西藏地方,北鄰青海省,東鄰四川省,東南鄰雲南省,西南與印度接壤。人口 [編輯]
1 V; i3 g" Y+ t' c! O3 c2 M1 j據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公佈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人口普查結果,西康省人口為165萬1132人。( A/ j/ H6 x' y  y1 w* C* @
隨中華民國政府來臺人數,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普查外省籍人口按本省籍分的資料,原西康省籍在台人數為1497人,佔外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0.005%[1]。歷史沿革 [編輯]建省準備期 [編輯]* j3 D( L3 P) h$ H
西康在周代西戎西羌地,漢代為圖伯特地,兩代皆稱吐番明代烏斯藏,清末屬督辦川滇邊務大臣管轄之地。) K2 t/ @. h. Y
光緒三十年(1904年),建昌道趙爾豐四川總督錫良上「平康三策」:第一策是整頓治理西康與川滇腹地邊境野番地區。「將腹地三邊之倮夷,收入版圖,設官治理,……三邊既定,則越巂、寧遠亦可次第設治,一道同風」。第二策是將西康改土歸流,建為行省。「力主改康地為行省,改土歸流,設置郡縣,以丹達為界,擴充疆宇,以保西陲」。第三策是開發西康,聯川、康、藏為一體,建西三省。「改造康地,廣興教化,開發實業,內固蜀省,外拊西藏,迨勢達拉薩,藏衛盡入掌握,然後移川督於巴塘,而於四川、拉薩,各設巡撫,仿東三省之例,設置西三省總督,藉以杜人之覬覦,兼制達賴之外附」。據稱:「錫良嘉其議,據以入奏,廷旨報可。」這是一個較為系統的經營西康的計劃,其核心內容是改土歸流,西康建省,衛川圖藏禦英。  j0 O0 i5 J8 z/ Y9 `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初,川邊地區發生「巴塘之亂」,巴塘土司丁林寺喇嘛聚眾焚燒法國天主教堂,殺死兩名法國傳教士,並打死清政府駐藏幫辦大臣鳳全及其隨員百餘人。事發後,四川總督錫良、成都將軍綽哈布奏派四川提督馬維騏建昌道趙爾豐會同「剿辦」。六月,馬、趙率軍擊敗巴塘、理塘土司軍隊,打死理塘土司桑披寺喇嘛,並將巴塘正、副土司正法,平定巴塘理塘。隨後,馬維騏回川,趙爾豐留任川邊善後督辦,處理巴塘、理塘改土歸流事宜,並繼續征戰鄉城等地。
% e) ], _& l+ q0 `8 u! N) W%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錫良、綽哈布奏清「乘此改土歸流,照寧夏青海之例,先置川滇邊務大臣,駐紮巴塘練兵,以為西藏聲援,整理地方為後盾。川、滇、邊、藏聲氣相通,聯為一致,一勞永逸,此西南之計也」。清政府任命趙爾豐為川滇邊務大臣,統轄四川西部打箭爐廳(治今四川省康定縣)及所屬各土司和西藏康部。川滇邊務大臣的設立,揭開了川邊地區改土歸流的新篇章。
2 ~/ _, R9 F/ }, E宣統三年(1911年),川滇邊務大臣傅嵩林在奏摺中,首次提出建立西康省:「查邊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擬名曰西康省」,建省後可以「守康境,衛四川,援西藏,一舉而三善備[2]。傅嵩林設想中的西康省範圍,「東自打箭爐地,西至丹達山頂止,計三千餘里;南抵維西、中甸,北至甘肅西寧,計四千餘里」。同年,清廷擬分設西康省,升打箭爐為康定府,升巴安廳為巴安府,新設登科府、昌都府及得榮等11委員以及碩搬多理事。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21:56
川邊特別區時期 [編輯]預備建省 [編輯]: J$ _- b  @0 V, X8 G
當年北洋政府在22個省之外設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等幾個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1日,西康及西藏代表向中央請願,要求改康藏為三省。8月29日,中央政治會議大致決定熱河察哈爾綏遠青海西康改省。9月17日,國民政府改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青海、西康為省。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4日派吳醒漢為西康專使,處理川軍入康及組織省政府事宜。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2月25日,行政院決議派劉文輝為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9月23日,西康建省委員會遷至康定。11月12日,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劉文輝雅安康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月12日,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劉文輝返回四川,4月7日到成都。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8日,戴傳賢在西康甘孜祭奠九世班禪。11月22日,行政院議決西康准予建省,12月13日通過西康省政府委員,以劉文輝任主席。康藏糾紛 [編輯]: p8 K, y, F5 v3 W3 w  R
西康曾與西藏地方發生邊界糾紛,史稱康藏糾紛辛亥革命後,駐西藏清軍相繼嘩變。達賴遣藏兵內,攻陷般多、乍丫、察木多等地。民國元年(1912年),袁世凱調四川都督尹昌衡任川邊鎮撫使兼西征軍總司令,率兵西征。雲南都督蔡鍔也派滇軍入西康聲援。川軍大破藏軍於里塘、巴塘之間,收復察木多、乍丫各地。民國七年(1918年),西藏軍隊克陷昌都城後,將部隊分並南北兩路進軍,北路方面軍很快佔領金沙江西岸十三縣,並且渡江攻佔瞻堆,包圍甘孜。在英國仲裁下,於8月19日簽定中藏昌都停戰條約
% D1 T! V  G# ]5 t+ f# Y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月27日,西康黨務特派員格桑澤仁巴安將當地駐軍繳械。3月5日,格桑澤仁巴安組織西康建省委員會及省防軍。8月22日,西康事變解決,格桑澤仁離康赴成都。12月31日,內江會議劉文輝部退往西康。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8月17日,劉文輝雅安發出通電,宣佈馳赴西康,致力國防。紅軍入康 [編輯]
6 H, S# P0 {1 m! R; A* v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劉伯承指揮,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3日開始經雲南祿勸絞車渡魯車渡紅門渡渡過金沙江。6月5日,中國工農紅軍進佔西康瀘定,6月6日進佔西康康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3月30日,中國工農紅軍朱德徐向前部經丹巴進入西康,4月6日進佔西康瞻化,捕西康宣慰使諾那呼圖克圖。4月28日,中國工農紅軍賀龍蕭克部全部北渡金沙江,後經中甸,尋入西康。5月12日,西康宣慰使諾那呼圖克圖中國工農紅軍朱德張國燾徐向前駐地西康甘孜逝世。5月17日,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二軍攻佔理化,南迎自西康福城德榮定鄉向北前進的紅二方面軍賀龍蕭克所部。5月22日,賀龍蕭克進佔西康巴安,6月經過白玉瞻化張國燾朱德徐向前部會合,召開甘孜會議。在會議上,賀龍與朱德等迫使張國秦同意北上與中共中央會合的行動方針。西康省時期 [編輯]
/ C- I& N( y7 i- E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成立,省會設在康定縣劉文輝為省主席。: s3 y2 u# P9 c3 r0 _7 I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5月25日,西康省民政廳長冷融因禁煙問題在溫江被刺。
' V2 r) J* A$ x0 X1 Y) G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15日,西康天全滎經人民武裝反抗剷煙,與軍隊發生激戰,雙方傷亡慘重,保安司令張祿實被殺。12月3日,西康發生天全民變,軍民衝突。12月14日,有西康代表請願,要求撤換省政府主席劉文輝。12月16日,天全民變事態擴大,當地人民組織西康政治革新運動委員會。12月31日,西康程志武等人使用武力反劉文輝,攻破天全# u0 a! j: b+ ?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月4日,反劉文輝的武裝集團進逼雅安。1月7日,西康劉文輝部收復蘆山。1月24日,西康寶興滎經一帶繼續發生軍民激戰。1月31日,張群南京飛抵成都,處理四川政務及西康暴動事宜。3月1日,西康劉文輝軍與程志武於雅安附近激戰。4月1日,西康劉文輝部武裝運鴉片天全,被地方武裝截擊。4月10日,西康參議會要求劉文輝實踐自己的諾言,查剷煙苗,停收煙捐。4月11日,西康民變領袖朱世正等人投誠。5月1日,西康天全民變領袖朱世正李元亨投誠。. `# s# x1 A6 x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0日,除新疆省青海省西康省臺灣省西藏地方外,全國宣佈戒嚴。
) V. W  z1 c. O0 G/ I: ^  a#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8日,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南京。2月14日, 張群成都會見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劉部軍隊進抵成都附近。10月2日,藏軍進集西康邊境。10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青海玉樹進入西康德格。12月9日,劉文輝同鄧錫侯潘文華彭縣發佈投誠中共通電。12月25日,劉文輝被國民政府方面撤銷西康省政府主席一職,由賀國光繼任。0 q+ Z/ w4 Q! N
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3月12日,西昌戰役爆發。3月21日,中共解放軍包圍中華民國於大陸的最後據點西昌胡宗南見敗局已定,匆忙登機離開。3月27日,解放軍進入西昌。4月初,西昌戰役結束。近3萬名國軍潰軍散向各地,中華民國西康省政府至此徹底消亡。行政區劃 [編輯]清末民初西康行政區劃 [編輯]' ]) x) m! l  L  u
宣統三年(1911年),清廷擬分設西康省,升打箭爐為康定府(轄理化廳、安良廳、河口縣、稻城縣),升巴安廳為巴安府(轄三壩廳、定鄉縣、鹽井縣),新設登科府(下轄德化州、白玉州、石渠縣、同普縣)、昌都府(轄恩達廳、乍丫縣),另有得榮、江卡、貢覺、桑昂、雜瑜、三嚴、甘孜、章谷、道塢、瞻對、瀘定橋等11委員以及碩搬多理事[3]
; _5 V4 L& e, r3 M民國元年(1912年),川邊區域內的行政區劃有康定府、安良廳、化林縣、瀘定縣、雅江縣、道孚縣、太寧分縣、理化府、懷柔縣、定鄉縣、稻城縣、貢噶分縣、巴安府、義敦縣、得榮縣、武成縣、鹽井縣、寧靜縣、昌都縣、察雅縣、貢縣、察隅縣、科麥縣、恩達廳、鄧科府、甘孜州、鑪霍縣、石渠縣、德化州、白玉縣、同普縣,甘31個行政區域[4]。10月初,在察木多以西設立嘉黎府、恩達縣、碩督縣、太昭縣、丹巴縣[5]
5 C) j# Z. w" p" `9 l4 D' @2 S6 w民國二年(1913年),遵照1月8日公佈的三個《劃一令》,各府廳州一律改稱為縣。3月,新置道孚、瞻化、鑪霍、昌都、德榮、武成、寧靜、察雅、貢縣、恩達、察隅、科麥、丹巴、嘉黎、碩督、太昭等16縣道制 [編輯]
% M3 X; r( V' ^6 M) |1 \民國二年(1913年)3月5日,川邊鎮撫使向內務部電陳設立邊東、邊西2道。內務部於3月13日電覆照準[6]邊東道轄康定、安良、瀘定、雅江、道孚、理化、懷柔、稻城、貢噶、巴安、義敦、鹽井、甘孜、鑪霍、丹巴、定鄉16縣,觀察使駐康定縣;邊西道轄昌都、德榮、武城、寧靜、察雅、貢縣、察隅、科麥、恩達、鄧柯、石渠、白玉、德格、同普、嘉黎、碩督、太昭17縣,觀察使駐康定縣。民國三年(1914年)4月裁撤2道。" T' q: r+ m$ c. ^
民國五年(1916年)1月23日在原邊東、邊西2道境設置川邊道,道尹為繁要缺,一等。駐康定縣,轄康定、安良、瀘定、雅江、道孚、理化、懷柔、稻城、貢噶、巴安、義敦、鹽井、甘孜、鑪霍、丹巴、定鄉、昌都、德榮、武城、寧靜、察雅、貢縣、察隅、科麥、恩達、鄧柯、石渠、白玉、德格、同普、嘉黎、碩督、太昭33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設康東道(駐甘孜)、康北道(駐理化)[7]。縣、市、設治局 [編輯]# ^" y: F% P' U  D! E$ G. B
西康省建省以前,名義上轄有32縣,因康西一帶由西藏佔據,實際僅控有11縣[8]。有關官員、學者提出擴充轄境的建最終,國民政府參照熱河諸省建省時,分別劃入鄰省若干縣的先例,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決定將四川的雅安、蘆山、天全、榮經、漢源、寶興、越嶲、冕寧、西昌、會理、昭覺、鹽邊、鹽源、寧南14縣及金湯、寧東2設治局劃入西康省[9]。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正式建省時,轄46縣,2設治局,1(墾殖)實驗區。期間新置德昌、乾寧2縣及普格、瀘寧2設治局。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時,西康省共轄有48縣、4設治局,5行政督察區:
西康省
行政督察區代碼縣等級縣市駐地(2012年10月底)北洋時期沿革
第一區08001未定康定縣打箭爐(今四川省康定縣駐地爐城鎮川邊道西康省省會。第一行政督察區治所。清代為康定府直轄地,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10]。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04未定九龍縣九龍(呷爾壩,今四川省九龍縣駐地呷爾鎮川邊道民國元年(1912年)[11]由康定縣南境土司置九龍設治委員。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改置縣[12]
08016未定丹巴縣章谷屯(今四川省丹巴縣駐地章谷鎮南白呷依村)川邊道清代為丹東、巴底、巴旺三土司轄境,民國元年(1912年)置丹巴設治委員,民國三年(1914年)改置縣[13];屬四川省。同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45未定乾寧縣惠遠寺(亞卓,今四川省道孚縣東南八美鎮惠遠寺)(川邊道)本為清代的泰寧營轄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析康定、道孚2縣置泰寧實驗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置泰寧設治局[14],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改置縣[15]
08050未定金湯設治局金湯壩(湯壩村,今四川省康定縣東北金湯鄉寇家河壩村)(四川省建昌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析寶興縣西部上魚通地方[16]。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第二區08005未定瀘定縣橋頭(河東鄉,今四川省瀘定縣駐地瀘橋鎮川邊道清代為康定府瀘定橋巡檢司轄境,民國元年(1912年)6月改置縣,民國二年(1913年)3月列表報內務部[17]。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28未定雅安縣雅州城(城廂鎮,今四川省雅安市城區)四川省建昌道3 o+ m) p! x9 s1 m- e9 b  {" R( Y: W
(駐地)
清代為雅州府附郭雅安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雅安縣地。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29未定蘆山縣蘆陽鎮(今四川省蘆山縣駐地蘆陽鎮四川省建昌道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33未定天全縣城廂鎮(今四川省天全縣城廂鎮四川省建昌道清代為天全州,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州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0未定滎經縣城東鎮(今四川省滎經縣駐地嚴道鎮四川省建昌道一作榮經縣[18]。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所。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1未定漢源縣清溪鎮(今四川省漢源縣清溪鎮四川省建昌道清代為清溪縣,因與貴州省名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因縣西北有飛越山,漢水(今流沙河)發源於此,故名[19]。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8未定寶興縣穆坪(北城鎮,今四川省寶興縣駐地穆坪鎮四川省建昌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析天全縣北部穆坪土司轄地置穆坪設治局,民國十八年(1929年)12月與天全縣第6區合併置縣[20],縣名取自《中庸》篇「寶藏興焉」之義。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第三區08030未定西昌縣寧遠城(城廂鎮,今四川省西昌市城區)四川省建昌道第三行政督察區治所。清代為寧遠府附郭西昌縣,辛亥革命後廢縣留府,府僅轄原西昌縣地。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府復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31未定德昌縣德昌鎮(今四川省德昌縣駐地德州鎮(四川省建昌道)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月析會理、西昌2縣麻隴、龍河、煌猷3設治指導區的黃草、橫山、海塔、金河、大花、小得石、晃橋、馬檳榔、麻柳坪等地置德昌設治局[21]。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改置縣[22]
08032未定鹽源縣衛城鎮(今四川省鹽源縣衛城鎮四川省建昌道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34未定寧南縣披砂(披砂鄉,今四川省寧南縣駐地披砂鎮(四川省建昌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析會理縣東北披砂土千戶轄地置披砂設治局[23],民國十九年(1930年)4月改置寧南縣[24]。因地處清代寧遠府之南,故名。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2未定冕寧縣今四川省冕寧縣駐地城廂鎮四川省建昌道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3未定昭覺縣今四川省昭覺縣駐地新城鎮四川省建昌道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4未定會理縣內東鎮(今四川省會理縣駐地城關鎮四川省建昌道清代為會理州,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州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6未定鹽邊縣健康鎮(今四川省鹽邊縣西北二灘水庫四川省建昌道清代為鹽邊廳,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廳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7未定越嶲縣城廂鎮(今四川省越西縣駐地越城鎮四川省建昌道清代為越嶲廳,民國二年(1913年)6月廢廳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49未定寧東設治局米市(今四川省喜德縣東南米市鎮(四川省建昌道)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析越嶲縣南部之巴旦夾谷米市壩子、咡咘地等處置。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移屬西康省。
08051未定普格設治局中壩(普安鄉,今四川省普格縣駐地普基鎮(四川省建昌道)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析西昌縣東南馬雄、忠良2區及普安鄉置。
08052未定瀘寧設治局二四營(瀘寧,今四川省冕寧縣西南錦屏鄉(四川省建昌道)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析冕寧縣東南瀘寧區置。
第四區08002未定巴安縣巴塘(同化鎮,今四川省巴塘縣駐地夏邛鎮川邊道清代為巴安府直轄地,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03未定義敦縣三壩(義敦故治,今巴塘縣東南波密鄉東南一帶);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復置縣後治大朔塘(老義敦,今巴塘縣東南波密鄉波堆村)[25]川邊道清代為三壩廳,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廳改稱義敦縣[26]。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十年(1921年)裁撤併入理化、巴安2縣[27]。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析理化、巴安2縣地復置。
08006未定雅江縣河口鄉(今四川省雅江縣駐地河口鎮川邊道清代為河口縣,民國二年(1913年)3月改名,因地處雅龍江岸,故名[28]。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07未定道孚縣鮮水(今四川省道孚縣駐地鮮水鎮川邊道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道隖委員,民國二年(1913年)3月改置縣[29]。道隖在藏語中意為馬駒,因從山上俯視縣城,形似馬,故名。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08未定理化縣裡塘(今四川省理塘縣駐地高城鎮川邊道第五行政督察區治所。清代為理化廳,民國元年(1912年)稱理化府[30],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09未定瞻化縣中瞻對(今四川省新龍縣駐地茹龍鎮川邊道清代為瞻對委員轄地,民國元年(1912年)置縣,名懷柔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因與京兆地方懷柔縣重名,民國五年(1916年)4月改名。因係舊瞻對土司地方改流,故名。
08012未定稻城縣稻壩(今四川省稻城縣駐地金珠鎮東上茹布村)川邊道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14未定甘孜縣甘孜(今今四川省甘孜縣駐地甘孜鎮川邊道第四行政督察區治所。清代為甘孜州,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州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15未定鑪霍縣[31]老街(老街鄉,今四川省爐霍縣駐地新都鎮西北老街)川邊道清代為爐霍屯委員轄地,民國元年(1912年)改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17未定定鄉縣河西鄉仲得村(桑坡寺,今四川省鄉城縣駐地香巴拉鎮川邊道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19未定得榮縣索美村(今四川省得榮縣駐地松麥鎮川邊道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德榮委員,民國二年(1913年)3月置德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二十年(1931年)以後「得」、「德」兼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定為得榮縣。
08021未定德格縣城關(更慶鄉,今四川省德格縣駐地更慶鎮川邊道清代為德化州,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州改置德化縣。因與福建、江西2省縣名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32]。因原德格土司得名。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27未定石渠縣雜渠卡(今四川省石渠縣駐地尼呷鎮南菊母村)川邊道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38未定鄧柯縣登科(今四川省石渠縣洛須鎮川邊道清代為登科府,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府改縣。藏語「鄧」節傳說中格薩爾王之大臣鄧瑪,「柯」意為內部,因民居在「鄧瑪屬地」之內,故名。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39未定白玉縣白玉(今四川省白玉縣駐地建設鎮川邊道清代為白玉州,民國二年(1913年)3月廢州改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第五區08010未定寧靜縣江卡(今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駐地嘎托鎮川邊道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江卡委員,民國元年(1912年)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11未定察雅縣乍丫(今西藏自治區察雅縣駐地煙多鎮川邊道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乍丫理事,民國元年(1912年)置縣。察雅,藏語意為岩檐,即地有山峰,下瞰如檐,故名。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13未定鹽井縣蒲丁村(今四川省芒康縣駐地嘎托鎮川邊道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18未定昌都縣察木多(今西藏自治區昌都縣駐地城關鎮川邊道清代在昌都地方察木多理事官,民國二年(1913年)3月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20未定武成縣中岩(西藏自治區貢覺縣東南雄松鄉川邊道清宣統三年(1911年)置三岩委員,民國二年(1913年)3月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22未定同普縣同普(今西藏自治區江達縣東北同普鄉川邊道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23未定貢縣貢覺(今西藏自治區貢覺縣駐地莫洛鎮南)川邊道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貢覺委員,民國二年(1913年)3月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24未定察隅縣雜貐(今西藏自治區察隅縣西下察隅鎮川邊道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雜瑜委員,民國二年(1914年)3月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同年為西藏佔領。
08025未定科麥縣桑昂(今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古玉鄉一帶)川邊道原屬西藏桑昂曲宗管轄,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桑昂委員,民國二年(1913年)3月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同年為西藏佔領。
08026未定恩達縣恩達塘(今西藏自治區類烏齊縣駐地桑多鎮南恩達村)川邊道清代為察木多屬地,民國元年(1912年)置恩達設治委員[33]。民國二年(1913年)3月川邊鎮撫使改縣並列表報部[34]。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民國七年(1918年)以後為西藏佔領。
08035未定嘉黎縣拉里(今西藏自治區嘉黎縣東北嘉黎鎮川邊道原為阿里寺黑教呼圖克圖管轄地,清宣統三年(1911年)擬設流官,因辛亥革命爆發未能實行。民國元年(1912年)尹昌衡擬設嘉黎縣,民國二年(1913年)3月置縣,然因為西藏佔領,未能實行[35]。其規劃的縣境為:「本縣在北經23度,東緯31度,踞冬拉岡里嶺之陽,西倚鹿馬嶺,其形勢南北長方如屏。全縣面積39230方里。其彊域北以扎拉嶺與九族縣界,東至魯貢喇山頂與碩督縣界,南至長鄉與太昭縣界,西以鹿馬嶺與西藏墨竹工卡界,西北一隅與德木相連」[36]。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36未定碩督縣碩般多(今西藏自治區洛隆縣西碩督鎮川邊道民國元年(1912年)尹昌衡擬置碩督府,國務院於10月1日電復核准[37]。民國二年(1913年)3月以碩班多地方置縣,然因為西藏佔領,未能實行[38]。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
08037未定太昭縣江達尚(今西藏自治區工布江達縣西北江達鄉川邊道本為江達地方。民國元年(1912年)尹昌衡擬置太昭府,嗣後通稱為太昭縣。民國二年(1913年)3月置縣。屬四川省。民國三年(1914年)移屬川邊特別區。同年為西藏佔領。
行政督察區[39] [編輯]
5 B, L( L, P  Q5 m2 c% p' q$ i2 i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西康特別區置行政督察區,領31縣,專署駐康定縣。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省政府成立,全省劃為6個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改設2行政督察區和3類省政府直轄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再改為5個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各專區取代。第一行政督察區西康省政府成立後,設立「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康定縣,轄康定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丹巴縣金湯設治局泰寧實驗區計5縣1局1實驗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泰寧實驗區改為泰寧設治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改為乾寧縣。計轄縣數為6縣1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改第一類省政府直轄地,道孚縣改隸新的「第一區」,雅江縣改隸新的「第二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恢復原行政督察區,計轄縣數為4縣1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藏族自治區取代。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21:57
第二行政督察區前身為四川省舊雅州府地,「四川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劃入西康省,轄滎經縣雅安縣蘆山縣天全縣寶興縣漢源縣瀘定縣,專署駐滎經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改第二類省政府直轄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恢復原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雅安專區取代。第三行政督察區前身為「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劃入西康省,轄西昌縣越嶲縣冕寧縣昭覺縣會理縣鹽源縣鹽邊縣寧南縣寧東設治局計8縣1局,專署駐西昌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4月,析西昌縣置德昌設治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析西昌縣置普格設治局;12月,德昌設治局改制為德昌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析冕寧縣置瀘寧設治局。計轄縣數增為9縣3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改第一類省政府直轄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恢復原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西昌專區取代。第四行政督察區西康省政府成立後,在該區分別設置「第四行政督察區」及「第五行政督察區」。第四區轄甘孜縣德格縣鄧柯縣石渠縣白玉縣瞻化縣鑪霍縣計7縣,專署駐甘孜縣。第五區轄理化縣巴安縣德榮縣定鄉縣稻城縣義敦縣計6縣,專署駐理化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調整行政督察區,原第四區改稱「第一行政督察區」,劃入原第一區的道孚縣,計轄縣數為8縣,駐所未變。原第五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劃入舊第一區的雅江縣,計轄縣數為7縣,駐所未變。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合併2行政督察區為新「第四行政督察區」計轄縣數為15縣,專署駐甘孜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藏族自治區取代。第五行政督察區西康省金沙江以西地區,即昌都縣同普縣武成縣貢縣察雅縣寧靜縣鹽井縣科麥縣察隅縣恩達縣碩督縣嘉黎縣太昭縣等13縣,長期由以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政府的控制,西康省政府對當地並無實際控制權。西藏部署了數萬的軍隊於此,後隨之間的衝突,西藏及西康的控制區域互有進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省政府成立後,以此區域設置「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改第三類省政府直轄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又改稱新「第五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解放軍於1950年10月向西藏的康區首府昌都發起攻擊,19日攻克昌都,成立了昌都地區。行政區劃年表 [編輯]
西康省行政區劃年表
說明:「?」表示不能確定其發生年份或月份,故放於最有可能的一年內,詳見注釋
西元民國紀元其他行政區劃變更
1914年民國3年311委員
  • 四川省康定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巴安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義敦縣來隸(4月)
  • 四川省九龍設治委員來隸(4月)
  • 四川省瀘定縣來隸(4月)
  • 四川省雅江縣來隸(4月)
  • 四川省道孚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理化縣來隸(4月)
  • 四川省懷柔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寧靜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察雅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稻城縣來隸(4月)
  • 四川省鹽井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甘孜縣來隸(4月)
  • 四川省鑪霍縣來隸(4月)
  • 四川省丹巴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定鄉縣來隸(4月)
  • 四川省昌都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德榮縣來隸(4月)
  • 四川省武成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德格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同普縣來隸(4月)
  • 四川省貢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察隅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科麥縣來隸(4月)
  • 四川省恩達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石渠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嘉黎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碩督縣來隸(4月)
  • 四川省太昭縣來隸(4月)
  • 四川省鄧柯縣來隸(4月)
  • 四川省白玉縣來隸(4月)
1915年民國4年311委員
1916年民國5年311委員
  • 懷柔縣改名瞻化縣(4月)
1917年民國6年311委員
1918年民國7年311委員
1919年民國8年311委員
1920年民國9年311委員
1921年民國10年311委員
1922年民國11年311委員
1923年民國12年311委員
1924年民國13年311委員
1925年民國14年311委員
1926年民國15年32
  • 改九龍設治委員為九龍縣(1月)
1927年民國16年32
1928年民國17年32
1929年民國18年32
1930年民國19年32
1931年民國20年32
1932年民國21年32
1933年民國22年32
1934年民國23年32
1935年民國24年32
1936年民國25年32
1937年民國26年321實驗區
  • 析康定、道孚2縣置泰寧實驗區(?月)
1938年民國27年4621實驗區
  • 四川省雅安縣來隸(9月)
  • 四川省蘆山縣來隸(9月)
  • 四川省西昌縣來隸(9月)
  • 四川省鹽源縣來隸(9月)
  • 四川省天全縣來隸(9月)
  • 四川省寧南縣來隸(9月)
  • 四川省滎經縣來隸(9月)
  • 四川省漢源縣來隸(9月)
  • 四川省冕寧縣來隸(9月)
  • 四川省昭覺縣來隸(9月)
  • 四川省會理縣來隸(9月)
  • 四川省鹽邊縣來隸(9月)
  • 四川省越嶲縣來隸(9月)
  • 四川省寶興縣來隸(9月)
  • 四川省寧東設治局來隸(9月)
  • 四川省金湯設治局來隸(9月)
1939年民國28年4621實驗區
1940年民國29年463
  • 改泰寧實驗區為泰寧設治局(?月)
1941年民國30年463
1942年民國31年463
1943年民國32年464
  • 析會理、西昌2置德昌設治局(1月)
1944年民國33年464
1945年民國34年482
  • 改德昌設治局為德昌縣(1月)
  • 改泰寧設治局為乾寧縣(12月)
1946年民國35年484
  • 析西昌縣置普格設治局(3月)
  • 析冕寧縣置瀘寧設治局(3月)
1947年民國36年484
  • 德榮縣改名得榮縣(?月)
1948年民國37年484
1949年民國38年484
政府 [編輯]主條目:西康省政府- G( m+ e7 j  |
省會 [編輯]8 ]9 a, k9 [& ^3 l9 s
省會初為康定縣,實際上駐雅安縣(今四川省雅安市)。民國二十年(1931年)4月改駐巴安縣(今四川巴塘縣政府駐地夏邛鎮[40]。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遷雅安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1月遷康定縣[41]。構成 [編輯]
* O+ r4 U$ t# `. u5 R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二月,日俄戰爭爆發,英國軍隊乘機由印度入侵西茂。為防止英軍進攻和藏兵內,清廷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督辦川滇邊務大臣,駐巴塘(今四川省巴塘縣夏邛鎮)。民國元年(1912年)8月,北洋政府改川滇邊務大臣為川邊鎮撫使,駐巴安(今四川省巴塘縣夏邛鎮)。民國三年(1914年)1月,裁川邊經略使,改設川邊鎮守使,仍駐巴安縣,總管轄區內軍政、民政,受四川都督節制。4月置川邊特別區,川邊鎮守使駐康定縣(今四川省康定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2月7日,北洋政府宣佈改川邊特別區為西康特別行政區,裁鎮守使,置西康屯墾使,兼管民政事宜[42],為區內最高長官,下設民政長、財政廳長。西康屯墾使劉成勳駐雅安,另在康定設屯墾使行署。民國十六年(1927年)6月,劉成勳宣佈下野,屯墾使一職即無形中取消[43]
$ I3 g' n3 S* h9 v民國十五年(1926年)11月27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設立「川康綏撫委員會」,為處理西川全省及西康特別區軍務、政務的臨時權力機構,決定設委員3至5人,從委員中指定1人為委員長。同日,由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發佈任命令。翌年1月1日,川邊綏撫委員會在重慶成立。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置西康特別行政區政務委員會,作為處理政務事宜的臨時權力機構,設委員5至7人,從委員中指定1人為主席。但實際控制權掌握在劉文輝之手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將西康特別區改稱西康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8月,內政部會同蒙藏委員會擬定《西康建省委員會組織條例[44]。12月25日,行政院第192次國務會議議決設立西康建省委員會,任命劉文輝為委員長,等僅建省事宜,並執行政務。次年2月2日,公佈《組織條例》,規定建省委員會直隸於行政院,並受主管部會的指揮監督。7月22日,建省委員會在雅安縣成立。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9月移駐康定縣,並於10月開始辦公。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2月17日,國民政府下令裁撤西康建省委員會,同時任命西康省委員與主席。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1日,省政府在康定縣正式成立。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2月,劉文輝通電投共,國民政府任命賀國光為主席,賀接任後於西昌縣成立省政府。直至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3月下旬解放軍進入西昌為止。歷任軍政長官、省政府主席 [編輯]督辦川滇邊務大臣[45]川邊經略使[46]
2 h( E! W3 A( E民國二年(1913年)6月設,掌行政,與各省都督職銜同。川邊鎮守使[47]
- T; U, M; C7 u9 [9 Z' R, Q/ n) @民國三年(1914年)1月13日,裁撤川邊經略使兼都督事,降格為川邊鎮守使,掌軍政、民政。6月28日劃川邊特別區域。川邊督辦西康建省委員會委員長西康省政府主席參考文獻 [編輯]出處 [編輯]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21:59
1928年设立,管辖区包括今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分别划归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5 @) C7 z2 T2 z& q2 M- _
西康建省,明末清初就有倡议。1935年(民国24年)7月22日,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成立,
刘文辉任建省委员会委员长,次年迁往康定。在刘文辉的努力下,西康省政府于1939年(民国28年)1月1日正式成立,刘文辉任主席,省会设在康定。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主席,第24军军长刘文辉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宣布西康省和平解放。1950年4月26日,在雅安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康省人民政府,廖志高任省主席,省会设在雅安。1954年西康省人民政府改为西康省人民委员会,廖志高当选为省长。1955年9月西康省正式撤销,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县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从民国到新中国,西康省的建制共存在了16年9个月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5 22:07
回复  姚孝忠
% a4 n) l' i4 X7 r9 i5 @0 _' j4 T6 Q

7 N8 ]5 E7 z$ L% e8 |, F+ H; ]; ]    谢谢孝忠 。1 b+ m% x- M2 C" t
    撤销西康后,西藏、甘肃有没有得西康地?0 m0 t& Z# e# h8 s: g' x1 k
pszyyao 发表于 2013-6-5 21:36

0 W- a' d6 e1 v  h" G0 o
  \3 d5 F' E- K0 d
9 u; h" Y3 k$ ?9 w& c+ M$ a9 Q# P    钟尧老;我可能弄错了;甘肃应该没有;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应该是有划过青海省有一点;这个我也有点不敢肯定.因为没看到地方志
作者: 姚孝中    时间: 2013-6-6 09:12
回复  姚孝忠
; P( a' t- ~; N' c5 X: u6 U4 }9 I; D  ]4 \" G  D
" F. ?* |+ `  |1 U5 [
    谢谢孝忠 。, E4 n" H$ L6 D! C# ~4 _+ N1 l) E
    撤销西康后,西藏、甘肃有没有得西康地?7 r2 ^3 W  t: R7 @- t
pszyyao 发表于 2013-6-5 21:36

; C9 D3 K/ Z, I3 z. c5 _1 E0 Y( I9 K9 n* z. i2 D

+ \- {! D; R! v( {! L' G    撤销西康省后,所辖地区一分为二并入四川、西藏两省区。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43
要了解湖广填川的前因建议你认真看看这篇<汉嘉遇难记>;这里就能知道当时的四川惨不忍睹;值得一读的姚氏一篇日记;被雅安地方志收录!: l: d; y6 K/ \) |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4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49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50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5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53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54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5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57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09:58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10:01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10:02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10:03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10:05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10:06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6 10:07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6 16:56
回复 35# 蓬安姚波
' S, j$ H! T! d4 G# ?8 D. v
; e  p' ]* Y. P+ s
; H1 F+ l5 I2 F" l    谢谢波波和孝忠 。
. T: B5 y2 H! E0 y! n0 b! @9 p, Q4 c4 c: |
    西康省:民国,新中国初;康定,雅安;撤销后,四川、西藏两省各得其地。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6-7 18:27
好资料。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3-6-8 16:05
回复 1# 蓬安姚波 ; ?9 t% N2 F% F$ M# T& t
% T; Y# t: `, D1 r6 ^. C
<注;雅安姚氏始祖是属始迁祖的儿子为始祖;请注意区别>
, y8 e9 O) h. _; B6 \4 s# O; W8 d" Z) _
4 J& W" [4 Z$ Q; Y( ?, N
——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F% s7 K5 [5 G. ]0 s# A
雅安姚氏始祖是谁?
* T: Y, G  ]  S8 z是属始迁祖的儿子又是谁?他是哪里姚氏的始祖?在哪里能读出区别?
作者: 蓬安姚波    时间: 2013-6-8 16:13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6-8 16:23 编辑
% `2 E9 E9 H0 _# V4 P( h, a' k
回复  蓬安姚波
: q2 e8 j! v3 D& F9 B0 A9 }$ X* V2 q; b: O+ I: ], Z+ V0 o
9 `5 z' s1 u! }

9 Y" ?* q1 i: E$ A' F- N, Y! ~  f* _) d' E, H+ n6 X4 e
——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Q/ X2 p/ ~2 Y) z2 r4 b* `
雅安姚氏始祖是谁?& O4 C6 U) C3 {! y
是属始迁祖的儿子又是谁?他是哪 ...
9 H2 ?! H& W; R( l7 d; s' _; G% @pszyyao 发表于 2013-6-8 16:05
# `# N' W, p+ u$ k; K' x" j. K: Q

) R/ |  |5 _! v1 D8 D1 V3 [
8 P( x% R2 X/ B0 J" t    现在雅安姚氏第一世祖是姚升万;这个问题我当时也当场问他们;由于很忙,没得到很好的回答;我在他们提供的资料上有一个地方有提示到;你接合起来看,可能有解释。" c5 ?. O- y) r% p6 o9 @" ]* }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雅安姚氏现在基本在17.18.19代最多;这与明洪武25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 1392年壬申年
奉旨分发时间点上不对称;我们都是24.25.26代居中了;而且还是永乐14年徙居湖南的;这里面会不会有蹊跷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